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颜喀拉山青康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和活动层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
作者 罗栋梁 金会军 +3 位作者 林琳 游艳辉 杨思忠 王永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5-640,共6页
巴颜喀拉山是较典型的高海拔多年冻土区。南、北坡迥异的气候、土壤及地表景观控制和影响其多年冻土空间分布。2008~2012年冻土调查及测温资料表明,该山以高温冻土(〉-1℃)为主。海拔是冻土主要影响因素。年均地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巴颜喀拉山是较典型的高海拔多年冻土区。南、北坡迥异的气候、土壤及地表景观控制和影响其多年冻土空间分布。2008~2012年冻土调查及测温资料表明,该山以高温冻土(〉-1℃)为主。海拔是冻土主要影响因素。年均地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高程递减率在北坡6℃/km,南坡4℃/km。北坡查拉坪及巴颜喀拉山口一带,活动层厚度约1m,活动层随海拔降低而增厚;南坡活动层厚度受局地因素影响较大,与海拔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颜喀拉山 高海拔多年冻土 年平均地温 高程递减率 活动层
下载PDF
巴颜喀拉山地区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吴玉虎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7-603,共17页
巴颜喀拉山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 ,北纬 32°2 0′~ 35°15′ ,东经 94°5 0′~ 10 1°4 5′ ,面积约84 0 0 0km2 ,海拔高程介于 36 0 0m至 5 36 9m之间。本地区拥有种子植物 1116种 ,分属于 6 4科 ,2 95属。区系特征... 巴颜喀拉山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 ,北纬 32°2 0′~ 35°15′ ,东经 94°5 0′~ 10 1°4 5′ ,面积约84 0 0 0km2 ,海拔高程介于 36 0 0m至 5 36 9m之间。本地区拥有种子植物 1116种 ,分属于 6 4科 ,2 95属。区系特征概述如下 :1)对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分析表明 ,本地区植物区系以北温带成分为主 ,仅有 9个分布区从热带延伸到温带的热带属 ,且在本区所含种类极少或仅有 1种。 2 )对种的分布区类型的分析表明 ,大多数种 (不包括中国特有种 )属于中亚成分和东亚成分 ,且多呈中亚 -喜马拉雅 -中国西南或中国 -喜马拉雅分布式样。以此为据所得结论是 ,本地区的种以温带成分为优势 ,具高原、高山分布的特点。 3)本区东南部的生态环境和区系成分的来源均不同于其余地区。东亚分布型及其变型中国 -喜马拉雅的种聚集在东南部。这里被认为是那些来源于横断山和西秦岭的区系成分的一个通道。 4 )对中国特有种的分析表明 ,本区系与横断山区系和甘肃南部区系联系最为密切。 5 )在高山特化作用和高山生态因子的选择之下 ,本区植物获得了适应寒冷和干旱的特性。 6 )本区植物的耐寒性常常伴随着耐旱和耐湿的双重特性 ,植物的这些特性也反映在它们的地理分布上。 7)本区的区系性质和特点与唐古特地区基本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颜喀拉山 植物区系 区系特征
下载PDF
海扎日加花岗岩地球化学、锆石LA-ICP-MS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边飞 吴柏林 +7 位作者 高永旺 张昆宏 李连松 王福德 马晔 吴伟 王海桐 魏安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25-640,共16页
扎日加花岗岩直接侵入到已发生褶皱的三叠纪地层中,岩石类型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两者呈渐变过渡关系,岩石具粗粒结构或斑状结构。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北巴颜喀拉扎日加花岗岩具有高硅〔w(SiO2)为66·29%~73·03%〕、高... 扎日加花岗岩直接侵入到已发生褶皱的三叠纪地层中,岩石类型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两者呈渐变过渡关系,岩石具粗粒结构或斑状结构。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北巴颜喀拉扎日加花岗岩具有高硅〔w(SiO2)为66·29%~73·03%〕、高碱(ALK=6·59~9·26)、过铝质(ASI=1·45~1·648)的特征;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表现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具中等至弱Eu的负异常;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表现出相对富集Cs、Rb、Ba、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LREE,亏损Nb、Ta、Zr、Hf、HREE等高场强元素,指示其为壳源型高钾钙碱性系列的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在主量元素构造判别图解FeO*/(FeO*+MgO)-SiO2和R1-R2及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解Rb-(Y-Nb)、Rb-(Yb+Ta)、Ta-Yb、Nb-Y及Rb-H-fTa上,所有点均落于同碰撞或后碰撞花岗岩区,且都落于Sr-Yb图的低Sr、低Yb区,表明扎日加花岗岩形成于巴颜喀拉山造山带陆内碰撞造山阶段的同碰撞至后碰撞初期,为挤压向拉张构造体制转变的过渡时期,以挤压构造环境为主。