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苔藓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适应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1
1
作者 吴玉环 黄国宏 +1 位作者 高谦 曹同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943-946,共4页
苔藓植物由于其结构相对简单 ,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较为敏感 ,是一类良好的生物指示植物 .本文综述了水分、光照、温度等方面的环境因子变化对苔藓植物的影响以及苔藓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及适应的最近研究进展 ,以期促进国内深入开展苔藓... 苔藓植物由于其结构相对简单 ,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较为敏感 ,是一类良好的生物指示植物 .本文综述了水分、光照、温度等方面的环境因子变化对苔藓植物的影响以及苔藓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及适应的最近研究进展 ,以期促进国内深入开展苔藓植物对环境污染和全球变化的响应、适应及其生态指示作用等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指示 苔藓植物 环境污染 环境因子 环境变化 响应 适应性
下载PDF
自杀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及研究展望 被引量:85
2
作者 杜睿 江光荣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37-1452,共16页
自杀行为主要包括自杀意念、自杀企图和自杀。流行学的调查结果发现,我国近10年来自杀率显著下降,尤其是女性,但农村老年居民一直是自杀的高发人群。自杀行为的影响因素众多,主要包括生物学因素、精神障碍和心理因素。其中心理因素包括... 自杀行为主要包括自杀意念、自杀企图和自杀。流行学的调查结果发现,我国近10年来自杀率显著下降,尤其是女性,但农村老年居民一直是自杀的高发人群。自杀行为的影响因素众多,主要包括生物学因素、精神障碍和心理因素。其中心理因素包括易损特质、失调认知和心理痛苦。这些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增加了自杀风险。自杀行为的理论模型试图跨越精神障碍来解释自杀行为。目前研究者较关注自杀行为的发展过程及机制研究。未来研究可以考虑从"意念"至"行动"的转变趋势,研究方法需要突破,本土化研究也亟待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行为 心理病理行为 流行病学 精神障碍 生物学因素 心理因素
下载PDF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营养需求及环境条件 被引量:70
3
作者 闫培生 李桂舫 +3 位作者 蒋家慧 张迎春 王辉 徐海涛 《食用菌学报》 2001年第1期5-9,共5页
研究了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营养需求及环境条件。结果表明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适宜的碳源为葡萄糖 ,适宜的有机氮源为豆粉 ,适宜的无机氮源为硝酸铵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适宜的温度为 2 5℃~ 30℃ ,适宜的 pH为 5~ 8,培养料最适含水量为 ... 研究了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营养需求及环境条件。结果表明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适宜的碳源为葡萄糖 ,适宜的有机氮源为豆粉 ,适宜的无机氮源为硝酸铵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适宜的温度为 2 5℃~ 30℃ ,适宜的 pH为 5~ 8,培养料最适含水量为 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生物学特性 环境条件 营养需求 菌丝生长
下载PDF
关于生物气源岩评价标准的讨论——以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为例 被引量:72
4
作者 张祥 纪宗兰 +3 位作者 杨银山 曾惠兰 李宝山 王永强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65-470,共6页
柴达木盆地东部三湖坳陷是新生代晚期形成的大型沉积坳陷,面积约37000km2。到目前为止,业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数千亿立方米。通过对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生物气成藏要素与气层分布关系的分析指出,对生物气源岩的评价不能搬用评价生油... 柴达木盆地东部三湖坳陷是新生代晚期形成的大型沉积坳陷,面积约37000km2。到目前为止,业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数千亿立方米。通过对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生物气成藏要素与气层分布关系的分析指出,对生物气源岩的评价不能搬用评价生油岩和过成熟气的指标(诸如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等),而应充分考虑在其沉积环境中有无抑制甲烷菌活动的因素存在,并提出了生物气成因评价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气 源岩 抑制因素 评价标准
下载PDF
血液制品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2
5
作者 王卓 赵雄 +1 位作者 吕茂民 章金刚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0-746,共17页
