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onent fractionation of temporal evolution in adsorption-desorption for binary gas mixtures on coals from Haishiwan Coal Mine 被引量:4
1
作者 Wang Liguo Cheng Yuanping +2 位作者 Li Wei Lu Shouqing Xu Ch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3年第2期211-215,共5页
Adsorption-desorption experiments on CO2-CH4 gas mixtures with varying composition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study the fractio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2-CH4 on Haishiwan coal samples. These were carried out at consta... Adsorption-desorption experiments on CO2-CH4 gas mixtures with varying composition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study the fractio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2-CH4 on Haishiwan coal samples. These were carried out at constant temperature but different equilibrium pressure conditions. Based on thes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component fractionation in the field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2 concentration in the adsorbed phase is alway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original gas mixture during the desorption process, while CH4 shows the opposite characteristics. This has confirmed that CO2 , with a greater adsorption ability has a pre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competition with CH4 under different pressures. Where gas drainage is employed, the ratio of CO2 to CH4 varies with time and space in floor roadways used for gas drainage, and in the ventilation air in Nos.1 and 2 coal seam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laboratory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nary-component gas Adsorption–desorption component fractionation Temporal evolution
下载PDF
基于不同势函数的正构烷烃物理性质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飞龙 张延志 何志霞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1-459,共9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详细比较了4种常用势函数对正构烷烃物理性质预测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修正力场并对其进行广泛的验证,验证主要包括饱和两相密度、饱和蒸气压和自扩散系数等热物理和输运性质.之后,将改进力场应用于二元组分燃...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详细比较了4种常用势函数对正构烷烃物理性质预测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修正力场并对其进行广泛的验证,验证主要包括饱和两相密度、饱和蒸气压和自扩散系数等热物理和输运性质.之后,将改进力场应用于二元组分燃料热物性研究中,探究了不同混合比例条件下通过每种组分加权平均的方法估算混合物饱和热物性的准确度.研究发现,改进力场对正庚烷和正十二烷物理性质的预测与实验值较为吻合;在温度较低、正庚烷摩尔分数较高或者温度较高、正庚烷摩尔分数较低的工况下,通过加权平均得到的饱和物性值较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物理性质 势函数 二元组分
下载PDF
The component fractionation effect in binary-component gas adsorption isotherm experiments on coal
3
作者 TANG Shuheng HAO Duohu +1 位作者 TANG Dazhen LIU Dame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5年第S1期72-78,共7页
Different gas adsorption isotherm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coal samples from Jincheng district, including N2, CH4, CO2, as well as the binary-component gas of CH4-N2 and CH4-CO2 of three different concentra... Different gas adsorption isotherm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coal samples from Jincheng district, including N2, CH4, CO2, as well as the binary-component gas of CH4-N2 and CH4-CO2 of thre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In the binary-component gas adsorption isotherm experiments, the gas component with higher adsorption ability is adsorbed firstly. Thus the result in its relative concentration in the free phase shows a trend of decrease first and then increase, whereas the relative concentration of the gas component with lower adsorption ability shows a trend of increase first and then decrease. In the adsorption phrase, the relative concentration of the gas component with higher adsorption ability increases gradually, and the relative concentration of the gas component with lower adsorption ability decreases gradually. In the adsorption competition of the binary-component gas, the adsorption rate of the gas component with higher adsorption ability shows a trend of rapidity at first then slowness, but the adsorption rate of the gas component with lower adsorption ability shows a trend of slowness at first then rapidity. The component fractionation effect in the binary-component gas adsorption isotherm experiments is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 of the adsorption ability of coal of different gas compon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reservoir binary-component gas ADSORPTION ISOTHERM experiment ADSORPTION ability FRACTIONATION effect.
