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00
篇文章
<
1
2
…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低影响发展的雨洪资源调控措施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74
1
作者
孙艳伟
魏晓妹
POMEROY C A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7-293,共7页
低影响发展(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作为新兴的雨洪资源调控设计策略,对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系统论述了LID的定义、产生背景、设计目标及理念;分析了LID在主要技术措施、设计方法、效果监测、模型模...
低影响发展(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作为新兴的雨洪资源调控设计策略,对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系统论述了LID的定义、产生背景、设计目标及理念;分析了LID在主要技术措施、设计方法、效果监测、模型模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LID的优点及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LID的推广及应用前景,指出实地监测、介质试验、模型模拟及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融合研究是目前LID研究的关键问题。国外LID的雨洪资源调控技术和方法对中国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发展
径流
水文机制
生物滞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滞留池改善城市雨水径流水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6
2
作者
胡爱兵
张书函
陈建刚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4-77,82,共5页
如何有效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所带来的面源污染已成为城市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作为城市暴雨最佳管理措施(BMPs)中的技术之一,生物滞留池可有效控制城市面源污染。总结了生物滞留池在改善城市雨水径流水质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分...
如何有效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所带来的面源污染已成为城市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作为城市暴雨最佳管理措施(BMPs)中的技术之一,生物滞留池可有效控制城市面源污染。总结了生物滞留池在改善城市雨水径流水质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分析了生物滞留池去除污染物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滞留池对雨水径流中的总悬浮颗粒物(TSS)、重金属、油脂类及致病菌等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而对N、P等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不稳定。最后,对生物滞留池改善城市雨水径流水质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雨水径流水质
污染物
去除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影响开发(LID)生物滞留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62
3
作者
李家科
刘增超
+3 位作者
黄宁俊
张佳扬
李怀恩
沈冰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1-439,共9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城市下垫面改变和降水径流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作为低影响开发措施之一,生物滞留技术对于消纳、净化降水径流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国内外生物滞留技术研究动态的全面分析,重点阐述了生物滞留系统的构成...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城市下垫面改变和降水径流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作为低影响开发措施之一,生物滞留技术对于消纳、净化降水径流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国内外生物滞留技术研究动态的全面分析,重点阐述了生物滞留系统的构成要素、生物滞留技术对径流水质净化效果和水量的调控效果及其水质水量模拟模型研究状况;从生物滞留技术的净化机理、效能、影响因素、模拟模型、设计等方面,探讨了该技术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该技术未来研究方向,如生物滞留系统对N、P去除的提效技术、生物滞留技术本土化应用机理、生物滞留技术的设计方法、生物滞留系统的堵塞机理及防堵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展望,为该技术的完善、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水环境改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LID)
生物滞留
净化效果
水量调控
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生物滞留的城市道路雨水滞蓄净化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
53
4
作者
孟莹莹
王会肖
+1 位作者
张书函
陈建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6-291,共6页
生物滞留是一种有效的低影响开发雨洪管理措施,但国内缺乏系统试验研究和应用案例.通过持续4年的小试及中试试验,分析了系统对道路雨水的长期渗透性能、调控排放与净化效果.得出其渗透性能随处理雨水负荷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密集发达的植...
生物滞留是一种有效的低影响开发雨洪管理措施,但国内缺乏系统试验研究和应用案例.通过持续4年的小试及中试试验,分析了系统对道路雨水的长期渗透性能、调控排放与净化效果.得出其渗透性能随处理雨水负荷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密集发达的植物根系和合理的填料颗粒级配对维持渗透性能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砂土填料的系统对径流持留、洪峰滞后及削减效果较好,积水时间可接受;对径流中氨氮、TN、TP、COD、BOD5、SS的平均浓度去除率在40%以上,COD、BOD5需要控制出水水质.基于试验结果的径流量和污染负荷削减能力估算表明生物滞留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源头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
渗透性能
污染物去除
填料
源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绵城市建设中生物滞留设施应用的若干问题分析
被引量:
42
5
作者
杜晓丽
韩强
+1 位作者
于振亚
李俊奇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58,共5页
生物滞留是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低影响开发技术之一。但在具体的实施和应用过程中,生物滞留技术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在工程应用过程中由于概念不清而导致的应用盲目性、长期工程追踪的缺乏致使生物滞留设施生态风险预期不...
