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不同施肥下太湖地区黄泥土表土微生物碳氮量及基因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77
1
作者 张平究 李恋卿 +1 位作者 潘根兴 张俊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818-2824,共7页
农业管理措施影响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是农业土壤质量研究的前沿问题。运用化学分析方法和 PCR- DGGE技术从土壤微生物碳氮量及基因多样性角度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太湖地区代表性水稻土 -黄泥土的表土微生物活性与分子多样... 农业管理措施影响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是农业土壤质量研究的前沿问题。运用化学分析方法和 PCR- DGGE技术从土壤微生物碳氮量及基因多样性角度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太湖地区代表性水稻土 -黄泥土的表土微生物活性与分子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施用化肥以及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在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同时 ,不仅提高了水稻土的微生物碳氮量 ,而且改变了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与长期单施化肥相比 ,长期化肥配施有机肥不仅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碳氮量 ,而且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分子多样性 ;就土壤的微生物分子群落相似性来说 ,单施化肥下与未施肥下相近 ,而化肥配施秸秆下与化肥配施猪粪下接近 ,说明土壤的有机培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有重要影响。长期单施化肥下水稻产量的年际波动性显著大于化肥配施有机肥下 ,这进一步佐证了化肥配施有机肥显著促进了水稻土的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与较高的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应用PCR- DGGE技术所揭示的微生物分子群落结构特点可以指示水稻土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GGE 微生物基因多样性 施肥措施 微生物量 水稻土 土壤生物质量 生态系统稳定性
下载PDF
两种生物量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22
2
作者 胥辉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36-39,共4页
CAR模型和VAR模型是生物量模型研究与应用中最常用的形式 .用再抽样的方法 ,从模型参数的稳定性、模型的预估能力分析、比较了两类模型 ,结果得出 :CAR模型不仅参数估计值稳定 ,而且预估能力强 .
关键词 森林生物量 CAR模型 VAR模型 参数稳定性 预估能力分析 相对生长模型
下载PDF
生物质原料及炭化温度对生物炭产率与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林肖庆 吕豪豪 +2 位作者 刘玉学 汪玉瑛 杨生茂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16-1223,共8页
本研究以竹片、山核桃壳、水稻及油菜秸秆等4种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热重分析研究各生物质材料性质与热解特性及生物炭产率之间的关系;并在300-700℃下热解6 h制备生物炭,分析生物炭的元素组成及官能团结构。结果表明,在低温段(300-400℃... 本研究以竹片、山核桃壳、水稻及油菜秸秆等4种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热重分析研究各生物质材料性质与热解特性及生物炭产率之间的关系;并在300-700℃下热解6 h制备生物炭,分析生物炭的元素组成及官能团结构。结果表明,在低温段(300-400℃),生物质材料中的纤维素、木质素等组分对生物炭产率影响较明显,木质素含量高的材料产率较高;而400℃以上则是灰分含量对生物炭产率影响较大,水稻及油菜秸秆由于灰分含量高,其400℃以上的生物炭产率高于竹片及山核桃壳。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生物炭灰分含量增加,无灰基的碳含量增大,稳定性增强;仅水稻秸秆炭由于灰分含量较高,在高温(500-700℃)条件下仍有部分含氧官能团存在。综上,生物炭在一定温度下的产率取决于生物质材料来源,而生物炭的稳定性则主要由炭化温度决定,且温度越高,性质越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生物质 炭化温度 产率 稳定性
下载PDF
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稳定性对增水和增氮的响应 被引量:25
4
作者 杜忠毓 安慧 +2 位作者 文志林 王波 张馨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59-2371,共13页
通过在荒漠草原开展增水和增氮野外控制试验,研究增水和增氮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增水和增氮处理显著影响了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和地上生物量,而对植物群落稳定性影响不显著(P>0.05... 通过在荒漠草原开展增水和增氮野外控制试验,研究增水和增氮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增水和增氮处理显著影响了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和地上生物量,而对植物群落稳定性影响不显著(P>0.05)。增水处理显著增加了豆科和禾本科植物地上生物量(101.3%和57.9%)(P<0.05);增水+增氮处理显著增加了植物群落盖度(43.2%)和地上生物量(112.4%)及不同功能群(禾本科和杂类草)植物盖度(75.5%和47.3%)和地上生物量(139.3%和85.7%)(P<0.05)。