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部湾潮致、风生和热盐余流的三维数值计算 被引量:33
1
作者 孙洪亮 黄卫民 赵俊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61-568,共8页
基于二阶湍流闭合模型计算涡动粘性系数的POM三维水动力模式 ,研究采用细网格 ,考虑了 6个岛屿的影响 ,海底摩擦系数进行划片取值 ,把作为强迫力的潮汐、风力和热盐统一在一个模型中 ,诊断计算并获得了北部湾三维潮致 -风生 -热盐余流... 基于二阶湍流闭合模型计算涡动粘性系数的POM三维水动力模式 ,研究采用细网格 ,考虑了 6个岛屿的影响 ,海底摩擦系数进行划片取值 ,把作为强迫力的潮汐、风力和热盐统一在一个模型中 ,诊断计算并获得了北部湾三维潮致 -风生 -热盐余流。用实测资料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显示了本研究结果的合理性。同时给出了潮致余流、风生流和热盐余流 ,并且对各因子的作用做了比较和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潮汐 风生流 热盐余流 潮致余流
下载PDF
墨西哥湾扇贝高起始致死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刘志刚 王辉 +1 位作者 栗志民 郑云龙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8-785,共8页
于2004、2005年2个年度采用电子恒温控制装置(精度±0.1℃)研究北部湾海域养殖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ans concentricusSay)对高温的耐受性,以期为该贝在南方海域的养殖提供依据。样品规格设稚、小、中、大4种,平均壳高分别... 于2004、2005年2个年度采用电子恒温控制装置(精度±0.1℃)研究北部湾海域养殖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ans concentricusSay)对高温的耐受性,以期为该贝在南方海域的养殖提供依据。样品规格设稚、小、中、大4种,平均壳高分别为0.52 cm、1.83 cm、3.13 cm、5.01 cm。实验温度梯度0.5℃,范围31.0~34.0℃。实验前各温度组从常温状态按1℃/4 h的速率先后升温至各预设温度;把高温敏感起始点(Upper sensitive incipient temperature)定义为采用Duncan法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与常温对照组存活率有显著差异(P<0.05)的高温端最低温度(记为USIT);把高起始致死温度(Upper incipient lethal temperature)定义为高温端168 h内导致各规格贝50%死亡的温度(记为168 h UILT50)。研究结果表明,稚、小、中、大4种规格贝的168 h UILT50分别为(32.40±0.01)℃、(32.67±0.01)℃、(32.71±0.01)℃、(32.08±0.02)℃,不同规格的墨西哥湾扇贝对高温的耐受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耐受性排列为小贝=中贝>稚贝>大贝。实验期间,未经历产精排卵的大贝,其168 h UILT50为(32.41±0.02)℃,经历产精排卵的大贝则下降为(31.73±0.02)℃,两者对高温的耐受性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稚贝与大贝的USIT均为31.5℃,而小、中贝则为32.0℃,进一步说明稚贝与大贝高温耐受性比小、中贝低。研究结果肯定了北部湾6 m以上水深海域夏天养殖该贝的安全性,也为墨西哥湾扇贝养殖场合适度的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西哥湾扇贝 高温敏感起始点 高起始致死温度 北部湾
下载PDF
用温盐资料研究夏季南海水通过琼州海峡进入北部湾的特征 被引量:30
3
作者 杨士瑛 陈波 李培良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共7页
夏季琼州海峡水交换向来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在西南风作用下,琼州海峡水交换从西向东;另一种观点则和上述相反。我们通过琼州海峡东部水域温盐分布和沿岸海洋站同步观测资料的对比发现,夏季北部湾的涠州岛盐度变化规律和琼州海峡东部... 夏季琼州海峡水交换向来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在西南风作用下,琼州海峡水交换从西向东;另一种观点则和上述相反。我们通过琼州海峡东部水域温盐分布和沿岸海洋站同步观测资料的对比发现,夏季北部湾的涠州岛盐度变化规律和琼州海峡东部、琼州海峡中部变化规律一致。由此证明,夏季南海水通过琼州海峡进入北部湾的事实。北海略受影响。而远离琼州海峡的龙门和白龙尾两站,则更多反映夏季陆地水文规律。由此证明,夏季南海水通过琼州海峡进入北部湾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南海水 琼州海峡 北部湾
下载PDF
北部湾二长棘鲷生长和死亡参数估计 被引量:23
4
作者 陈作志 邱永松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1-257,共7页
