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spase-3和bcl-x_L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6
1
作者 邬万新 江悦琴 姜叙诚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726-729,共4页
目的:评价胃癌caspase-3和bcl-x_L的表达与其组织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3例随访5年以上胃癌患者的癌组织进行caspase-3和bcl-x_L表达的检测。结果:胃癌caspase-3和bcl-x_L的阳性率分别为71.42%和54.0... 目的:评价胃癌caspase-3和bcl-x_L的表达与其组织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3例随访5年以上胃癌患者的癌组织进行caspase-3和bcl-x_L表达的检测。结果:胃癌caspase-3和bcl-x_L的阳性率分别为71.42%和54.00%。caspase-3和bcl-x_L的表达具有共位性(r=0.4816,P=0.025),两者均在分化好的胃癌中有较强的表达,而在分化差的胃癌表达下降。caspase-3和bcl-x_L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患者生存率无关。结论:胃癌caspase-3和bcl-x_L表达随肿瘤分化的降低而下降,caspase-3和bcl-x_L表达的高低不是胃癌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预后 CASPASE-3 bcl-xl
下载PDF
榄香烯对大鼠胶质瘤C6细胞Bcl-2家族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徐英辉 董斌 +4 位作者 罗其中 周洪语 贾宜昌 杨友峰 王以政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1700-1703,共4页
目的探讨莪术提取物-榄香烯诱导大鼠胶质瘤C6细胞系凋亡机制及其对Bcl2家族基因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榄香烯在0、20、40、60、80μg/ml浓度及作用时间为12、24、36、48、72h时处理的大鼠胶质瘤C6细胞... 目的探讨莪术提取物-榄香烯诱导大鼠胶质瘤C6细胞系凋亡机制及其对Bcl2家族基因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榄香烯在0、20、40、60、80μg/ml浓度及作用时间为12、24、36、48、72h时处理的大鼠胶质瘤C6细胞系,利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的凋亡、细胞增殖的变化和Bcl2家族基因及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经榄香烯20、40、60、80μg/ml处理大鼠胶质瘤C6细胞48h后,单视野细胞计数分别为(536±9)个、(375±10)个、(246±9)个、(112±10)个,与浓度为0μg/ml时单视野细胞计数(625±12)个相比体外增殖抑制效应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2.416,P<0.05)。经不同浓度榄香烯处理后C6细胞凋亡率分别增加到(27±2)%、(29±4)%、(32±3)%、(35±5)%,同时有亚二倍体凋亡峰,即Ap峰出现。榄香烯可明显下调Bcl2/Bclx/l基因及蛋白质表达,且该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而对Bax基因及蛋白质无明显影响。结论下调Bcl2/Bclx/l基因及蛋白质表达可能是榄香烯诱导凋亡、抑制C6细胞增殖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家族 榄香烯 胶质瘤 蛋白表达 bcl-x/l基因 蛋白质表达 Western C6细胞系 增殖抑制效应 细胞增殖 细胞计数 莪术提取物 流式细胞仪 细胞凋亡率 bcl-2 时间依赖性 Bax基因 凋亡机制 诱导大鼠 blot 作用时间 不同浓度
原文传递
葛根素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康铁朵 吕树铮 +3 位作者 王绿娅 宁尚秋 韩静 陈韵岱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3年第12期703-705,共3页
目的 :观察葛根素促进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探讨葛根素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 ,不同浓度葛根素与细胞孵育 ,TUNEL检测葛根素诱导细胞凋亡 ,rt -PCR实验检测促凋亡基因Bax和抗凋亡基... 目的 :观察葛根素促进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探讨葛根素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 ,不同浓度葛根素与细胞孵育 ,TUNEL检测葛根素诱导细胞凋亡 ,rt -PCR实验检测促凋亡基因Bax和抗凋亡基因Bcl -XL。结果 :随着葛根素浓度升高 ,细胞生长受抑制 ,TUNEL阳性细胞显著增加。rt -PCR实验发现促凋亡基因Bax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上升 ,而且Bax、Bcl -XL 基因表达比例有一定升高。结论 :葛根素通过调节经典的Bax、Bcl-XL 通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有一定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血管平滑肌细胞 实验 细胞凋亡 药物学 血管增生性疾病
下载PDF
