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BR-RO组合工艺污水回收中试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曹斌 黄霞 +1 位作者 ATSUSHI Kitanaka 杨瑜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15-919,共5页
以A2/O-MBR为预处理工艺,构建了MBR-RO组合系统并用于城市污水的直接处理与回收,考察了MBR工艺作为RO预处理的可行性,评价了RO膜的出水水质,分析了不同操作条件对RO膜的渗透性能及膜污染的影响.研究表明,RO出水平均值为TOC<1.3 mg/L... 以A2/O-MBR为预处理工艺,构建了MBR-RO组合系统并用于城市污水的直接处理与回收,考察了MBR工艺作为RO预处理的可行性,评价了RO膜的出水水质,分析了不同操作条件对RO膜的渗透性能及膜污染的影响.研究表明,RO出水平均值为TOC<1.3 mg/L、NH4+-N<0.03 mg/L、TN<0.1 mg/L,TP未检出,电导率和浊度分别小于30μS/cm和0.12 NTU,MBR出水中的无机离子已被RO完全截留,MBR-RO系统具有很高的污染物降解能力和脱盐能力,其出水水质可达饮用水水质标准.MBR作为RO的预处理是完全可行的,连续6个多月的运行中RO膜污染表现不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R-RO组合工艺 反渗透 生物污染 污水回收
下载PDF
空调换热器长效性能衰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
作者 詹飞龙 丁国良 +3 位作者 赵夫峰 张桃 赵恒谊 高屹峰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23,40,共8页
空调换热器长期使用后性能会衰减,导致整机制冷和制热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从粉尘污垢、表面腐蚀、间歇运行及微生物污染四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外空调换热器长效性能衰减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针对这些因素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 空调换热器长期使用后性能会衰减,导致整机制冷和制热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从粉尘污垢、表面腐蚀、间歇运行及微生物污染四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外空调换热器长效性能衰减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针对这些因素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空调换热器长效性能的研究及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换热器 长效性能 粉尘 腐蚀 间歇运行 微生物污染
下载PDF
沼蛤对长距离输水工程入侵调查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叶宝民 曹小武 +2 位作者 徐梦珍 王兆印 林正傑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9-103,共5页
基于深圳市东江水源工程,分析了影响沼蛤附着的因素,沼蛤入侵输水管道的特征和规律,以及沼蛤造成的生物污损对管壁的腐蚀程度。调查发现:沼蛤附着密度随着距取水口的距离成指数衰减,且水源能够影响的密度范围相差2~4个量级;如取水口后... 基于深圳市东江水源工程,分析了影响沼蛤附着的因素,沼蛤入侵输水管道的特征和规律,以及沼蛤造成的生物污损对管壁的腐蚀程度。调查发现:沼蛤附着密度随着距取水口的距离成指数衰减,且水源能够影响的密度范围相差2~4个量级;如取水口后方无开敞或无压结构时,一般附着密度能够在距离取水口后方5~10km范围内迅速衰减到0;在同一压力结构段中沼蛤附着密度呈一致性衰减;当压力段遇到开敞水池或无压结构时,沼蛤的附着密度都会发生剧烈波动,密度变化范围相差1~2个量级。当水流流速长期高于1.2m/s,能够抑制壁面沼蛤附着,当水流偶然高流速高于2m/s时,壁面已经附着的沼蛤会被水流冲刷下来。沼蛤对管道结构壁面的腐蚀与其附着密度是互促增长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管道 沼蛤入侵 生物污损 附着密度 腐蚀作用
下载PDF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f marine microbiological corrosion and biofouling, and new approaches of marine anti-corrosion and anti-fouling 被引量:17
4
作者 Yangfan Li Chengyun Ning 《Bioactive Materials》 SCIE 2019年第1期189-195,共7页
Marine resources and industry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illar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ll over the world.However,corrosion of materials is always the most serious problem to the infrastructure and equipm... Marine resources and industry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illar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ll over the world.However,corrosion of materials is always the most serious problem to the infrastructure and equipment served in marine environment.Researchers have found that microbiologically influenced corrosion(MIC)and marine bio-fouling are two main mechanisms of marine corrosions due to the complicated marine environment and marine organisms.