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0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纤维布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加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16
1
作者 吴刚 安琳 吕志涛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6,10,共5页
在 2 0根梁的试验基础上 ,对用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后的受弯破坏特征及对梁的极限承载力、刚度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与建议 ,供工程应用参考。
关键词 碳纤维布 钢筋混凝土梁 抗弯加固 试验
下载PDF
钢骨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研究综述 被引量:187
2
作者 叶列平 方鄂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12,共12页
根据国内外对钢骨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介绍了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和特点,钢骨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梁、柱构件的正截面和斜截面受力性能、刚度和裂缝、抗震性能及其有关计算理论,梁柱节点的受力性能和适合我国工程应用的梁柱节点连接... 根据国内外对钢骨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介绍了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和特点,钢骨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梁、柱构件的正截面和斜截面受力性能、刚度和裂缝、抗震性能及其有关计算理论,梁柱节点的受力性能和适合我国工程应用的梁柱节点连接构造形式及试验研究,还介绍了钢骨混凝土结构在我国的工程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混凝土构件 梁柱节点 受力性能
下载PDF
预应力碳纤维布材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84
3
作者 尚守平 彭晖 +2 位作者 童桦 韦东辉 曾令宏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4-30,共7页
本文对预应力碳纤维布材加固混凝土梁构件的性能做了初步的研究,并提出了应用预应力碳纤维布材加固梁构件的施工工艺。在此基础上,作者进行了9根试件的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对比了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的受弯构件与非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的... 本文对预应力碳纤维布材加固混凝土梁构件的性能做了初步的研究,并提出了应用预应力碳纤维布材加固梁构件的施工工艺。在此基础上,作者进行了9根试件的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对比了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的受弯构件与非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的受弯构件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抗弯刚度等工作性能,分析了预应力对构件弯曲性能的影响,讨论了预应力水平变化引起的构件使用荷载以及变形能力的变化。试验发现预应力碳纤维布材加固的试件的开裂荷载较对比试件提高了43%至214%,在对比试件屈服荷载下的变形为对比试件的29.8%至56.3%。试验结果与分析表明预应力碳纤维布材极大地提高了梁构件的工作性能。另外,本文提出了预应力碳纤维布材加固的受弯构件的界限补强率、极限承载力、抗弯刚度以及挠曲变形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塑料 加固 预应力 梁构件 受弯构件 开裂荷载 极限荷载
原文传递
我国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研究进展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18
4
作者 陈宝春 牟廷敏 +1 位作者 陈宜言 黄冀卓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10,共10页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土木工程中一种主要的组合结构形式。在桥梁工程中,从基本受力性能出发,可分为组合梁、组合柱和组合拱。介绍了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的主要结构形式及其在我国应用的基本情况,着重介绍了近些年新出现的组合桥梁结构形...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土木工程中一种主要的组合结构形式。在桥梁工程中,从基本受力性能出发,可分为组合梁、组合柱和组合拱。介绍了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的主要结构形式及其在我国应用的基本情况,着重介绍了近些年新出现的组合桥梁结构形式的研究进展与工程应用。传统的组合桥梁,如钢梁-混凝土板组合梁、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钢管混凝土拱桥等,在我国已有较多应用,规范体系也正在形成,今后应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完善规范,同时密切跟踪国际最新发展趋势,开展创新性的研究。新型组合结构桥梁的研发在我国异常活跃,如近年来提出了劲性骨架混凝土桥面板-钢管混凝土桁架组合桁梁、波形钢腹板-钢管混凝土组合梁、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柱、钢管混凝土主肢-混凝土缀板复合柱和混合柱、钢腹板(杆)-混凝土组合拱等新型桥梁组合结构,有些已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少量应用,有些仍未在实际工程中应用。今后,应加强应用推广,并结合实际工程需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形成应用指南或技术标准,进一步推动我国组合结构学科的发展和桥梁工程的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组合桥梁 规范
原文传递
碳纤维布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抗剪加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6
5
作者 吴刚 安琳 吕志涛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6-20,51,共6页
在 2 0根梁的试验基础上 ,对用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后的抗剪破坏特征、受剪承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并提出了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
关键词 抗剪钢筋 混凝土梁 加固 碳纤维布 试验
下载PDF
Metal Fabrication by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Laser and Electron Beam Melting Technologies 被引量:110
6