根据上世纪90年代及60年代的生物学资料,运用体长频率分析法估算二长棘鲷的生长和死亡参数。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主要参数L∞=27.3cm,K=0.45,t0=-0.34;体重的生长拐点为2.12龄;瞬时总死亡率(Z)、瞬时自然死亡率(M)和瞬时捕捞死亡率... 根据上世纪90年代及60年代的生物学资料,运用体长频率分析法估算二长棘鲷的生长和死亡参数。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主要参数L∞=27.3cm,K=0.45,t0=-0.34;体重的生长拐点为2.12龄;瞬时总死亡率(Z)、瞬时自然死亡率(M)和瞬时捕捞死亡率(F)分别为2.825,1.045和1.78。当前开发率为0.63,资源处于过度利用状态。根据等渔量曲线图分析,当前的捕捞强度过高,而开捕年龄和开捕体长过低,资源出现衰竭现象。综合考虑当前的捕捞强度和社会经济效益,建议北部湾二长棘鲷的最适开捕年龄大于1龄,开捕体长大于12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二长棘鲷 生长参数 死亡参数 参数估计 生物学资料 体长频率分析法 生长方程 死亡率
下载PDF
北部湾潮间带沉积物中重金属和多氯联苯的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志峰 王建春 +5 位作者 程凤莲 孟范平 杨菲菲 杜秀萍 李祥蕾 王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93-1302,共10页
选择北部湾9个典型采样点,研究了潮间带沉积物中重金属和多氯联苯(PCBs)的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分析结果表明,Hg、As、Cu、Pb、Zn、Cd、Cr等重金属和总PCB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00、10.00、19.89、45.97、208.65、0.098、17.86 mg.kg-1和1... 选择北部湾9个典型采样点,研究了潮间带沉积物中重金属和多氯联苯(PCBs)的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分析结果表明,Hg、As、Cu、Pb、Zn、Cd、Cr等重金属和总PCB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00、10.00、19.89、45.97、208.65、0.098、17.86 mg.kg-1和1.48!g.kg-1.重金属和PCBs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变化规律.相关性分析表明,北部湾潮间带的重金属主要来自人为污染;沉积物的粒度参数和有机质含量等性质特征是影响PCBs分布和迁移的重要因素;重金属和PCBs总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PCBs和Cd是北部湾潮间带最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Zn和PCBs是优势污染物;研究区域总体处于中等生态风险等级,表明沿岸港口和临海工业等人为活动已经对北部湾滨海地区造成了一定的环境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潮间带 重金属 多氯联苯(PCBs) 分布特征 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北部湾海域秋、冬季毛颚类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被引量:20
6
作者 杜飞雁 李纯厚 贾晓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5-241,共7页
为了解和掌握北部湾渔场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规律,于2001年11月至2002年1月对北部湾海域进行了2个航次的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域毛颚类种类组成较为简单,样品中共鉴定出13种,其组成无明显季节变化。调查期间毛颚类栖息密度、生物量和多样... 为了解和掌握北部湾渔场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规律,于2001年11月至2002年1月对北部湾海域进行了2个航次的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域毛颚类种类组成较为简单,样品中共鉴定出13种,其组成无明显季节变化。调查期间毛颚类栖息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76~45.70/m^3、2.00~70.04mg/m^3和0.18~1.99;秋、冬季平均值分别为12.03/m^3、23.19mg/m^3、0.81和6.29/m^3、19.61mg/m^3、0.90。主要优势种为肥胖箭虫(Sagitta enflata)、小箭虫(Sagitta neglecta)和百陶箭虫(Sagitta bedoti)。三者栖息密度分别占毛颚类总栖息密度的10.4%、3.1%和1.8%。栖息密度和生物量的分布总体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趋势,不同季节表现略有差异。多样性指数以湾口较高、湾顶较低,呈湾口向湾内西北方向递减趋势。此外,本研究对毛颚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与水系、水团、水温及盐度等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颚类 种类组成 数量分布 北部湾
下载PDF
共生理论视角下民族地区区域旅游竞合模式探讨——以广西北部湾为例 被引量:16
7
作者 潘冬南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8-173,共6页
