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30年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用药概况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吴珊 王传池 +5 位作者 林明欣 陈南杰 唐碧华 屈尧 符鑫 胡镜清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685-1690,共6页
目的分析近30年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用药概况,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1991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1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PubMed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痰... 目的分析近30年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用药概况,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1991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1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PubMed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相关研究文献,根据美国国家临床指南交换所(NGC)的证据等级对纳入文献进行证据分级。提取冠心病痰瘀互结证随机对照试验研究(A级证据)中的常用传统方剂、自拟方剂及中成药药物信息,并分析不同等级文献单味中药使用情况。结果共纳入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临床治疗用药文献286篇,其中传统方剂79篇(27.62%),自拟方剂165篇(57.69%),中成药42篇(14.69%),累计治疗患者11276例。文献证据级别评价结果为A级文献196篇(68.53%),B级文献20篇(6.99%),C级文献70篇(24.48%)。A级文献中,瓜蒌薤白半夏汤及血府逐瘀汤为常用的传统方剂,涉及其加减组合的文献共计27篇;冠脉宁通方(5篇)为最常用的自拟方;丹蒌片(17篇)是最常用的中成药。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高频次药物有瓜蒌(67.48%)、丹参(63.29%)、半夏(62.24%)、川芎(47.90%)、薤白(47.90%)、甘草(40.21%)、黄芪(33.57%)、赤芍(30.77%)、红花(30.77%)、郁金(30.07%);其中A级文献涉及高频次药物为瓜蒌(46.15%)、半夏(41.61%)、丹参(41.26%)、川芎(33.22%)、薤白(30.07%);B级文献涉及高频次药物为瓜蒌(5.59%)、半夏(5.59%)、丹参(5.59%)、薤白(5.24%)、川芎(3.50%);C级文献涉及高频次药物为丹参(16.43%)、瓜蒌(15.73%)、半夏(15.03%)、薤白(12.59%)、川芎(11.19%)。结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常用药物为瓜蒌、丹参、半夏、川芎、薤白、甘草、黄芪、赤芍、红花、郁金等,体现了化痰祛瘀的主要治则,以及对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宽胸散结方药的合理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痰瘀互结证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以失功能高密度脂蛋白为指导探讨健脾化痰祛瘀法治疗冠心病的科学内涵 被引量:1
2
作者 贾连群 王琪格 +8 位作者 隋国媛 宋囡 曹慧敏 孔亮 吕美君 曹媛 于宁 丁思元 杨关林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133,共6页
冠心病的关键病机为脾虚痰瘀,失功能高密度脂蛋白(dys-HDL)可能为脾虚痰瘀导致冠心病发病的生物学基础。结合高密度脂蛋白(HDL)的生物学特性及作用,认为脾虚状态下HDL的结构和组分发生异常,导致dys-HDL的产生;而dys-HDL通过介导内皮细... 冠心病的关键病机为脾虚痰瘀,失功能高密度脂蛋白(dys-HDL)可能为脾虚痰瘀导致冠心病发病的生物学基础。结合高密度脂蛋白(HDL)的生物学特性及作用,认为脾虚状态下HDL的结构和组分发生异常,导致dys-HDL的产生;而dys-HDL通过介导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介导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泡沫化两大途径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从而引发冠心病。同时认为dys-HDL是脾虚的微观体现,即脾虚状态的病理产物,脾虚状态为dys-HDL的产生提供条件;dys-HDL亦是冠心病痰瘀互结的重要生物学基础。提出健脾化痰祛瘀法作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法则,能够通过影响dys-HDL结构和组分的改变而达到治疗目的,从而揭示健脾化痰祛瘀法治疗冠心病的科学内涵,以期为冠心病的中医诊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密度脂蛋白 失功能 痰瘀互结 脾虚
原文传递
心痛泰对痰瘀互结证腹主动脉易损斑块模型兔病理性血管新生及HIF-1α/VEGF/VEGFR2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易琼 彭清华 +3 位作者 郭志华 李雅 魏佳明 彭筱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9-166,共8页
目的探讨心痛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清洁级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氟伐他汀组及心痛泰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兔采用高脂喂养+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法建立痰瘀互结证腹... 目的探讨心痛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清洁级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氟伐他汀组及心痛泰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兔采用高脂喂养+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法建立痰瘀互结证腹主动脉易损斑块模型。造模后心痛泰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心痛泰含生药1.87、3.73、7.46 g/(kg·d)灌胃,氟伐他汀组给予氟伐他汀钠缓释片1.87 mg/(kg·d)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10 ml/d超纯水灌胃,各组均连续灌胃8周。采用HE染色观察易损斑块中病理性血管新生的变化;采用痰瘀互结证中医证候评分表进行证候评分并计算总积分;测定斑块成分(包括细胞外脂质、泡沫细胞、胶原成分、平滑肌细胞各占所在斑块面积的百分比),并计算斑块易损指数;免疫组化法测定斑块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血管生成素2(Ang-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阳性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斑块组织中HIF-1α、VEGF、VEGFR2、Ang-2、FGF蛋白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假手术组腹主动脉无斑块形成;模型组可见动脉弹力层破坏,形成易损斑块,内膜下有明显的泡沫细胞,斑块纤维帽破裂;与模型组相比,心痛泰各剂量组和氟伐他汀组斑块组织处的空泡化明显减轻,动脉内膜和斑块的结构更加稳定。与模型组比较,心痛泰各剂量组和氟伐他汀组各证候评分及总积分下降,细胞外脂质含量、泡沫细胞含量降低,胶原含量、平滑肌细胞含量增加,斑块易损指数降低,斑块组织中HIF-1α、VEGF、VEGFR2、Ang-2、FGF阳性表达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或P<0.01);且心痛泰中、高剂量组和氟伐他汀组各指标改善优于心痛泰低剂量组(P<0.01)。心痛泰中、高剂量组和氟伐他汀组组间两两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病理性血管新生 心痛泰 痰瘀互结证
原文传递
祛瘀醒脑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4
