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疗植入式电子系统供电方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陈亮 王惠南 钟元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6年第4期285-289,共5页
在介绍植入式电子系统供电方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方式的优缺点并按植入式电子系统功耗、尺寸及植入时间长短等,讨论了各种供电方式的适用情况。最后,展望了植入式电子系统供电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供电 植入式电子系统 生物医学仪器 人体器官 微电子机械系统
下载PDF
基于WiFi的手机无线显微成像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金海岚 刘静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391-395,共5页
提出并成功实现了一套基于WiFi的手机式无线显微图像获取系统,通过无线局域网技术,可以远程接收显微图像,并对图像进行显示、存储等操作。应用该系统开展了一系列新颖的无线显微探索性实验,成功演示了从远程获取常规物体及肝癌细胞显微... 提出并成功实现了一套基于WiFi的手机式无线显微图像获取系统,通过无线局域网技术,可以远程接收显微图像,并对图像进行显示、存储等操作。应用该系统开展了一系列新颖的无线显微探索性实验,成功演示了从远程获取常规物体及肝癌细胞显微图像的功能。这一技术在细胞培养、微小昆虫的远程试验研究等场合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 无线 WIFI 显微镜 生物医学仪器
下载PDF
Peripheral nerve lengthening as a regenerative strategy 被引量:4
3
作者 Kenneth M.Vaz Justin M.Brown Sameer B.Shah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6期1498-1501,共4页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impairs motor, sensory, and autonomic function, incurring substantial financial costs and diminished quality of life. For large nerve gaps, proximal lesions, or chronic nerve injury, the progno...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impairs motor, sensory, and autonomic function, incurring substantial financial costs and diminished quality of life. For large nerve gaps, proximal lesions, or chronic nerve injury, the prognosis for recovery is particularly poor, even with autografts, the current gold standard for treating small to moderate nerve gaps. In vivo elongation of intact proximal stumps towards the injured distal stumps of severed peripheral nerves may offer a promising new strategy to treat nerve injury. This review describes several nerve lengthening strategies, including a novel internal fixator device that enables rapid and distal reconnection of proximal and distal nerve stum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pheral nerve nerve regeneration nerve injury nerve transfer mechanical loading biomedical device
下载PDF
高等院校开设医疗器械公共选修课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鹏 蔡开勇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0年第12期33-36,共4页
在高等院校开设"医疗器械"公共选修课程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课程设置应按不同专业进行划分,注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进行医疗器械教学改革的探索。
关键词 医疗器械 公共选修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石墨烯基涂层的性质及在抗菌和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欣 田惠博 +4 位作者 于军 刘洋 李宁 王丽丽 王苹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9-139,共11页
石墨烯材料--石墨烯纳米片(Graphene nanoflakes,GFs)、氧化石墨烯(GO)或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的石墨烯膜(CVD-G),自问世起,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新型碳纳米材料。通过转移方法或者溶剂助技术,可以将CVD-G... 石墨烯材料--石墨烯纳米片(Graphene nanoflakes,GFs)、氧化石墨烯(GO)或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的石墨烯膜(CVD-G),自问世起,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新型碳纳米材料。通过转移方法或者溶剂助技术,可以将CVD-G和表面含有亲水基团的GFs或GO涂覆于基体表面,形成石墨烯基涂层,涂层以其独特的形貌、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呈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和细胞外基质特点,显著影响细胞的粘附、增殖和分化等行为。经过近十年的研究,生物活性石墨烯基涂层材料在细胞培养、细胞生长、组织工程支架和生物医疗器械中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着重围绕石墨烯涂层的成分和制备方法,总结具有抗菌活性的石墨烯材料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与最新进展,围绕石墨烯基二维涂层(涂覆于基底的二维表面)和石墨烯基三维结构(基底为三维支架)对多种哺乳细胞的相容性和细胞行为调控,综述了石墨烯材料在组织工程支架和植入体表面改性中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生物活性石墨烯基涂层的研制方向与应用展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涂层 生物活性 抗菌膜 组织工程 生物医疗器械