根据共生理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施旅游竞合在空间距离、旅游交通、旅游资源互补、政策支持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有力支撑。"一体化共生""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分别是北部湾旅游竞合理想的组织模式和行为模式;"... 根据共生理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施旅游竞合在空间距离、旅游交通、旅游资源互补、政策支持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有力支撑。"一体化共生""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分别是北部湾旅游竞合理想的组织模式和行为模式;"一体化互惠共生"是最理想的模式,但该模式不能一蹴而就,要求我们要明确共生目标,找准共生领域,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共生机制,从而才能更好地推动和实施区域旅游一体化,提高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区域旅游 竞合 北部湾
下载PDF
北部湾长尾大眼鲷生长和死亡参数估计 被引量:13
8
作者 孙典荣 邱永松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2004年第3期27-34,共8页
根据 2 0世纪 6 0年代及 90年代的生物学资料 ,本文运用体长频率分析法估算长尾大眼鲷的生长和死亡参数。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主要参数L∞ =2 9.4cm ,K =0 .6 5 ,t0 =-0 .4 2 ;体重的生长拐点为 1.2 7龄 ;瞬时总死亡率 (Z)、瞬时... 根据 2 0世纪 6 0年代及 90年代的生物学资料 ,本文运用体长频率分析法估算长尾大眼鲷的生长和死亡参数。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主要参数L∞ =2 9.4cm ,K =0 .6 5 ,t0 =-0 .4 2 ;体重的生长拐点为 1.2 7龄 ;瞬时总死亡率 (Z)、瞬时自然死亡率 (M )和瞬时捕捞死亡率(F)分别为 3.72 ,1.19和 2 .5 3。当前开发率为 0 .6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尾大眼鲷 生长 死亡 北部湾
下载PDF
北部湾潮致余流和风生海流的数值计算与实测资料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波 李培良 +4 位作者 侍茂崇 邱绍芳 庄军莲 何碧娟 蒋磊明 《广西科学》 CAS 2009年第3期346-352,共7页
北部湾潮致余流的流速只有1~2cm/s左右,靠近海南岛一侧,潮致余流的环流基本为气旋式:分别位于洋浦以北、东方以西、莺歌海西南方。只有靠近越南红河口,有一个反气旋涡;风生海流呈现冬季模式和夏季模式。冬季,表层19°N以北... 北部湾潮致余流的流速只有1~2cm/s左右,靠近海南岛一侧,潮致余流的环流基本为气旋式:分别位于洋浦以北、东方以西、莺歌海西南方。只有靠近越南红河口,有一个反气旋涡;风生海流呈现冬季模式和夏季模式。冬季,表层19°N以北为西南向的流动,19°N以南,靠近海南岛水域为西向流动,越南沿岸为南向流动。大部分区域流速为5~12cm/s,流速最大位于琼州海峡西面及海南岛西南部,可达10~20cm/s,底层流速明显比表层小。夏季,表层,大部分海区为东北向流动,海南岛以南的海区为向东流动,流速大都在3~7cm/s,越南沿岸和海南岛西岸及西北沿岸流速为7~9cm/s,最大流速出现在海南岛西和西北沿岸,可以达到12cm/s。底层,大部分地区流速均小于1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致余流 风生海流 摸拟计算 北部湾
下载PDF
湛江北部湾马氏珠母贝红壳色选育系生长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邬思荣 刘志刚 王辉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16-24,共9页
为检验不同模型对马氏珠母贝红壳色选育系的生长发育拟合效果,分别采用von Bertalanffy、Gompertz、Logistic和Brody 4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红壳色选育系壳长、壳宽、壳高等形态性状和重量性状的生长发育进行拟合,通过Levenberg-Marquard... 为检验不同模型对马氏珠母贝红壳色选育系的生长发育拟合效果,分别采用von Bertalanffy、Gompertz、Logistic和Brody 4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红壳色选育系壳长、壳宽、壳高等形态性状和重量性状的生长发育进行拟合,通过Levenberg-Marquardt迭代法求出模型中各生长参数,结合各参数的最优值,得出拟合效果最佳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在马氏珠母贝红壳色选育系的第一年半生长过程中,Brody模型为壳长、壳宽与壳高的最优生长模型,von Bertalanffy模型为体重的最优生长模型,分别有效地拟合了马氏珠母贝红壳色选育系早期生长发育的累积生长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生长模型 生长参数 北部湾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鱼类区系的再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罗春业 李英 +1 位作者 朱瑜 农新闻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2期85-89,共5页
对北部湾鱼类区系作了再研究.共采集鉴定鱼类标本255种,有39种是北部湾鱼类新记录,它们隶属于13目30科38属,软骨鱼类2种,占新记录总数的5.1%;硬骨鱼类37种,占94.9%.主要经济种类5种,占12.8%;鲈形目鱼类占优势,有14种.
