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沿海省区海洋生态效率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9
1
作者 盖美 展亚荣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6-625,共10页
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中国沿海11省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海洋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借助重心模型定量刻画了2001~2015年沿海省区海洋生态效率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并基于VAR模型探究空间格局演化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 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中国沿海11省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海洋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借助重心模型定量刻画了2001~2015年沿海省区海洋生态效率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并基于VAR模型探究空间格局演化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①沿海省区海洋生态效率呈现上升趋势,天津、上海、江苏、福建、广东海洋生态效率由相对无效跃升至相对有效,辽宁、山东、海南由相对无效上升至相对低效,河北、浙江、广西始终处于相对无效水平。②海洋生态效率重心移动路径可分为"2001~2006年东北方向迁移阶段"和"2006~2015年西南方向迁移阶段",但重心移动范围主要位于长三角地区。③针对海洋生态效率空间格局演化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海洋产业结构对海洋生态效率的影响呈正负波动态势但以正向促进为主,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负向作用不断减弱;海洋科技水平对海洋生态效率会产生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和持续效益,在海洋生态效率变动的初期刺激作用尤为强烈;环境规制作为末端处理对海洋生态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效率 重心模型 VAR模型 沿海省区
下载PDF
基于重心模型的安徽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匹配度分析 被引量:32
2
作者 荣慧芳 方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4-41,共8页
研究目的:以2005—2014年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为基础,运用重心模型测算安徽省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匹配度,探讨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为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环境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熵值法、重心模型。研究结果:(1)安... 研究目的:以2005—2014年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为基础,运用重心模型测算安徽省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匹配度,探讨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为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环境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熵值法、重心模型。研究结果:(1)安徽省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地区差异显著,生态环境质量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呈下滑趋势,"凸""凹"相致,逆向明显;(2)城镇化重心与生态环境重心在东西方向的偏移幅度明显大于南北方向的偏移幅度;(3)城镇化重心、生态环境重心均向西南偏移,但前者的变化过程较后者更为明显;(4)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匹配度演化轨迹均呈M型,但整体匹配性较差,匹配年份仅占22.22%,平均匹配度仅为-0.1605。研究结论:2005—2014年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状态整体处于较不匹配状态,提高城镇土地利用绩效,坚持集约、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未来安徽省城镇化演进中破解环境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 城镇化 生态环境 匹配度 重心模型 安徽省
下载PDF
2005-2019年洞庭湖平原耕地面源污染迁移轨迹及空间格局 被引量:22
3
作者 丁学谦 吴群 +1 位作者 文高辉 张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58-266,共9页
洞庭湖平原因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导致严重的耕地面源污染问题,揭示洞庭湖平原近10余年耕地面源污染迁移轨迹及空间格局,可为洞庭湖平原下一步科学防治耕地面源污染提供参考。该研究以洞庭湖平原湖南省部分的21个区(县、市)为实例,利... 洞庭湖平原因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导致严重的耕地面源污染问题,揭示洞庭湖平原近10余年耕地面源污染迁移轨迹及空间格局,可为洞庭湖平原下一步科学防治耕地面源污染提供参考。该研究以洞庭湖平原湖南省部分的21个区(县、市)为实例,利用清单分析法构建农田化肥、人畜排泄物和农田固废3类污染单元,测算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总氮(Total Nitrogen,TN)和总磷(Total Phosphorus,TP)3类污染物排放情况,并运用空间分析、重心模型和冷热点分析研究2005-2019年洞庭湖平原耕地面源污染轨迹迁移变化及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从时序上看,2005-2019年间3类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总体上均呈现下降趋势;从空间分布上看,COD排放强度等级分布更为集中,洞庭湖平原耕地面源污染程度呈现出“东部>西部>中部”的空间格局;2)从重心模型分析来看,3类污染物排放强度重心在东西方向上的移动更显著,并且重心移动速度呈现阶段变化;3)从冷热点分析来看,3类污染物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性显著,COD最为明显,TP次之,TN最小,热点区域大多分布于洞庭湖平原东部,冷点区域大多分布于洞庭湖平原中部。研究说明了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洞庭湖平原耕地面源污染情况有所好转,并且各地区耕地面源污染程度和治理都具有差异性,为今后因地制宜地治理耕地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耕地 污染 清单分析法 重心模型 冷热点分析 时空演变 洞庭湖平原
