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W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的研究和发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为中 周大利 +1 位作者 尹光福 郑昌琼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541-545,共5页
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和玻璃陶瓷是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其生物活性使材料被植入后能与骨形成紧密的化学键结合。A- W(Apatite/ Wollastonite)生物活性玻璃陶瓷作为此类材料的杰出代表 ,不但拥有出色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 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和玻璃陶瓷是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其生物活性使材料被植入后能与骨形成紧密的化学键结合。A- W(Apatite/ Wollastonite)生物活性玻璃陶瓷作为此类材料的杰出代表 ,不但拥有出色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 ,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大量应用和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A- W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的研究进展、研制方法、性能、应用及骨结合机理 ,并对 A- W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W 生物活性 玻璃陶瓷 生物材料 磷灰石 硅灰石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Recent biological trends in management of fracture non-union 被引量:13
2
作者 Khaled M Emara Ramy Ahmed Diab Ahmed Khaled Emara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5年第8期623-628,共6页
Bone regeneration is a complex, well-orchestrated physiological process of bone formation, which can be seen during normal fracture healing, and is involved in continuous remodelling throughout adult life. Currently,t... Bone regeneration is a complex, well-orchestrated physiological process of bone formation, which can be seen during normal fracture healing, and is involved in continuous remodelling throughout adult life. Currently,there is a plethora of different strategies to augment the impaired or "insufficient" bone-regeneration process, including the "gold standard" autologous bone graft, free fibula vascularised graft, allograft implantation, and use of growth factors, osteoconductive scaffolds, osteoprogenitor cells and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Improved "local" strategies in terms of tissue engineering and gene therapy, or even "systemic" enhancement of bone repair, are under intense investigation, in an effort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the current methods, to produce bone-graft substitutes with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that are as identical to normal bone as possible, to accelerate the overall regeneration process, or even to address systemic conditions, such as skeletal disorders and osteoporosis.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molecular and cellular events that occur during bone repair and remodeling ha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biologic agents that can augment the biological microenvironment and enhance bone repair. Orthobiologics, including stem cells, osteoinductive growth factors, osteoconductive matrices, and anabolic agents, are available clinically for accelerating fracture repair and treatment of compromised bone repair situations like delayed unions and nonunions. A lack of standardized outcome measures for comparison of biologic agents in clinical fracture repair trials, frequent off-label use, and a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these agents at the bone repair site have limited their efficacy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ical FRACTURE repair NONUNION Cell therapy bone SUBSTITUTES