生物滞留是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低影响开发技术之一。但在具体的实施和应用过程中,生物滞留技术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在工程应用过程中由于概念不清而导致的应用盲目性、长期工程追踪的缺乏致使生物滞留设施生态风险预期不足、海绵城市热潮下的快速推进致使生物滞留设施建设缺乏运行维护考虑等。在分析介绍生物滞留技术种类、适用条件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指出海绵城市建设中生物滞留设施应用需要重视的关键环节,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生物滞留
设计方法
建设误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给水厂污泥改良生物滞留填料除磷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
37
6
作者
王建军
李田
张颖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642-4647,共6页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土壤、给水厂污泥对磷的吸附特性,采用生物滞留模拟柱,考察生物滞留技术对城市径流中磷的去除效果,评价以给水厂污泥改良填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给水厂污泥对磷的吸附能力远大于土壤.在进水磷浓度为1.0 mg·...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土壤、给水厂污泥对磷的吸附特性,采用生物滞留模拟柱,考察生物滞留技术对城市径流中磷的去除效果,评价以给水厂污泥改良填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给水厂污泥对磷的吸附能力远大于土壤.在进水磷浓度为1.0 mg·L-1条件下,传统填料模拟柱出水总磷随着进水量的增加浓度逐渐增大,而改良填料模拟柱表现出稳定的长期去除效果,经7个月的连续运行,改良填料模拟柱出水总磷的浓度仍小于0.050 mg·L-1,满足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根据静态吸附实验估算结果,相同的控制条件下,添加4%给水厂污泥的改良填料对磷的吸附能力约为传统填料的4倍.无定型铁铝的沉淀、吸附作用是改良填料截留进水中磷的主要机制,工程应用中可在填料中添加4%~5%比例的给水厂污泥以提高生物滞留设施控制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
径流污染
给水厂污泥
除磷
富营养化
原文传递
城市道路雨水生态处置技术及其案例分析
被引量:
35
7
作者
李俊奇
王文亮
+2 位作者
边静
陈晓君
徐芳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60-64,共5页
对城市道路雨水处置技术的种类及其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通过案例介绍了道路生物滞留带的设计,并对其径流控制效果进行了评价。城市道路雨水处置技术能够有效削减径流体积和峰流量,控制径流污染,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我国具...
对城市道路雨水处置技术的种类及其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通过案例介绍了道路生物滞留带的设计,并对其径流控制效果进行了评价。城市道路雨水处置技术能够有效削减径流体积和峰流量,控制径流污染,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雨水
生态处置技术
生物滞留
案例
控制效果
原文传递
生物滞留技术控制城市面源污染的作用与机理
被引量:
32
8
作者
李平
王晟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5-79,共5页
生物滞留设施可以有效削减降雨径流,并通过过滤、吸附和生物降解去除雨水径流水中的氮、磷、多环芳烃、油脂、重金属、细菌和病毒等,其主要设计参数是:暴雨重现期、面积、稳定下渗率、下凹深度和淹水时间。建议改造城市附属绿地为生物滞...
生物滞留设施可以有效削减降雨径流,并通过过滤、吸附和生物降解去除雨水径流水中的氮、磷、多环芳烃、油脂、重金属、细菌和病毒等,其主要设计参数是:暴雨重现期、面积、稳定下渗率、下凹深度和淹水时间。建议改造城市附属绿地为生物滞留,加快该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面源污染
合流制管道溢流
生物滞留
低影响开发
原文传递
生物滞留介质类型对径流雨水净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31
9
作者
郭娉婷
王建龙
+1 位作者
杨丽琼
李恕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67,共8页
生物滞留措施能够有效去除径流雨水中的污染物,而介质类型对其净化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该研究以粗砂、细沙、黏土、建筑垃圾为介质,研究了生物滞留单元对径流雨水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各单元对COD、氮、磷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
生物滞留措施能够有效去除径流雨水中的污染物,而介质类型对其净化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该研究以粗砂、细沙、黏土、建筑垃圾为介质,研究了生物滞留单元对径流雨水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各单元对COD、氮、磷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3.9%、62.2%、83.3%;Cd为77.2%,Cu、Pb、Cr、Zn均在92.9%以上。介质类型、介质填装方式、粒径级配等因素对氮、磷等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影响较大,对重金属的净化效果影响较小。各种介质去除污染物能力依次为黏土>细沙>粗砂>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的粒径越小,对径流雨水中污染物净化效果越好。基于上述结果,对各单元出水水质进行回用风险评估,黏土复合介质滞留单元的出水回灌地表水的风险最小;各单元出水均可满足绿地灌溉(GB/T 25499-2010)水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生物滞留
径流污染
雨水回用
风险评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绵城市生物滞留设施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30
10
作者
李家科
张兆鑫
+1 位作者
蒋春博
王书敏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17,共9页
海绵城市生物滞留设施是适用于分散式雨水处理与利用的代表性生态技术,但目前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其运行效率及寿命。综述了海绵城市建设中生物滞留设施关键技术及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高效净化能力填料的研制、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型的建...
海绵城市生物滞留设施是适用于分散式雨水处理与利用的代表性生态技术,但目前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其运行效率及寿命。综述了海绵城市建设中生物滞留设施关键技术及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高效净化能力填料的研制、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型的建立及设计参数的优化、有机微污染物累积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的构建等将成为海绵城市生物滞留设施未来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海绵城市
生物滞留
填料
模型模拟
有机微污染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滞留强化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29
11
作者
许萍
何俊超
+3 位作者
张建强
张雅君
黄俊杰
李俊奇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25,30,共6页
生物滞留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城市雨水低影响开发技术,其对城市径流中悬浮物、重金属、油脂类及致病菌等物质的去除效果较好,但脱氮除磷效果不够稳定。通过对国内外常规生物滞留池对污染物质净化效果的总结,探讨了常规生物滞留池氮磷...
生物滞留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城市雨水低影响开发技术,其对城市径流中悬浮物、重金属、油脂类及致病菌等物质的去除效果较好,但脱氮除磷效果不够稳定。通过对国内外常规生物滞留池对污染物质净化效果的总结,探讨了常规生物滞留池氮磷去除不稳定的主要原因,阐述了目前国内外生物滞留池强化脱氮除磷的技术改进方法、机理及效果,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地表径流
反硝化
填料优化
植物种类
原文传递
可持续雨洪管理新策略——低影响开发雨洪管理
被引量:
27
12
作者
刘保莉
曹文志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11-115,共5页
传统的以末端治理为主的雨洪管理措施已不能满足城市健康发展的需要,城市发展需要具有可持续性的雨洪管理策略.低影响开发雨洪管理(LID)通过模拟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状况,采用分散、多样、小型、本地化的技术从源头上储存、渗滤、蒸发以及...
