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con短种植体临床效果1~3年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邓飞龙 廖展澎 +4 位作者 吴少伟 刘芹 庄秀妹 吴亚霖 谢馨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3期50-53,共4页
目的通过对Bicon短种植体1~3年的回顾性研究,评估种植体存留率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08-2010年,植入Bicon短种植体共21例41枚,术后3~6个月完成冠修复。采用Wheeler存留标准评估短种植体存留率,检测记录边缘骨水平变化、冠种植体... 目的通过对Bicon短种植体1~3年的回顾性研究,评估种植体存留率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08-2010年,植入Bicon短种植体共21例41枚,术后3~6个月完成冠修复。采用Wheeler存留标准评估短种植体存留率,检测记录边缘骨水平变化、冠种植体比(C/I)、并发症等指标,分析种植体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21例41枚短种植体存留率100%,近、远中边缘骨高度变化分别为(-0.22±0.87)、(-0.15±0.66)mm,C/I=(1.47±0.13),按解剖C/I≤1、1<C/I<2和C/I≥2将种植体分为3组,各组间近远中边缘骨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Bicon短种植体短期存留率与常规种植体无显著差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con种植体 短种植体 边缘骨水平 冠种植体比
原文传递
短种植体随访7~9年的临床疗效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晶晶 毛卫华 +2 位作者 余正荣 魏洪武 郭水根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评估短种植体的长期临床疗效,并分析其留存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科接受种植治疗的患者178例,共植入Bicon短种植体(植体长度≤6 mm)334颗。观察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修复设计、... 目的:评估短种植体的长期临床疗效,并分析其留存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科接受种植治疗的患者178例,共植入Bicon短种植体(植体长度≤6 mm)334颗。观察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修复设计、短种植体留存率及并发症,分析短种植体失败的原因。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96±17)个月,在观察期内有20颗种植体失败,1颗发生机械并发症,6颗发生生物并发症。基于种植体和患者的分析,短种植体的9年累积留存率分别为94.0%(5年以上的留存率达96.4%)和90.4%。短种植体的留存率与患者性别、年龄、是否采用特殊术式以及对颌牙类型无相关性(P<0.05);吸烟与牙周炎是短种植体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使用联冠修复及单冠修复的短种植体之间的留存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骨相较于上颌骨有更高的留存率(P<0.05)。结论:在标准的临床方案以及操作下,对骨量不足的患者可采用短种植体种植方案,以缩短种植修复周期,避免复杂的骨增量术式,获得良好的中远期临床疗效。采用短种植体进行种植修复,需严格控制影响短种植体留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种植体 留存率 回顾性研究 失败 bicon种植体
下载PDF
短种植体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任凤娟 邵海宾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2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通过对Bicon及ITI短种植体一年的临床观察,分析其成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种植修复科植入短种植体病例共63例114枚,42例80枚为Bicon种植体,21例34枚为ITI标准美学种植体。3-6个月后复诊完成冠修复... 目的:通过对Bicon及ITI短种植体一年的临床观察,分析其成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种植修复科植入短种植体病例共63例114枚,42例80枚为Bicon种植体,21例34枚为ITI标准美学种植体。3-6个月后复诊完成冠修复。种植术后半年、1年检测边缘骨水平等指标。结果:一年累积成功率97.4%。其中Bicon种植体97.5%,ITI种植体97.1%。结论:Bicon及ITI短种植体取得令人满意的短期临床效果,应用于临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con种植体 ITI种植体 短种植体 冠根比 边缘骨水平
下载PDF
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同期植入短种植体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黄江琴 胡常琦 +3 位作者 夏勋 郭水根 龚金梅 魏洪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7-671,共5页
目的研究上颌后牙区不同窦嵴距时,采用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并同期植入短种植体术后,种植体周围骨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对37例患者进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并同期植入共74枚Bicon短种植体,其中剩余牙槽骨高度(RBH)&l... 目的研究上颌后牙区不同窦嵴距时,采用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并同期植入短种植体术后,种植体周围骨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对37例患者进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并同期植入共74枚Bicon短种植体,其中剩余牙槽骨高度(RBH)<4 mm组43个位点,RBH≥4 mm组31个位点。随访5年后,通过临床检查和X线片测量分析不同窦嵴距时,种植体周围骨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 74个种植位点术后窦底提升高度(6.64±1.32)mm,修复负载5年后上颌窦内获得骨高度为(3.35±1.29)mm;RBH<4 mm组和RBH≥4 mm组之间的种植体颈部骨吸收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上颌窦内获得骨高度及种植体顶部骨高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颌后牙区RBH<4 mm时,采用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同期植入Bicon短种植体的术式可获得较高的种植体存留率及上颌窦内骨增加量,同时并不会增加牙槽嵴顶骨吸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提升 窦嵴距 同期种植 bicon种植体
