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B细胞协作研究的重大突破——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发现,一个新的CD4^+效应T细胞亚群 被引量:32
1
作者 金伯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关键词 TFH IL-21 ICOS CXCR5 bcl-6
下载PDF
MYC、BCL-2和BCL-6检测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文婷 姚红霞 +2 位作者 吴从明 刘丹 唐瑞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52-457,共6页
目的:分析BCL-2、BCL-6和MYC检测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DLBCL患者163例患者的淋巴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患者BCL-2、BCL-6和MYC的表达水平,并用... 目的:分析BCL-2、BCL-6和MYC检测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DLBCL患者163例患者的淋巴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患者BCL-2、BCL-6和MYC的表达水平,并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IGH/BCL-2融合、BCL-6基因断裂及MYC基因断裂进行检测,进一步分析BCL-2、BCL-6和MYC表达水平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MYC、BCL-2及BCL-6均呈现棕黄色或棕褐色的阳性信号,其中MYC主要于细胞膜上呈现阳性表达,BCL-2主要于细胞质及局部细胞膜上呈现阳性表达,BCL-6主要于细胞核上呈现阳性表达。ECOG体能状态评分≥2分者BCL-2表达水平较<2分者明显升高,且免疫亚型为CD5^+、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者BCL-2表达水平较非GCB者明显升高(P<0.05);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为3-5者MYC表达水平较0-2分者明显升高(P<0.05);免疫亚型为CD5^+、GCB者BCL-6表达水平较非GCB者明显降低(P<0.05)。经Cox多变量分析结果发现,BCL-2、BCL-6和MYC的表达水平与DLBCL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均存在显著关系(P<0.05)。结论:BCL-2、BCL-6和MYC作为重要的分子标志物,在评估DLBCL患者预后中具有较高的判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bcl-2 bcl-6 MYC
下载PDF
P53、C-MYC和BCL-6基因异常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3
作者 柴成国 张建军 +2 位作者 李宁 曹雷 张双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研究P53.C Bbl YC和BCL-6基因异常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检测P53.C-MYC... 目的:研究P53.C Bbl YC和BCL-6基因异常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检测P53.C-MYC和BCL-6基因。分析其与临床资料、治疗效果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27例(33.75%)患者存在P53基因缺失,24例(30.00%)患者存在C-VIYC基因的扩增和重排,46例(57.50%)患者存在BCL-6基因的重排。P53缺失、C-MYC重排和扩增及BCL-6重排与患者的临床分期、疗效和预后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存在P53、C-MYC和BCL-6基因异常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C-MYC bcl-6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下载PDF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CD10、bcl-6、MUM1蛋白表达与分子分型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愉 宋兰英 +4 位作者 蒋会勇 韩西群 朱梅刚 吴自勍 赵彤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23-624,共2页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bcl-6 CD10 分子分型 蛋白表达 基因表达谱 DNA微阵列 生发中心 DLbcl
原文传递
MYC、BCL-2、BCL-6蛋白共表达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胡代宏 闫文莉 白晓川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548-553,共6页
目的探讨MYC、BCL-2、BCL-6的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2018年就诊于该院的初诊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DLBCL中MYC、BCL-2、BCL-6的表达,阐述共表达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MYC、BCL-2、BCL-6的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2018年就诊于该院的初诊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DLBCL中MYC、BCL-2、BCL-6的表达,阐述共表达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MYC、BCL-2、BCL-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7%、60.0%、50.3%。全组DLBCL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5.0个月;39例共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5.0个月,其中28例MYC/BCL-2共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6.0个月;7例MYC/BCL-6共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3.0个月;4例MYC/BCL-2/BCL-6共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0个月。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技术诊断“多重表达淋巴瘤”可靠;DLBCL中MYC、BCL-2、BCL-6蛋白共表达患者常规治疗效果差、生存期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 病理学 临床 MYC bcl-2 bcl-6
