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咀嚼功能与体质、智力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乐嗣勋 郭凌云 +1 位作者 苏剑生 严浩军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397-398,402,共3页
目的 探讨儿童咀嚼功能与体质、智力发育的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MPM 2 4 0 1型咬合测力器、视觉运动反应计等仪器测量 132名学龄前儿童咬合力、张口度、身高、体重、头围、胸围、反应时等相关指标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咬合力与年... 目的 探讨儿童咀嚼功能与体质、智力发育的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MPM 2 4 0 1型咬合测力器、视觉运动反应计等仪器测量 132名学龄前儿童咬合力、张口度、身高、体重、头围、胸围、反应时等相关指标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咬合力与年龄大小成正相关 ,男性咬合力总体大于女性 ;咬合力大小与身高、体重、胸围呈正相关关系 ,与反应时、头围大小无相关关系 ;张口度与身高、体重呈正相关关系 ,与头围、胸围大小无相关关系。结论 咀嚼功能的完善有助于儿童的体质发育 ,与智力发育的相关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力 张口度 反应时 咀嚼功能
下载PDF
抗蛇毒血清过敏反应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袁丞达 寇霄 +4 位作者 单萍 吴巧云 王小勇 陶承军 邬成霖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4期516-518,共3页
目的比较抗蛇毒血清皮试阳性组与抗蛇毒皮试阴性组急性过敏反应及血清病发病情况,观察抗蛇毒血清引起急性过敏反应及血清病的临床表现。方法收集杭州市中医院注射抗蛇毒血清临床病例1162例,记录患者皮试情况,急性过敏、血清病发生情况... 目的比较抗蛇毒血清皮试阳性组与抗蛇毒皮试阴性组急性过敏反应及血清病发病情况,观察抗蛇毒血清引起急性过敏反应及血清病的临床表现。方法收集杭州市中医院注射抗蛇毒血清临床病例1162例,记录患者皮试情况,急性过敏、血清病发生情况、临床症状,根据皮试情况分为抗蛇毒血清皮试阳性组与皮试阴性组,抗蛇毒血清皮试阳性组与皮试阴性发生急性过敏反应及血清病的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结果抗蛇毒血清皮试阳性72例,通过脱敏注射抗蛇毒血清31例发生急性过敏反应,3例发生血清病;1090例皮试阴性患者中,8例发生急性过敏反应,32例发生血清病;抗蛇毒血清皮试阳性组与抗蛇毒血清皮肤阴性组急性过敏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过敏反应最常见临床症状是:皮肤瘙痒,皮肤红斑、风团;血清病最常见表现是:皮肤红斑、风团,皮肤瘙痒,关节疼痛、发热。结论皮试对预测抗蛇毒血清急性过敏反应发生有参考意义,仍有不确定性,皮试对血清病预防筛选无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蛇咬伤 过敏反应 血清病
原文传递
新疆某高校师生关于蚊虫叮咬后反应的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昱辰 黄雨莲 +3 位作者 赵立萍 玛伊热·海肉拉 陈芋璋 张荣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56-58,共3页
目的:通过调查新疆克拉玛依市某高校师生蚊虫叮咬反应分析,了解其被蚊虫叮咬后过敏反应情况,为克拉玛依地区蚊虫防治工作提供有关预警信息和预防措施,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选择克拉玛依市某高校师生... 目的:通过调查新疆克拉玛依市某高校师生蚊虫叮咬反应分析,了解其被蚊虫叮咬后过敏反应情况,为克拉玛依地区蚊虫防治工作提供有关预警信息和预防措施,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选择克拉玛依市某高校师生463名作为调查对象,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的463名师生中A、B、O型血被蚊虫叮咬分别占比27.65%、28.72和25.92%,其他结果占比达17.71%,被蚊虫叮咬频率以一日多次和一周多次为主,分别占比57.24%和21.17%,总和超过75%。被叮咬后出现叮咬部位肿胀占63.28%,出现红斑占55.51%,全身瘙痒占24.84%。结论:克拉玛依市某高校被调查463名师生普遍被蚊虫叮咬且存在红肿、瘙痒等症状,加强相关地区蚊虫治理工作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市 蚊虫 叮咬反应 调查分析
原文传递
奥硝唑合剂辅助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吉亚丽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7期83-85,共3页
目的:观察奥硝唑合剂辅助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15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根管填充治疗,观察组采用... 目的:观察奥硝唑合剂辅助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15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根管填充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硝唑合剂辅助根管填充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咬合力水平、咀嚼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71/75),高于对照组的78.67%(5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咬合力水平、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6/75),低于对照组的22.67%(1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12.00%(9/75),低于对照组的2.67%(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合剂辅助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咬合力水平和咀嚼效率,降低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效果优于常规根管填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硝唑合剂 