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温生物反馈并放松训练治疗高血压病154例观察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殊响 杨继明 +2 位作者 梁瑞贞 李晋生 郝思亲 《中华理疗杂志》 2000年第5期278-280,共3页
目的 观察皮温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方法 将154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反馈组、对照组各62例及减(停)药组30例。反馈组、减药组应用皮温生物反馈治疗并放松训练,参照动态血压监测(ABPM)提示的血压高峰值,进行高峰前反馈的时... 目的 观察皮温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方法 将154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反馈组、对照组各62例及减(停)药组30例。反馈组、减药组应用皮温生物反馈治疗并放松训练,参照动态血压监测(ABPM)提示的血压高峰值,进行高峰前反馈的时间治疗。结果 在反馈治疗92例中,73例不同程度地减少乃至停用了降压药物,其中反馈组47例、减药组26例(9例停用了降压药)。结论 皮温反馈法不仅可作为Ⅰ期高血压病与临界高血压的首选疗法,也是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放松训练 高血压 皮肤温度 治疗
下载PDF
女子射箭运动员心理镇定性的控制训练 被引量:13
2
作者 石岩 宋景茂 +2 位作者 李崇善 王友群 刘红星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82-87,共6页
本研究对4名优秀女子射箭运动员进行心理教育、心理诊断、心理训练(生物反馈式放松训练和结合比赛情景表象训练)、心理咨询和塞前心理准备等为主要形式和内容的心理镇定性控制训练,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艾森克个性问卷 生物反馈 放松训练 表象训练 肌电图 女子射箭
下载PDF
生物反馈放松治疗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朱熊兆 戴晓阳 +5 位作者 姚树桥 周智广 毛季萍 胡敏 罗宏斌 王平芳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67-170,共4页
随机选择实验组23例Ⅱ型糖尿病病人,除常规药物治疗外辅以生物反馈放松训练4周,对照组33例,仅常规药物治疗,测治疗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发现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平均血糖及HbA1c均有所下降,实验组下... 随机选择实验组23例Ⅱ型糖尿病病人,除常规药物治疗外辅以生物反馈放松训练4周,对照组33例,仅常规药物治疗,测治疗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发现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平均血糖及HbA1c均有所下降,实验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实验组血糖日波动范围明显减小,对照组血糖波动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果显示生物反馈放松疗法有助于Ⅱ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改善,并可以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放松训练 糖尿病 治疗 糖代谢
下载PDF
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联合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在CT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1
4
作者 程艺 许歌 +2 位作者 张凡 王艺梦 高剑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联合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在CT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心脏CT检查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和视频立体化... 目的探讨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联合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在CT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心脏CT检查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和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配合度、检查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操作时间。结果观察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27.31,P<0.05);观察组患者检查过程中不良检查事件发生率为2.67%(4/150),对照组为8.00%(12/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5,P<0.05);观察组的操作时间为(5.48±2.34)min,对照组为(8.45±2.4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91,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可提高患者检查过程中的配合度,减少操作时间和检查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视频 生物反馈放松训练 CT检查 配合度 操作时间
原文传递
健康教育结合放松训练对亚健康者疲乏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肖靖琼 周郁秋 +2 位作者 张秀花 李莎莎 田玲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3期68-70,共3页
目的探索适合改善亚健康疲乏状态的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以疲劳为主要症状的亚健康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结合放松训练。连续干预8周后采用亚健康状况(... 目的探索适合改善亚健康疲乏状态的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以疲劳为主要症状的亚健康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结合放松训练。连续干预8周后采用亚健康状况(SHSQ-25)、疲劳量表-14(FS-14)问卷调查及血乳酸测定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血乳酸值、FS-14总分及躯体疲乏、脑力疲乏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SHSQ-25总分及疲劳症状、精神症状、免疫力症状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健康教育结合放松训练的干预模式可以改善亚健康症状,缓解亚健康的疲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 疲乏 健康教育 脑电生物反馈 放松训练
下载PDF
飞行人员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效果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军 王煜蕙 +4 位作者 杜长伟 刘玉华 赵春华 王开辉 冯琦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1141-1143,共3页
