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蓝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刘远 欧阳富 +3 位作者 于海洋 李玲 王乃利 姚新生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73-275,283,共4页
目的研究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成分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马蓝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生物碱类化合物:靛玉红(1)、色胺酮(2)、1H... 目的研究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成分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马蓝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生物碱类化合物:靛玉红(1)、色胺酮(2)、1H-吲哚-3-羧酸(3)、4(3H)-喹唑酮(4)、2-氨基苯甲酸(5);两个黄酮类化合物:5,7,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6)、5,7,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7);两个单萜类成分:(-)-loliolide(8)、(+)-isololiolide(9)。结论化合物5、7、8、9为首次从马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8、9为首次在马蓝属中分离得到的单萜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蓝 化学成分 单萜类 生物碱类 黄酮类
原文传递
四种大青叶中4(3H)喹唑酮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训红 房克慧 +1 位作者 潘金火 王玉玺 《中药材》 CAS CSCD 2000年第7期388-389,共2页
以活性成分4(3H)喹唑酮[4(3)-quinazolinedione]作为质控指标,用RP-HPLC法对菘蓝叶、马蓝叶、蓼蓝叶及路边青叶进行了分析,4(3H)喹唑酮的含量(μg/g)分别为3O.7、7.2、4.4和27.5,本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为大青叶药材的质量控制和品... 以活性成分4(3H)喹唑酮[4(3)-quinazolinedione]作为质控指标,用RP-HPLC法对菘蓝叶、马蓝叶、蓼蓝叶及路边青叶进行了分析,4(3H)喹唑酮的含量(μg/g)分别为3O.7、7.2、4.4和27.5,本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为大青叶药材的质量控制和品质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叶 马蓝叶 蓼蓝叶 路边青叶 喹唑酮 RP-HPLC
下载PDF
甘草-青黛药对配伍的增溶作用考察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璐 许润春 +1 位作者 邹文铨 杨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7-19,共3页
目的:考察青黛-甘草药对配伍的增溶效果。方法:将甘草与青黛、甘草酸分别与靛蓝和靛玉红、柠檬酸与青黛进行配伍,采用HPLC测定各试验品中靛蓝、靛玉红的含量。结果:青黛与生、炙甘草配伍,溶液中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均明显增多,炙甘草较... 目的:考察青黛-甘草药对配伍的增溶效果。方法:将甘草与青黛、甘草酸分别与靛蓝和靛玉红、柠檬酸与青黛进行配伍,采用HPLC测定各试验品中靛蓝、靛玉红的含量。结果:青黛与生、炙甘草配伍,溶液中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均明显增多,炙甘草较生甘草约低30%;将甘草酸单铵盐直接分别与靛蓝、靛玉红按比例混合,两者含量均显著增多,约增溶4~8倍,其中2∶1为最佳比例;青黛配伍不同比例柠檬酸,溶液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甘草配伍青黛可达到增溶目的,甘草酸起主要作用,为中药药对配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黛 甘草 甘草酸 配伍增溶
原文传递
马蓝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正 郭志英 +3 位作者 谭何新 刘佳颖 刁勇 张磊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4,16,共5页
马蓝,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华南及华东地区,是重要的爵床科药用植物。由其茎、叶加工而成的青黛,以福建产品质最佳,被誉为建青黛,是福建道地药材。马蓝的根入药称南板蓝根,与青黛一起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材品种。青黛及其原植... 马蓝,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华南及华东地区,是重要的爵床科药用植物。由其茎、叶加工而成的青黛,以福建产品质最佳,被誉为建青黛,是福建道地药材。马蓝的根入药称南板蓝根,与青黛一起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材品种。青黛及其原植物马蓝的指标性成分靛玉红(indirubin)是具有抗白血病功效的中成药"黄黛片"及"当归龙荟丸"的主要活性成分。笔者主要综述了马蓝种质资源的分布、生物学特征、栽培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等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马蓝种质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为马蓝及青黛的相关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蓝 种质资源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马蓝色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公培民 宁书菊 +5 位作者 叶齐 马晓莉 赵璇璇 沈继伟 胡永乐 魏道智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73-881,共9页
