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Bio-Oss胶原骨联合Bio-Gide胶原屏障膜行引导骨再生术修复牙龈瘤电切术后牙槽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1
1
作者 黎祺 张海英 叶凡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6期1935-1939,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Bio-Oss胶原骨联合Bio-Gide胶原屏障膜行引导骨再生术修复牙龈瘤电切术后牙槽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存在牙槽骨缺损的牙龈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所有患者高频牙龈电凝刀切除牙龈瘤后均保留累及牙齿... 目的探讨采用Bio-Oss胶原骨联合Bio-Gide胶原屏障膜行引导骨再生术修复牙龈瘤电切术后牙槽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存在牙槽骨缺损的牙龈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所有患者高频牙龈电凝刀切除牙龈瘤后均保留累及牙齿。研究组创口植入Bio-Oss胶原骨并覆盖Bio-Gide胶原屏障膜,对照组创口覆盖牙周塞制剂。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保留牙齿的牙髓敏感度(PS)、牙松动度、牙周附着丧失(PAL)情况,并采用X线片观察牙槽骨变化。结果牙龈瘤电切术中得以保留的研究组47枚牙龈瘤术前累及牙齿和对照组42枚牙龈瘤术前累及牙齿,术毕均有不同程度牙槽骨缺损,但无松动。64例牙龈瘤患者术后1年均无复发。术后1、3、6、12个月,研究组保留牙齿的PS、牙松动度和PAL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保留牙齿的PS、牙松动度、PAL改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保留牙齿的PS、牙松动度、PAL改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加重。X线片可见研究组牙槽骨稳定无吸收,对照组牙槽骨呈进展性吸收。结论Bio-Oss胶原骨和Bio-Gide胶原屏障膜联用行引导骨再生术,能有效地修复牙龈瘤电切术后的牙槽骨缺损,改善牙周状况,对牙周、牙髓病变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瘤 引导骨再生术 牙槽骨 牙周病变 牙髓病变 bio-oss胶原骨 bio-Gide胶原屏障膜
下载PDF
基于Bio-Oss Geistlich的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牙槽骨吸收及短期美学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宋勇 李想 +2 位作者 曹艳妮 王耀辉 鲍欣奇 《现代医学》 2017年第7期965-969,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Bio-Oss Geistlich的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于患者牙槽骨吸收及短期美学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我院牙科种植中心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拔牙窝内植入Bio-Oss Ge... 目的:分析基于Bio-Oss Geistlich的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于患者牙槽骨吸收及短期美学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我院牙科种植中心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拔牙窝内植入Bio-Oss Geistlich,表面覆盖Heal-RLL膜。对照组患者采用压迫止血或缝合。对比两组患者的拔牙位点愈合情况,牙槽骨变化及吸收情况和短期美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拔牙位点处轮廓丰满,对照组患者拔牙位点处轮廓萎缩,吸收明显;实验组患者前牙区和后牙区的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患者前牙区和后牙区的骨高度吸收值、骨宽度吸收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患者对前牙美学区的美观效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基于Bio-Oss Geistlich的拔牙位点保存技术能够有效保护拔牙位点,防止牙槽骨吸收、牙龈萎缩,同时具有较好的短期美学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oss collagen 拔牙位点保存 牙槽骨吸收 美学疗效
原文传递
含透明质酸钠无机牛骨植骨块和Bio-Oss collagen■用于牙槽嵴保存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宋子健 丁宇翔 周勤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68-772,共5页
目的:对比含透明质酸钠无机牛骨植骨块与Bio-Oss collagen■用于牙槽嵴保存的效果。方法:纳入拔除单颗上颌或下颌第一磨牙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n=40),将含透明质酸钠无机牛骨植骨块(试验组)和Bio-Oss collagen■(对照组)分别植入拔... 目的:对比含透明质酸钠无机牛骨植骨块与Bio-Oss collagen■用于牙槽嵴保存的效果。方法:纳入拔除单颗上颌或下颌第一磨牙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n=40),将含透明质酸钠无机牛骨植骨块(试验组)和Bio-Oss collagen■(对照组)分别植入拔于牙窝内,Bio-Gide■可吸收膜覆盖创面,术后即刻及24周拍摄CBCT,评价牙槽嵴宽度和高度的变化;术后第12周、24周复诊,观察软硬组织愈合情况,比较两种植骨材料牙槽嵴保存的效果。结果:大体观察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表现良好结果,未发生感染、排斥等反应。CBCT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牙槽嵴高度和宽度得到了较好保存,牙槽嵴高度和宽度的减少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含透明质酸钠无机牛骨植骨块植骨材料能有效地保存拔牙后牙槽嵴的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透明质酸钠无机牛骨植骨块 bio-oss collagen 牙槽嵴保存术 牙槽骨缺损
下载PDF