与增氮处理相比,增水+增氮处理显著增加了植物群落和不同功能群(禾本科和杂类草)植物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P<0.05)。(2)增水、增氮和增水+增氮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植物群落Pielou指数(11.7%、8.7%和10.2%)(P<0.05)。(3)增水和增水+增氮处理提高了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稳定性,而增氮处理降低了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稳定性。增水处理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稳定性效应大于增水+增氮处理。研究表明,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受到氮沉降和降水增加的共同影响。增加降水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稳定性的积极效应可能会抵消部分氮沉降的消极影响,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及群落稳定性可能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增水 增氮 群落结构 地上生物量 群落稳定性
下载PDF
不同农业生物质废弃物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对比 被引量:17
5
作者 姚锡文 许开立 +1 位作者 闫放 何钟琦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93-1597,共5页
为了充分利用农业生物质废弃物进行热解气化,以玉米芯、花生壳、稻壳和稻秸为研究对象,以髙纯氮气为载气,通过热重分析和质谱分析联用技术,考察了其热解过程的失重机制、热流变化规律、小分子可燃气体(C O , H2 和CH4 ) 的释放规律及... 为了充分利用农业生物质废弃物进行热解气化,以玉米芯、花生壳、稻壳和稻秸为研究对象,以髙纯氮气为载气,通过热重分析和质谱分析联用技术,考察了其热解过程的失重机制、热流变化规律、小分子可燃气体(C O , H2 和CH4 ) 的释放规律及综合热解特性.结果表明,生物质的热解失重主要发生在220-410 t ,玉米芯在该区间的失重最髙,占总失重的8 0% - 9 0 % ;挥发分综合释放指数D :玉米芯 〉 稻秸 〉 稻壳〉 花生壳,活化能:稻壳 〉 玉米芯 〉 稻秸 〉 花生壳,固体剩余物:稻壳 〉 花生壳 〉 稻秸 〉 玉米芯,总体上看,玉米芯和稻秸的热稳定性较差,而稻壳和花生壳的热稳定性较好;通过Coats - Redfern法计算得到了相应的活化能和频率因子,计算结果与热重试验基本-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 热重分析 质谱 动力学
下载PDF
短期氮添加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馨文 安慧 +3 位作者 刘小平 文志林 王波 杜忠毓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400-2409,共10页
在宁夏荒漠草原开展短期氮添加实验,探究不同氮添加水平(0、5、10、20和40 g·m^(-2)·a^(-1),分别表示为CK、N5、N10、N20和N40)对荒漠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及群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氮添加处理显著影响了植物... 在宁夏荒漠草原开展短期氮添加实验,探究不同氮添加水平(0、5、10、20和40 g·m^(-2)·a^(-1),分别表示为CK、N5、N10、N20和N40)对荒漠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及群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氮添加处理显著影响了植物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Patrick丰富度指数及群落盖度,而对Pielou均匀度指数无显著影响;N10处理下Shannon多样性指数、Patrick丰富度指数及群落盖度达最大值,分别为2.05、10及70.75%;N20处理下Pielou均匀度指数达最大值(0.92);短期氮添加显著增加了荒漠草原植物地上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及总生物量,显著降低了植物群落的根冠比;短期氮添加提高了植物群落稳定性,而当中量氮添加(N10)时,植物群落稳定性最强。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组成及稳定性受到短期氮添加的影响,适量的氮添加可以增加植物物种多样性、生物量以及群落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氮添加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群落稳定性
原文传递
生物质水煤浆及添加剂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周志军 李响 +2 位作者 周俊虎 刘建忠 岑可法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7-153,共7页
将农村废弃水稻秆烘干磨成粉末后,以一定的比例与煤粉掺混制备生物质水煤浆。研究添加剂类型、添加剂掺混量和剪切速率对生物质水煤浆成浆特性的影响,以及生物质水煤浆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单一离子型和单一非离子型添加剂对生物质水煤... 将农村废弃水稻秆烘干磨成粉末后,以一定的比例与煤粉掺混制备生物质水煤浆。研究添加剂类型、添加剂掺混量和剪切速率对生物质水煤浆成浆特性的影响,以及生物质水煤浆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单一离子型和单一非离子型添加剂对生物质水煤浆的制浆效果不好,且当生物质掺混量增加时,生物质水煤浆的表观黏度上升;而离子型与非离子型添加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制浆效果较好,并得出最佳复配方案:MF∶ST=4∶1和MF∶02=6∶1。生物质水煤浆的稳定性能优良,可稳定7 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水煤浆 复配添加剂 水稻杆 稳定性
下载PDF
生物质内源矿物对热解过程及生物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顾博文 曹心德 +1 位作者 赵玲 赵英豪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1-597,共7页
