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的理化性质考察 被引量:24
1
作者 宋洪涛 郭涛 +3 位作者 赵明宏 张汝华 李铣 毕开顺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49-252,268,共5页
目的考察冰片β 环糊精的理化性能。 方法采用薄层析、热重和差热分析、X 射线粉末衍射及红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理化鉴别 ,采用气相色谱法考察了包合物中冰片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结果薄层析图谱显示 ,冰片被 β 环糊精包合前后的主... 目的考察冰片β 环糊精的理化性能。 方法采用薄层析、热重和差热分析、X 射线粉末衍射及红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理化鉴别 ,采用气相色谱法考察了包合物中冰片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结果薄层析图谱显示 ,冰片被 β 环糊精包合前后的主成分没有发生变化 ,包合物的热重和差热分析曲线、X 射线粉末衍射图谱及红外光谱与冰片、冰片 β 环糊精混合物的图谱具有显著性差异。包合物中冰片在 0 1mol/L盐酸溶液、pH6 6和 pH7 5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度及体外溶出速率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冰片被β 环糊精包合后呈现出新的物相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片 Β-环糊精 包合物 理化性质
下载PDF
肉桂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理化性质 被引量:20
2
作者 宋洪涛 郭涛 +2 位作者 赵明宏 张汝华 毕开顺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考察肉桂油 β 环糊精的理化性能。 方法 :采用薄层层析、X 射线粉末衍射及红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理化鉴别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包合物中桂皮醛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结果 :薄层层析图谱显示 ,肉桂油被 β 环糊精包合前后... 目的 :考察肉桂油 β 环糊精的理化性能。 方法 :采用薄层层析、X 射线粉末衍射及红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理化鉴别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包合物中桂皮醛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结果 :薄层层析图谱显示 ,肉桂油被 β 环糊精包合前后的主成分没有发生变化 ,包合物的X 射线粉末衍射图谱及红外光谱与肉桂油、肉桂油 β 环糊精混合物的图谱差异具有显著性。包合物中桂皮醛在 0 .1mol·L-1盐酸溶液、pH6 .6和 pH7.5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度及体外溶出速率均有显著提高。结论 :肉桂油被 β 环糊精包合后呈现出新的物相特征 ,与肉桂油相比其理化性质有较显著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油 Β-环糊精 包合物 理化性质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研究环糊精与芳香羧酸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傅崇岗 赵艳芳 +1 位作者 刘爱林 王立新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1-344,共4页
基于毛细管电泳同时测定了β 环糊精与苯甲酸、苯乙酸和邻羟基苯甲酸的包结常数及包结反应的热力学参数 ,从分子结构和热力学角度讨论了超分子化合物形成的规律。结果表明 :氢键在超分子化合物中具有重要作用 ,环糊精与芳香羧酸的包结... 基于毛细管电泳同时测定了β 环糊精与苯甲酸、苯乙酸和邻羟基苯甲酸的包结常数及包结反应的热力学参数 ,从分子结构和热力学角度讨论了超分子化合物形成的规律。结果表明 :氢键在超分子化合物中具有重要作用 ,环糊精与芳香羧酸的包结反应在热力学上呈现熵焓补偿效应。该方法快速、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 毛细管电泳 Β-环糊精 芳香羧酸 包结常数 超分子化学
下载PDF
玉米须黄酮微胶囊制备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鲁晓翔 陈甲 +1 位作者 连喜军 张彦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2-136,共5页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制备玉米须黄酮的微胶囊,以提高玉米须黄酮的稳定性。实验以β-环糊精为壁材,研究了研磨法制备微胶囊工艺中不同因素对玉米须黄酮微胶囊化包埋率及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研磨法制备微胶囊,芯材与壁材的最佳...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制备玉米须黄酮的微胶囊,以提高玉米须黄酮的稳定性。实验以β-环糊精为壁材,研究了研磨法制备微胶囊工艺中不同因素对玉米须黄酮微胶囊化包埋率及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研磨法制备微胶囊,芯材与壁材的最佳配比为1:14,研磨最佳时间为35min,β-环糊精的最佳浓度为10%,微胶囊化的最佳温度为48℃。在此条件下,产品微胶囊化效率达到8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黄酮 微胶囊 Β-环糊精
下载PDF
