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材磨削力和影响磨削力的因素 被引量:7
1
作者 罗斌 李黎 刘红光 《木材加工机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0,共5页
通过试验分析了磨削过程中砂带速度、砂带目数以及木材纹理方向对于磨削力、法向力和磨削过程中功率损耗的影响,研究表明:磨削力均值和砂带速度呈降幂变化规律,法向力均值和砂带速度呈二次幂变化规律,磨削力均值与砂带目数呈线性增加趋... 通过试验分析了磨削过程中砂带速度、砂带目数以及木材纹理方向对于磨削力、法向力和磨削过程中功率损耗的影响,研究表明:磨削力均值和砂带速度呈降幂变化规律,法向力均值和砂带速度呈二次幂变化规律,磨削力均值与砂带目数呈线性增加趋势,法向力均值和砂带目数呈二次幂变化规律。功率损耗和砂带速度呈二次幂变化规律,和砂带目数呈线性变化规律。其中顺纹理磨削过程中磨削力、法向力及功率最大,横纹理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力 法向力 功率 杨木 桦木
下载PDF
樱桃木及其伪品的辨析
2
作者 杨旭 朱玉慧 张耀丽 《家具》 2020年第5期100-104,共5页
樱桃木系蔷薇科樱桃属的树种。研究发现标称"南美樱桃木""非洲樱桃木"和"缅甸樱桃木"的木材通常都不是真的樱桃木,是樱桃木的伪品。标称"南美樱桃木"的树种通常是桤木、孪叶苏木、铁线子;标称&... 樱桃木系蔷薇科樱桃属的树种。研究发现标称"南美樱桃木""非洲樱桃木"和"缅甸樱桃木"的木材通常都不是真的樱桃木,是樱桃木的伪品。标称"南美樱桃木"的树种通常是桤木、孪叶苏木、铁线子;标称"非洲樱桃木"的树种通常是毒籽山榄、奥特山榄、猴子果;标称"缅甸樱桃木"的树种通常是桦木属的树种。樱桃木与这些伪品构造特征的差异可通过文中总结的鉴别要点进行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木 毒籽山榄 奥特山榄 猴子果 西南桦 桤木 孪叶苏木 铁线子
下载PDF
色木、桦木压缩木物理力学性质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冯德君 田兆坤 +2 位作者 赵泾峰 王胜牛 张洁 《纺织器材》 2001年第4期212-213,211,共3页
通过测定色木压缩木、桦木压缩木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证明色木、桦木压缩木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均相近 。
关键词 色木 桦木 压缩木 物理力学性质 制梭 纺织器材
下载PDF
高山毛顶蛾(鳞翅目:毛顶蛾科)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涛 孙淑萍 +3 位作者 汪荣 盛茂领 曾汉青 陈尚花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44,35,共4页
高山毛顶蛾Eriocrania semipurpurella alpina Xu(鳞翅目:毛顶蛾科)是迄今为止仅在青海发现并严重危害桦树的潜叶类害虫。作者对其危害、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寄生性天敌种类及控制作用、药剂防治等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高山毛顶蛾 桦树 寄生性天敌昆虫 鳞翅目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疏伐桦木对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桦木混交林林下岷江冷杉更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冯秋红 蒲远凤 +5 位作者 李登峰 陈素芬 刘兴良 陈艳 康永鸿 陈进 《四川林业科技》 2018年第3期35-39,共5页
以不同强度疏伐桦木的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桦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抽样法和收获法获取并分析了不同强度疏伐桦木1 a后,对岷江冷杉+桦木混交林林下岷江冷杉更新数量、更新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疏伐桦木显著促进了林分乔木胸径断... 以不同强度疏伐桦木的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桦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抽样法和收获法获取并分析了不同强度疏伐桦木1 a后,对岷江冷杉+桦木混交林林下岷江冷杉更新数量、更新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疏伐桦木显著促进了林分乔木胸径断面积和林下岷江冷杉幼苗的基径生长,50%疏伐桦木处理模式(S2)不但显著促进了以幼苗和幼树为主的岷江冷杉苗木成活率,还显著促进了幼苗的高度生长,经过疏伐处理后,林下岷江冷杉幼苗的径级结构变化不大,但小径级苗木所占比例呈现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伐 去除桦木 岷江冷杉 天然次生林 林下更新
下载PDF
不同初植密度下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碳储量的研究
6
作者 胡靖宇 杨宏 +3 位作者 李艳萍 张义勇 田月梅 田晓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32-35,共4页
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应用FORECAST混合型模型,模拟不同立地质量、不同初植密度下(1600株/hm^2,2000株/hm^2,2500株/hm^2,3000株/hm^2,4000株/hm^2)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林分在未来360年(6个轮伐... 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应用FORECAST混合型模型,模拟不同立地质量、不同初植密度下(1600株/hm^2,2000株/hm^2,2500株/hm^2,3000株/hm^2,4000株/hm^2)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林分在未来360年(6个轮伐期)碳储量的时空变化。模拟结果显示:在较好或中等立地条件,初植密度为2500株/hm^2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在360年(6个轮伐期)内积累的碳储总量最高;在较差立地条件下,初植密度为4000株/hm^2的混交林在360年(6个轮伐期)内积累的碳储总量最高。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在360年(6个轮伐期)内生态系统碳储量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在较差立地条件下上升趋势更为明显。在较好或中等的立地条件下,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初植密度为2500株/hm^2年均固碳量最大,而在较差立地条件下初植密度为4000株/hm^2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年均固碳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CAST模型 碳储量 华北落叶松 白桦 初植密度