选用花生壳和牛粪两种富碳生物质,通过酸洗去矿和外加典型矿物的方法,在热重分析仪中模拟热解过程,探讨矿物对热解行为的催化效应;通过元素分析计算碳保留;通过K_2Cr_2O_7化学氧化以及拉曼光谱考察矿物对生物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选用花生壳和牛粪两种富碳生物质,通过酸洗去矿和外加典型矿物的方法,在热重分析仪中模拟热解过程,探讨矿物对热解行为的催化效应;通过元素分析计算碳保留;通过K_2Cr_2O_7化学氧化以及拉曼光谱考察矿物对生物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源矿物对生物质热解中的分解温度有显著催化效应,将碳骨架的主体分解温度从250~400℃降低到200~350℃;花生壳中典型矿物为KCl,牛粪中为CaCl_2;矿物CaCl_2对牛粪的分解催化效应比KCl对花生壳的催化效应更显著。生物质去矿后,热解过程中碳保留率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但生物炭产物中碳稳定性提高。K_2Cr_2O_7氧化实验表明,去矿花生壳和去矿牛粪制备的生物炭碳稳定性比原始生物质制备的生物炭分别增加了52.7%和30.6%;通过拉曼光谱观察碳结构,发现生物质去矿后制备的生物炭有序化增强(ID/IG减小),说明矿物质使生物炭更易产生晶格缺陷,对产物稳定性有负面作用。因此,生物质内源矿物的存在,在热解时催化碳分解,使得生物炭碳结构更无序化,降低产物稳定性,但对过程中碳保留率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内源矿物 热解 碳保留 催化效应 碳稳定性
下载PDF
南四湖浮游植物多样性与群落生物量、时间序列稳定性关系 被引量:15
9
作者 田旺 张化永 +3 位作者 王中玉 张建 苗明升 赵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9-327,共9页
基于2011到2014年对南四湖浮游植物进行的连续监测,研究浮游植物多样性(物种组成和均匀度)与生物量和群落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鉴别出浮游植物8门78属138种.湖泊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在5.09×10~5个/L到6.95×10~6个/L... 基于2011到2014年对南四湖浮游植物进行的连续监测,研究浮游植物多样性(物种组成和均匀度)与生物量和群落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鉴别出浮游植物8门78属138种.湖泊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在5.09×10~5个/L到6.95×10~6个/L之间变化,生物量在0.44mg/L到5.46mg/L之间变化.在温度较低的春季和冬季,浮游植物生物量随着物种数的增加而增加,多样性高的群落有更高的生产力.在夏季,浮游植物生物量随着物种数的增加而降低,多样性高的群落具有相对较低的生物量.蓝藻、硅藻和总浮游植物稳定性指数与浮游植物物种数均呈单峰关系.浮游植物均匀度与各个群落稳定性指数的相关系数均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多样性与群落生物量和稳定性有比较复杂的关系:物种数与生物量呈线性关系且受季节变化的影响,与稳定性呈单峰曲线关系;均匀度指数与生物量和稳定性都没有显著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物种组成 均匀度 群落生物量 时间序列稳定性
下载PDF
内蒙古典型草原初级生产力的补偿性与稳定性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素英 刘钟龄 +4 位作者 常英 任丽娟 王冉 武晓霞 樊强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共8页
降水量引起草原群落生产力的年际间波动,而典型草原系统又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生产力,其稳定的机制如何,是目前草原生态研究急需探讨的问题。文中研究根据中国北方广泛分布的羊草大针茅草原24年的定点监测数据,分析草原地上生物量与研究区1... 降水量引起草原群落生产力的年际间波动,而典型草原系统又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生产力,其稳定的机制如何,是目前草原生态研究急需探讨的问题。文中研究根据中国北方广泛分布的羊草大针茅草原24年的定点监测数据,分析草原地上生物量与研究区10类气候因子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4-8月的累计降水量对草原生物量的影响最大,降水量仅能解释生物量的13%左右。草原地上生物量随降水量年际间变动而波动,其波动幅度不如降水量波动幅度大,说明群落生物量具有相对稳定性。进一步分析24年样方中出现77种植物的相对生物量,结果表明相对生物量大的物种,其生物量的变异系数小,就是说草原群落优势种年际间的生产力波动性较小,这有利于维持系统的稳定性;相关分析显示31种植物之间存在着负相关,这些种之间可能存在着生物量的补偿性。通过分析这些植物种间的补偿性,可以看出优势种与亚优势种,优势种与其他非优势种,非优势种之间均存在着补偿性,这表明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当一个物种由于水分的限制使其生产力低于其平水年的生产力时,其他物种的生产力相对的增多,弥补了由于该物种生产力波动引起的群落总生产力的波动,从而相应地维持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总而言之,典型草原生物量随降水量的波动性较强,而其生产力能够长期维持相对稳定性依赖于群落中植物种类之间的补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和大针茅草原 生物量 降水量 稳定性 补偿性
原文传递
抚育间伐对华北土石山区油松林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安云 丁国栋 +5 位作者 梁文俊 高广磊 贺宇 魏宝 包岩峰 鲍彪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7,共6页