下载PDF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MYC和Bcl-2及Bcl-6检测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晓娟 杜伟 郭树霞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193-1197,共5页
目的探讨检测MYC、Beb2和Bcl-6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人民医院2007—06—01—2009—06一01确诊的159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标本,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MYC断裂、IGH/Bcl-2融合及Bcl-... 目的探讨检测MYC、Beb2和Bcl-6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人民医院2007—06—01—2009—06一01确诊的159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标本,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MYC断裂、IGH/Bcl-2融合及Bcl-6基因断裂;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YC、Bcb2及Bc卜6的表达丰度,并分析其与患者免疫学分型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index,IPI)评分较高(IPI为3~5)的患者MYC表达高于IPI评分较低组(IPI为o~2),χ2=1.25;P=0.04;CD5+与生发中心B细胞样(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GCB)亚型患者的Bcl-2表达增高,χ2值分别为2.22和13.70,P值分别为0.001和0.002;Bcl-6的表达降低,χ2值分别为5.58和7.26,P值分别为0.004和0.007。MYC、Bcl-2低表达均使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风险比(hazard ratio,HR)增加,P值分别为0.005、0.016、0.003和0.001,Bcb6的高表达使患者的PFS的HR增加,P=0.035;IPI评分较低患者较评分较高患者的OS与PFS的HR增加,P值均为0.001。结论MYC、Bcl-2和Bel-6检测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具有判断价值,可作为判断顸后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MYC bcl-2 bcl-6 预后
原文传递
初发过敏性紫癜和紫癜性肾炎患儿滤泡辅助性T细胞变化初探 被引量:12
7
作者 贾实磊 杨军 +3 位作者 马颐姣 李薇玢 李成荣 周厚福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在儿童初发过敏性紫癜(HSP)、紫癜性肾炎(HSPN)中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初发HSP患儿4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XCR5+ICOS+T细胞(Tfh细胞)的比例,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 目的:探讨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在儿童初发过敏性紫癜(HSP)、紫癜性肾炎(HSPN)中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初发HSP患儿4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XCR5+ICOS+T细胞(Tfh细胞)的比例,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录因子Bcl-6、Blimp-1的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IL-21、IL-4血浆浓度。密切随访HSP患儿6个月。6个月时,根据是否有肾脏受累分为HSPN组19例和HSP组26例。另选取2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结果:(1)HSP组患儿Tfh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3.75%±1.32%vs 2.01%±0.72%,P<0.05);HSPN组患儿Tfh细胞比例高于HSP组(5.86%±1.94%vs 3.75%±1.32%,P<0.05);(2)Tfh细胞正性转录调节因子Bcl-6 mRNA表达HSPN组高于HSP组(P<0.05),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负性调节因子Blimp-1 mRNA表达HSPN组低于HSP组(P<0.05),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3)Tfh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21血浆浓度HSPN组高于HSP组(P<0.05),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抑制Blimp-1表达的IL-4血浆浓度HSPN组和HSP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HSPN组和HS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fh细胞过度活化可能参与HSP免疫发病机制,Tfh细胞高表达可能是导致HSP患儿肾脏损害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辅助性T细胞 bcl-6 BLIMP-1 过敏性紫癜 肾炎
下载PDF
Bcl-2和Bcl-6与淋巴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阳文捷 宋向群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22期1755-1758,共4页
