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视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后胆总管Ⅰ期缝合术 被引量:41
1
作者 王存川 徐以浩 +1 位作者 陈均 王志伟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8期478-479,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后胆总管切口的处理方法 ,免除患者术后带T型管的痛苦。方法 选择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的 2 0例患者在取出结石或蛔虫后Ⅰ期缝合胆总管 ,其中 2层缝合 17例 ,1层缝合 3例。结果  2 0例均成功完成手...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后胆总管切口的处理方法 ,免除患者术后带T型管的痛苦。方法 选择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的 2 0例患者在取出结石或蛔虫后Ⅰ期缝合胆总管 ,其中 2层缝合 17例 ,1层缝合 3例。结果  2 0例均成功完成手术 ,手术时间 45~ 170min ,平均 12 6min ,术后平均 6d(3~ 10d)出院 ,18例患者取出 0 6~ 2 9cm结石 1~ 6粒 ,2例患者分别取出死蛔虫 1、2条。 1层缝合 1例出现轻度胆汁渗漏。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后选择性行胆管Ⅰ期缝合是安全的 ,术后患者出院早、痛苦小 ,恢复快 ;二层缝合可减少胆汁渗漏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疾病 电视腹腔镜 Ⅰ期缝合术
原文传递
术中多影像融合介入导航系统在复杂肝胆管结石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2
2
作者 肖彦 周磊 +6 位作者 成伟 黄生桃 刘雅玲 李国光 杨建辉 潘小季 王湘英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9-105,共7页
目的探讨术中多影像融合介入导航系统(RVS)在复杂肝胆管结石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例复杂肝胆管结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57岁... 目的探讨术中多影像融合介入导航系统(RVS)在复杂肝胆管结石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例复杂肝胆管结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57岁,年龄范围为40~69岁。患者术前均行腹部(肝胆胰脾)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及上腹部薄层螺旋CT平扫+增强检查。CT检查数据导入RVS。采用RVS定位结石、结石与大血管关系、胆管以及肝门部血管解剖结构,手术采用RVS引导下行包括肝门部胆管切开术、狭窄胆管切开整形术、肝胆管盆式内引流术、肝叶(段)切除术、肝实质切开取石术等多种组合手术方式。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情况。(2)典型病例分析。(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方式进行术后随访,了解患者结石残留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6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手术及术后情况:10例患者均成功在RVS引导下行复杂肝胆管结石病手术,RVS配对均获成功(CT检查影像与超声影像差距<2 mm)。术中均通过胆道镜证实取净结石,无残留。10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85 min(210~360 min),术中出血量为200 mL(100~600 mL),无输血患者,住院时间为20.5 d(14.0~29.0 d),无围术期死亡。1例患者术后并发胆汁漏和腹腔感染,经保守治疗后痊愈。(2)典型病例分析:病例10,女,60岁,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复杂肝胆管结石病,拟行肝实质切开取石+肝方叶切除肝门胆管整形+盆式内引流术。将患者术前CT检查图像与术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融合配对,配对层面为门静脉矢状部横切面和门静脉右支横切面,并在图像上标记结石以及重要管道。准确定位后采用刮匙进行取石。在肝脏表面结石感明显处切开肝实质及末梢扩张胆管取石,取出结石后经该肝内胆管与肝门部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疾病 肝胆管结石病 术中多影像融合介入导航系统 诊断 手术治疗 疗效
原文传递
单中心30年胆道外科疾病谱的变化趋势及意义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雯雯 吕少诚 +9 位作者 史宪杰 顾万清 陈永亮 张文智 姜凯 王敬 黄晓强 夏红天 黄志强 卢实春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912-1915,共4页
目的探讨解放军总医院30年间收治胆道外科患者的疾病谱的变化趋势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相关纳入标准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85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连续21 189例胆道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而描述胆道外科患者30年间的疾病分... 目的探讨解放军总医院30年间收治胆道外科患者的疾病谱的变化趋势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相关纳入标准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85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连续21 189例胆道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而描述胆道外科患者30年间的疾病分布情况。以5年为1个研究小组,将所有患者按时间分为6组,进而描述胆道外科疾病谱的30年变化趋势。结果(1)解放军总医院1985年1月起至2014年12月止30年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胆道外科疾病患者共21 189例,其中男9 460例,女11 729例,女∶男=1.24∶1;年龄6~98岁,平均年龄(52.1±13.5)岁。(2)在所有患者中,胆石症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占65.26%,其中胆囊结石占53.61%;其次是胆管癌患者,占12.79%,其中肝门部胆管癌占5.95%。