牛至精油β环糊精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卢燕霞 田永强 +2 位作者 刘惠琴 张阿强 徐力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4-88,共5页
目的制备牛至精油β环糊精(β-CD)微胶囊,并研究其抑菌效果。方法首先,选用β-CD包埋牛至精油,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该包埋物的外部形貌特征。其次,通过薄层色谱、红外光谱等2种方法考察是否已成功制备牛至精油β环糊精的微胶囊。然后,通过... 目的制备牛至精油β环糊精(β-CD)微胶囊,并研究其抑菌效果。方法首先,选用β-CD包埋牛至精油,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该包埋物的外部形貌特征。其次,通过薄层色谱、红外光谱等2种方法考察是否已成功制备牛至精油β环糊精的微胶囊。然后,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该包埋物的吸光度,按照一定的方法计算其包埋率。最后,选用大肠杆菌、米曲霉菌作为供试菌株,研究该包埋物的抑菌效果。结果牛至精油β环糊精微胶囊得到成功制备,其包埋率为73%,并且该包埋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结论实验达到了预期目的,即在保留牛至精油抑菌性能的同时,也使得液体的牛至精油固体粉末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CD 牛至精油 微胶囊 抑菌
下载PDF
维生素D_3-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学农 陶亮 +1 位作者 王新玲 苗爱东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 :探讨优化维生素 D3- 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并鉴定其形成。 方法 :以维生素 D3利用率和收率为综合指标研究了溶液法、胶体磨法、超声波法和研磨法等制备维生素 D3-β-环糊精包合物的方法。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溶液法制备包合... 目的 :探讨优化维生素 D3- 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并鉴定其形成。 方法 :以维生素 D3利用率和收率为综合指标研究了溶液法、胶体磨法、超声波法和研磨法等制备维生素 D3-β-环糊精包合物的方法。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溶液法制备包合物的处方工艺。结果 :当 β-环糊精和维生素 D3以 3∶ 1摩尔量投料时维生素 D3利用率和收率最高。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3 Β-环糊精 包合物 正交试验
下载PDF
蟾酥β-环糊精包合物的理化性质考察 被引量:7
7
作者 宋洪涛 郭涛 +2 位作者 赵明宏 张汝华 毕开顺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197-200,共4页
目的 考察蟾酥 β -环糊精的理化性能。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X -射线粉末衍射及红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了理化鉴别 ,采用紫外光谱法考察包合物中蟾毒配基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结果 薄层色谱图谱显示 ,蟾酥被 β -环糊精包... 目的 考察蟾酥 β -环糊精的理化性能。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X -射线粉末衍射及红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了理化鉴别 ,采用紫外光谱法考察包合物中蟾毒配基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结果 薄层色谱图谱显示 ,蟾酥被 β -环糊精包合前后的主成分没有发生变化 ,包合物的X -射线粉末衍射图谱及红外光谱与蟾酥、蟾酥 β -环糊精混合物的图谱具有显著性差异。包合物中蟾毒配基类化合物在 0 .1mol·L-1盐酸溶液、pH6 .6和pH7.5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度及体外溶出速率均有显著提高。结论 蟾酥被 β-环糊精包合后呈现出新的物相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Β-环糊精 包合物 理化性质 紫外光谱法 溶解度 体外溶出度
下载PDF
乳化剂抑制鲜湿面老化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肖东 周文化 +1 位作者 邓航 黄阳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8-124,共7页
本研究探讨两种不同乳化剂的添加量和储藏时间对鲜湿面淀粉热力学行为产生的影响。利用差示量热扫描(DSC)、Avrami方程和Hyper Chem软件对分别添加硬脂酰乳酸钠(SSL),β-环糊精(β-CD)两种乳化剂的鲜湿面老化动力学方程与分子结... 本研究探讨两种不同乳化剂的添加量和储藏时间对鲜湿面淀粉热力学行为产生的影响。利用差示量热扫描(DSC)、Avrami方程和Hyper Chem软件对分别添加硬脂酰乳酸钠(SSL),β-环糊精(β-CD)两种乳化剂的鲜湿面老化动力学方程与分子结构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抑制老化的最佳添加量为:SSL 0.2%,β-CD 0.10%。乳化剂/鲜湿面体系较空白组具有更加有序致密的结构;乳化剂/鲜湿面体系的老化焓均小于空白组;SSL/鲜湿面体系成核方式(n1),结晶速率常数(k1)与β-CD/鲜湿面体系成核方式(n2),结晶速率常数(k2)的变化范围为:n1=0.743-0.759、k1=0.328-0.353、n2=0.748-0.785、k2=0.321-0.356,且乳化剂/鲜湿面的成核方式均不断趋近于自发成核,结晶速率常数均小于空白组;通过Hyperchem软件模拟发现乳化剂能打开并插入淀粉老化过程中形成的双螺旋结构中,牵制直链淀粉并形成无定形区。结果说明添加乳化剂能延缓鲜湿面淀粉的老化,为延长鲜湿面的货架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湿面 老化 AVRAMI 糊化 乳化剂 差示量热扫描仪 硬脂酰乳酸钠 Β-环糊精