下载PDF
碳/碳复合材料表面改性及其生物响应特性 被引量:9
3
作者 翟言强 李克智 +2 位作者 李贺军 刘皓 赵建国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66,共7页
碳/碳复合材料继承了碳材料固有的生物相容性,它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它的弹性模量与人骨相当,是一种具有潜力的骨修复和替代生物材料。但是由于碳/碳复合材料为生物惰性材料,其与骨组织表面仅仅是机械结合,通过表面改性,可在其表... 碳/碳复合材料继承了碳材料固有的生物相容性,它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它的弹性模量与人骨相当,是一种具有潜力的骨修复和替代生物材料。但是由于碳/碳复合材料为生物惰性材料,其与骨组织表面仅仅是机械结合,通过表面改性,可在其表面构筑生物活性涂层以提高其生物活性和减少碳颗粒的释放。本文在综述了碳/碳复合材料表面生物活性涂层制备方法及其生物学响应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表面改性 生物特性 骨替换
下载PDF
Machinability of ultrasonic vibration-assisted micro-grinding in biological bone using nanolubricant 被引量:8
4
作者 Yuying YANG Min YANG +4 位作者 Changhe LI Runze LI Zafar SAID Hafiz Muhammad ALI Shubham SHARMA 《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3年第1期115-130,共16页
Bone grinding is an essential and vital procedure in most surgical operations.Currently,the insufficient cooling capacity of dry grinding,poor visibility of drip irrigation surgery area,and large grinding force leadin... Bone grinding is an essential and vital procedure in most surgical operations.Currently,the insufficient cooling capacity of dry grinding,poor visibility of drip irrigation surgery area,and large grinding force leading to high grinding temperature are the technical bottlenecks of micro-grinding.A new micro-grinding process called ultrasonic vibration-assisted nanoparticle jet mist cooling(U-NJMC)is innovatively proposed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It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ultrasonic vibration(UV)and nanoparticle jet mist cooling(NJMC).Notwithstanding,the combined effect of multi parameter collaborative of U-NJMC on cooling has not been investigated.The grinding force,friction coefficient,specific grinding energy,and grinding temperature under dry,drip irrigation,UV,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MQL),NJMC,and U-NJMC micro-grinding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nimum normal grinding force and tangential grinding force of U-NJMC micro-grinding were 1.39 and 0.32 N,which were 75.1%and 82.9%less than those in dry grinding,respectively.The minimum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specific grinding energy were achieved using U-NJMC.Compared with dry,drip,UV,MQL,and NJMC grinding,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U-NJMC was decreased by 31.3%,17.0%,19.0%,9.8%,and 12.5%,respectively,and the specific grinding energy was decreased by 83.0%,72.7%,77.8%,52.3%,and 64.7%,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UV or NJMC alone,the grinding temperature of U-NJMC was decreased by 33.5%and 10.0%,respectively.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U-NJMC provides a novel approach for clinical surgical micro-grinding of biological b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grinding biological bone ultrasonic vibration(UV) nanoparticle jet mist cooling(NJMC) grinding force grinding temperature
原文传递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type I receptors of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in bone 被引量:11
5