(3)从变化趋势来看,胆石症患者的比例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从74.9%下降至65.2%,而胆管癌患者的比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从6.0%上升至14.0%(P〈0.05);胆管囊状扩张症和胆囊癌患者的比例也在逐渐上升(P〈0.05),而胆囊息肉和胆道狭窄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胆石症患者中,胆囊结石患者的比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从71.9%上升至82.0%;而胆管结石患者的比例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从28.1%下降至18.0%。胆管癌患者中,各种类型胆管癌所占的比例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肝门部胆管癌占40%左右,肝内胆管癌占25%左右,肝外胆管癌占35%左右。结论随着时间的变迁,本中心(三级医院肝胆病中心)胆道外科的疾病谱也在随之发生变化,胆石症尤其是胆管结石患者的比例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胆管癌患者的比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疾病 胆石症 胆管癌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先天性胆管囊状和柱状扩张的胆胰管合流异常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索林 张道荣 +2 位作者 时保军 李振东 陈新英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49-351,I024,共4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管囊状和柱状扩张与胆胰管合流异常 (APBD)特征的关系。 方法 对 5 1例先天性胆管扩张患者行胆道造影检查。 结果  43例确定有APBD。囊状组胆管汇入胰管 18例 (72 % ) ,柱状组胰管汇入胆管 14例 (78% ) ;囊状组...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管囊状和柱状扩张与胆胰管合流异常 (APBD)特征的关系。 方法 对 5 1例先天性胆管扩张患者行胆道造影检查。 结果  43例确定有APBD。囊状组胆管汇入胰管 18例 (72 % ) ,柱状组胰管汇入胆管 14例 (78% ) ;囊状组和柱状组对比胆管远端内径 (P <0 0 1)、胰管最大径 (P <0 0 5 )及胆胰管交角 (P <0 0 1)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不同的APBD常类型常导致不同形式胆道病理变化 ,囊状扩张多是胆管远端明显狭窄近直角汇入胰管 ,而柱状扩张多是胰管以锐角形式汇入胆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囊状扩张 胆管柱状扩张 胆胰管合流异常
原文传递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应用于儿童胆胰疾病的大样本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堤 汤小伟 +3 位作者 徐聪 吴翔宇 包涵 张筱凤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儿童胆胰疾病诊治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接受ERCP诊治的共115例年龄在18岁以下的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麻醉方式、治...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儿童胆胰疾病诊治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接受ERCP诊治的共115例年龄在18岁以下的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麻醉方式、治疗方法、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15例患儿共接受221例次ERCP操作,其中,诊断为胆总管结石81例次,胆总管囊肿22例次,胆道蛔虫症3例次,慢性胰腺炎66例次,胰腺分裂症45例次,急性胰腺炎43例次。31例次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分别完成胆、胰管开口切开,胆、胰管取石,胆、胰管内支架置入,鼻胆管、鼻胰管引流等相关操作。操作成功率为98.6%(218/221),操作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2%(16/221),包括7例次(3.2%)术后胰腺炎,5例次(2.3%)术后出血,4例次(1.8%)术后胆管炎,并发症均于治疗后缓解。结论儿童胆胰疾病中先天性解剖异常较为常见,早期儿童胆胰疾病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生进行ERCP诊治是有效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儿童 胰腺疾病 胆管疾病
原文传递
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难点与策略 被引量:19
6
作者 何宇 别平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4期7-9,共3页
肝胆管结石是西南地区常见胆道疾病之一,术后结石复发与残留是影响疗效的关键。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可有效处理肝内结石、狭窄段胆管及发生癌变的潜在病灶。胆管横断胆肠吻合术主要用于处理肝门部胆管狭窄及胆管下端过度通畅。腹腔镜... 肝胆管结石是西南地区常见胆道疾病之一,术后结石复发与残留是影响疗效的关键。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可有效处理肝内结石、狭窄段胆管及发生癌变的潜在病灶。胆管横断胆肠吻合术主要用于处理肝门部胆管狭窄及胆管下端过度通畅。腹腔镜处理区域性肝胆管结石手术效果较为理想,胆道镜可有效降低胆管结石残留率。十二指肠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有待进一步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胆管疾病 胆道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Cancer risk in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Epidemiology,prevention, and surveillance strategies 被引量:18
7
