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理化因子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8
1
作者 李玉洁 王慧 +2 位作者 赵建宁 皇甫超河 杨殿林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39-948,共10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热、养分及生物特性产生的影响不同,实施合理的农田土壤管理措施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也可改变农田土壤生态过程.保护性耕作方式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土壤质量,免耕能有效提高土壤酶活性,免耕和深松耕等能为土壤...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热、养分及生物特性产生的影响不同,实施合理的农田土壤管理措施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也可改变农田土壤生态过程.保护性耕作方式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土壤质量,免耕能有效提高土壤酶活性,免耕和深松耕等能为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丰富的可利用资源,免耕、少耕等能减少对土壤动物的扰动,进而影响到土壤动物的数量、多样性及种群结构.本文综述了不同耕作方式下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因子、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和土壤动物的影响,指出了适宜的耕作方式对土壤质量修复的可能性及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土壤理化因子 生物学特性 保护性耕作
原文传递
中国水土保持措施分类 被引量:68
2
作者 刘宝元 刘瑛娜 +1 位作者 张科利 谢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0-84,共5页
水土保持措施分类是土壤侵蚀调查、水土保持规划、水土保持措施推广应用、以及效益评价的重要基础。笔者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土保持措施分类系统。分类的原则兼顾科学性、适用性和定量化。该分类将我国水土保持措施分... 水土保持措施分类是土壤侵蚀调查、水土保持规划、水土保持措施推广应用、以及效益评价的重要基础。笔者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土保持措施分类系统。分类的原则兼顾科学性、适用性和定量化。该分类将我国水土保持措施分为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3个一级类,然后再划分出二级和三级类,共包括32个二级类型和59个三级类型。希望该分类系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引起对水土保持措施分类更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不断完善我国水土保持措施分类系统,服务于水土保持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 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 耕作措施
下载PDF
生物耕作对菜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细菌生理类群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双喜 郑宪清 +3 位作者 袁大伟 张娟琴 何七勇 吕卫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12期339-344,共6页
旨在研究生物耕作(接种蚯蚓)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细菌生理类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耕作能有效提高不同耕层的土壤养分含量和含水量,其中尤以5~20 cm显著,生物耕作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以及含水量依次比对照增长了58.33%,68.93... 旨在研究生物耕作(接种蚯蚓)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细菌生理类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耕作能有效提高不同耕层的土壤养分含量和含水量,其中尤以5~20 cm显著,生物耕作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以及含水量依次比对照增长了58.33%,68.93%,67.06%,16.19%;与常规旋耕(CK)相比,各土层中免耕(T1)和生物耕作(T2)2种保护性耕作方式可明显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数量,且表层(0~5 cm)土壤微生物数量远远大于下层(5~20 cm)。T2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降低了真菌数量(P<0.05);氨化细菌、硝化细菌以及无机磷分解菌等生理细菌数量得到显著提升(P<0.05)。在传统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培育土壤有益动物生物数量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对改善农田土壤肥力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耕作 蚯蚓 微生物区系 细菌生理菌群
下载PDF
Novel soil quality indicators for the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practices:a biological perspective 被引量:7
4
作者 Giulia BONGIORNO 《Frontier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0年第3期257-274,共18页
Developments in soil biology and in methodsto characterize soil organic carbon can potentially delivernovel soil quality indicators that can help identifymanagement practices able to sustain soil productivityand envir... Developments in soil biology and in methodsto characterize soil organic carbon can potentially delivernovel soil quality indicators that can help identifymanagement practices able to sustain soil productivityand environmental resilience. This work aimed atsynthesizing results regarding the suitability of a range ofsoil b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roperties as novel soilquality indicators for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The soilproperties, selected through a published literature review,comprised different labile organic carbon fractions [hydrophilic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permanganate