下载PDF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推进地方院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实践探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潘长江 刘涛 丁红燕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6-240,共5页
结合江苏省介入医疗器械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论述省级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基于协同创新理念形成的"校-企-医"研发模式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培育科研特色、创新团队建设、机制体制改革、实验室文化建设、服务... 结合江苏省介入医疗器械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论述省级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基于协同创新理念形成的"校-企-医"研发模式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培育科研特色、创新团队建设、机制体制改革、实验室文化建设、服务地方经济以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实践经验;并针对地方本科院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未来建设与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使命、发展方向、发展战略以及特色建设等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重点实验室 发展战略 医疗器械
下载PDF
用于植入式医疗装置的逐次逼近式模数转换器 被引量:9
7
作者 张鸿 张牡丹 +2 位作者 张杰 赵阳 张瑞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3-48,129,共7页
针对植入式医疗装置对模数转换器(ADC)的超低功耗和高精度要求,提出了一种共模恒定型分段混合编码结构的逐次逼近式模数转换器(SAR-ADC)。该SAR-ADC的电容数模转换器DAC中采用分段混合编码结构,兼具了分段二进制编码的低功耗优势和... 针对植入式医疗装置对模数转换器(ADC)的超低功耗和高精度要求,提出了一种共模恒定型分段混合编码结构的逐次逼近式模数转换器(SAR-ADC)。该SAR-ADC的电容数模转换器DAC中采用分段混合编码结构,兼具了分段二进制编码的低功耗优势和分段温度计编码的高线性度优势。共模恒定型控制方式具有极低的动态功耗。采用HHNEC 0.35μm CMOS工艺完成了10位共模恒定型分段混合编码SAR-ADC的电路和版图设计。后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SARADC的电源电压范围为1.8~3V;在采样率为103 s-1的条件下,其有效位数为9.4位;整个SARADC所消耗的电流仅为60nA,在同等工艺条件下具有更低的功耗;所设计的转换器能够满足心脏起搏器等植入式医疗装置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装置 植入式 超低功耗 逐次逼近型 模数转换器
下载PDF
可释放一氧化氮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寇玉霞 万锕俊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9-739,共11页
一氧化氮(NO)是一种很好的血小板黏附或活化的抑制剂,同时也是很有效的抗平滑肌细胞增生剂。可释放NO的聚合物材料显示出较好的抗血栓形成及抑制细胞增生的性能。本文综述了可释放NO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近年来在生物医疗器械中的... 一氧化氮(NO)是一种很好的血小板黏附或活化的抑制剂,同时也是很有效的抗平滑肌细胞增生剂。可释放NO的聚合物材料显示出较好的抗血栓形成及抑制细胞增生的性能。本文综述了可释放NO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近年来在生物医疗器械中的应用。用来制备可释放NO聚合物材料的NO供体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亲核NO供体N-diazeniumdiolates,另一类是S-亚硝基硫醇(RSNOs)。制备可释放NO聚合物材料的方法主要有3种:(1)通过物理掺杂的方式将小分子的NO供体分散到聚合物材料中;(2)对聚合物材料的填料微粒进行化学改性,得到可释放NO的填料粒子,再将其填充到聚合物材料中;(3)通过共价键将可释放NO的基团连接到聚合物主链及侧链上。所得到的可释放NO聚合物材料在血管内传感器、体外血液循环电路和体内移植血管等生物医疗器械中有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N-diazeniumdiolates 可释放NO聚合物 生物医疗器械
下载PDF
远程医疗:穿戴式生物医疗仪器 被引量:42
9
作者 鲍淑娣 张元亭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4年第5期1-3,47,共4页
人口老龄化加速、人们保健意识增强等社会趋势将使得单纯的医院诊治模式逐渐转变到医院、社区、家庭与个人相结合的模式。可实现对人体非介入式、无创、连续医疗诊断的穿戴式生物医疗仪器将成为新型医疗模式下的重要诊断监护终端设备,... 人口老龄化加速、人们保健意识增强等社会趋势将使得单纯的医院诊治模式逐渐转变到医院、社区、家庭与个人相结合的模式。可实现对人体非介入式、无创、连续医疗诊断的穿戴式生物医疗仪器将成为新型医疗模式下的重要诊断监护终端设备,它的广泛应用将极大地推动远程医疗和移动家庭保健系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医疗终端 穿戴式生物医疗仪器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戴秀娟 江南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8-243,共6页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与生物医学似乎是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可是两者的结合却可以对现代科技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许多人都认为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可见人们对生物技术发展抱着怎样的期待.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正在成为生物材料和生物医...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与生物医学似乎是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可是两者的结合却可以对现代科技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许多人都认为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可见人们对生物技术发展抱着怎样的期待.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正在成为生物材料和生物医学器件的生产和研究的广阔的平台.文章简要介绍了一些用于材料表面改性的技术以及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并进而讨论了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途径以及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还详细讨论了一种用于表面功能化的脉冲等离子体技术方法作为二者最佳结合的一个典范.文章最后指出,生物医学与等离子体技术的完美结合可能对21世纪的科技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多学科专家的通力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生物医学材料与器件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 表面改性