血液制品特指血浆蛋白制品和相应的重组制品。根据临床应用的效能,血液制品可以分为白蛋白类、免疫球蛋白类、凝血因子类和微量蛋白制品等不同种类。血浆白蛋白制品是最早应用于战伤救治的血液制品,高纯白蛋白、重组白蛋白以及重组白蛋... 血液制品特指血浆蛋白制品和相应的重组制品。根据临床应用的效能,血液制品可以分为白蛋白类、免疫球蛋白类、凝血因子类和微量蛋白制品等不同种类。血浆白蛋白制品是最早应用于战伤救治的血液制品,高纯白蛋白、重组白蛋白以及重组白蛋白融合药物的研发和上市开创了血液制品的新局面。肌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因其制备工艺相对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且不良反应可以接受而一直在临床实践中应用;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随着新的适应症不断发现,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皮下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的出现使免疫球蛋白的使用更加方便,已经成为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安全有效的替代品;针对特定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在临床上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凝血因子和重组凝血因子类制品主要用于相应的先天性遗传性缺陷患者,纤维蛋白原、因子Ⅶ、因子Ⅷ、von Willebrand因子复合物、因子Ⅸ和凝血酶原复合物、因子Ⅺ、因子ⅩⅢ等制品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因子Ⅶa和活化凝血酶原复合物对于治疗产生凝血因子抑制物的血友病病人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纤维蛋白原类制品和凝血酶在外科止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种微量血浆蛋白制品已经上市,如蛋白C、抗凝血酶、α1-抗胰蛋白酶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等。部分微量血浆蛋白制品也在研发和临床试验过程中,如C1-抑制剂、补体系统Ⅰ因子、α2-巨球蛋白、血清胆碱酯酶、铜蓝蛋白以及纤维结合蛋白等。尽管多种重组血浆蛋白制品已经上市,血浆来源的制品仍将具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血浆蛋白新品种的研发仍是热点。目前,我国血液制品的研发与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血液制品企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制品 血浆蛋白 重组血浆蛋白 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 凝血因子
原文传递
寄生于蒙古黄榆上的粗毛纤孔菌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 被引量:41
6
作者 王婷 包海鹰 +1 位作者 图力古尔 李玉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4-704,共11页
为了研究不同温度、初始p H、碳源和氮源在固体培养条件下对粗毛纤孔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对以上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从中选出3个最优的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粗毛纤孔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初始p H为6.5;最适碳源为木糖;... 为了研究不同温度、初始p H、碳源和氮源在固体培养条件下对粗毛纤孔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对以上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从中选出3个最优的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粗毛纤孔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初始p H为6.5;最适碳源为木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在玉米、高粱和小麦3种基质中,对原种培养基进行了筛选,实验结果表明高粱和玉米在接种后的第1天和第2天开始萌发,且可更好地促进粗毛纤孔菌菌丝的生长。对粗毛纤孔菌栽培料的3种配方进行了筛选,实验结果表明配方:木屑78%、稻壳2%、玉米粉17%、蔗糖1%、石灰1%、石膏1%、含水量60%–62%的比例为栽培种培养料可使粗毛纤孔菌菌丝在接种28d后长满菌袋,且生长旺盛,可较快地培育出子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毛纤孔菌 生物学特性 单因素 正交试验 驯化栽培
原文传递
HIV抗体不确定患者的随访转归及相关生物学因素 被引量:36
7
作者 李燕 梁彩云 +3 位作者 高凯 韩志刚 罗碧莲 徐慧芳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16-919,共4页
目的探讨HIV抗体不确定患者随访转归、辅助诊断方法及导致出现HIV抗体不确定结果的有关生物学因素。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对笔者所在实验室2005--2009年经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为HIV抗体不确定的269例患者... 目的探讨HIV抗体不确定患者随访转归、辅助诊断方法及导致出现HIV抗体不确定结果的有关生物学因素。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对笔者所在实验室2005--2009年经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为HIV抗体不确定的269例患者进行随访检测,同时以核酸和p24抗原检测为辅助诊断,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人类嗜T细胞病毒(HTLV)I型和Ⅱ型的感染状况及抗核抗体(ANA)、甲胎蛋白(AFP)在血液中的含量,并与筛查阳性但Westernblotting确认阴性患者的样本进行比较。结果共有73例HIV抗体不确定者成功随访,其中25例在随访中抗体转阳,确认感染HIV;48例抗体转阴,排除HIV感染。对于随访期间抗体转阳的患者,当回访检测时间超过1周后,任意时间段回访检测的抗体阳转率均为100.00%。HIV抗体不确定患者Westernblotting带型主要集中在p24和gpl60,抗体转阳组和抗体转阴组带型分布不同。核酸检测与Westernblotting检测方法的一致率及灵敏度均高于90.00%,且均高于p24抗原的69.09%(38/55)和27.27%(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一致率=6.875,x2灵敏度=18.893,P值均〈0.05)。抗体转阴的HIV抗体不确定患者ANA、AFP阳性率分别为20.83%(10/28)、6.25%(3/48),高于筛查阳性Westernblotting确认阴性的患者(均为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AN=19.430,x2AFP=5.520,P值均〈0.05);但两组HBV、HCV、HTLV和TP感染情况类似。结论对HIV抗体不确定进行随访有利于患者的及时诊断。作为辅助诊断,核酸检测比p24抗原检测具有更强的应用价值;患者体内ANA、AFP水平升高可能是致HIV抗体不确定的非特异性反应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抗体 随访研究 辅助诊断 生物学因素