下载PDF
种植体植入深度对边缘骨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黄江琴 王轶 +3 位作者 岑雯 郭水根 张越 魏洪武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9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研究种植体植入深度对种植体颈部边缘骨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57名后牙区种植患者共146枚Bicon种植体,分别测量每枚种植体植入时、修复完成时及修复负重至少5年后的曲面断层片,根据种植体植入骨下深度分四组:<... 目的:研究种植体植入深度对种植体颈部边缘骨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57名后牙区种植患者共146枚Bicon种植体,分别测量每枚种植体植入时、修复完成时及修复负重至少5年后的曲面断层片,根据种植体植入骨下深度分四组:<1mm组、1-2mm组、2-3mm组及>3mm组,分析种植体颈部边缘骨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5年以上功能性负重后,四组之间的边缘骨吸收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边缘骨水平与种植体颈部平台的关系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Bicon种植体植入不同骨下深度对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无显著影响,但植入较深时种植体边缘骨稳定于种植体颈部平台之上的概率更高,从而降低种植体暴露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con种植体 植入深度 骨吸收 边缘骨水平
下载PDF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勇 张娜 +1 位作者 苏婧 王光杰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894-895,共2页
目的 探讨Bicon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种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38例上颌后牙缺失就诊患者共计42颗种植位点分为两组,实验组:Bicon短种植体(L≤8)植入者共22颗,对照组:采用Osstem TSⅢ植体(L>8mm)植入者共20颗.术后6个月Ⅱ期... 目的 探讨Bicon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种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38例上颌后牙缺失就诊患者共计42颗种植位点分为两组,实验组:Bicon短种植体(L≤8)植入者共22颗,对照组:采用Osstem TSⅢ植体(L>8mm)植入者共20颗.术后6个月Ⅱ期修复,修复后追踪观察24 -48个月平均观察时间为36个月,检查种植体骨整合及行使功能情况,X线片观察种植体周围骨高度.结果 两组种植体骨结合均良好,测量两组种植体近远中骨高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icon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种植中的临床疗效确切,临床效果满意,与常规种植体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种植体 bicon种植体 后牙区
下载PDF
种植体-基台界面至冠-基台粘接界面距离对边缘骨吸收影响:4-5年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夏勋 魏振宇 +4 位作者 胡常琦 黄江琴 龚金梅 郭水根 魏洪武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0年第4期161-164,共4页
目的:分析Bicon种植体种植体-基台界面(implant-abutment interface,IAI)至修复体-基台粘接界面(porcelain-abutment bonded interface,PAI)之间的距离对边缘骨吸收(MBL)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于本院种植的患者,通过... 目的:分析Bicon种植体种植体-基台界面(implant-abutment interface,IAI)至修复体-基台粘接界面(porcelain-abutment bonded interface,PAI)之间的距离对边缘骨吸收(MBL)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于本院种植的患者,通过影像学分析IAI至PAI的距离与MBL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二维水平上,IAI至PAI的垂直距与MBL、点距与MBL之间显示出显著相关性(P<0.01),相关程度为弱相关。水平距与MBL之间未显示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在不影响美学的条件下,适当增加IAI与PAI的距离,有利于骨组织的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con种植体 粘接 边缘骨吸收
下载PDF
Bicon个性化基台和成品基台在细菌微渗漏和生物力学方面的对比研究
8
作者 李璐 申燕 +2 位作者 刘艳娇 李爱霞 李明哲 《西南军医》 2017年第3期213-217,共5页
目的 (1)以大肠杆菌(ATCC25922)作为微渗漏检测标志物,比较Bicon种植系统的成品基台和个性化基台在细菌封闭能力方面的差异。(2)通过生物力学测试,评测Bicon两种基台与种植体的连接强度。方法 (1)Bicon植体10颗(内径2.0 mm),随机分为A(... 目的 (1)以大肠杆菌(ATCC25922)作为微渗漏检测标志物,比较Bicon种植系统的成品基台和个性化基台在细菌封闭能力方面的差异。(2)通过生物力学测试,评测Bicon两种基台与种植体的连接强度。方法 (1)Bicon植体10颗(内径2.0 mm),随机分为A(1-5号)、B(6-10号)两组,向10颗种植体内径滴入等量大肠杆菌液,A、B组分别装入Bicon成品基台和个性化基台,然后将标本分别放入培养液中培养,于6h、24 h、48 h和72 h时取种植体周培养液计算大肠杆菌菌落数。(2)Bicon种植体10颗(内径2.0 mm),随机分为A、B两组。A、B组分别装入Bicon成品基台和个性化基台,用MTS Bionix858微力拉扭材料试验机进行拉力和扭矩测试。结果 (1)A组的1、3、4、5号标本在4个时间点种植体周围培养液均未出现菌落。2号标本在24 h以及之后的时间点,种植体周培养液出现了少量菌落;B组种植体周围培养液在5个时间点均出现菌落。