原文传递
维生素D_3-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学农 周慧 +2 位作者 苗爱东 陶亮 王新玲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84-586,共3页
目的:考察维生素环糊精包合物中维生素D3的稳定性。方法:以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D3含量测定,薄层层析法分析分解产物。采用3000 Lx 光照、80 ℃与40 ℃, RH=76%和RH=92.5%条件下放置,考察含量改变。结果:维生素D3在光、热... 目的:考察维生素环糊精包合物中维生素D3的稳定性。方法:以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D3含量测定,薄层层析法分析分解产物。采用3000 Lx 光照、80 ℃与40 ℃, RH=76%和RH=92.5%条件下放置,考察含量改变。结果:维生素D3在光、热下极不稳定,含量迅速下降,薄层层析明显可见多个分解产物;与维生 素D3比较,D3-β-环糊精(D3-β-CD)包合物的抗热、抗光和抗湿热等稳定性均有 显著提高(P<0.01)。结论:将维生素D3制成D3-β-CD包合物是提高其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3 Β-环糊精 高效液相色谱法 薄层层析 稳定性
下载PDF
毛细管电动色谱分离手性氨基酸及其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付煜荣 颜流水 +3 位作者 罗国安 陈翠真 王义明 张兰桐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575-1579,共5页
建立了MEKC法分离丙氨酸(Ala)、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三对手性氨基酸,并对大鼠正常组和白内障组晶体和血清中DAla、LAla、DGlu、LGlu、DAsp和LAsp进行定量分析。利用FITC柱前衍生,以β环糊精(βCD)作为手性添加剂,激光诱导荧光... 建立了MEKC法分离丙氨酸(Ala)、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三对手性氨基酸,并对大鼠正常组和白内障组晶体和血清中DAla、LAla、DGlu、LGlu、DAsp和LAsp进行定量分析。利用FITC柱前衍生,以β环糊精(βCD)作为手性添加剂,激光诱导荧光检测(LIF),优化电泳条件为气压进样5s,分离温度25℃,分离电压为20kV,运行缓冲溶液为40mmol/L硼砂缓冲溶液(pH9.3),其中包含50mmol/LSDS和13mmol/LβCD。考察了硼砂缓冲溶液浓度、pH值、分离电压、β环糊精浓度对分离的影响。在优化电泳条件下,上述3种氨基酸对映体均得到基线分离,并可对大鼠的晶体和血清进行定量分析。本方法操作简单,检测灵敏度高,可用于药品质量监测以及生物样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大鼠 分离电压 L-ASP 正常 天门冬氨酸 白内障 手性氨基酸 进样 晶体
下载PDF
浅谈环糊精包合技术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静 程晓刚 《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26-29,共4页
包合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制剂工艺,在药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作者在阅读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β-环糊精的结构性质、制备工艺以及药荆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目的在于对环糊精的研究工作能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Β-环糊精 包合物 技术 药剂 应用
下载PDF
β-环糊精的应用进展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炎钊 《山东化工》 CAS 2017年第24期69-70,共2页
概述了环糊精的结构特点以及β-环糊精的特殊理化性质。简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β-环糊精在环保、农药、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进展研究。分析了β-环糊精在各个研究领域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对其做出了总结,同时对β-环糊精的应... 概述了环糊精的结构特点以及β-环糊精的特殊理化性质。简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β-环糊精在环保、农药、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进展研究。分析了β-环糊精在各个研究领域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对其做出了总结,同时对β-环糊精的应用前景做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应用 进展研究
下载PDF
Synthesis of Novel Chitosan Microspheres Grafted with β-Cyclodextrins and Their Adsorption for Iodine for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被引量:3
13
作者 YIYing WANGYu-ting ZHANGXue-yong PANGZhi-yi PENGQi LIUHui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05年第3期591-596,共6页
