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温情主旨与清馨哲理——毕淑敏散文的精神内涵 |
黄勇
|
《襄樊学院学报》
|
2007 |
6
|
|
2
|
毕淑敏小说中死亡意象的精神蕴涵 |
蔡安延
赵华
|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3
|
|
3
|
灵魂的拯救——毕淑敏小说创作的意义 |
赵先锋
雷华
|
《许昌学院学报》
CAS
|
2005 |
4
|
|
4
|
女巫魔语与天使福音——林白《万物花开》与毕淑敏《女工》的比较分析 |
王学谦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
3
|
|
5
|
悲悯与救渎——毕淑敏小说《红处方》浅析 |
任向红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6
|
毕淑敏小说之“死” |
孙奕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06 |
1
|
|
7
|
“后英雄”时代的“理想主义”写作——毕淑敏与后新时期中国文学 |
马春花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3
|
|
8
|
毕淑敏对冰心母爱主题的继承与发展 |
詹小红
|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
2009 |
3
|
|
9
|
论毕淑敏创作中的“母爱意识” |
丁一芳
|
《科技信息》
|
2013 |
2
|
|
10
|
直面死亡——谈毕淑敏小说中的死亡意识 |
张冉冉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12 |
2
|
|
11
|
当代作家毕淑敏及其有关作品的阅读疗愈价值探析 |
杨玉涵
|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2
|
毕淑敏小说创作的语言特色研究 |
岑泽丽
|
《职大学报》
|
2012 |
2
|
|
13
|
女娲原型意象与毕淑敏小说女性形象的关联性 |
芦海英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4
|
毕淑敏与贾平凹疾病叙事比较分析 |
杨晶
|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
2010 |
2
|
|
15
|
女性意识的冷峻抒写——“血浓于水”的《血玲珑》 |
宋阳
|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
2014 |
1
|
|
16
|
浅析毕淑敏人生经历对其散文创作的影响 |
马闪闪
|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11 |
1
|
|
17
|
“亲历”后的批判和借鉴——论《预约死亡》体现的死亡认知 |
李想
尹海燕
|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18
|
浅析生命美学观照下的毕淑敏小说 |
张亮
|
《安康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9
|
毕淑敏长篇小说的共性解读 |
张立群
王晓燕
|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2 |
1
|
|
20
|
论毕淑敏散文的女性生命伦理 |
刘丽芬
|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