LA-ICP-MS微区原位U-Pb定年获得该岩体的侵位时间为200Ma左右,属晚三叠世—早侏罗纪,表明大场地区处于巴颜喀拉造山带陆内碰撞造山阶段的同碰撞向后碰撞初过渡时期,并且至少在(193±4)Ma时已进入伸展构造环境。对比已有的大场金矿成矿年龄,显示扎日加花岗岩与大场金矿的形成均为巴颜喀拉造山带陆内碰撞造山阶段的产物成岩与成矿之间可能存在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LA-ICP-MSU-PB定年 构造环境 扎日加花岗岩 大场金矿 巴颜喀拉 青海
下载PDF
巴颜喀拉山东端过去376年来夏季气温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牛震敏 杨凤梅 +1 位作者 王乃昂 史锋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83-992,共10页
巴颜喀拉山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是长江和黄河上游的分水岭,其生态环境与气候背景变化对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但较短的器测记录限制了对该地区气候变化历史和机制的认识。本文基于巴颜喀拉山东端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巴颜喀拉山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是长江和黄河上游的分水岭,其生态环境与气候背景变化对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但较短的器测记录限制了对该地区气候变化历史和机制的认识。本文基于巴颜喀拉山东端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486年树轮宽度年表,重建了该地区376年的夏季(6月、7月和8月)平均气温变化。结果显示,研究区经历了2个冷期(1724~1789年、1864~1994年)和3个暖期(1637~1723年、1790~1863年和1995~2012年)。经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EMD)发现,重建温度序列的年代际和多年代际信号与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简称PDO)和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简称NAO)的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PDO和NAO可能对研究区夏季温度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但具体影响机制需要气候模式来进一步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气候响应 温度重建 巴颜喀拉山
原文传递
青海巴颜喀拉山隆升的热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涛 王宗秀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9-476,共8页
对巴颜喀拉山年宝玉则花岗岩岩体样品的锆石、磷灰石进行了裂变径迹(FT)分析。结果显示该区的隆升可以分为三大阶段:①从低绿片岩相到锆石时钟启动:从200MaBP到105.57MaBP,去顶量约为2km,样品埋深上升到距地表约6km深度,去顶速率约为0.0... 对巴颜喀拉山年宝玉则花岗岩岩体样品的锆石、磷灰石进行了裂变径迹(FT)分析。结果显示该区的隆升可以分为三大阶段:①从低绿片岩相到锆石时钟启动:从200MaBP到105.57MaBP,去顶量约为2km,样品埋深上升到距地表约6km深度,去顶速率约为0.02mm/a;②从锆石时钟启动到磷灰石时钟启动:由于磷灰石在此时已抬升到距地表约6km的深度,由此到达时钟启动需距地表约3km时,去顶量应为3km,此阶段的持续时间为101.53MaBP,去顶速率约为0.03mm/a;③从磷灰石时钟启动至达到地表(至今):由于磷灰石在前一阶段也已抬升到距地表约3km的深度,即去顶量为3km,此阶段的持续时间为4.04MaBP,去顶速率约为0.74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升 去顶热活动 裂变径迹 巴颜喀拉山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巴颜喀拉山东段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1
6
作者 沙淑清 王宗秀 +2 位作者 郭通珍 肖伟峰 杨欣德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1-269,共9页