oxidizable carbon (POXC), hot waterextractable carbon and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carbon],soil disease suppressiveness measured using a Pythium-Lepidium bioassay, nematode communities characterizedby amplicon sequencing and qPCR, and microbialcommunity level physiological profiling measured withMicroResp™. Prior studies tested the sensitivity of each ofthe novel indicators to tillage and organic matter additionin ten European long-term field experiments (LTEs) andassesse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pre-existing soil qualityindicators of soil functioning. Here, the results of theseprevious studies are brought together and interpretedrelative to each other and to the broader body of literatureon soil quality assessment. Reduced tillage increasedcarbon availability, disease suppressiveness, nematoderichness and diversity, the stability and maturity of thefood web, and microbial activity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Organic matter addition played a weaker role in enhancingsoil quality, possibly due to the range of composition of theorganic matter inputs used in the LTEs. POXC was theindicator that discriminated best between soil managementpractices, followed by nematode indices based on functionalcharacteristic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howsthat POXC has a central role in nutrient retention/supply,carbon sequestratio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erosion control and disease regulation/suppression. The noveli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ile carbon long-term field experiments organic matter addition soil biological indicators tillage
原文传递
生物耕作对土壤理化特性、酶活性及青花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双喜 郑宪清 +4 位作者 袁大伟 张娟琴 何七勇 吕卫光 陶晓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18-1023,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生物耕作(接种蚯蚓)对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青花菜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了传统机械旋耕(CK)、免耕(T1)以及生物耕作(T2)3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生物耕作能有效提高耕层不同部位的土壤养分含量和含水量...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生物耕作(接种蚯蚓)对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青花菜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了传统机械旋耕(CK)、免耕(T1)以及生物耕作(T2)3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生物耕作能有效提高耕层不同部位的土壤养分含量和含水量,其中尤以5~20 cm土层较为明显,生物耕作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以及含水量依次比传统机械旋耕(CK)增长58.33%、68.93%、67.06%和16.19%;与传统机械旋耕(CK)相比,生物耕作处理大大提升了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以及蔗糖酶的活性,其中脲酶、蔗糖酶与CK之间差异显著(P<0.05)。(2)生物耕作处理下青花菜的株高、开展度、叶长、叶宽等指标与CK和T1之间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间青花菜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差异不大,生物耕作处理增强了青花菜在各生长期的净光合速率。(3)生物耕作处理大幅提高了青花菜品质,生物耕作处理下的青花菜Vc含量是CK的1.2倍,硫代葡萄糖苷含量分别比T1处理和CK高1.05 mol·g-1和3.29 mol·g-1,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各处理间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在传统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培育土壤有益动物的生物数量(生物耕作)可提高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对改善农田土壤肥力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耕作 蚯蚓 土壤理化特性 土壤酶活性 青花菜
下载PDF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Tillage Regimes and Nitrogen Levels o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Maize (Zea mays L.) 被引量:1
6
作者 Muhammad Naeem Shahid M. Shahid Ibni Zamir +5 位作者 Ihtisham-Ul Haq M. Kamran Khan Mazhar Hussain Usman Afzal M. Asim Ihtisham Ali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6年第6期789-797,共9页