作者 Shuxian Lin Kathy KH Svoboda +1 位作者 Jian Q Feng Xinquan Jiang 《Bone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63-71,共9页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BMPs) have multiple roles in skeletal development, homeostasis and regeneration. BMPs signal via type I and type II serine/threonine kinase receptors (BMPRI and BMPRII). In recent deca...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BMPs) have multiple roles in skeletal development, homeostasis and regeneration. BMPs signal via type I and type II serine/threonine kinase receptors (BMPRI and BMPRII). In recent decades, genetic studies in humans and mice have demonstrated that perturbations in BMP signaling via BMPRI resulted in various diseases in bone, cartilage, and muscles. In this review, we focus on all three types of BMPRI, which consist of activin-like kinase 2 (ALK2, also called type IA activin receptor), activin- llke kinase 3 (ALK3, also called BMPRIA), and activin-like kinase 6 (ALK6, also called BMPRIB). The research areas covered include the current progress regarding the roles of these receptors during myogenesis, chondrogenesis, and osteogenesis. Understanding the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functions of these receptors at th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evels will advance drug development and tissue regeneration for treating musculoskeletal diseases and bone defect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type I receptors of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in bone TYPE
下载PDF
豚鼠脊髓损伤模型早期骨代谢指标的改变 被引量:10
6
作者 凯拉什 李泽兵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52-353,共2页
目的 观察豚鼠脊髓损伤 (SCI)模型的骨代谢生化指标 ,骨密度骨量和形态学变化。方法 将 2 3只豚鼠分为实验组 (A组 )及正常对照组 (B组 ) ,3~ 4月龄 ,体重 4 2 7~ 710 g。A组人工脊髓损伤后 2周测BMD、血清BALP和尿Pyd/Cr,Ca/Cr,并... 目的 观察豚鼠脊髓损伤 (SCI)模型的骨代谢生化指标 ,骨密度骨量和形态学变化。方法 将 2 3只豚鼠分为实验组 (A组 )及正常对照组 (B组 ) ,3~ 4月龄 ,体重 4 2 7~ 710 g。A组人工脊髓损伤后 2周测BMD、血清BALP和尿Pyd/Cr,Ca/Cr,并制备胫骨骺病理切片及测胫骨干重、灰重 ,采用SPSS软件作秩和检验和t检验 (P <0 .0 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脊髓损伤组可见 ,表现为Pyd/Cr和尿Ca/Cr增加 (P <0 .0 1和P <0 .0 5 ) ,BALP减少 (<0 .0 1) ,灰重减少(P <0 .0 1) ,实验组病理切片的骨小梁排列紊乱、断裂连接性差 ,而BMD及干重 (P >0 .0 5 )无明显变化。结论 脊髓损伤后早期骨吸收明显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骨代谢指标 骨吸收 废用性骨质疏松
下载PDF
生物支架材料及打印技术修复骨缺损 被引量:2
7
作者 孔祥宇 王兴 +6 位作者 裴志伟 常家乐 李斯琴 郝廷 何万雄 张葆鑫 贾燕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9-485,共7页
背景:近年来随着生物支架材料和生物打印技术的发展,组织工程骨成为了骨缺损修复的研究热点。目的:简述当前骨缺损的治疗方式,总结制备组织工程骨支架的生物材料及生物打印技术,探讨生物材料和打印技术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及目前面临的... 背景:近年来随着生物支架材料和生物打印技术的发展,组织工程骨成为了骨缺损修复的研究热点。目的:简述当前骨缺损的治疗方式,总结制备组织工程骨支架的生物材料及生物打印技术,探讨生物材料和打印技术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及目前面临的挑战。方法:以“bone defect,tissue engineering,biomaterials,3D printing technology,4D printing technology,bioprinting,biological scaffold,bone repair”或“骨缺损,组织工程,生物材料,3D打印技术,4D打印技术,生物打印,生物支架,骨修复”等作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在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2009-01-01/2022-12-01发表的相关文献,最后经第一作者筛除并追加收录优质参考文献,共纳入93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骨缺损的治疗方式主要有骨移植、膜引导再生技术、基因治疗、骨组织工程技术等,最佳的治疗方式仍没有定论。骨组织工程技术是治疗骨缺损的新兴技术,通过构建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增强骨形成能力的三维结构,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热点技术。生物支架材料多种多样,各具特点,有利有弊,单一的生物材料无法满足组织工程骨对支架的需求,通常将多种材料复合互补使支架在满足力学性能需求的同时兼顾生物性能。生物打印技术能对支架的孔隙进行调节、构建复杂的空间结构,更利于细胞的黏附增殖和分化。新兴的4D打印技术引入“时间”作为第四维度,使制备的支架具有动态性,随着智能材料的同步发展,4D打印技术为未来骨缺损高效修复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3D打印技术 4D打印技术 生物打印 生物支架 骨修复
下载PDF