巴颜喀拉山东段花岗岩直接侵入到已发生褶皱的三叠纪地层中,并被侏罗系年宝组不整合覆盖,其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218~197 Ma.岩石类型主要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岩石具似斑状结构或斑状结构,富铝高钾,富黑云母,含石... 巴颜喀拉山东段花岗岩直接侵入到已发生褶皱的三叠纪地层中,并被侏罗系年宝组不整合覆盖,其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218~197 Ma.岩石类型主要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岩石具似斑状结构或斑状结构,富铝高钾,富黑云母,含石榴子石和电气石等富铝矿物及暗色微细粒闪长质包体的发育为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1.00~1.22,属巴尔巴林划分的CPG型花岗岩类.形成于巴颜喀拉山造山带陆内碰撞造山阶段的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颜喀拉山东段 花岗岩 陆内碰撞造山 锆石SHRIMP年龄
下载PDF
区域化探成果在青海北巴颜喀拉山地区地质填图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白国典 何凯 +3 位作者 琚根社 王坤 王艳慧 李兰兰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9-435,共7页
区域化探成果,尤其是不同元素地球化学图的地质解译,可作为青海北巴颜喀拉山地区地质填图的重要辅助手段,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填图精度。研究发现:某些稀有、稀土元素(如Y、Nb等)以及亲硫元素、铁族元素(如Cu、Zn、Cr、Co、Ni等)在... 区域化探成果,尤其是不同元素地球化学图的地质解译,可作为青海北巴颜喀拉山地区地质填图的重要辅助手段,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填图精度。研究发现:某些稀有、稀土元素(如Y、Nb等)以及亲硫元素、铁族元素(如Cu、Zn、Cr、Co、Ni等)在巴颜喀拉山群不同层位的规律性含量变化,可作为巴颜喀拉山群内部划分以及区域地层对比的重要依据;利用某些元素异常沿断裂呈斑点状、串珠状分布的特点(如Sb、Hg、Bi、Pb等)及较平直的化学分区接触边界(如Sb、Bi、As、Pb等)来推测、填绘断层,尤其在浅覆盖区识别、填绘隐伏断裂和区域性断裂,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化探 地球化学图 地质填图 北巴颜喀拉山地区 巴颜喀拉山群
下载PDF
Spatial variability and its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permafrost soil-moisture on the northern-slope of Bayan Har Mountains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被引量:5
8
作者 cao wei sheng yu +1 位作者 wu ji-chun li ji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12期2406-2419,共14页
The soil moisture movement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material cycle and energy flow among the various geo-spheres in the cold regions.Thus, this research takes the north slope of Bayan Har Mountains in Qinghai-Tibet ... The soil moisture movement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material cycle and energy flow among the various geo-spheres in the cold regions.Thus, this research takes the north slope of Bayan Har Mountains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as a case study.The present study firstly investigates the change of permafrost moisture in different slope positions and depths. Based on this investigation,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permafrost moisture and identifies the key influence factors in different terrain conditions. The method of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 is adopted to identify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oil moisture movemen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il