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
被引量:
7
1
作者
田帅伟
潘宜新
+2 位作者
林国珍
李永超
孙伯民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 评估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收集上海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自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应用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的21例抑郁症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及术后1年应用汉密尔顿抑郁...
目的 评估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收集上海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自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应用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的21例抑郁症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及术后1年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精神状态进行评估及比较,以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 (1)抑郁症患者术后HAMD、HAMA量表评分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年,临床控制6例,显著改善8例,进步5例,无效2例,总体有效率90.5%(19/21)。(3)并发症:3例患者出现轻度认知障碍短暂记忆障碍,均于1周内消失;3例患者术后有情感淡漠,懒散;2例患者术后出现体质量增加,所有患者均无颅内出血、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有确切的疗效,对于难治性抑郁症可作为一种补充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技术
难治性抑郁症
内囊前肢毁损术
原文传递
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疗效及随访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张海音
王祖承
孙伯民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 对难治性强迫症进行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 ,评定手术疗效并进行 2年随访 ,以进一步探索脑外科手术对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 ,并探讨手术治疗的良好适应症。方法 对 2 8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进行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 ,并分别在手...
目的 对难治性强迫症进行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 ,评定手术疗效并进行 2年随访 ,以进一步探索脑外科手术对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 ,并探讨手术治疗的良好适应症。方法 对 2 8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进行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 ,并分别在手术前、手术后二周、手术后三月、手术后六月、手术后一年、手术后二年进行Y BOCS、HAMA、HAMD量表评定及术后疗效评定。结果 (1)强迫症患者手术后各期Y BOCS评分、HAMA评分与手术前比较均下降 ,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0 1) ;(2 )手术后各期Y BOCS的强迫思维评分均有明显下降 (P <0 .0 0 1) ,强迫行为在手术后 1年和 2年 ,与手术前比较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3)手术后 2年的总有效率为 5 3.5 % ,明显低于手术后 3月的总有效率 (P <0 .0 1)。结论 采用双侧内囊毁损术有相当的治疗效果 ,对于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可作为一种补充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对强迫行为的长期疗效较差 ,以严重的强迫思维为主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为手术更好的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
治疗
难治性强迫症
适应症
强迫思维
强迫行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分析(附12例报告)
被引量:
6
3
作者
龚飞龙
李鹏
+6 位作者
张时真
张欣杰
杨森
李斌
邱昌建
毛云鹤
王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64-468,共5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及术后认知功能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行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射频毁损术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与术后6个月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及术后认知功能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行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射频毁损术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与术后6个月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中相似性、木块图测验;韦氏成人记忆测验(WMS-R)中逻辑记忆(即刻、延迟)、视觉再生(即刻、延迟),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改良版(M-WCST)分值。结果术后Y-BOCS量表评分5.00(1.00,12.25)比术前25.00(20.25,32.00)明显降低(Z=7.309,P<0.05),大部分认知功能测验分值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而术后即刻逻辑记忆20.00(12.50,24.00)、延迟逻辑记忆16.50(11.50,21.75)、即刻视觉再生12.00(11.00,14.00)、延迟视觉再生11.00(8.50,14.00)、木块图36.50(29.75,46.75)比术前即刻逻辑记忆14.00(13.00,18.75)、延迟逻辑记忆14.50(8.75,17.00)、即刻视觉再生11.00(6.50,11.75)、延迟视觉再生8.50(6.25,10.00)、木块图30.50(21.00,41.50)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MRI引导下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手术,对难治性强迫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术后记忆等部分认知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强迫症
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
认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苍白球内侧核脑深部电刺激联合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Meige综合征的长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
4
4
作者
王宁
王林
+4 位作者
陈国强
郭宇鹏
黄乙洋
焦永辉
王晓松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苍白球内侧核脑深部电刺激(GPi-DBS)联合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BAIC)治疗Meige综合征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Meige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行GPi-DBS联合BAIC治疗,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3、6、12、18、24、36个月)采用肌张...
