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动力源泉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30
1
作者 李连芬 刘德伟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4-43,共10页
全国统筹是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最高层次。基本养老保险从省级统筹过渡到全国统筹,是解决省级统筹中诸多弊端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完善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在分析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基础上... 全国统筹是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最高层次。基本养老保险从省级统筹过渡到全国统筹,是解决省级统筹中诸多弊端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完善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在分析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指出相比省级统筹,全国统筹更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增强抗风险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指出了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 统筹层次 省级统筹 全国统筹
原文传递
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中的央地关系研究——基于博弈论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22
2
作者 邓悦 汪佳龙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3-12,共10页
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是健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和实现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阻碍基础养老金实现全国统筹的因素包括地区发展差异明显、转制成本带来的财政责任、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冲突等。基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 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是健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和实现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阻碍基础养老金实现全国统筹的因素包括地区发展差异明显、转制成本带来的财政责任、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冲突等。基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模型分析发现,央、地两级政府的最优策略选择会随着假设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地方政府受到"处罚"的力度和中央政府需承担的调整成本直接影响最终的博弈结果。为推进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本文建议:中央政府下放部分财权,建立两级管理体制;加快完成中央调剂金制度,弹性推进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完善政绩考评系统,减小地方利益保护主义的阻力;中央政府需要承担更大的财政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养老金 全国统筹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博弈
下载PDF
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收入再分配给付水平及适度性检验 被引量:22
3
作者 穆怀中 闫琳琳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5,共14页
依据生存公平和劳动公平统一原理,从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及规则分解入手,设定相应的全国统筹计发方案并分析不同方案对高低收入地区的财富分配的影响,同时从宏观适度性、微观适度性以及福利改进角度对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各方案进行评价... 依据生存公平和劳动公平统一原理,从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及规则分解入手,设定相应的全国统筹计发方案并分析不同方案对高低收入地区的财富分配的影响,同时从宏观适度性、微观适度性以及福利改进角度对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各方案进行评价和适度性检验。利用地区间物价差异修正后的全国统筹计发方案,既可以解决劳动力跨统筹范围流转的难题,实现养老保险的地区间收入再分配和地区间基础养老金给付水平适度性的优化,也可在适度区间标准上实现福利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统筹 基础养老金 给付水平 适度性 收入再分配
下载PDF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现状和抉择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元刚 李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1年第6期16-23,共8页
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处于省级及以下统筹格局,这一格局导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劳动力难于合理流动、养老保险基金使用效率低下、财政负担加重和容易酿成社会风险等各种突出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必须实行全国统筹。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 统筹层次 省级统筹 全国统筹
下载PDF
养老保险、城市融入意愿与农民工消费水平 被引量:9
5
作者 郝演苏 周佳璇 《消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45,共10页
本文采用2016年北京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解决自选择问题,考察了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对北京市农民工消费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投保基本养老保险可以显著提升农民工消费水平约5至7个百分点。为进一步探讨... 本文采用2016年北京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解决自选择问题,考察了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对北京市农民工消费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投保基本养老保险可以显著提升农民工消费水平约5至7个百分点。为进一步探讨养老保险影响消费的作用机制,本文引入农民工城市融入意愿这一中介变量,研究发现养老保险参保对农民工在京购房及居留意愿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在京购房和居留等城市融入意愿的提高又可以显著促进农民工在京消费。因此本文认为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可能通过提升农民工城市融入意愿这一渠道进而提高其在京消费水平。此外,对京内、京外参保及未参保农民工进行分样本回归发现,京内参保农民工的消费弹性和边际消费倾向最大,而异地参保农民工的相应回归系数最小。因此,提升农民工群体的养老保险覆盖率,增强其城市融入意愿对农民工消费需求的扩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 消费水平 城市融入 农民工
原文传递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计发标准评估与厘定 被引量:8
6
作者 尹海燕 海龙 《西北人口》 CSSCI 2015年第3期76-80,共5页