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about these two mechanisms and indicated that both MIC and marine bio-fouling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iofilms on material surfaces formed by the marine microorganisms and their metabolites.As a result,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MIC and bio-fouling,it is important to control the microorganisms in biofilms or prevent the adhesion and formation of biofilms.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using chemical bactericide or antifoulant faces the problems of pollution and microorganism resistance.This article introduced four research approaches about the new tendency of applying new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 to cooperate with traditional chemicals to achieve better and longer effects with lower environment pollution through synergistic actions.Finally,some future research tendencies were proposed for whole marine anti-corrosion and anti-fouling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biologically influenced corrosion Marine bio-fouling biofilms Synergistic action ANTI-CORROSION
原文传递
渔网防污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于良民 刘和芳 +1 位作者 田斌 张霞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7期47-52,共6页
根据不同的防污机理,渔网防污技术可分为化学防污、物理防污及生物防污等。其中,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渔网防污技术是化学方法中的涂覆防污涂料。本文介绍了各类防污技术,描述了现有渔网防污涂料的发展历程、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并... 根据不同的防污机理,渔网防污技术可分为化学防污、物理防污及生物防污等。其中,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渔网防污技术是化学方法中的涂覆防污涂料。本文介绍了各类防污技术,描述了现有渔网防污涂料的发展历程、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并展望了渔网防污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污技术 渔网 防污涂料 防污机理 化学方法 发展历程 应用情况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下载PDF
Overview of In—Situ Biodegradation and Enhancement 被引量:4
6
作者 DONG Jun, Anthony ADZOMANI and ZHAO Yongsheng(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6, P. R.China) 《Global Geology》 2002年第1期72-78,104,共8页
Microbial degradation technologi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restore ground water quality in aquifers polluted by organic contaminants effectively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in course of the degradation, the formation of ... Microbial degradation technologi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restore ground water quality in aquifers polluted by organic contaminants effectively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in course of the degradation, the formation of biofilms in ground water remediation technology can be detrimental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a ground water remediation project. Several alternatives are available to a remedial design engineer, such as 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s (PRBs) and in -situ bioremediation, Hydrogen Releasing Compounds (HRCs) barrier, Oxygen Releasing Compounds (ORCs) barrier etc. which are efficient and cost- effective technologies. Excessive biomass formation renders a barrier ineffective in degrading the contaminants, Efforts are made to develop kinetics models which accurately determine bio - fouling and bio - filn formation and to control excessive biomass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s (PRBs) Oxygen RELEASING COMPOUNDS (ORCs) barrier Hydrogen RELEASING COMPOUNDS (HRCs) barrier bioremediation bio - film bio - fouling.
下载PDF
短波紫外线辐照对近江牡蛎眼点幼虫存活及附着的影响
7
作者 葛善 黄六一 +1 位作者 刘晓 刘啟庆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4,共8页
