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黄腐酸对番茄幼苗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朱京涛 曹霞 王学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64-965,968,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黄腐酸在番茄栽培生产中的效应。[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生物腐植酸在番茄栽培生产中的的试验效果。[结果]结果表明,生物黄腐酸能促进番茄种子的萌发,加速幼苗生长,使根系粗壮,改善果实品质。叶面喷施50~70mg/kg的生... [目的]探讨生物黄腐酸在番茄栽培生产中的效应。[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生物腐植酸在番茄栽培生产中的的试验效果。[结果]结果表明,生物黄腐酸能促进番茄种子的萌发,加速幼苗生长,使根系粗壮,改善果实品质。叶面喷施50~70mg/kg的生物黄腐酸,可提高番茄果实总产量19.8%~23.9%,前期产量26.1%-29.3%。[结论]生物黄腐酸在番茄栽培生产中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黄腐酸 番茄 发育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淹水还原条件下红壤中葡萄糖及腐殖酸对铁锰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又弛 唐晓达 罗文邃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0-278,共9页
通过设置不同的葡萄糖/腐殖酸配比模拟还原性土壤体系,考察长期(约74 d)淹水培养过程中铁锰元素在土壤溶液/矿物相中的分布形态演变。结果表明:在淹水培养初期,葡萄糖的添加可以促进铁锰离子的还原溶出,同时土壤中可交换态和酸可提取态... 通过设置不同的葡萄糖/腐殖酸配比模拟还原性土壤体系,考察长期(约74 d)淹水培养过程中铁锰元素在土壤溶液/矿物相中的分布形态演变。结果表明:在淹水培养初期,葡萄糖的添加可以促进铁锰离子的还原溶出,同时土壤中可交换态和酸可提取态铁、以及可交换态锰的含量也会随之增加;而腐殖酸的添加则会促进土壤中可氧化态铁/锰含量的升高。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铁锰离子浓度及各个土壤提取形态的铁锰含量大多呈现降低趋势,铁锰元素逐渐转化成提取性更低的矿物形态。因此,淹水环境中铁锰还原溶出-分布形态演变受到土壤中有机物质种类和含量的显著影响,呈现出不同的金属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形态分布 生物还原作用 葡萄糖 腐殖酸 红壤
下载PDF
生物菌剂与腐植酸肥配施对模拟复垦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和作物养分含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胡可 王曰鑫 王利宾 《腐植酸》 2012年第3期18-21,共4页
采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生物菌剂与腐植酸肥配施的肥效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影响。试验共设生物菌剂与腐植酸肥配施、腐植酸肥、化肥和无肥(CK)、生物菌剂5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菌剂与腐植酸肥配施能显著提... 采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生物菌剂与腐植酸肥配施的肥效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影响。试验共设生物菌剂与腐植酸肥配施、腐植酸肥、化肥和无肥(CK)、生物菌剂5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菌剂与腐植酸肥配施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总数均有显著增加;同时,能显著提高作物养分含量及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菌剂 腐植酸肥 作物养分含量
原文传递
不同菌剂对猪粪发酵中腐植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程红胜 张玉华 +2 位作者 向欣 沈玉君 罗煜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18-2022,共5页
【目的】以期考察不同菌剂对发酵产物中生物腐植酸含量的影响,探索畜禽粪便规模化发酵生产高生物腐植酸含量肥料的可行性。【方法】以猪粪为原料,按添加不同菌剂设3个处理(菌剂A:8个菌种,浓度1.5-2.0×108 CFU/g,添加比例为0... 【目的】以期考察不同菌剂对发酵产物中生物腐植酸含量的影响,探索畜禽粪便规模化发酵生产高生物腐植酸含量肥料的可行性。【方法】以猪粪为原料,按添加不同菌剂设3个处理(菌剂A:8个菌种,浓度1.5-2.0×108 CFU/g,添加比例为0.3%;B:5个菌种,0.5-1.5×108 CFU/g,0.3%;C:3个菌种,≥2.0×108 CFU/g,3%),另设不添加菌剂处理为对照,进行单因素自然堆沤发酵试验,测定发酵产物中的生物腐植酸含量。【结果】不同菌剂处理下达到最高生物腐植酸含量的时间不同,添加菌剂处理均有利于提高发酵物料的腐植酸含量,以菌剂A处理效果最佳,生物腐植酸含量达15.63%,生物腐植酸提高率达112.94%。【结论】添加菌剂可提高猪粪发酵中生物腐植酸含量,但要获得高生物腐植酸含量肥料则须注意选择合理的发酵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菌剂 生物腐植酸 自然堆沤
下载PDF