不同细菌感染致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减少差异原因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晏峰 任振焕 周颖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初步分析细菌感染致脓毒症患者血小板(PLT)减少原因,并研究区分革兰阳性(G+)细菌与革兰阴性(G-)细菌生化特征,为临床早期预防多器官衰竭,降低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检测155例脓毒症患者组、56例非脓毒血症患者(感染组)和43例非感染... 目的初步分析细菌感染致脓毒症患者血小板(PLT)减少原因,并研究区分革兰阳性(G+)细菌与革兰阴性(G-)细菌生化特征,为临床早期预防多器官衰竭,降低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检测155例脓毒症患者组、56例非脓毒血症患者(感染组)和43例非感染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百分比及Bcl-x L蛋白水平,对上述3组患者的6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进行血细菌培养,将75例血培养阳性的脓毒症患者分为G+组和G-组,检测分析2组间PLT、PCT结果、Bcl-x L蛋白水平及在不同PCT截值的百分比。结果脓毒症患者组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感染组比较,PLT、PCT、CRP和Bcl-x L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PCT、CRP、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PLT和Bcl-x 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G+细菌与G-细菌脓毒症患者在PCT<2.0 ng/m L时,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 ng/m L≤PCT≤10.0 ng/m L时,G+组患者的百分率明显高于G-组(P<0.01);而在PCT≥10.0 ng/m L时,G-组患者百分率明显高于G+组(P<0.01)。G-细菌性脓毒症组PLT、PCT水平均低于G+细菌性脓毒症组(P<0.01)。结论脓毒症患者出现PLT减少、PCT升高与细菌作用于Bcl-x L启动PLT凋亡程序有关;G-细菌致脓毒症较G+细菌更易启动PLT凋亡,具有更高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小板减少 bcl-x l蛋白
下载PDF
致死剂量的γ线照射后小鼠胸腺淋巴细胞的凋亡规律及与bax、bcl-2和Bcl-X_L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4
5
作者 崔玉芳 丁彦青 +4 位作者 徐菡 姜竺君 柳晓兰 董波 毛建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50-753,共4页
目的 :观察致死剂量γ线照射后小鼠胸腺淋巴细胞凋亡特征及与Bax、Bcl 2和Bcl XL 蛋白和mRNA表达的关系 ,为急性重度以上放射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清洁级C5 7小鼠 2 5 0只 ,随机分为 0、6、9、12、15和 2 0Gy 6个剂量组。经γ线全... 目的 :观察致死剂量γ线照射后小鼠胸腺淋巴细胞凋亡特征及与Bax、Bcl 2和Bcl XL 蛋白和mRNA表达的关系 ,为急性重度以上放射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清洁级C5 7小鼠 2 5 0只 ,随机分为 0、6、9、12、15和 2 0Gy 6个剂量组。经γ线全身 1次照射后 ,于照射后 1~ 2 8d和 3~ 12个月 ,活杀取胸腺和外周血 ,用原位末端标记 (TUNEL)和麦格 姬姆萨 (MGG)染色检测胸腺淋巴细胞的凋亡 ;用原位杂交和碱性磷酸酶免疫组化染色法 ,检测Bax、Bcl 2和Bcl XL mRNA和其蛋白的表达。结果 :(1)各剂量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在照射后 6h ,出现一过性的升高 ,以后迅速下降。 6Gy照射后 7d降至最低 ,至照射后 2 8d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2 )不同剂量的γ线照射后 2 4h,胸腺淋巴细胞的凋亡率迅速升高 ;在 6~ 12Gy范围内与照射的剂量呈正比 ,≥ 15Gy照射后变化不明显。 (3) 6Gy照射后 2 4h,胸腺淋巴细胞的凋亡率达高峰 ,而后开始降低 ;但直至照射后 6个月和 12个月 ,凋亡率仍明显高于对照组。 (4 ) 6Gy照射后 3h ,胸腺淋巴细胞中Bax蛋白的表达即出现增加 ,至 2 4h达峰值 ,显示出时效关系 ;而Bcl 2蛋白于照射后 3h即明显下降 ,2 4h降至最低 ;Bcl XL 蛋白也在照射后 2 4h降至最低。bax和bcl 2mRNA的检测与蛋白水平的检测一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胸腺 凋亡 BAx bcl-2 bcl-xl
下载PDF
致死剂量γ射线照射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特征及与Bax和Bcl-X_L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2
6