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是海洋中主要污损生物之一,对海上养殖设施以及海洋工程装备存在较大的影响。波长短能量大的短波紫外线(UV-C,波长200~280 nm)辐照能够损伤贝类幼虫的DNA和蛋白质结构,影响其存活和附着,可用于防治生... 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是海洋中主要污损生物之一,对海上养殖设施以及海洋工程装备存在较大的影响。波长短能量大的短波紫外线(UV-C,波长200~280 nm)辐照能够损伤贝类幼虫的DNA和蛋白质结构,影响其存活和附着,可用于防治生物污损。本研究选用二倍体近江牡蛎附着变态期的眼点幼虫为研究对象,采用单一变量法,研究不同强度和剂量UV-C的眼点幼虫致死响应,以及不同UV-C辐照频率和辐照距离下眼点幼虫的附着率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0 W短波紫外线灯辐照试验中部分处理组和对照组在观测时间段内存在显著差异(P<0.05),24 h后所有处理组试验单元内无存活幼虫,此时对照组存活率为(26.3±1.9)%;20W短波紫外线灯辐照试验中处理组和对照组在所有观测时间段的存活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4 h后所有处理组试验单元内没有存活幼虫,此时对照组存活率为(22.3±1.3)%;辐照频率达5 min/h时,平均附着率从(12.83±1.17)%降低至(3.31±0.69)%,显著地降低了附着率;装置距离网衣15和20 cm对附着率的辐照效果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均能有效减少附着。本研究可为UV-C防治生物污损的装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江牡蛎 UV-C 存活率 附着率 生物污损
下载PDF
颗粒污垢模型在微生物污垢研究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5
8
作者 徐志明 夏玲丽 +1 位作者 张一龙 刘鹏程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18-22,共5页
为了研究微生物污垢的生长过程,本文根据微生物污垢与颗粒污垢形成机理的相似性,尝试了颗粒污垢模型应用于微生物污垢的可行性。结合修正的Gompertz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模型,本文将三种颗粒污垢模型应用于圆管及交叉缩放椭圆管内的铁细菌... 为了研究微生物污垢的生长过程,本文根据微生物污垢与颗粒污垢形成机理的相似性,尝试了颗粒污垢模型应用于微生物污垢的可行性。结合修正的Gompertz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模型,本文将三种颗粒污垢模型应用于圆管及交叉缩放椭圆管内的铁细菌污垢。结果表明:颗粒Kern-Seaton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最小,两管内该模型的相对误差基本都在±1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污垢 颗粒污垢模型 生长动力学 铁细菌
下载PDF
聚合物防污材料表面水化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恒 王华 +2 位作者 蔺存国 王利 苑世领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9-656,共8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吸附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接枝聚磺酸基甜菜碱甲基丙烯酸甲酯(pSBMA)改性后的防污材料膜水化层内的水分子的结构及其动力学性质,从微观角度解释了聚合物膜具有防污性能的原因.模拟发现:(1)紧靠聚合物膜形...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吸附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接枝聚磺酸基甜菜碱甲基丙烯酸甲酯(pSBMA)改性后的防污材料膜水化层内的水分子的结构及其动力学性质,从微观角度解释了聚合物膜具有防污性能的原因.模拟发现:(1)紧靠聚合物膜形成的水化层是聚合物具有防污性能的关键因素,该水化层是溶液中的粒子(包括蛋白质分子)与聚合物膜相接触时所要克服的最主要的物理能障;(2)相对PDMS聚合物膜而言,双离子特性自组装膜(pSBMA)在氢键、静电力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形成空间笼状水分子网结构对水分子具有更强的束缚作用并有效降低水分子的可运动性,形成的稳定水化层使得pSBMA具有更强的阻碍蛋白质吸附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硅氧烷 聚磺酸基甜菜碱甲基丙烯酸甲酯 生物污损 防污材料 分子动力学
原文传递
船用防污涂料浅海浸泡试验防污性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常江凡 白秀琴 袁成清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64,共4页
针对防污漆样板浅海浸泡试验防污性评定,通过分析不同类别的生物污损对防污涂料涂层的影响,根据其影响程度的不同划分合适的评分比例,并选取单体污损作为主要评价标尺。参考国标《防污漆样板浅海浸泡试验方法》,结合浅海浸泡试验,在实... 针对防污漆样板浅海浸泡试验防污性评定,通过分析不同类别的生物污损对防污涂料涂层的影响,根据其影响程度的不同划分合适的评分比例,并选取单体污损作为主要评价标尺。参考国标《防污漆样板浅海浸泡试验方法》,结合浅海浸泡试验,在实际运用中发现现行评价体系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船用防污涂料防污性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污损 浅海浸泡 防污涂料 防污性能 评价方法
原文传递
3D-Trasar冷却水监测和控制系统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9-91,共3页
介绍了纳尔科公司最先进的冷却水监测和控制系统3D-Trasar的工作原理和功能。3D-Trasar发展了原有的荧光示踪技术,能同时对冷却水系统的腐蚀、沉积、微生物三方面进行实时、快速检测和控制,及时对冷却水系统的应力扰动作出应对处理,使... 介绍了纳尔科公司最先进的冷却水监测和控制系统3D-Trasar的工作原理和功能。3D-Trasar发展了原有的荧光示踪技术,能同时对冷却水系统的腐蚀、沉积、微生物三方面进行实时、快速检测和控制,及时对冷却水系统的应力扰动作出应对处理,使冷却水系统出现问题风险最小,处理效果更好,成本更低,提高工厂的综合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水 腐蚀 结垢 微生物 监测和控制
下载PDF