The novel chitosan microspheres grafted with beta-cyclodextrins (CMGC) wereprepared by means of the reaction of chitosan microspheres and mono-(6-p-tosyl)- beta-cyclodextrins(beta-CD-OTs-6). beta-CD-OTs-6 were gained ... The novel chitosan microspheres grafted with beta-cyclodextrins (CMGC) wereprepared by means of the reaction of chitosan microspheres and mono-(6-p-tosyl)- beta-cyclodextrins(beta-CD-OTs-6). beta-CD-OTs-6 were gained by the reaction of p-toluenesul-fonyl chloride (TsCl) andbeta-cyclodextrins (beta-CDs). Their structures were prov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alanalysis (FT-IR), X ray powder diffraction analysis, and ^(13)C NMR; the configuration of CMGC was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 (SEM) and transmittance electron micrograph (TEM). Theinclusion complex of CMGC with iodine was prepared and its inclusion ability was studied. The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some iodine was included with CMGC and formed a stable inclusion.The stable complex of CMGC and iodine (CMGC-1) shows good antibacterial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ta-cyclodextrin chitosan microspheres IODINE ANTI-BACTERIA
下载PDF
β-环糊精包结物修饰碳糊电极对水体污染物亚甲基蓝的检测 被引量:4
14
作者 顾玲 闫璟 +2 位作者 柯苗 刘彦平 石爱华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66-970,共5页
研究了水体污染物亚甲基蓝在β-环糊精包结茜素红修饰碳糊电极(ARS/β-CD/CPE)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对亚甲基蓝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建立了茜素红和β-环糊精作为修饰剂时,碳糊电极对水体污染物亚甲基蓝的电化学测定方法。ARS... 研究了水体污染物亚甲基蓝在β-环糊精包结茜素红修饰碳糊电极(ARS/β-CD/CPE)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对亚甲基蓝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建立了茜素红和β-环糊精作为修饰剂时,碳糊电极对水体污染物亚甲基蓝的电化学测定方法。ARS/β-CD/CPE在pH6.0的磷酸盐(PBS)缓冲溶液中对亚甲基蓝的氧化还原具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同时计算了部分电化学参数:电荷转移系数α=0.72,吸附量Г=4.99×10^(-7)mol/cm^2。在优化条件下,亚甲基蓝的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在2.0×10^(-5)~6.0×10^(-4)mol/L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2.0×10^(-6)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茜素红 Β-环糊精 碳糊电极 亚甲基蓝
原文传递
β-环糊精-荧光包合色谱法测定氧氟哌酸、甲氟哌酸和司帕氟哌酸 被引量:2
15
作者 卢珍 冯育林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99-1002,共4页
采用荧光包合色谱法测定痕量的氧氟哌酸(ofloxacin,OFLX)、甲氟哌酸(pefloxacin,PFLX)和司帕氟哌酸(sparfloxacin,SPLX)。实验采用聚酰胺膜为固定相,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水溶液为流动相,并在流动相中直接加入EDTA消除金属离... 采用荧光包合色谱法测定痕量的氧氟哌酸(ofloxacin,OFLX)、甲氟哌酸(pefloxacin,PFLX)和司帕氟哌酸(sparfloxacin,SPLX)。实验采用聚酰胺膜为固定相,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水溶液为流动相,并在流动相中直接加入EDTA消除金属离子的干扰,使混合物得到较好的分离。实验表明,氟哌酸化合物在βCD和EDTA的浓度比为0.005∶0.1(mol/L)时最为适宜。在此条件下,OFLX、PFLX、和SPLX的Rf值分别为0.74、0.60和0.25。试样斑点用薄层荧光色谱法扫描测定,激发波长为280nm(OFLX)、278nm(PFLX)和282(SPLX)。各化合物的线性范围分别0~110ng/斑点(OFLX)、0~90ng/斑点(PFLX)和0~93ng/斑点(SPLX);相对标准偏差为2.7%~6.9%;在血样和尿样中的回收率为98.2%~10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甲氟哌酸 色谱法 荧光 包合 定氧 相对标准偏差 EDTA 金属离子 β-CD 激发波长 线性范围 流动相 化合物 斑点 固定相 聚酰胺 水溶液 混合物 浓度比 Rt值 回收率 测定 实验 试样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注射用伏立康唑中倍他环糊精的含量