聚磷酸铵添加生物源增效剂对小麦产量及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运红 杨占平 +4 位作者 黄绍敏 郭斗斗 杜君 和爱玲 杨焕焕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8,共11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聚磷酸铵(APP)添加不同生物源增效剂[腐植酸(HA)、氨基酸(AA)、海藻酸钠寡糖(AOS)]对小麦产量及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明确生物源增效剂在APP上的应用效果,为以APP为原料的增值肥料研发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APP处...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聚磷酸铵(APP)添加不同生物源增效剂[腐植酸(HA)、氨基酸(AA)、海藻酸钠寡糖(AOS)]对小麦产量及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明确生物源增效剂在APP上的应用效果,为以APP为原料的增值肥料研发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APP处理相比,APP添加生物源增效剂处理可不同程度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分蘖,增加有效穗数8.5%~12.8%,APP+HA和APP+AA处理的小麦成穗率也显著提高;APP+HA处理还可提高开花期小麦旗叶胞间CO2浓度和净光合速率,降低气孔限制值,从而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APP添加生物源增效剂处理小麦增产6.2%~13.5%,以APP+AA处理产量最高;APP添加生物源增效剂处理的小麦磷素利用效率、磷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磷素农学利用效率、磷肥生理利用率和磷肥生产效率分别较APP处理显著增加18.3%~29.1%、23.6%~33.4%、20.5%~44.9%、60.1%~102.8%和6.2%~13.5%,后三者均以APP+AA处理最高;但植株总磷积累量、磷素吸收效率和磷素表观回收率显著降低21.5%~29.2%、14.9%~20.2%和24.6%~33.4%,且不同增效剂处理间无显著差异;APP添加生物源增效剂处理的磷素收获指数也显著下降1.07~3.83个百分点,以APP+AOS处理降幅最小。综上,APP中添加生物源增效剂可进一步促进小麦增产,但对磷吸收及其向籽粒的转运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 生物源增效剂 小麦 产量 磷素利用效率 腐植酸 氨基酸 海藻酸钠寡糖
下载PDF
生物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在苹果树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宗萌 林志灵 +6 位作者 吴传金 吴兵 杜建涛 任忠秀 田春雨 阚凤玲 于家伊 《腐植酸》 2016年第6期31-35,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类型的土壤调理剂在苹果树上的应用效果,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开展肥效试验,研究不同类型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质、苹果树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施用生物腐植酸土壤调... 为了研究不同类型的土壤调理剂在苹果树上的应用效果,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开展肥效试验,研究不同类型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质、苹果树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施用生物腐植酸土壤调理剂的土壤理化性质、苹果树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均优于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施用土壤调理剂对苹果树均有增产作用,其中生物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增产效果最显著,平均每株苹果树增产率达25.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腐植酸 土壤调理剂 苹果 应用 效果
原文传递
糖业产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新模式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瑞波 叶婧 李峰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9,共3页
利用生物腐植酸技术可以把糖果的2种主要废弃物——滤泥和糖蜜加工废液转化为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和腐植酸液态肥。该套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实现了上述2种废弃物的零排放,而产成品则是性质优良的绿色环保肥料,而且生产中节能,工艺简单,... 利用生物腐植酸技术可以把糖果的2种主要废弃物——滤泥和糖蜜加工废液转化为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和腐植酸液态肥。该套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实现了上述2种废弃物的零排放,而产成品则是性质优良的绿色环保肥料,而且生产中节能,工艺简单,适于糖业产业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泥 糖蜜废液 牛物腐植酸 绿色环保肥料
下载PDF
生物流化床降解水中腐殖酸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廷林 孙昕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4-16,共3页
依据生物流化床内的质量平衡方程 ,建立了流化床内腐殖酸 (HA)生物降解的动力学模型 ;以Monod方程为基础 ,结合生物反应动力学理论 ,建立了生物流化床降解腐殖酸的稳态动力学模型 ,在动力学模型中 ,引入了腐殖酸总降解系数 (K) ,采用多... 依据生物流化床内的质量平衡方程 ,建立了流化床内腐殖酸 (HA)生物降解的动力学模型 ;以Monod方程为基础 ,结合生物反应动力学理论 ,建立了生物流化床降解腐殖酸的稳态动力学模型 ,在动力学模型中 ,引入了腐殖酸总降解系数 (K) ,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法确定了该系数与水力停留时间和进水UV2 54 值的关系式。以微污染湖水中HA的降解为研究对象 ,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和进水腐殖酸浓度条件下对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流化床 腐殖酸 生物降解 动力学模型 水处理
下载PDF
发酵海藻渣提取生物腐植酸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建亮 王玉珏 赵新巍 《腐植酸》 2021年第5期44-47,共4页
