期刊文献+
共找到45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闭负压引流对猪爆炸伤创面毛细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量:51
1
作者 李学拥 李望舟 +4 位作者 李跃军 吕小星 李靖 陈绍宗 李金清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VAC)技术对猪爆炸伤感染创面肉芽组织毛细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用电雷管在4只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各造成1个面积为(7.3±1.0)cm^2爆炸伤创面,按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8个创面)和治疗组(8个创面)。...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VAC)技术对猪爆炸伤感染创面肉芽组织毛细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用电雷管在4只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各造成1个面积为(7.3±1.0)cm^2爆炸伤创面,按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8个创面)和治疗组(8个创面)。两组均在伤后2 d行创面处理。对照组:创面清创后覆盖单层油纱;治疗组:清创后用VAC治疗。各组均于处置前及处置后1、3、6 d切取2 mm×2 mm×2 mm的创面组织行病理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周皮细胞的分化、Image C软件行毛细血管管腔面积计算及图像处理。结果对照组处置前及处置后1、3 d,创面毛细血管较少,且血管内皮细胞周围缺少周皮细胞包裹;处置后6 d毛细血管增多,有少量周皮细胞包裹。治疗组处置后1 d毛细血管增加,并有充足的周皮细胞包裹;此后有周皮细胞包裹的毛细血管逐渐增多。治疗组处置后1、3、6 d创面内结蛋白阳性颗粒吸光度值(2569±330、3984±377、9611±960)均高于对照组(91±54、199±85、1552±298,P<0.01)。对照组处置后1、3、6 d毛细血管管腔总面积较小,分别为[(59±36)、(250±70)、(938±287)·μm^2],均小于治疗组[(818±234)、(4518±1080)、(9058±1656)μm^2,P<0.01]。结论与常规换药相比,VAC不仅能使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肉芽组织内新生毛细血管形成,还能促进周皮细胞分化,增加毛细血管管腔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伤口愈合 爆震伤 负压引流
原文传递
封闭负压引流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肉芽组织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33
2
作者 李金清 陈绍宗 +3 位作者 付小兵 李学拥 许龙顺 李望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90-693,共4页
目的 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VAC)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肉芽组织生成的影响。方法 用电雷管在 4只 15~2 0kg的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造成 16个爆炸伤创面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创面伤后 72h内不做任何处理 ,... 目的 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VAC)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肉芽组织生成的影响。方法 用电雷管在 4只 15~2 0kg的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造成 16个爆炸伤创面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创面伤后 72h内不做任何处理 ,以造成创面感染。伤后第 3天起 ,对照组油纱布换药 ,治疗组用 - 15kPa的VAC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1、3、6、9、14、19、2 4天测量创面深度 ,并取创面中心的活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和增殖细胞的数目 ,计算增殖指数。结果 治疗后 1~ 19天 ,治疗组创面深度较对照组浅 (P <0 0 1) ;治疗后 1~ 6天 ,治疗组创面中血管内皮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 ;治疗后 1~ 3天 ,治疗组创面的增殖指数较对照组高 (P <0 0 1)。