传统的以末端治理为主的雨洪管理措施已不能满足城市健康发展的需要,城市发展需要具有可持续性的雨洪管理策略.低影响开发雨洪管理(LID)通过模拟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状况,采用分散、多样、小型、本地化的技术从源头上储存、渗滤、蒸发以及截流雨水,最大程度保护开发改造地区的水文情势,减少负面环境影响.文章概述归纳了国外对该管理策略的研究进展.学习借鉴这样的新策略,对提高改善我国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的雨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是十分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头控制
生物滞留
绿色屋顶
透水路面
植草洼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雨水生物滞留设施中填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7
13
作者
高晓丽
张书函
+1 位作者
肖娟
孟莹莹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7-21,共5页
生物滞留技术是具有发展前景的城市雨水处理措施之一。国外对生物滞留技术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国内对生物滞留技术的研究也已开展,其中也有对填料的研究。生物滞留系统中填料的组成及配比对系统功能的发挥尤...
生物滞留技术是具有发展前景的城市雨水处理措施之一。国外对生物滞留技术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国内对生物滞留技术的研究也已开展,其中也有对填料的研究。生物滞留系统中填料的组成及配比对系统功能的发挥尤为重要。介绍了国外已有规范及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填料的组成及配比、去污效果、渗透性能、填料的改良及填料深度,分析了填料的整体筛选,以期为生物滞留系统填料的筛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
填料
组成及配比
渗透性能
原文传递
模拟生物滞留池强化径流雨水中的氮磷去除研究
被引量:
26
14
作者
许萍
黄俊杰
+1 位作者
张建强
张雅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7-112,共6页
为改善生物滞留池对径流雨水中氮和磷的去除效果,考察了不同组合填料和淹没区深度分别对总磷和硝酸氮的影响,找出最优工况,采用小试实验研究优化后的模拟生物滞留池对径流雨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最优工况是选择麦饭石组合填料...
为改善生物滞留池对径流雨水中氮和磷的去除效果,考察了不同组合填料和淹没区深度分别对总磷和硝酸氮的影响,找出最优工况,采用小试实验研究优化后的模拟生物滞留池对径流雨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最优工况是选择麦饭石组合填料,设置淹没区深度为35 cm。经优化后的模拟生物滞留装置在7场模拟降雨实验中,对COD、NH_4^+-N、NO_3^--N、TN和TP去除率分别为:68.65%~82.86%、73.47%~91.69%、29.35%~74.56%、58.66%~74.88%和78.37%~93.90%。该装置对模拟径流中的污染物去除稳定,适合应用于道路滞留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
氮
磷
组合填料
淹没区深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种生物滞留设计对城市地表径流溶解性氮的去除作用
被引量:
26
15
作者
李立青
胡楠
+2 位作者
刘雨情
涂声亮
陈华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81-1888,共8页
城市地表径流溶解性氮(N)的有效控制具有挑战性.2015构建了3种不同设计的生物滞留设施:壤砂种植紫穗狼尾草(CB)、壤砂种植紫穗狼尾草设置饱和带(MB1)、壤砂种植紫穗狼尾草设置饱和带并添加10%木块(MB2).在模拟城市地表径流水文、水质变...
城市地表径流溶解性氮(N)的有效控制具有挑战性.2015构建了3种不同设计的生物滞留设施:壤砂种植紫穗狼尾草(CB)、壤砂种植紫穗狼尾草设置饱和带(MB1)、壤砂种植紫穗狼尾草设置饱和带并添加10%木块(MB2).在模拟城市地表径流水文、水质变化条件下,研究3种生物滞留种植植物、设置饱和带以及添加碳源对城市地表径流溶解性N(NH_4^+-N、NO_3^--N)的去除作用.通过为期1年试验监测表明,在进水NH_4^+-N浓度平均值为(5.45±2.21)mg·L-1情况下,3种生物滞留对NH_4^+-N均具有显著的去除作用(去除率95%).基质吸附、硝化与植物吸收是生物滞留有效去除城市地表径流NH_4^+-N的主要途径.在进水NO_3^--N平均值为(5.88±2.32)mg·L-1情况下,CB、MB1和MB2出水NO_3^--N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4.04±2.64)、(0.84±1.18)和(0.26±0.48)mg·L-1,相应去除率分别为31.3%、85.7%和95.6%.生物滞留种植紫穗狼尾草、设置饱和带以及添加碳源均可显著降低出水NO_3^--N浓度,减少NO_3^--N淋溶输出,提高NO_3^--N去除率.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反硝化是生物滞留去除NO_3^--N的主要途径.进水NO_3^--N浓度、水量、间隔天数是影响生物滞留出水NO_3^--N浓度的主要因素.生物滞留种植紫穗狼尾草、设置饱和带并添加碳源,在水文、水质变化情况下,仍可有效去除城市地表径流溶解性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
紫穗狼尾草
饱和带
溶解性N
地表径流水文
原文传递
4种生物滞留填料对径流污染净化效果对比
被引量:
21
16
作者
刘增超
李家科
+2 位作者
蒋春博
罗陶然
陈梦杰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79,共9页
为提高生物滞留系统净化效果,探讨了绿沸石、蛭石、活性炭、珍珠岩等材料用作特殊填料时对道路径流雨水中NH_4^+-N、TN、TP、COD等污染物的吸附性能。静态摇床实验研究了填料对各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并建立了各填料等温吸附模型。结果表...