原文传递
温排水对水体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27
8
作者 孙艳涛 王惠民 吴修锋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0-72,共3页
介绍了温排水对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结合一些工程实例,重点叙述了一些水生生物因子在受热水体中的反应。针对这些提出了改进冷却水排放方式、设计合理的运行方案、加强温排放监督管理等措施,为水体的水温控制标准和水环境评价提供科学... 介绍了温排水对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结合一些工程实例,重点叙述了一些水生生物因子在受热水体中的反应。针对这些提出了改进冷却水排放方式、设计合理的运行方案、加强温排放监督管理等措施,为水体的水温控制标准和水环境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排水 水体生态环境 生物因子
下载PDF
四川西南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入侵生境因子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孟秀祥 冯金朝 +5 位作者 周宜君 王富明 曲木林古 赵昌杰 朱印酒 杨红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4期293-300,共8页
 于2003年5月—8月在四川西南部西昌,采用随机布设样地的方法对紫茎泽兰在该区域的入侵格局进行研究.通过量化紫茎泽兰样地的"海拔"等16个生态因子精确描述了该种外来杂草对具不同特征的各种生境的入侵.PCA分析结果表明:描...  于2003年5月—8月在四川西南部西昌,采用随机布设样地的方法对紫茎泽兰在该区域的入侵格局进行研究.通过量化紫茎泽兰样地的"海拔"等16个生态因子精确描述了该种外来杂草对具不同特征的各种生境的入侵.PCA分析结果表明:描述紫茎泽兰生境的16个生态因子所含的生态信息可由三个综合因子表征,即"生态因子"(第一主成分)、"光湿因子"(第二主成分)和"植物多样性因子"(第三主成分).紫茎泽兰的发生频率与"林型"和"坡度"呈强烈负相关,而和"土壤湿润度"、"海拔"、"灌木数"、"杂草盖度"和"距耕地距离"、"坡向"、"距水源距离"、"样地植物种数"及"样地植物株数"9个生态因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紫茎泽兰 生物入侵 生态环境 生态因子 主成分分析 PCA
下载PDF
技术感知对农户生物农药采用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畅华仪 张俊飚 何可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2-211,共10页
生物农药的环境友好特性使其逐渐成为农业绿色发展中的重要技术。关注农户对生物农药的采用行为,将有利于生物农药的推广并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因此,利用湖北省388户微观农户调查数据,应用Binary logistic模型讨论了技术感知对农户生物... 生物农药的环境友好特性使其逐渐成为农业绿色发展中的重要技术。关注农户对生物农药的采用行为,将有利于生物农药的推广并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因此,利用湖北省388户微观农户调查数据,应用Binary logistic模型讨论了技术感知对农户生物农药采用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将技术感知细分为"技术获取感知"和"技术服务感知"两大类,探究内部与外部、过程与结果等不同层面技术感知对农户采用行为影响的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技术服务感知在农户生物农药采用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不同技术服务主体作用强度依次为: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技推广组织,而技术获取感知对农户的采纳决策影响较小。据此,文章提出了旨在推进农户采纳生物农药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感知 生物农药 采用行为 影响因素 湖北省
原文传递
致仔猪水肿病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6
11
作者 刘国平 吴斌 +5 位作者 刘梦元 何启盖 唐先春 郭黎明 黄晓东 陈焕春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33,共3页
从不同省份发生水肿病的仔猪的脏器中分离到 7株细菌 ,通过菌体形态、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特性、生化特性、血清型等一系列的鉴定 ,确认为大肠埃希氏菌。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 ,该菌对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 ,可引起小鼠死亡。肉汤培养物无... 从不同省份发生水肿病的仔猪的脏器中分离到 7株细菌 ,通过菌体形态、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特性、生化特性、血清型等一系列的鉴定 ,确认为大肠埃希氏菌。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 ,该菌对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 ,可引起小鼠死亡。肉汤培养物无菌滤液能致死小鼠且剖检见相关脏器水肿 ,引起 Vero细胞死亡。对主要毒力基因 SL T- Ile及 F18进行扩增 ,SL T- Ile全部阳性 ,5株 F18为阳性 ,对 L T1及 ST1扩增则全为阴性。药敏试验证明 ,各菌株的耐药谱不同。各菌株攻毒于断奶仔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阳性 脏器 SLT 扩增 死亡 耐药谱 仔猪水肿病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试验
下载PDF
磷元素在饮用水生物处理中的限制因子作用 被引量:21
12
作者 于鑫 张晓健 王占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7-62,共6页
应用细菌生长潜力 (BGP)法 ,考察了磷元素在淮河流域某地面水厂饮用水生物处理工艺中的限制因子作用 .原水添加 5 0 μg·L- 1KH2 PO4 P后 ,BGP可以提高 5 4 % ,添加其它无机元素和添加磷元素对BGP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原水添加 2 ... 应用细菌生长潜力 (BGP)法 ,考察了磷元素在淮河流域某地面水厂饮用水生物处理工艺中的限制因子作用 .原水添加 5 0 μg·L- 1KH2 PO4 P后 ,BGP可以提高 5 4 % ,添加其它无机元素和添加磷元素对BGP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原水添加 2 0mg·L- 1C6 H12 O6 对BGP的影响要小于添加 5 0 μg·L- 1KH2 PO4 P的影响 ;原水添加磷后生物滤池对CODMn的去除率比对照生物滤池提高了 7 5 % ,其出水明显表现为碳限制型 ,对照生物滤池出水则为磷限制型 .结果说明磷元素是该水厂饮用水生物处理的限制因子 ,且限制作用强于碳元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处理 生物处理 生物滤池 限制因子 磷元素 碳元素 生物稳定性