抚育间伐是森林经营的关键环节,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对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北沟林场3块间伐强度分别为47.65%(Ⅰ)、56.38%(Ⅱ)、66.44%(Ⅲ)的油松人工林样地和未间伐的对照样地进行植被群落和土壤调查,研究不... 抚育间伐是森林经营的关键环节,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对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北沟林场3块间伐强度分别为47.65%(Ⅰ)、56.38%(Ⅱ)、66.44%(Ⅲ)的油松人工林样地和未间伐的对照样地进行植被群落和土壤调查,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种群更新潜力、土壤肥力、植被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并采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函数的方法对油松林群落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间伐后在一定时间内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种群更新潜力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土壤肥力随间伐强度的增大成增大趋势;间伐在减少立木蓄积量的同时增大了灌草生物量,且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适度间伐有利于提高物种多样性。油松林群落稳定性表现为:样地Ⅲ>样地Ⅱ>样地Ⅰ>样地CK,间伐有利于提高群落稳定性,适合当地油松林的抚育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林 间伐 种群更新 土壤肥力 植被生物量 物种多样性 稳定性
下载PDF
厚朴种源间苗期生物量的变异、分配格局及遗传稳定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志玲 杨旭 +6 位作者 舒枭 严琳香 谭梓峰 王洁 檀国印 刘毅 俞文仙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1-359,共9页
研究了15个厚朴种源间生物量变异、分配格局及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厚朴种源间总生物量及各指标生物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种源间生物量分配格局有4种类型,其中12个种源生物量分配格局为叶>茎>根;苗高和地径在地点及种源间均存在极... 研究了15个厚朴种源间生物量变异、分配格局及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厚朴种源间总生物量及各指标生物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种源间生物量分配格局有4种类型,其中12个种源生物量分配格局为叶>茎>根;苗高和地径在地点及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基因型对苗高的影响大于环境,环境对地径的影响大于基因型;略阳等7个种源苗高遗传稳定性较好,城固等5个种源的地径遗传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种源 生物量 分配格局 遗传稳定性
下载PDF
江苏中南部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虎 汤晓鸿 +5 位作者 郭仲仁 刘培廷 施金金 于雯雯 贲成恺 袁健美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8-215,共8页
2013年5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对江苏中南部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68种,定量63种,定性19种,多毛类、软体动物以及甲壳动物是组成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优势种为文蛤(Meretrix mer... 2013年5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对江苏中南部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68种,定量63种,定性19种,多毛类、软体动物以及甲壳动物是组成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优势种为文蛤(Meretrix meretrix)、泥螺(Bullacta exarata)、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托氏虫昌螺(Umbonium thomasi)、加州齿吻沙蚕(Nephtys californiensis)、双齿围沙蚕(Nereis aibuhitensis)以及宽身大眼蟹(Macrophthalumus dilatatus)等。年平均总生物密度65.15 ind·m-2,平均总生物量94.21g·m-2。和历史资料比较后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江苏中南部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有增无减。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密度、生物量、多样性和相对重要性指数随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其中生物密度、生物量以及多样性指数均以春季最高。江苏中南部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物量优势度曲线位于丰度曲线上方,群落结构稳定性较高,未出现明显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潮间带 大型底栖动物 生物量 相对重要性指数 群落稳定性
下载PDF
乡土物种补播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段丽辉 刘晓丽 +3 位作者 韩冰 位晓婷 才仁措 邵新庆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93-1800,共8页