16
作者 赵萌 朱明儒 《品牌与标准化》 2023年第5期102-104,共3页
目的:建立注射用伏立康唑制剂中倍他环糊精含量测定方法,考察该制剂中倍他环糊精的影响因素。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羟丙基倍他环糊精中有关物质测定方法,采用HPLC,示差折光检测器测定倍他环糊精,参考《中华人... 目的:建立注射用伏立康唑制剂中倍他环糊精含量测定方法,考察该制剂中倍他环糊精的影响因素。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羟丙基倍他环糊精中有关物质测定方法,采用HPLC,示差折光检测器测定倍他环糊精,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建立影响因素试验。结果:建立测定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该方法专属性好、检测限和定量限满足测定要求、线性关系良好、准确度高,方法可行,影响因素试验中高温条件下倍他环糊精含量明显增加。结论:本方法为注射用伏立康唑中倍他环糊精的含量测定提供参考,影响因素试验提示企业在生产及贮存过程中应关注温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他环糊精 示差检测器 注射用伏立康唑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茉莉精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结构指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陆宁 宛晓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8,共4页
对茉莉精油 β 环糊精包合物进行鉴别。分别采用X 射线衍射线、差示扫描量热法及扫描电镜对包合物的晶体结构、焓变及形状进行分析研究。X 射线衍射法及差示扫描量热法均显示 :茉莉精油 β 环糊精包合物与两者的混合物以及 β 环糊精的... 对茉莉精油 β 环糊精包合物进行鉴别。分别采用X 射线衍射线、差示扫描量热法及扫描电镜对包合物的晶体结构、焓变及形状进行分析研究。X 射线衍射法及差示扫描量热法均显示 :茉莉精油 β 环糊精包合物与两者的混合物以及 β 环糊精的本身截然不同 ;扫描电镜显示出包合物结构完整 ,颗粒大小均匀。茉莉精油被 β 环糊精包合后 ,呈现出与茉莉精油及 β 环糊精均不相同的新的物相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精油 β—环糊精 包合物 结构指征 差示扫描量热法 X—射线衍射法 扫描电镜 香料
下载PDF
β-环状糊精毒性和致突变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金龙 夏秀华 +2 位作者 胡启之 王丽云 毛洁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3-36,共4页
β-环状糊精(BCD)是以淀粉为原料,经嗜碱性芽胞杆菌N_(227)菌株产生的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作用,而制得的白色无异味的粉末。剂量高达5000μg/皿,对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A_(97a)、TA_(98)、TA_(100)和TA_(102)无致突变活性... β-环状糊精(BCD)是以淀粉为原料,经嗜碱性芽胞杆菌N_(227)菌株产生的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作用,而制得的白色无异味的粉末。剂量高达5000μg/皿,对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A_(97a)、TA_(98)、TA_(100)和TA_(102)无致突变活性。小鼠经口LD_(50)大于21500mg/kg,剂量高达1000mg/kg,对小鼠骨髓微核多染红细胞(MNPCE)率及小鼠附睾精子畸形率均无明显影响。本文还结合国内外的有关资料,对BCD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状糊精 毒性 致突变性
下载PDF
THERMAL-SENSITIVE BETA-CYCLODEXTRIN-CONTAINING POLY(NISOPROPYLACRYLAMIDE)HYDROGELS CROSSLINKED BY Si—O—Si BONDS—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 AND PROLONGING IN VITRO RELEASE OF 5-FLUOROURACIL
19
作者 Jian-tao Zhang Shi-wen Huang +2 位作者 Ya-nan Xue Ji Liu and Ren-xi Zhuo Key Laboratory of Biomedical Polymers,Ministry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Chemistry,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13-519,共7页
A series of novel p(N-isopropylacrylamide) (PNIPAM) hydrogels were synthesized by radical copolymerization of N-isopropylacrylamide (NIPAM) and 3-methacryloxypropyltrimethoxysilane (MPTMS). The copolymers were... A series of novel p(N-isopropylacrylamide) (PNIPAM) hydrogels were synthesized by radical copolymerization of N-isopropylacrylamide (NIPAM) and 3-methacryloxypropyltrimethoxysilane (MPTMS). The copolymers were then crosslinked through hydrolysis of the siloxane in acetic acid/water