根管填充 牙体牙髓病 咬合力 咀嚼效率 疼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顾先媛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3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修复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修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正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咬合力水平、咀嚼效率、牙齿功能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咬合力水平、咀嚼效率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吞咽、咀嚼、语言等牙齿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咬合力水平、咀嚼效率和牙齿功能评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修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修复 牙列缺损 错(牙合)畸形 咬合力 牙齿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儿童蚂蚁咬伤3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卢余洲 刘晓微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总结儿童蚂蚁咬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因蚂蚁咬伤在我院就诊的35例患儿,对其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35例患儿均治愈。26例表现为局部变态反应,予抗过敏治疗后治愈。3例... 目的:总结儿童蚂蚁咬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因蚂蚁咬伤在我院就诊的35例患儿,对其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35例患儿均治愈。26例表现为局部变态反应,予抗过敏治疗后治愈。3例为表现严重过敏反应,其中2例患儿出现过敏性休克,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速,予抗休克、相应抢救措施等处理后治愈。结论:蚂蚁咬伤后可出现轻重不同的变态反应,及早识别严重过敏反应,及时予对症、抗过敏等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蚂蚁 咬伤 过敏反应
下载PDF
Panavia F树脂水门汀与玻璃离子粘固剂修复治疗牙体缺损患者的效果比较
7
作者 洪丽英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8期145-147,共3页
目的:比较Panavia F树脂水门汀与玻璃离子粘固剂修复治疗牙体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96例牙体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接受口腔种植修复治疗... 目的:比较Panavia F树脂水门汀与玻璃离子粘固剂修复治疗牙体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96例牙体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接受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照组使用玻璃离子粘固剂修复,观察组使用Panavia F树脂水门汀修复,治疗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咬合力、咀嚼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46/48),高于对照组的81.25%(3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LI、BI评分及PD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咬合力、咀嚼效率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navia F树脂水门汀修复治疗牙体缺损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咬合力和咀嚼效率,降低PLI、BI评分及PD,效果优于玻璃离子粘固剂修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缺损 Panavia F树脂水门汀 玻璃离子粘固剂 菌斑指数 咬合力 咀嚼效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蚂蚁咬伤致过敏性反应6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许涛 汪江峰 马晓仙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11期110-112,共3页
目的研究蚂蚁咬伤致过敏性反应62例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接诊的62例蚂蚁咬伤致过敏性反应患者,依据抽样法进行分组,就对照组(31例)实行常规治疗与观察组(31例)在前者基础上配以护理干预取得效果对比。结果观察组... 目的研究蚂蚁咬伤致过敏性反应62例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接诊的62例蚂蚁咬伤致过敏性反应患者,依据抽样法进行分组,就对照组(31例)实行常规治疗与观察组(31例)在前者基础上配以护理干预取得效果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77%>77.42%),χ^(2)=5.167、P<0.05。观察组的BP(91.44±21.23)min/次和CVP(97.49±25.67)%、HR(87.48±20.97)mmHg、SaO2(70.14±18.66)kPa指标均高于对照组,T=3.005、3.195、2.741、4.866,P<0.05。观察组过敏性反应总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6.45%<41.94%),X2=10.641、P<0.05。结论针对蚂蚁咬伤致易出现皮肤瘙痒、皮肤瘙痒、意识障碍、支气管痉挛、过敏性休克和循环系统衰竭等症状,需加强药物治疗和针对性护理干预,减少外处,确保及时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蚂蚁咬伤 过敏性反应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规范化中医治疗方案治疗蝮蛇咬伤合并肝肾功能损害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罗金平 唐国辉 +3 位作者 黄志强 龚勇 周敏 邓叔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3期2176-2179,2171,共5页