在大多数类型淋巴瘤中,凋亡指数显著减少、增生指数显著增高、细胞凋亡减少是淋巴瘤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细胞凋亡受凋亡相关基因的调控。Bcl-2是一种原癌基因,它具有抑制细胞淍亡的作用。91%的滤泡性淋巴瘤(Fls)中可发现染色体t(14;18)... 在大多数类型淋巴瘤中,凋亡指数显著减少、增生指数显著增高、细胞凋亡减少是淋巴瘤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细胞凋亡受凋亡相关基因的调控。Bcl-2是一种原癌基因,它具有抑制细胞淍亡的作用。91%的滤泡性淋巴瘤(Fls)中可发现染色体t(14;18)(q32;q21)-IgH/Bcl-2。Bcl-2可作为诊断Fls和染色体表型为t(14;18)的淋巴瘤的重要依据。细胞凋亡受阻还是导致肿瘤细胞对细胞毒药物耐药的原因之一。Bcl-2基因编码的p26-Bcl-2过度表达引起肿瘤细胞抵抗凋亡,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对化疗耐药。Bcl-6是生发中心结构来源的淋巴瘤尤其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e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的特异性标志,它的功能是阻止细胞分化和淍亡,促进细胞的发育增殖,根据Bcl-6在FLs中特异性表达,有助于鉴别FLs与其他淋巴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Bcl-2和Bcl-6与淋巴瘤的预后是否相关,目前仍存在有争议。Bcl-6和Bcl-2有密切关系,Bcl-2引起肿瘤对治疗耐药,可能是多基因作用的复杂过程,Bcl-2和Bcl-6基因成为淋巴瘤治疗的新靶点。已有研究设计针对Bcl-2的拮抗剂及针对Bcl-6的抑制性复合物特异肽段(BPI),通过调控Bcl-2和Bcl-6的表达以达到治疗淋巴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细胞凋亡 基因 bcl-2 基因 bcl-6 综述文献
下载PDF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CL-6、CD10和BCL-2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闵大六 周晓燕 +4 位作者 陆洪芬 许越香 范月珍 郑爱华 施达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69-173,共5页
背景与目的:BCL-6、CD10均为淋巴结生发中心B淋巴细胞(GC-B细胞)的标志,它们在结内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及其它类型淋巴瘤中的表达特征及意义值得研究。本研究分析了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BCL-6、CD10和BCL-2的蛋白表... 背景与目的:BCL-6、CD10均为淋巴结生发中心B淋巴细胞(GC-B细胞)的标志,它们在结内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及其它类型淋巴瘤中的表达特征及意义值得研究。本研究分析了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BCL-6、CD10和BCL-2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免疫组化EnV ision两步法分析135例B-NHL常见类型[包括DLBCL 22例,滤泡性淋巴瘤(FL)18例,B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B-SLL)18例,套细胞淋巴瘤(MCL)15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PL)7例,Burk itt’s淋巴瘤(BL)5例,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LBL)3例;结外DLBCL 29例,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L)18例]和对照组5例T-NHL、5例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以及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LH)石蜡包埋组织中BCL-6、CD10以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①BCL-6和CD10阳性表达均只见于RLH(100%和100%)、结内DLBCL(72.7%和40.9%)、结外DLBCL(75.9%和41.4%)、FL(88.9%和72.2%)以及BL(100%和100%),其余B-NHL如B-SLL、MCL、MALT-L、LPL、LBL以及T-NHL和NLPHL中均未见BCL-6和CD10蛋白的表达。BCL-2蛋白表达可见于结内、结外DLBCL、FL、B-SLL、MCL、MALT-L以及LBL,阳性率分别为:36.4%、27.6%、83.3%、88.9%、86.7%、72.7%和33.3%;而LPL、BL、T-NHL以及NLPHL未见BCL-2蛋白表达;②DLBCL中BCL-6的表达形式可以分为四种类型:GC/FL型、中间型、散在型和阴性型;③40.9%的结内DLBCL、41.4%的结外DLBCL、72.2%的FL以及100%的BL为BCL-6+/CD10+表达,其中BCL-6蛋白表达均为GC/FL型;④在临床特征上,BCL-6+/CD10+的结内DLBCL与非BCL-6+/CD10+的结内DLBCL相比,前者的临床分期低于后者(P<0.05)。结论:BCL-6、CD10和BCL-2蛋白的联合检测,可以用于部分B-NH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BCL-6+/CD10+的结内淋巴瘤可能具有更好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bcl-6 CD10 蛋白表达
下载PDF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各分子亚型中的bcl-6基因重排与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0
作者 徐方平 刘艳辉 +8 位作者 骆新兰 庄恒国 李丽 罗东兰 许洁 张芬 张明辉 杜欣 李文瑜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71-376,共6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各分子亚型中的bcl-6基因重排、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运用组织芯片技术,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149例DLBCL组织中bcl-6基因重排进行检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nVision...