原文传递
基于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可穿戴柔性监测设备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恺 唐翠芝 +5 位作者 孙博 肖端强 刘元标 焦恩祥 巩杰 张海军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4年第1期93-100,共8页
介绍了基于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rganic field effect transistor,OFET)技术的柔性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发展概况,综述了基于OFET的生物力学监测设备、文身生物监测设备、细胞检测设备等可穿戴柔性监测设备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基于OFET的... 介绍了基于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rganic field effect transistor,OFET)技术的柔性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发展概况,综述了基于OFET的生物力学监测设备、文身生物监测设备、细胞检测设备等可穿戴柔性监测设备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基于OFET的可穿戴柔性监测设备存在的不足,指出了微型化、个性化、多元化等是未来基于OFET的可穿戴柔性监测设备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ET 可穿戴柔性监测设备 生物医学 生物力学监测设备 文身生物监测设备 细胞检测设备
下载PDF
Preparation,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Primary Cytocompatibility of TPU/PLA Blends as Biomedical Materials 被引量:2
12
作者 洪华 YANG Lili +4 位作者 YUAN Yuan QU Xue CHEN Fangping 魏杰 刘昌胜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6年第1期211-218,共8页
A polymer blends containing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 and poly(lactic acid)(PLA) as a biomedical material were prepared by a process of modifying thermally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MTIPS) and melt blendi... A polymer blends containing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 and poly(lactic acid)(PLA) as a biomedical material were prepared by a process of modifying thermally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MTIPS) and melt blending.The influences of composition,shear frequency,and temperature on the rheological behaviors of the blends were investigated by small amplitude oscillatory shear rheology.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addition of TPU into PLA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non-Newtonian index of the blends,and increased the sensitivity of the blends on shear rate,suggesting that optimization of the shear rate and temperature could improve the flowability of the blend melts in the extrusion process.In addition,the results of SEM images revealed that TPU distributed well into PLA matrix and showed good 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TPU and PLA,which made the blends with good toughness.The primary cytocompatibility of the blends was evaluated using C2C12 cells.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TPU/PLA blends did not affect cell growth,showing no cytotoxicity.In short,the TPU/PLA blends with excellent toughness had potential application as biomedical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U PLA blends cytocompatibility biomedical devices
下载PDF
An implantable neurostimulator with an integrated high-voltage inductive powerrecovery frontend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远 张旭 +2 位作者 刘鸣 李鹏 陈弘达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63-170,共8页