为了探究高寒草甸天然草地补播乡土物种对草地群落稳定性的影响,本试验以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异针茅(Stipa aliena)、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溚草(Koeleria cristata)、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扁蓿豆(Melissitu... 为了探究高寒草甸天然草地补播乡土物种对草地群落稳定性的影响,本试验以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异针茅(Stipa aliena)、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溚草(Koeleria cristata)、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扁蓿豆(Melissitus rutenica)、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为试验材料,设置5种混播组合,于2017年在青海省贵南县天然草地上进行补播。试验采用方差比率法(Variance ratio,VR)、M.Godron贡献定率法(Contribution law)以及生物量稳定性分析方法,结果表明:5种组合补播后使得群落联结性降低、生物量稳定性增大,群落整体稳定性增强,正向着稳定方向发展;5种组合中,组合D(扁蓿豆+星星草+垂穗披碱草+异针茅+溚草)的生物量稳定性最大,是对草地恢复最有效的物种组合。本试验筛选出了对草地生态修复最有效的物种组合,为草地保护及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群落稳定性 种间联结性 生物量稳定性
下载PDF
抗高温高密度生物质钻井液体系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启成 梁应红 +3 位作者 单海霞 黄桃 国安平 王俊祥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8-84,共7页
为了提高抗高温高密度钻井液体系的高温稳定性及环保性能,以自主研发的生物质合成树脂降滤失剂、抑制剂和润滑剂为核心处理剂,对处理剂加量进行优化,构建了抗高温高密度生物质钻井液体系。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抗温可达200℃,抗1.0%C... 为了提高抗高温高密度钻井液体系的高温稳定性及环保性能,以自主研发的生物质合成树脂降滤失剂、抑制剂和润滑剂为核心处理剂,对处理剂加量进行优化,构建了抗高温高密度生物质钻井液体系。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抗温可达200℃,抗1.0%CaCl_(2)污染,岩屑滚动回收率达94.3%,润滑系数≤0.128,生物毒性EC50为89230 mg/L。现场应用表明,抗高温高密度生物质钻井液具有较好的抗污染能力,在密度达2.55 kg/L、井底温度达140℃的情况下其仍具有很好的流变稳定性能。抗高温高密度生物质钻井液促进了生物质资源在钻井液领域的利用,解决了高密度水基钻井液抗温性与环保性相矛盾的问题,具有较好的现场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生物质 高密度 环保性 稳定性 抗温性
下载PDF
Drought may be beneficial to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Amaranthus spinosus 被引量:7
16
作者 Youli Yu Huiyuan Cheng +3 位作者 Shu Wang Mei Wei Congyan Wang Daolin Du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CSCD 2022年第3期494-508,共15页
Drought can affect the growth and soil enzyme activities of invasive alien plants(IAPs).It is imperative to evaluat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IAP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native species and the activities of soi... Drought can affect the growth and soil enzyme activities of invasive alien plants(IAPs).It is imperative to evaluat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IAP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native species and the activities of soil enzymes under drought.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he IAP Amaranthus spinosus that originated from tropical America compared with the native Chinese species A.tricolor and the activities of soil enzymes under drought.A competitive co-culture of A.spinosus and A.tricolor was established using a planting basin experiment.The two species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drought,i.e.(i)the control;(ii)a light level of drought and(iii)a heavy level of drought.The functional traits,osmotic adjustment and the activities of antioxidant enzymes of the two species,as well as soil pH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contents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and the activities of soil enzymes were determined.The relative competition intensity and relative dominance of A.spinosus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of A.tricolor under drought.Drought may provide an advantage to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A.spinosus.Soil