目的探讨苍白球内侧核脑深部电刺激(GPi-DBS)联合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BAIC)治疗Meige综合征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Meige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行GPi-DBS联合BAIC治疗,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3、6、12、18、24、36个月)采用肌张力障碍运动评分量表(BFMDRS)、Yale-Brown强迫症状量表(Y-BOCS)、Hamilton抑郁症状量表(HAMD)、Hamilton焦虑症状量表(HAMA)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18个月,共随访19例病人,术后3、6、12、18个月BFMDR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12、18个月Y-BOCS、HAMA、HAMD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3、6、12、18个月BFMDRS评分平均改善率分别为69.8%、71.6%、72.1%、73.2%。术后24个月,共随访11例病人,BFMDRS、Y-BOCS、HAMA、HAMD术后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BFMDRS评分平均改善率为76%。术后36个月,随访3例病人,BFMDRS评分平均改善率为97.5%。1例随访48个月,肌张力障碍症状完全消失,同时强迫、焦虑、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病人均未出现颅内出血、感染及严重刺激相关并发症。结论 GPi-DBS联合BAIC治疗Meige综合征的长期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同时明显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IGE综合征
脑深部电刺激术
苍白球内侧核
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
肌张力障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联合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神经性厌食症1例
被引量:
2
5
作者
蒋斌勋
李玉凤
+2 位作者
胡华
蔡巍
李旭娟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9-322,共4页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AN)是以患者有意严格限制进食, 体重显著下降且低于正常水平, 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AN患者存在体像障碍, 常伴有强迫、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 患者通过拒食等方式导致重度营养...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AN)是以患者有意严格限制进食, 体重显著下降且低于正常水平, 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AN患者存在体像障碍, 常伴有强迫、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 患者通过拒食等方式导致重度营养不良、闭经, 甚至死亡。AN病死率较高, 目前尚无公认的特效药。本文中我们报道1例使用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bilateral anterior capsulotomy, BACA)联合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的AN。该患者术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为12.22 kg/m2, 伴有反复暴食-催吐行为, 严重的强迫、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以及自杀倾向, 同时存在重度营养不良, 闭经, 反复感染等躯体症状。术后随访3个月, 患者情绪稳定, BMI 19.40 kg/m2, HAMA减分率为64%, HAMD24减分率为64%, Y-BOCS减分率为52%, 本例提示BACA联合DBS手术治疗可以快速有效地改善暴食/清除型AN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食
神经性
深部脑刺激法
内囊前肢毁损术
原文传递
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护理
被引量:
1
6
作者
陈爱琴
舒萍芬
+1 位作者
茹卫芳
胡一兰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2-403,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双侧内囊毁损术治疗的6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症状好转出院,1例仍然人格改变,药物控制后能生活自理,全部随访,半年有效率超过95%。结论对...
目的探讨采用双侧内囊毁损术治疗的6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症状好转出院,1例仍然人格改变,药物控制后能生活自理,全部随访,半年有效率超过95%。结论对应用双侧内囊毁损术治疗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及时进行术前、术后的评估,随时监测心理动态,行为的异常表现,采取相应的措施。经手术治疗后的随访观察,患者均强迫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性障碍
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
护理
原文传递
题名
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
被引量:
7
1
作者
田帅伟
潘宜新
林国珍
李永超
孙伯民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理科
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
出处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6-118,共3页
文摘
目的 评估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收集上海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自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应用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的21例抑郁症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及术后1年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精神状态进行评估及比较,以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 (1)抑郁症患者术后HAMD、HAMA量表评分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年,临床控制6例,显著改善8例,进步5例,无效2例,总体有效率90.5%(19/21)。(3)并发症:3例患者出现轻度认知障碍短暂记忆障碍,均于1周内消失;3例患者术后有情感淡漠,懒散;2例患者术后出现体质量增加,所有患者均无颅内出血、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有确切的疗效,对于难治性抑郁症可作为一种补充治疗手段。
关键词
立体定向技术
难治性抑郁症
内囊前肢毁损术
Keywords
Stereotaxis
Refractory
depression
disorder
bilateral
capsulotomy
分类号
R74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疗效及随访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张海音
王祖承
孙伯民
机构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瑞金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9-152,共4页
文摘
目的 对难治性强迫症进行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 ,评定手术疗效并进行 2年随访 ,以进一步探索脑外科手术对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 ,并探讨手术治疗的良好适应症。方法 对 2 8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进行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 ,并分别在手术前、手术后二周、手术后三月、手术后六月、手术后一年、手术后二年进行Y BOCS、HAMA、HAMD量表评定及术后疗效评定。结果 (1)强迫症患者手术后各期Y BOCS评分、HAMA评分与手术前比较均下降 ,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0 1) ;(2 )手术后各期Y BOCS的强迫思维评分均有明显下降 (P <0 .0 0 1) ,强迫行为在手术后 1年和 2年 ,与手术前比较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3)手术后 2年的总有效率为 5 3.5 % ,明显低于手术后 3月的总有效率 (P <0 .0 1)。结论 采用双侧内囊毁损术有相当的治疗效果 ,对于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可作为一种补充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对强迫行为的长期疗效较差 ,以严重的强迫思维为主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为手术更好的适应症。
关键词
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
治疗
难治性强迫症
适应症
强迫思维
强迫行为
Keywords
Treat-resistant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bilateral
anterior
internal
capsulotomy
Follow-up
study
分类号
R749.7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分析(附12例报告)
被引量:
6
3
作者
龚飞龙
李鹏
张时真
张欣杰
杨森
李斌
邱昌建
毛云鹤
王伟