目的评价航空心理训练中对飞行人员实施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渐进性肌肉放松、呼吸调整放松、意向放松和音乐放松等四种方法进行反馈训练,对训练中心率、压力指数和PNN50生理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训练前、中和后期各... 目的评价航空心理训练中对飞行人员实施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渐进性肌肉放松、呼吸调整放松、意向放松和音乐放松等四种方法进行反馈训练,对训练中心率、压力指数和PNN50生理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训练前、中和后期各生理指标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四种训练方法之间生理指标变化无差异(P>0.05);低年龄组心率变化在训练前和训练中、训练后与中间和高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飞行人员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效果明显,不同放松方法的训练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训练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年龄组训练效果好于中间和高年龄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人员 生物反馈放松训练
下载PDF
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结合耳针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7
作者 付小丽 潘倩 +1 位作者 杨梦玲 韩玮 《新疆医学》 2024年第7期793-796,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放松训练联合耳针应用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原发性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92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原发性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基础组46例给予生物反馈放...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放松训练联合耳针应用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原发性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92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原发性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基础组46例给予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耳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睡眠结构参数、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结果实验组睡眠持续时间、睡眠效率、睡眠困扰、日间功能紊乱、睡眠质量、入睡时长分值均低于基础组(P<0.05);实验组觉醒时间(ATA)、睡眠潜伏期(SL)均低于对照组,睡眠效率(SE)、实际总睡眠时间(TST)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放松训练联合耳针能够有效调节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结构参数,提高睡眠质量,改善血清神经递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失眠 生物反馈放松训练 老年 脑卒中 耳针
下载PDF
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对驻水面舰艇焦虑军人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崔英丹 孙月吉 +4 位作者 郭德纲 宁淑娥 陈爱年 王智 王浩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555-560,共6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对驻舰焦虑军人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海军某水面舰艇有焦虑情绪的军人140名(50≤SAS标准分<70,不符合DSM-IV的焦虑症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人。干预组给...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对驻舰焦虑军人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海军某水面舰艇有焦虑情绪的军人140名(50≤SAS标准分<70,不符合DSM-IV的焦虑症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人。干预组给予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对照组不进行放松训练,自然安静状态下监测生理指标,即心率(HR)及心率变异性(HRV)频域指标的低频成分(LF)和高频成分(HF)的标准单位(nu),1次/d,每次持续30 min,连续10 d,共10次。结果每次干预后干预组军人心率都低于干预前,且在第7、8、9、10次自身配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每次干预后心率呈下降趋势,但对每次干预前的心率进行方差分析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自身配对比较及不同干预次数干预前的心率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组每次干预后军人的lnLF(nu)值均较干预前下降,且在第8、9、10次自身配对比较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干预次数增多,lnLF(nu)呈逐步下降趋势,但干预前不同试验次数之间方差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每次干预后军人的lnLF(nu)值均较前升高,但干预前后自身比较及干预前不同试验次数之间方差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组每次干预后军人的lnHF(nu)值都高于干预前,且在第8、9、10次自身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干预次数增多,lnHF(nu)呈逐步上升趋势,但干预前不同实验次数之间方差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每次干预后lnHF(nu)值均较前下降,但干预前后自身比较及干预前不同试验次数之间方差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前后HR和HRV的基线期值比较:第1次与第10次基线期的HR,lnLF(nu),lnHF(nu)的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放松训练能提高军人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降低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放松训练 军人 心率变异性 生理相干与自主平衡系统
下载PDF
脑卒中焦虑病人的心理干预 被引量:3
9