以Bio-oss胶原为支架材料的组织工程化骨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健 黄远亮 +1 位作者 刘阿贵 蒋欣泉 《口腔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研究以Bio-oss胶原为支架材料的组织工程化骨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取4只小型猪设立自身对照,获取骨髓基质细胞(BMSCs),经成骨诱导培养液体外培养、扩增、诱导后进行I型胶原、骨钙素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将培养的第3代细... 目的研究以Bio-oss胶原为支架材料的组织工程化骨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取4只小型猪设立自身对照,获取骨髓基质细胞(BMSCs),经成骨诱导培养液体外培养、扩增、诱导后进行I型胶原、骨钙素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将培养的第3代细胞同Bio-oss胶原构建BMSCs/Bio-oss胶原复合物,构建小型猪下颌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模型,将复合物植入骨缺损处,通过影像学、能谱分析种植体-新骨界面Ca2+含量及组织学检测初步评价其促成骨作用。结果Ⅰ型胶原、骨钙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阳性,Von Kossa染色可见钙结节形成;超微结构观察可见细胞生长附着于材料网孔内表面;8周时成骨组织学观察可见BMSCs/Bio-oss胶原复合物植入组成骨量大于Bio-oss胶原植入组,能谱分析显示,2组Ca2+含量有统计学差异。16周时,组织学观察可见2组成骨量已无明显差别,能谱分析显示,2组Ca2+含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利用BMSCs/Bio-oss胶原复合物修复小型猪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相对于植入Bio-oss胶原能够缩短种植体发生骨结合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种植体 bio-oss胶原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Bio-oss Collagen修复牙槽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春羚 林良缘 +1 位作者 庄亮亮 曾金表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第11期667-669,共3页
目的:通过引导骨再生(GBR)技术评估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与Bio-ossCollagen联合应用在修复牙槽骨缺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严重的病例18例,拔牙同期在拔牙创植入Bio-oss Collagen并覆盖异... 目的:通过引导骨再生(GBR)技术评估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与Bio-ossCollagen联合应用在修复牙槽骨缺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严重的病例18例,拔牙同期在拔牙创植入Bio-oss Collagen并覆盖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海奥生物膜),术后2周拆线,3个月复诊并拍摄X线片。结果:术后经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18例患者植骨区新骨形成良好,牙槽骨高度与丰满度明显改善,术区骨生成良好。结论:临床上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Bio-oss Collagen联合应用能有效修复牙槽骨缺损,改善修复前的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再生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bio-oss collagen 牙槽骨缺损
原文传递
牙槽嵴位点保存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连珊 卿玲 +2 位作者 谢宇 罗震 黄建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83-1886,共4页
目的:评估经位点保存方法处理过的拔牙窝与自然愈合位点相比其牙槽骨骨量在组织形态计量学上的变化。方法:拔除6只Beagle犬双侧下颌第二、第三及第四前磨牙(Pm2、Pm3、Pm4),随机分成3组:自然愈合组(T1),Bio-Oss Collagen组(T2),即刻种... 目的:评估经位点保存方法处理过的拔牙窝与自然愈合位点相比其牙槽骨骨量在组织形态计量学上的变化。方法:拔除6只Beagle犬双侧下颌第二、第三及第四前磨牙(Pm2、Pm3、Pm4),随机分成3组:自然愈合组(T1),Bio-Oss Collagen组(T2),即刻种植联合Bio-Oss骨粉组(T3)。6个月后处死Beagle犬,切取样本,制作硬组织磨片,甲苯胺蓝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利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形态学测量。结果:所有实验位点颊侧牙槽嵴都发生明显的吸收。对于颊舌侧牙槽嵴顶吸收的相对高度值而言,T3与T1、T2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T1与T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颊舌侧骨壁的水平宽度值而言,在距舌侧牙槽嵴顶以下3、4 mm的位置,T1与T3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42),其他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距舌侧牙槽嵴顶以下5 mm的位置,3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这两种牙槽嵴位点保存技术都不能完全保存拔牙窝原有的骨量。即刻种植联合Bio-Oss骨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牙槽嵴吸收的量,而充填Bio-Oss骨胶原效果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位点保存 bio-oss collagen 即刻种植 骨吸收
下载PDF