作者 Brian M Fung Keith D Lindor James H Tabibia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9年第6期659-671,共13页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 is a rare 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progressive fibroinflammatory destruction of the intra-and/or extrahepatic biliary ducts. While its features and disease course ...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 is a rare 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progressive fibroinflammatory destruction of the intra-and/or extrahepatic biliary ducts. While its features and disease course can be variable,most patients with PSC have concurren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d will eventually develop liver cirrhosis and end-stage liver disease, with liver transplantation representing the only potentially curative option. Importantly,PSC i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isk of malignancy compared to the general population, mainly cholangiocarcinoma, gallbladder carcinoma,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colorectal cancer, with nearly 50% of deaths in patients with PSC being due to cancer. Therefore, robust surveillance strategies are needed, though uncertainty remains regarding how to best do so.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 the epidemiology, prevention, and surveillance of cancers in patients with PSC. Where evidence is limited, we present pragmatic approaches based on currently available data and expert opin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le duct diseases CHOLANGIOCARCINOMA GALLBLADDER CARCINOMA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olorectal cancer CHEMOPROTECTIO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下载PDF
良性胆管狭窄242例的外科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苏茂生 周宁新 +7 位作者 窦春青 卢灿荣 陈文斌 孟翔飞 李铸 王涛 许勇 冯志强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 分析影响良性胆管狭窄外科疗效的因素。方法 总结1990-2005年242例良性胆管狭窄的资料,对胆管狭窄的病因、狭窄部位、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与疗效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病因:损伤性胆管狭窄、胆结石继发胆管狭窄、胆总管囊肿... 目的 分析影响良性胆管狭窄外科疗效的因素。方法 总结1990-2005年242例良性胆管狭窄的资料,对胆管狭窄的病因、狭窄部位、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与疗效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病因:损伤性胆管狭窄、胆结石继发胆管狭窄、胆总管囊肿所致胆管狭窄外科疗效的优良率分别为94.1%、71.4%、100%;(2)狭窄部位:胆肠吻合口狭窄最多见,在损伤性和结石性胆管狭窄中,其手术治疗优良率分别为100%和88.2%;(3)手术时机:紧急手术+早期手术及早期手术者效果最佳,优良率100%;(4)手术方式:胆肠吻合、胆管修复、介入治疗的优良率分别为90.9%、92.3%、63.2%。结论 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狭窄部位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可有效提高良性胆管狭窄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疾病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加速康复外科在婴儿胆管扩张症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吕小逢 唐杰 +7 位作者 徐小群 耿其明 张杰 陈焕 路长贵 蒋维维 李薇 唐维兵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51-856,共6页
目的探讨婴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研究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在婴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围手术期的优势及安全性。2016年03月至2017年0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外科收治的... 目的探讨婴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研究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在婴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围手术期的优势及安全性。2016年03月至2017年0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外科收治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23例,在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ERAS组);以2015年01月至2016年02月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围手术期管理的患儿为对照组(18例)。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一天白细胞(WBC)计数和术后第一天C-反应蛋白(CRP)值、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首次经口喂水、喂奶时间、术后停止静脉补液时间、术后并发症(吻合口漏、出血、胆管炎、切口感染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费用,以及术后再手术率、出院后30d再入院率。术后随访(6±2)个月。结果两组患儿在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RAS组术后第一天白细胞和CRP值分别为(13.9±2.0)×10^9/L、(16.7±12.6)mg/L,比对照组(14.9±2.6)×10^9/L、(26.6±21.4)mg/L指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EARS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43.1±14.6)h比(59.3±15.2)h,P=0.001]、术后首次经口喂水[(39.3±6.5)h比(128.8±11.4)h,P<O.001]、喂奶时间[(63.3±7.O)h比(153.8±11.7)h,P<O.001],术后停止静脉补液时间[(7.6±0.6)d比(10.9±1.26)d,P<0.001],术后住院时间[(10.0±1.3)d比(12.9±2.6)d,P<0.001],对比对照组显著缩短或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RAS组住院费用较对照组[(28548.1±2682.2)元比(32516.6±5134.2)元,P=O.003]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术后再手术、出院后30d再入院以及死亡患儿。结论婴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可以降低患儿创伤应激,促进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婴儿 胆管疾病 胆道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合并肝内胆管扩张及复杂胆道畸形的诊断与治疗对策 被引量:13