为提高生物滞留系统净化效果,探讨了绿沸石、蛭石、活性炭、珍珠岩等材料用作特殊填料时对道路径流雨水中NH_4^+-N、TN、TP、COD等污染物的吸附性能。静态摇床实验研究了填料对各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并建立了各填料等温吸附模型。结果表明沸石的综合吸附性能较好,活性炭次之,4种填料的等温吸附过程拟合结果基本符合朗格缪尔(Langmuir)吸附模型。以沸石作为特殊填料的小试结果表明,生物滞留系统对NH_4^+-N、TN、TP、COD的负荷削减率可分别达到70.59%、85.83%、79.98%、66.02%。从净化性能及经济性方面考虑,沸石作为生物滞留系统特殊填料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
生物滞留
径流
等温吸附模型
净化性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滞留池用于城市雨水径流控制研究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
20
17
作者
马效芳
陶权
+1 位作者
姚景
梁英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29,共5页
生物滞留池是一种采用分散方法,从源头削减雨水和控制污染物迁移的高效LID措施。从水文效应、水质处理及模型建立三方面回顾了国外生物滞留池的研究现状,对生物滞留池用于国内城市雨水径流控制展望如下:在满足水量负荷下对溶解性N和颗...
生物滞留池是一种采用分散方法,从源头削减雨水和控制污染物迁移的高效LID措施。从水文效应、水质处理及模型建立三方面回顾了国外生物滞留池的研究现状,对生物滞留池用于国内城市雨水径流控制展望如下:在满足水量负荷下对溶解性N和颗粒悬浮物去除的研究;生物滞留池长期运行稳定性研究,包括填料的二次污染和自然再生等;生物滞留池水力模型和水质模型的研究必须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以减少试验周期和优化试验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雨水径流
生物滞留池
水文效应
水质
模型
原文传递
雨水生物滞留设施中植被的设计与养护
被引量:
17
18
作者
陈垚
杨威
+1 位作者
王健斌
潘伟亮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11,共6页
生物滞留设施作为一种城市雨水管理措施,因其具备景观舒适性而备受青睐。植物在生物滞留设施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植被的设计与养护将直接影响其功能发挥与运行寿命。国外对生物滞留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并形成了...
生物滞留设施作为一种城市雨水管理措施,因其具备景观舒适性而备受青睐。植物在生物滞留设施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植被的设计与养护将直接影响其功能发挥与运行寿命。国外对生物滞留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并形成了完善的设计规范,但对于植物的科学选择和种植相关研究还十分有限。国内对生物滞留技术的研究也已开展,其中也有对植物的研究,但尚未形成完善的设计体系。为提出适用于国内的植被设计方法和养护措施,通过对国外生物滞留设施设计规范(手册)的解读和实地调研,从设计施工和后期养护两方面,针对植物的科学筛选、布局、种植密度、种植时间、覆盖物以及安全因素和植被养护管理等内容分别进行了分析讨论,以期为完善国内生物滞留系统的设计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
植物
筛选
设计
维护
原文传递
生物滞留系统处理径流营养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
16
19
作者
蒋春博
李家科
李怀恩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5-77,共13页
伴随城市不透水面积的增大,由暴雨径流产生的非点源污染对受纳水体水质的影响也日益突出。针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大力推进,讨论了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生物滞留设施径流营养物去除和模型模拟中所存在的问题,从吸附作用...
伴随城市不透水面积的增大,由暴雨径流产生的非点源污染对受纳水体水质的影响也日益突出。针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大力推进,讨论了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生物滞留设施径流营养物去除和模型模拟中所存在的问题,从吸附作用、微生物过程、植物摄取营养物及相关预测模型4个方面阐述了生物滞留系统中营养物的归趋与去除机制;从混合填料(Bioretention Soil Mix,BSM)设计和结构组合优化(入流特性改善、填料结构组合、出口设置与添加碳源)两个方面总结了生物滞留池营养物去除效果的提效手段。提出生物滞留系统填料改良(提高填料持水、下渗及其对径流污染物的吸附能力等)、结构设计优化和营养物循环中相关分子生态学研究等是未来重点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
径流
营养物
机制
结构优化
原文传递
生物滞留设施植物·填料·微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20
作者
阮添舜
李家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8期63-69,112,共8页
总结了生物滞留设施对污染物质的净化效果与机制;从生物滞留系统植物选择、填料优化、高效微生物筛选3个方面论述了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和成果。结合植物的选择原则和作用,对植物进行了归类对比和区域划分;讨论了现有填料的组成及不足,...