A field study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tillage regimes and nitrogen levels o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maize (Zea mays L.), was conducted during autumn 2014 at Students Farm, Department of Agronomy, Un... A field study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tillage regimes and nitrogen levels o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maize (Zea mays L.), was conducted during autumn 2014 at Students Farm, Department of Agronomy,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Faisalabad. The experiment was laid out in RCBD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with split plot arrangement having three replications. The experiment was comprised of three tillage regimes (Minimum, Conventional and Deep) and three nitrogen levels viz: 100, 200 and 300 kg&bull;ha<sup>-1</sup>. Urea was used as a source of nitrogen, sulphate of potash as a source of potassium and triple super phosphate as a source of phosphorous. The amount of phosphorous and potash was constant in all the treatments i.e. 125 kg&bull;ha<sup>-1</sup> and 100 kg&bull;ha<sup>-1</sup> respectively. Results of present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yield parameters a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different nitrogen levels and tillage regimes. Maximum number of plants at harvest (7.93), number of grain rows per cob (17.70), number of grains per row (34.31), number of grains per cob (678.58), and cob weight (187.50 g) were observed in deep tillage at 200 kg&bull;ha<sup>-1</sup> nitrogen application. 1000-grain weight (275.52 g), biological yield (15.66 t&bull;ha<sup>-1</sup>), grain yield (6.16 t&bull;ha<sup>-1</sup>) and dried stalk yield (9.91 t&bull;ha<sup>-1</sup>) were observed maximum in deep tillage at 200 kg&bull;ha<sup>-1</sup> nitrogen application. Harvest index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illage regimes and maximum harvest index (39.58%) were recorded in deep tillage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at par with conventional tillage (38.83%). It was concluded that higher grain yield of maize can be obtained by deep tillage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200 kg&bull;ha<sup>-1</sup> nitrogen application under the prevailing conditions of Faisalab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llage Regimes Nitrogen Levels Deep tillage biological Yield Harvest Index
下载PDF
生物耕作下不同蔬菜茎秆还田腐解特征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双喜 吕卫光 +5 位作者 郑宪清 袁大伟 张娟琴 何七勇 张翰林 陶晓斌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5期61-65,共5页
采用尼龙网袋法直接覆盖及覆土还田,研究了生物耕作下不同蔬菜(玉米、芋艿、山芋以及毛豆)茎秆还田后的腐解速率,建立了不同蔬菜的腐解模型。结果表明,蔬菜茎秆还田后,腐解速率表现出先快后慢的特征;在试验期内,玉米、山芋、芋艿以及毛... 采用尼龙网袋法直接覆盖及覆土还田,研究了生物耕作下不同蔬菜(玉米、芋艿、山芋以及毛豆)茎秆还田后的腐解速率,建立了不同蔬菜的腐解模型。结果表明,蔬菜茎秆还田后,腐解速率表现出先快后慢的特征;在试验期内,玉米、山芋、芋艿以及毛豆等4种蔬菜茎秆的腐解率依次达到73.8%、95.9%、99.2%和75.4%,T2处理(10 cm)显著高于T1(0 cm);提出了不同蔬菜茎秆残留量自然对数的天数回归方程,可以预测蔬菜茎秆还田的腐解期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耕作 蔬菜茎秆还田 腐解率
下载PDF
生物耕作对崇明芋艿养分吸收及其分配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双喜 何七勇 +4 位作者 郑宪清 张娟琴 袁大伟 张翰林 吕卫光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7年第2期37-42,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耕作(接种蚯蚓)对芋艿N、P、K、Ca、Mg吸收及在体内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下,芋艿植株不同器官对N、P、K、Ca、Mg等元素的吸收和分配规律是一致的。与传统机械耕作(CK)相比,生物耕作(T2)可以大幅促...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耕作(接种蚯蚓)对芋艿N、P、K、Ca、Mg吸收及在体内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下,芋艿植株不同器官对N、P、K、Ca、Mg等元素的吸收和分配规律是一致的。与传统机械耕作(CK)相比,生物耕作(T2)可以大幅促进N、P、K、Ca、Mg等元素在芋艿体内的积累(P<0.05),幼苗期以及发棵期(出苗后60 d)的N、P、K分配均为叶柄>叶片>根,Ca、Mg分配为叶片>叶柄>根;发棵期(出苗90 d)以及球茎膨大期的N、P、K主要分配在球茎中,子芋和孙芋中N、P、K含量最高,Ca素和Mg素则主要分布在子芋和叶片内,其他器官较少。在传统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培育土壤有益动物(生物耕作)可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对实现芋艿产业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耕作 蚯蚓 芋艿 矿质养分 吸收分配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time 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soil structure and formation of macropore networks as affected by various precrop species 被引量:1
9
作者 Sebastian K.Pagenkemper Daniel Uteau Puschmann +1 位作者 Stephan Peth Rainer Horn 《Inter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 SCIE 2014年第2期51-66,共16页