下载PDF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4
作者 涂海洋 古丽·加帕尔 +2 位作者 于涛 李旭 陈柏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19-1233,共15页
为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各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分布特征与驱动机制,引入重心模型分析2000—2017年我国NPP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结合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定量区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NPP的... 为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各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分布特征与驱动机制,引入重心模型分析2000—2017年我国NPP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结合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定量区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NPP的相对作用。结果表明:(1)2000—2017年全国NPP均值为325.86 g C/m^(2),整体呈现出南方高北方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特点。(2)近18年全国与各陆地生态系统NPP均呈现增长趋势,全国NPP增长速率为4.4597 g C m^(-2)a^(-1),总净增加约0.391 Pg C。空间上全国与森林、草地、荒漠生态系统的NPP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农田与城市生态系统的NPP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表明NPP在该方向上的增速和增量最大。(3)全国NPP在华北、西北地区与四川盆地主要受降水的影响,在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东部主要受气温的影响,各陆地生态系统之间城市生态系统NPP对降水响应的敏感度相对最高,荒漠生态系统NPP对温度响应的敏感度相对最高。(4)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全国NPP变化的贡献分别约占56%和44%,各陆地生态系统的NPP也表现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大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此外气候变化对荒漠生态系统NPP的影响最大,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小,人类活动对各陆地生态系统NPP的影响大小则相反。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制定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净初级生产力 重心模型 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 驱动机制
下载PDF
基于重心模型的粮食生产与水资源时空耦合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楚杰 李晓云 聂媛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26-1036,共11页
随着水资源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水资源约束下的粮食安全问题也愈发受到关注。为更加清晰地认识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之间的矛盾,文章首先对全国粮食产量与水资源总量进行了时空分布分析,其次运用重心模型从全国和区域层面对1999—2018年粮... 随着水资源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水资源约束下的粮食安全问题也愈发受到关注。为更加清晰地认识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之间的矛盾,文章首先对全国粮食产量与水资源总量进行了时空分布分析,其次运用重心模型从全国和区域层面对1999—2018年粮食生产重心与水资源重心的演变趋势、时空耦合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粮食生产重心在1999—2018年间整体上向东北方向移动了238.78 km,在全国和区域层面均出现了北移的趋势;我国水资源重心始终位于粮食生产重心西南方向,移动范围不大。2)从全国层面看,研究期间粮食生产与水资源双要素重心的空间距离增加,整体上空间重叠性下降,但近几年空间距离增加趋势趋于平缓;双要素重心的变动一致性指数均值为-0.06,呈较不匹配状态,但2014—2018年间指数均值为0.14,耦合性略有增强。3)从区域层面看,结合双要素重心的空间距离与变动一致性指数,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时空耦合程度较强,西北地区较弱。通过合理规划粮食生产与水资源利用格局、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等途径,有利于缓解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之间的紧张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 水资源 重心模型 时空耦合
原文传递
2001—2020年云南省PM_(2.5)时空格局及演变分析
6
作者 赵平伟 龚丽军 《河南科学》 2024年第2期263-271,共9页