moistur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re revealed by the use of the method of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Due to the terrain slope and the freezing-thawing process, the horizontal flow weakens in the freezing period. The vertical migration of the soil moisture movement strengthens. It will lead to that the soil-moisture content in the up-slope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down-slope. The conclusion is contrary during the melting period. 2) Elevation, soil texture, soil temperature and vegetation coverage are the main environmental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slopepermafrost soil-moisture. 3) Slope, elevation and vegetation coverage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lope-permafrost soil-moisture at the shallow depth of 0-20 cm. It is complex at the middle and lower dep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hai-Tibet Plateau Northern-slope of bayan har mountains PERMAFROST Soil moisture Spatial variability Controlling factors
下载PDF
巴颜喀拉山西段二叠纪古海山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黎敦朋 李新林 +6 位作者 周小康 王向利 李玮 高小平 杜少喜 戴新宇 刘幼骐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96-1002,共7页
在巴颜喀拉盆地西段黄羊岭组中发现了一个长约3km、厚约1295m的玄武岩+碳酸盐岩的隆起建造,具有3个由玄武岩基底加碳酸盐岩盖层组成的双层剖面结构。隆起建造中海相沉积物由下至上从深海相渐变为浅海相,生物化石由浮游生物组合演变为浅... 在巴颜喀拉盆地西段黄羊岭组中发现了一个长约3km、厚约1295m的玄武岩+碳酸盐岩的隆起建造,具有3个由玄武岩基底加碳酸盐岩盖层组成的双层剖面结构。隆起建造中海相沉积物由下至上从深海相渐变为浅海相,生物化石由浮游生物组合演变为浅海造礁生物组合。通过与现代海山的对比,证实巴颜喀拉西段发现的隆起建造属古海山堆积,根据化石的时代确定其为中二叠世的古海山,暗示巴颜喀拉盆地在中二叠世以前存在一个古大洋,其后古大洋逐渐俯冲消减,演化为残留洋盆地,这对巴颜喀拉盆地地质构造演化的研究和构造属性的厘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海山 二叠纪 巴颜喀拉山西段
下载PDF
高密度电法在北巴颜喀拉山夺尔贡玛锑金矿点找矿中的应用
10
作者 马德锡 任喜荣 +1 位作者 宋炯 张保卫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2年第4期498-507,共10页
为了解决制约夺尔贡玛锑金矿区找矿突破(如控矿因素、矿床成因)的问题,采用高密度电法对玛多县夺尔贡玛一带1/20万AS_(乙)^(41)Sb(Au)水系沉积物异常及1/5万Au、As、Sb水系沉积物异常进行检查,重点对夺尔贡玛锑金矿点及外围进行面积性... 为了解决制约夺尔贡玛锑金矿区找矿突破(如控矿因素、矿床成因)的问题,采用高密度电法对玛多县夺尔贡玛一带1/20万AS_(乙)^(41)Sb(Au)水系沉积物异常及1/5万Au、As、Sb水系沉积物异常进行检查,重点对夺尔贡玛锑金矿点及外围进行面积性探测。平面电阻率异常表明,区域性NW向昆仑山口—玛多—甘德—久治断裂在该区被NE向后期断裂错断改造;2组断裂交会部位叠加有高值充电率(极化率)异常,异常长轴方向与区域构造走向一致,主要分布在构造倾向一侧;结合电阻率断面异常,认为这些分布广且强度大的异常主要分布在区域构造与围岩接触带上。此外,优选与锑、金等多金属元素化探异常套合的充电率(极化率)异常作为找矿靶区进行工程验证,经槽探工程揭露了锑金矿体,实现了新的找矿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金矿点 控矿因素 矿床成因 高密度电法 夺尔贡玛 北巴颜喀拉山
下载PDF
巴拉大才地区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志远 乔国栋 +2 位作者 奎明娟 谈晓樱 王伟 《甘肃冶金》 2016年第3期59-65,共7页