两组之间菌落数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最大脱位力和扭矩均大于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0 mm内径的Bicon种植体的成品基台在细菌封闭能力方面强于个性化基台。(2)2.0 mm内径Bicon种植体的成品基台与种植体的连接强度优于个性化基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con种植体 成品基台 个性化基台 微渗漏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比较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中Bicon短种植体与常规种植体的边缘骨高度变化及其并发症情况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国堂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6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针对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中Bicon短种植体与常规种植体的边缘骨高度变化及其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 目的:针对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中Bicon短种植体与常规种植体的边缘骨高度变化及其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种植体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Bicon短种植体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种植体的存留率为97.50%,对照组的种植体存留率为87.50%, 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边缘骨高度的近中与远中变化,与对照组患者的边缘骨高度的近中与远中变化比较, 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50%,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实施的治疗,采用Bicon短种植体治疗患者的边缘骨高度变化较小,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所以其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将其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 bicon短种植体 边缘骨高度变化 并发症
下载PDF
bicon种植系统在后牙缺失种植患者中的疗效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杨鹏 冯亚梅 +2 位作者 杨磊 赵海蛟 来卫东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963-967,共5页
目的 探讨bicon种植系统在后牙缺失种植患者中的疗效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2例后牙缺失种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种植修复)和观察组(采用bicon种植系统种植修复)种植术后随访6个月;于种植术后1、2、... 目的 探讨bicon种植系统在后牙缺失种植患者中的疗效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2例后牙缺失种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种植修复)和观察组(采用bicon种植系统种植修复)种植术后随访6个月;于种植术后1、2、3、6月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种植稳定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月时的咀嚼功能(咬合力、咀嚼功能)、龈沟出血指数(mSBI)、改良菌斑指数(mPLI)及美观评分,同时检测外周血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 (IL-1β)、IL-6、IL-8]水平,记录并发症及术后1、3、6月种植体存留率。结果 两组术后2、3及6月种植稳定率均高于术后1个月(P<0.05),观察组术后2、3、6个月种植稳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月的咬合力、咀嚼效能及牙美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mSBI、mPL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IL-1β、IL-6、IL-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牙龈炎、感染及牙龈脓肿发生率及种植后1个月的种植体存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观察组种植后3、6个月种植存留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icon种植系统用于后牙缺失种植患者,能提高患者的种植稳定率和咀嚼功能,术后并发症低,种植体存留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con种植系统 种植修复 后牙缺失 咀嚼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骨高度不足后牙区植入Bicon短种植体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尧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5期9-10,共2页
目的:探究患者骨高度不足后牙区植入Bicon短种植体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接收的110例种植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110例牙区骨高度不足患者一共植入150颗Bicon短种植体,3~6个月之后进行义齿修复同时对修复疗... 目的:探究患者骨高度不足后牙区植入Bicon短种植体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接收的110例种植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110例牙区骨高度不足患者一共植入150颗Bicon短种植体,3~6个月之后进行义齿修复同时对修复疗效进行评价。结果随访6~12个月,每个月一次,150颗种植体骨结合恢复效果良好,并完成义齿修复;经过义齿修复,除去1例患者种植体周围炎导致其松动二拔除之外,其他修复效果获得患者的满意,种植修复成功率达到99.4%。结论采用Bicon短种植体对后牙区牙槽骨高度不足患者进行种植修复治疗,成功率比较高、修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高度不足 后牙区植入bicon短种植体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