为了给海藻渣的处理利用提供思路,以海藻生产排放的废弃物海藻渣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得到含有生物腐植酸的发酵海藻渣。通过碱提法将经过发酵的废弃海藻渣中的生物腐植酸提取出来,然后使用酸析的手段对所提取的生物腐植酸进行分离纯化... 为了给海藻渣的处理利用提供思路,以海藻生产排放的废弃物海藻渣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得到含有生物腐植酸的发酵海藻渣。通过碱提法将经过发酵的废弃海藻渣中的生物腐植酸提取出来,然后使用酸析的手段对所提取的生物腐植酸进行分离纯化。最后确定最优的反应条件并对提取的生物腐植酸的结构进行确定。结果表明,提取废弃海藻渣中的生物腐植酸的最优反应条件为:提取温度80 ℃,固液比1/8(g/g),氢氧化钾用量8 g/300 g,提取时间2.0 h。提取的生物腐植酸分子含有芳环结构和羟基、羧基等含极性氧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腐植酸 海藻渣 碱提 酸析
原文传递
生物腐殖酸对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10
作者 师杨杰 靳红梅 +3 位作者 管益东 盛良全 朱燕云 朱宁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39-1746,共8页
为探明生物腐殖酸对番茄植株生长性状、果实产量和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金陵露比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处理:对照、每株根施生物腐殖酸37.5 mg、每株根施生物腐殖酸150.0 mg。结果表明,根施生物腐殖酸可以显著促进番... 为探明生物腐殖酸对番茄植株生长性状、果实产量和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金陵露比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处理:对照、每株根施生物腐殖酸37.5 mg、每株根施生物腐殖酸150.0 mg。结果表明,根施生物腐殖酸可以显著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明显改善果实品质,当生物腐殖酸施用水平为每株150.0 mg时,番茄部分生长性状指标、产量和品质指标(番茄红素含量除外)最佳。与对照相比,生物腐殖酸施用量为每株150.0 mg时,番茄植株的株高、茎粗、SPAD值显著提高,果实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明显提升,果实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生物腐殖酸施用对总氮、速效磷、有效钾、有机质等土壤养分含量无显著影响。综合考虑各项指标,每株根施生物腐殖酸150.0 mg对番茄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促进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生物腐殖酸 施用水平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生物腐植酸对露天矿排土场黑麦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志玲 王东丽 +4 位作者 尹志刚 刘毅 雷虹 姜东奇 苑子琦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5期66-72,共7页
[目的] 研究生物腐植酸对露天矿排土场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露天矿排土场的土壤质量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生物腐植酸含量(0~400 kg/hm^2)对露天矿排土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刺槐(Robinia pseudo... [目的] 研究生物腐植酸对露天矿排土场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露天矿排土场的土壤质量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生物腐植酸含量(0~400 kg/hm^2)对露天矿排土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榆树(Ulmus pumila)林、荆条(Vitex negundo)林、农田、未复垦土地]下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 刺槐土、榆树土、荆条土、农田土、未复垦土出苗率最大值分别出现在加入生物腐植酸量为200,200,300,300,200 kg/hm^2的试验盆;5种土壤黑麦草幼苗株高所需生物腐植酸最大量值分别为200,200,200,300,300 kg/hm^2;5种土壤黑麦草根系长度最大值分别出现在300,100,300,300,300 kg/hm^2的试验盆;而生物量最大值分别出现在加入生物腐植酸量为200,100,200,300,300 kg/hm^2的试验盆。随着生物腐植酸量的增加,各土地利用类型条件下种植的黑麦草出苗率、株高、根系长度、生物量均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结论] 生物腐植酸对露天矿排土场不同土壤植物更新与生长具有剂量效应,表现为“单峰型”变化规律,体现出适量的生物腐植酸对露天矿排土场植被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腐植酸 黑麦草 生物量 植被恢复 排土场
下载PDF
Effect of Plant Growth Stimulants on Alfalfa Response to Salt Stress
12
作者 Mahmoud El-Sharkawy Talaat El-Beshsbeshy +1 位作者 Rania Al-Shal Ali Missao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7年第4期267-291,共25页