结论 与常规治疗相比 ,VAC能快速启动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肉芽组织生成 ,缩短肉芽组织填平伤口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伤 创面愈合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感染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对早期处理爆炸创面的细菌和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熊发明 刘兴炎 +5 位作者 葛宝丰 陈克明 程瑞萍 彭俊华 李荣刚 梁建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早期爆炸创面的细菌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兰州地区健康猪6头,分别用电雷管将双侧臀部制成12个爆炸性创面,配对分成两组。致伤6 h后创面有限清创,对照组(A组)用无菌凡士林...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早期爆炸创面的细菌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兰州地区健康猪6头,分别用电雷管将双侧臀部制成12个爆炸性创面,配对分成两组。致伤6 h后创面有限清创,对照组(A组)用无菌凡士林纱布和纱布覆盖。治疗组(B组)用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施加-20 kPa负压。治疗前、后12、24、48、72 h在创面表面不同点切取约1 g创面组织匀浆作细菌计数。治疗前、治疗后72 h彩色B超观察爆炸中心区的微循环。[结果]两组创面细菌数在治疗后各个时间点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A组24 h内细菌数达105,B组48 h后才达到,且随时间延长细菌数并不呈指数增加。治疗前,爆炸中心区未测到血流信号。治疗后72 h A组爆炸创面存在零星的血流信号;B组爆炸创面显示丰富的血流信号。[结论]VSD抑制爆炸创面细菌数增殖,延迟创面感染时间,改善爆炸创面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伤 封闭负压引流 感染 微循环
原文传递
胸部爆震伤致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的建立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范崇熙 张志培 +6 位作者 程庆书 李英卓 朱以芳 汪建 刘涛 邓迎春 李小飞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3-246,I0003,共5页
目的 构建室内胸部爆震伤致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并分析其发生机制及早期死亡原因,为研究肺爆震伤早期预警体系和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不同炸药量和致伤距离所产生的压强,将60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个致... 目的 构建室内胸部爆震伤致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并分析其发生机制及早期死亡原因,为研究肺爆震伤早期预警体系和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不同炸药量和致伤距离所产生的压强,将60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个致伤组和1个无致伤对照组.伤后观察存活率和组织病理学,并监测病理生理学指标、肺含水量.结果 冲击波压强低于1 210.5 mm Hg(1 mm Hg=0.133 kPa,A、B组)时,肺损伤较轻,表现为点状肺挫伤,肺简明损伤评定分级法(ALS)均在2级内,动物伤后24 h内全部恢复,长期存活无并发症.冲击波压强高于2 036.1 mm Hg(D、E组)时,肺损伤过重,表现为广泛的肺挫伤、肺门撕裂伤和肺内大血肿,AIS均大于5级,动物于伤后1 h内全部死亡.冲击波压强为1 917.3 mm Hg(C组)时,肺表现为广泛而恒定的挫伤,累及4个肺叶以上,AIS 4~5级,伤后6 h内出现动脉氧分压下降;肺组织可见肺泡壁水肿,部分肺泡壁断裂,肺泡融合;肺泡内充满大量炎性细胞,偶见透明膜形成.与对照组比较,C组兔致伤6 h肺湿/干重比值即显著升高(6.46±0.24比3.98±0.19,P<0.01),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即明显升高[血浆TNF-α(ng/L):328.89±6.26比62.12±2.98,BALF TNF-α(ng/L):164.87±4.59比29.51±1.12;血浆IL-6(ng/L):128.51±4.13比19.32±1.53,BALF IL-6(ng/L):94.97±1.14比22.72±0.19,均P<0.05].结论 在1 917.3 mm Hg爆炸压强的密闭环境下,冲击伤可诱导兔发生ARDS;TNF-α及IL-6参与爆震伤致ARDS的形成与发展;特定环境下,肺脏破裂致气胸为早期死亡原因,而冲击波致循环系统功能紊乱也是引起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环境 爆震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炎症因子 模型建立
原文传递
冲击伤复合高速破片致伤的损伤特点和冲击伤防护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杨志焕 黄建钊 +4 位作者 王正国 冷华光 李晓炎 尹友国 张均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2-166,共5页