作者 崔玉芳 丁彦青 +6 位作者 张莹 徐菡 靳巍 柳晓兰 董波 毛建平 毛秉智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 观察致死剂量 γ射线照射后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特征及其与 Bax和 Bcl XL 表达的关系。方法 清洁级 C5 7小鼠 2 2 5只 ,随机分为 0、6、9、12、15和 2 0 Gy6个组 ,经 γ射线全身一次照射 ,于照射前和照射后 6 h~ 2 8d活杀取材 ,... 目的 观察致死剂量 γ射线照射后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特征及其与 Bax和 Bcl XL 表达的关系。方法 清洁级 C5 7小鼠 2 2 5只 ,随机分为 0、6、9、12、15和 2 0 Gy6个组 ,经 γ射线全身一次照射 ,于照射前和照射后 6 h~ 2 8d活杀取材 ,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TU NEL)和 Annexin V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淋巴细胞凋亡和坏死情况 ,用碱性磷酸酶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Bax和 Bcl XL 蛋白的表达。结果  1各剂量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在照射后 6 h出现一过性升高 ,以后迅速下降。 6 Gy照射后 7d降至最低 ,至照射后 2 8d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2不同剂量照射后 6 h脾淋巴细胞凋亡率达高峰 ;照射后 6~ 2 4 h,≤ 12 Gy照射后凋亡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升高 ,≥ 15 Gy照射后凋亡率下降。 3FCM检测结果证实 ,6~ 12 Gy照射后 6 h,脾淋巴细胞凋亡率呈现出量效关系 ,≥ 15 Gy照射后凋亡率下降 ,而坏死率明显升高。DNA凝胶电泳图谱分析支持上述结果。 4照射后 6 h,6 Gy照射后脾淋巴细胞 Bax蛋白表达增加 ,至 12 Gy达峰值 ,显示出量效关系 ;≥ 15 Gy未显示出量效关系 ;Bcl XL 蛋白随照射剂量增加而持续降低 ,在 6~ 12 Gy也显示出较好的量效关系。结论  6~ 12 Gy照射后脾淋巴细胞死亡方式以凋亡为主 ,≥ 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死剂量 Γ射线 小鼠 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BAx bcl-xl表达 免疫组化
下载PDF
bcl-x_L短发夹状RNA诱导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Z凋亡(英文) 被引量:8
7
作者 何承伟 刘芳 +2 位作者 张月飞 梁统 周克元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6-652,共7页
背景与目的:实验证明bcl-xL 在鼻咽癌细胞株CNE-2Z 中存在高表达,它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治疗过程中产生耐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拟探讨bcl-xL 短发夹状RNA (shorthairpin RNA ,shRNA )诱导CNE-2Z 细胞凋亡的作用。方... 背景与目的:实验证明bcl-xL 在鼻咽癌细胞株CNE-2Z 中存在高表达,它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治疗过程中产生耐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拟探讨bcl-xL 短发夹状RNA (shorthairpin RNA ,shRNA )诱导CNE-2Z 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把表达bcl-xL shRNA 的重组质粒pm U6-RNAi转染到CNE-2Z细胞中,用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 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 )检测bcl-xL、bcl-2、survivin和caspase-3的m RNA 表达水平;用W estern blot检测Bcl-xL、Caspase-3和P5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pm U6-RNAi重组质粒作用24h 后,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峰;H oechst33258单染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缩小、染色质固缩和核断裂;RT-PCR 分析pm U6-RNAi重组质粒作用细胞后明显下调了bcl-xL、bcl-2和caspase-3的m RNA 表达水平, 对survivin 的m RNA 表达水平无影响;W estern blot分析pm U6-RNAi质粒作用细胞后明显下调了Bcl-xL、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而大幅度上调了P5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bcl-xL shRNA 可诱导CNE-2Z 细胞凋亡;CNE-2Z 细胞的凋亡可能与bcl-2、caspase-3和p53有着密切的关系;质粒表达的bcl-xL sh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短发夹状RNA bcl-xl 细胞凋亡
下载PDF
LIGHT sensitizes IFNγ-mediated apoptosis of HT-29 human carcinoma cells through both death receptor and mitochondria pathways 被引量:8
8
作者 ManChaoZHANG HongPengLIU LisaLDEMCHIK YiFanZHAI DaJunYANG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17-124,共8页