Salinity is a major impediment to crop production.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seaweed extract, humic acid, and potassium sulfate nanoparticles in alleviating salt stress in Alfalfa (Medicago sa... Salinity is a major impediment to crop production.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seaweed extract, humic acid, and potassium sulfate nanoparticles in alleviating salt stress in Alfalfa (Medicago sativa L.). Seeds of ten alfalfa genotypes were germinated in a growth chamber at five salt concentrations (0%, 0.5%, 1.0%, 1.5%, and 2.00%). Salt concentrations above 1% reduced seed germination by more than 70% in most genotypes. One salt tolerant genotype (Mesa-Sirsa) and one salt sensitive (Bulldog 505) were selected and planted in greenhouse pots containing 2 kg of sand and subjected to two salt levels (10 and 15 dS· m-1). Four treatments consisting of 1) control (Hoagland solution, no-salt), 2) seaweed extract at 4 Kg·ha-1, 3) humic acid at 28 L· ha-1, and 4) potassium sulfate at 300 Kg· ha-1. Plant biomass was reduced under both salt concentrations in both genotypes, with a greater magnitude in the salt sensitive genotype. Application of seaweed extract resulted in higher relative water content and proline under both salt concentrations (10 and 15 dS·m-1) in the salt sensitive genotype, and lower electrolyte leakage in both salt tolerant and salt sensitive genotypes, under both salt concentrations. Seaweed extract also resulted in higher catalase and SOD activities in both genotypes under 10 dS·m-1. Catalase and SOD activities were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ly (p < 0.01) reduced electrolyte leakage and increased shoot dry weight. Overall, seaweed extract seemed to have a positive effect in alleviating salt stress in alfalf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ical Growth STIMULANTS humic acid Salt Stress SEAWEED Extract POTASSIUM Nanoparticles
下载PDF
不同配比生物腐植酸型肥料对京西稻生长影响的研究
13
作者 任忠秀 李松松 秦衍雷 《腐植酸》 2019年第2期37-41,共5页
研究了生物腐植酸型土壤调理剂和根际微生物菌剂对京西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腐植酸型土壤调理剂和根际微生物菌剂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碱性土壤pH、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以此增强水稻长势、提高水稻产量等;且以生物腐植酸型土壤调理... 研究了生物腐植酸型土壤调理剂和根际微生物菌剂对京西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腐植酸型土壤调理剂和根际微生物菌剂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碱性土壤pH、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以此增强水稻长势、提高水稻产量等;且以生物腐植酸型土壤调理剂200 kg/667 m^2和根际微生物菌剂100 kg/667 m^2配合施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腐植酸 土壤调理剂 根际微生物菌剂 水稻 有机质 PH
原文传递
水中腐殖酸的O_3氧化与其生物可降解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熊向陨 黄廷林 于京亭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11,共5页
分析探讨了水中DBPs的重要先质———腐殖酸的臭氧化机理 ,采用O3氧化作为生物预处理 ,可以提高腐殖酸的生物降解能力。实验研究表明O3氧化 +生物流化床组合工艺下HA的UV- 2 50 和CODMn的去除率与单独生物处理相比 ,预臭氧化后水中有机... 分析探讨了水中DBPs的重要先质———腐殖酸的臭氧化机理 ,采用O3氧化作为生物预处理 ,可以提高腐殖酸的生物降解能力。实验研究表明O3氧化 +生物流化床组合工艺下HA的UV- 2 50 和CODMn的去除率与单独生物处理相比 ,预臭氧化后水中有机物生物降解能力可提高30 %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化 生物降解 腐殖酸 饮用水 消毒
下载PDF
我国桉树人工林施肥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7
15
作者 任忠秀 包雪梅 +1 位作者 于家伊 卓荣德 《桉树科技》 2013年第4期52-59,共8页
本文从桉树需肥特性及我国桉树主要种植区土壤肥力状况分析入手,着重论述我国桉树人工林施肥现状,并指出目前我国桉树人工林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桉树栽培中使用肥料等相应建议,为我国桉树速生丰产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施肥依据。
关键词 桉树 土壤肥力 施肥现状 问题 生物腐殖酸肥料
下载PDF
生物流化床去除水中腐殖酸的动力学模式 被引量:13
16
作者 黄廷林 熊向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31-534,共4页