通过对马蓝转录组数据分析,从马蓝叶片cDNA中克隆得到了色氨酸合成酶基因完整的编码序列(CDS),长度为807 bp,命名为BcTSA(GenBank登录号:MG857654),可编码269个氨基酸,并对其蛋白质理化性质、结构域、跨膜区、信号肽、磷酸化位点、糖基... 通过对马蓝转录组数据分析,从马蓝叶片cDNA中克隆得到了色氨酸合成酶基因完整的编码序列(CDS),长度为807 bp,命名为BcTSA(GenBank登录号:MG857654),可编码269个氨基酸,并对其蛋白质理化性质、结构域、跨膜区、信号肽、磷酸化位点、糖基化位点、编码蛋白的二、三级结构、亚细胞定位进行了分析。蛋白序列多重比对结果显示与其他植物的TSA蛋白序列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并通过qRT-PCR法检测BcTSA基因在不同器官的表达与外源激素茉莉酸甲酯(MeJA)、脱落酸(ABA)、水杨酸(SA)诱导表达情况。推测其编码的蛋白为亲水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28.9 kD,理论等电点(pI)为5.65,无跨膜区;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显示,BcTSA定位在叶绿体中的可能性大,没有信号肽;有18个磷酸化位点,存在6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构成;BcTSA氨基酸序列与其它15种物种氨基酸序列的保守区域达到81.35%的相似性;BcTSA基因在马蓝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根中最低;另外,发现BcTSA基因响应外源诱导子对代谢的调控。BcTSA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有助于研究BcTSA基因的功能,对提高马蓝有效成分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 色氨酸合成酶 克隆 表达分析
原文传递
外源水杨酸对马蓝叶片中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向小亮 宁书菊 +3 位作者 黄延龄 张英娇 朱仁磊 魏道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89-693,共5页
以马蓝为试验材料,运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研究了外源水杨酸处理下马蓝叶片中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变化.从喷施外源水杨酸处理的马蓝叶片中共获得20个显著性差异蛋白点,并成功鉴定出8个差异蛋白点,分别为ATP合成酶、α-微管蛋白、细胞分裂... 以马蓝为试验材料,运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研究了外源水杨酸处理下马蓝叶片中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变化.从喷施外源水杨酸处理的马蓝叶片中共获得20个显著性差异蛋白点,并成功鉴定出8个差异蛋白点,分别为ATP合成酶、α-微管蛋白、细胞分裂蛋白、甘油醛-磷酸脱氢酶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氧化酶.其中除乙烯合成的关键酶——ACC氧化酶表达丰度下降外,其余蛋白表达量均上升.施加外源水杨酸可以影响马蓝叶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强植物体的逆境抵抗力和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蓝 水杨酸 蛋白质双向电泳
原文传递
不同产地及不同药用部位马蓝中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8
7
作者 程佩佩 夏叶 +3 位作者 方玉 答国政 黄静 张秀桥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0期1363-1366,共4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不同药用部位马蓝中靛蓝、靛玉红的含量。方法选用 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 ),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柱温25℃,流速1.0 mL.min-1,检...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不同药用部位马蓝中靛蓝、靛玉红的含量。方法选用 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 ),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柱温2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90 nm。结果靛蓝在0.0513~0.820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00%,RSD为1.30%(n=6)。靛玉红在0.0495~0.79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8%,RSD为1.51%( n =6)。结论马蓝中靛蓝、靛玉红因产地和药用部位的不同,含量差异较大。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靠,可为马蓝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蓝 靛蓝 靛玉红 含量测定 色谱法 高效液相
下载PDF
马蓝转录组中SSR位点信息特征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公培民 宁书菊 +7 位作者 叶齐 于剑 赵璇璇 沈继伟 马小毛 蔡国倩 胡永乐 魏道智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000-4008,共9页
本研究利用Illumina HiSeqTM 2000对马蓝转录组进行高通量测序,使用软件MicroSAtellite(MISA)分析转录组中的SSR位点信息。通过组装马蓝转录组数据获得了51381条Unigene,并对获得的Unigene进行SSR检测,共检测到8471个SSR位点,其分布在6... 本研究利用Illumina HiSeqTM 2000对马蓝转录组进行高通量测序,使用软件MicroSAtellite(MISA)分析转录组中的SSR位点信息。通过组装马蓝转录组数据获得了51381条Unigene,并对获得的Unigene进行SSR检测,共检测到8471个SSR位点,其分布在6782条Unigene中,出现的频率为16.49%。SSR中以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重复类型为主,其中二核苷酸以重复单元AT/TA为主,占18.14%,其余类型的重复单元相对较少。SSR所在序列功能注释结果显示在Nr和SwissProt中分别有5932和4285条序列被注释,同时SSR所在序列还被注释到47个GO分类,25个KOG分类和29个KEGG代谢通路中。通过设计、筛选,共获得5819对引物组合,随机挑选的18对引物中有13对引物扩增出符合预期大小的条带。马蓝SSR出现的频率高,重复种类丰富,为研究马蓝遗传多样性、基因定位和品质改良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 转录组 SSR
原文传递
响应曲面法优化南板蓝根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家水 李世杰 +2 位作者 张丹雁 陈奕龙 郑少燕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1-44,共4页
