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各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分布特征与驱动机制,引入重心模型分析2000—2017年我国NPP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结合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定量区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NPP的...为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各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分布特征与驱动机制,引入重心模型分析2000—2017年我国NPP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结合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定量区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NPP的相对作用。结果表明:(1)2000—2017年全国NPP均值为325.86 g C/m^(2),整体呈现出南方高北方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特点。(2)近18年全国与各陆地生态系统NPP均呈现增长趋势,全国NPP增长速率为4.4597 g C m^(-2)a^(-1),总净增加约0.391 Pg C。空间上全国与森林、草地、荒漠生态系统的NPP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农田与城市生态系统的NPP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表明NPP在该方向上的增速和增量最大。(3)全国NPP在华北、西北地区与四川盆地主要受降水的影响,在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东部主要受气温的影响,各陆地生态系统之间城市生态系统NPP对降水响应的敏感度相对最高,荒漠生态系统NPP对温度响应的敏感度相对最高。(4)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全国NPP变化的贡献分别约占56%和44%,各陆地生态系统的NPP也表现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大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此外气候变化对荒漠生态系统NPP的影响最大,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小,人类活动对各陆地生态系统NPP的影响大小则相反。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制定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展开更多
利用HYDE version 3.1提供的耕地格点数据,以重心变化模型、单一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垦殖率和RBF神经网络为基础,对近300年来黄土高原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80年是耕地面积和垦殖率格局变化的转折点,之后耕地面...利用HYDE version 3.1提供的耕地格点数据,以重心变化模型、单一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垦殖率和RBF神经网络为基础,对近300年来黄土高原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80年是耕地面积和垦殖率格局变化的转折点,之后耕地面积增加迅速,重心向西南大距离移动,垦殖率上升速度大幅度提高;(2)1980年之前,在不同海拔与坡度上耕地面积随时间变化的波动较小;自1980年,海拔较低坡度较小地带的耕地比重大幅度减小,而海拔较高坡度较大地带的耕地比重明显增加,耕地格局依此规律大幅度调整;(3)黄土高原各县区(旗)耕地面积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并表现出一定的方向性;(4)预测2020年东南—西北地区土地垦殖强度的差别仍然较大.展开更多
文摘为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各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分布特征与驱动机制,引入重心模型分析2000—2017年我国NPP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结合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定量区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NPP的相对作用。结果表明:(1)2000—2017年全国NPP均值为325.86 g C/m^(2),整体呈现出南方高北方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特点。(2)近18年全国与各陆地生态系统NPP均呈现增长趋势,全国NPP增长速率为4.4597 g C m^(-2)a^(-1),总净增加约0.391 Pg C。空间上全国与森林、草地、荒漠生态系统的NPP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农田与城市生态系统的NPP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表明NPP在该方向上的增速和增量最大。(3)全国NPP在华北、西北地区与四川盆地主要受降水的影响,在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东部主要受气温的影响,各陆地生态系统之间城市生态系统NPP对降水响应的敏感度相对最高,荒漠生态系统NPP对温度响应的敏感度相对最高。(4)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全国NPP变化的贡献分别约占56%和44%,各陆地生态系统的NPP也表现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大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此外气候变化对荒漠生态系统NPP的影响最大,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小,人类活动对各陆地生态系统NPP的影响大小则相反。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制定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文摘利用HYDE version 3.1提供的耕地格点数据,以重心变化模型、单一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垦殖率和RBF神经网络为基础,对近300年来黄土高原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80年是耕地面积和垦殖率格局变化的转折点,之后耕地面积增加迅速,重心向西南大距离移动,垦殖率上升速度大幅度提高;(2)1980年之前,在不同海拔与坡度上耕地面积随时间变化的波动较小;自1980年,海拔较低坡度较小地带的耕地比重大幅度减小,而海拔较高坡度较大地带的耕地比重明显增加,耕地格局依此规律大幅度调整;(3)黄土高原各县区(旗)耕地面积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并表现出一定的方向性;(4)预测2020年东南—西北地区土地垦殖强度的差别仍然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