基于表面能协同调控的材料表面防污性能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白秀琴 袁成清 严新平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5-60,共6页
船体表面所附着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其分布与船舶属性、航行状态、海洋环境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综合分析低表面能生物有机金属防污技术和表面微结构仿生防污技术,提出基于表面能协同调控的材料表面防污新方法,将生物有机金属材料和沟槽... 船体表面所附着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其分布与船舶属性、航行状态、海洋环境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综合分析低表面能生物有机金属防污技术和表面微结构仿生防污技术,提出基于表面能协同调控的材料表面防污新方法,将生物有机金属材料和沟槽表面微结构两种调控材料表面能的方法相结合,通过在沟槽纹理表面定向设计生物肽,使肽与金属沟槽表面进行反应,实现对材料表面能的调控,获得具有低表面能的新型生物有机金属材料,用于材料表面以防止生物污损,为船舶的绿色防污领域提供一种全新的方法和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污损 低表面能 表面微结构 防污
下载PDF
中国不同海域海洋生物污损特征试验的总结
13
作者 吴建平 丁立群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35,共6页
通过浅海浸泡测试了空白样板和涂覆防污涂层样板的防污性能,深入研究了中国不同海域在不同季节的海洋污损生长情况,包括青岛、舟山、厦门和三亚海域。研究发现青岛海域夏季藤壶生长旺盛,冬季绿藻也有生长;舟山海域夏季节藻生长旺盛,其... 通过浅海浸泡测试了空白样板和涂覆防污涂层样板的防污性能,深入研究了中国不同海域在不同季节的海洋污损生长情况,包括青岛、舟山、厦门和三亚海域。研究发现青岛海域夏季藤壶生长旺盛,冬季绿藻也有生长;舟山海域夏季节藻生长旺盛,其他污损较少;厦门海域夏季藤壶生长旺盛,而秋冬季节以苔藓虫为主;三亚海域全年气温较高,污损生长以藤壶和盘管虫为主。研究中国不同海域海洋生物污损生长特征,对国内船舶建造和商船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污损 中国海域 藤壶
下载PDF
表面微结构在防污涂料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肖稳 周学杰 +3 位作者 马启国 郑鹏华 吴军 张三平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3-89,共7页
生物污损范围广、危害大。简要介绍了污损生物的附着机理和过程,详细阐述了自然界生物表面微结构防污现象,重点论述了表面微结构的防污机理,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制备表面微结构防污涂料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表面微结构防污涂料在实际应用中存... 生物污损范围广、危害大。简要介绍了污损生物的附着机理和过程,详细阐述了自然界生物表面微结构防污现象,重点论述了表面微结构的防污机理,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制备表面微结构防污涂料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表面微结构防污涂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表面微结构防污涂料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污损 表面微结构 防污涂料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模糊匹配的船舶污损监测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闵少松 周橹君 彭飞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48,共5页
为及时确定船体水下清洗时机、消除船体海生物污损带来的不利影响,建立船体污损和洁净2种状态下的航行性能监测数据的模糊匹配方法,消除污损之外其他干扰因素对"轴功率-航速"关系的影响,通过计算同一航速下轴功率增量来评估... 为及时确定船体水下清洗时机、消除船体海生物污损带来的不利影响,建立船体污损和洁净2种状态下的航行性能监测数据的模糊匹配方法,消除污损之外其他干扰因素对"轴功率-航速"关系的影响,通过计算同一航速下轴功率增量来评估船体污损程度。利用该方法对某船航行数据进行处理,并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模糊匹配的污损监测方法可为科学实施船舶水下清洗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水下清洗 海生物污损 污损监测 模糊匹配 轴功率增量
下载PDF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在制革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发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Keerthi V.Suganthi +1 位作者 M.Mahalakshmi N.Balasubramanian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4-49,共6页
考察了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即电絮凝、生化和微滤过程,对制革污水中的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分析了电流密度和pH值在电絮凝过程中的影响,并优化了电絮凝过程。将优化后的电絮凝过程和活性污泥法(ASP)、末端微滤(MF)相结合,应用于... 考察了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即电絮凝、生化和微滤过程,对制革污水中的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分析了电流密度和pH值在电絮凝过程中的影响,并优化了电絮凝过程。将优化后的电絮凝过程和活性污泥法(ASP)、末端微滤(MF)相结合,应用于制革污水处理中。结果表明:复合过程可以有效提升污水的处理质量。对比膜生物反应器(MBR)和HMBR的处理效果,HMBR的最大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为90.2%和92.75%,而MBR的最大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为72.69%和75.82%。使用SEM-EDAX分析HMBR过程中附着在膜表面的滤饼层,表明将MBR和电絮凝法结合后,膜上的污垢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电絮凝法 生物降解能力指数 活性污泥法 生物污染