原文传递
二元气体等温吸附-解吸中气分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65
4
作者 唐书恒 汤达祯 杨起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8-452,共5页
进行了CH4-CO2和CH4-N2二元混合气体的等温解吸实验,分析了二元气体在解吸过程中各组分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CH4-N2二元气体的解吸过程中,吸附相中CH4组分的相对浓度逐渐增加,N2组分的相对浓度逐渐减少.在CO2-CH4二元气体的解吸... 进行了CH4-CO2和CH4-N2二元混合气体的等温解吸实验,分析了二元气体在解吸过程中各组分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CH4-N2二元气体的解吸过程中,吸附相中CH4组分的相对浓度逐渐增加,N2组分的相对浓度逐渐减少.在CO2-CH4二元气体的解吸过程中,吸附相中CO2组分的相对浓度逐渐增加,CH4组分的相对浓度逐渐减少.实验结果还证实了CO2在与CH4的竞争吸附中占据优势,而N2在与CH4的竞争吸附中处于劣势.注入CO2比注入N2可以更有效地置换或驱替煤层甲烷,提高煤层甲烷的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气体 等温解吸 竞争吸附 煤层甲烷 采收率
下载PDF
二元气体等温吸附实验及其对煤层甲烷开发的意义 被引量:35
5
作者 唐书恒 汤达祯 杨起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9-223,共5页
分别进行了CH4-CO2 和CH4-N2 二元混合气体的等温吸附实验 ,并且分析了二元气体在吸附过程中各组分浓度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在CH4-N2 二元气体的吸附过程中 ,吸附相中CH4组分的相对浓度逐渐增加 ,N2 组分的相对浓度逐渐减少 .在CO2 -... 分别进行了CH4-CO2 和CH4-N2 二元混合气体的等温吸附实验 ,并且分析了二元气体在吸附过程中各组分浓度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在CH4-N2 二元气体的吸附过程中 ,吸附相中CH4组分的相对浓度逐渐增加 ,N2 组分的相对浓度逐渐减少 .在CO2 -CH4二元气体的吸附过程中 ,吸附相中CO2 组分的相对浓度逐渐增加 ,CH4组分的相对浓度逐渐减少 .实验结果证实了CO2 在与CH4的竞争吸附中占据优势 ,而N2 在与CH4的竞争吸附中处于劣势 .注入CO2 比注入N2 可以更有效地置换或驱替煤层甲烷 ,提高煤层甲烷的采收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气体 等温吸附实验 竞争吸附 煤层甲烷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CH_4/CO_2不同浓度混合气体的吸附-解吸实验 被引量:31
6
作者 张子戌 刘高峰 +1 位作者 张小东 杨晓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1-555,共5页
选择山东菜园矿的气煤和山西古交矿的焦煤的平衡水煤样对不同浓度的CH4和CO2混合气体进行了吸附-解吸实验,分析了CH4和CO2在吸附-解吸过程中各组分浓度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分析了实验过程中出现高压阶段吸附量小于低压时的原因.结果表明,... 选择山东菜园矿的气煤和山西古交矿的焦煤的平衡水煤样对不同浓度的CH4和CO2混合气体进行了吸附-解吸实验,分析了CH4和CO2在吸附-解吸过程中各组分浓度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分析了实验过程中出现高压阶段吸附量小于低压时的原因.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CH4和CO2混合气体的解吸曲线都滞后于吸附曲线;相同条件下,焦煤的吸附量大于气煤的吸附量;CO2与CH4浓度之比越大,气体的吸附量越大;吸附过程中,CO2组分的吸附速率是先快后慢,而CH4组分的吸附速率先慢后快,解吸时则相反.吸附和解吸平衡时,游离相中的CO2浓度低于原始混合气体中的CO2浓度,CH4浓度高于原始气体中CH4浓度.实验结果证实了CO2在与CH4的竞争吸附中占据优势,注入CO2可以有效地置换或驱替煤层CH4,注入CO2气体的数量越大、相对浓度越高,单位压差CH4解吸率和CO2吸附率就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二元混合气体 吸附-解吸 CO2置换 采收率
下载PDF
二元混合气体等温吸附实验结果与扩展Langmuir方程预测值的比较 被引量:17
7
作者 唐书恒 杨起 汤达祯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8-70,共3页