探讨了冲击伤复合高速破片致伤的损伤特点及复合材料对冲击伤的防护效果。结果表明,肢体高速破片致伤对肺冲击伤具有加重作用,加重效应主要发生在原发冲击伤部位,加重效应的机理可能与压力波引起的血流扰动有关。利用复合材料防护可... 探讨了冲击伤复合高速破片致伤的损伤特点及复合材料对冲击伤的防护效果。结果表明,肢体高速破片致伤对肺冲击伤具有加重作用,加重效应主要发生在原发冲击伤部位,加重效应的机理可能与压力波引起的血流扰动有关。利用复合材料防护可减轻肺冲击伤程度,降低动物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伤 高速破片 防护效应 破片致伤
下载PDF
炸药爆炸事故冲击波、热辐射和房屋倒塌的伤害效应 被引量:16
6
作者 宇德明 冯长根 +2 位作者 徐志胜 曾庆轩 郭新亚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3-37,共5页
讨论了冲击波伤害机理,包括直接伤害和位移伤害机理,推导了冲击波肺伤害死亡半径、头部和身体撞击死亡半径及耳鼓膜破裂半径公式;讨论了火球热辐射伤害效应,推导了其伤害半径公式;讨论了房屋倒塌的伤害效应,介绍了其死亡人数的估... 讨论了冲击波伤害机理,包括直接伤害和位移伤害机理,推导了冲击波肺伤害死亡半径、头部和身体撞击死亡半径及耳鼓膜破裂半径公式;讨论了火球热辐射伤害效应,推导了其伤害半径公式;讨论了房屋倒塌的伤害效应,介绍了其死亡人数的估计方法。还比较了各种伤害半径的相对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炸药 爆炸事故 冲击波 伤害效应 热辐射
下载PDF
成批烧冲复合伤患者的临床救治 被引量:21
7
作者 柴家科 盛志勇 +10 位作者 陆江阳 文仲光 杨红明 贾晓明 李利根 曹卫红 郝岱峰 申传安 庹晓晔 梁黎明 王淑君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 总结烧冲复合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方法 2005年6月7日收治一批5例烧冲复合伤患者,烧伤面积达总体表面积(TBSA)的80%-97%[(89.6±7.2)%],其中Ⅲ度面积达TBSA的75%-92%[(83.4±7.3)%],所有患者已行... 目的 总结烧冲复合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方法 2005年6月7日收治一批5例烧冲复合伤患者,烧伤面积达总体表面积(TBSA)的80%-97%[(89.6±7.2)%],其中Ⅲ度面积达TBSA的75%-92%[(83.4±7.3)%],所有患者已行气管切开。对这些患者病情变化特点进行总结,动态测定部分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对1例死亡患者的病理组织进行了检查。结果 除1例入院时已并发脓毒性休克于入院后23h死亡外,其余4例均救治成功。入院时5例患者均有心、肝、肺、胰腺等多器官功能障碍,尤以肺脏损伤为重。死亡患者心、肝、肺等器官出现了严重的冲击伤病理变化。本组血小板均明显降低,凝血功能明显异常,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抗凝治疗,5000U/次,2-4次/d静脉给予后凝血功能得到改善,未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例呼吸功能不全、低氧血症的患者,给予呼吸机支持,采用保护性通气策略,加用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短时间内给予纯氧纠正低氧血症。尽早封闭烧伤创面,所有患者于入院后12-16h分别行四肢和胸腹部切削痂和异体皮微粒皮移植手术,一次封闭创面(55±8)%。患者异常升高的血、尿淀粉酶、血脂肪酶在使用大剂量乌司他丁(60万U/次,4次/d)治疗后恢复至生理水平。结论 烧冲复合伤伤情重,多器官功能严重受损,临床过程复杂,凝血功能明显异常。正确判断伤情,尽早封闭创面,审慎使用抗生素,积极抗凝治疗,注重营养支持与代谢调理,强化胰岛素治疗,及时有效地行脏器功能支持与保护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冲击伤 复合伤 治疗方案
原文传递
封闭负压引流对软组织爆炸创面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薛云 刘兴炎 +5 位作者 葛宝丰 陈克明 宋鹏 王勇 樊晓海 李生贵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5-498,共4页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软组织爆炸创面愈合的影响,为战场中所致的爆炸伤初级救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用电雷管在8只(50±5)kg的长白猪双侧臀部造成16个爆炸伤创面,配对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软组织爆炸创面愈合的影响,为战场中所致的爆炸伤初级救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用电雷管在8只(50±5)kg的长白猪双侧臀部造成16个爆炸伤创面,配对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创面彻底清创后,VSD治疗3 d,然后打开伤口对创面进行简单的清洗,再用VSD治疗3 d。对照组创面彻底清创后,每日常规换药。