下载PDF
对虾池残饵、粪便及死虾腐解对养殖水质影响的模拟试验 被引量:22
13
作者 祁真 杨京平 刘鹰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5-8,共4页
试验结果表明:(1)充气不仅能为对虾养殖提供充足的氧气,还能加速氨氮、亚硝态氮的氧化分解,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 05);(2)投饵或对虾死亡前9h是管理NH3-N、NO2-N的关键时间,水质恶化加快;(3)残饵、排泄物及死虾三者相比,残饵是引起... 试验结果表明:(1)充气不仅能为对虾养殖提供充足的氧气,还能加速氨氮、亚硝态氮的氧化分解,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 05);(2)投饵或对虾死亡前9h是管理NH3-N、NO2-N的关键时间,水质恶化加快;(3)残饵、排泄物及死虾三者相比,残饵是引起水质恶化的关键因子,而死虾对水质的影响很小。在对虾高密度养殖中应尽量减少残饵的残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池 残饵 粪便 死虾 腐解 养殖水质 模拟试验
下载PDF
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23
14
作者 陈亮 刘子亭 +4 位作者 韩广轩 初小静 孙宝玉 刘海防 李建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95-1803,共9页
采用Li-8150多通道土壤呼吸自动测量系统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壤呼吸进行全年连续测定,同步测量了温度、土壤含水量、地上生物量以及叶面积指数等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结果表明:土壤呼吸日动态在全年尺度上多呈单峰型,但在受到土壤封... 采用Li-8150多通道土壤呼吸自动测量系统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壤呼吸进行全年连续测定,同步测量了温度、土壤含水量、地上生物量以及叶面积指数等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结果表明:土壤呼吸日动态在全年尺度上多呈单峰型,但在受到土壤封冻和地表积水干扰时,土壤呼吸日动态呈多峰型.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特征,总体呈单峰型,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为0.85μmol CO_2·m^(-2)·s^(-1),生长季平均土壤呼吸速率为1.22μmol CO_2·m^(-2)·s^(-1).在全年尺度上,土壤温度是滨海湿地土壤呼吸的主要控制因子,可解释全年土壤呼吸87.5%的变化.在生长季尺度上,土壤含水量和叶面积指数对土壤呼吸的协同影响达到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土壤呼吸 环境因子 生物因子 黄河三角洲
原文传递
创伤敷料对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杜天乐 刘东林 +2 位作者 景春晖 张学勇 夏庆梅 《医学综述》 2015年第6期969-971,共3页
随着现代创伤技术的发展,创伤敷料不仅具有覆盖创面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功能。从20世纪60年代起,众多学者通过大量的创面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创伤敷料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功能,当前在创伤敷料的研发中如何更好地贯彻&... 随着现代创伤技术的发展,创伤敷料不仅具有覆盖创面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功能。从20世纪60年代起,众多学者通过大量的创面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创伤敷料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功能,当前在创伤敷料的研发中如何更好地贯彻"湿性环境愈合"理论,同时发挥中医传统的治伤优势,将是未来新型创伤敷料研发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敷料 生物敷料 生长因子 人工合成 湿性环境
下载PDF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旭东 黄悦勤 +1 位作者 李立明 王玉凤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4-376,共3页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SID) 6年前后发病与转归的可疑危险因素和可能的保护因素。方法 采用儿童生活环境调查表和感觉统合诊断表对北京市城区 310名儿童进行 6年的追踪调查 ,进行配比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以单因素及多因素...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SID) 6年前后发病与转归的可疑危险因素和可能的保护因素。方法 采用儿童生活环境调查表和感觉统合诊断表对北京市城区 310名儿童进行 6年的追踪调查 ,进行配比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以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资料。 结果与儿童SID发生有关联的主要可疑危险因素为妊娠水肿 (OR =7.0 6 )、母亲骨盆狭窄 (OR =3.4 5 )、家族可疑多动倾向 (OR =3.0 2 ) ,其次为父亲年龄偏大 (OR =1.2 8)、婴幼儿期疾病 (OR =1.13)、社会风气差 (OR =1.6 9)、父母管教不一致 (OR =1.4 5 )、学龄期听音乐、故事及看电影电视少 (OR =1.98)、父亲职业 (OR =1.19)。SID的保护因素有家庭支持系统好 (OR =0 .5 4 )、居住玩乐环境好(OR =0 .37)、父母对孩子的投入多 (OR =0 .5 1)、幼儿期母亲文化程度高 (OR =0 .38)。结论 儿童SID主要与生物学及遗传等危险因素有关 ,其次为家庭生活环境等社会心理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感觉统合失调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生物学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