10
作者 董蒨 江布先 +5 位作者 张虹 姜忠 姜先敏 鹿洪亭 杨传民 郝希伟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85-288,共4页
目的研究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合并肝内胆管扩张及复杂胆道畸形的特殊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在标准术式即囊肿切除胆道重建的基础上对肝内胆管扩张及可能存在的复杂胆道畸形处理的方法。方法对于合并肝内胆管扩张患儿,以术中胆管造影、... 目的研究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合并肝内胆管扩张及复杂胆道畸形的特殊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在标准术式即囊肿切除胆道重建的基础上对肝内胆管扩张及可能存在的复杂胆道畸形处理的方法。方法对于合并肝内胆管扩张患儿,以术中胆管造影、胆道镜观察等仔细进行术中检查,了解肝总管、胆囊管、左右肝管、肝内胆管扩张及狭窄情况,以及胰胆管共同通道的病理变化,同时仔细检查有无复杂胆道畸形的存在并予以手术处理。结果全组57例,33.3%合并肝内胆管扩张,其中10例为肝内胆管囊样扩张,其汇入肝总管的开口呈瓣膜状、隔膜状或细短管状狭窄。9例为自肝门向肝内胆管起始端逐渐变细的锥形扩张,无明显狭窄。2例合并迷走胆管,3例为左右肝管分别汇入扩张的胆总管囊肿。结论对合并肝内胆管扩张者进行相应的特殊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指导在标准根治术,即囊肿切除胆道重建的基础上对近端肝内胆管狭窄矫治、可能存在的迷走胆管、复杂胆道畸形及远端胰胆管共同通道病变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肝内胆管扩张 胆道畸形 复杂 治疗对策 诊断 术中胆管造影 肝内胆管狭窄 临床意义 胆道重建 囊肿切除 左右肝管 共同通道 迷走胆管 胆总管囊肿 标准术式 术中检查 病理变化 手术处理 特殊检查 肝总管
原文传递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儿童胰胆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许旭 王歆琼 +4 位作者 肖园 余熠 许春娣 龚彪 别里克·扣肯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781-1785,共5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儿童胰胆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儿内科接受ERCP诊疗的196例18岁以下患儿的临床资料,针对其适应证、病因、治疗方...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儿童胰胆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儿内科接受ERCP诊疗的196例18岁以下患儿的临床资料,针对其适应证、病因、治疗方式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分析ERCP治疗方式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196例患儿共行ERCP 314例次,成功率达99.0%。其中男94例,女102例,年龄1.1-16.8岁[(8.7±3.7)岁],适应证主要包括胰腺疾病(156例)、胆管疾病(40例)。经ERCP明确诊断后主要为:慢性胰腺炎114例,急性复发性胰腺炎28例,胆管结石19例,急性胰腺炎12例,胆管扩张8例,胆管炎5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5例等。除常见胰胆管病变外,45.9%的患儿术后证实存在解剖异常:其中胆管疾病以胰胆管汇合异常最为多见,占60.0%;胰腺疾病以胰腺分裂最为多见,占22.4%。患儿经过内镜介入治疗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3%,其中术后轻中度胰腺炎41例次(13.0%)、术后出血4例次(1.3%)。除1例十二指肠副乳头切口出血患儿需行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外,均通过内科治疗好转。无胆管感染、术后穿孔、重度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统计学分析发现多次ERCP治疗为术后胰腺炎发生的保护因素,胰管取石治疗术为术后胰腺炎的风险因素。结论ERCP是儿童胰胆管疾病诊疗的重要手段,其具有较高的诊疗价值,且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胰腺疾病 胆道疾病 儿童
原文传递
细菌性肝脓肿与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比较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圣开 吴晓春 刘永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981-985,共5页
目的了解当前细菌性肝脓肿和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差异,便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9月重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细菌性肝脓肿和269例胆道感染病人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资料及相关临床资料。结... 目的了解当前细菌性肝脓肿和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差异,便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9月重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细菌性肝脓肿和269例胆道感染病人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资料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细菌性肝脓肿检出细菌52株(7种),包括肺炎克雷伯菌31株(59.6%)、链球菌8株(15.4%)、铜绿假单胞菌7株(13.5%)、其他6株(11.5%),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8.8%,革兰阳性菌占21.2%。