对腐殖酸的吸附机理作了论述。在Monod方程基础上,结合生物量、世代时间及停留时间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稳态条件下腐殖酸(HA)的降解动力学模式ss0=11+a1s0+a2θ。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动力学模式中的待定参... 对腐殖酸的吸附机理作了论述。在Monod方程基础上,结合生物量、世代时间及停留时间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稳态条件下腐殖酸(HA)的降解动力学模式ss0=11+a1s0+a2θ。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动力学模式中的待定参数a1、a2进行了优化估计,得出a1=00171,a2=0079。以实验数据对该动力学模式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流化床 腐殖酸 动力学模式 水处理
下载PDF
不同浓度生物黄腐酸浸种对杂交稻种子胚根伸长及发芽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少宏 《福建农业科技》 2011年第5期84-86,共3页
通过不同浓度生物黄腐酸(BFA)浸种处理,研究其浸种对稻种胚根生长以及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找到既能促根生长又能促进发芽的最佳处理,以期应用于实际生产中。结果表明:绿乌龙牌BFA 2000倍液同时具有促进稻种胚根伸长、种子发芽的显著效应,... 通过不同浓度生物黄腐酸(BFA)浸种处理,研究其浸种对稻种胚根生长以及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找到既能促根生长又能促进发芽的最佳处理,以期应用于实际生产中。结果表明:绿乌龙牌BFA 2000倍液同时具有促进稻种胚根伸长、种子发芽的显著效应,建议应用于大田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黄腐酸 杂交稻 浸种 胚根 发芽率
下载PDF
基于生物滤池的炼化企业反渗透浓水处理研究
18
作者 宋志敏 常成 +3 位作者 高峰 桑军强 赵锐 孙钰林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1-156,共6页
在炼化企业进行侧线试验考察反硝化生物滤池和碳基曝气生物滤池(CBAF)组合工艺对炼化企业污水回用过程中产生的反渗透浓水中总氮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并分析处理过程中的有机物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可以有效去除反渗透浓水中的总... 在炼化企业进行侧线试验考察反硝化生物滤池和碳基曝气生物滤池(CBAF)组合工艺对炼化企业污水回用过程中产生的反渗透浓水中总氮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并分析处理过程中的有机物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可以有效去除反渗透浓水中的总氮(平均去除率为51.25%),降低化学需氧量(降低幅度为59.44%);反渗透浓水中主要污染物为腐殖酸类物质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通过CBAF工艺处理后的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经过CBAF处理后,小分子酸类物质、构造块、小分子中性类物质、腐殖酸类物质和生物聚合物等亲水性有机碳的浓度分别可以降低81.65%,68.58%,63.85%,60.83%,49.30%;同时,由于载体的吸附作用,CBAF反应器对亲水性、疏水性有机碳都有较高的去除率(分别为64.20%和74.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基曝气生物滤池 反渗透浓水 三维荧光 亲水性有机碳 腐殖酸类物质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联用工艺对腐殖酸去除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袁君 陆纳新 +3 位作者 高乃云 戎文磊 周圣东 孙子为 《净水技术》 CAS 2014年第A02期94-97,共4页
该文首先研究了臭氧-生物活性炭联用工艺对氯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腐殖酸的去除效果,并对影响臭氧-生物活性炭去除腐殖酸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具体研究了腐殖酸原液和臭氧-生物活性炭出水分子量分布;初始浓度对臭氧-生物活性炭... 该文首先研究了臭氧-生物活性炭联用工艺对氯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腐殖酸的去除效果,并对影响臭氧-生物活性炭去除腐殖酸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具体研究了腐殖酸原液和臭氧-生物活性炭出水分子量分布;初始浓度对臭氧-生物活性炭活性炭联用工艺去除腐殖酸的影响;Mn2+离子、p H值、混凝和沉淀对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去除腐殖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腐殖酸初始浓度升高时,臭氧-生物活性炭对腐殖酸的去除率较好;当腐殖酸溶液中存在锰离子时,臭氧-生物活性炭对腐殖酸的去除率升高,并且随锰离子浓度的升高,对腐殖酸的去除率也逐渐升高;p H值的升高、混凝和沉淀都有利于臭氧-生物活性炭对腐殖酸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生物活性炭 腐殖酸 前体物 饮用水
下载PDF
新型生物腐植酸有机肥在衢州地区青菜上的肥效试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慧琴 章心惠 +3 位作者 郭勤卫 李朝森 赵东风 项小敏 《长江蔬菜》 2014年第22期63-65,共3页
为了明确智能控氧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生物腐植酸有机肥对衢州地区土壤的改良及蔬菜产量提高的效果,以青菜品种衢州青为试材,以当地有机肥为对照,生物腐植酸有机肥按照30%当地有机肥和75%复合肥施肥量进行试验。结果显示,青菜的土壤有... 为了明确智能控氧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生物腐植酸有机肥对衢州地区土壤的改良及蔬菜产量提高的效果,以青菜品种衢州青为试材,以当地有机肥为对照,生物腐植酸有机肥按照30%当地有机肥和75%复合肥施肥量进行试验。结果显示,青菜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施肥前平均分别增加13.7%和3.2%,与对照相比,667 m2产量平均增加7.9%,肥料投入减少378元,纯收益平均增加911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腐植酸肥料 产量指标 经济效益 肥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