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各分子亚型中的bcl-6基因重排、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运用组织芯片技术,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149例DLBCL组织中bcl-6基因重排进行检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nVision法)检测bcl-6以及细胞增殖指标Ki-67、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3、p27^Kip及Geminin等蛋白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49例DLBCL可被分成3个分子亚型,其中40例为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样)亚型,75例为活化的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ABC样)亚型,34例为Type3亚型。有118例成功进行了FISH检测,33例可检测到bcl-6基因重排,阳性率为28.0%。其中35.5%(22/62)的ABC样亚型DLBCL呈现bcl-6基因重排;较GCB样亚型(6/31,19.4%)和Type3亚型(5/25,20.0%)的bcl-6基因重排高(P=0.160)。在绝大部分(26/33,78.8%)有bcl-6基因重排的DLBCL中,伴随有bcl-6蛋白的过度表达,明显高于无bcl-6基因重排的病例(53/84,62.4%,P=0.088)。有bcl-6基因重排的DLBCL中,24例(24/33,72.7%)cyclin D3呈现高水平表达,明显高于bcl-6基因无易位DLBCL组中的cyclin D3表达(37/81,45.7%,P=0.009)。在33例bcl-6基因易位的DLBCL中,29例(87.9%)为Ann Arbor Ⅲ~Ⅳ期,较bcl-6基因无易位高者(65/85,76.5%,P=0.167)。单变量Cox风险比模型分析发现,bcl-6基因重排与患者的生存率呈负相关,是一个危险因子,相对危险度(RR)为1.842。结论bcl-6基因重排导致的bcl-6蛋白表达上调参与了部分DLBCL的发病过程,并可能成为DLBCL的ABC样亚型的一个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 基因 bcl-6 基因重排 免疫表型分型 预后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bcl-2与bcl-6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国平 郗彦凤 +2 位作者 李义 王晋芬 白纬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9年第10期588-591,共4页
目的从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研究bcl-2、bcl-6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73例DLBCL进行CD3、CD10、CD20、bcl-2、bcl-6、MUM-1的标记。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其中57例t(14;18... 目的从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研究bcl-2、bcl-6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73例DLBCL进行CD3、CD10、CD20、bcl-2、bcl-6、MUM-1的标记。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其中57例t(14;18)染色体异位bcl-2基因的异常情况和54例bcl-6基因所在的3q27染色体的断裂和扩增情况。结果肿瘤细胞表达CD10、bcl-6、MUM-1、bcl-2的阳性率分别为15.1%、38.4%、71.2%、79.2%。57例患者中16例(28.1%)存在t(14;18)。bcl-2蛋白表达与免疫学亚型有相关性(P=0.035),t(14;18)与预后有相关性(P=0.045),t(14;18)与bcl-2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710)。54例中3q27染色体断裂11例(20.4%),扩增14例(25.9%)。bcl-6阳性表达较阴性者预后好(P=0.041)。bcl-6与3q27断裂和扩增无相关性(均P=1.000)。结论bcl-2、bcl-6蛋白和基因表达是各自独立的事件,它们在DLBCL中的意义不同。bcl一2蛋白是与免疫学亚型相关的预后标志物,bcl-2阳性的GCB型预后较差;t(14;18)是独立预后事件,阳性者预后较差,对靶向治疗患者应检测t(14;18);bcl-6蛋白的表达有助于DLBCL的预后判断,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因子。3q27染色体断裂可能提示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细胞 弥漫型 基因 bcl-2 基因 bcl-6 原位杂交 荧光 t(14 18) 3q27 预后
原文传递
氧化苦参碱对小鼠滤泡辅助性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刚 杨勇娅 +1 位作者 姜昊 张艳丽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氧化苦参碱对小鼠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氧化苦参碱,7d后收集脾细胞并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fh细胞比例;RT-q-PCR方法测定Tfh细胞B细胞淋巴瘤分子6(Bcl... 目的初步探讨氧化苦参碱对小鼠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氧化苦参碱,7d后收集脾细胞并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fh细胞比例;RT-q-PCR方法测定Tfh细胞B细胞淋巴瘤分子6(Bcl-6)的mRNA转录水平;采集小鼠眼球血,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21的表达水平。结果氧化苦参碱的高[180mg·(kg·d)^(-1)]、中剂量组[90mg·(kg·d)^(-1)]、低剂量组[45mg·(kg·d)^(-1)]均可减少BALB/C小鼠脾Tfh细胞的比例(P<0.05),且高剂量组作用强于中、低剂量组(P<0.05);氧化苦参碱的高、中剂量组可抑制Tfh细胞Bcl-6 mRNA的转录(P<0.05),降低小鼠IL-21的分泌水平(P<0.05),且高剂量组的作用强于中剂量组(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可能具有调节Tfh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淋巴瘤分子6 白介素-21 滤泡辅助性T细胞 氧化苦参碱
下载PDF
CD68、cyclin D1蛋白和bcl-6基因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梁晓杰 王晋芬 +1 位作者 白纬 孙瑞芳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59-564,共6页