胆道感染检出细菌123株(13种),包括大肠埃希菌47株(38.2%)、肺炎克雷伯菌30株(24.4%)、阴沟肠杆菌13株(10.6%)、其他33株(26.8%),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1.3%,革兰阳性菌占18.7%。细菌性肝脓肿的革兰阴性菌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包括:阿米卡星(0.0%)、厄他培南(0.0%)、亚胺培南(2.2%)、头孢他啶(4.4%)、头孢吡肟(4.4%)、氨曲南(6.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9%)、头孢替坦(8.9%)、左氧氟沙星(8.9%)、妥布霉素(11.1%)等,胆道感染革兰阴性菌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包括:阿米卡星(0.0%)、厄他培南(0.0%)、亚胺培南(4.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3%)、妥布霉素(6.3%)等。两种感染多重耐药菌株比例分别为38.5%、30.9%(P>0.05)。结论两种感染的致病菌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细菌性肝脓肿的致病菌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胆道感染的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对两种感染的革兰阴性菌均较敏感的抗生素包括阿米卡星、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不同之处在于: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替坦、氨曲南和左氧氟沙星对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革兰阴性菌较敏感,但对引起胆道感染的革兰阴性菌敏感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化脓性 胆管疾病 抗菌药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集落计数 微生物 胆道感染
下载PDF
肝移植缺血性胆道病变的超声造影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任杰 郑荣琴 +3 位作者 吕明德 毛永江 廖梅 吕艳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587-589,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诊断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病变(ITBL)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例经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或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确诊,超声疑为胆道并发症的移植肝接受超声造影检查。以增厚最明显的肝门部胆管壁为观察目标,...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诊断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病变(ITBL)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例经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或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确诊,超声疑为胆道并发症的移植肝接受超声造影检查。以增厚最明显的肝门部胆管壁为观察目标,分析胆管壁增强特点。结果胆管壁造影表现可分3类:①胆管壁无增强者6例,即胆管壁在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均无增强;②胆管壁低增强水平者4例,即胆管壁在动脉期呈低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持续低增强或消退为无增强;③胆管壁高增强水平者15例,即胆管壁在动脉期呈高或等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消退为等或低增强。25例确诊病例中包括13例ITBL和12例非ITBL。ITBL组胆管壁无或低增强水平者10例(76.9%),高增强水平者3例(23.1%);非ITBL组均为高增强水平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超声造影检测胆管壁微循环灌注具有可行性,有可能为临床提供一种全新的从微血管层面诊断ITBL的影像学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微气泡 肝移植 胆管疾病
原文传递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不可切除肝外胆道恶性梗阻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14
作者 徐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道金属支架置入对于肝外胆道恶性梗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不可切除性肝外胆道恶性梗阻患者4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皮经肝胆管穿刺...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道金属支架置入对于肝外胆道恶性梗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不可切除性肝外胆道恶性梗阻患者4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组和ERCP组各20例。观察2组患者支架通畅期和生存期、术后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校正的χ2检验。2组支架通畅期和生存期的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对数秩检验。结果 ERCP组患者的支架通畅期[(225.6±52.5)d vs(156.3±44.5)d]、生存期[(335.6±42.5)d vs(225.5±42.5)d]较PTCD组均明显延长(t值分别为11.45、10.46,P值均<0.05)。ERCP组患者术后发生腹痛(7例)少于PTCD组(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0%vs 50.0%,χ2=9.45,P<0.05)。ERCP组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TCD组(10.0%vs 30.0%,χ2=7.49,P<0.05)。与PTCD组相比,ERCP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12.4±2.5)d vs(19.8±4.0)d,t=10.67,P<0.05]。结论 ERCP支架置入与PTCD解除胆道恶性梗阻疗效相近,但ERCP术后胆道通畅时间、生存期长,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因此对于肝外胆道恶性梗阻患者,采用ERCP临床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疾病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正确把握胆管损伤的修复时机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坚 徐孙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60-262,共3页