关键词 鱼类 区系 北部湾 广西
下载PDF
北部湾咸淡水分界面划分中的电法应用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松 刘磊 +3 位作者 刘怀庆 张宏鑫 齐信 李小彬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92-1599,共8页
北部湾地区海水入侵现象较为普遍,海水入侵造成的影响较为明显,制约了当地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因此,本文主要探测海水侵染的区域、划分咸淡水界线,为北部湾地区水文地质调查提供基础资料.本文阐述了高密度电法是海水入侵探测方法中一种重... 北部湾地区海水入侵现象较为普遍,海水入侵造成的影响较为明显,制约了当地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因此,本文主要探测海水侵染的区域、划分咸淡水界线,为北部湾地区水文地质调查提供基础资料.本文阐述了高密度电法是海水入侵探测方法中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手段,从原理及技术参数上做了详细的介绍,并以北部湾近郊区及北海市区典型的海水侵染地段作为实例进行了对比探讨,通过分析实测的视电阻率数据及电阻率反演数据,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可以有效的圈定海水侵染的大致区域,识别咸淡水的空间分布界线,给出海水入侵的空间展布形态,其结果与水文地质钻孔资料和民井调查资料基本吻合.通过本文总结:高密度电法具有点距小、数据密度大、施工便捷、结果反应直观、快速高效的特点,在北部湾海水入侵调查中可以作为主要的技术手段进行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咸淡水分界线 视电阻率 反演 北部湾
原文传递
北部湾潮汐潮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3
作者 徐振华 雷方辉 +1 位作者 娄安刚 曹圣山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14,共5页
基于正交曲线坐标的ECOMSED三维水动力模式,对北部湾的潮汐潮流进行数值模拟。选用不同的海底摩擦系数、海底粗糙度系数以及水平湍流摩擦系数进行数值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海底摩擦系数取2×10-3~3×10-3,海底粗糙度系数取1&#... 基于正交曲线坐标的ECOMSED三维水动力模式,对北部湾的潮汐潮流进行数值模拟。选用不同的海底摩擦系数、海底粗糙度系数以及水平湍流摩擦系数进行数值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海底摩擦系数取2×10-3~3×10-3,海底粗糙度系数取1×10-3~2×10-3m,而水平湍流摩擦系数取1×102~5×103m2/s时,模拟所得潮汐、潮流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并由此对北部湾的潮汐、潮流和潮余流等特征进行了分析。还给出了垂直湍流黏滞系数呈抛物型的分布特征。对该海域的水动力状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该海域的环境保护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潮汐 潮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北部湾海域毛颚类种类组成与群落结构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杜飞雁 李纯厚 贾晓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4,共6页
为了解和掌握北部湾渔场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规律,1998年2月~1999年5月对北部湾海域进行了4个航次生态环境综合调查。结果表明,北部湾毛颚类以暖水种为主,主要种类有肥胖箭虫(Sagittaenflata)、小箭虫(S.neglecta)、百陶箭虫(S.bedoti)... 为了解和掌握北部湾渔场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规律,1998年2月~1999年5月对北部湾海域进行了4个航次生态环境综合调查。结果表明,北部湾毛颚类以暖水种为主,主要种类有肥胖箭虫(Sagittaenflata)、小箭虫(S.neglecta)、百陶箭虫(S.bedoti)、凶型箭虫(S.ferox)、规则箭虫(S.regularis)、太平洋撬虫(Krohnittapacifica)、太平洋箭虫(S.pacifica)、美丽箭虫(S.pulchra)等;记录到的22种中,有13种周年出现,9种季节性出现;夏季出现种类最多,达21种。冬季、秋季和春季分别为16、15种和14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北部湾毛颚类为一个结构稳定的群落,在秋、冬季又可大致分为2个亚群。由各季相似性矩阵的第1主坐标与水温、盐度的相关系数分析表明:水温、盐度仅在冬季对毛颚类群落分化产生显著影响,其他季节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颚类 种类组成 群落结构 北部湾