免疫抑制剂结合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杨腾蛟 朱珊珊 +1 位作者 陆艳丽 高钟丽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6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结合生物制剂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医院治疗的98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达木单抗注射...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结合生物制剂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医院治疗的98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达木单抗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免疫相关指标、炎症相关指标、骨代谢相关指标、血清相关标志物。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晨僵具体时间、关节压痛数量、肿胀关节数量以及RA患者病情评价(DAS28)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免疫系统补体C3、补体C4、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指标[骨桥蛋白(OPN)、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nti-CCP)]、炎症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骨代谢指标[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ⅠCT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及骨钙素(BGP)]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免疫抑制剂结合生物制剂对RA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的骨代谢以及血清学指标和炎症相关指标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免疫抑制剂 生物制剂 骨代谢
下载PDF
组织工程技术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及前景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凯佳 刘景云 +4 位作者 曹宁 孙建波 周燕 梅建国 任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50-1456,共7页
背景:股骨头坏死早期多采用植骨类保髋手术治疗,其中自体骨与异体骨是常用的植骨材料,但自体骨移植创伤性大且供骨来源有限,异体骨虽来源丰富,但存在严重的免疫排斥反应和吸收风险。近年来,以间充质干细胞为基础的组织工程技术是治疗股... 背景:股骨头坏死早期多采用植骨类保髋手术治疗,其中自体骨与异体骨是常用的植骨材料,但自体骨移植创伤性大且供骨来源有限,异体骨虽来源丰富,但存在严重的免疫排斥反应和吸收风险。近年来,以间充质干细胞为基础的组织工程技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新方法,经过基础实验和临床应用的检验,正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目的:综述组织工程技术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及前景,为临床治疗股骨头坏死提供新的选择。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13-2023年的PubMed数据库和中国知网,英文检索词为“tissue engineering,mesenchymal stem cells,biological scaffolds,cytokines,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bone graft,hip preservation”,中文检索词为“组织工程,间充质干细胞,生物支架,细胞因子,股骨头坏死,植骨,保髋”,选择运用组织工程技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的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所有文章进行初筛后,共纳入55篇代表性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随着生物技术与材料学的不断发展,骨组织工程技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己取得较大进展,例如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修复骨坏死、基因重组技术及表面改性技术与骨组织工程的结合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等;②组织工程技术应用于坏死股骨头时可促进坏死骨组织再生和血管系统的修复,同时为坏死区域提供生物力学稳定性,并且利用生物活性因子促进种子细胞的修复作用,完成坏死区新生骨的再生;③但目前这些研究大多数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骨组织工程研究仍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和挑战,随着纳米技术、组织工程学和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性能完善的仿生替代植骨材料将有望诞生;④在未来应用骨组织工程技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有望成为一种令人满意的治疗方式,给保髋患者带来福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支架 细胞因子 股骨头坏死 植骨 保髋
下载PDF
生物力学作用对成骨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婉琦 李振豪 +6 位作者 崔焱 刘家河 李陈致 吴铭健 李炎城 杨帆 刘保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407-3412,共6页