通过实验获得了CH4和N2及其二元混合气体的等温吸附方程,并利用扩展Langmuir方程对二元混合气体的吸附行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利用纯CH4气体的等温吸附方程和扩展Langmuir方程对二元混合气体吸附行为的预测结果,均与二元混合气体的... 通过实验获得了CH4和N2及其二元混合气体的等温吸附方程,并利用扩展Langmuir方程对二元混合气体的吸附行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利用纯CH4气体的等温吸附方程和扩展Langmuir方程对二元混合气体吸附行为的预测结果,均与二元混合气体的等温吸附实验数据存在较大误差。所以,当煤层气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非甲烷气体时,只有通过混合气体的等温吸附实验,才能获得准确的吸附特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混合气体 等温吸附方程 甲烷气体 煤层气 扩展Langmuir方程 吸附行为
下载PDF
河北开滦矿区晚古生代煤对CH_4/CO_2二元气体等温吸附特性 被引量:17
8
作者 代世峰 张贝贝 +1 位作者 朱长生 曾荣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7-582,共6页
研究了开滦矿区不同变质程度煤对不同配比CH4/CO2二元气体等温吸附特性,用扩展Langmuir方程的推论计算了CH4/CO2二元气体各组分在吸附相中的浓度,并分析了其变化特征,表明:煤对CH4/CO2二元气体的吸附并不是对纯CH4和纯CO2的独立吸附,而... 研究了开滦矿区不同变质程度煤对不同配比CH4/CO2二元气体等温吸附特性,用扩展Langmuir方程的推论计算了CH4/CO2二元气体各组分在吸附相中的浓度,并分析了其变化特征,表明:煤对CH4/CO2二元气体的吸附并不是对纯CH4和纯CO2的独立吸附,而是2种气体的竞争吸附,混合气体中CO2含量越高,总吸附量越大.在开滦矿区煤对CH4/CO2二元气体的吸附过程中,利于CO2吸附的条件是高CO2组分浓度和高压力;中等变质程度煤利于CH4吸附的条件是高CH4组分浓度和高压力,而低变质程度煤是相对的低CH4组分浓度和高压力.研究区低变质程度煤对CH4的竞争吸附大于其对CO2的竞争吸附,并不适合CO2-ECBM技术的实施;中等变质程度煤对CO2的竞争吸附优于对CH4的竞争吸附,适于CO2-ECBM技术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滦矿区 二元气体 等温吸附 吸附相 竞争吸附
下载PDF
煤与瓦斯突出物理模拟试验中甲烷相似气体的探索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庆贺 王汉鹏 +4 位作者 李术才 薛俊华 张冰 朱海洋 张德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79-486,共8页
当前煤与瓦斯突出物理模拟试验多采用二氧化碳代替甲烷,导致试验结果偏差较大。为了保证模拟试验相似性并规避甲烷气体带来的安全风险,提出了甲烷相似气体的概念。基于瓦斯在突出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相似准则,结合煤与瓦斯突出防治规定,... 当前煤与瓦斯突出物理模拟试验多采用二氧化碳代替甲烷,导致试验结果偏差较大。为了保证模拟试验相似性并规避甲烷气体带来的安全风险,提出了甲烷相似气体的概念。基于瓦斯在突出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相似准则,结合煤与瓦斯突出防治规定,建立了以瓦斯含量、瓦斯放散初速度、初始瓦斯膨胀能和含瓦斯煤力学性质为参数的相似指标。初步采用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20%、40%、60%、80%的二氧化碳和氮气二元混合气体作为甲烷相似气体的筛选气体。按照相关规范,分别测定了甲烷和筛选气体的相似指标参数值,确定了与瓦斯含量、瓦斯放散初速度、初始瓦斯膨胀能和含瓦斯煤力学性质接近的混合气体组分分别是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60%、35%、45%和5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上述4种配比气体与甲烷性质相关性高,可以作为相似气体的待定气体。采用待定气体和甲烷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45%的混合气体的突出现象和突出临界值与甲烷接近,与甲烷相似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物理模拟 甲烷 二元气体
下载PDF
开滦矿区晚古生代煤CH_4/CO_2二元气体等温吸附预测 被引量:4
10
作者 代世峰 张贝贝 +3 位作者 曾荣树 陈华杰 宋宪存 张丽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1-356,共6页
