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修辞学与德国巴洛克戏剧
1
作者 谷裕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16,共15页
修辞学亦称演说术,是17世纪德国巴洛克诗学的核心要素。巴洛克修辞学继承古典和人文主义传统,不只限于语言层面的修辞格,而是围绕书面言辞和演说实践形成的一整套原理。古典修辞学-演说术就其产生和分类(诉讼演讲、政治演讲、典礼演讲)... 修辞学亦称演说术,是17世纪德国巴洛克诗学的核心要素。巴洛克修辞学继承古典和人文主义传统,不只限于语言层面的修辞格,而是围绕书面言辞和演说实践形成的一整套原理。古典修辞学-演说术就其产生和分类(诉讼演讲、政治演讲、典礼演讲),与公共生活密切相关。而巴洛克的政治历史剧,或以宣扬君主德性、讨论政体形式为题,或演绎国家理性与政治伦理的关系,其在人文中学上演,旨在通过戏剧表演,促进学生的语言和修辞学习,培养未来治国理政人才,在公共性上与古典修辞学-演说术相互契合。文章拟以巴洛克修辞学原理为经纬,以新近翻译出版的三部在文学审美意义上具有代表性的政治历史剧为例,以由外及内、由宏观及微观的路径,从不同侧面探讨修辞学与巴洛克戏剧的共生关系,尤其分析指出修辞学如何影响和规定巴洛克戏剧演出和戏剧诗学,修辞格又如何成为增强戏剧语言表现力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学-演说术 德国巴洛克戏剧
原文传递
德国巴洛克戏剧家格吕菲乌斯《查理·斯图亚特》中的君主形象与君权观念
2
作者 王珏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0年第4期14-23,共10页
17世纪欧洲历史上最为震惊的事件,是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对英格兰国王查理一世的审判和处决。德国巴洛克戏剧家格吕菲乌斯以此次弑君事件为蓝本,创作了悲剧《查理·斯图亚特》。在剧中,格吕菲乌斯将查理塑造为基督的效法者,把查... 17世纪欧洲历史上最为震惊的事件,是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对英格兰国王查理一世的审判和处决。德国巴洛克戏剧家格吕菲乌斯以此次弑君事件为蓝本,创作了悲剧《查理·斯图亚特》。在剧中,格吕菲乌斯将查理塑造为基督的效法者,把查理的殉道与基督的受难进行类比。除此之外,格吕菲乌斯还借助殉道剧的塑造模式,把查理塑造成拥有诸多美德的君主,把克伦威尔塑造成德识卑污的僭主。事实上,格吕菲乌斯的君权观念充分地体现在其对君主形象的塑造中。通过解析戏剧中的君主形象,能够得出作家关于君权的基本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洛克戏剧 格吕菲乌斯 《查理·斯图亚特》 君主形象 君权观念
原文传递
德国巴洛克戏剧《君士坦丁大帝》中的君主形象及其君权观念
3
作者 王珏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4年第1期47-55,共9页
阿旺西尼是德国巴洛克时期的重要剧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是《君士坦丁大帝》。剧中,阿旺西尼选取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基督教君主一一君士坦丁大帝作为塑造对象,将其塑造成基督教君主的典范。在德国文学史中,该剧是巴洛克戏剧的代表作之一,构... 阿旺西尼是德国巴洛克时期的重要剧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是《君士坦丁大帝》。剧中,阿旺西尼选取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基督教君主一一君士坦丁大帝作为塑造对象,将其塑造成基督教君主的典范。在德国文学史中,该剧是巴洛克戏剧的代表作之一,构成了巴洛克戏剧政治话语的重要部分;就政治层面而言,该剧反映了阿旺西尼通过戏剧创作来宣传信仰和表达政治观念的创作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巴洛克戏剧 尼古拉斯·冯·阿旺西尼 君主形象 君权观念 《君士坦丁大帝》
原文传递
德国巴洛克戏剧家罗恩施坦《克里奥帕特拉》中的国家理性
4
作者 王珏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18-125,共8页
罗恩施坦是十七世纪德国巴洛克戏剧的重要剧作家,代表作有《克里奥帕特拉》。剧中,罗恩施坦对君主进行塑造,展示各种强国之术以及导致国家衰亡的政治行为模式,实现了为君主提供情绪教育和政治镜鉴的创作诉求。在国家理性问题上,罗恩施... 罗恩施坦是十七世纪德国巴洛克戏剧的重要剧作家,代表作有《克里奥帕特拉》。剧中,罗恩施坦对君主进行塑造,展示各种强国之术以及导致国家衰亡的政治行为模式,实现了为君主提供情绪教育和政治镜鉴的创作诉求。在国家理性问题上,罗恩施坦主要受利普修斯、法哈多和格拉西安的影响,提倡君主拥有不违背伦理道德原则的国家理性,并实现政治利益最大化的美德统治。在这位剧作家身上,我们看到了其国家理性观所具有的折中主义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巴洛克戏剧 罗恩施坦 克里奥帕特拉 国家理性 折中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