作者 Lawrence E. Murr Sara M. Gaytan +6 位作者 Diana A. Ramirez Edwin Martinez Jennifer Hernandez Krista N. Amato Patrick W. Shindo Francisco R. Medina Ryan B. Wicker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14,共14页
Lawrence E. Murr is Mr.J Mrs. Macintosh Murehison Professor and Chairman of the Department of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h.D. Program Director in the Materials Research Technology Institute at The Un... Lawrence E. Murr is Mr.J Mrs. Macintosh Murehison Professor and Chairman of the Department of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h.D. Program Director in the Materials Research Technology Institute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El Paso. Dr. Murr received his B.Sc. in physical science from Albright College, and his B.S.E.E. in electronics, his M.S. in engineering mechanics, and his Ph.D. in solidstate science, all from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Dr. Murr has published 20 books, over 750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rticles in a wide range of research area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specially rapid prototype/layered manufactu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Electron beam melt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MICROSTRUCTURES Microstructural architecture
原文传递
锈后无粘结钢筋混凝土梁的模拟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63
7
作者 王庆霖 池永亮 牛荻涛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53,63,共4页
根据 8根模拟试验梁的试验结果及相关资料 ,分析了钢筋严重锈蚀、粘结力基本丧失后钢筋混凝土梁的结构性能变化 。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钢筋 锈蚀 粘结力 结构性能 模拟试验
下载PDF
基于模态柔度曲率的损伤检测方法 被引量:72
8
作者 曹晖 Michael I.Friswell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38,共6页
由于模态柔度对结构损伤的高灵敏性,各种基于模态柔度的检测指标在结构无损探伤NDE(Nondestructive Damage Evaluation)中应用较多,如模态柔度差、模态柔度改变率和均匀荷载面曲率差等。这些指标经应用验证都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在此基础... 由于模态柔度对结构损伤的高灵敏性,各种基于模态柔度的检测指标在结构无损探伤NDE(Nondestructive Damage Evaluation)中应用较多,如模态柔度差、模态柔度改变率和均匀荷载面曲率差等。这些指标经应用验证都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采用模态柔度曲率的改变构建一种新的指标,称为模态柔度曲率差(MFC)。尽管均匀荷载面曲率差也采用曲率,但不同的是它先将模态柔度矩阵按行加起来,再求损伤前后的曲率差。而提出的模态柔度曲率差则按列计算损伤前后模态柔度矩阵的曲率差,然后挑选每列里面最大的值作为指标。采用一个简支梁和一个四跨连续梁为算例,考虑各种损伤情况,将该指标与模态柔度差、模态柔度改变率和均匀荷载面曲率差、以及振型曲率改变率等指标进行了比较,证明了模态柔度曲率差检测损伤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探伤 模态柔度 振型曲率 模态柔度曲率差
下载PDF
Longwall mining “cutting cantilever beam theory” and 110 mining method in China——The third mining science innovation 被引量:65
9
作者 Manchao He Guolong Zhu Zhibiao Guo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15年第5期483-492,共10页
With the third innov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orldwide, China has also experienced thismarvelous progress. Concerning the longwall mining in China, the "masonry beam theory" (MBT) wasfirst proposed in the 1... With the third innov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orldwide, China has also experienced thismarvelous progress. Concerning the longwall mining in China, the "masonry beam theory" (MBT) wasfirst proposed in the 1960s, illustrating that the transmission and equilibrium method of overburdenpressure using reserved coal pillar in mined-out areas can be realized. This forms the so-called "121mining method", which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development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hina. The "transfer rock beam theory" (TRBT) proposed in the 1980s gives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for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stope overburden pressure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in high-stress areas. In thisregard, the advanced 121 mining method was proposed with smaller coal pillar for excavation design,making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improvement of the coal recovery rate in that era. In the 21st century,the traditional mining technologies faced great