[结果]两组创面细菌数在治疗后3、6 d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组细菌数始终没有达到感染临界值105,而对照组3d后的细菌数已达到106;治疗3、6 d后实验组新生肉芽组织中的胶原含量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创面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在治疗3、6 d后也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爆炸创面早期运用VSD疗法,可抑制细菌增殖,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和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伤 封闭负压引流 细菌学 胶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爆震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9
作者 滕洪云 杨万杰 +4 位作者 王玉梅 倪芳 左艳蕾 高海玲 化宁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7-290,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HFNC)湿化氧疗在爆震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8月12日至30日收治的“8-12”爆震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12例应用HFNC湿化氧疗系统进行气道湿化者为观察组,以9例应用...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HFNC)湿化氧疗在爆震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8月12日至30日收治的“8-12”爆震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12例应用HFNC湿化氧疗系统进行气道湿化者为观察组,以9例应用传统人工面罩气道湿化法治疗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应用机械通气。观察24h后两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HR和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R(次/min):85.7±14.5比95.2±13.6,MAP(mmHg,1mmHg=0.133kPa):81-3±7.3比83.1±6.6,均P〉0.05]。观察组RR、PaCO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RR(次/min):22.4±3.5比27.8±3.2,PaCO2(mmHg):36.4±4.4比43.2±5.6],pH值、PaO2、SpO2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H值:7.45±0.40比7.35±0.30,PaO2(mmHg):160.7±42.2比79.8±12.9,SpO2:0.983±0.014比0.933±0.023。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湿化满意率优于对照组[100.0%(12/12)比44.4%(4/9),P〈0.05]。结论HFNC湿化氧疗可以有效改善爆震伤患者的氧合,减少二氧化碳(CO2)潴留,湿化效果优于传统人工面罩气道湿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震伤 气道湿化 经鼻高流量氧疗
下载PDF
颌面部爆炸伤软组织缺损早期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史文进 李慧增 +3 位作者 杨军 孙远 容国俊 周树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64-266,共3页
将犬随机分为A(即时)组、B(72h)组,采用KTY-04型雷管置于犬面颊部引爆致伤,造成软组织洞穿性缺损。A组伤后即刻清创、隐动脉皮瓣立即移植修复皮肤缺损;B组伤后即刻清创,72h后二次清创,同时切取隐动脉皮瓣,吻... 将犬随机分为A(即时)组、B(72h)组,采用KTY-04型雷管置于犬面颊部引爆致伤,造成软组织洞穿性缺损。A组伤后即刻清创、隐动脉皮瓣立即移植修复皮肤缺损;B组伤后即刻清创,72h后二次清创,同时切取隐动脉皮瓣,吻合血管修复皮肤缺损,颊粘膜缺损两组均行局部拉拢缝合。术后观察1~6个月,A组5例均失败;B组15例,成功12例,游离皮瓣成活率为80%。实验结果表明口腔颌面部爆炸伤软组织缺损经早期清创,72h后扩创,用吻合血管游离皮瓣修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 爆炸伤 软组织缺损 修复
下载PDF
冲击波致伤作用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浣石 黄风雷 汪保和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63-168,共6页
原发冲击伤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直接作用于生物体而引起的。各种生物激波管和其它冲击波发生装置的研制大大促进了冲击波致伤作用的实验研究的开展。通过将多种动物、离体器官以及培养的细胞暴露于冲击波,获得了大量的原发冲击伤实验研... 原发冲击伤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直接作用于生物体而引起的。各种生物激波管和其它冲击波发生装置的研制大大促进了冲击波致伤作用的实验研究的开展。通过将多种动物、离体器官以及培养的细胞暴露于冲击波,获得了大量的原发冲击伤实验研究结果。作者在简述冲击波的基本物理学特征的基础上,着重概括了生物激波管研制和原发冲击伤实验研究方法及其主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损伤 激波管 动物实验