LIGHT [homologous to lymphotoxins, shows inducible expression, and competes with herpes simplex virus glycoprotein D for herpes virus entry mediator (HVEM/TR2)] is a new member of TNF superfamily. The HT-29 colon canc... LIGHT [homologous to lymphotoxins, shows inducible expression, and competes with herpes simplex virus glycoprotein D for herpes virus entry mediator (HVEM/TR2)] is a new member of TNF superfamily. The HT-29 colon cancer cell line is the most sensitive to LIGHT-induced, IFNγ-mediated apoptosis among the cell lines we have examined so far. Besides downregulation of Bcl-XL, upregulation of Bak, and activation of both PARP [poly (ADP-ribose)polymerase] and DFF45 (DNA fragmentation factor), LIGHT-induced, IFNγ-mediated apoptosis of HT-29 cells involves extensive caspase activation. Caspase-8 and caspase-9 activation, as shown by their cleavages appeared as early as 24 h after treatment, whereas caspase-3 and caspase-7 activation, as shown by their cleavages occurred after 72 h of LIGHT treatment. Caspase-3 inhibitor Z-DEVD-FMK (benzyloxycarbonyl-Asp-Glu-Val-Asp-fluoromethylketone)and a broad range caspase inhibitor Z-VAD-FMK (benzyloxycarbonyl-Val-Ala-Asp fluoromethylketone) were able to block LIGHT-induced, IFNγ-mediated apoptosis of HT-29 cells. The activity of caspase-3, which is one of the major executioner caspases, was found to be inhibited by both Z-DEVD-MFK and Z-VAD-FMK.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LIGHT-induced, IFNγ-mediated apoptosis of HT-29 cells is caspase-dependent, and LIGHT signaling is mediated through both death receptor and mitochondria pathw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29 lIGHT apoptosis bcl-x_l caspase.
下载PDF
致死剂量γ射线照射小鼠淋巴结淋巴细胞凋亡动力学及其与相关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崔玉芳 丁彦青 +3 位作者 徐菡 姜竺君 靳巍 毛秉智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1,共5页
用原位末端标记、原位杂交和碱磷酶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致死剂量 γ 射线照射小鼠淋巴结淋巴细胞的凋亡动力学变化,及其与 Bax、Bcl-2 和 Bcl-XL表达的关系。结果表明,照射后 24h 淋巴结淋巴细胞凋亡指数迅速升高,在 6—12Gy 范围内与照... 用原位末端标记、原位杂交和碱磷酶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致死剂量 γ 射线照射小鼠淋巴结淋巴细胞的凋亡动力学变化,及其与 Bax、Bcl-2 和 Bcl-XL表达的关系。结果表明,照射后 24h 淋巴结淋巴细胞凋亡指数迅速升高,在 6—12Gy 范围内与照射剂量呈正比,≥15Gy 照射后变化不明显。6Gy 照射后 24h,淋巴细胞凋亡达高峰,尔后开始降低;然而直至照射后 6 个月和 12 个月,凋亡指数仍明显高于对照组。6Gy 照射后 24h,淋巴细胞 Bax 蛋白表达即出现升高,当剂量为 12Gy 时达到峰值,15Gy 和 20Gy 照射后未观察到这种剂量效应关系。而 Bcl-2 和 Bcl-XL蛋白表达在照射后 24h 明显下降。bax 和 bcl-2mRNA 的表达显示出相似趋势。以上结果显示,≤12Gy 照射后细胞凋亡是淋巴细胞的重要死亡方式。照射后 Bax 的上调及 Bcl-XL 的下调在致死剂量照射引起的淋巴细胞凋亡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照射 淋巴结 凋亡 Bax bcl-2 bcl-xl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bcl-x_L反义寡核苷酸对鼻咽癌CNE-2Z细胞株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何桂蓉 周克元 +3 位作者 蔡康荣 梁统 何承伟 张月飞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5,共5页
背景与目的:实验证明bcl-xL在鼻咽癌CNE-2Z细胞中存在高表达,它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脂质体(lipofectin)为载体,将人工合成的bcl-xL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片段导入CNE-2Z细... 背景与目的:实验证明bcl-xL在鼻咽癌CNE-2Z细胞中存在高表达,它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脂质体(lipofectin)为载体,将人工合成的bcl-xL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片段导入CNE-2Z细胞,拟探讨ASODN对CNE-2Z细胞的影响。