challenges and, under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pioneered by Profs. Minggao Qian and Zhenqi Song, the "cutting cantilever beam theory" (CCBT) wasproposed in 2008. After that the 110 mining method is formulated subsequently, namely one stope face,after the first mining cycle, needs one advanced gateway excavation, while the other one is automaticallyformed during the last mining cycle without coal pillars left in the mining area. This method can beimplemented using the CCBT by incorporating the key technologies, including the directional presplittingroof cutting, constant resistance and large deformation (CRLD) bolt/anchor supporting systemwith negative Poisson's ratio (NPR) effect material, and remote real-time monitoring technology. TheCCBT and 110 mining method will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mining industry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ng innovation 121 mining method Cutting cantilever beam theory (CCBT) Non-pillar mining 110 mining method
下载PDF
内共振条件下直线运动梁的动力稳定性 被引量:56
10
作者 冯志华 胡海岩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9-400,共12页
基于Kane方程,建立起了包含有耦合的三次几何及惯性非线性项大范围直线运动梁动力学控制方程.利用多尺度法并结合笛卡尔坐标变换,对所得方程进行一次近似展开,着重对满足一、二阶模态间3:1内共振现象的两端铰支梁参激振动平凡解稳定性... 基于Kane方程,建立起了包含有耦合的三次几何及惯性非线性项大范围直线运动梁动力学控制方程.利用多尺度法并结合笛卡尔坐标变换,对所得方程进行一次近似展开,着重对满足一、二阶模态间3:1内共振现象的两端铰支梁参激振动平凡解稳定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得出了稳定性边界的解析表达式.采用中心流形定理对调制微分方程组进行降维处理,分析了相应Hopf分岔类型并通过数值计算发现了稳定的极限环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运动梁 动力稳定性 参激振动 内共振 多尺度法 笛卡尔坐标转换 中心流形定理 极限环 KANE方程
下载PDF
Beam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铜锣山隧道中的应用 被引量:53
11
作者 朱劲 李天斌 +4 位作者 李永林 周大川 兰富安 姜洪涛 钱琳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258-262,共5页
Beam是一种新型的电法超前预报技术,目前在国内应用很少。文章首先介绍了Beam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工作原理,然后结合Beam在国内垫邻高速公路铜锣山隧道施工中的首次应用,对该方法的具体工作过程和预报结果进行了介绍。与地质雷达、TSP预... Beam是一种新型的电法超前预报技术,目前在国内应用很少。文章首先介绍了Beam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工作原理,然后结合Beam在国内垫邻高速公路铜锣山隧道施工中的首次应用,对该方法的具体工作过程和预报结果进行了介绍。与地质雷达、TSP预报结果以及实际开挖情况进行对比表明,Beam对掌子面前方水体具有良好的探测效果。最后对Beam在国内的推广应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am 地质超前预报 激发极化法 隧道
下载PDF
Progress i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n new materials: A review 被引量:57
12
作者 Neng Li Shuai Huang +5 位作者 Guodong Zhang Renyao Qin Wei Liu Huaping Xiong Gongqi Shi Jon Blackburn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42-269,共28页
Recent efforts and advances in additive manufacturing(AM) on different types of new materials are presented and reviewed. 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material design of cladding layers, the choice of feedstock ma... Recent efforts and advances in additive manufacturing(AM) on different types of new materials are presented and reviewed. 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material design of cladding layers, the choice of feedstock materials, the metallurgical behavior and synthesis principle during the AM process, and the resulted micro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factors. Thereafter,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is forecasted, including: Effects of the particles size 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powders; Approaches for producing fine microstructures; Opportunities for creating new materials by AM; Wide applications in reconditioning of damaged components; Challenges for deep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AMed new materials. The idea of "Develop Materials" or "Create Materials" by AM is highlighted, but a series of scientific, techn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problems remain to be solved in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EEDSTOCK material Laser and ELECTRON beam MELTING Microstructure PROPERTY
原文传递
薄壁钢梁稳定性计算的争议及其解决 被引量:27
13
作者 童根树 张磊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4-51,共8页