下载PDF
北部湾出现苏门答腊金线鱼及其形态特征 被引量:10
15
作者 黄梓荣 王跃中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6-519,共4页
2008年1月在北部湾调查时,采集到1金线鱼科标本,经鉴定为苏门答腊金线鱼.渔获总尾数156尾,带回5尾到实验室作进一步鉴定,标本现保存在南海水产研究所标本馆.体长范围为50mm^126mm,背鳍Ⅹ-9;臀鳍Ⅲ-7;胸鳍15;腹鳍Ⅰ-5;尾鳍21.体适度延长... 2008年1月在北部湾调查时,采集到1金线鱼科标本,经鉴定为苏门答腊金线鱼.渔获总尾数156尾,带回5尾到实验室作进一步鉴定,标本现保存在南海水产研究所标本馆.体长范围为50mm^126mm,背鳍Ⅹ-9;臀鳍Ⅲ-7;胸鳍15;腹鳍Ⅰ-5;尾鳍21.体适度延长,侧扁,体长为体高的3.5~3.8倍,体高在躯干中部背鳍第七鳍棘处为最高.上下颌几等长,仅上颌前端具较大犬牙.眼眶下缘处于吻端与胸鳍基部上端连线的上方,眼眶下缘顶端微凹,后缘几呈直线.前鳃盖骨裸露(无鳞)宽度是有鳞宽度的1.4~1.7倍.体被薄栉鳞,背鳍与侧线间具鳞4~7行,有腋鳞.侧线完全,位高,近似与背缘平行.眼下至上颌骨呈倾钭的金黄色带,体上部略带桃色,下部银白色,体侧有明显的金黄色带,并延至尾鳍叉端附近鳍条.体侧有一红斑,红斑位于背鳍起点与胸鳍基部之间的侧线下缘.背鳍边缘黄色,中间有明显的黄色带,臀鳍粉红色并有2条黄色带,尾鳍粉红色,近叉端鳍条呈金黄色.背鳍第一鳍棘与第二鳍棘由隔膜分开,第一鳍棘和第二鳍棘其长度短于其他鳍棘,无丝状延长.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连接完全,中间无缺刻.胸鳍伸达肛门上方,胸鳍长度为头长的1.1~1.5倍.腹鳍中等长,约与胸鳍等长,不伸达臂鳍起点.臂鳍最后鳍条不明显长于其他鳍条.尾鳍呈叉形,上叶末端呈锐角或钝圆,上叶末端略呈丝状延长或延长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苏门答腊金线鱼 形态特征 北部湾
下载PDF
北部湾短尾大眼鲷生长和死亡参数的估算 被引量:10
16
作者 孙典荣 邱永松 《福建水产》 2003年第1期7-12,共6页
根据九十年代及六十年代的生物学资料,本文运用体长频率分析法估算短尾大眼鲷的生长和死亡参数。九十年代和六十年代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别为L99=29.3[1-e-0.67( t+0.41)]和L61=30.2[1-e-0.61( t+0.44)] ;体重的生长拐点分别为1.2... 根据九十年代及六十年代的生物学资料,本文运用体长频率分析法估算短尾大眼鲷的生长和死亡参数。九十年代和六十年代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别为L99=29.3[1-e-0.67( t+0.41)]和L61=30.2[1-e-0.61( t+0.44)] ;体重的生长拐点分别为1.23和1.36龄;瞬时总死亡率(Z)分别为3.39和2.47;瞬时自然死亡率(M)均为1.07;瞬时捕捞死亡率(F)分别为2.32和1.40;开发率(E)分别为0.68和0.57,当前资源处于过度利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尾大眼鲷 生长 死亡参数 估算 北部湾地区
下载PDF
北部湾海域秋、冬季甲壳类的种类组成及分布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雪辉 杜飞雁 +3 位作者 张汉华 李纯厚 林昭进 贾晓平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3年第6期1-7,共7页
根据 2 0 0 1年 11至 2 0 0 2年 1月间北部湾海域秋、冬季 2个航次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 ,对北部湾海域甲壳类的种类组成及分布进行研究。本次调查共渔获虾类 2 4种 ,隶属于 6科 11属 ;蟹类 30种 ,隶属 9科 19属 ;虾蛄 9种 ,隶属 2... 根据 2 0 0 1年 11至 2 0 0 2年 1月间北部湾海域秋、冬季 2个航次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 ,对北部湾海域甲壳类的种类组成及分布进行研究。本次调查共渔获虾类 2 4种 ,隶属于 6科 11属 ;蟹类 30种 ,隶属 9科 19属 ;虾蛄 9种 ,隶属 2科 6属。各种类沿水深和地理分布有明显变化 ,主要集中分布于湾中部水深 2 1~ 80m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类 种类组成 分布 北部湾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问题探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韦云凤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9年第9期1272-1274,共3页