基于重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利用卫星遥感、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生成的2001—2020年近地表大气污染物数据集中的PM_(2.5)浓度数据集,综合分析云南省2001—2020年PM_(2.5)浓度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其空间异质性成因.结果表明:①以2... 基于重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利用卫星遥感、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生成的2001—2020年近地表大气污染物数据集中的PM_(2.5)浓度数据集,综合分析云南省2001—2020年PM_(2.5)浓度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其空间异质性成因.结果表明:①以2013年为拐点,前13年PM_(2.5)浓度缓慢增长,后7年则急剧下降.主导区间近地面层大气中PM_(2.5)浓度于2015年发生明显变化,由25~35μg/m^(3)和35~50μg/m^(3)变为15~25μg/m^(3)和25~35μg/m^(3).②后7年年均PM_(2.5)浓度较前13年大幅减弱,滇西北和滇中地区减弱程度较滇西南和滇南地区明显,使得研究时段PM_(2.5)浓度重心南移19.8 km.③乡镇PM_(2.5)浓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但相关强度随时间减弱;2015年和2020年PM_(2.5)浓度高—高集聚的热点区域较前面年份扩张明显,基本覆盖滇西南和滇南区域;低—低集聚冷点区域成片分布于滇西北至滇中北部.④气象要素、地理位置、地形因子和上风方生物质燃烧释放的污染物影响差异,是造成云南省大气中PM_(2.5)浓度时空格局及演变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时空格局 演变 重心模型 空间自相关
下载PDF
山地旅游目的地“三生”系统耦合协调时空演化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7
作者 李锦宏 曾雪 车旭航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8,共8页
以贵州省9个市(州)为例,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TOPSIS法对该区三大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再基于重心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三生”系统的时空耦合态势。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贵州省各市(... 以贵州省9个市(州)为例,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TOPSIS法对该区三大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再基于重心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三生”系统的时空耦合态势。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贵州省各市(州)“三生”系统的发展水平不一致,其综合评价指数差异显著。(2)“三生”系统的重心一直位于贵阳市境内,但偏移方向有所不同;“三生”系统两两之间空间耦合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生产—生活”系统、“生活—生态”系统、“生产—生态”系统。(3)从时间上看,“三生”系统耦合协调度以波动上升和保持稳定为主,空间上呈现出以贵阳、遵义为核心的“核心—边缘”式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旅游 “三生”系统 重心模型 时空耦合 贵州省
下载PDF
近300年来黄土高原耕地时空变化及预测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小燕 任志远 张翀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100,共7页
利用HYDE version 3.1提供的耕地格点数据,以重心变化模型、单一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垦殖率和RBF神经网络为基础,对近300年来黄土高原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80年是耕地面积和垦殖率格局变化的转折点,之后耕地面... 利用HYDE version 3.1提供的耕地格点数据,以重心变化模型、单一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垦殖率和RBF神经网络为基础,对近300年来黄土高原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80年是耕地面积和垦殖率格局变化的转折点,之后耕地面积增加迅速,重心向西南大距离移动,垦殖率上升速度大幅度提高;(2)1980年之前,在不同海拔与坡度上耕地面积随时间变化的波动较小;自1980年,海拔较低坡度较小地带的耕地比重大幅度减小,而海拔较高坡度较大地带的耕地比重明显增加,耕地格局依此规律大幅度调整;(3)黄土高原各县区(旗)耕地面积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并表现出一定的方向性;(4)预测2020年东南—西北地区土地垦殖强度的差别仍然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重心模型 RBF神经网络 黄土高原
下载PDF
中国耕地面积-粮食产量重心迁移轨迹特征及空间错位关系
9
作者 王楠 陈从喜 +6 位作者 郭文华 李士伟 齐书花 朱先云 苏宇 李政 高宇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0,共8页
为了探究粮食资源和耕地利用效率的协调统一,利用2000—2019年中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数据,以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重心模型和空间错位指数,系统分析全国耕地面积、粮食产量重心迁移轨迹特征及空间错位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内耕地面积... 为了探究粮食资源和耕地利用效率的协调统一,利用2000—2019年中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数据,以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重心模型和空间错位指数,系统分析全国耕地面积、粮食产量重心迁移轨迹特征及空间错位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内耕地面积重心与粮食产量重心变化方向不尽相同,耕地面积重心从河南省博爱县向东北移动,而粮食产量重心则先从河南省舞阳县向东北后再向东向平移;全国的粮食产量和耕地面积主要集中在中水平区和中低水平区,且由东到西呈现正向错位到负向错位的分布特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受资源禀赋影响较大,但经济发展水平、人口、降水量和积温水平等因素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粮食产量 重心模型 空间错位指数