下载PDF
溶菌酶蛋白与聚合物防污膜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恒 胡立梅 +2 位作者 蔺存国 王利 苑世领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9-106,共8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溶菌酶蛋白分子(Lysozyme)在2种典型聚合物防污材料(有机硅弹性体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两性离子类聚磺酸基甜菜碱甲基丙烯酸甲酯SBMA)表面的吸附行为,进一步从微观角度阐释了防污材料的防污机理.通过比较蛋白...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溶菌酶蛋白分子(Lysozyme)在2种典型聚合物防污材料(有机硅弹性体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两性离子类聚磺酸基甜菜碱甲基丙烯酸甲酯SBMA)表面的吸附行为,进一步从微观角度阐释了防污材料的防污机理.通过比较蛋白质与聚合物膜间的作用力和结合能,防污膜表面水化层的动力学性质,以及蛋白质与基底结合位点附近的结构分析表明SBMA有着更优异的防污能力:(1)蛋白质的吸附须要克服两者表面水化层引起的物理障碍和能量势垒,SBMA通过表面氢键、静电作用和笼效应束缚了一层紧密结合的水化层,表面结合水难于脱附,水化层分子的去溶剂化需要克服的能垒高.(2)蛋白质与PDMS的结合能量上更具优势,相比SBMA与蛋白质间的结合更加稳定,不利于蛋白质的脱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污损 防污材料 溶菌酶蛋白 分子动力学
原文传递
Air-blast anti-fouling cleaning for aquatic optical sensors
18
作者 Zhang Yali Naiqian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2015年第6期128-135,I0003,共9页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fouling of submerged optical instruments,an air-blast cleaning mechanism was integrated into an optical sensor used for measuring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SC)in natural water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fouling of submerged optical instruments,an air-blast cleaning mechanism was integrated into an optical sensor used for measuring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SC)in natural waters.Laboratory experiments in a manually created fouling environment were conducted to observe the fouling process on sensor cases made of different materials,and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air-blast cleaning in reducing fouling.Results indicated that sensors with an aluminum case experienced more serious bio-fouling than that with polyethylene case,and the air-blast cleaning mechanism was capable of reducing fouling effect on sensor signals.So the submerged optical instruments should avoid using metal materials.The duration and frequency of air-blast cleaning can be determined and adjusted depending on actual field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sensor aquatic sensor ANTI-fouling bio-fouling air-blast cleaning sediment
原文传递
选用碱性溶液清洗膜微生物污染
19
作者 张慧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4-166,共3页
微生物的污堵成为膜技术应用时的主要故障,本文根据微生物荷电性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从理论上说明了必须选用碱性清洗液的依据。
关键词 微生物 膜技术 水处理系统 粘液层 胶体
下载PDF
解决船舶生物污损问题的国际统一方式 被引量:1
20
作者 费珊珊 徐石明 张硕慧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4-87,95,共5页
生物污损造成的环境生态破坏问题是近年来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船舶的生物污损带来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也引起了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的高度关注。各成员国将在IMO的组织下为解决船舶生... 生物污损造成的环境生态破坏问题是近年来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船舶的生物污损带来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也引起了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的高度关注。各成员国将在IMO的组织下为解决船舶生物污损问题制定国际统一的控制措施。通过对船舶生物污损危害性的介绍,结合国外一些国家对生物污损问题的管理经验,并与压载水公约的立法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了IMO可能采取的立法措施,对我国航运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生物污损 外来入侵物种 立法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