总结了生物滞留设施对污染物质的净化效果与机制;从生物滞留系统植物选择、填料优化、高效微生物筛选3个方面论述了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和成果。结合植物的选择原则和作用,对植物进行了归类对比和区域划分;讨论了现有填料的组成及不足,提出了填料的优化措施;归纳了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高效降解菌的筛选情况,以推动应用微生物技术在生物滞留系统中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
去除效果
植物选择
填料优化
微生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影响发展的雨洪资源调控措施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74
1
作者
孙艳伟
魏晓妹
POMEROY C A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University of Utah Department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出处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7-29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79071)~~
文摘
低影响发展(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作为新兴的雨洪资源调控设计策略,对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系统论述了LID的定义、产生背景、设计目标及理念;分析了LID在主要技术措施、设计方法、效果监测、模型模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LID的优点及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LID的推广及应用前景,指出实地监测、介质试验、模型模拟及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融合研究是目前LID研究的关键问题。国外LID的雨洪资源调控技术和方法对中国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低影响发展
径流
水文机制
生物滞留
Keywords
low impact development
runoff
hydrological regimes
bioretention
分类号
TU99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TV122.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滞留池改善城市雨水径流水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6
2
作者
胡爱兵
张书函
陈建刚
机构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4-77,82,共5页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水源涵养型城市生态下垫面构建技术集成与示范"(No.200801108)
文摘
如何有效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所带来的面源污染已成为城市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作为城市暴雨最佳管理措施(BMPs)中的技术之一,生物滞留池可有效控制城市面源污染。总结了生物滞留池在改善城市雨水径流水质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分析了生物滞留池去除污染物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滞留池对雨水径流中的总悬浮颗粒物(TSS)、重金属、油脂类及致病菌等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而对N、P等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不稳定。最后,对生物滞留池改善城市雨水径流水质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雨水径流水质
污染物
去除效果
Keywords
bioretention
stormwater quality
pollutants
removal efficiency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影响开发(LID)生物滞留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62
3
作者
李家科
刘增超
黄宁俊
张佳扬
李怀恩
沈冰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1-43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9158)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11JS078)
+1 种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00481353)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雨水净化与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2012610001004149)
文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城市下垫面改变和降水径流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作为低影响开发措施之一,生物滞留技术对于消纳、净化降水径流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国内外生物滞留技术研究动态的全面分析,重点阐述了生物滞留系统的构成要素、生物滞留技术对径流水质净化效果和水量的调控效果及其水质水量模拟模型研究状况;从生物滞留技术的净化机理、效能、影响因素、模拟模型、设计等方面,探讨了该技术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该技术未来研究方向,如生物滞留系统对N、P去除的提效技术、生物滞留技术本土化应用机理、生物滞留技术的设计方法、生物滞留系统的堵塞机理及防堵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展望,为该技术的完善、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水环境改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LID)
生物滞留
净化效果
水量调控
模型
Keywords
low-impact development
bioretention
purification effect
water quantity regulation
model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生物滞留的城市道路雨水滞蓄净化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
53
4
作者
孟莹莹
王会肖
张书函
陈建刚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6-29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9009)
国家水专项资助项目(2013ZX07304-001)
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资助项目(Z121100000312037)
文摘
生物滞留是一种有效的低影响开发雨洪管理措施,但国内缺乏系统试验研究和应用案例.通过持续4年的小试及中试试验,分析了系统对道路雨水的长期渗透性能、调控排放与净化效果.得出其渗透性能随处理雨水负荷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密集发达的植物根系和合理的填料颗粒级配对维持渗透性能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砂土填料的系统对径流持留、洪峰滞后及削减效果较好,积水时间可接受;对径流中氨氮、TN、TP、COD、BOD5、SS的平均浓度去除率在40%以上,COD、BOD5需要控制出水水质.基于试验结果的径流量和污染负荷削减能力估算表明生物滞留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源头控制措施.
关键词
生物滞留
渗透性能
污染物去除
填料
源头
Keywords
bioretention
infiltration performance
pollutant removal
filter media~ source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绵城市建设中生物滞留设施应用的若干问题分析
被引量:
42
5
作者
杜晓丽
韩强
于振亚
李俊奇
机构
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
北京市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构建与风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58,共5页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8032)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青年拔尖团队项目(2015000026833T0000)
文摘
生物滞留是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低影响开发技术之一。但在具体的实施和应用过程中,生物滞留技术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在工程应用过程中由于概念不清而导致的应用盲目性、长期工程追踪的缺乏致使生物滞留设施生态风险预期不足、海绵城市热潮下的快速推进致使生物滞留设施建设缺乏运行维护考虑等。在分析介绍生物滞留技术种类、适用条件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指出海绵城市建设中生物滞留设施应用需要重视的关键环节,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海绵城市
生物滞留
设计方法
建设误区
Keywords
Sponge city
bioretention
Design method
Construction errors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给水厂污泥改良生物滞留填料除磷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
37
6
作者
王建军
李田
张颖
机构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642-4647,共6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7303-001)
文摘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土壤、给水厂污泥对磷的吸附特性,采用生物滞留模拟柱,考察生物滞留技术对城市径流中磷的去除效果,评价以给水厂污泥改良填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给水厂污泥对磷的吸附能力远大于土壤.在进水磷浓度为1.0 mg·L-1条件下,传统填料模拟柱出水总磷随着进水量的增加浓度逐渐增大,而改良填料模拟柱表现出稳定的长期去除效果,经7个月的连续运行,改良填料模拟柱出水总磷的浓度仍小于0.050 mg·L-1,满足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根据静态吸附实验估算结果,相同的控制条件下,添加4%给水厂污泥的改良填料对磷的吸附能力约为传统填料的4倍.无定型铁铝的沉淀、吸附作用是改良填料截留进水中磷的主要机制,工程应用中可在填料中添加4%~5%比例的给水厂污泥以提高生物滞留设施控制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的效果.