下载PDF
1965-2015年毛乌素沙地人类活动强度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森 王涛 颜长珍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0-337,共8页
利用多源遥感数据,提取毛乌素沙地1965-2015年8期土地覆被动态变化信息,构建人类活动强度模型,探讨区域人类活动强度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50 a来毛乌素沙地人类活动强度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1995年以前毛乌素沙地人类活动强度处于中... 利用多源遥感数据,提取毛乌素沙地1965-2015年8期土地覆被动态变化信息,构建人类活动强度模型,探讨区域人类活动强度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50 a来毛乌素沙地人类活动强度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1995年以前毛乌素沙地人类活动强度处于中等强度,1995年以后人类活动强度变为较高强度;50 a来毛乌素人类活动强度变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1965-1990年为缓慢增加阶段,1990-1995年为显著增加阶段,1995-2000年为缓慢增加阶段,2000-2015年为迅速增加阶段;毛乌素沙地人类活动强度呈自西向东逐渐增强的趋势;通过人类活动重心模型计算,50 a来研究区内人类活动强度迁移速度越来越快,主要与人类改造地表能力的增强以及生态保护政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人类活动强度 建设用地当量 土地覆被 重心迁移模型
下载PDF
2015—2020年汾渭平原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及人口暴露 被引量:1
11
作者 洪炜林 苗雨青 +4 位作者 贾雪莹 孙方虎 罗浩 洪慧娟 王梦醒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5期457-465,共9页
基于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分析平台发布的PM_(2.5)、PM_(10)、SO_(2)、NO_(2)、CO、O_(3)长期监测数据,采用统计分析、重心模型等方法探讨了2015—2020年汾渭平原3省11个地级市的6种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各城市常住人口数据... 基于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分析平台发布的PM_(2.5)、PM_(10)、SO_(2)、NO_(2)、CO、O_(3)长期监测数据,采用统计分析、重心模型等方法探讨了2015—2020年汾渭平原3省11个地级市的6种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各城市常住人口数据,评估了主要大气污染物PM_(2.5)和O_(3)的人口暴露数量。结果表明:(1)影响汾渭平原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PM_(2.5)、PM_(10)、O_(3),而SO_(2)、NO_(2)、CO污染程度并不明显。(2)各污染物均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PM_(2.5)、PM_(10)、SO_(2)、NO_(2)、CO夏秋季节浓度较低、冬春季节浓度较高,峰值一般出现在1月份,最低值一般出现在7月份,而O_(3)浓度则表现出与上述污染物相反的季节特征。(3)空间上看,这6年来汾渭平原南部污染状况要比北部严重,PM_(2.5)的重心较为集中,O_(3)的重心分布较为分散。细粒子、移动源污染对平原的空气质量影响较大。(4)研究期内PM_(2.5)的人口暴露得到有效控制,暴露在O_(3)浓度超标情况下的人口呈上升趋势,O_(3)成为威胁汾渭平原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汾渭平原 时空分布 重心模型 人口暴露数量
下载PDF
我国畜牧产业集聚的时空变迁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郝瑶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81-186,共6页
文章采用区位熵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重心模型对2002—2021年我国畜牧产业集聚时空变迁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究畜牧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2—2021年我国畜牧产业集聚程度呈现不断提升趋势,畜牧产业集... 文章采用区位熵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重心模型对2002—2021年我国畜牧产业集聚时空变迁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究畜牧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2—2021年我国畜牧产业集聚程度呈现不断提升趋势,畜牧产业集聚重心长期集中在河南和四川地区,畜牧产业逐渐由东部向中部地区集聚。技术投入、产业关联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环境均对畜牧产业集聚具有正向影响,而劳动力数量对畜牧产业集聚的影响不显著。因此,文章提出加快推动畜牧产业集群化发展,驱动优质畜牧产业要素向中部地区偏移,强化畜牧产业集聚政策支持的建议,为推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产业集聚 区位熵指数 空间基尼系数 重心模型
下载PDF
全运会历史以来省际竞技体育实力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石金毅 范媛媛 +1 位作者 黄跃飞 刘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9-660,共12页