在规范修订过程中,对钢梁的整体稳定性计算,有学者对《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所依据的临界弯矩计算公式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新的计算公式。本文对规范所依据的公式和新提出的公式所依据的理论进行了对比,对新公式所依据的理论提... 在规范修订过程中,对钢梁的整体稳定性计算,有学者对《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所依据的临界弯矩计算公式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新的计算公式。本文对规范所依据的公式和新提出的公式所依据的理论进行了对比,对新公式所依据的理论提出了疑问。为避免薄壁构件理论引入的各种假设带来思辨上难以解决的争议,本文采用ANSYS通用有限元程序的三维板壳单元SHELL63进行了6组共36根梁的整体失稳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板稳定理论求得的梁临界弯矩与《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所依据的公式符合较好,而与新提出的公式比较相差较大。本文根据薄壁梁弯扭稳定理论,推导了考虑非线性正应变和剪应变的梁失稳过程应变能的变化公式,从而解释了考虑非线性剪应变的理论与ANSYS分析结果不符的原因,并对传统的稳定理论得到的结果进行了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计算 薄壁截面 临界弯矩
原文传递
新型FRP筋预应力混凝土梁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6
14
作者 薛伟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3-108,共6页
与采用手糊工艺制作的传统FRP筋相比,采用拉挤工艺生产的新型FRP筋具有抗腐蚀性能优良、抗拉强度较高、比重小、弹性模量较低、抗剪强度和抗挤压强度低等特点。本文在国内首次对新型FRP筋有粘结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过程、破坏... 与采用手糊工艺制作的传统FRP筋相比,采用拉挤工艺生产的新型FRP筋具有抗腐蚀性能优良、抗拉强度较高、比重小、弹性模量较低、抗剪强度和抗挤压强度低等特点。本文在国内首次对新型FRP筋有粘结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过程、破坏形态、预应力筋应力损失、正截面抗裂度以及正截面承载力等受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提出了有关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FRP筋 有粘结 无粘结 预应力混凝土 试验
下载PDF
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设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3
15
作者 谢剑 赵彤 王亨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1-413,共3页
有关试验的结果表明 ,使用碳纤维布来提高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方法是有效的。粘贴碳纤维布后 ,试验梁的受弯承载力明显提高 ,其中极限受弯承载力的提高更为显著。加固梁承载力的提高与碳纤维布的用量、粘贴方式、层数等因... 有关试验的结果表明 ,使用碳纤维布来提高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方法是有效的。粘贴碳纤维布后 ,试验梁的受弯承载力明显提高 ,其中极限受弯承载力的提高更为显著。加固梁承载力的提高与碳纤维布的用量、粘贴方式、层数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布 加固 钢筋混凝土 受弯承载力 设计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2
16
作者 肖建庄 兰阳 《结构工程师》 2004年第6期54-58,53,共6页
通过对相同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简支梁的抗剪试验,研究了再生混凝土梁斜截面的受力与变形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再生混凝土梁与普通混凝土梁的变形和斜裂缝开展情况基本相似,但抗剪极... 通过对相同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简支梁的抗剪试验,研究了再生混凝土梁斜截面的受力与变形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再生混凝土梁与普通混凝土梁的变形和斜裂缝开展情况基本相似,但抗剪极限承栽能力存在差异;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再生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能力有下降的趋势。最后,本文在对再生混凝土梁抗剪机理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再生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建议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抗剪性能 抗剪机理 斜截面 抗剪承载力 粗骨料 变形性能 受力 极限承载能力 简支梁
下载PDF
“神龙一号”直线感应电子加速器 被引量:44
17
作者 丁伯南 邓建军 +31 位作者 王华岑 程念安 戴光森 章林文 刘承俊 章文卫 李劲 张开志 代志勇 赖青贵 李洪 文龙 刘小平 李伟峰 谢宇彤 陈思富 杨国君 李欣 杨安明 王敏洪 杨兴林 潘健 王锦生 薛之春 曹国高 何毅 闫志龙 李远 马冰 高峰 陈楠 石金水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4-610,共7页
“神龙一号”加速器是一台20MeV直线感应电子加速器.本文介绍了“神龙一号”的物理设计、研制过程和调试结果.物理设计中主要分析了加速器研制的技术难点,并给出各分系统应达到的技术要求和具体结果.文中重点介绍了脉冲功率系统、注入... “神龙一号”加速器是一台20MeV直线感应电子加速器.本文介绍了“神龙一号”的物理设计、研制过程和调试结果.物理设计中主要分析了加速器研制的技术难点,并给出各分系统应达到的技术要求和具体结果.文中重点介绍了脉冲功率系统、注入器、束流的调试情况,调试结果表明,“神龙一号”加速器输出电子束的参数为:电子能量20MeV、束流强度2.5kA、束流脉冲宽度~70ns、能散度0.64%、发射度2060mm·mrad、打靶焦斑尺寸1.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加速器 脉冲功率 束流传输 轫致辐射
原文传递
中国乒乓球世界冠军运动员脑功能特征研究 被引量:40
18
作者 张振民 周未艾 +1 位作者 蔡振华 崔树青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2-457,共6页
