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鼻”的读音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汪化云
-
机构
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
-
出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47,共3页
-
文摘
在官话、晋语、吴语、平话以及其他部分南方方言中,"鼻"的读音一般来自全浊入声。这个读音《广韵》失记,与其去声一读当都是来自上古並母质韵长入声。普通话"鼻"的读音也是来自这个失记的读音。
-
关键词
“鼻”
全浊入声
方言
-
Keywords
bi(鼻)
Ru(入)-tone of voiced initials
dialect
-
分类号
H11
[语言文字—汉语]
H17
-
-
题名《方言》“鼻,始也”小考
- 2
-
-
作者
王挺斌
-
机构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
出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5-97,共3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汉至唐朝出土文献汉语用字研究”(21&ZD295)。
-
文摘
“鼻”为何可以训为“始”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文章指出,“鼻”的开始义是由鼻子义引申而来的。这最初是指动物而言,因为动物在水平空间中鼻子最靠前。英语中的“nose”和日语中的“な”在词义发展的过程中,也曾由鼻子义引申为最先、开始之义。
-
关键词
《方言》
鼻
引申
-
Keywords
Fangyan(方言)
bi(鼻)
Extend
-
分类号
H139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调侃”及“自、鼻”等诸字考释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吴正中
-
机构
甘肃省中医学院
-
出处
《甘肃高师学报》
2008年第6期65-67,共3页
-
文摘
"调侃"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富含哲理的褒义词。"自、鼻"系同一个字,"自"是"鼻"的初文;"皇"是王之始者;秦始皇因"辠"与"皇"形似而改"辠"为罪字,系"改字之始"。
-
关键词
调侃
“自、鼻、皇”诸字
考释
-
Keywords
ridicule
philological studies on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Zi( 自 ), bi(鼻), Huang(皇)"
-
分类号
H022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北方话“鼻”“荸”二字的特殊音韵地位及历史来源
- 4
-
-
作者
丁玮明
-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汉藏语研究院
-
出处
《现代语文》
2021年第11期65-69,共5页
-
文摘
北方话中的“鼻”“荸”为同音字,并且具有特殊的音韵地位,其今读与《广韵》系韵书呈现的中古音不合。入声消失的北方话读为齐齿呼阳平,保留入声的则读为齐齿呼入声。“鼻”“荸”的中古音均为全浊声母,阳平来自全浊入声。而齐齿呼入声则来自三等性质去声的促化音变,去声促化又源于没、队、至、质四韵去入关系的密切性。“鼻”本属开口三等,而“荸”按谐声偏旁本属合口一等。江淮官话存在部分蟹合一帮组字并入止开三帮组字的现象,为“荸”具备三等性质的读音创造了条件。
-
关键词
北方话
“鼻”
“荸”
音韵地位
历史来源
-
Keywords
Chinese northern dialect
“bi(鼻)”
“bi(荸)”
phonological status
historical sources
-
分类号
H172.1
[语言文字—汉语]
H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