方法:以bcl-xL的编码区为靶点,人工合成20个碱基全硫代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脂质体转染反义寡核苷酸进入CNE-2Z细胞后,用MTT法检测细胞成活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MTT结果发现,ASODN在Lip介导下即可显著抑制CNE-2Z细胞株细胞增殖(P<0.01),ASODN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强;ASODN作用细胞36h后,经Hoechst33258/PI双染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缩小、染色质固缩、核断裂;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在G1峰前出现一个亚二倍体峰即凋亡峰;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可见ASODN/Lip处理组出现明显的“梯状”外观等凋亡特征性改变。结论:ASODN脂质体转染CNE-2Z细胞后可促进CNE-2Z的细胞凋亡;在肿瘤研究中,bcl-xL可作为一个有用的靶基因,为开发鼻咽癌基因治疗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介导 bcl-xl 反义寡核苷酸 鼻咽癌 CNE-2Z细胞株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细菌内同源重组高效制备含绿色荧光蛋白和抗凋亡基因bcl-X_L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燕 唐仕波 +1 位作者 李湘竑 刘双信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462-1467,T001,共7页
目的 :制备含绿色荧光蛋白和抗凋亡基因bcl-XL 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 :采用PCR方法从质粒pEGFP -C3 -bcl-XL 中扩增出bcl-XL 基因 ,再亚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质粒中 ,形成转移质粒pAdTrack -CMV -bcl-XL;然后与pAdEasy - 1共转化BJ51 83... 目的 :制备含绿色荧光蛋白和抗凋亡基因bcl-XL 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 :采用PCR方法从质粒pEGFP -C3 -bcl-XL 中扩增出bcl-XL 基因 ,再亚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质粒中 ,形成转移质粒pAdTrack -CMV -bcl-XL;然后与pAdEasy - 1共转化BJ51 83菌 ,采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asy - 1 -gfp -bcl-XL,筛选同源重组的阳性克隆 ;抽提的pAdEasy - 1 -gfp -bcl-XL 经PacI线性化后 ,再用LIPOFECTAMINETM2 0 0 0介导转染至人胚肾 2 93细胞内包装扩增出重组腺病毒颗粒 ;采用PCR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 ;用氯化铯超高速梯度离心纯化获取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rAd -gfp -bcl-XL。结果 :由pAdTrack -CMV -bcl-XL 和pAdEasy - 1共转化BJ51 83菌1 6 - 2 0h后 ,可获得 35 %的阳性重组体细菌克隆。由重组质粒DNA经 2 93细胞包装后产生的重组腺病毒 ,经PCR检测表明含有目的基因bcl-XL。氯化铯纯化所得重组腺病毒滴度约为 6 5× 1 0 1 2 PFU/L。结论 :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可以高效、简便、快捷地制备出重组腺病毒质粒载体 ,重组体病毒质粒经 2 93细胞包装、扩增和氯化铯纯化后可制备出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颗粒rAd -gfp -bcl-XL,为人类相关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良好的基因转染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重组 腺病毒 细胞凋亡 bcl-xl基因 基因疗法
下载PDF
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及Bcl-X_L、Bcl-Xs、HSP70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强 孙毅明 +2 位作者 李铁山 朱其秀 李江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2-275,共4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及Bcl-XL、Bcl-Xs和HSP70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Wistar大鼠1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H0组)、缺血后即刻亚低温组(H1组)和缺血再灌注后亚低温组(H2组),应用线栓法建...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及Bcl-XL、Bcl-Xs和HSP70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Wistar大鼠1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H0组)、缺血后即刻亚低温组(H1组)和缺血再灌注后亚低温组(H2组),应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利用冰袋行亚低温治疗,使大鼠体温下降。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表达的变化,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脑组织Bcl-XL、Bcl-Xs和HSP70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亚低温治疗组(H1及H2组)凋亡阳性细胞出现高峰时间延迟,且数量明显减少,Bcl-XL与Bcl-Xs之比显著高于H0组;H1组各时间点HSP70的表达明显高于H2组。结论亚低温具有脑保护作用,脑缺血后即刻亚低温的作用优于脑缺血再灌注后亚低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大鼠 局灶性脑缺血 神经细胞凋亡 bcl-xl bcl-xS HSP70