分析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现状,指出北部湾经济区在人才开发上具有一定的区域竞争力,但局部人才发展极不平衡,人才开发投入、平台、环境、制度等因素制约了人才的发展;提出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开发投入机制、拓宽高层次人才开发平台... 分析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现状,指出北部湾经济区在人才开发上具有一定的区域竞争力,但局部人才发展极不平衡,人才开发投入、平台、环境、制度等因素制约了人才的发展;提出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开发投入机制、拓宽高层次人才开发平台、建立宽松的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才培养和使用管理制度、建立人才开发考核监督机制等对策,以促进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开发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北部湾
下载PDF
中越北部湾红树林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武霞 苏奋振 +1 位作者 冯雪 程飞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4-272,共9页
红树林是一种能够同时适应海洋和陆地的一种特殊植物种类,分布在约30°S^30°SN之间的热带、亚热带海岸和河口交界的潮间带上。红树林的分布除了受自然条件和气候的制约,还受一定程度的人为活动的干扰。本文选取了地貌、气候相... 红树林是一种能够同时适应海洋和陆地的一种特殊植物种类,分布在约30°S^30°SN之间的热带、亚热带海岸和河口交界的潮间带上。红树林的分布除了受自然条件和气候的制约,还受一定程度的人为活动的干扰。本文选取了地貌、气候相似和经济发展不同的中国广西段和越南北部段的2个相邻海岸作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 TM遥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和人工解译的方法,获取了研究区1988、2000和2015年3个时期的红树林分布数据,并对比分析了2个岸段红树林时空转化、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的差异。研究表明:(1)1988-2015年,中国广西段红树林面积呈增长趋势,2000年比1988年增长18%、2015年比2000年增长了75%;越南北部段先减少后增加,2000年红树林面积比1988年减少了20%,2015年比2000年增加了50%;(2)红树林景观格局方面,中国广西段红树林平均斑块面积相对较小、破碎程度高,斑块形状较规则,趋近于正方形,受人为因素干扰程度较大,而越南北部段红树林斑块面积大、破碎化程度低,斑块呈带状或条状分布,受人为因素干扰的程度较小。(3)主要人为驱动因素方面,影响中国广西段红树林变化的主要人为驱动因素是变化的,1988-2000年以围垦建造养殖池为主,2000-2015年则以城镇用地和工矿建设为主,而越南北部段在1988-2015年一直以围垦养殖池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遥感 北部湾 景观格局 驱动力
原文传递
北部湾涠洲岛南湾火山砂岩捕虏体光释光(OSL)测年结果 被引量:7
20
作者 樊祺诚 孙谦 +3 位作者 王旭龙 尹功明 龙安明 尹克坚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9-141,共3页
涠洲岛是北部湾内的一座火山岛,火山活动初步可以分为早-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2期。晚期南湾火山是典型的射气岩浆喷发成因的火山,文中报道了南湾火山的上、下2层火山碎屑岩中砂岩捕虏体的光释光(OSL)测年结果,提出南湾火山喷发时代为距今... 涠洲岛是北部湾内的一座火山岛,火山活动初步可以分为早-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2期。晚期南湾火山是典型的射气岩浆喷发成因的火山,文中报道了南湾火山的上、下2层火山碎屑岩中砂岩捕虏体的光释光(OSL)测年结果,提出南湾火山喷发时代为距今约3万年左右的晚更新世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涠洲岛 南湾火山 砂岩捕虏体 光释光(OSL)测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