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2
1
作者 段佩佩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8期172-174,共3页
玉米和大豆是镇原县重要的粮油作物,是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示范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对满足城乡居民口粮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镇原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为例,介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 玉米和大豆是镇原县重要的粮油作物,是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示范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对满足城乡居民口粮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镇原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为例,介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选择、模式选择、播种及田间管理等关键生产技术,以期正确指导当地广大农户科学、规范落实该项种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高产栽培
下载PDF
内蒙古扎赉特旗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带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昕然 黄超 +1 位作者 杨玉辉 刘复伟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1期1-6,共6页
旨在探索最适宜扎赉特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带型设置,分析4种模式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势和经济效益。于2019—2022年扎赉特旗科技示范园区好力保镇五道河子村设置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2模式、4:4模式、6:4模式、4:2... 旨在探索最适宜扎赉特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带型设置,分析4种模式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势和经济效益。于2019—2022年扎赉特旗科技示范园区好力保镇五道河子村设置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2模式、4:4模式、6:4模式、4:2模式的带型设计,大豆产量与每公顷的株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单种玉米相比,4:4模式每公顷最多增收246.9元;与单种大豆相比,4:2模式每公顷最多增收11707.65元。从田间表现看,2:2模式大豆倒伏相对较重,不适宜机械化作业,4:4模式和现有农机具配套,利于机械化作业,各种带型玉米带没有达到理想密度,大豆带密度较大,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最适宜扎赉特旗地区推广的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为4:2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扎赉特旗 大豆玉米 带状 复合种植 带型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提升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沙建云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3期98-100,共3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作为一种创新性种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为大豆和玉米的高产稳产打下基础。要确保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生产中得到高效应用,需要统筹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尤其是病虫害防控。因地制宜地采用绿色防控技...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作为一种创新性种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为大豆和玉米的高产稳产打下基础。要确保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生产中得到高效应用,需要统筹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尤其是病虫害防控。因地制宜地采用绿色防控技术,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从而为大豆和玉米的高产高质创造有利条件。在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病虫害绿色防控能力的提升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
下载PDF
陕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作业情况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震 田智辉 陈雪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1期66-69,共4页
陕西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陕北、关中、陕南三地区不同地理环境下作业设备、品种优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省域内指引性政策及试验示范区近年来种植情况对比,立足于农机农艺相融合... 陕西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陕北、关中、陕南三地区不同地理环境下作业设备、品种优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省域内指引性政策及试验示范区近年来种植情况对比,立足于农机农艺相融合基础上对示范区机械化作业及政策性指导进行探讨,旨在发挥机械化作业优势,推动省域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农机农艺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生产管理技术要点
5
作者 王步敏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12期95-97,共3页
为了提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生产效益,增强机械化管理水平,对该种植模式下的机械化生产管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在分析山西省汾阳市自然条件的基础上,阐述了4:4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优越性,并论述了机械化播种技术中的深度调... 为了提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生产效益,增强机械化管理水平,对该种植模式下的机械化生产管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在分析山西省汾阳市自然条件的基础上,阐述了4:4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优越性,并论述了机械化播种技术中的深度调控与行距设计、中耕除草与追肥管理、滴灌技术在抗旱中的应用,以及大豆与玉米的分时分段收获等关键环节。分析结果表明,科学的机械化管理可显著提高作物的出苗率和生长质量,提升水肥利用效率,增强作物的抗旱能力,同时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与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机械化生产 管理技术
下载PDF
我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卢燕平 《新疆农机化》 2023年第5期39-40,45,共3页
本文通过深入探讨大豆和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研究提升大豆和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效率、劳动效率和作物产量的方法,从而推动相关农业高产化、机械化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大豆和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提升了土地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下载PDF
东阿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18
7
作者 韩孝君 刘立军 解红英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第4期57-59,共3页
玉米和大豆作为我国需求量较大的农产品,只依靠旱地种植很难满足需求,土地问题始终是我国粮食安全发展的主要阻碍。尽管采用各种种植技术以及连作方式使产量有所提高,但是也带来资源耗费快、土地质量受损等不良影响,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玉米和大豆作为我国需求量较大的农产品,只依靠旱地种植很难满足需求,土地问题始终是我国粮食安全发展的主要阻碍。尽管采用各种种植技术以及连作方式使产量有所提高,但是也带来资源耗费快、土地质量受损等不良影响,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使“高产出”“机械化”与“可持续”相结合是提高玉米大豆产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大豆和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以提高产量、增加机械化、促进可持续为核心目标,能够促进玉米大豆的生产,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下载PDF
辽宁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春红 王迪 +5 位作者 姚兴东 王海英 赵明哲 吴俊江 宋书宏 谢甫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9-225,共7页
目前我国大豆供需矛盾突出,近80%的大豆依赖进口,开展玉米-大豆条带复合种植,即在不影响玉米产量的情况下,获得一定产量的大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试验选用紧凑型玉米品种(良玉88、铁研58、东单6531)和耐荫型大豆品种(辽豆32... 目前我国大豆供需矛盾突出,近80%的大豆依赖进口,开展玉米-大豆条带复合种植,即在不影响玉米产量的情况下,获得一定产量的大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试验选用紧凑型玉米品种(良玉88、铁研58、东单6531)和耐荫型大豆品种(辽豆32、沈农8号、辽豆15)为试验材料,组配良玉88-辽豆32﹑良玉88-沈农8号、良玉88-辽豆15、东单6531-辽豆32、铁研58-辽豆32五个组合,进行带状复合种植,以期从中选择出适合于辽宁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品种组合方式。结果表明:良玉88-辽豆32组合玉米大豆总产量最高,其次为东单6531-辽豆32组合和铁研58-辽豆32组合。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中,应选择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有优势的大豆品种,选择穗行数和行粒数有优势的玉米品种。综合考虑玉米和大豆性状的组合,良玉88-辽豆32组合的综合性状较好,是适宜辽宁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品种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产量 产量性状