作为新农保制度设计的重要内容,基础养老金计发标准将直接影响到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权益。然而,现行基础养老金计发标准设置过低且缺乏调待机制,面临难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存需要的风险。基于此,本文在明确基础养老金适度水平... 作为新农保制度设计的重要内容,基础养老金计发标准将直接影响到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权益。然而,现行基础养老金计发标准设置过低且缺乏调待机制,面临难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存需要的风险。基于此,本文在明确基础养老金适度水平的内涵的基础上,运用ELES模型测算出2012~2021年新农保基础养老金适度水平,为核定基础养老金水平提供依据和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保 基础养老金 计发标准
下载PDF
基本养老保险服务均等化区域差异分析——陕西省省级统筹前后的对比 被引量:8
7
作者 周明 《社会保障研究》 2011年第1期50-56,共7页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质在于缩小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养老保险,其均等化要求在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享有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大体相等。通过实证对比分析,实行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后...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质在于缩小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养老保险,其均等化要求在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享有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大体相等。通过实证对比分析,实行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后,陕西省11个地市间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水平差距比省级统筹前大大减少,养老保险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一阶段的目标初步实现。下一阶段政策的重点应该转为缩小养老保险和其他公共服务不同人群间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省级统筹 区域差异
下载PDF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区域比较研究——以陕西省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周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9,共5页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质在于缩小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养老保险,其均等化要求在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享有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大体相等。通过实证对比分析,实行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后...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质在于缩小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养老保险,其均等化要求在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享有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大体相等。通过实证对比分析,实行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后,陕西省11个地市间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水平差距比省级统筹前大大减少,养老保险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一阶段的目标初步实现,下一阶段政策的重点在于尽快实行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省级统筹 区域差异
下载PDF
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保障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疆统计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甘晓成 蔡瑶瑶 +1 位作者 肖鸿波 艾力飞热·阿不都古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2期1-9,共9页
基于2014年至2019年新疆相关统计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与主成分分析法对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的保障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算与分析。研究结论表明:自“城居保”与“新农保”合并以来,新疆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年人均发放金额由2014年... 基于2014年至2019年新疆相关统计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与主成分分析法对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的保障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算与分析。研究结论表明:自“城居保”与“新农保”合并以来,新疆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年人均发放金额由2014年的1 290元增长到2019年的1 740元,但其需求导向较为模糊,待遇水平较低,未能实现基础养老金“保基本”的目标;其待遇水平与人均可支配收入、老龄人口抚养比以及城镇化水平的联动还不够充分。据此,文章从科学合理划分城乡居民的消费层次、分层提高基础养老金的发放水平、健全新疆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待遇动态调整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保 基础养老金保障水平 保基本
下载PDF
基础养老金统筹层次提升中政策执行风险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丽丽 顾爱华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6-104,共9页
贯彻落实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需要完美的制度设计和有效的政策执行。统筹层次提升中政策执行风险的增加不但会加重中央政府的财政负担,也给养老保险制度带来更多的风险与挑战。构建养老金收支平衡模型,探讨地方政府政策执行风险及其... 贯彻落实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需要完美的制度设计和有效的政策执行。统筹层次提升中政策执行风险的增加不但会加重中央政府的财政负担,也给养老保险制度带来更多的风险与挑战。构建养老金收支平衡模型,探讨地方政府政策执行风险及其成因,完善体制建设、引入利益驱动和加强监管对于控制地方政府政策执行风险,保障全国统筹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养老金 统筹层次 地方政府 政策执行
原文传递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渐进式”改革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20
11
作者 孙维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25,共11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受到极大挑战,部分省份陆续出现累计结余赤字。提高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也就是要在尽量长的时间内让基金收入可以覆盖支出。从制度设计角度来看,实现全国统筹可以在全...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受到极大挑战,部分省份陆续出现累计结余赤字。提高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也就是要在尽量长的时间内让基金收入可以覆盖支出。从制度设计角度来看,实现全国统筹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调节基金收支是现阶段提高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的根本办法,而推进省级统筹、建立中央调剂制度、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是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国统筹的重要“渐进式”改革措施,笔者在客观评价分析上述改革措施实施进展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政策建议和配套改革措施,包括合理划分政府间基本养老保险中事权与支出责任、健全省以下基金收支责任考核、加强划转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省级统筹 中央调剂制度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下载PDF