背景:骨形成是成骨细胞合成和分泌类骨质并促进其矿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普遍存在力学信号转导。成骨细胞在体内主要受到重力、压应力、拉伸力、流体剪切力和静水压力等力学因素的调节,不同的力学作用通过激素、细胞骨架蛋白和微小RNA等... 背景:骨形成是成骨细胞合成和分泌类骨质并促进其矿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普遍存在力学信号转导。成骨细胞在体内主要受到重力、压应力、拉伸力、流体剪切力和静水压力等力学因素的调节,不同的力学作用通过激素、细胞骨架蛋白和微小RNA等调节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物特性。通过明确生物力学作用对成骨细胞的影响,为成骨细胞在骨代谢疾病中的治疗提供思路及参考依据。目的:综述不同生物力学作用对成骨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PubMed、Web of Science、FMRS、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2000-2023年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与生物力学作用对成骨细胞影响有关的包括基础研究及组织工程研究在内的所有文献,最终对70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不同生物力学作用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物特性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和作用力的强度和时间相关,具体作用如下:①微重力条件下,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到抑制,导致骨密度下降,从而形成骨质疏松症。②相比于微重力,超重力对成骨细胞的增殖产生促进作用。③压应力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存在加载强度和时间的依赖性。适宜的压应力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益于骨组织的形成和修复;而过度的压应力则会导致成骨细胞凋亡和骨组织的破坏。④在成骨细胞上施加不同类型的拉伸力,其生物学效应存在差异。研究表明,伸长率在0-12%的范围内对成骨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⑤流体剪切力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增强生物材料的骨诱导作用。⑥静水压可以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产生影响,这些作用与静水压施加的时间和强度密切相关。研究不同生物力学作用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对于深入理解骨生长和维护机制具有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生物力学 生物特性 信号通路 机械转导 微小RNA 骨代谢 骨质疏松
下载PDF
三周期极小曲面骨支架生物学性能研究进展
11
作者 孙亚迪 王岩 +5 位作者 董本超 杨培川 李奕扬 马天成 马剑雄 马信龙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1-376,共6页
由外伤和疾病所致的骨缺损患者逐年增多,而骨缺损的治疗仍然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目前骨缺损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自体骨移植和同种异体骨移植,然而这些方法的应用受到诸多限制。近年来,骨支架作为骨缺损修复的研究热点备受关注。三周期... 由外伤和疾病所致的骨缺损患者逐年增多,而骨缺损的治疗仍然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目前骨缺损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自体骨移植和同种异体骨移植,然而这些方法的应用受到诸多限制。近年来,骨支架作为骨缺损修复的研究热点备受关注。三周期极小曲面(TPMS)骨支架作为构建骨支架的热门选择之一,其生物学性能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渗透性、比表面积、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等因素被认为是影响TPMS骨支架生物学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对TPMS骨支架生物学性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周期极小曲面 骨支架 生物学性能 骨缺损
下载PDF
黏膜厚度与种植体植入深度对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波 芮宇欣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针对不同厚度的黏膜采取不同的植入深度,探究其对种植体边缘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期间于太原恒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就诊行单颗后牙种植固定修复的患者78名,共植入96枚平台转移种植体,根据黏膜厚度分为两组:... 目的:针对不同厚度的黏膜采取不同的植入深度,探究其对种植体边缘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期间于太原恒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就诊行单颗后牙种植固定修复的患者78名,共植入96枚平台转移种植体,根据黏膜厚度分为两组:薄龈组(<3 mm)和厚龈组(≥3 mm),薄龈组46枚种植体植入到骨平面下1.5 mm,厚龈组50枚种植体平齐骨面植入,在植入即刻、修复后6个月和12个月拍摄根尖片,分别测量两组骨水平变化,应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修复后6个月及12个月,薄龈组与厚龈组骨吸收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薄龈组种植体均没有出现螺纹暴露。结论:通过将平台转移种植体植入到骨下合适的位置,能够维持种植体边缘骨水平,弥补软组织厚度的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龈生物型 生物学宽度 骨吸收 骨改建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武越 银河 +5 位作者 陈琳 张威 周猷 魏戌 李晋玉 朱立国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501-1506,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复方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药物相关靶点,通过国际公认疾病基因数据库筛选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后获得直接靶点并在ST...