原文传递
高功率微波对人T淋巴细胞的影响机制和干预措施 被引量:8
13
作者 郭瑛 崔玉芳 +6 位作者 徐菡 王子兵 柳晓兰 董波 苏振涛 周红梅 孙启鸿 《感染.炎症.修复》 2005年第4期195-198,共4页
目的:观察高功率微波辐照后人T淋巴细胞活性氧和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变化,并探索某些干预措施对其损伤后的影响。方法:采用DCFH-DA分子探针和荧光染料罗丹明-123结合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人T细胞经0、10、30、50mW/cm^2微波辐照及给予某些... 目的:观察高功率微波辐照后人T淋巴细胞活性氧和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变化,并探索某些干预措施对其损伤后的影响。方法:采用DCFH-DA分子探针和荧光染料罗丹明-123结合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人T细胞经0、10、30、50mW/cm^2微波辐照及给予某些干预措施后细胞内活性氧和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变化。结果:(1)经10mW辐照后即可见T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升高,于30mW辐照后达到峰值;而10mW辐照后T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出现明显降低,于30mW辐照后降至最低。(2)于照前给予活性氧抑制剂能有效抑制T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升高;T细胞转入bcl-X_L基因后也能明显抑制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升高和线粒体跨膜电位的下降,高剂量组更为明显。结论:一定强度的高功率微波能引起T细胞活性氧和线粒体跨膜电位变化等早期凋亡事件的发生,活性氧抑制剂和bcl-X_L基因过表达能有效抑制这些早期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T淋巴细胞 活性氧 线粒体跨膜电位 bcl-x_l 基因
下载PDF
BAD和Bcl-X/L基因在小鼠胸腺细胞凋亡时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岩 徐玉东 +1 位作者 杨静 赵太平 《解剖学研究》 CAS 2008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检测BAD和Bcl-X/L基因在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表达,探讨细胞凋亡调控基因在小鼠胸腺细胞凋亡时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小鼠胸腺细胞凋亡时BAD和Bcl-X/L基因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 目的检测BAD和Bcl-X/L基因在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表达,探讨细胞凋亡调控基因在小鼠胸腺细胞凋亡时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小鼠胸腺细胞凋亡时BAD和Bcl-X/L基因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胸腺内BAD呈低表达,地塞米松组随剂量的增加BAD的表达成递增趋势,地塞米松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胸腺内Bcl-X/L呈高表达,地塞米松组随剂量的增加Bcl-X/L的表达成递减趋势,地塞米松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凋亡蛋白BAD和抗凋亡蛋白Bcl-X/L在糖皮质激素诱导引起的胸腺细胞凋亡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D bcl-x/l 胸腺细胞 凋亡 小鼠
下载PDF
龟板提取物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洋 伍艺灵 +3 位作者 曹佳会 陈东风 周健洪 邓汝东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龟板提取物(Plastrum testudinis Extracts,PTE)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PC12细胞同时100μmol/mL 6-OHDA损伤24 h的方法建立PC12细胞凋亡模型。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龟板提取物(Plastrum testudinis Extracts,PTE)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PC12细胞同时100μmol/mL 6-OHDA损伤24 h的方法建立PC12细胞凋亡模型。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6-OHDA组及PTE 3、30μg/mL组四组。在施加处理因素24 h后,MTT比色分析测定细胞光密度值,Amm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CL-X/L的表达水平。用Bio-Rad Quantity One凝胶分析系统对条带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MTT与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PTE能提高PC12细胞活力,降低PC12细胞凋亡率,并呈剂量依赖性,PTE 3、30μg/mL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龟板提取物使BCL-X/L表达增强,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龟板提取物具有抑制6-羟基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BCL-X/L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板提取物 bcl-x/l PC12细胞 凋亡