目的探讨CD68、cyclin D1蛋白表达及bcl-6基因重排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05例有详细随访资料的DLBCL患者石蜡样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进行CD3、CDl0、CD20、CD68、cyclinD1、bcl-6、MUM1、SOX-1... 目的探讨CD68、cyclin D1蛋白表达及bcl-6基因重排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05例有详细随访资料的DLBCL患者石蜡样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进行CD3、CDl0、CD20、CD68、cyclinD1、bcl-6、MUM1、SOX-11免疫标记,根据Han’s分类方法将DLBCL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型(GCB型)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non.GCB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bcl-6基因重排。应用统计软件分析CD68蛋白、cyclin D1蛋白、bcl-6基因、化疗方案及各临床因素与生存期之间的关系。分别以GCB型、non-GCB型免疫表型和CHOP、R-CHOP化疗方案分组,比较疗效差异。结果105例患者中GCB型19例(18.1%),non-GCB型86例(81.9%),CD68高表达18例(17.1%),cyclin D1高表达36例(34.3%)。bcl-6基因重排21例(21.9%),CD68高表达、cyclinD1高表达与bcl-6基因重排三者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0岁、临床分期I~Ⅱ期、IPI评分0~2分、乳酸脱氢酶(LDH)〈245 IU/L、GCB型、R-CHOP治疗方案患者的预后较好(P〈0.05),性别、原发部位与预后无相关关系(P〉0.05)。CD68、cyclin D1高表达、bcl-6重排者预后不良(P〈0.05);分层结果显示GCB型或non-GCB型CD68高表达对比同种免疫表型组都具有较差的预后,non-GCB型时cyclinD1高表达和bel.6基因重排的预后不佳(P〈0.01,P=0.02);治疗方案分层分析得出,在使用CHOP方案治疗时,CD68、eyclinD1高表达预后较差(P〈0.05),R-CHOP方案时,CD68、cyclinD1高表达与总生存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8和0.168)。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CD68高表达(P=0.026)、cyelinD1高表达(P=0.003)及LDH高水平(P=0.005)为各自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CD68、cyclinD1高表达和bel-6基因重排提示预后差,CD68、cyclinD1蛋白和bel-6基因可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细胞周期蛋白D1 基因 bcl-6 预后
原文传递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翁阳 高子芬 +3 位作者 刘侃 张伟京 克小燕 李敏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81-683,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病理学特点,细胞起源及增殖活性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用60例DLBCL患者,使用链霉素亲生物素-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进行CD45RO、CD3、CD20、CD79a、CD45RA,Ki-67、p53和bcl-6石蜡切片免疫组... 目的探讨国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病理学特点,细胞起源及增殖活性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用60例DLBCL患者,使用链霉素亲生物素-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进行CD45RO、CD3、CD20、CD79a、CD45RA,Ki-67、p53和bcl-6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全部病例均有国际预后指数(IPI)及随访结果。结果60例中男女比例为1·73∶1。平均年龄53·1岁。累及淋巴结32例(53·3%),结外以胃肠和扁桃体最为多见。全部病例随访时间最长达108个月。死亡23例(38·3%),其中16例在诊断后1年内死亡(69·6%)。IPI分组与预后明显相关,IPI低者预后明显好于IPI高者(P=0·0102)。Ki-67、p53、bcl-6蛋白在DLBCL中有一定表达,分别为90·6%(48/53),56·5%(26/46),51·2%(21/41),且p53与预后无明显统计学关系(P=0·5948);bcl-6与预后有高度相关性(P=0·0049);结合IPI分组,bcl-6与预后的关系不甚明确。结论国人DLBCL临床病理学特点与西方相近。属高度侵袭性肿瘤,1年内为死亡高发时段。IPI可以用于DLBCL预后判断。p53与预后无关,bcl-6与预后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细胞 弥漫型 基因 p53 国际预后指数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相关因素 临床病理学特点 bcl-6
原文传递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C-MYC、BCL-2和BCL-6基因异常与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常玉清 方建晨 +4 位作者 冯蔚鹰 陈海仁 丁祺 冯砺锦 葛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22-1327,共6页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C-MYC、BCL-2、BCL-6基因异常和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5例DLBCL标本及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FISH法检测DLBCL中C-MYC、BCL-2和BCL-6蛋白表达...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C-MYC、BCL-2、BCL-6基因异常和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5例DLBCL标本及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FISH法检测DLBCL中C-MYC、BCL-2和BCL-6蛋白表达和基因易位情况,分析其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205例DLBCL中男性106例,女性99例,中位年龄60岁,C-MYC/BCL-2双表达44.4%(91/205)。