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障碍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雪 陈元刚 汤华然 《科学发展》 CAS 2010年第8期95-102,共8页
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我国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但不同地区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经济水平、人口结构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以及业已形成的地方利己主义行为,严重阻碍了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实现。通过对基本养老保险全国... 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我国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但不同地区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经济水平、人口结构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以及业已形成的地方利己主义行为,严重阻碍了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实现。通过对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障碍进行研究,得出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区域差距和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职责,有利于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 全国统筹 障碍
下载PDF
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志凯 金明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3-117,124,共6页
养老保险制度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筹的过程,缴费基数由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变为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会对省内不同地区不同收入阶层的退休福利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以养老金替代率作为测算指标,对省级统筹... 养老保险制度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筹的过程,缴费基数由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变为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会对省内不同地区不同收入阶层的退休福利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以养老金替代率作为测算指标,对省级统筹后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省级统筹能进一步改善收入再分配的状况,提高欠发达地区所有人群的养老金水平,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会损害发达地区低收入人群的养老金水平。通过相应的法律规定、制度设计和基金管理的完善可以推动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进程,并改善收入再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 省级统筹 收入再分配效应 养老金替代率
下载PDF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11
14
作者 胡芳肖 张美丽 郭春艳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3期73-79,共7页
充分发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对保障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水平,实现老有所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总结分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界定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及其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内涵,确定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收入再分配效应... 充分发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对保障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水平,实现老有所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总结分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界定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及其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内涵,确定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收入再分配效应的衡量指标;然后,从不同收入家庭、不同行业、不同区域角度,对陕西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陕西省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不同收入的家庭和人群间具有负的再分配效应;在行业和地区间具有正的再分配效应。根据分析结果,结合体现养老金社会公平的原则,提出了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收入再分配效应 统筹层次
下载PDF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影响因素的分析--基于河南省某市的调查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都闪闪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1-118,共8页
针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中存在的参保居民缴费水平低的问题,基于河南省某地级市近500户居民的入户调研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居民参保缴费的... 针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中存在的参保居民缴费水平低的问题,基于河南省某地级市近500户居民的入户调研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居民参保缴费的因素不尽相同。其中,个人变量中的户籍、年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四个变量对农户缴费档次的选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家庭变量中的月均收入和子女个数对农户缴费档次的选择有显著影响;政策因素中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及养老待遇了解度、宣传程度以及知晓途径对农户缴费档次的选择有明显影响。同时从这些影响因素入手,提出了提高农民参保缴费积极性、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缴费现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待遇水平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巴曙松 李羽翔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13,共11页