以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为省级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59年—2017年13届全运会奖牌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地理空间分析方法,从时空角度对60 a来我国竞技体育实力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竞技体... 以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为省级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59年—2017年13届全运会奖牌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地理空间分析方法,从时空角度对60 a来我国竞技体育实力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竞技体育实力水平等级分区中80%为中低水平区,高水平区仅占20%.东、中、西地区差异明显,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逐步递减的特征.2)各省级地区竞技体育实力的绝对差距呈现扩大趋势,相对差距呈现缩小趋势.省际竞技体育实力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略有改善,但幅度不大.3)我国竞技体育实力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重心聚集在鲁、豫、皖三省的空间范围内,呈现向东南方向移动的趋势.4)从2005年全运会开始,我国竞技体育实力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呈现出相邻省级地区"高—高"、"低—低"聚集分布的特征.在60 a的发展历程里,东北地区经历了"强—弱—强"的过程,中部地区与之相反,经历了"弱—强—弱"的过程,东部地区是逐渐增强的过程,而西部地区则是一直处于弱势状态.HH和LL类型分别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集聚,LH类型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HL类型分布比较分散,四大地区均有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实力 全运会 时空动态 重心模型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下载PDF
中文核心期刊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海龙 谢亚林 +1 位作者 王虎 李曼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3-251,共9页
选取1992—2017年版中文核心期刊(简称核心期刊),运用Moore结构值测算其内部结构变化,利用重心模型计算重心位置,通过GIS可视化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评估影响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分析其时空分异的影... 选取1992—2017年版中文核心期刊(简称核心期刊),运用Moore结构值测算其内部结构变化,利用重心模型计算重心位置,通过GIS可视化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评估影响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分析其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2—2017年版核心期刊数量经历“下降−上升−逐步稳定”的发展过程,以“胡焕庸线”为界东西分异明显,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聚”的空间特征;内部结构变化普遍存在且程度不一,西部地区变化明显高于东中部;核心期刊重心呈东部集聚态势,阶段性特征显著;核心期刊空间分异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因素会因时而变、因区而变,科技因素是核心期刊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和教育影响力次之,社会和政策是影响其分布的一般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 Moore结构值 重心模型 地理探测器模型
下载PDF
安徽省耕地非农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迁移路径
15
作者 吴潇竞 杨名成 《价值工程》 2023年第34期166-168,共3页
研究目的:为有效应对安徽省耕地非农化问题,探究县域耕地非农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迁移路径。研究方法:以1990-2020年共7年的安徽省LUCC数据为基础,借助ArcGIS软件,引入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模型,探究耕地非农化的时空演变及迁移路径。研... 研究目的:为有效应对安徽省耕地非农化问题,探究县域耕地非农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迁移路径。研究方法:以1990-2020年共7年的安徽省LUCC数据为基础,借助ArcGIS软件,引入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模型,探究耕地非农化的时空演变及迁移路径。研究结果:1990-2020年期间,安徽省县域耕地非农化重心空间路径表现为“y”型形态,呈现出先远离后靠近的态势。研究结论:揭示了安徽省县域耕地非农化近30年来的时空演变及迁移趋势,以期为政府部门掌握耕地非农化趋势提供一定参考,从而更好保护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农化 时空演变 迁移路径 重心模型 安徽省
下载PDF
基于重心模型的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匹配度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悠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46-150,共5页
以江苏省2007~2016年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各项指标为基础,采用熵值法对权重进行了确定,运用重心模型对江苏省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匹配度进行了模拟与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生态环境指数区际差异显著,两者呈... 以江苏省2007~2016年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各项指标为基础,采用熵值法对权重进行了确定,运用重心模型对江苏省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匹配度进行了模拟与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生态环境指数区际差异显著,两者呈较强负相关关系,预示在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同时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利用土地 生态环境 重心模型 匹配度 江苏省
下载PDF
关于水资源输运问题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少帅 刘奥强 毛思奇 《中国科技信息》 2014年第10期25-27,共3页