外科手术是治疗医源性胆管损伤最主要的手段,手术修复时机的正确选择是损伤修复成功的先决条件。详细的阐述了术中发现胆管损伤的即时修复和术后发现的延期修复时机,并根据不同的损伤部位和表现(如胆道梗阻、胆漏和胆胰肠结合部损伤),... 外科手术是治疗医源性胆管损伤最主要的手段,手术修复时机的正确选择是损伤修复成功的先决条件。详细的阐述了术中发现胆管损伤的即时修复和术后发现的延期修复时机,并根据不同的损伤部位和表现(如胆道梗阻、胆漏和胆胰肠结合部损伤),就延期修复的时机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认为损伤局部的病理状态是决定手术时机的首要因素,修复时机把握的总体趋势是倾向于早期修复,延期修复在炎症得到有效控制后2~4周内尽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疾病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不同年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曲日斌 王慧贞 +1 位作者 王维林 余云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特征、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 1988年 1月~ 1998年 12月收治的 2 13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按年龄分 3组 ,将分型、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相关因素综合分析。结果 ①新生儿、婴儿 17例 ,囊肿型 1...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特征、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 1988年 1月~ 1998年 12月收治的 2 13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按年龄分 3组 ,将分型、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相关因素综合分析。结果 ①新生儿、婴儿 17例 ,囊肿型 16例 ( 94 .12 % ) ,临床以黄疸 ( 11例 )、肿物( 6例 )为主要症状 ,15例手术治疗 ,13例 ( 86.67% )治愈 ,2例 ( 13 .3 3 % )死亡。②幼儿、儿童组 163例 ,均以间歇性腹痛就诊 ,囊肿型 74例 ( 4 5 .4 0 % ) ,梭型 89例 ( 5 4 .60 % )。 76例行影像学检查 ,62例( 81.5 8% )伴胰胆管合流异常。 161例手术治疗 ,治愈 160例 ( 99.3 8% ) ,死亡 1例 ( 0 .62 % )。③成人组 3 3例 ,囊肿型及混合型占多数 ,因反复感染并发症日益增多 ,3 3例中 2 4例 ( 72 .73 % )合并胆管结石等并发症 ,癌变 2例。手术治疗 3 3例 ,治愈 3 0例 ( 90 .91% ) ,死亡 3例 ( 9.0 9% )。结论 本病应根据不同年龄、临床表现 ,采用现代的影像技术检查 ,做到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特征 病因 预防 治疗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良性胆管狭窄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再手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鲁正 彭承宏 +2 位作者 韩宝三 程东峰 周光文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良性胆管狭窄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和再手术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良陛胆管狭窄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28例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文中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Stepwise logistic... 目的探讨良性胆管狭窄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和再手术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良陛胆管狭窄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28例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文中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Stepwise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再次手术原因为残余结石合并胆管狭窄10例,单纯吻合口狭窄11例,胆管狭窄6例,吻合口漏和十二指肠漏1例。再手术方式为:肝叶或肝段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18例,肝正中裂劈开+胆肠Roux—en—Y吻合术5例,右半肝切除术1例,吻合口狭窄段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1例,腹腔引流+十二指肠造瘘+空肠造瘘术1例,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3例。结论胆道再手术病情复杂,手术难度高,详细了解病情和正确的手术方式是良性胆管狭窄再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疾病 吻合术 Roux—en—Y 胆道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肝胆管结石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18
作者 卢志坤 吴永强 何德谋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23期3552-3553,3556,共3页
目的比较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肝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肝胆管结石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给予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 目的比较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肝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肝胆管结石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给予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3,P=0.024)。(3)观察组术后总有效率[95.7%(44/46)]明显高于对照组[78.3%(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84,P=0.004)。结论老年肝胆管结石患者行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内窥镜检查 消化系统 胆结石/外科学 胆管疾病 胆道镜