下载PDF
163例手部鞭炮炸伤的分型及早期处理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长清 常万绅 +5 位作者 胡琪 韦加宁 诸寅 王海华 李玉成 刘春玲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 阐述手部鞭炮炸伤的损伤特点 ,探讨早期治疗的合适疗法。方法 对 1994年至1999年间收治的 163例手部鞭炮炸伤的病史进行分析。按损伤程度分为三型。Ⅰ型 :仅有皮肤灼伤和挫裂伤。彻底清创后缝合伤口即可。Ⅱ型 :小面积的皮肤缺... 目的 阐述手部鞭炮炸伤的损伤特点 ,探讨早期治疗的合适疗法。方法 对 1994年至1999年间收治的 163例手部鞭炮炸伤的病史进行分析。按损伤程度分为三型。Ⅰ型 :仅有皮肤灼伤和挫裂伤。彻底清创后缝合伤口即可。Ⅱ型 :小面积的皮肤缺损 ,单纯的肌腱、骨骼损伤或一个手指的缺损。用游离植皮术或带蒂植皮、骨内固定术及肌腱缝合术。Ⅲ型 :多手指损毁伤 ,严重的骨骼、肌腱、神经损伤或大面积的皮肤缺损。选择带蒂皮瓣移位或复合组织移植。在手指存活难以确定时 ,可采用延迟修复手术。结果 Ⅰ型 2 9例 ,手功能基本恢复正常。Ⅱ型 5 9例 ,多数患者的手功能恢复良好 ,18例留有肌腱粘连或关节僵直 ,需进一步治疗。Ⅲ型 75例 ,多有手功能障碍 ;3例前臂截肢 ;2 6例有多个手指缺损。 13例做了延迟修复手术。结论 手部鞭炮炸伤伤情复杂 ,均应急诊手术 ,对某些病例可行延迟性修复手术 ,而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损伤 急症处理 治疗 爆炸伤
原文传递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继发性坏死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金清 陈绍宗 +3 位作者 李学拥 王锐 许龙顺 李跃军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94-696,共3页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继发性坏死的影响。方法用电雷管在4只15~20kg的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臂部造成16个爆炸伤创面,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VAC治疗组。两组创面伤后前3d均不做任何治疗,以造成...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继发性坏死的影响。方法用电雷管在4只15~20kg的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臂部造成16个爆炸伤创面,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VAC治疗组。两组创面伤后前3d均不做任何治疗,以造成创面感染。伤后第3天,对照组油纱布换药,治疗组用-15kPa压力的VAC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测量创面面积、创面深度,并取创面中心的活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对照组创面在治疗1~3d,创面面积逐渐扩大,创面深度持续加深,而治疗组治疗后1~3d创面面积开始缩小,创面深度变浅;治疗后两组创面面积和深度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于治疗后第1天增殖指数和血管内皮细胞数增高;对照组的增殖指数于治疗后第3天增高,治疗后1~6d血管内皮细胞数均较低;治疗后两组创面增殖指数和血管内皮细胞数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VAC能明显减轻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继发性坏死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伤 创面愈合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感染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促进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的血管生成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望舟 李金清 +1 位作者 陈绍宗 李学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06-908,共3页