作者 杨艳梅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21期3248-3249,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脑卒中伴焦虑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6例脑卒中伴焦虑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心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支持...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脑卒中伴焦虑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6例脑卒中伴焦虑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心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及生物反馈治疗等。结果:干预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病人治疗后的焦虑情绪差异有显著性,心理干预组焦虑减分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脑卒中病人伴有的抑郁焦虑症状,亦可促进躯体疾病的康复,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焦虑情绪 心理干预 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 生物反馈治疗
下载PDF
生物反馈训练技术对不同焦虑特质飞行人员心理训练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戚菲 项瑛 +1 位作者 阮源 许兢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第12期1233-1238,共6页
目的探讨3种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方法对飞行人员心理训练是否有效,并探讨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对不同焦虑特质的飞行人员的训练效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212例飞行人员采用3种放松技术进行训练,同时观察并记录训练前期、训练中期、训练后期飞... 目的探讨3种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方法对飞行人员心理训练是否有效,并探讨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对不同焦虑特质的飞行人员的训练效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212例飞行人员采用3种放松技术进行训练,同时观察并记录训练前期、训练中期、训练后期飞行人员的脉搏、压力指数以及PNN50的数值。结果①飞行人员脉搏在生物反馈训练后期、训练中期与训练前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2~1.461,P>0.05);飞行人员的压力指数训练中期与训练前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9,P>0.05),训练后期与训练前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87,P<0.05);飞行人员的PNN50在训练后期与训练前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73,P<0.01)。②不同放松训练方式的训练效果对PNN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不同焦虑特质的飞行人员对于放松训练的训练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同年龄组训练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飞行人员心理训练中采用生物反馈放松技术,训练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技术 放松训练 飞行人员 焦虑特质
下载PDF
身心放松反馈训练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晓东 张永宝 +6 位作者 耿斌 范军 桂春梅 景百胜 蒋科 胡晓林 聂永生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2年第3期28-30,共3页
目的:建立性能良好、功能完善、组成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和适合自学的身心放松反馈训练系统。方法:将现代生物反馈技术与传统心理放松训练方法相结合,选用有效的生理参数作为客观评价依据和反馈指标。结果:进行了10余种心理放松方法反馈... 目的:建立性能良好、功能完善、组成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和适合自学的身心放松反馈训练系统。方法:将现代生物反馈技术与传统心理放松训练方法相结合,选用有效的生理参数作为客观评价依据和反馈指标。结果:进行了10余种心理放松方法反馈训练,训练指导语的引导、多种场景画面和声音反馈信息、训练后的评价,为训练者提供训练中和训练后的有效反馈信息。结论:系统能够提供良好的身心放松学习和训练练习环境,可指导人们进行放松训练,更快、更好地掌握心理放松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身心放松 反馈训练
下载PDF
生物反馈放松训练中脑电α波、肌电及皮电的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米 施旺红 +1 位作者 杨兴洁 宋丽娜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8年第2期168-169,共2页
目的比较采用脑电、肌电、皮电信号进行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和音乐放松过程中脑电(EEG)α波相对功率、肌电(EMG)、皮电(GSR)的变化。方法对16名健康被试首先进行音乐放松30min,然后按随机顺序采用脑电、肌电、皮电各进行生物反馈放... 目的比较采用脑电、肌电、皮电信号进行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和音乐放松过程中脑电(EEG)α波相对功率、肌电(EMG)、皮电(GSR)的变化。方法对16名健康被试首先进行音乐放松30min,然后按随机顺序采用脑电、肌电、皮电各进行生物反馈放松训练30min。试验过程中运用spirit-32生物反馈仪记录脑电α波相对功率、肌电、皮电并分析。结果脑电α波相对功率上升幅度在脑电[(4.49±2.62)%]、肌电[(4.90±4.59)%]、皮电[(3.70±2.87)%]生物反馈放松训练中比音乐放松[(1.28±0.97)%]时明显(t=4.589,3.087,3.187,P〈0.05)。皮电下降幅度在脑电[(2.52±1.58)豪西门子]、皮电[(1.38±0.47)豪西门子]生物反馈放松训练中比音乐放松[(0.75-t-O.84)豪西门子]时明显(t=3.954、2.582,P〈0.05)。音乐放松、各种生物反馈放松训练使脑电α波相对功率(肌电、皮电)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不同(F=2.083,1.773,3.939),P〈0.05。结论生物反馈过程中生理信号的上下波动变化可能由于全或无的反馈方式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放松训练 脑电 肌电 皮电
原文传递
人体放松技能训练系统的设计与自控能力的培养
13
作者 金成 程建辉 《保定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55-57,共3页
利用生物反馈技术设计了人体放松技能训练系统,实现了多路人体生物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同时结合传统的放松训练手段,讨论了如何帮助使用者通过训练学会控制、调节自身的生理机能而达到心理、肌体放松和防治心理疾病的目的.