原文传递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lasma D-dimer and von Willebrand factor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ulcer colitis 被引量:19
17
作者 XuG TianKL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75-576,共2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s of D-dimer(DD) and von Willebrand factor(vWF)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D and vWF in ulcerative colitis(UC)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29 plasma specimens were obtained from patie... AIM: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s of D-dimer(DD) and von Willebrand factor(vWF)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D and vWF in ulcerative colitis(UC)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29 plasma specimens were obtained from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male 13, female 16) aged 21-47 years (33+/-11). Disease activity was assessed by Truelove-Writeria. Patients with a score of above 5 were regarded as having active colitis. Twenty healthy people(male 12, female 8) aged 19-53 years(31+/-14) served as normal controls.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an antecubital vein puncture. Blood(1.8 mL) was injected into the tubes containing sodium citrate (0.13 mmol/L). The plasma was obtained by centrifugation at 3000 r.min(-1) for 10 min, and stored at -80 degrees until assayed by ELISA. RESULTS: The mean plasma levels of DD and vWF in active UC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s (0.69+/-0.41 vs 0.27+/-0.11, P【0.01 143+/-46 vs 103+/-35, P【0.01). The mean plasma levels of DD in the patients with active diseas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with inactive disease(0.69+/-0.41 vs 0.48+/-0.29 P【0.05). The levels of vWF were not different between active and inactive patients. DD levels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vWF levels( r =0.574, P【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levels of DD and vWF and the scope of disease and sex of the patients. CONCLUSION: vWF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and a good marker of UC intravascular thrombus and endothelial cell dysfunction were found in UC patients and the combined test of DD and vWF is helpful to distinguish the activity of the UC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ULT biological Markers Colitis Ulcerative FEMALE Fibrin 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 Humans MALE Middle Aged von Willebrand factor
下载PDF
C-reactive protein,procalcitonin,interleukin-6,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oxidative metabolites in diagnosis of infection and staging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被引量:18
18
作者 NevinIlhan NecipIlhan +2 位作者 MehmetKcksu Yavuz Ilhan Handan Akbulut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115-1120,共6页
