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马拉毛草 马恒昌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96-700,共5页
通过总结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的机理,由分子内振动受阻(RIR)和分子内旋转受阻(RIV)统一为分子内运动受阻(RIM),阐述了AIE的发光机制;综述了基于AIEgen材料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最新进展,总体分为两个部分:生物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检测。
关键词 聚集诱导发光 生物分子探针 生物分子检测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在生物医学检测中的研究及应用
2
作者 印晓静 任传利 +4 位作者 韩崇旭 杨潘 周林 府伟灵 张阳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322,共9页
拉曼光谱在检验医学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的生物传感平台为疾病精准分子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特别是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检测方法, 具有样品制备简单、受水的干扰小、实时检测... 拉曼光谱在检验医学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的生物传感平台为疾病精准分子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特别是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检测方法, 具有样品制备简单、受水的干扰小、实时检测等优点, 在医学检验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同时, 随着SERS与其他技术包括电化学、纳米新材料、微流控、生物芯片、DNA纳米机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集成结合, 其在医学检验领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信随着对SERS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多个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 其在生物医学检测领域将得到广泛应用, 并有望成为下一代精准诊断的重要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拉曼 肿瘤诊断 病原体检测 生物分子检测
原文传递
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在电化学平台的应用
3
作者 刘翠颖 吴茳铃 +2 位作者 付正香 李胜强 黄昱 《分析试验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9-1040,共12页
生物分子(包括核酸和蛋白等)的检测在临床诊断、疾病治疗、细菌和病毒的检测及环境监测等方面日益重要,因此,寻找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佳的检测平台就显得极为重要。近年来,电化学检测平台因体积小、结构简单、灵敏度和特异性... 生物分子(包括核酸和蛋白等)的检测在临床诊断、疾病治疗、细菌和病毒的检测及环境监测等方面日益重要,因此,寻找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佳的检测平台就显得极为重要。近年来,电化学检测平台因体积小、结构简单、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等优点,在生物分子检测中得到了许多应用。为了更好的检测各种目标分析物,不同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被应用于电化学检测平台。本文从等温扩增技术的发展历程、扩增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电化学平台的实际应用方面进行了综述,为后续应用中选择扩增技术提供一些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等温扩增技术 电化学检测平台 生物分子检测 链置换扩增 滚环扩增
原文传递
An ultra-sensitive dual-mode imaging system using metal-enhanced fluorescence in solid phantoms 被引量:4
4
作者 Eran A. Barnoy Dror Fixler +2 位作者 Rachela Popovtzer Tsviya Nayhoz Krishanu Ray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3912-3921,共10页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ed a highly sensitive dual-mode imaging system using gold nanoparticles (GNPs) conjugated to various fluorophores in solid phantoms. The system consists of fluorescence-lifetime imaging micr...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ed a highly sensitive dual-mode imaging system using gold nanoparticles (GNPs) conjugated to various fluorophores in solid phantoms. The system consists of fluorescence-lifetime imaging microscopy (FLIM) for surface imaging, diffusion reflection (DR) for deep-tissue imaging (up to 1 cm), and metal-enhanced fluorescence (MEF). We detected quenching in the fluorescent intensity (FI) for the conjugation of both gold nanospheres (GNS) and gold nanorods (GNRs) to Fluorescein, which has an excitation peak at a wavelength shorter than th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of both types of GNPs. Enhanced FI was detected in conjugation to Rhodamine B (RhB) and Sulforhodamine B (SRB), both with excitation peaks in the SPR regions of the GNPs. The enhanced FI was detected both in solution and in solid phantoms by the FLIM measurements. DR measurements detected the presence of GNRs within the solid phantoms by recording the dropped rates of light scattering in wavelengths corresponding to the absorption spectra of the GNRs. With the inclusion of MEF, this promising dual-mode imaging technique enables efficient and sensitive molecular and functional ima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ld nanoparticles biomolecular imaging noninvasive detection diffusion reflection fluorescence lifetimeimaging metal-enhanced fluorescence