mixed solvent. Beta-cyclodextrin (Beta-CD)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polymeric networks by condensation of 3-glycidoxypropyltrimethoxysilane derived beta-cyclodextrin (KH560-beta-CD) with MPTMS under acidic condition. These gels were heterogeneous, porous and exhibited fast deswelling kinetics when the temperature was elevated to above lower critical solution temperature (LCST). The swelling ratios of the gels containing beta-CD at room temperature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rmal PNIPAM hydrogel, which was caused by the lower crosslinking density in beta-CD contained gels. In comparison to that of the normal PNIPAM gel, the amount of loaded-drug in the hydrogel containing beta-CD was higher, and the release time of 5-fluorouracil (5-Fu) was prolonged, which was at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inclusion compounds between 5-Fu and beta-CD in gel net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l Thermal-sensitive 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beta-cyclodextrin Fast responsive.
下载PDF
Beta-Cyclodextrin as Carbon Source for Synthesis of LiFePO_4/C with Improve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in Lithium-ion Batteries 被引量:2
20
作者 赖春艳 赵家昌 解晶莹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S1期219-223,共5页
For beta-cyclodextrin (β-CD) may form complexes with metal ions during ballmilling process, it was used as a novel carbon source to synthesize LiFePO_4/C cathode composite in lithium-ion batteries via solid-state rea... For beta-cyclodextrin (β-CD) may form complexes with metal ions during ballmilling process, it was used as a novel carbon source to synthesize LiFePO_4/C cathode composite in lithium-ion batteries via solid-state reaction. This composite should has fine particle size and goo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The powd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SEM, TEM and galvanostatic charge-discharge. Compared with bare LiFePO_4 and LiFePO_4/C composite with glucose as carbon source by the same procedure and nearly the same content of carbon in the final cathode, the LiFePO_4/C composite with beta-cyclodextrin as carbon source shows much higher discharge specific capacity and more excellent rate performance. Ultrasonic dispersion between ballmilling and sinter process for 2 h was appropriate and useful for final LiFePO_4/C to reach higher discharge capacity. The SEI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beta-cyclodextrin on the cathode materials,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ating with beta-cyclodextrin can improve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FePO_4 by decreasing the resistance of charge transfer (R_ ct) and improving the chemical diffusion coefficient (D_ 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PO_4/C cathode composite beta-cyclodextrin solid-state reaction ultrasonic dispersing coat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