目的 :探讨VAC促进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血管生成的机制 .方法 :用电雷管在 4只 1 5~ 2 0kg的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造成 1 6个爆炸伤创面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组创面伤后前 3d不做任何处理 ,以造成创面感染 .伤后 ... 目的 :探讨VAC促进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血管生成的机制 .方法 :用电雷管在 4只 1 5~ 2 0kg的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造成 1 6个爆炸伤创面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组创面伤后前 3d不做任何处理 ,以造成创面感染 .伤后 3d ,对照组油纱布换药 ,治疗组用 1 5kPa负压的VAC治疗 .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1 ,3,6 ,9,1 4 ,1 9,2 4d取创面中心的活组织 .结果 :VAC治疗后 1d创面中即有大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达VEGF ,治疗后 3d开始下降 .而对照组创面在治疗后 9d开始才有VEGF的大量表达 ,并在治疗后 1 4d开始下降 .VEGF的受体flk 1的表达 ,治疗组创面在治疗后 1d开始即大量表达 ,治疗后 6d开始下降 ,对照组创面在 9d开始大量表达 ,治疗后 1 9d逐渐下降 .结论 :VAC促进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血管的生成可能与其促进VEGF和fl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伤 创面愈合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感染
下载PDF
冲击波负压与肺损伤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均奎 王正国 +5 位作者 冷华光 杨志焕 孙立英 李晓炎 尹友国 马晓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4-87,共4页
着重研究不同水平的冲击波负压峰值对大白鼠和家兔肺的影响。将Wistar系大白鼠分为6组,每组10只,其中一组为正常对照组,其余5组分别暴露于平均峰值为-53.7kPa至-85.9kPa的冲击波负压环境中。伤后立即解剖... 着重研究不同水平的冲击波负压峰值对大白鼠和家兔肺的影响。将Wistar系大白鼠分为6组,每组10只,其中一组为正常对照组,其余5组分别暴露于平均峰值为-53.7kPa至-85.9kPa的冲击波负压环境中。伤后立即解剖动物,重点观察肺伤情,同时用6只家兔暴露于冲击波负压环境中,另6只为对照组。实验结果:在上述冲击波负压环境中,肺可出现从无伤至极重度伤的伤情,肺出血充血以及肺表面压痕与肺冲击伤的表现非常相似。随着冲击波负压峰值的变化,各组肺伤情亦随着变化,且相关非常显著,各实验组动物肺伤情与对照组相应的肺伤情相差显著。实验证明,一定条件下的冲击波负压对大白鼠和家兔肺具有明显的致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冲击波负压 冲击伤 肺损伤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减少爆炸伤创面坏死及促进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绍宗 李金清 李跃军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42-545,共4页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对皮肤软组织爆炸伤创面坏死和愈合的影响。方法Φ12型电雷管在猪臀部和肩胛部引爆致伤,观察VAC治疗后创面面积、深度、细菌计数、病理形态学、增殖指数和髓过氧化物酶(MP...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对皮肤软组织爆炸伤创面坏死和愈合的影响。方法Φ12型电雷管在猪臀部和肩胛部引爆致伤,观察VAC治疗后创面面积、深度、细菌计数、病理形态学、增殖指数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AC治疗使创面显著缩小,深度变浅,炎性细胞增多,增殖指数和MPO活性增高快,幅值大,维持时间长,创面愈合提前5~7d。结论VAC能显著减少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创面坏死,促进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软组织损伤 爆炸伤 坏死 封闭负压引流
原文传递
大批严重冲击伤伤员的急救护理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颖 张吉新 +2 位作者 刘凤霞 李钢 王立泉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探讨大批严重冲击伤伤员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 :针对 1999年和 2 0 0 1年两批严重爆炸冲击伤 44例伤员 ,组成紧急抢救小组 ,进行快速的院前急救 ,并根据爆炸伤情特点 ,重点实施护理。护理中 ,严密全程监测病情 ,加强了机械通气、... 目的 :探讨大批严重冲击伤伤员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 :针对 1999年和 2 0 0 1年两批严重爆炸冲击伤 44例伤员 ,组成紧急抢救小组 ,进行快速的院前急救 ,并根据爆炸伤情特点 ,重点实施护理。护理中 ,严密全程监测病情 ,加强了机械通气、鼓膜损伤、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严防并发症 ,对重点伤员重点实施心理护理。结果 :44例伤员全部抢救护理成功。结论 :快速的院前急救及根据爆炸冲击伤情的特点重点施护是抢救护理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伤 伤员 护理 急救 治疗