目的:研究规范化中医治疗方案治疗蝮蛇咬伤合并肝肾功能损害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9月收治的蝮蛇咬伤合并肝肾功能损害伤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研究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研究... 目的:研究规范化中医治疗方案治疗蝮蛇咬伤合并肝肾功能损害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9月收治的蝮蛇咬伤合并肝肾功能损害伤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研究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规范化中医治疗方案。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周两组伤者全身症状积分及治疗愈显率、伤肢的肿痛程度、症状消退时间、炎症水平、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身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肿胀程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肿痛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CRP、IL-1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Bil、ALT、Cr、BUN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中医治疗方案应用于蝮蛇咬伤合并肝肾功能损害伤者,可改善全身症状,促进伤肢肿痛消退,缓解炎症反应,利于肝肾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中医治疗方案 蝮蛇咬伤 炎症反应 肝肾功能损害
下载PDF
规范化中医治疗方案在蝮蛇咬伤合并肝肾功能损害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允申 刘海红 +3 位作者 方勇 陶菊 龚旭初 倪毓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52-1756,共5页
目的:评价规范化中医治疗方案治疗蝮蛇咬伤合并肝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蝮蛇咬伤合并肝肾功能损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及规范化中医治疗方案,分别... 目的:评价规范化中医治疗方案治疗蝮蛇咬伤合并肝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蝮蛇咬伤合并肝肾功能损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及规范化中医治疗方案,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两组伤者伤肢肿痛程度及症状消失时间、全身症状积分,检测两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计算治疗愈显率。结果:在伤肢肿胀、疼痛程度及症状消失时间、全身症状积分方面,试验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清CRP、TNF-α、IL-6及ALT、AST、BUN、Cr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试验组愈显率(97.5%,78/80)显著优于对照组(82.5%,66/80)(P<0.05)。结论:规范化中医治疗方案在缓解蝮蛇咬伤伤肢肿痛及全身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肝肾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显著,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蝮蛇咬伤 肝肾功能损害 肢体肿痛 炎症反应 中医治疗方案 规范化 疗效评价
原文传递
蝮蛇咬伤中医治疗优化方案的疗效评价
11
作者 张允申 方勇 +1 位作者 陈海东 龚旭初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
目的评价中医优化方案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研究蝮蛇咬伤住院患者资料,根据中医治疗方案的不同,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分为对照组87例、试验组82例,对照组采用未优化中医方案,试验组采用优化中医方案,2组均配合以西医常规治... 目的评价中医优化方案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研究蝮蛇咬伤住院患者资料,根据中医治疗方案的不同,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分为对照组87例、试验组82例,对照组采用未优化中医方案,试验组采用优化中医方案,2组均配合以西医常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伤肢肿胀疼痛程度、症状与体征积分、炎症指标、脏器功能指标、治愈率、治愈时间。结果在伤肢肿胀疼痛程度及症状消失时间、症状与体征积分方面,试验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2组治疗后6 d,WBC、N%、CRP、ALT、AST、Cr、NGAL、CK-MB指标均降低(P<0.05),试验组CRP、ALT、AST、Cr、NGAL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但在降低CK-MB方面,2组效果相当,无明显差异(P>0.05);治愈率方面:试验组(97.56%,80/82)显著高于对照组(88.51%,77/87)(P<0.05),治愈时间方面:试验组较对照组用时更短(P<0.05)。结论中医优化方案能快速缓解蝮蛇咬伤肢体肿痛及全身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重要脏器功能,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蝮蛇咬伤 中医治疗方案 优化 肢体肿痛 炎症反应 脏器功能 疗效评价
下载PDF
Comparative Study of Herbal Extracted Gel and 1% Hydrocortisone Gel in the Treatment of Mosquito Bite Reaction