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出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64-468,共5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计划项目(编号:2010SZ0171)
文摘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及术后认知功能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行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射频毁损术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与术后6个月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中相似性、木块图测验;韦氏成人记忆测验(WMS-R)中逻辑记忆(即刻、延迟)、视觉再生(即刻、延迟),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改良版(M-WCST)分值。结果术后Y-BOCS量表评分5.00(1.00,12.25)比术前25.00(20.25,32.00)明显降低(Z=7.309,P<0.05),大部分认知功能测验分值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而术后即刻逻辑记忆20.00(12.50,24.00)、延迟逻辑记忆16.50(11.50,21.75)、即刻视觉再生12.00(11.00,14.00)、延迟视觉再生11.00(8.50,14.00)、木块图36.50(29.75,46.75)比术前即刻逻辑记忆14.00(13.00,18.75)、延迟逻辑记忆14.50(8.75,17.00)、即刻视觉再生11.00(6.50,11.75)、延迟视觉再生8.50(6.25,10.00)、木块图30.50(21.00,41.50)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MRI引导下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手术,对难治性强迫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术后记忆等部分认知功能改善。
关键词
难治性强迫症
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
认知
Keywords
Treat-resistant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bilateral
anterior
internal
capsulotomy
Cognitive
function
分类号
R749.7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苍白球内侧核脑深部电刺激联合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Meige综合征的长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
4
4
作者
王宁
王林
陈国强
郭宇鹏
黄乙洋
焦永辉
王晓松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功能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293-296,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苍白球内侧核脑深部电刺激(GPi-DBS)联合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BAIC)治疗Meige综合征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Meige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行GPi-DBS联合BAIC治疗,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3、6、12、18、24、36个月)采用肌张力障碍运动评分量表(BFMDRS)、Yale-Brown强迫症状量表(Y-BOCS)、Hamilton抑郁症状量表(HAMD)、Hamilton焦虑症状量表(HAMA)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18个月,共随访19例病人,术后3、6、12、18个月BFMDR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12、18个月Y-BOCS、HAMA、HAMD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3、6、12、18个月BFMDRS评分平均改善率分别为69.8%、71.6%、72.1%、73.2%。术后24个月,共随访11例病人,BFMDRS、Y-BOCS、HAMA、HAMD术后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BFMDRS评分平均改善率为76%。术后36个月,随访3例病人,BFMDRS评分平均改善率为97.5%。1例随访48个月,肌张力障碍症状完全消失,同时强迫、焦虑、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病人均未出现颅内出血、感染及严重刺激相关并发症。结论 GPi-DBS联合BAIC治疗Meige综合征的长期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同时明显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MEIGE综合征
脑深部电刺激术
苍白球内侧核
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
肌张力障碍
Keywords
Meige
syndrome
deep
brain
stimulation
globus
pallidus
internas
bilateral
anterior
internal
capsulotomy
dystonia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联合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神经性厌食症1例
被引量:
2
5
作者
蒋斌勋
李玉凤
胡华
蔡巍
李旭娟
机构
树兰(杭州)医院精神卫生科
青岛市市立医院临床心理科
树兰(杭州)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9-322,共4页
文摘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AN)是以患者有意严格限制进食, 体重显著下降且低于正常水平, 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AN患者存在体像障碍, 常伴有强迫、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 患者通过拒食等方式导致重度营养不良、闭经, 甚至死亡。AN病死率较高, 目前尚无公认的特效药。本文中我们报道1例使用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bilateral anterior capsulotomy, BACA)联合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的AN。该患者术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为12.22 kg/m2, 伴有反复暴食-催吐行为, 严重的强迫、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以及自杀倾向, 同时存在重度营养不良, 闭经, 反复感染等躯体症状。术后随访3个月, 患者情绪稳定, BMI 19.40 kg/m2, HAMA减分率为64%, HAMD24减分率为64%, Y-BOCS减分率为52%, 本例提示BACA联合DBS手术治疗可以快速有效地改善暴食/清除型AN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厌食
神经性
深部脑刺激法
内囊前肢毁损术
Keywords
Anorexia
nervosa
Deep
brain
stimulation
bilateral
anterior
capsulotomy
分类号
R749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护理
被引量:
1
6
作者
陈爱琴
舒萍芬
茹卫芳
胡一兰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2-403,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采用双侧内囊毁损术治疗的6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症状好转出院,1例仍然人格改变,药物控制后能生活自理,全部随访,半年有效率超过95%。结论对应用双侧内囊毁损术治疗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及时进行术前、术后的评估,随时监测心理动态,行为的异常表现,采取相应的措施。经手术治疗后的随访观察,患者均强迫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关键词
强迫性障碍
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
护理
Keywords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bilateral
anterior
internal
capsulotomy
Nursing
care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
田帅伟
潘宜新
林国珍
李永超
孙伯民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7
原文传递
2
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疗效及随访研究
张海音
王祖承
孙伯民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4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分析(附12例报告)
龚飞龙
李鹏
张时真
张欣杰
杨森
李斌
邱昌建
毛云鹤
王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苍白球内侧核脑深部电刺激联合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Meige综合征的长期疗效评估
王宁
王林
陈国强
郭宇鹏
黄乙洋
焦永辉
王晓松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联合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神经性厌食症1例
蒋斌勋
李玉凤
胡华
蔡巍
李旭娟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原文传递
6
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护理
陈爱琴
舒萍芬
茹卫芳
胡一兰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