A well developed macropore network is advantageous in terms of transport processes regarding gas and water,as well as nutrient acquisition and root growth of crops.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provides a non-destructive ... A well developed macropore network is advantageous in terms of transport processes regarding gas and water,as well as nutrient acquisition and root growth of crops.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provides a non-destructive method to visualize and quantify three-dimensional pore networks.Geometrical and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complex pore system such as connectivity,tortuosity,porosity and pore surface area would be very useful fo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transport and exchange processes by providing quantitative data on relevant soil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their modification by soil management.The scop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and quantify the development of soil structure in the subsoil depending on three different precrop species(alfalfa A,chicory C and fescue F),at three depths(45,60 and 75 cm)and cultivation periods(1,2 and 3 years).Furthermore,morphological(air-filled porosityθa,pore surface area)and geometrical(pore diameter,connectivity,continuity,tortuosityτ)parameters were gathered with X-ray CT and image analysis.From an experimental field trial(Germany)with a Haplic Luvisol as soil type samples were taken and investigated.Air-capacity(θa)was measured in the laboratory for the same cylinders and compared to the results derived by image analysis.Air-capacity was highest for alfalfa(3 years,75 cm).Tortuosity(τ)ranged between 1.3 and 4.38,while alfalfa(3 years)showed the highest value,which indicated structural development due to crack formation by enhanced root water uptake.Thus,an increase in accessible surface may improve water and nutrient supply for plants,whereas the highτvalues may assume that oxygen supply is limited.It was found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gas-diffusivity and the calculated parameters should be further investigated in terms of limitations to plant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ical tillage Image analysis Batch processing Subsoil structure Dynamic development
原文传递
水旱共作体系中生物耕作对菜田土壤矿化菌数量及矿化强度的影响
10
作者 郑宪清 张翰林 +5 位作者 李双喜 宋科 张娟琴 陈新兵 吕卫光 陶晓斌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6年第6期75-81,共7页
针对传统蔬菜种植中高复种指数、强机械扰动和大量施肥导致土壤功能微生物菌群数量下降、功能降低和土传病害频发等问题,在水旱共作的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下,长期定位试验田中添加蚯蚓,探索生物耕作对菜田土壤氨化和硝化菌数量及强度的影响... 针对传统蔬菜种植中高复种指数、强机械扰动和大量施肥导致土壤功能微生物菌群数量下降、功能降低和土传病害频发等问题,在水旱共作的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下,长期定位试验田中添加蚯蚓,探索生物耕作对菜田土壤氨化和硝化菌数量及强度的影响。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同一耕作层内氨化细菌数量随生物耕作时间延长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高值达2 332.1万个/g干土;硝化细菌数量随耕作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与无蚯蚓的免耕处理相比,增加7.89—12.73倍,最高值达3.872万个/g干土;硝化作用强度在生物耕作的第二年达到最高值99.99%;5—20 cm耕作层硝化菌数量和强度均高于0—5 cm土层;在0—5 cm土层主要是土壤全氮和速效钾起主导作用,影响因子综合解释率达80.2%—99.5%;5—20 cm土层全氮、pH和速效磷共同影响硝化强度,影响因子综合解释率达93.8%—96.9%;生物耕作深度和耕作时间对氨化菌和硝化菌数量均有显著的交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园土壤 土壤微生物 矿化作用 生物耕作
下载PDF
东北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范建荣 王念忠 +2 位作者 陈光 焦剑 谢云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3期75-78,92,共5页
东北地区土壤流失日益严重,亟需了解各种措施的水土保持效果,为水土保持规划和土壤流失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利用4个小流域17个径流小区总计343次产流产沙观测资料,计算并比较了本区7种主要水土保持措施因子值。水平台田和水平坑的工程措... 东北地区土壤流失日益严重,亟需了解各种措施的水土保持效果,为水土保持规划和土壤流失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利用4个小流域17个径流小区总计343次产流产沙观测资料,计算并比较了本区7种主要水土保持措施因子值。水平台田和水平坑的工程措施因子值分别为0.020和0.061;灌木梗和封禁的生物措施因子值分别0.054和0.363。大豆顺坡种植、横坡种植和地梗植物带的耕作措施因子值分别为0.624、0.257和0.186。研究成果可为应用土壤侵蚀模型进行土壤流失预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 生物措施因子 工程措施因子 耕作措施因子 东北地区
下载PDF
不同耕作和施肥措施对潮土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魏蔚 李运生 +2 位作者 戴传超 李培栋 欧阳竹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92-697,共6页