按照Hans分型分类,GCB型占37.1%,non-GCB占62.9%;C-MYC、BCL-2和BCL-6基因易位阳性率分别为9.3%、8.8%、30.1%。C-MYC与BCL-2基因异位在双表达组较高,与Hans分型、性别、年龄等无关;BLC-6基因易位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双重打击淋巴瘤2例,三重打击淋巴瘤3例,占2.44%(5/205)。171例患者获得随访,34例失访,随访8~107个月,死亡48例,病死率为28.1%;患者生存时间与Hans分型及年龄有关,而C-MYC与BCL-2双表达组与双重打击及三重打击组总预后比普通组差。结论C-MYC/BCL-2双表达对基因易位有提示作用,明确诊断可依靠免疫组化和FISH检测;C-MYC、BCL-2及BCL-6基因易位可作为DLBCL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B细胞 基因异常 C-MYC bcl-2 bcl-6
下载PDF
哮喘患者急性加重期滤泡辅助型T细胞的分化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6
作者 耿爽 高山 +3 位作者 胡红玲 胡轶 喻隼锋 赵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83-1386,共4页
目的观察滤泡辅助型T细胞(Tfh细胞)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和治疗后的分化水平,探讨Tfh细胞是否在哮喘中存在分化异常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志愿者、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及治疗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CXCR5~... 目的观察滤泡辅助型T细胞(Tfh细胞)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和治疗后的分化水平,探讨Tfh细胞是否在哮喘中存在分化异常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志愿者、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及治疗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CXCR5~^+T细胞、CD4~^+ICOS^+T细胞、CD4~^+CXCR5~^+ICOS~^+T细胞的比例;反转录PCR法检测CD4^+T细胞中Bcl-6mRNA的水平;ELISA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21(IL-21)的水平;采用直线回归统计学分析IL-21与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哮喘患者CD4~^+CXCR5~^+细胞、CD4~^+CXCR5~^+ICOS~^+T细胞比例、Bcl-6 mRNA表达水平、IL-21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哮喘患者CD4~^+CXCR5~^+细胞、CD4~^+ICOS~^+细胞、CD4~^+CXCR5~^+ICOS~^+T细胞表达比例、Bcl-6 mRNA表达水平、IL-21水平均显著低于急性发作时;哮喘患者IL-21表达水平与患者FEV1/FVC、FEV1/Pre存在负相关。结论 Tfh细胞在哮喘急性期存在分化增强,治疗后Tfh细胞分化减弱,提示Tfh细胞可能参与哮喘的炎症反应,其水平可能反映哮喘患者气道受限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辅助型T细胞 哮喘 IL-21 bcl-6
下载PDF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Bcl-6、Bcl-2和NF-κB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7
作者 孟亚红 孙丽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3期510-512,共3页
淋巴瘤是淋巴造血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2008)将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发病最多、恶性程度高的一个亚型,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 淋巴瘤是淋巴造血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2008)将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发病最多、恶性程度高的一个亚型,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弥漫性大B淋巴瘤的生成与调控机制极其复杂,有多种信号通路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bcl-6 bcl-2 临床意义 非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造血系统 NF 恶性肿瘤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血清VEGF和β2-MG蛋白与Bcl-6和Ki-67表达临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马蓉 吴建中 +4 位作者 仲悦娇 曹海霞 王卓 井昶雯 冯继锋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343-1346,共4页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治疗前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nlin,β2-MG)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与Bcl-6和Ki-67表达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治疗前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nlin,β2-MG)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与Bcl-6和Ki-67表达的临床相关性。方法:2011-09-08-2013-02-16江苏省肿瘤医院初治49例DLBCL患者行CHOP方案化疗,Luminex液相芯片法检测治疗前血清VEGF和β2-MG蛋白表达水平,常规免疫组化法检测Bcl-6和Ki-67表达。结果:VEGF蛋白高表达合并Bcl-6高表达者多见于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阳性率为53.8%(7/13),P=0.048;合并Ki-67高表达者的各项临床特征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蛋白高表达合并Ki-67高表达者能获得更佳的疗效,P=0.008;完全缓解(CR)患者阳性率为4/7,部分缓解(PR)患者阳性率为50.0%(8/16)。β2-MG蛋白高表达合并Bcl-6和Ki-67高表达与各项临床特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蛋白高表达合并Ki-67高表达与治疗疗效密切相关,两者同时高表达时DLBCL患者对CHOP治疗方案的敏感度高,治疗疗效好。β2-MG和VEGF蛋白表达结合临床常规免疫组化检测有望成为DLBCL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β2-MG bcl-6 Ki-67