Bio-Oss Collagen联合Bio-Guide生物膜在前牙拔除后位点保存术中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政 涂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18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在前牙拔除后位点保存术中应用Bio-Oss Collagen联合Bio-Guide生物膜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口腔科2015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行前牙拔除后位点保存术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单纯Bio-Guide... 目的观察在前牙拔除后位点保存术中应用Bio-Oss Collagen联合Bio-Guide生物膜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口腔科2015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行前牙拔除后位点保存术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单纯Bio-Guide生物膜修复,研究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Bio-Oss Collagen进行修复,对比术后两组牙周袋深度(PD)及影像学指标。结果研究组3个月、6个月、9个月PD分别为(1.30±0.12)mm、(0.80±0.15)mm、(0.90±0.23)mm,小于对照组(1.50±0.13)mm、(1.40±0.16)mm、(1.50±0.31)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ABH、SD、BLW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颊舌向骨宽度(BLW)水平稳定为(11.03±1.14)mm,且高于对照组(10.24±1.06)mm(P<0.05)。结论联合Bio-Oss Collagen、Bio-Guide生物膜在前牙拔除后位点保存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有效促进牙周组织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oss collagen bio-Guide生物膜 前牙区拔牙 后位点保存术 颊舌向骨宽度 牙周袋深度
下载PDF
不同胶原型骨粉应用于拔牙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梦琦 景杨 +2 位作者 汪家庆 王林 李宏卫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9-574,共6页
目的:评价新型胶原型人工骨粉应用于单颗牙拔除后牙槽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89例单颗磨牙需拔除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在拔牙后即刻植入新型胶原型人工骨粉,对照组植入Bio-Oss Col... 目的:评价新型胶原型人工骨粉应用于单颗牙拔除后牙槽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89例单颗磨牙需拔除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在拔牙后即刻植入新型胶原型人工骨粉,对照组植入Bio-Oss Collagen,应用可吸收生物膜严密关创。术后当天和术后6个月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测量相应的牙槽骨高度、宽度及密度值,进行统计分析;期间3次随访观察创口愈合情况。结果:CBCT测量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变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当天比较,实验组颊侧骨高度及宽度无明显变化,舌(腭)侧骨高度降低(0.75±0.95)mm,对照组颊侧骨高度降低(0.54±1.47)mm,舌(腭)侧骨高度降低(1.20±1.18)mm,宽度无明显变化;术后当天实验组骨密度大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时两组骨密度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检查显示,两组在创口愈合评分上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单颗磨牙拔除患者,新型胶原型骨粉在拔牙后牙槽骨缺损修复上与Bio-Oss Collagen具有相似的作用,并且在颊侧骨高度保存上的效果略优于Bio-Oss Collag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型骨粉 bio-oss collagen 锥形束CT 骨缺损
下载PDF
Bio-Oss胶原结合骨髓基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健 黄远亮 +3 位作者 蒋欣泉 张秀丽 潘瑾 崔明军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15-219,共5页
目的:研究Bio-Oss胶原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抽取成年小型猪骨髓,贴壁法获得骨髓基质细胞(BMSCs),经成骨诱导培养液体外培养、扩增、诱导后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并进行I型胶原、骨钙素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将培养的第3代... 目的:研究Bio-Oss胶原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抽取成年小型猪骨髓,贴壁法获得骨髓基质细胞(BMSCs),经成骨诱导培养液体外培养、扩增、诱导后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并进行I型胶原、骨钙素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将培养的第3代细胞接种于Bio-Oss胶原,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并将Bio-Oss胶原/BMSCs复合物植入裸鼠背部皮下,4、8周后进行组织学检测。结果:当接种密度为0.8×106/ml时,细胞与支架材料之间有最大附着量;VonKossa染色可见钙结节形成;I型胶原、骨钙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阳性;超微结构观察可见细胞生长附着于材料网孔内表面;组织学检测提示,8周时复合物内有新骨形成。结论:Bio-Oss胶原/BMSCs复合物显示成骨活性,Bio-Oss胶原可用作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bio-oss胶原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Bio-oss骨胶原植骨手术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江 刘琼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05-1906,1908,共3页