巴颜喀拉山巴拉大才花岗岩直接侵入到已发生褶皱的三叠纪地层中,并被侏罗系年宝组不整合覆盖,其锆石LA-MC-ICP-MS PU-Pb年龄为215±1Ma。岩石类型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岩石具似斑状结构或斑状结构,富铝高钾,富黑云母,含石... 巴颜喀拉山巴拉大才花岗岩直接侵入到已发生褶皱的三叠纪地层中,并被侏罗系年宝组不整合覆盖,其锆石LA-MC-ICP-MS PU-Pb年龄为215±1Ma。岩石类型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岩石具似斑状结构或斑状结构,富铝高钾,富黑云母,含石榴子石和电气石等富铝矿物及暗色微细粒闪长质包体的发育为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0.96-1.2,属Maniar(1989)划分的CCG型花岗岩类。形成于巴颜喀拉山造山带陆内碰撞造山阶段的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颜喀拉山巴拉大才 花岗岩 陆内碰撞造山 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可可西里湖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朱迎堂 郭通珍 +7 位作者 彭伟 杨延兴 陈海清 史连昌 王永文 保光普 陈建 韩海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3-548,共6页
在西金乌兰构造带发现新元古代和泥盆纪地层。在巴颜喀拉山群中采获早三叠世和晚三叠世诺利期双壳化石,查明了测区三叠纪巴颜喀拉山群最高层位为诺利期陆棚—海陆交互相沉积。在移山湖及明镜湖一带发现大量泥盆纪基性岩墙群,获得了345.6... 在西金乌兰构造带发现新元古代和泥盆纪地层。在巴颜喀拉山群中采获早三叠世和晚三叠世诺利期双壳化石,查明了测区三叠纪巴颜喀拉山群最高层位为诺利期陆棚—海陆交互相沉积。在移山湖及明镜湖一带发现大量泥盆纪基性岩墙群,获得了345.69Ma±0.91Ma的角闪石Ar-Ar法同位素年龄值。在湖东梁、太阳湖等地新发现钙碱性流纹岩、流纹英安岩及次火山岩,获得2.2Ma锆石U-Pb年龄和6.63Ma±0.07Ma透长石Ar-Ar年龄,为测区最新一期火山活动。在西金乌兰湖及蛇形沟等地发现倾向向南的构造面;根据三叠纪前陆盆地、火山岩浆弧及蛇绿岩等空间配置,结合深部地球物理特征,提出西金乌兰构造混杂岩带构造极性向南俯冲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界 巴颜喀拉山群 诺利期 喜马拉雅期火山岩 西金乌兰构造带
下载PDF
青海西部可可西里湖地区晚三叠世诺利期地层的厘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15
13
作者 朱迎堂 郭通珍 +3 位作者 张雪亭 杨延兴 彭琛 彭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74-479,共6页
三叠纪巴颜喀拉山群是可可西里湖地区最为发育的海相沉积地层,主要分布于可可西里-巴颜喀拉沉积盆地内。通过1∶25万可可西里湖幅区域地质调查,在饮马湖、马兰山一带发现了三叠纪地层最高层位,取得了丰富的沉积岩相资料。采集到大量古... 三叠纪巴颜喀拉山群是可可西里湖地区最为发育的海相沉积地层,主要分布于可可西里-巴颜喀拉沉积盆地内。通过1∶25万可可西里湖幅区域地质调查,在饮马湖、马兰山一带发现了三叠纪地层最高层位,取得了丰富的沉积岩相资料。采集到大量古生物化石,其时代定为晚三叠世诺利期。种种迹象显示,巴颜喀拉山群顶部这套陆棚-海陆交互相的进积型沉积应为该盆地闭合期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可可西里湖地区 三叠纪巴颜喀拉山群 诺利期 陆棚-海陆交互相沉积
下载PDF
东昆仑造山带巴颜喀拉山群ASTER岩性信息提取! 被引量:14
14
作者 宋晚郊 张绪教 +1 位作者 高万里 胡道功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6-123,共8页
巴颜喀拉山群在东昆仑地区分布广泛,岩性复杂,准确划分其岩性对巴颜喀拉山群的地层划分及构造属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东昆仑造山带巴颜喀拉山群地区ASTER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和大气校正后,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矿物指数等岩性信息提取方法... 巴颜喀拉山群在东昆仑地区分布广泛,岩性复杂,准确划分其岩性对巴颜喀拉山群的地层划分及构造属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东昆仑造山带巴颜喀拉山群地区ASTER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和大气校正后,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矿物指数等岩性信息提取方法,获得主成分分析及比值图像;根据不同地质体的影像特征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对研究区的巴颜喀拉山群进行了岩性段的划分。研究发现:分布于南部的上巴颜喀拉山群(T3by)岩性相对单一,主要为灰-深灰色粉砂质板岩和砂岩,在影像上特征不明显,所以仍将其划分为2个岩性段;而分布于研究区北部的原下巴颜喀拉山群(T1by),影像上色调纹理特征差异较大,由此将原来的2段细化分为4段,a段主要为深灰色粉砂岩和千枚岩,b段为灰绿色细砂岩,c段为黄褐色细砂岩,d段为深灰色细砂岩夹板岩。研究结果较好地体现了遥感技术在高原区域岩性划分中的优点,同时为巴颜喀拉山群地层的对比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造山带 巴颜喀拉山群 ASTER 岩性信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