下载PDF
bcl-X/L蛋白在食管鳞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淳 吴名耀 吴贤英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探讨bcl X L蛋白在食管鳞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 ,检测 4 5例食管鳞癌组织、癌旁粘膜及切缘正常粘膜上皮的bcl X L表达情况。结果 :非典型增生的bcl X L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及单纯增生上皮 ,差异有高度显著... 目的 :探讨bcl X L蛋白在食管鳞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 ,检测 4 5例食管鳞癌组织、癌旁粘膜及切缘正常粘膜上皮的bcl X L表达情况。结果 :非典型增生的bcl X L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及单纯增生上皮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随着非典型增生的加重 (轻、中、重 )bcl X L的阳性率逐渐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癌组织中bcl X L表达较高且与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 (P >0 0 5 )。结论 :bcl X L高表达在食管鳞癌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bcl-x/l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Bcl-x_L及DNA-PKcs在ⅡB期骨肉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昕 李建民 +1 位作者 杨志平 许复郁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5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 探讨Bcl-xL及DNA-PKcs在ⅡB骨肉瘤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 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ⅡB期骨肉瘤中Bcl-xL及DNA-PKcs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无瘤生存率及生存时间 的关系。结果 Bcl-xL及DNA-PKcs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及60%... 目的 探讨Bcl-xL及DNA-PKcs在ⅡB骨肉瘤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 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ⅡB期骨肉瘤中Bcl-xL及DNA-PKcs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无瘤生存率及生存时间 的关系。结果 Bcl-xL及DNA-PKcs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及60%;复发转移组Bcl-xL表达阳性率 明显高于无瘤生存组(P=0.001);Bcl-xL表达阳性者无瘤生存率较阴性者低(P=0.0039)。复发转移者 DNA-PKcs阳性率同样显著高于无瘤生存者(P=0.002);DNA-PKcs阳性组累计无瘤生存率也明显低于 阴性组(P=0.0078)。多因素分析提示Bcl-xL及DNA-PKcs的表达是影响无瘤生存率的预后因素。结 论 Bcl-xL阳性表达者预后差,其作用与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及化疗耐药相关。DNA-PKcs的表达与骨肉 瘤的不良预后关系密切,表明骨肉瘤细胞中的凋亡抑制普遍存在,并使肿瘤细胞修复化疗药物所致DNA 损伤的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xl DNA-PKCS 表达 骨肉瘤 生存率 阳性率 复发转移 阴性 临床意义 预后
下载PDF
Bcl-x_L、Bcl-Xs/L以及Bcl-6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8
作者 李昕 汤继文 +2 位作者 李建民 杨志平 许复郁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5期511-513,516,共4页