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复方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药物相关靶点,通过国际公认疾病基因数据库筛选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后获得直接靶点并在STRING数据库中进行扩充,后进行网络拓扑分析获得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以进一步分析其治疗颈性眩晕的分子机制。结果:在TSMSP数据库与BATMAN-TCM数据库中共提取出活性成分所对应的靶点350个。在疾病基因数据库中得到与颈性眩晕相关的已知靶点253个。2组靶点映射后得到定眩汤作用于颈性眩晕的直接靶点21个,经STRING数据库扩充后得到199个直接和间接靶点。在Cytoscape中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共筛选出99个关键节点,GO分析结果表明,关键节点的生物过程主要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等;细胞成分主要包括核染色质、细胞外空间等;分子功能主要包括酶结合、DNA结合等。涉及的信号通路有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等。结论: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研究初步探讨了定眩汤作用的关键靶点及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发现其主要作用可能是影响骨平衡、调节骨代谢、促进血管的修复、调控相关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眩汤 颈性眩晕 网络药理学 分子机制 信号通路 生物学过程 骨代谢 血管修复
下载PDF
同种异体骨材料及其在拔牙位点保存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乔 周蓉 陈武 《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034-1037,共4页
创伤、感染等因素常可造成牙槽骨不同程度、不同形状的骨缺损,对患者的外形美观以及健康造成影响。为了重建患者骨缺损区形态及功能,常需要对缺损处进行骨移植。自体骨移植作为骨缺损区植骨的"金标准",其优点已被临床医生所熟... 创伤、感染等因素常可造成牙槽骨不同程度、不同形状的骨缺损,对患者的外形美观以及健康造成影响。为了重建患者骨缺损区形态及功能,常需要对缺损处进行骨移植。自体骨移植作为骨缺损区植骨的"金标准",其优点已被临床医生所熟知,但其有来源受限、易造成"二次创伤"的缺点。同种异体骨因来源丰富、可满足不同形态的骨缺损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骨科的脊柱融合治疗、口腔的拔牙位点保存等。该文将就同种异体骨的制备、生物学基础及其在口腔拔牙位点保存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骨 生物学机制 自体骨 骨移植 拔牙位点保存
下载PDF
聚己内酯及其复合材料在组织工程骨构建中的地位与问题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振华 刘姿辰 禹宝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3571-3577,共7页
背景:随着骨组织工程领域的发展,支架材料的作用越来越体现出来,其中聚己内酯及其复合材料也越来越吸引研究人员,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的:介绍聚己内酯的基本性能和合成方法,总结聚己内酯及其复合材料在骨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 背景:随着骨组织工程领域的发展,支架材料的作用越来越体现出来,其中聚己内酯及其复合材料也越来越吸引研究人员,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的:介绍聚己内酯的基本性能和合成方法,总结聚己内酯及其复合材料在骨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发展和研究方向作出展望。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词为“PCL、PCL composites、bone tissue engineering、scaffold、bone、PCL synthesis”,并以“and”为逻辑组合关系,检索时间为1950至2020年。初步检索以及筛选文献得到文献253篇,仔细阅读并筛选后对52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纯聚己内酯材料应用于骨组织工程中还有一定的缺点,但得益于其易于化学修饰和物理改性的特点,聚己内酯复合材料成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备选材料之一;②由于聚己内酯优良的溶解性及热性能,可适用于多种支架制备技术,可根据施用部位选择合适的支架制备技术,目前来说也有新兴技术的出现,多种多样的支架制备技术也拓宽了聚己内酯的应用领域,所以支架制备技术也应该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③从聚己内酯的改性方向来说,无机物及天然或合成聚合物的改性已得到广泛关注;④在实验研究方法上,研究人员应注意结合临床需求引入更多种实验细胞及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聚己内酯 复合材料 骨组织工程 生物支架 骨缺损 骨科植入物 综述
下载PDF
BMP-4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运动损伤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毛海峰 《宜春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45-147,共3页
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又名BMP-2b,属于TGF-β超家族成员。与BMP-2同源,具有结构、功能的相似性。其不仅是一种具有超强能力骨诱导活性因子,对神经系统的胚胎发育、生长分化、肺的发育来说也是重要的调节因子。但在骨折愈合的不同时期... 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又名BMP-2b,属于TGF-β超家族成员。与BMP-2同源,具有结构、功能的相似性。其不仅是一种具有超强能力骨诱导活性因子,对神经系统的胚胎发育、生长分化、肺的发育来说也是重要的调节因子。但在骨折愈合的不同时期与BMP-2的作用不同。本文就BMP-4的生物学功能,骨折愈合机制与BMP-2的区别,以及在运动损伤修复中骨折愈合、关节损伤、基因治疗等特定时期里表达的特异性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P-4 生物学功能 运动损伤 骨修复
下载PDF
电化学沉积生物功能涂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翁文剑 庄均珺 +2 位作者 林素雅 董灵庆 程逵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39-1547,共9页