用扩展Langmuir方程、理想吸附溶液理论和数值分析方法对开滦矿区不同变质程度煤对CO2/CH4二元气体的吸附量进行了预测,并用平均相对误差检验了其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同一预测方法对开滦矿区不同变质程度煤的总吸附量预测准确度存在明... 用扩展Langmuir方程、理想吸附溶液理论和数值分析方法对开滦矿区不同变质程度煤对CO2/CH4二元气体的吸附量进行了预测,并用平均相对误差检验了其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同一预测方法对开滦矿区不同变质程度煤的总吸附量预测准确度存在明显差异,理想吸附溶液理论法相对于扩展Langmuir方程法和数值分析法,其预测结果与实验值的拟合程度较好;理想吸附溶液理论对混合气体吸附预测的准确度取决于所预测的煤样煤质指标和煤样对纯气体的Langmuir等温吸附常数。在同样使用理想吸附溶液理论预测时,相对于低变质程度煤,中等变质程度煤的预测结果与实验值吻合程度更好。开滦矿区低变质程度林南仓矿11号煤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高到49.22%,所以还需对其进行混合气体的等温吸附实验,才能获得较准确的吸附特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滦矿区 等温吸附 二元气体 预测 误差分析
原文传递
河北开滦矿区晚古生代煤对CH_4/CO_2二元气体等温解吸特性
11
作者 张贝贝 代世峰 +1 位作者 雒洋冰 宋宪存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53-760,共8页
研究了河北开滦矿区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对不同配比CH4/CO2二元气体等温解吸特性,并用扩展Langmuir方程的推论计算了CH4/CO2二元气体各组分在吸附相中的浓度,分析了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开滦矿区煤对CH4/CO2二元气体解吸过程中,中等变... 研究了河北开滦矿区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对不同配比CH4/CO2二元气体等温解吸特性,并用扩展Langmuir方程的推论计算了CH4/CO2二元气体各组分在吸附相中的浓度,分析了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开滦矿区煤对CH4/CO2二元气体解吸过程中,中等变质程度煤(Ro=1.21%)对混合气体的吸附能力大于低变质程度煤(Ro=0.58%),且混合气体中CO2浓度越大,总吸附量越多。吸附相中CH4的相对浓度是逐渐降低的,CO2的相对浓度是逐渐升高的。开滦矿区中等变质程度煤相对于低变质程度煤,用CO2气体置换煤层中CH4,可以获得较高的单位压降CH4解吸率,注入CO2的量越多、相对浓度越高,其置换效果就越好,更适于往煤层注入CO2提高煤层气产量技术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滦矿区 等温解吸实验 二元气体 吸附相 解吸率
下载PDF
Linux平台下的组件对象模型及其实现 被引量:4
12
作者 潘爱民 徐辉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707-1711,共5页
提出了一个基于 L inux平台的组件对象模型 SCOM.首先讨论在 L inux平台上实现二进制组件的基础 ,然后描述一个通用的组件对象模型 SCOM.最后 ,介绍了 SCOM的一个具体实现 ,以及它在 L
关键词 组件对象模型 二进制组件 二进制接口 类厂 设计模式 入侵检测系统
下载PDF
双组分气体自发凝结成核模型修正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文 侯志强 +1 位作者 陈鹏 曹学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3-280,共8页
针对双组分气体自发凝结经典成核模型及Looijmans修正的经典成核模型存在未考虑真实气体效应或考虑真实气体效应时化学势差计算复杂、成核动力项生长速率向量中碰撞率的计算采用了理想气体的表达形式、未考虑液滴曲率半径对表面张力的... 针对双组分气体自发凝结经典成核模型及Looijmans修正的经典成核模型存在未考虑真实气体效应或考虑真实气体效应时化学势差计算复杂、成核动力项生长速率向量中碰撞率的计算采用了理想气体的表达形式、未考虑液滴曲率半径对表面张力的影响的缺点,对双组分气体自发凝结成核模型进行了修正。将以上缺点均修正的修正模型1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偏差较大,最小偏差仍大于2个数量级,认为是不准确的液滴表面张力模型的引入造成的结果。仅考虑真实气体效应修正和碰撞率计算修正的修正模型2较修正模型1的计算结果更为接近实验值,误差可在2个数量级以内。修正模型2对不同介质双组分气体自发凝结成核预测值较Looijmans模型预测值更接近实验值,且大部分情况下较Kalikmanov提出的半现象学理论模型更为准确,推荐使用修正模型2进行双组分气体自发凝结成核率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 凝结 状态方程 气液平衡 实验验证
下载PDF
三相三线电能表功耗测试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纪峰 徐晴 +3 位作者 穆小星 田正其 鲍进 周超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2-17,共6页