原文传递
成批烧冲复合伤的早期抢救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海林 宋斌 孙曙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46-548,共3页
目的探讨成批特重烧冲复合伤早期救治和转运分流的组织实施经验。方法总结和分析抢救一批16例特重烧冲复合伤伤员临床资料和转运分流的组织管理做法。结果本组伤员中1例伤后5d死于重度肺爆震伤,1例伤后20d因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 目的探讨成批特重烧冲复合伤早期救治和转运分流的组织实施经验。方法总结和分析抢救一批16例特重烧冲复合伤伤员临床资料和转运分流的组织管理做法。结果本组伤员中1例伤后5d死于重度肺爆震伤,1例伤后20d因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14例生命征平稳,恢复顺利,烧伤创面愈合良好。伤员抢救的组织实施严密,后勤保障及时有力,转运分流过程安全顺利。结论在严密临床观察基础上进行个体化补液,早期气管切开,选择合适的机械通气模式,重视改善通气换气功能是早期治疗特重烧冲复合伤的有效方法。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抢救预案,有力的后勤保障,及时分流转运伤员有助于提高成批伤员的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批 特重烧伤 爆震伤 救治 组织
原文传递
不同创伤评分系统在爆炸伤伤情评估中的比较 被引量:14
19
作者 康建毅 段朝霞 +1 位作者 张洁元 张东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403-1406,共4页
目的探讨适合武器杀伤生物效应评估爆炸伤伤情的创伤评分系统。方法采用某型模拟弹药对开阔地的28只实验兔进行静爆致伤实验,分别使用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bbreviated injury scale,AIS),校正损伤严重度指数(adjusted injury of severity ... 目的探讨适合武器杀伤生物效应评估爆炸伤伤情的创伤评分系统。方法采用某型模拟弹药对开阔地的28只实验兔进行静爆致伤实验,分别使用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bbreviated injury scale,AIS),校正损伤严重度指数(adjusted injury of severity index,ASⅡ)进行伤情判定,研究两种伤情评定方法的优缺点和有效性。结果爆炸距离对ASⅡ评分、AIS评分方法中的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和最大简明损伤定级标准评分(maximal abbreviated injury scale,MAIS)都存在显著影响(P<0.001,P=0.046,P=0.010 6)。ASⅡ、ISS和MAIS评分随着爆炸距离的增加变化率分别为80%、73.6%、54.5%,ASⅡ评分随着距离的增加变化率最大,其次是ISS、MAIS评分。ASⅡ、MAIS和ISS评分与爆炸距离相关系数R分别为0.788 6(P<0.001),0.607 2(P<0.001)和0.566 4(P=0.001 7)。ASⅡ评分与爆炸距离的相关性最好,其次是MAIS、ISS评分。结论ASⅡ评分能有效反映爆炸伤伤情与损伤程度,更适合于武器杀伤生物效应爆炸伤伤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伤 创伤评分系统 武器杀伤生物效应评估
下载PDF
大鼠肺爆震伤模型的建立与伤情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徐立 金海 《海军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9-11,26,共4页
目的建立密闭胸部爆震伤模型,并探讨其作用于实验动物的相关病理生理变化。方法用爆震伤模型模拟爆炸致伤,根据所受冲击波压强的不同,将所有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A组:正常对照组,未给予爆炸处理;B组:采用额定1.5个标准大气压上... 目的建立密闭胸部爆震伤模型,并探讨其作用于实验动物的相关病理生理变化。方法用爆震伤模型模拟爆炸致伤,根据所受冲击波压强的不同,将所有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A组:正常对照组,未给予爆炸处理;B组:采用额定1.5个标准大气压上限密闭爆炸处理;C组:采用额定3个标准大气压上限密闭爆炸处理。每组20只。爆炸后统计大鼠的生存率及死亡率,检测血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观察肺病理改变等。结果 C组大鼠死亡率(40%)、病理损伤程度及炎性因子的含量明显高于B组(25%)和A组(0)。结论在一定大气压的密闭环境下.大鼠肺部爆震伤伤情随压强的增大而加重。死亡率随体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量的增加而增加,二者亦随冲击波压强的增大而呈相关性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震伤 胸部爆震伤模型 肺部损伤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