医用金属材料作为骨科常用的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但缺乏骨整合能力。表面修饰生物功能涂层可极大地提升其生物学性能。电化学沉积作为一种工艺简单、过程温和的涂层制备方式在生物涂层制备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医用金属材料作为骨科常用的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但缺乏骨整合能力。表面修饰生物功能涂层可极大地提升其生物学性能。电化学沉积作为一种工艺简单、过程温和的涂层制备方式在生物涂层制备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本文根据骨整合阶段植入体表面所需具备的生物功能,例如生物活性、组织诱导性、抗菌性等,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利用电化学沉积制备生物功能涂层的研究状况,介绍了电化学沉积生物功能涂层的机理及优势,展望了电化学沉积技术在生物功能涂层制备方面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沉积 生物功能 涂层 骨整合 骨植入体
原文传递
建立种植体周围理想界面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冬梅 朱力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498-501,共4页
种植体替代天然牙植入牙槽骨行使功能,植入后的种植体与周围软硬组织发生一系列改建,并形成了不同界面。种植体周围界面可分为种植体-软组织界面、种植体-基台界面、种植体-骨界面等。软组织界面生物学宽度在种植体-基台界面周围形成,... 种植体替代天然牙植入牙槽骨行使功能,植入后的种植体与周围软硬组织发生一系列改建,并形成了不同界面。种植体周围界面可分为种植体-软组织界面、种植体-基台界面、种植体-骨界面等。软组织界面生物学宽度在种植体-基台界面周围形成,且与种植体-骨界面周围骨吸收有关。这3者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种植体骨水平,是关系到种植修复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宽度 种植体一基台界面 平台转换 骨吸收
原文传递
骨生化指标在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定 张琪琪 胡勇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56-160,共5页
骨肿瘤是起源于间充质细胞,发生于骨组织及其附属结构的一类良、恶性肿瘤的总称,骨肿瘤的发病率女性约为1.060/10万,男性约为1.112/10万,虽属少见的肿瘤类型,但对人体的危害大,特别是恶性肿瘤,目前疗效虽然提高,但仍不令人满意... 骨肿瘤是起源于间充质细胞,发生于骨组织及其附属结构的一类良、恶性肿瘤的总称,骨肿瘤的发病率女性约为1.060/10万,男性约为1.112/10万,虽属少见的肿瘤类型,但对人体的危害大,特别是恶性肿瘤,目前疗效虽然提高,但仍不令人满意,发病趋势呈年轻,在骨科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1]。正常的骨代谢是骨生成和骨吸收的动态平衡,这种平衡主要有骨组织中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维持,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就会表现出各种骨疾病。骨生成和骨吸收异常伴随的生化指标及导致骨生成和骨吸收变化的相关因素均可作为骨肿瘤的生物标记。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有望通过检测骨肿瘤患者体内的生化指标变化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目的。现在就骨组织生化指标在骨肿瘤患者诊治中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探讨他们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价值 骨生化指标 骨肿瘤 分子生物学技术 生化指标变化 恶性肿瘤 肿瘤患者 间充质细胞
原文传递
基于3D打印的双相磷酸钙胶原改性支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海鸽 索海瑞 +1 位作者 王玲 徐铭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4780-4786,共7页
背景:制作出类似天然骨成分和机械强度、表面活性良好且具有多孔结构的三维胶原/双相磷酸钙支架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一个难点。目的:制备兼具高孔隙率、高机械强度和高表面生物活性的三维多孔骨组织支架。方法:以质量比为60∶40的羟基磷... 背景:制作出类似天然骨成分和机械强度、表面活性良好且具有多孔结构的三维胶原/双相磷酸钙支架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一个难点。目的:制备兼具高孔隙率、高机械强度和高表面生物活性的三维多孔骨组织支架。方法:以质量比为60∶40的羟基磷灰石与β-磷酸三钙为浆料,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双相磷酸钙支架,高温烧结后,分别以0.5,1.0,1.5g/L的Ⅰ型胶原溶液对支架进行涂覆处理,制备胶原/双相磷酸钙支架,通过表观形貌、孔隙率、吸水率、机械性能测试筛选最佳Ⅰ型胶原溶液涂覆质量浓度,进行细胞实验。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接种于双相磷酸钙支架与胶原/双相磷酸钙支架上,培养1,7d,Calcein-AM染色观察细胞活性;培养1,3,7d,Alamar Blue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与结论:①当Ⅰ型胶原溶液涂覆质量浓度为0.5g/L时,胶原/双相磷酸钙支架具有良好的孔隙率与吸水率,抗压强度为(4.99±0.15)MPa,压缩模量为(95.24±0.57)MPa,符合天然松质骨的机械强度要求,细胞实验选择此涂覆质量浓度;②两种支架都支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培养至7d时,细胞在胶原/双相磷酸钙支架表面已基本长满,大多呈梭形或星形,细胞伸展良好,排列紧密,在支架上黏附形成网状结构,但双相磷酸钙支架上还有部分区域无细胞黏附;③两组支架中培养1,3d的细胞增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胶原/双相磷酸钙支架上培养7d的细胞增殖快于双相磷酸钙支架(P<0.05);④结果表明在保证孔隙率、高机械强度的情况下,Ⅰ型胶原溶液涂覆可提高双相磷酸钙支架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双相磷酸钙 胶原 涂覆 细胞活性 生物材料 骨组织 胶原/双相磷酸钙支架 细胞增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