关键词
生物滞留
径流污染
给水厂污泥
除磷
富营养化
Keywords
bioretention
runoff pollution
water treatment residual
phosphorus removal
eutrophication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城市道路雨水生态处置技术及其案例分析
被引量:
35
7
作者
李俊奇
王文亮
边静
陈晓君
徐芳
机构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规划和环境设计研究中心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
出处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60-64,共5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0ZX07317-011
2008ZX07314-007)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503001)
文摘
对城市道路雨水处置技术的种类及其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通过案例介绍了道路生物滞留带的设计,并对其径流控制效果进行了评价。城市道路雨水处置技术能够有效削减径流体积和峰流量,控制径流污染,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道路雨水
生态处置技术
生物滞留
案例
控制效果
Keywords
road runoff
eco-technologies
bioretention
case study
control effect
分类号
TU99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生物滞留技术控制城市面源污染的作用与机理
被引量:
32
8
作者
李平
王晟
机构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5-7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821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J21B06-03)
文摘
生物滞留设施可以有效削减降雨径流,并通过过滤、吸附和生物降解去除雨水径流水中的氮、磷、多环芳烃、油脂、重金属、细菌和病毒等,其主要设计参数是:暴雨重现期、面积、稳定下渗率、下凹深度和淹水时间。建议改造城市附属绿地为生物滞留,加快该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城市面源污染
合流制管道溢流
生物滞留
低影响开发
Keywords
urba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s
combined sewer overflow
bioretention
low impact development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生物滞留介质类型对径流雨水净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31
9
作者
郭娉婷
王建龙
杨丽琼
李恕艳
机构
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6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8022)
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项目(21147514066)
文摘
生物滞留措施能够有效去除径流雨水中的污染物,而介质类型对其净化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该研究以粗砂、细沙、黏土、建筑垃圾为介质,研究了生物滞留单元对径流雨水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各单元对COD、氮、磷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3.9%、62.2%、83.3%;Cd为77.2%,Cu、Pb、Cr、Zn均在92.9%以上。介质类型、介质填装方式、粒径级配等因素对氮、磷等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影响较大,对重金属的净化效果影响较小。各种介质去除污染物能力依次为黏土>细沙>粗砂>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的粒径越小,对径流雨水中污染物净化效果越好。基于上述结果,对各单元出水水质进行回用风险评估,黏土复合介质滞留单元的出水回灌地表水的风险最小;各单元出水均可满足绿地灌溉(GB/T 25499-2010)水质标准。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生物滞留
径流污染
雨水回用
风险评估
Keywords
low impact development
bioretention
runoff pollution
rainwater reuse
risk assessment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绵城市生物滞留设施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30
10
作者
李家科
张兆鑫
蒋春博
王书敏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文理学院环境材料与修复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1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9215)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19JM-347)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2017ZDXM-SF-073)
文摘
海绵城市生物滞留设施是适用于分散式雨水处理与利用的代表性生态技术,但目前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其运行效率及寿命。综述了海绵城市建设中生物滞留设施关键技术及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高效净化能力填料的研制、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型的建立及设计参数的优化、有机微污染物累积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的构建等将成为海绵城市生物滞留设施未来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面源污染
海绵城市
生物滞留
填料
模型模拟
有机微污染物
Keywords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sponge city
bioretention
filler
model simulation
organic micro-pollutants
分类号
TV213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滞留强化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29
11
作者
许萍
何俊超
张建强
张雅君
黄俊杰
李俊奇
机构
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25,30,共6页
基金
国家重大水专项(2010ZX07320-003-005
2010ZX07320-002)
文摘
生物滞留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城市雨水低影响开发技术,其对城市径流中悬浮物、重金属、油脂类及致病菌等物质的去除效果较好,但脱氮除磷效果不够稳定。通过对国内外常规生物滞留池对污染物质净化效果的总结,探讨了常规生物滞留池氮磷去除不稳定的主要原因,阐述了目前国内外生物滞留池强化脱氮除磷的技术改进方法、机理及效果,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地表径流
反硝化
填料优化
植物种类
Keywords
bioretention
surface runoff
denitrification
media optimization
plant species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可持续雨洪管理新策略——低影响开发雨洪管理
被引量:
27
12
作者
刘保莉
曹文志
机构
厦门大学福建省教育部共建海洋环境科学联合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11-11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1116)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D0720002)
文摘
传统的以末端治理为主的雨洪管理措施已不能满足城市健康发展的需要,城市发展需要具有可持续性的雨洪管理策略.低影响开发雨洪管理(LID)通过模拟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状况,采用分散、多样、小型、本地化的技术从源头上储存、渗滤、蒸发以及截流雨水,最大程度保护开发改造地区的水文情势,减少负面环境影响.文章概述归纳了国外对该管理策略的研究进展.学习借鉴这样的新策略,对提高改善我国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的雨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是十分有意义的.