目的:优化南板蓝根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液料比3个因素进行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总生物碱提取率为因变量,利用响应曲面法对其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优选的提取工... 目的:优化南板蓝根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液料比3个因素进行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总生物碱提取率为因变量,利用响应曲面法对其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0.23 min,乙醇体积分数83.21%,液料比21.16∶1,南板蓝根总生物碱的最高理论提取率达0.781%。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将其修正为提取时间20.5 min,乙醇体积分数83.0%,液料比21∶1,总生物碱提取率(0.78±0.024)%,与理论值较为接近。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准确可靠,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板蓝根 总生物碱 响应曲面法 提取工艺
原文传递
南板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曾庆钱 杨红梅 +1 位作者 黄珊珊 莫小路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1年第4期71-74,共4页
研究了不同基质、插穗不同部位、不同节数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南板蓝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插穗不同部位、不同节数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插穗生根的影响均有显著差异。其中以河沙∶珍珠岩=2∶1混合基质的扦插效果最... 研究了不同基质、插穗不同部位、不同节数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南板蓝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插穗不同部位、不同节数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插穗生根的影响均有显著差异。其中以河沙∶珍珠岩=2∶1混合基质的扦插效果最好、生根率达93.3%;顶部插穗的生根率达94.2%;2节插穗的生根率为90.7%;100mg/LIBA扦插生根率最高,达94.5%。采用适当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南板蓝扦插的繁殖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板蓝 扦插 生根率
下载PDF
马蓝WRKY转录因子家族生物信息学及表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志英 李卿 +5 位作者 吴循循 陈军峰 黄玉香 马晓娟 刁勇 张磊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864-2875,共12页
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中一类保守的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对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不同组织(根、茎和叶)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共鉴定了65个马蓝WRKY (BcWRKY)家族成员。其编码氨基酸... 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中一类保守的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对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不同组织(根、茎和叶)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共鉴定了65个马蓝WRKY (BcWRKY)家族成员。其编码氨基酸长度约为221~706 aa,等电点为4.68~9.68,分子质量为25 711.8~75 475 Da,二级结构主要为无规则卷曲,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多数BcWRKYs定位在细胞核中。系统进化分析将其分为3大族,其中第二大族(Group Ⅱ)又可分为5个亚族(Group Ⅱa、Group Ⅱb、Group Ⅱc、Group Ⅱd和Group Ⅱe)。结构域分析显示BcWRKY均含有高度保守的WRKYGQK基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对马蓝根、茎和叶中高表达的10个WRKY基因进行检测,发现均可响应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和水杨酸(salicylic acid, SA)的诱导。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马蓝中吲哚生物碱生物合成中WRKY转录因子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蓝 WRKY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吲哚生物碱
原文传递
马蓝叶吲哚苷提取纯化工艺优化及其抑菌活性评价
12
作者 杨潇然 薛兴颖 +1 位作者 王成章 周昊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86,共9页
采用超声波低温提取结合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从马蓝叶中提取富集吲哚苷,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工艺,从6种大孔树脂中筛选最适类型并确定大孔树脂纯化吲哚苷的吸附/解吸最佳工艺条件,制备高纯度吲哚苷提取物;采... 采用超声波低温提取结合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从马蓝叶中提取富集吲哚苷,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工艺,从6种大孔树脂中筛选最适类型并确定大孔树脂纯化吲哚苷的吸附/解吸最佳工艺条件,制备高纯度吲哚苷提取物;采用96孔板微量法测定了高纯度吲哚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5 g干燥马蓝叶粉末、超声波功率458 W、提取时间29 min、温度32℃、料液比1∶10(g∶mL)、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马蓝叶吲哚苷提取率为(93.15±0.26)%。X-5型大孔树脂对吲哚苷吸附/解吸效果最好,大孔树脂纯化最优条件为:大孔树脂100 g、提取液上样量500 mL、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为40%、洗脱液体积400 mL,该条件下吲哚苷回收率为(82.97±0.30)%,纯度由(18.32±0.18)%提升至(86.43±0.31)%;吲哚苷粗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值均为350 mg/L,经纯化后的高纯度吲哚苷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值分别为21.88和43.75 mg/L,显示出比阳性对照硫酸庆大霉素(MIC值分别为43.75和87.50 mg/L)更好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蓝 吲哚苷 超声波低温提取 大孔树脂纯化 抑菌活性