下载PDF
夏大豆玉米不同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不同生育时期喷施“海藻博士”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文彬 栾海业 +2 位作者 杨力 王春吉 周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28-31,共4页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具有保证玉米产量的前提下,提高大豆产量的作用,其田间配置直接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通过比较不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江苏省的种植模式;同时研究了不同玉米生育期喷施...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具有保证玉米产量的前提下,提高大豆产量的作用,其田间配置直接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通过比较不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江苏省的种植模式;同时研究了不同玉米生育期喷施“海藻博士”对玉米产量等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4//4玉米“品字型”种植模式结合在三叶期、拔节期、抽穗扬花期喷施3 750 g/hm^(2)海藻博士水剂,对玉米产量相关性状和生物量分配效果最佳,产量可以达到14 087.2 kg/hm^(2),百粒重达到37.4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喷施“海藻博士” 玉米产量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装备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田旭 邹宗峰 +5 位作者 张春林 宁宇讯 索玉婷 张钦 卢传兵 牛长河 《新疆农机化》 2023年第4期7-10,15,共5页
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保障国产大豆产能、粮油安全的有效途径,能缓解逐年增加的进口压力。在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基本原则上,分析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过程中农机农艺融合不成熟引起的主要问题:包括播深一致性不足... 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保障国产大豆产能、粮油安全的有效途径,能缓解逐年增加的进口压力。在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基本原则上,分析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过程中农机农艺融合不成熟引起的主要问题:包括播深一致性不足引起的玉米大豆出苗不整齐问题;株距均匀性不足引起的种植密度不够或过密问题以及杂草防控不到位问题。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出应用单体仿形+同位仿形+覆土镇压技术解决播深不一致问题;通过调整排种器或传动比解决株距不均匀问题;应用喷药专用或改装的自走式双系统分带喷杆喷雾机解决杂草防控不到位问题,为选用或调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装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植保 收获 机械化 研究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盐碱地土壤改良对大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傅晓岩 马荣辉 +4 位作者 于舜章 张玉芳 王建 杨威 冯丽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26-30,共5页
为研究盐碱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过程中,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上肥料的合理施肥及推广应用提供借鉴,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十里香芝麻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种植基地... 为研究盐碱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过程中,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上肥料的合理施肥及推广应用提供借鉴,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十里香芝麻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盐碱地土壤改良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施腐植酸控释肥+土壤改良剂,大豆较常规施肥处理生物学性状有所改善,产量有所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提升,盐碱地土壤EC及水溶性盐总量有所降低。其中,大豆地上部分干重增加33.78%,百粒重增加9.16%,单株根瘤菌个数增加6个,产量提高20.38%。土壤EC降低48.7us/cm,水溶性盐总量减低0.35g/kg。建议盐碱地农户可采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合理施用腐植酸控释肥及土壤改良剂,提高大豆产量获取更大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盐碱地 土壤改良 大豆 影响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高产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12
作者 舒旭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8期61-63,共3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近年来贵州地区发展起来的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在普定县得到了推广与应用,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收入。文章以普定县为例,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高产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进行了...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近年来贵州地区发展起来的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在普定县得到了推广与应用,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收入。文章以普定县为例,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高产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推广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推广应用
下载PDF
湖南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
13
作者 刘磊 黄运友 +3 位作者 冯正锐 杨龙飞 张亚 刘双清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3期208-212,216,共6页
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有限,单作产量较低,常年依赖进口。因此,我国提出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近年来,湖南省大力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围绕种植技术的田间... 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有限,单作产量较低,常年依赖进口。因此,我国提出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近年来,湖南省大力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围绕种植技术的田间试验、集成应用和示范推广开展了深入研究。本文从品种选择、行比配置、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总结了湖南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并总结了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分析了种植技术环节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该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技术模式 病虫草害 综合防控 湖南省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研究
14
作者 曾林 宋云飞 +4 位作者 单艳 万卫东 张晓兰 张朝钟 王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51-53,65,共4页
为探讨适宜云南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2022年选用玉米云瑞668和大豆台湾75-3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研究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不同模式下不同处理对玉米和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机械化作业的田块应优先选... 为探讨适宜云南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2022年选用玉米云瑞668和大豆台湾75-3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研究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不同模式下不同处理对玉米和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机械化作业的田块应优先选用玉米大豆行比4∶4和4∶3模式,山区或半山区推广玉米大豆行比2∶2模式。该研究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云南省保山市及气候类似地区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行比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选配及行株距搭配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义法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10期35-37,共3页
采用“6行大豆+4行玉米”和“4行大豆+2行玉米”2种模式,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行株距搭配、品种搭配技术的试验。研究得出:“6行大豆+4行玉米”模式下,玉米品种MC121,行距60 cm,大豆品种皖豆37,行距30 cm的组合下经济效益最佳;... 采用“6行大豆+4行玉米”和“4行大豆+2行玉米”2种模式,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行株距搭配、品种搭配技术的试验。研究得出:“6行大豆+4行玉米”模式下,玉米品种MC121,行距60 cm,大豆品种皖豆37,行距30 cm的组合下经济效益最佳;在“4行大豆+2行玉米”模式下,玉米品种迪卡517,行距40 cm,大豆品种金豆99,行距25 cm的组合下经济效益最佳。试验可为当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技术模式 品种配置组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