关键词
源头控制
生物滞留
绿色屋顶
透水路面
植草洼地
Keywords
on-site control
bioretention
green roof
permeable/pervious pavement
grass swales
分类号
X3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雨水生物滞留设施中填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7
13
作者
高晓丽
张书函
肖娟
孟莹莹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7-2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9009)
文摘
生物滞留技术是具有发展前景的城市雨水处理措施之一。国外对生物滞留技术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国内对生物滞留技术的研究也已开展,其中也有对填料的研究。生物滞留系统中填料的组成及配比对系统功能的发挥尤为重要。介绍了国外已有规范及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填料的组成及配比、去污效果、渗透性能、填料的改良及填料深度,分析了填料的整体筛选,以期为生物滞留系统填料的筛选提供依据。
关键词
生物滞留
填料
组成及配比
渗透性能
Keywords
bioretention
filter media
composition and ratio
permeability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模拟生物滞留池强化径流雨水中的氮磷去除研究
被引量:
26
14
作者
许萍
黄俊杰
张建强
张雅君
机构
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基金
国家重大水专项(2010ZX07320-003-005
2010ZX07320-002)
+1 种基金
北京建筑大学基金项目(00331615008)
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项目(PXM2014014210000057)
文摘
为改善生物滞留池对径流雨水中氮和磷的去除效果,考察了不同组合填料和淹没区深度分别对总磷和硝酸氮的影响,找出最优工况,采用小试实验研究优化后的模拟生物滞留池对径流雨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最优工况是选择麦饭石组合填料,设置淹没区深度为35 cm。经优化后的模拟生物滞留装置在7场模拟降雨实验中,对COD、NH_4^+-N、NO_3^--N、TN和TP去除率分别为:68.65%~82.86%、73.47%~91.69%、29.35%~74.56%、58.66%~74.88%和78.37%~93.90%。该装置对模拟径流中的污染物去除稳定,适合应用于道路滞留带。
关键词
生物滞留
氮
磷
组合填料
淹没区深度
Keywords
bioretention
nitrogen
phosphorus
combined packing
saturated zone depth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种生物滞留设计对城市地表径流溶解性氮的去除作用
被引量:
26
15
作者
李立青
胡楠
刘雨情
涂声亮
陈华超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81-1888,共8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3070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文摘
城市地表径流溶解性氮(N)的有效控制具有挑战性.2015构建了3种不同设计的生物滞留设施:壤砂种植紫穗狼尾草(CB)、壤砂种植紫穗狼尾草设置饱和带(MB1)、壤砂种植紫穗狼尾草设置饱和带并添加10%木块(MB2).在模拟城市地表径流水文、水质变化条件下,研究3种生物滞留种植植物、设置饱和带以及添加碳源对城市地表径流溶解性N(NH_4^+-N、NO_3^--N)的去除作用.通过为期1年试验监测表明,在进水NH_4^+-N浓度平均值为(5.45±2.21)mg·L-1情况下,3种生物滞留对NH_4^+-N均具有显著的去除作用(去除率95%).基质吸附、硝化与植物吸收是生物滞留有效去除城市地表径流NH_4^+-N的主要途径.在进水NO_3^--N平均值为(5.88±2.32)mg·L-1情况下,CB、MB1和MB2出水NO_3^--N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4.04±2.64)、(0.84±1.18)和(0.26±0.48)mg·L-1,相应去除率分别为31.3%、85.7%和95.6%.生物滞留种植紫穗狼尾草、设置饱和带以及添加碳源均可显著降低出水NO_3^--N浓度,减少NO_3^--N淋溶输出,提高NO_3^--N去除率.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反硝化是生物滞留去除NO_3^--N的主要途径.进水NO_3^--N浓度、水量、间隔天数是影响生物滞留出水NO_3^--N浓度的主要因素.生物滞留种植紫穗狼尾草、设置饱和带并添加碳源,在水文、水质变化情况下,仍可有效去除城市地表径流溶解性N.
关键词
生物滞留
紫穗狼尾草
饱和带
溶解性N
地表径流水文
Keywords
bioretention
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submerged zones
dissolved nitrogen
hydrological regime of surface runoff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4种生物滞留填料对径流污染净化效果对比
被引量:
21
16
作者
刘增超
李家科
蒋春博
罗陶然
陈梦杰
机构
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出处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7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9158)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JZ013)
文摘
为提高生物滞留系统净化效果,探讨了绿沸石、蛭石、活性炭、珍珠岩等材料用作特殊填料时对道路径流雨水中NH_4^+-N、TN、TP、COD等污染物的吸附性能。静态摇床实验研究了填料对各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并建立了各填料等温吸附模型。结果表明沸石的综合吸附性能较好,活性炭次之,4种填料的等温吸附过程拟合结果基本符合朗格缪尔(Langmuir)吸附模型。以沸石作为特殊填料的小试结果表明,生物滞留系统对NH_4^+-N、TN、TP、COD的负荷削减率可分别达到70.59%、85.83%、79.98%、66.02%。从净化性能及经济性方面考虑,沸石作为生物滞留系统特殊填料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关键词
填料
生物滞留
径流
等温吸附模型
净化性能
Keywords
filler
bioretention
runoff
isothermal adsorption model
purification performanee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滞留池用于城市雨水径流控制研究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
20
17
作者
马效芳
陶权
姚景
梁英
机构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出处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29,共5页
文摘
生物滞留池是一种采用分散方法,从源头削减雨水和控制污染物迁移的高效LID措施。从水文效应、水质处理及模型建立三方面回顾了国外生物滞留池的研究现状,对生物滞留池用于国内城市雨水径流控制展望如下:在满足水量负荷下对溶解性N和颗粒悬浮物去除的研究;生物滞留池长期运行稳定性研究,包括填料的二次污染和自然再生等;生物滞留池水力模型和水质模型的研究必须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以减少试验周期和优化试验参数。
关键词
城市雨水径流
生物滞留池
水文效应
水质
模型
Keywords
urban stormwater runoff
bioretention
hydrological effects
water quality
models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雨水生物滞留设施中植被的设计与养护
被引量:
17
18
作者
陈垚
杨威
王健斌
潘伟亮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
澳大利亚国家水敏型城市合作研究中心