water-soluble salt content and sucrose hydrolytic power of A.spinosus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of A.tricolor under drought.The ability of A.spinosus to grow in soil with higher levels of water-soluble salt contents and sucrose hydrolytic power under drought may aid in its acquisition and utilization of nutr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ass stability invasive alien plants relative competition intensity relative dominance stress intensity
原文传递
Comparison of CAR and VAR Biomass Models 被引量:5
17
作者 胥辉 王明亮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1年第1期32-36,共5页
The CAR(Constant Allometric Ratio) and VAR(Variable Allometric Ratio) models wer e two basic biomass models most widely used i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Re\|sa mpling and sign test were employed in this paper to com... The CAR(Constant Allometric Ratio) and VAR(Variable Allometric Ratio) models wer e two basic biomass models most widely used i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Re\|sa mpling and sign test were employed in this paper to compare these two models for their parameters' stabilities and their predictions.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 C AR model would give more stable parameter and more accurate estimation than the VAR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ass models ALLOMETRY stability of parameters
下载PDF
放牧牛羊对云贵地区禾草/白三叶草地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文 胡廷花 +3 位作者 刘慧紧 赵一军 徐震 毛文娅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3期542-549,共8页
禾草/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草地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主要刈牧地之一,探究不同家畜放牧下禾草/白三叶草地植被构成和群落稳定性,可一定程度揭示其植被演替特征。本研究定量分析了多年放牧牛(grazing cattle pasture,GC)、放牧羊(gra... 禾草/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草地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主要刈牧地之一,探究不同家畜放牧下禾草/白三叶草地植被构成和群落稳定性,可一定程度揭示其植被演替特征。本研究定量分析了多年放牧牛(grazing cattle pasture,GC)、放牧羊(grazing sheep pasture,GS)的禾草/白三叶草地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生物量构成及群落稳定性。结果显示:1)草地死物质量及植物物种数为GC>GS,植物物种Simpson指数为GS>GC;2)草地禾草[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及原生禾草]、原生双子叶(马鞭草科、车前科、酢浆草科和十字花科)及适口性中等植物地上生物量组分为GC>GS,播种白三叶地上生物量组分为GS>GC;且GC草地地上生物量以禾草为主(77.20%),GS草地地上生物量以禾草(51.79%)和豆科(28.02%)为主;3)草地土壤K含量为GC>GS;4)GC草地植物种Raunkiaer频度直方图呈反J型,群落演替度(37.08)比GS草地(45.45)的低。研究认为,GC草地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GS草地群落处于更高演替阶段,牛放牧更利于禾草/白三叶草地群落稳定性和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因此,放牧时可实行牛、羊混牧制,或牛、羊轮牧制,以提高禾草/白三叶草地的稳定性和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草/白三叶草地 群落结构 生物量构成 土壤养分 草地稳定性
下载PDF
Nitrogen addition and mowing alter drought resistance and recovery of grassland communities 被引量:2
19
作者 Zhuwen Xu Heyong Liu +7 位作者 Yani Meng Jinfei Yin Haiyan Ren Mai-He Li Shan Yang Shiming Tang Yong Jiang Lin Jiang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7期1682-1692,共11页