近年来,针对不同参保群体,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直呈现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两种制度共存的局面。在同一框架内,以总替代率、净替代率、总相对水平、净相对水平四个指标为工具,利用精算模型测算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近年来,针对不同参保群体,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直呈现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两种制度共存的局面。在同一框架内,以总替代率、净替代率、总相对水平、净相对水平四个指标为工具,利用精算模型测算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结果显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存在性别差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存在城乡差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高于城乡居民。对影响待遇水平的退休年龄、投资收益率和待遇增长机制三项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这三项因素对两种制度的待遇水平都具有重要影响,对城镇职工养老制度影响大于城乡居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替代率 相对水平
原文传递
养老保险费率下降、缴费遵从度与企业异质性反应——基于全国税收调查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绍阳 佘楷文 周博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6-79,共14页
"减税降费"有利于纾困中小企业和稳定就业,也有利于形成全覆盖和可持续的社保体系,还能够有效促进共同富裕。对过往养老保险降费政策进行科学评估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本文以... "减税降费"有利于纾困中小企业和稳定就业,也有利于形成全覆盖和可持续的社保体系,还能够有效促进共同富裕。对过往养老保险降费政策进行科学评估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浙江省出台的基本养老保险降费政策为切入点,使用双重差分方法全面评估了降费对企业的参保行为、人均薪资、雇佣和投资水平的影响。本文稳健地发现降费政策主要通过提高企业缴费遵从度这一途径对企业的参保行为产生影响。一方面,降低政策缴费率使得企业参保遵从度上升,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和大中规模的民营企业;另一方面,降低政策缴费率对企业人均薪资和投资水平均有正向影响,其中国有企业雇佣了更多的职工而非国有企业提高了职工工资和投资水平。本文的研究表明,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可以大幅增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有稳就业、促投资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税降费 遵从度 雇佣人数 投资水平
原文传递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目标待遇与水平测度——以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六省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振振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3-102,共10页
明确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保基本”的目标定位与内涵,以中国东中西部六省为例,运用“标准消费人”+“扩展线性支出”组合方法,测算2018年中央最低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六省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保基本”的待遇水平。在此... 明确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保基本”的目标定位与内涵,以中国东中西部六省为例,运用“标准消费人”+“扩展线性支出”组合方法,测算2018年中央最低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六省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保基本”的待遇水平。在此基础上,以物价消费指数为依据,预测2019—2023年中央最低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以及东中西部六省基础养老金“保基本”的待遇水平。通过研究可知:第一,中央层面,2018年中央实施的最低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偏低,尚不能保障农村老年人“食品”的基本消费支出;第二,“中央+地方”层面,尽管2018年东中西部六省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稍有偏低,与理论层面“保基本”制度目标还有一定空间,但是部分地区已实现对本地农村老年人最低的“食品”消费支出的最低保障;第三,初步估计,2020年中央确定的最低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应至少达到119元/月才能实现其制度目标。最后,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目标待遇 水平测度 标准消费人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下载PDF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合理增长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思远 林闽钢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8,共15页
在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面临保障水平较低、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尚不健全等主要问题。以江苏省为例,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合理保险水平下限和上限进行测定。经过测算2016—2020年合理保险水平下限在611.71元/月至... 在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面临保障水平较低、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尚不健全等主要问题。以江苏省为例,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合理保险水平下限和上限进行测定。经过测算2016—2020年合理保险水平下限在611.71元/月至771.00元/月之间,上限在880.34元/月至1239.37元/月之间,为此设定合理替代率下限为40.73%,上限为60.97%。与实际值比较后发现:合理保险水平下限远超实际保险水平最低值,待遇提标措施强力介入后,预估保险水平较高值可能超过合理保险水平上限。为此,从提高缴费水平至合理区间和建立基础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机制两个主要方面提出具体提标方案。建议根据不同缴费年限,设置较高合理缴费区间下限为2704~4656元/年,上限为4441~7504元/年,较低合理缴费区间下限为542~2142元/年,上限为2279~7504元/年;建议以上年度CPI的60%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的100%共同确定基础养老金指数化待遇调整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合理保险水平 合理缴费区间 指数化待遇调整机制
原文传递
浙江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及统筹情况调研报告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良初 +2 位作者 李三秀 王敏 孙维 《财政科学》 2018年第2期89-95,共7页
浙江省2009年起开始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行较为平稳,但该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基金收支平衡压力日益增大,可持续性不容乐观,同时制度设计缺少必要的激励机制。基于此,本文提出完善社会保障... 浙江省2009年起开始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行较为平稳,但该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基金收支平衡压力日益增大,可持续性不容乐观,同时制度设计缺少必要的激励机制。基于此,本文提出完善社会保障风险准备金制度,加强征缴管理力度,强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激励机制,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养老保险省级调剂金统筹制度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 省级统筹 调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