下载PDF
Portal hypertensive biliopathy: A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 and literature review 被引量:10
19
作者 Vanessa Suárez Andrés Puerta +3 位作者 Luisa Fernanda Santos Juan Manuel Pérez Adriana Varón Rafael Claudino Botero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 CAS 2013年第3期137-144,共8页
Portal hypertensive biliopathy (PHB) is characterized by anatomical and functional abnormalities of the intrahepatic, extrahepatic and pancreatic ducts, in patients with portal hypertension associated to extrahepatic ... Portal hypertensive biliopathy (PHB) is characterized by anatomical and functional abnormalities of the intrahepatic, extrahepatic and pancreatic ducts, in patients with portal hypertension associated to extrahepatic portal vein obstruction and less frequently to cirrhosis. These morphological changes, consisting in dilatation and stenosis of the biliary tree, are due to extensive venous collaterals occurring in an attempt to decompress the portal venous blockage. It is usually asymptomatic until it progresses to more advanced stages with cholestasis, jaundice, biliary sludge, gallstones, cholangitis and finally biliary cirrhosis. Imaging mo-dalities of the biliary tree such as Doppler ultrasound, computed tom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and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are essential to establish the diagnosis and the need of therapeutical interventions. Once the diagnosis is established, treatment with ursodesoxycholic acid seems to be beneficial. Decompression of the biliary tree to dilate, remove stones or implant biliary prosthesis by endoscopic or surgical procedures (hepato-yeyunostomy) usually resolves the cholestatic picture and prevents septic complications. The ideal treatment is the decompression of the portal system, with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or a surgical porto-systemic shunt. Unfortunately, few patients will be candidates for these procedures due to the extension of the thrombotic proces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port the first 3 cases of PHB seen in a Colombian center and to review the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le duct diseases Biliary OBSTRUCTION Banti’s syndrome CHOLESTASIS in children PORTAL vein OBSTRUCTION INTERVENTIONAL endoscopy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汤浩 邵初晓 +3 位作者 徐永宏 范小析 程枫 董华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 研究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发挥的作用。方法将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的944例胆囊结石患者在术前随机给予MRCP检查,了解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及胆道解剖异常的发生率。将合并胆总管结石或存在... 目的 研究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发挥的作用。方法将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的944例胆囊结石患者在术前随机给予MRCP检查,了解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及胆道解剖异常的发生率。将合并胆总管结石或存在胆道解剖异常患者的术前资料和MRCP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为8.1%(77/944),其中无征兆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为1.2%(11/944),胆道解剖异常的发生率3.7%(35/944)。胆总管直径〉0.8cm者MRCP阳性率83%;胆囊结石病史5年以上者MRCP阳性率11%;有黄疸病史者MRCP阳性率65%;有胆源性胰腺炎病史者MRCP阳性率29%;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者MRCP阳性率33%;多发胆囊结石者MRCP阳性率13%,其中〈0.3cm的泥沙样结石MRCP阳性率15%。结论MRCP对胆总管结石及胆道解剖异常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对于有危险因素的患者术前给予MRCP检查可降低LC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及胆道损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 胆管疾病 胆总管结石 胆囊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