目的探讨植入Bio-oss骨胶原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的疗效。方法对30例患者37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先行根管治疗,牙周基础治疗后四周,使用Bio-oss骨胶原进行植骨手术。术后1,3,6,9,12月,检查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 目的探讨植入Bio-oss骨胶原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的疗效。方法对30例患者37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先行根管治疗,牙周基础治疗后四周,使用Bio-oss骨胶原进行植骨手术。术后1,3,6,9,12月,检查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松动度有所改善,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6、9、12月牙周袋深度较术前均显著减轻,附着水平均显著获得,松动度有所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io-oss骨胶原植骨手术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oss骨胶原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植骨手术
下载PDF
前牙区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孙晓岚 邓春富 +2 位作者 赵宝红 尚德浩 张翀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研究前牙区拔牙后应用位点保存技术预防牙槽骨吸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前牙区患牙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在拔牙后的牙槽窝内即刻植入Bio-Oss胶原,并且表面覆盖Bio-Gide膜,对照组患者拔牙后清理牙槽窝且压迫止血或缝合,... 目的研究前牙区拔牙后应用位点保存技术预防牙槽骨吸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前牙区患牙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在拔牙后的牙槽窝内即刻植入Bio-Oss胶原,并且表面覆盖Bio-Gide膜,对照组患者拔牙后清理牙槽窝且压迫止血或缝合,半年后拍摄X线片观察牙槽骨密度、高度、宽度的变化。结果术后半年两组比较得出,实验组骨密度、高度、宽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唇颊侧骨吸收量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可以减少因拔牙造成的三维骨缺损,从而保存更多的牙槽嵴骨量,为后期的种植提供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位点保存 biooss胶原 牙槽骨 骨吸收
原文传递
后牙区牙槽骨位点保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丹宁 邓春富 +2 位作者 赵宝红 尚德浩 张翀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1275-1277,共3页
目的:评价后牙区拔牙后应用位点保存技术预防牙槽骨吸收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后牙区患牙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拔牙后牙槽窝内即刻植入Bio-Oss Collagen,表面覆盖Bio-Gide膜,对照组拔牙后缝合或压迫止血,半年后拍摄X线片观察牙... 目的:评价后牙区拔牙后应用位点保存技术预防牙槽骨吸收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后牙区患牙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拔牙后牙槽窝内即刻植入Bio-Oss Collagen,表面覆盖Bio-Gide膜,对照组拔牙后缝合或压迫止血,半年后拍摄X线片观察牙槽骨密度、高度、新骨轮廓的变化。结果:2组比较,术后半年实验组骨密度、新骨轮廓明显优于对照组,垂直向骨吸收量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位点保存技术可以很好的维持牙槽嵴骨量,减少因拔牙造成的骨缺损,为后期的种植提供良好的位点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点保存 bio-oss collagen 牙槽骨 骨缺损
下载PDF
Bio-Oss骨胶原植骨联合根管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效果及对牙槽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雎洋 符海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7期86-89,共4页
目的 探讨Bio-Oss骨胶原植骨联合根管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PECL)的效果及对牙槽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2例PECL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1,根管治疗)与观察组(n=31,Bio-Oss骨胶原植骨联... 目的 探讨Bio-Oss骨胶原植骨联合根管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PECL)的效果及对牙槽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2例PECL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1,根管治疗)与观察组(n=31,Bio-Oss骨胶原植骨联合根管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牙龈退缩(GR)、探诊深度(PD)及临床附着丧失(CAL)均小于术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牙槽骨密度、咀嚼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io-Oss骨胶原植骨联合根管治疗PECL效果显著,可减小GR、PD及CAL,提高牙槽骨密度,改善患者咀嚼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oss骨胶原植骨 根管治疗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牙槽骨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