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是三相电路分析的重要内容,按三相三线制和三相四线制分类,都有较详细的讨论,但针对三相三线电能表自身单相功耗测量仍未有一个很明确的说法。针对三相三线电能表从电源设计方案到三相电路的功率测量的不同方法进行分... 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是三相电路分析的重要内容,按三相三线制和三相四线制分类,都有较详细的讨论,但针对三相三线电能表自身单相功耗测量仍未有一个很明确的说法。针对三相三线电能表从电源设计方案到三相电路的功率测量的不同方法进行分析,按照实际应用的场合需求和意义,分析三相三线电能表功耗的检定的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三线 电能表 功耗 二元件 三元件 功率表
下载PDF
二进制构件柔性组装机制及其形式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晓峰 王志坚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53-54,57,共3页
构件组装是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的核心和最终目的,其中,二进制构件组装是构件技术实用化的最佳途径,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定二进制构件的组装上。该文根据程序控制结构的基本形式,提出了一种普适性的二进制构件组装机制,定义了二进制... 构件组装是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的核心和最终目的,其中,二进制构件组装是构件技术实用化的最佳途径,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定二进制构件的组装上。该文根据程序控制结构的基本形式,提出了一种普适性的二进制构件组装机制,定义了二进制构件组装的3种方式,即顺序组装、条件组装和循环组装,并给出了其形式化定义。该组装机制使用“无冲突”思想代替传统的“匹配”思想,从而使二进制构件的组装具有更大的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进制构件 构件柔性组装 形式化
下载PDF
CAR构件的四种运行时形态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平东 陈榕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0年第4期1-4,共4页
CAR是一种二进制构件技术,Elastos是CAR的运行时环境,Elastos支持一种类似于Java虚拟机的二进制构件虚拟机,这个虚拟机对外提供JNI接口,即外部程序通过类似JNI接口规范的方式访问虚拟机内部的计算资源,这种从外部看是JVM,而内部是二进... CAR是一种二进制构件技术,Elastos是CAR的运行时环境,Elastos支持一种类似于Java虚拟机的二进制构件虚拟机,这个虚拟机对外提供JNI接口,即外部程序通过类似JNI接口规范的方式访问虚拟机内部的计算资源,这种从外部看是JVM,而内部是二进制构件的虚拟机技术被应用于智能手机、上网本这类靠电池供电的计算设备中,减小了软件尺寸,提高了软件速度。这种二进制构件根据不同的需要在运行时可以有不同的存在形态,文中讨论的就是在这样一个二进制构件虚拟机中构件的存在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进制构件 虚拟机 CAR
下载PDF
铝合金中铁、铜二元素同时测定的新方法
17
作者 刘葵 耿玉珍 +1 位作者 孙衍华 崔彦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4期448-452,共5页
采用一种新的同时测定多组分的方法,即比值光谱导数分光光度法,在pH5.5缓冲溶液中,利用金属离子—5—Br—PADAP—OP三元络合物显色体系,对铝合金中的Fe(Ⅱ)、Cu(Ⅱ)二组分进行了同时测定。各八次测定的相对... 采用一种新的同时测定多组分的方法,即比值光谱导数分光光度法,在pH5.5缓冲溶液中,利用金属离子—5—Br—PADAP—OP三元络合物显色体系,对铝合金中的Fe(Ⅱ)、Cu(Ⅱ)二组分进行了同时测定。各八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9%、3.66%和3.88%,2.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值光谱导数 二元组分 同时测定 铝合金
下载PDF
基于介尺度曳力模型的细颗粒扬析CFD模拟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晓皎 赵佳悦 +2 位作者 刘志刚 梁启煜 王帅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7-51,56,共6页