12
作者 Montree Udompataikul Suthee Rattanamongkolgul Anchalee Intarawichian 《Journal of Cosmetics, Dermatological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14年第1期31-36,共6页
Background: Mosquito bite reaction is a common skin disease. Topical steroids and oral antihistamines are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However, the side effects from prolonged use of topical steroids are the limitation... Background: Mosquito bite reaction is a common skin disease. Topical steroids and oral antihistamines are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However, the side effects from prolonged use of topical steroids are the limitation of the treatment. Recently, herbal extracts are emerging interest for an alternative anti-inflammatory dermatoses therapy.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herbal extracted gel containing, Perilla frutescens, Portulaca oleracea, Ipomoea pescaprae, Aloe vera, Centella asiatica and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in comparing with 1% hydrocortisone (HC) gel. Material and Methods: An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onducted on 50 mosquito bite hypersensitive volunteers (15 - 19 years old) with double-blinded split randomized control method. After the volunteers were exposed for one bite on their arms by a non-infectious mosquito, Aedes albopictus, the drugs were applied twice daily. The diameter of lesion, pruritus analog score, erythema and melanin index were measured at 2, 6, 24 hours and 2, 3, 4 weeks. The volunteers “self-satisfaction” and side effects were recorded. Results: The mean age was 17.42 ± 1.14 years old. The diameter of lesion, pruritus analog score, erythema and melanin index were decreased on both sides at each visit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agents of all parameters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volunteers (p > 0.05). The post-inflammatory hyperpigmentation rate of 1% HC and herbal gel was 64% and 54% respectively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267). Conclusion: The herbal gel was as effective as 1% HC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nd late reaction of mosquito bite reaction in adolescent. It may be used as the alternative treatment for mosquito bite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BAL EXTRACT MOSQUITO bite reaction ANTI-INFLAMMATORY Hydrocortisone
下载PDF
套细胞淋巴瘤伴皮肤虫咬样反应一例
13
作者 薛汝增 陈辉树 +6 位作者 黄莉宁 刘红芳 陈文静 林尔艺 吴铁强 潘慧清 杨斌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5-207,共3页
患者男,74岁,确诊套细胞淋巴瘤5年,躯干、四肢丘疱疹伴瘙痒10个月就诊。皮疹瘙痒剧烈,给予抗组胺药物对症治疗不能缓解。体检:躯干、四肢皮肤见散在绿豆至黄豆大小红色丘疹及丘疱疹,部分表面见浅表结痂,以双上肢皮损为主,颈部... 患者男,74岁,确诊套细胞淋巴瘤5年,躯干、四肢丘疱疹伴瘙痒10个月就诊。皮疹瘙痒剧烈,给予抗组胺药物对症治疗不能缓解。体检:躯干、四肢皮肤见散在绿豆至黄豆大小红色丘疹及丘疱疹,部分表面见浅表结痂,以双上肢皮损为主,颈部、双侧腹股沟可触及肿大淋巴结,约2cm×1cm。颈部淋巴结病理示,正常淋巴结结构完全破坏,中等大淋巴样细胞呈结节状或弥漫增生浸润,免疫组化示CD20(+++),CD79ct(+++),Bcl-2(++),细胞周期蛋白D1(+++),CD5(++弱),CD43(++),Bcl-6(++),PAX一5(+++),K(+++),入(±),Ki-67(10%~30%+不均)。皮损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浅中层血管、附属器周围见以中等大小淋巴样细胞为主的团灶状浸润,其间散在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组化:CD3(部分+),CD5(弥漫性+),CD20(部分+),细胞周期蛋白D1(部分+),Ki-67(10%+)。根据临床资料、淋巴结及皮损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为套细胞淋巴瘤伴皮肤虫咬样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膜细胞 虫咬样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