下载PDF
冀北山区华北落叶松桦木混交林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凤芹 曹云生 +3 位作者 杨新兵 张俊英 宋庆丰 鲁绍伟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38,共7页
本研究以河北围场县北沟林场的典型林分类型-华北落叶松桦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以及点格局方法分析了林分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此林分中主要有8个种群,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 本研究以河北围场县北沟林场的典型林分类型-华北落叶松桦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以及点格局方法分析了林分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此林分中主要有8个种群,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和桦木(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和黑桦(Betula dahurica Pall.))在数量和断面积比例占优势,是林分中的优势树种;华北落叶松的平均混交度为0.52,混交程度高,主要以中度混交和强度混交为主,桦木的平均混交度为0.56以中度混交为主,其他伴生树种的混交程度较高;林分中的华北落叶松和桦木的相对优势度较高,以中庸木和优势木为主,分别占63%和66%,其它树种的优势度不明显;该林分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但聚集程度不明显,偏向随机,两种格局分析结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桦木混交林 混交度 大小比数 角尺度 点格局分析
下载PDF
表面微织构硬质合金对桦木摩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伟光 张占宽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3-108,共6页
微织构是一种改进材料摩擦性能的有效措施。选取桦木为研究对象,在不同载荷和木材含水率条件下,研究了有无织构的硬质合金试样对桦木表面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深度20μm、直径50μm和中心孔间距为150μm的硬质合金表面微织构情况... 微织构是一种改进材料摩擦性能的有效措施。选取桦木为研究对象,在不同载荷和木材含水率条件下,研究了有无织构的硬质合金试样对桦木表面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深度20μm、直径50μm和中心孔间距为150μm的硬质合金表面微织构情况下,其表面的浸润性优于平面,亲水性较强,其表面与桦木间的摩擦系数低于平面与桦木产生的摩擦系数。在木材含水率为40%、载荷为10 N的情况下,平面和微织构的平均摩擦系数分别为0.121和0.043,随着作用载荷的提高,摩擦系数也逐渐提高。合理的微织构形式可以有效降低木材与硬质合金间的摩擦系数。将织构技术应用到木材切削中,可以为木工刀具减磨技术研究提供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切削 微织构 摩擦系数 桦木 木工刀具
下载PDF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冠层光谱特征及其与气温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瑶瑶 周光 +1 位作者 刘琪璟 周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0-53,共14页
【目的】通过遥感数据分析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冠层光谱变化特征,为揭示长白山群落内部种间变化以及植被生产力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提取1984−2019年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 【目的】通过遥感数据分析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冠层光谱变化特征,为揭示长白山群落内部种间变化以及植被生产力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提取1984−2019年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与次生白桦林Landsat和Sentinel多年冠层光谱数据并计算植被绿度参数,分析二者冠层光谱特征季节变化、植被绿度的季节与年际变化,计算植被年际绿度变化与同期月均温的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1)原始林与次生林冠层可见光反射率在非生长季较高,生长季下降,而近红外光变化趋势则与此相反。在生长旺盛季节(5−10月底)原始林与次生林可见光波段冠层反射率相近,近红外波段差异明显,次生林冠层反射率更高。二者都具有明显的“红谷”、“绿峰”、“蓝谷”和“红边”现象,原始林冠层光谱反射率年变化幅度小于次生林。(2)原始林与次生林的绿度表现为相同的变化趋势,即春季展叶期间增长、秋季落叶期衰减。非生长季,原始林植被指数变化较为稳定且大于次生林,次生林林下透光度高。生长季,次生林增强植被指数(EVI)和哨兵二号红边位置(S2REP)均大于原始林,植被冠层生理活动更为旺盛,不同的卫星影像数据表现一致,且次生林的EVI峰值比原始林出现得略早。(3)1985−2019年的35年期间,长白山气温呈上升趋势,植被绿度也随之变化,即:二者EVI在增加,且夏季(生长季)增长幅度大于其他季节,春、秋季的年际差异较大。(4)与原始林相比,次生林EVI年际变化受春季气温影响较大,在生长季初期,二者的EVI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在整个生长季期间,当气温增加达到一定阈值后,EVI增长显著。【结论】长时间的连续冠层光谱变化监测与分析,可有效反映原始林与次生林植被物候变化差异。气温上升可能是引起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绿度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杨桦林 冠层光谱反射率 植被指数 气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