目的: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xL、Bcl-Xs/L以及Bcl-6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骨肉瘤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xL、Bcl-Xs/L以及Bcl-6在41例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无瘤生存率及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Bcl-xL、... 目的: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xL、Bcl-Xs/L以及Bcl-6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骨肉瘤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xL、Bcl-Xs/L以及Bcl-6在41例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无瘤生存率及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Bcl-xL、Bcl-Xs/L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3.7%和75.6%,而Bcl-6为阴性表达,是否行术前化疗不影响Bcl-xL的表达(P>0.05),Bcl-xL表达阳性者无瘤生存率较阴性者低(P<0.01),而Bcl-Xs/L表达与复发转移及无瘤生存率无相关关系。结论:Bcl-xL、Bcl-Xs/L在骨肉瘤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Bcl-xL的表达与预后相关,Bcl-xL阳性表达者复发、转移率高,无瘤生存率低,这与Bcl-xL抑制骨肉瘤细胞凋亡导致化疗耐药的特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基因 bclxl 基因 bclxs/l 基因 bcl-6 细胞凋亡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gfp-bcl-X_L对视网膜变性鼠光感受器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19
作者 罗燕 唐仕波 +4 位作者 李湘竑 李加青 林少芬 林健贤 郑湖玲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27-431,共5页
目的 观察重组腺病毒rAd gfp bcl XL治疗视网膜变性 (retinaldegeneration ,RD)鼠的疗效。方法  40只RD鼠随机分成A、B组 ,每组 2 0只 ,右眼为治疗眼 ,左眼为对照眼。A、B组治疗眼分别于RD鼠生后 10d及 2 2d视网膜下腔注射含绿色荧光... 目的 观察重组腺病毒rAd gfp bcl XL治疗视网膜变性 (retinaldegeneration ,RD)鼠的疗效。方法  40只RD鼠随机分成A、B组 ,每组 2 0只 ,右眼为治疗眼 ,左眼为对照眼。A、B组治疗眼分别于RD鼠生后 10d及 2 2d视网膜下腔注射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和抗凋亡基因bcl XL 的重组腺病毒颗粒 ;术后 15、30d摘除治疗眼和对照眼行冰冻切片、透射电镜下观察、石蜡切片、HE染色并提取视网膜总RNA ;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bcl XL 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 ;免疫组化分析治疗眼和对照眼的Bcl XL 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眼视网膜有较广泛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 ,说明重组腺病毒成功的将bcl XL 转染至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 ,且有bcl XL 表达 ;术后 30d ,A组鼠治疗眼和对照眼bcl XL的mRNA表达水平及Bcl XL 蛋白含量有明显差异 ;透射电镜下可见治疗眼的内节段较对照眼完好 ;HE染色示治疗眼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层较对照眼厚。而B组鼠治疗眼和对照眼的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层的厚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注射至早期RD鼠视网膜下腔中的rAd gfp bcl XL 能有效转染光感受器细胞并发挥抗凋亡作用 ,但对晚期RD鼠的疗效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腺病毒 gfp-bcl-xl 视网膜变性 光感受器细胞 RD 治疗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H18杂交瘤抗凋亡能力的改造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贤辉 徐静 +2 位作者 张阳 米力 陈志南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05-708,共4页
利用PCR从pGEM T bcl XL 质粒中获得bcl XL 基因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F bcl XL,脂质体法转染杂交瘤细胞 ,G4 18筛选稳定表达株 ,Westernblotting检测目的蛋白表达 ,流式细胞仪检测Bcl XL 提高杂交瘤抗正丁酸钠诱导凋亡的功能。将构建的... 利用PCR从pGEM T bcl XL 质粒中获得bcl XL 基因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F bcl XL,脂质体法转染杂交瘤细胞 ,G4 18筛选稳定表达株 ,Westernblotting检测目的蛋白表达 ,流式细胞仪检测Bcl XL 提高杂交瘤抗正丁酸钠诱导凋亡的功能。将构建的编码鼠bcl XL 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F bcl XL,转染H18细胞后 ,获得稳定的表达株细胞 ;稳定表达Bcl XL 的细胞具有抗正丁酸钠诱导凋亡的功能。鼠bcl XL 基因在杂交瘤细胞中稳定表达 ,提高了杂交瘤抗凋亡的能力 ,对高密度大规模培养杂交瘤细胞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xl基因 杂交瘤细胞 表达 抗凋亡能力 真核表达载体 哺乳动物细胞 高密度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