对山东禹城综合试验站免耕潮土试验田中不同耕作和施肥措施对土壤潮土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免耕和秸秆还田可以显著增加潮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也可以显著增加土壤蔗糖酶和脲酶的活性,尤其是土壤表层。不同施... 对山东禹城综合试验站免耕潮土试验田中不同耕作和施肥措施对土壤潮土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免耕和秸秆还田可以显著增加潮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也可以显著增加土壤蔗糖酶和脲酶的活性,尤其是土壤表层。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生物学特性有显著影响,分次施肥要优于集中施肥,免耕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生物学特性,优化土壤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施肥方式 土壤生物学特性 免耕
原文传递
生物耕作对蔬菜田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郑宪清 李双喜 +3 位作者 袁大伟 何七勇 吕卫光 张娟琴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77-1184,共8页
通过在上海市崇明岛西部设置的长期定位试验,探讨生物耕作对菜田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3年结果表明,与免耕处理相比,生物耕作有助于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其中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最高增幅分别为182.2%、174.5%和133.2%,速效氮、速效... 通过在上海市崇明岛西部设置的长期定位试验,探讨生物耕作对菜田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3年结果表明,与免耕处理相比,生物耕作有助于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其中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最高增幅分别为182.2%、174.5%和133.2%,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最高增幅分别为125.0%、432.5%和21.3%,最高值多出现在生物耕作两年和三年时,差异显著(P<0.05)。同时,随生物耕作年限的增加,0—5 cm土层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蛋白酶活性均呈增加趋势,最高增幅分别为27.78%、951.11%、16.11%和420.00%,分别出现在生物耕作的第三年和第二年,且差异显著(P<0.05)。此系统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有机质、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含水量等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有机质等是土壤酶活性主要影响因子,它们单独或是综合影响酶活性;生物耕作时间对酶活性直接影响力大小顺序为过氧化氢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蛋白酶活性,直接通径系数为分别为1.353、1.070、0.421和0.110,其主要通过有机质和速效氮正向影响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耕作 蚯蚓 土壤养分 酶活性 相关性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14
作者 姬艳艳 张贵龙 +3 位作者 张瑞 刘玉升 杨殿林 王彩灵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6期117-123,共7页
通过种植前对土壤进行不同耕作处理试验,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研究了撂荒、翻耕、免耕和旋耕4种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的多样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168h培... 通过种植前对土壤进行不同耕作处理试验,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研究了撂荒、翻耕、免耕和旋耕4种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的多样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168h培养期内,撂荒和免耕处理下AWCD值明显高于翻耕和旋耕处理;免耕条件下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与撂荒条件相似,而进行翻耕和旋耕后,三指标均显著下降。土壤微生物群落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免耕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具有接近于撂荒处理的碳源代谢模式和代谢能力,翻耕和旋耕则差异较大。分析试验结果,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和功能多样性产生较显著影响,免耕对其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土壤微生物 功能多样性 biolog
下载PDF
耕作深度与翻压绿肥对植烟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祖韦军 潘文杰 +3 位作者 张金召 李雨 林叶春 郎胜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83-2393,共11页
【目的】探究耕作深度和翻压绿肥对植烟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酶活性的影响,为烟区培肥改土及保障优质生态烟叶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旋耕深度(浅耕和深耕)和翻压绿肥(油菜、光叶紫花苕和黑麦草)后的0~20 cm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耕作深度和翻压绿肥对植烟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酶活性的影响,为烟区培肥改土及保障优质生态烟叶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旋耕深度(浅耕和深耕)和翻压绿肥(油菜、光叶紫花苕和黑麦草)后的0~20 cm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无绿肥土壤为对照,采用Biolog-Eco技术及化学法研究不同时期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与土壤氮素循环相关的主要酶活性,分析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与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耕作深度翻压绿肥后植烟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随绿肥翻压时间的延长整体上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且整体上表现为光叶紫花苕>黑麦草>油菜>无绿肥对照,绿肥翻压后30~60 d为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基质的频繁时期。光叶紫花苕深耕处理对糖类、羧酸类和多聚物类碳源基质利用效率较高,AWCD均值分别为0.67、0.69和0.77,多样性较高且种群相对丰富;无绿肥对照对所有碳源基质利用效率都较低,AWCD均值为0.46,多样性和种群丰富度较低。