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颠覆和重构——福柯权力话语理论视角下《比利·巴思格特》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被引量:3
1
作者 魏婷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2年第11期82-85,共4页
E.L.多克托罗的经典之作《比利·巴思格特》颠覆和解构了传统的女性形象。文章借助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分析了小说中被置于边缘语境中的女性人物,认为比利为主导的男性话语遮蔽了女性人物真实、自主身份意识,隐含父权制权力对女性身... E.L.多克托罗的经典之作《比利·巴思格特》颠覆和解构了传统的女性形象。文章借助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分析了小说中被置于边缘语境中的女性人物,认为比利为主导的男性话语遮蔽了女性人物真实、自主身份意识,隐含父权制权力对女性身体和话语的双重控制,而多克托罗通过女性形象的重塑,实现了对此权力控制的消解和颠覆,展示了叙述世界的主观性和不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 L 多克托罗 《比利·巴思格特》 福柯 权力话语理论 女性形象
下载PDF
《比利·巴思格特》中的自白叙事 被引量:1
2
作者 朱云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0-120,共11页
E.L.多克托罗的《比利·巴思格特》是其"将‘犯罪―惊悚小说’这一次要文类提升至艺术殿堂的尝试"。小说通过成年比利的回忆性自述聚焦少年比利与舒尔兹黑帮接触的一年间的经历。比利的自述实则是一种犯罪叙事式的自白,... E.L.多克托罗的《比利·巴思格特》是其"将‘犯罪―惊悚小说’这一次要文类提升至艺术殿堂的尝试"。小说通过成年比利的回忆性自述聚焦少年比利与舒尔兹黑帮接触的一年间的经历。比利的自述实则是一种犯罪叙事式的自白,其中充斥着黑帮的暴力与犯罪事件,但比利毫无作为至少是罪恶帮凶的自觉,其自白的动机或许包含对自我的审视与对自我身份构建的自省,却绝不是对罪责的忏悔或是寻求救赎;由之,其自白明显悬置了伦理评判,凸显了比利自愿与罪恶合谋的"现代好青年布朗"形象;比利自白中作为隐性叙事的舒尔兹的自白再现了美国黑帮内部的暴力与金钱、权力运作,这双重自白引领读者揭秘黑帮文化,彰显了作为"读者"的比利及小说读者在阅读犯罪叙事过程中的合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多克托罗 《比利·巴思格特》 自白 合谋 犯罪叙事
原文传递
历史的碎片与拼图式叙事空间——《比利·巴思格特》的后现代叙事策略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婷 颜碧洪 彭颖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92-95,共4页
E.L.多克托罗的经典之作《比利·巴思格特》推翻了传统的线性叙述模式,构建了全新的时间和空间秩序。小说以第一人称个体叙事勾勒出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社会景象,多克托罗重访历史,以史喻今,对"里根时代"的社会丑恶和意识形... E.L.多克托罗的经典之作《比利·巴思格特》推翻了传统的线性叙述模式,构建了全新的时间和空间秩序。小说以第一人称个体叙事勾勒出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社会景象,多克托罗重访历史,以史喻今,对"里根时代"的社会丑恶和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刻地抨击。把虚构人物和历史人物拼贴起来,多克托罗引领读者经历了别样的历史,而小说自身也成了一种彰显历史意义的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 L 多克托罗 《比利·巴思格特》 个体叙事 叙事空间
下载PDF
"语言的戏法"--《比利·巴思格特》中的身份构建与美国梦 被引量:1
4
作者 汤瑶 郭棲庆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3-82,共10页
E.L.多克托罗的小说《比利·巴思格特》以第一人称回忆视角,讲述了少年比利在美国大萧条期间加入黑帮打拼的一段往事。小说中,比利在不同的身份间自由切换,且在他者的影响下不断重塑自我,这反映了后现代身份不仅缺乏连续的同一主体... E.L.多克托罗的小说《比利·巴思格特》以第一人称回忆视角,讲述了少年比利在美国大萧条期间加入黑帮打拼的一段往事。小说中,比利在不同的身份间自由切换,且在他者的影响下不断重塑自我,这反映了后现代身份不仅缺乏连续的同一主体,而且依赖于语言的建构。比利以父辈为模板,试图将自己塑造成美国梦故事的主人公,然而叙事的自省性和内在矛盾曝露了他的刻意洗白,让整个身份建构呈现造假之嫌疑。这建构/解构过程不仅揭示了美国梦荣光背后隐藏的罪恶与黑暗,也暗示着个体和民族身份认同的虚构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多克托罗 《比利·巴思格特》 身份 他者 叙事 美国梦 虚构
原文传递
“异质抗衡”与“不动之动”——定量研究视域下《比利·巴思格特》的文学张力 被引量:1
5
作者 毕建程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2,共7页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E.L.多克特罗的小说《比利·巴思格特》情节紧张,结构紧凑,悬念迭出,引人入胜,一向被评论界视为多克特罗的最佳作品。本文运用应用语言学定量研究方法,探究该小说张力,尤其是情节张力和人物张力的各种变量及其关系...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E.L.多克特罗的小说《比利·巴思格特》情节紧张,结构紧凑,悬念迭出,引人入胜,一向被评论界视为多克特罗的最佳作品。本文运用应用语言学定量研究方法,探究该小说张力,尤其是情节张力和人物张力的各种变量及其关系,指出正因为作家有效地控制了各种变量的关系,才使《比利·巴思格特》成为一部充满张力的优秀文学作品。本文尝试把思辨性文学研究和实证性应用语言学研究相结合,为文学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利·巴思格特》 定量研究 小说张力 变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