关键词 生物反馈 信号采集 放松训练
下载PDF
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质量、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丁一虹 王利芳 +2 位作者 石孝净 李岩 余瑞朋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0年第8期1178-1182,共5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质量、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84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质量、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84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干预前后多导睡眠图(PSG)参数、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低于对照组(t=-3.204,-5.665;P=0.000),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Sp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9,P=0.027;t=2.947,P=0.004);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9,P=0.000;t=-3.250,P=0.002);干预后,观察组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PSQ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85,-3.830,-3.142,-3.500,-3.312,-4.010,-6.196,-11.945;P<0.01);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肢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89,11.835,6.959,5.835,3.458,8.172,5.670,9.159;P<0.001)。结论:生物反馈放松训练能够有效缓解OSAHS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其睡眠质量,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生物反馈放松训练 睡眠质量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在肿瘤病人化疗期的应用 被引量:18
15
作者 苏小茵 谭悦 +1 位作者 郑美春 朱延力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627-629,共3页
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实验组30例肿瘤化疗期的病人施行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干预,观察其对病人心理-生理反应的影响,并与对照组30例病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化疗疗程开始前,两组病人SCL-90问卷测在总分均分都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且... 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实验组30例肿瘤化疗期的病人施行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干预,观察其对病人心理-生理反应的影响,并与对照组30例病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化疗疗程开始前,两组病人SCL-90问卷测在总分均分都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且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化疗疗程结束时,实验组SCL-90总分均分及F1、F3、F4、F5、F10均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所观察的6项生理反应中4项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干预对减轻肿瘤病人化疗阶段不良心身反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放松训练 肿瘤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抗焦虑药物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在下背部疼痛伴焦虑患者中治疗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真文 梁宝珍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3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抗焦虑药物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在下背部疼痛伴焦虑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 48例下背部疼痛伴焦虑患者,采用抛硬币方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24例。干预组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商品名:黛力新)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放松... 目的探讨抗焦虑药物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在下背部疼痛伴焦虑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 48例下背部疼痛伴焦虑患者,采用抛硬币方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24例。干预组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商品名:黛力新)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治疗,常规组采用黛力新联合镇痛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及疼痛、腰椎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HAMA、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干预组患者HAMA、SDS评分分别为(11.4±3.1)、(12.7±2.8)分,均低于常规组的(15.9±3.6)、(16.3±3.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干预组患者下降程度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焦虑药物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在下背部疼痛合并焦虑患者中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和不良情绪,具有显著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 下背部疼痛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下载PDF
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用于颌面外科清醒盲探插管
17
作者 朱也森 姜虹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0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目的 为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应用于清醒盲探插管提供数据资料。方法 选择 6 0例 ASA1~ 2级颌面外科病人 ,随机等分为两组。实验组于手术前 1周进行生物反馈放松训练 ,对照组不做放松训练。观察比较两组在清醒盲探插管过程中的 OAA/ S sc... 目的 为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应用于清醒盲探插管提供数据资料。方法 选择 6 0例 ASA1~ 2级颌面外科病人 ,随机等分为两组。实验组于手术前 1周进行生物反馈放松训练 ,对照组不做放松训练。观察比较两组在清醒盲探插管过程中的 OAA/ S score、BIS、EMG、HR、MAP、RR和 Sp O2 变化。结果  (1)实验组在操作开始后各时间点上 OAA/ S score、BIS和EMG较前呈显著下降 ,并明显低于对照组 ;(2 )实验组的 MAP和 HR无明显改变 ,对照组在操作中 MAP和 HR均有明显升高。结论 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应用于清醒盲探插管 ,具有良好的心理 -生理调控效果 ,方法简便 ,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放松训练 清醒盲探气管插管 颌面外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