目前国内水资源较为短缺,城市用水紧张。针对此问题,水资源的跨流域调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城市的调水问题建立了数学模型,从数学角度设计了主要的调水路线,其基本思想是从丰水区域的河流向缺水区域的集中点进行调水,综合考虑输运成... 目前国内水资源较为短缺,城市用水紧张。针对此问题,水资源的跨流域调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城市的调水问题建立了数学模型,从数学角度设计了主要的调水路线,其基本思想是从丰水区域的河流向缺水区域的集中点进行调水,综合考虑输运成本等问题,优先调运最近的水资源。本文利用软件LINGO和MATLAB求解最优化模型,达到成本最低、收益最大的目的。本文还提出"重心模型",用于计算缺水区域的集中点,即"重心",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输运 回归分析 最优化 重心模型
下载PDF
中国生猪养殖的不平衡性及其时空演变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文显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8期85-95,共11页
生猪养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取2004—2018年中国31个省份(港澳台除外)的面板数据,定量测度了中国生猪养殖的不平衡性及其时空演变。结果表明,①中国生猪养殖呈现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主要生猪养殖省份集中在中部地区、西南地区... 生猪养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取2004—2018年中国31个省份(港澳台除外)的面板数据,定量测度了中国生猪养殖的不平衡性及其时空演变。结果表明,①中国生猪养殖呈现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主要生猪养殖省份集中在中部地区、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②全国生猪养殖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且生猪养殖的集聚效应越来越明显。③明星类省份主要有河南、广东、广西、四川和云南,瘦狗类省份主要有北京、天津、上海和西藏。④全国生猪养殖的不平衡性发生了由缩小到扩大的演变,潜力区、重点区和适度区的生猪养殖相对较为均衡,而约束区生猪养殖的不平衡性较大且呈扩大化趋势,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生猪养殖的不平衡性较为接近且都高于中部地区。⑤生猪养殖重心的移动主要经历了东北偏移和西北偏移,“南猪北养”趋势明显,而人口流动“孔雀东南飞”现象较为突出。⑥2004—2017年,生猪养殖重心与人口重心的空间距离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动趋势,表明生猪养殖的供需矛盾发生了由加剧到缓解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养殖 不平衡性 时空演变 泰尔指数 重心模型
下载PDF
基于重心模型的安徽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匹配测度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乐勤 方宇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171-177,共7页
为科学判别安徽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采用重心模型,就安徽省2005-2014年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匹配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用水重心、GDP重心轨迹均向东南偏移,GDP重心经度坐标由2005年的117.398 5°E向东偏移至2014年的117.410 9... 为科学判别安徽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采用重心模型,就安徽省2005-2014年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匹配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用水重心、GDP重心轨迹均向东南偏移,GDP重心经度坐标由2005年的117.398 5°E向东偏移至2014年的117.410 9°E,偏移了0.012 4°,纬度由2005年的32.046 7°N向南偏移至2014年的32.014 3°N,偏移了0.032 4°;用水重心经度坐标由2005年的117.397 4°E向东偏移至2014年的117.460 8°E,偏移了0.063 4°,纬度由2005年的31.955 9°N向南偏移至2014年的31.912 4°N,偏移了0.043 5°.2)GDP重心平面移动距离10.670 2km,移动方向-1.245 9°,而用水重心平面移动距离32.396 1km,移动方向-12.401 1°,用水重心偏移程度明显高于GDP重心.3)用水重心与GDP重心匹配度整体呈W型演化规律,较不匹配或不匹配年份占55.56%,平均匹配度为-0.169 8,呈较不匹配状态.基于研究结果,凝炼出了优化水资源空间配置,纠偏用水重心与GDP重心错位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 经济发展 匹配度 重心模型
下载PDF
煤炭生产、消费与工业SO2排放关系计量研究:以西部八省(区)为例
20
作者 张琦 李效顺 +2 位作者 王状 蒋冬梅 魏旭晨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45,58,共7页
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区域,理清该区域工业SO2排放与煤炭生产、消费的内在联系,对节能减排、实现区域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相关分析法和改进的重心模型,测算了西部八省(区)煤炭生产和消费在数量和空间... 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区域,理清该区域工业SO2排放与煤炭生产、消费的内在联系,对节能减排、实现区域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相关分析法和改进的重心模型,测算了西部八省(区)煤炭生产和消费在数量和空间上对工业S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规模变化一致,煤炭生产、消费与工业SO2排放在历年数值和逐年增长率上呈正相关关系;重心空间变动明显,煤炭生产重心在甘肃省和陕西省来回移动,煤炭消费重心在甘肃省内移动,工业SO2排放重心由甘肃省移至四川省;煤炭消费影响较为显著,与煤炭生产相比,工业SO2排放与煤炭消费的相关性、空间匹配度均较高。因此,西部地区为了减少工业SO2排放量,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更加注意减少煤炭的使用,合理控制煤炭开采,推动地区能源结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生产 煤炭消费 工业SO2 重心模型 匹配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