为了揭示细颗粒扬析特性,采用双流体模型,并结合考虑气泡影响的介尺度曳力模型,对双组分流化床内细颗粒扬析过程进行了CFD数值模拟。验证了气泡介尺度曳力模型的合理性,分析了入口气体速度、初始细颗粒质量分数、细颗粒直径和床层温度... 为了揭示细颗粒扬析特性,采用双流体模型,并结合考虑气泡影响的介尺度曳力模型,对双组分流化床内细颗粒扬析过程进行了CFD数值模拟。验证了气泡介尺度曳力模型的合理性,分析了入口气体速度、初始细颗粒质量分数、细颗粒直径和床层温度对细颗粒扬析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气泡介尺度曳力模型可以较好地再现颗粒扬析过程,气体入口速度和初始细颗粒质量分数的增大有利于扬析过程的加深,并且由于颗粒聚集导致细颗粒扬析速率与细颗粒直径呈非单调线性关系,同时,床层温度过高会使得相间曳力非均一化程度加深,细颗粒的扬析速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 扬析 介尺度曳力模型 流化床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二维吸附床双组分气体传质过程数值分析
19
作者 郑新港 刘应书 +1 位作者 李永玲 刘文海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2-297,共6页
为了深入研究吸附式空分制氧的传质过程,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二维吸附床进行了模拟研究.模型综合考虑了气体的可压缩性、吸附床的死空间以及吸附床径向空隙率的分布,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和文献值作了对比分析,结果吻合良好.分析表明,... 为了深入研究吸附式空分制氧的传质过程,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二维吸附床进行了模拟研究.模型综合考虑了气体的可压缩性、吸附床的死空间以及吸附床径向空隙率的分布,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和文献值作了对比分析,结果吻合良好.分析表明,在壁面附近存在边流效应,使得吸附剂的使用率不均,通过改变颗粒直径的大小,可以有效减小边流效应的影响;吸附过程温度变化显著,对吸附过程的传质影响较大,在数值模拟中不能忽略吸附热的影响.该数值模拟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吸附床内的传质过程,并为吸附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必要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吸附床 双组分 吸附热 传质 Fluent数值模拟 边流效应 径向空隙率
下载PDF
迎头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g_1和Re的吸附量
20
作者 吴秀红 林炳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270-2275,共6页
The determination of isotherm and prediction of retention values are the basis of the optimization of separation conditions of preparative chromatography.In this paper,the isotherms of ginsenoside Rg1 and Re from Pana... The determination of isotherm and prediction of retention values are the basis of the optimization of separation conditions of preparative chromatography.In this paper,the isotherms of ginsenoside Rg1 and Re from Panax ginseng were studied.Ginsenoside Rg1 and Re were prepared by chromatography column from Panax ginseng raw material,and the isotherms of ginsenoside Rg1 and Re were determined by frontal analysis(FA) on spherical C18 solid phase.The adsorption parameters G and b were set based on the competitive Langmuir model.In the mean time,the retention time of ginsenoside Re was obta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nonlinear chromatography theory.The calculated retention time were compared with that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with average relative error 3.68%.Additionally,some problems related to fitting based on the competitive Langmuir model were found and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等温线 迎头法 非线性色谱 双组分 竞争Langmuir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