原文传递
二硫化钼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房文汇 张昱 +2 位作者 翟英娇 李金华 徐铭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9-207,共19页
近年来纳米材料的不断引入,为生物传感技术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大大提高了生物传感器的性能。其中,二硫化钼(MoS_(2))纳米材料由于比表面积大、带隙可调、电子迁移率高等独特性质,在生物传感器中被广泛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MoS_(2)... 近年来纳米材料的不断引入,为生物传感技术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大大提高了生物传感器的性能。其中,二硫化钼(MoS_(2))纳米材料由于比表面积大、带隙可调、电子迁移率高等独特性质,在生物传感器中被广泛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MoS_(2)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场效应晶体管、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比色、双模式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研究进展及性能对比,重点分析了MoS_(2)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组分等对传感器灵敏度、检测范围、检测限、特异性等性能的影响,总结了MoS_(2)生物传感器的优势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MoS_(2)生物传感器在生物检测领域的进一步应用以及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 生物传感器 生物分子检测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增敏策略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叶林智 张璐薇 +1 位作者 张镇西 姚翠萍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99-220,共22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疾病标志物、食品有害因子、环境污染物等的高灵敏和高特异性检测需求不断增长。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的传感器作为一种无标记、灵敏度高、可用于实时检测的生物传感器,在检测各类生物化学分子方面展现出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疾病标志物、食品有害因子、环境污染物等的高灵敏和高特异性检测需求不断增长。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的传感器作为一种无标记、灵敏度高、可用于实时检测的生物传感器,在检测各类生物化学分子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常用或正在快速发展的5种SPR传感器调制方式,在每种调制方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增强SPR传感器的研究,从纳米材料敏化和传感器结构优化两个方面总结讨论了增强传感信号的方法,以克服传统SPR传感器灵敏度较低且难以检测低浓度、低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光学 表面等离子体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生物分子检测 高灵敏检测 传感器增敏策略
原文传递
基于微流控芯片电泳的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姜萍 屈锋 +3 位作者 谭信 李勤 耿利娜 邓玉林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95-1904,共10页
用合适的手段表征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对于深刻理解生命过程的本质以及进行医药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将微流控芯片和毛细管电泳相结合的微流控芯片电泳技术具有快速、高效、高通量、样品用量少和易于整合等诸多优势。本文对近年来进行生... 用合适的手段表征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对于深刻理解生命过程的本质以及进行医药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将微流控芯片和毛细管电泳相结合的微流控芯片电泳技术具有快速、高效、高通量、样品用量少和易于整合等诸多优势。本文对近年来进行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结合常数测定以及结合动力学研究的微流控芯片电泳分离模式、分析方法和芯片检测方法分别做了介绍;简单对比了微流控芯片技术和微阵列生物芯片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技术;最后分析了微流控芯片技术目前的不足,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电泳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 分离模式 检测方法
原文传递
酶促水凝胶的合成及生物传感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苗向阳 潘佳 +2 位作者 朱倩 朱皓雨 韦天香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19-931,共13页
近年来,聚合物基水凝胶材料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修饰材料,为新型生物传感器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酶具有特异性高、毒性低、催化效率高等良好特性,已被用于催化聚合各种新型水凝胶.本文综述了几种酶促水凝胶的合成方法及其在细胞代谢物、... 近年来,聚合物基水凝胶材料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修饰材料,为新型生物传感器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酶具有特异性高、毒性低、催化效率高等良好特性,已被用于催化聚合各种新型水凝胶.本文综述了几种酶促水凝胶的合成方法及其在细胞代谢物、组织工程、伤口愈合和癌症监测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并对基于酶促水凝胶反应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与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酶促聚合 生物传感 酶固定化 生物分子检测
原文传递
纳米银标记物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9