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出处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11,共6页
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201508505098)
文摘
生物滞留设施作为一种城市雨水管理措施,因其具备景观舒适性而备受青睐。植物在生物滞留设施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植被的设计与养护将直接影响其功能发挥与运行寿命。国外对生物滞留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并形成了完善的设计规范,但对于植物的科学选择和种植相关研究还十分有限。国内对生物滞留技术的研究也已开展,其中也有对植物的研究,但尚未形成完善的设计体系。为提出适用于国内的植被设计方法和养护措施,通过对国外生物滞留设施设计规范(手册)的解读和实地调研,从设计施工和后期养护两方面,针对植物的科学筛选、布局、种植密度、种植时间、覆盖物以及安全因素和植被养护管理等内容分别进行了分析讨论,以期为完善国内生物滞留系统的设计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物滞留
植物
筛选
设计
维护
Keywords
bioretention
vegetation
selection
design
maintenance
分类号
S688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TU985.12 [农业科学—园艺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生物滞留系统处理径流营养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
16
19
作者
蒋春博
李家科
李怀恩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出处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5-77,共13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JZ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9158)
文摘
伴随城市不透水面积的增大,由暴雨径流产生的非点源污染对受纳水体水质的影响也日益突出。针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大力推进,讨论了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生物滞留设施径流营养物去除和模型模拟中所存在的问题,从吸附作用、微生物过程、植物摄取营养物及相关预测模型4个方面阐述了生物滞留系统中营养物的归趋与去除机制;从混合填料(Bioretention Soil Mix,BSM)设计和结构组合优化(入流特性改善、填料结构组合、出口设置与添加碳源)两个方面总结了生物滞留池营养物去除效果的提效手段。提出生物滞留系统填料改良(提高填料持水、下渗及其对径流污染物的吸附能力等)、结构设计优化和营养物循环中相关分子生态学研究等是未来重点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生物滞留
径流
营养物
机制
结构优化
Keywords
bioretention
runoff
nutrients
mechanism
structure optimization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生物滞留设施植物·填料·微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20
作者
阮添舜
李家科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8期63-69,112,共8页
文摘
总结了生物滞留设施对污染物质的净化效果与机制;从生物滞留系统植物选择、填料优化、高效微生物筛选3个方面论述了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和成果。结合植物的选择原则和作用,对植物进行了归类对比和区域划分;讨论了现有填料的组成及不足,提出了填料的优化措施;归纳了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高效降解菌的筛选情况,以推动应用微生物技术在生物滞留系统中的研究。
关键词
生物滞留
去除效果
植物选择
填料优化
微生物
Keywords
bioretention
Removal effect
Plant selection
Filler optimization
Microorganism
分类号
S182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低影响发展的雨洪资源调控措施研究现状与展望
孙艳伟
魏晓妹
POMEROY C A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7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生物滞留池改善城市雨水径流水质的研究进展
胡爱兵
张书函
陈建刚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6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低影响开发(LID)生物滞留技术研究进展
李家科
刘增超
黄宁俊
张佳扬
李怀恩
沈冰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
62
原文传递
4
基于生物滞留的城市道路雨水滞蓄净化效果试验研究
孟莹莹
王会肖
张书函
陈建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海绵城市建设中生物滞留设施应用的若干问题分析
杜晓丽
韩强
于振亚
李俊奇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给水厂污泥改良生物滞留填料除磷效果的研究
王建军
李田
张颖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7
原文传递
7
城市道路雨水生态处置技术及其案例分析
李俊奇
王文亮
边静
陈晓君
徐芳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5
原文传递
8
生物滞留技术控制城市面源污染的作用与机理
李平
王晟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2
原文传递
9
生物滞留介质类型对径流雨水净化效果的影响
郭娉婷
王建龙
杨丽琼
李恕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海绵城市生物滞留设施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李家科
张兆鑫
蒋春博
王书敏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生物滞留强化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许萍
何俊超
张建强
张雅君
黄俊杰
李俊奇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9
原文传递
12
可持续雨洪管理新策略——低影响开发雨洪管理
刘保莉
曹文志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雨水生物滞留设施中填料的研究进展
高晓丽
张书函
肖娟
孟莹莹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7
原文传递
14
模拟生物滞留池强化径流雨水中的氮磷去除研究
许萍
黄俊杰
张建强
张雅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3种生物滞留设计对城市地表径流溶解性氮的去除作用
李立青
胡楠
刘雨情
涂声亮
陈华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6
原文传递
16
4种生物滞留填料对径流污染净化效果对比
刘增超
李家科
蒋春博
罗陶然
陈梦杰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生物滞留池用于城市雨水径流控制研究现状和展望
马效芳
陶权
姚景
梁英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0
原文传递
18
雨水生物滞留设施中植被的设计与养护
陈垚
杨威
王健斌
潘伟亮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7
原文传递
19
生物滞留系统处理径流营养物研究进展
蒋春博
李家科
李怀恩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6
原文传递
20
生物滞留设施植物·填料·微生物研究进展
阮添舜
李家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