原文传递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Bcl-6mRNA、Blimp-1mRNA、IL-21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东升 李风森 常文俊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1期70-72,78,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的Bcl-6mRNA、Blimp-1mRNA、IL-2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支气管哮喘发作、发展中的作用及价值,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及指导。方法搜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 目的通过观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的Bcl-6mRNA、Blimp-1mRNA、IL-2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支气管哮喘发作、发展中的作用及价值,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及指导。方法搜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的IL-21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的Bcl-6mRNA、Blimp-1 mRNA表达水平。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Bcl-6mRNA、Blimp-1mRNA、IL-21的表达水平,明确Bcl-6mRNA、Blimp-1mRNA、IL-21在哮喘急性发作期所起的作用和在哮喘的诊断及治疗的价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Bcl-6mRNA、Blimp-1mRNA、IL-21存在差异,两组的Blimp-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621±0.216)和(1.166±0.661),两组的Bcl-6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2.414±1.006)和(1.071±0.394),两组的IL-21表达水平分别为(80.917±22.764)和(17.612±6.079)。观察组Bcl-6mRNA、IL-21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lim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Bcl-6mRNA、Blimp-1mRNA、IL-21参与了哮喘的急性发作,其中Bcl-6mRNA、IL-21可能是哮喘发作的诱发因素,Blimp-1mRNA是哮喘发作的保护因素。Blimp-1mRNA、Bcl-6mRNA、IL-21可作为哮喘急性发作诊断过程中的重要参考指标,对其进行联合检测有利于哮喘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bcl-6 MRNA BLIMP-1 MRNA IL-21
下载PDF
Bcl-6/Blimp-1/IL-21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的致病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段春巧 杨雯雯 +4 位作者 雷玲彦 郭惠芳 张明峰 高丽霞 孙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4-388,392,共6页
目的:分析Bcl-6/Blimp-1/IL-21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Bcl-6/Blimp-1/IL-21的表达与唇腺活检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6/Blimp-1在疾病组3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和对照组11例下唇唇外伤、口腔外... 目的:分析Bcl-6/Blimp-1/IL-21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Bcl-6/Blimp-1/IL-21的表达与唇腺活检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6/Blimp-1在疾病组3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和对照组11例下唇唇外伤、口腔外科黏液腺囊肿病人唇腺组织中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21在疾病组4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与对照组3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中的表达,其中15例患者的血清IL-21表达水平与其唇腺活检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疾病组Bcl-6/Blimp-1/IL-21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疾病组中,随病理级别的增高,Bcl-6/Blimp-1/IL-21的表达亦增高。结论:Bcl-6/Blimp-1/IL-21可能参与了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Bcl-6/Blimp-1/IL-21与唇腺组织中淋巴细胞的浸润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bcl-6 BLIMP-1 IL-21 免疫组织化学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