作者 李慧 钟文英 许丹科 《广州化工》 CAS 2010年第7期3-6,共4页
纳米银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兼容性并有独特的光学及催化特性的纳米材料,且适合于多种检测方法,是一种极有潜力的生物探针的材料。本文主要综述了用于生物标记的纳米银的合成方法、表征手段及其表面的修饰、并介绍了其作为生物分子标记物... 纳米银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兼容性并有独特的光学及催化特性的纳米材料,且适合于多种检测方法,是一种极有潜力的生物探针的材料。本文主要综述了用于生物标记的纳米银的合成方法、表征手段及其表面的修饰、并介绍了其作为生物分子标记物的应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生物探针 生物分子检测
下载PDF
拉曼光谱检测生物大分子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莉莉 赵丽娇 钟儒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22-2426,共5页
拉曼光谱是基于拉曼散射效应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光谱分析技术,体现的是分子的振动或转动信息。由于拉曼光谱技术与常规化学分析技术相比,具有对样品无损、样品制备简单和所需样品量少等特点,广泛用于生物大分子结构变化的研究。拉曼光谱... 拉曼光谱是基于拉曼散射效应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光谱分析技术,体现的是分子的振动或转动信息。由于拉曼光谱技术与常规化学分析技术相比,具有对样品无损、样品制备简单和所需样品量少等特点,广泛用于生物大分子结构变化的研究。拉曼光谱不仅可以用于蛋白质、核酸和脂类等生物大分子损伤的快速检测,而且可以用于癌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通过对比正常组织与癌变组织的拉曼光谱,可以找到两种组织特征吸收峰的差异,从而为癌症的最终确诊和确定肿瘤切除范围提供重要信息。文章综述了拉曼光谱检测生物大分子损伤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和紫外共振拉曼光谱等技术在检测蛋白质二级结构、膜脂及DNA损伤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未来拉曼光谱技术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生物大分子损伤 肿瘤检测
下载PDF
Real-time and label-free detection of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s by oblique-incidence reflectivity difference method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旭 陆珩 +6 位作者 戴俊 温娟 原昆 吕惠宾 金奎娟 周岳亮 杨国桢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期272-275,共4页
We successfully conduct the label-free and real-time detection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epoxy groups and rabbit IgG and 5' CTT CAG GTC ATG AGC CTG AT 3' oligonucleotide, and between the hybridization of 5' CTT C... We successfully conduct the label-free and real-time detection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epoxy groups and rabbit IgG and 5' CTT CAG GTC ATG AGC CTG AT 3' oligonucleotide, and between the hybridization of 5' CTT CAG GTC ATG AGC CTG AT 3' and its complementary 3' GAA GTC CAC TAC TCG GAC TA 5' oligonucleotide, by the oblique-incidence reflectivity difference (OI-RD) method. The dynamic curves of OI-RD signals, corresponding to the kinetic processes of biomolecular combination or hybridization, are acquired. In our case, the combination of epoxy groups with rabbit IgG and 5' CTT CAC CTC ATG AGC CTG AT 3' oligonucleotide need almost one and a half hours and about two hundred seconds, respectively; and the hybridization of the two oligonucleotides needs about five hundred second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OI-RD is a promising method for the real-time and label-free detection of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el-free detection OI-RD biomolecular reactions
下载PDF
基于SPR干涉成像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检测方法
12
作者 王大千 丁丽丽 +3 位作者 张玮 邓焱 章恩耀 余兴龙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2-616,共5页
蛋白质组学研究和药物开发迫切需要高通量、高精度、无标记且实时检测技术。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涉成像的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检测方法,在入射光的p和s偏振分量之间分别附加90°和-90°位相差,采集对应的干涉... 蛋白质组学研究和药物开发迫切需要高通量、高精度、无标记且实时检测技术。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涉成像的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检测方法,在入射光的p和s偏振分量之间分别附加90°和-90°位相差,采集对应的干涉图像,并利用所采集的2帧图像,计算出反映传感面折射率分布的信号。循环采集能够实时获得生物反应进行时传感表面发生的折射率分布变化。这种方法在克服光源非均匀性影响的同时,还抑制了光强漂移引起的测量误差,达到了高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干涉成像的图像一致性好,系统的折射率分辨率达到了2×10-6RIU(refractive index unit),动态检测区间大于0.005 RIU。在此基础上,检测了兔IgG和羊抗兔IgG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干涉成像系统适于高通量检测,完善后有可能成为一种蛋白质组学研究和药物开发的强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检测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高通量 干涉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