为监控乒乓球运动员竞技状态 ,采用神经电生理学与运动心理学相结合的方法 ,对 1 3名世界冠军乒乓球运动员的大脑生物电活动进行跟踪监测 ,分析其脑电活动绝对功率谱和相对功率谱数值 ,绘制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 (BEAM)和压缩谱阵 (C... 为监控乒乓球运动员竞技状态 ,采用神经电生理学与运动心理学相结合的方法 ,对 1 3名世界冠军乒乓球运动员的大脑生物电活动进行跟踪监测 ,分析其脑电活动绝对功率谱和相对功率谱数值 ,绘制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 (BEAM)和压缩谱阵 (CSA)图像 ,并与同期银、铜牌得主及后备力量进行对比分析 ,给出监督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脑功能特征的诊断报告。结果表明 :(1 )脑功能特征与神经元代谢方式和乒乓球的技术打法相关联。快攻打法运动员EEG为速度型 ,在训练中表现出速度爆发力占优势 ;弧圈结合快攻打法运动员EEG为速度强度型或强度速度变换型 ,训练中表现出速度力量占优势 ;削球打法运动员EEG为强度型 ,训练中表现为力量占优势。这一结果为青少年运动员选材和打法配对提供了客观依据。 (2 )运动表象时脑电α波被抑制的程度可反映运动员集中注意能力。冠军队员α波被抑制的数值与银、铜牌得主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后备力量相当于第 46届世乒赛银牌得主的水平。 (3 )脑电功率谱可以用于评价对训练负荷的应激水平 ,从而调控训练强度。世界冠军队员与银、铜牌得主比较两者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差别显著 (P <0 0 0 1 )。第 46届世乒赛运动员脑电功率谱能量比值明显高于第 45届世乒赛 ,可能与改用大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 脑电地形图 脑电压缩谱阵图 乒乓球运动员 神经电生理学 运动心理学
下载PDF
关于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的转换层设计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李国胜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9-42,共4页
讨论了梁式、箱形梁、厚板等转换层结构设计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以及框支梁、转换层设置高度的设计概念和设计要点。对于位于地震区的高位转换结构 ,作者认为应根据设防烈度认真对待。介绍了重庆一大底盘多塔结构高位厚板转换层结构设... 讨论了梁式、箱形梁、厚板等转换层结构设计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以及框支梁、转换层设置高度的设计概念和设计要点。对于位于地震区的高位转换结构 ,作者认为应根据设防烈度认真对待。介绍了重庆一大底盘多塔结构高位厚板转换层结构设计工程实例 ,可供转换层设计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层 框支梁 等效刚度 高层建筑 大空间剪力墙结构 设计
下载PDF
Innovation and future of mining rock mechanics 被引量:44
20
作者 Manchao He Qi Wang Qunying Wu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1年第1期1-21,共21页
The 121 mining method of longwall mining first proposed in Engl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around the world.This method requires excavation of two mining roadways and reservation of one coal pillar to mine one working fa... The 121 mining method of longwall mining first proposed in Engl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around the world.This method requires excavation of two mining roadways and reservation of one coal pillar to mine one working face.Due to considerable excavation of roadway,the mining roadway is generally destroyed during coal mining.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in the coal pillar can cause large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s,rockbursts and other disasters,and subsequently a large volume of coal pillar resources will be wasted.To improve the coal recovery rate and reduce excavation of the mining roadway,the 111 mining method of longwall mining was proposed i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based on the 121 mining method.The 111 mining method requires excavation of one mining roadway and setting one filling body to replace the coal pillar while maintaining another mining roadway to mine one working face.However,because the stress transfer structure of roadway and working face roof has not changed,the problem of stress concentration in the surrounding rocks of roadway has not been well solved.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the conventional concept utilizing high-strength support to resist the mining pressure for the 121 and 111 mining methods should be updated.The idea is to utilize mining pressure and expan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llapsed rock mass in the goaf to automatically form roadways,avoiding roadway excavation and waste of coal pillar.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ining rock mechanics,the“equilibrium mining”theory and the“short cantilever beam”mechanical model are proposed.Key technologies,such as roof directional presplitting technology,negative Poisson’s ratio(NPR)high-prestress constant-resistance support technology,and gangue blocking support technology,are developed following the“equilibrium mining”theory.Accordingly,the 110 and N00 mining methods of an automatically formed roadway(AFR)by roof cutting and pressure releasing without pillars are proposed.The mining methods have been applied to a large n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ng rock mechanics Equilibrium mining theory Short cantilever beam model Automatically formed roadway without PILLARS Intelligent min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