作者 刘爱珍 陈常周 刘瑞丽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2期46-51,共6页
目的:观察祛瘀醒脑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4例缺血性脑卒中后VCIND痰瘀互结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祛瘀醒脑汤组、对照组各62例。治疗期间,祛瘀醒脑汤组剔除2例... 目的:观察祛瘀醒脑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4例缺血性脑卒中后VCIND痰瘀互结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祛瘀醒脑汤组、对照组各62例。治疗期间,祛瘀醒脑汤组剔除2例,对照组剔除6例,最终纳入研究祛瘀醒脑汤组60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联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祛瘀醒脑汤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祛瘀醒脑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治疗后,祛瘀醒脑汤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祛瘀醒脑汤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祛瘀醒脑汤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S100β、NS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祛瘀醒脑汤组血清S100β、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瘀醒脑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VCIND痰瘀互结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及修复受损神经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缺血性脑卒中 痰瘀互结证 祛瘀醒脑汤 血液流变学 神经元
原文传递
蓝杖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脾虚痰瘀互结证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沈楠 郑培永 +6 位作者 房雨晨 缪虹雨 潘洁露 王睿清 张海燕 邢练军 喻晓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448-1454,共7页
目的 评价蓝杖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脾虚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10例NAFLD脾虚痰瘀互结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在饮食及运动干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蓝杖颗粒,对... 目的 评价蓝杖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脾虚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10例NAFLD脾虚痰瘀互结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在饮食及运动干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蓝杖颗粒,对照组口服安慰剂,均每日1剂,疗程12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值、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时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治疗后评价脂肪肝分级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脂肪肝分级疗效总有效率为54.55%,高于对照组的14.55%(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32.72%,高于对照组的14.55%(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CAP值、中医证候积分、TC均降低,HDL-C升高(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4、8周时AST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CAP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1例,对照组为2例,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出现。结论 蓝杖颗粒治疗NAFLD脾虚痰瘀互结证,可有效降低患者肝脏脂肪浸润程度及血脂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蓝杖颗粒 脾虚 痰瘀互结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降脂通脉胶囊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武玲 严福建 +1 位作者 徐明丽 高晨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3期73-76,共4页
目的:观察降脂通脉胶囊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NASH痰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均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口服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维生素E软胶囊治疗,... 目的:观察降脂通脉胶囊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NASH痰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均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口服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维生素E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加服降脂通脉胶囊。2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行腹部CT和B超检查,评定痰瘀互结证评分,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腹部CT疗效及腹部B超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腹部CT疗效、腹部B超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TC、TG、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ALT、AS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降脂通脉胶囊联合常规疗法治疗NASH可更好地调节患者的血脂水平,保护肝功能,减轻脂肪肝程度,促进肝脏形态及实质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痰瘀互结证 降脂通脉胶囊 血脂 影像学检查
原文传递
特发性肺纤维化中西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洋 尹新中 《中医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1418-1420,共3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病位在肺,涉及脾脏,病久至肾;病属本虚标实,肺气虚为本虚,痰瘀互结为标实;病情发展较为缓慢初起肺津受损,久之伤阴,易产生血瘀,阻遏气机,致肺萎不用。众多医家都遵循特发性肺纤维化基本病因病机,认为存在肺气虚、肾气虚... 特发性肺纤维化病位在肺,涉及脾脏,病久至肾;病属本虚标实,肺气虚为本虚,痰瘀互结为标实;病情发展较为缓慢初起肺津受损,久之伤阴,易产生血瘀,阻遏气机,致肺萎不用。众多医家都遵循特发性肺纤维化基本病因病机,认为存在肺气虚、肾气虚、瘀血阻络、痰瘀互结等证型,故给予补肺纳气、化痰祛瘀、止咳平喘等治法,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本虚标实证 痰瘀互结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