AIM: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serum/pLasma levels of VEGF,IL-6,malondialdehyde (MDA),nitric oxide (NO),PCT and CRP in gastric carcinoma and correlation with the stages of the disease and accompanying infe... AIM: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serum/pLasma levels of VEGF,IL-6,malondialdehyde (MDA),nitric oxide (NO),PCT and CRP in gastric carcinoma and correlation with the stages of the disease and accompanying infection. METHODS:We examined the levels of serum VEGF,IL-6, PCT,CRP and plasma MDA,NO in 42 preoperative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and 23 healthy subjects.There were infection anamneses that had no definite origin in 19 cancer patients. RESULTS:The VEGF levels (mean±SD; pg/mL) were 478.05±178.29 and 473.85±131.24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infection,respectively,and these valu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The levels of VEGF, CRP,PCT,It-6,MDA and NO in cancer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healthy controls and the levels of CRP,PCT,It-6,MDA and NO were statistically increased in infection group when compared with non- infection group (P<0.001). CONCLUSION:Although serum VEGF concentrations were increased in gastric cancer,this increase might not be related to infection.CRP,PCT,IL-6,MDA and NO have obvious drawbacks in the diagnosis of infections in cancer patients. These markers may not help to identify infections in the primary evaluation of cancer patients and hence to avoid unnecessary antibiotic treatments as well as hospital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IL-6,MDA,NO and especially VEGF can be used as useful parameters to diagnose and grade gastric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dominal Pain Aged biological Markers C-Reactive Protein CALCITONIN Female Helicobacter Infections Humans INTERLEUKIN-6 Male MALNUTRITION MALONDIALDEHYDE Middle Aged Neoplasm Staging Nitric Oxide Oxidative Stress Protein Precursors Stomach Neoplasms Tumor Markers biological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 VOMITING Weight Loss
下载PDF
细胞凋亡的常用调控基因研究近况 被引量:6
19
作者 潘耀谦 于艳 高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1年第3期1-4,共4页
细胞凋亡主要受基因的控制 ,现已发现许多基因对细胞凋亡均有直接或间接的调控作用。通常将这些基因分为两大类 ,即细胞生存基因和细胞死亡基因。一般认为与细胞生存有关的基因包括 C- myc、C- abl、Ras、V-src、Bcl- 2 ,EIB,L MW5 - HL... 细胞凋亡主要受基因的控制 ,现已发现许多基因对细胞凋亡均有直接或间接的调控作用。通常将这些基因分为两大类 ,即细胞生存基因和细胞死亡基因。一般认为与细胞生存有关的基因包括 C- myc、C- abl、Ras、V-src、Bcl- 2 ,EIB,L MW5 - HL,C- kit和 Bcl- x等 ;与细胞死亡有关的基因包含 P35、P53、RB、DCC、WT- 1、Cp Gv、Bcr- abl、V- erb- A、tats2 0、DAD1、 ADO/Fas、 TGF-β、 TRP- 2、 RP- 8、TRPM- 2、SGP- 2、TIA、Bax、ICE、C- rel、irrec-rst等。本文对目前使用较多研究较深入的几种凋亡调控基因 ,即 C- myc基因、Bcl- 2基因、P53基因、ICE基因、Fas基因及 Fas L 和 Cdc2基因的来源、作用和相互间关系的研究近况 ,予以综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调控基因 细胞生存基因 细胞死亡基因 BCL-2基因 ICE基因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定经汤调节卵巢早衰生物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磊 邓树泳 +2 位作者 张琰 王秀凤 罗来成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定经汤调节卵巢早衰的生物学机制。方法: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定经汤干预组;分别检测其与卵巢早衰相关的生物分子:β-内啡肽(β-EP)、白介素-1(IL-1)、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雌激素受体(ER)、... 目的:探讨定经汤调节卵巢早衰的生物学机制。方法: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定经汤干预组;分别检测其与卵巢早衰相关的生物分子:β-内啡肽(β-EP)、白介素-1(IL-1)、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T);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探究定经汤干预下各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调控关系,并探寻定经汤调节卵巢早衰过程中的关键生物分子。结果:定经汤干预状态的生殖内分泌网络主调控因子主要包括垂体-卵巢轴上的4个生物分子,垂体-肾上腺轴靶腺层生物分子CORT以及部分下丘脑生物分子;IL-1是定经汤干预状态生殖内分泌网络主调控因子与其他公共因子共有的下丘脑部位的生物分子。结论:定经汤一方面可以直接调节垂体-肾上腺轴生物分子,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下丘脑间接调节垂体-肾上腺轴生物分子;各调控因子之间起枢纽作用的生物分子为I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经汤 卵巢早衰 生物学机制 因子分析 主调控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