This paper present a highly-integrated neurostimulator with an on-chip inductive power-recovery fron- tend and high-voltage stimulus generator. In particular, the power-recovery frontend includes a high-voltage full- ... This paper present a highly-integrated neurostimulator with an on-chip inductive power-recovery fron- tend and high-voltage stimulus generator. In particular, the power-recovery frontend includes a high-voltage full- wave rectifier (up to 100 V AC input), high-voltage series regulators (24/5 V outputs) and a linear regulator (1.8/ 3.3 V output) with bandgap voltage reference. With the high voltage output of the series regulator, the proposed neurostimulator could deliver a considerably large current in high electrode-tissue contact impedance. This neu- rostimulator has been fabricated in a CSMC 1 μm 5/40/700 V BCD'process and the total silicon area including pads is 5.8 mm2. Preliminary tests are successful as the neurostimulator shows good stability under a 13.56 MHz AC supply. Compared to previously reported works, our design has advantages of a wide induced voltage range (26-100 V), high output voltage (up to 24 V) and high-level integration, which are suitable for implantable neu- rostimula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voltage techniques implantable biomedical devices inductive power transmission linear regu- lator NEUROSTIMULATION
原文传递
血液接触类医用高分子材料自适应表面构建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石强 关兴华 +3 位作者 马志方 侯建文 项泽鸿 殷敬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0-237,共8页
血液接触类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器械引发的凝血、溶血等问题是造成治疗失效、医疗事故和治疗成本增加的首要原因。为降低生物材料引发的血栓等副作用及提高医疗器械的长期使用安全性,人们发展了选择性、响应性和响应-反馈性等多种类型的自... 血液接触类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器械引发的凝血、溶血等问题是造成治疗失效、医疗事故和治疗成本增加的首要原因。为降低生物材料引发的血栓等副作用及提高医疗器械的长期使用安全性,人们发展了选择性、响应性和响应-反馈性等多种类型的自适应表面。调控范围从蛋白质与材料表面接触的起始反应逐步深入到凝血及溶血、炎症和细胞反应的多级复杂途径,并与多种抗凝血、抗溶血技术联合,极大提升了医疗器械表面的血液相容性和服役期限。文中简要阐述了生物材料诱发血液的凝血和溶血机理,评述了自适应表面在血液接触类材料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并介绍了本课题组近年在该领域从事的部分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高分子材料和器械 血液接触表面 血液相容性 自适应
下载PDF
CMOS implementation of a low-power BPSK demodulator for wireless implantable neural command transmission
15
作者 吴朝晖 张旭 +1 位作者 梁志明 李斌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2012年第5期113-119,共7页
A new BPSK demodulator was presented.By using a clock multiplier with very simple circuit structure to replace the analog multiplier in the traditional BPSK demodulator,the circuit structure of the demodulator became ... A new BPSK demodulator was presented.By using a clock multiplier with very simple circuit structure to replace the analog multiplier in the traditional BPSK demodulator,the circuit structure of the demodulator became simpler and hence its power consumption became lower.Simpler structure and lower power will make the designed demodulator more suitable for use in an internal single chip design for a wireless implantable neural recording system.The proposed BPSK demodulator was implemented by Global Foundries 0.35μm CMOS technology with a 3.3 V power supply.The designed chip area is only 0.07 mm;and the power consumption is 0.5 mW.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it can work correc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 integrated circuits low-power BPSK demodulator implantable biomedical devices wireless command transmission
原文传递
可穿戴式生物医疗设备国内专利技术浅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莉平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5年第8期26-31,共6页
可穿戴式生物医疗设备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该领域国内专利技术进行统计和浅显的分析,希望对业内企业的研发策略和战略布局提供帮助。
关键词 可穿戴式生物医疗设备 国内专利技术
下载PDF
特定输出功率下表皮能量传输系统优化设计
17
作者 刘超 唐厚君 +1 位作者 白亮宇 王伟 《电气自动化》 2012年第5期83-85,共3页
经表皮能量传输系统通过空气间隙中的耦合磁场,将能量由体外一次能量源耦合传输到体内植入的能量二次能量接收端。针对不同的应用情况,提出了指定输出功率下,对系统进行优化的方法。优化理论以传输效率为目标函数,一次二次能量线圈为设... 经表皮能量传输系统通过空气间隙中的耦合磁场,将能量由体外一次能量源耦合传输到体内植入的能量二次能量接收端。针对不同的应用情况,提出了指定输出功率下,对系统进行优化的方法。优化理论以传输效率为目标函数,一次二次能量线圈为设计变量,以频率分叉现象和元器件的最大峰值电流和电压作为约束条件。最后使用MATLAB/Simulink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表皮能量传输(TET)系统 传输效率 非线性约束最优化 遗传算法 医用植入型设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