Nitrogen enrichment and land use are known to influence various ecosystems,but how these anthropogenic changes influence community and ecosystem responses to disturbance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Here we investigated ... Nitrogen enrichment and land use are known to influence various ecosystems,but how these anthropogenic changes influence community and ecosystem responses to disturbance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Here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increased nitrogen input and mowing on the resistance and recovery of temperate semiarid grassland experiencing a three-year drought.Nitrogen addition increased grassland biomass recovery but decreased structural recovery after drought,whereas annual mowing increased grassland biomass recovery and structural recovery but reduced structural resistance to drought.The treatment effects on community biomass/structural resistance and recovery were largely modulated by the stability of the dominant species and asynchronous dynamics among species,and the community biomass resistance and recovery were also greatly driven by the stability of grasses.Community biomass resistance/recovery in response to drought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its corresponding structural stability.Our study provides important experimental evidence that both nitrogen addition and mowing could substantially change grassland stability in both 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aspects.Our findings emphasize the need to study changes across levels of ecological organization for a more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ecosystem responses to disturbances under widespread environmental 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ass stability dominant species DROUGHT functional stability species asynchrony structural stability
原文传递
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不同尺度下生物量稳定性及影响因子
20
作者 邓雯文 代莹 +1 位作者 赵秀海 张春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66,共12页
【目的】探讨不同空间尺度下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物种异步性、林分密度和环境因素对群落生物量稳定性的影响及相互之间的作用路径,旨在解析生物量的稳定性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及科学管理提供理论基... 【目的】探讨不同空间尺度下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物种异步性、林分密度和环境因素对群落生物量稳定性的影响及相互之间的作用路径,旨在解析生物量的稳定性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及科学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2010—2020年的样地群落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20 m×20 m和40 m×40 m两个空间尺度上生物因素(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物种异步性、林分密度)和非生物因素(地形因子、土壤理化性质)与群落生物量稳定性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结果】在20 m×20 m空间尺度上,生物量稳定性与物种异步性、结构多样性、林分密度均有显著正向关系,非生物因素中地形因子(坡度、凹凸度)与生物量稳定性呈正相关关系;而在40 m×40 m空间尺度上,生物量稳定性与物种异步性呈现显著正相关,非生物因素中土壤理化性质(速效钾、全磷和速效氮)与生物量稳定性呈现负相关关系。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在20 m×20 m空间尺度上,物种异步性对生物量稳定性的影响高于林分密度和结构多样性,路径系数为0.40。土壤理化性质(全钾、全氮和速效氮)通过显著影响物种多样性间接作用于生物量稳定性,路径系数为0.10。在40 m×40 m空间尺度上,生物因素中只有物种异步性对生物量稳定性有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64。地形因子(坡度、凹凸度)通过调整结构多样性间接作用于林分生物量稳定性,路径系数为0.35。【结论】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虽然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量稳定性的作用路径和影响力不尽相同,但物种异步性均为生物量稳定性的主要驱动因子。在20 m×20 m空间尺度上,物种异步性、林分密度、结构多样性等生物因素通过直接正向效应来影响生物量稳定性,非生物因素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稳定性 空间尺度 物种异步性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