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气虚寒型鼻鼽疗效及对IL-4、IL-12、IL-25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施晓亚 傅晓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583-586,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鼻敏方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肺气虚寒型鼻鼽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L-12、IL-25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肺气虚寒型鼻鼽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鼻敏方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 目的观察中药鼻敏方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肺气虚寒型鼻鼽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L-12、IL-25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肺气虚寒型鼻鼽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鼻敏方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口服,2组均治疗28 d。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14 d、28 d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及血清总IgE、IL-4、IL-12、IL-25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治疗14 d、28 d后临床疗效,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2组症状体征积分、VAS评分及血清总IgE、IL-4、IL-25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血清IL-12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28 d后,2组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14 d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28 d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14 d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8 d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鼻敏方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肺气虚寒型鼻鼽患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可显著上调IL-12的表达,明显下调IL-4、IL-25的表达,从而纠正Th1/Th2细胞因子网络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鼻敏方 肺气虚寒 鼻鼽
下载PDF
三伏贴敷联合鼻敏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亚琴 葛灏 傅晓东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4期3822-3825,共4页
目的:观察三伏贴敷联合鼻敏方防治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及对血清总IgE、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肺气虚寒型AR且处于发作期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 目的:观察三伏贴敷联合鼻敏方防治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及对血清总IgE、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肺气虚寒型AR且处于发作期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单独服用鼻敏方治疗,观察组采用三伏贴敷联合口服中药鼻敏方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T0)、治疗结束(T1)和治疗结束6个月(T2)的症状、体征及VAS评分,临床疗效和血清总IgE、IL-4、IL-17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T1、T2时的症状、体征及VAS评分和血清总IgE、IL-4、IL-17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6个月时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伏贴敷联合中药鼻敏方可较好的防治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改善过敏体质,防止复发,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l/Th2、Th17/Treg平衡有关;同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心理状态,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肺气虚寒 三伏贴敷 鼻敏方
下载PDF
内舒拿鼻喷雾剂联合中药鼻敏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卢标清 孙一帆 +3 位作者 郭亿莲 徐庆文 周小军 凌娅娅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3年第6期272-274,共3页
目的 观察内舒拿鼻喷雾剂与中药鼻敏方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等剂量内舒拿喷雾剂鼻内局部应用,同时,观察组口服中药鼻敏方,对照组予口服西药开瑞坦作为对照... 目的 观察内舒拿鼻喷雾剂与中药鼻敏方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等剂量内舒拿喷雾剂鼻内局部应用,同时,观察组口服中药鼻敏方,对照组予口服西药开瑞坦作为对照,分别于治疗结束后1月、半年、1年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后1月两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半年、1年两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内舒拿鼻喷雾剂与中药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可收到较好的疗效,其远期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舒拿鼻喷雾剂 中西医结合 鼻敏方 变应性鼻炎 临床观察 开瑞坦
下载PDF
鼻敏方对变应性鼻炎肺脾气虚证模型大鼠鼻黏膜TMEM16A/NF-κB/MUC5AC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宁聪 画奕惟 +7 位作者 谭希 王今晗 梁紫华 周世卿 李云英 陈文勇 夏纪严 罗秋兰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2-848,共7页
目的探讨鼻敏方治疗变应性鼻炎(AR)肺脾气虚证黏液高分泌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模型组(8只)、鼻敏方低剂量组(8只)、鼻敏方高剂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以烟熏+番泻叶灌胃+卵清蛋白法建立AR... 目的探讨鼻敏方治疗变应性鼻炎(AR)肺脾气虚证黏液高分泌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模型组(8只)、鼻敏方低剂量组(8只)、鼻敏方高剂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以烟熏+番泻叶灌胃+卵清蛋白法建立AR肺脾气虚证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鼻敏方低、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鼻敏方浓缩液(浓度为2.16 g/ml)1.08 g/100 g、2.16 g/100 g灌胃,模型组给予0.5 ml/100 g生理盐水灌胃,均每日1次,持续28天;空白组不干预。干预后进行行为学评价,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鼻上皮黏膜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鼻上皮黏膜的跨膜蛋白16A(TMEM16A)、黏蛋白5AC(MUC5AC)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鼻上皮黏膜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鼻上皮黏膜TMEM16A、MUC5AC、NF-κB mRNA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空白组大鼠鼻上皮黏膜上皮细胞结构完整无脱落,无水肿、坏死等病变;模型组大鼠鼻上皮黏膜上皮组织增厚且部分脱落,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鼻敏方高、低剂量组大鼠鼻上皮黏膜组织病理均有改善,且鼻敏方高剂量组改善更明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行为学积分及外周血总IgE水平显著升高,鼻上皮黏膜TMEM16A、MUC5AC、NF-κB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鼻敏方高剂量组大鼠行为学积分及外周血总IgE水平降低,鼻上皮黏膜TMEM16A、MUC5AC、NF-κB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5或P<0.01);鼻敏方低剂量组大鼠行为学积分及外周血总IgE水平降低,鼻上皮黏膜TMEM16A、MUC5AC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NF-κB蛋白表达降低(P<0.05或P<0.01),NF-κB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鼻敏方低剂量组比较,鼻敏方高剂量组NF-κB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鼻敏方可能通过调控鼻上皮黏膜TMEM16A/NF-κB/MUC5AC信号通路改善AR肺脾气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肺脾气虚证 鼻敏方 跨膜蛋白16A 核转录因子ΚB 黏蛋白5AC 黏液高分泌
原文传递
鼻敏温阳方对肾阳虚证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华安 严道南 张世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1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鼻敏温阳方对肾阳虚证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70只雄性健康大鼠,制备肾阳虚型变应性鼻炎模型,然后分为空白、模型、西替利嗪、大剂量中药、小剂量中药5组。除空白组为10只外,其余每组均为15只动物... 目的观察中药鼻敏温阳方对肾阳虚证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70只雄性健康大鼠,制备肾阳虚型变应性鼻炎模型,然后分为空白、模型、西替利嗪、大剂量中药、小剂量中药5组。除空白组为10只外,其余每组均为15只动物。干预试验结束后,处死动物,游离鼻中隔黏膜,常规切片,HE染色,观察比较各组的组织学改变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结果模型组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西替利嗪组、大剂量中药组、小剂量中药组和空白组,而大剂量中药组者又明显低于西替利嗪组和小剂量中药组,西替利嗪组与小剂量中药组的浸润细胞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敏温阳方治疗肾阳亏虚型变应性鼻炎,可能通过减轻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的聚集及活化而阻断变态反应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鼻炎 肾阳亏虚型 鼻敏温阳方 嗜酸性粒细胞 疗效机制
下载PDF
鼻敏通窍方标准汤剂HPLC特征图谱建立及10种成分测定 被引量:1
6
作者 蒋近近 单祎文 +1 位作者 赵霞 吴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74-1079,共6页
目的建立鼻敏通窍方标准汤剂HPLC特征图谱,并测定没食子酸、绿原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水合氧化前胡素、苯甲酰芍药苷、木兰脂素的含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溶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Ph... 目的建立鼻敏通窍方标准汤剂HPLC特征图谱,并测定没食子酸、绿原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水合氧化前胡素、苯甲酰芍药苷、木兰脂素的含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溶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Phenyl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30 nm。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0批样品特征图谱中有15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90。10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97.23%~101.79%,RSD 0.20%~2.93%。各批样品聚为2类(距离刻度为0.010)或3类(距离刻度为0.006)。结论该方法高效可行,可为鼻敏通窍方标准汤剂相关制剂开发、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敏通窍方 标准汤剂 HPLC特征图谱 化学成分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