胺类、多聚物类和氨基酸类碳源是不同耕作深度下翻压绿肥的植烟土壤间差异的敏感碳源。耕作深度和翻压绿肥提高了土壤中与氮素循环相关主要酶的活性,翻压光叶紫花苕处理不同时期土壤谷胺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和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均处于最高水平,且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多样性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结论】耕作深度和翻压绿肥能有效提高贵州黄壤烟区植烟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及与氮素循环相关主要酶的活性,以深耕优于浅耕,光叶紫花苕深耕处理在提高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酶活性方面表现较佳,可作为一种有效耕作与栽培模式在贵州烟区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耕作深度 biolog 多样性指数 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高晶晶 刘红梅 +6 位作者 杨殿林 李睿颖 朱平 高洪军 李静 张秀芝 彭畅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3期98-104,共7页
为提高黑土土壤地力,对玉米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进行筛选研究。以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的不同耕作方式试验为基础,设置3个秸秆还田耕作方式处理:秸秆粉碎深翻还田(CK),玉米高留茬宽窄行栽培+秸秆覆盖+快速腐解菌剂处理(KZF),秸秆粉碎深翻+... 为提高黑土土壤地力,对玉米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进行筛选研究。以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的不同耕作方式试验为基础,设置3个秸秆还田耕作方式处理:秸秆粉碎深翻还田(CK),玉米高留茬宽窄行栽培+秸秆覆盖+快速腐解菌剂处理(KZF),秸秆粉碎深翻+快速腐解剂(SF)。利用Biolog生态板法,测定黑土玉米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对不同耕作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不同耕作方式的AWCD值均显著增大。培养期内,AWCD的变化顺序为:KZF>SF>CK。培养144 h,KZF和SF处理的AWCD值显著高于对照CK。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多样性指数H、优势度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E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耕作方式显著影响了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的能力。碳水类、氨基酸类和羧酸类是研究区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玉米高留茬宽窄行栽培+秸秆覆盖+快速腐解菌剂处理(KZF)和秸秆粉碎深翻+快速腐解剂(SF)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玉米连作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biolog 碳源利用
下载PDF
玉米免耕秸秆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50
17
作者 董立国 袁汉民 +2 位作者 李生宝 袁海燕 潘占兵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4-446,共3页
为了研究免耕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本项试验运用Biolog-ECO检测手段,对连续2年的玉米(Zea mays L.)保护性耕作试验全部秸秆覆盖免耕和常规耕作2种耕作处理的土样进行了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研究。试验表明:(1)免耕土壤微生物... 为了研究免耕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本项试验运用Biolog-ECO检测手段,对连续2年的玉米(Zea mays L.)保护性耕作试验全部秸秆覆盖免耕和常规耕作2种耕作处理的土样进行了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研究。试验表明:(1)免耕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率以及不同碳源利用率高于常规耕作,免耕对总体碳源利用率平均值比常规耕作高53.1%;(2)免耕土壤微生物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常规耕作,免耕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指数22.33±0.57,多样性指数3.02±0.04,常规耕作微生物群路丰富度指数14.33±1.15,多样性指数2.56±0.12。免耕秸秆覆盖耕作措施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玉米秸秆 土壤微生物 biolog—ECO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
下载PDF
粉垄耕作对耕地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彦云 夏皖豫 +1 位作者 赵辉 曾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009-5021,共13页
粉垄耕作是中国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对耕地质量和作物增产有重要影响。设置传统耕作深度20 cm(CK)、粉垄耕作深度35 cm(FL1)和粉垄耕作深度50 cm(FL2)对玉米耕地进行处理,重点研究了粉垄耕作技术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并阐明土壤微生物群... 粉垄耕作是中国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对耕地质量和作物增产有重要影响。设置传统耕作深度20 cm(CK)、粉垄耕作深度35 cm(FL1)和粉垄耕作深度50 cm(FL2)对玉米耕地进行处理,重点研究了粉垄耕作技术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并阐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功能对粉垄耕作的响应。结果表明,FL1、FL2和CK处理玉米产量分别为8.58、8.38和6.22 t/hm^(2),FL1和FL2处理增产率分别为34.7%—37.9%。在0—20、20—40 cm土层中,粉垄耕作两个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均显著高于CK处理。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发现,粉垄耕作直接提高了土壤酶活性、细菌参与养分循环的功能基团和细菌的群落结构,并通过细菌群落间接影响了真菌群落,增加了真菌参与养分循环的功能基团和真菌群落多样性,使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能力和功能多样性指数得到提升,以FL1效果更佳。总之,研究从微生物的角度解释了粉垄耕作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机制,为粉垄耕作提升土壤耕地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垄耕作 土壤微生物群落 土壤酶活性 功能多样性 biolog-ECO 功能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