下载PDF
蓝草类药材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艺涵 金艳 +2 位作者 陈周全 陈世彬 詹志来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5819-5828,共10页
该文通过历代本草、医籍、方书的收集整理,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对蓝草类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的历史变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考证。经考证可知蓝草最早以果实入药即蓝实,基原为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 该文通过历代本草、医籍、方书的收集整理,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对蓝草类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的历史变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考证。经考证可知蓝草最早以果实入药即蓝实,基原为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明清以后蓝实应用较少,至今临床已不再使用;魏晋时期药用部位扩展至茎叶,且多以取汁入药;唐代以来基原扩展至十字花科菘蓝Isatis indigotica、爵床科马蓝(板蓝)Baphicacanthus cusia、豆科木蓝Indigofera tinctoria、菊科植物吴蓝等;宋代扩展至根,始现"板蓝根",并逐步成为蓝类药材的主流药用部位,其主流基原为马蓝B.cusia,自清代将十字花科菘蓝逐步做为了正品板蓝根,而马蓝B.cusia则成为南板蓝根。青黛最早是从国外进口用来画眉的矿物染料,后作药用,又名青蛤粉,因发现其与蓝草的提取物功效一致,而将国产靛花亦命名为青黛,持续至今。大青叶历代主流均为马鞭草科大青属植物大青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的干燥茎叶,然自清代以来,逐步将菘蓝Isatis indigotica、蓼蓝P.tinctorium等蓝草的茎叶混入作为替代,并逐步成为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草类药材 蓼蓝 菘蓝 板蓝 木蓝 本草考证
原文传递
马蓝邻氨基苯甲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沈继伟 马小毛 魏道智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773-5780,共8页
邻氨基苯甲酸合成酶(AS)由α亚基和β亚基组成,是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催化生成色氨酸的复合酶。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从野生马蓝中克隆得到一个编码邻氨基苯甲酸合成酶α亚基同源基因的cDNA片段,命名为BcASA(GenBank登录号:MH976794)。序... 邻氨基苯甲酸合成酶(AS)由α亚基和β亚基组成,是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催化生成色氨酸的复合酶。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从野生马蓝中克隆得到一个编码邻氨基苯甲酸合成酶α亚基同源基因的cDNA片段,命名为BcASA(GenBank登录号:MH976794)。序列分析表明,该cDNA片段全长1110 bp,利用NCBI ORF Finder预测显示包含一个915 bp的开放阅读框,预测编码一条含370个氨基酸的多肽,分子量约为41.29 kD,理论等电点为9.38。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BcASA属于定位在叶绿体中的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野生马蓝BcASA蛋白与芝麻的AS在进化上种属关系最近。本研究结果可为研究邻氨基苯甲酸合成酶在催化马蓝有效成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代谢调控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 邻氨基苯甲酸合成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文传递
生境对书峰乡马蓝叶片生理指标及药效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武君 刘保财 +3 位作者 陈菁瑛 赵云青 黄颖桢 程远航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1年第2期108-114,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栽培生境下马蓝叶片生理及药效成分的差异,为福建青黛道地产区书峰乡马蓝的种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书峰乡阳生、半阴生和阴生3种栽培生境下种植马蓝,对不同生境下2次采样(7月30日、9月30日)的马蓝叶片形态、生理指标... [目的]探究不同栽培生境下马蓝叶片生理及药效成分的差异,为福建青黛道地产区书峰乡马蓝的种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书峰乡阳生、半阴生和阴生3种栽培生境下种植马蓝,对不同生境下2次采样(7月30日、9月30日)的马蓝叶片形态、生理指标及药效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结果](1)2次采样马蓝叶片大小、单叶质量和含水量表现为:阴生>半阴生>阳生。(2)2次采样马蓝叶片总叶绿素含量为:阴生>半阴生>阳生;阴生马蓝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显著小于阳生和半阴生;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为:阳生>半阴生>阴生;丙二醛(MDA)含量为:阳生>半阴生>阴生,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变化与MDA不一致;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变化基本表现为:阳生>半阴生>阴生。(3)9月30日即最后一次收割时,阳生马蓝的吲哚苷、靛玉红含量较半阴生和阴生有较大幅度提高,阴生马蓝叶片药效成分含量最低。[结论]在"建青黛"道地产区,阴生或半阴生生境有利于马蓝的生长,但阳生生境更有利于其药效成分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蓝 叶片 栽培生境 生理指标 药效成分
下载PDF
抑制烟草花叶病毒(TMV)植物提取物的筛选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雅寒 汝冰璐 +3 位作者 翟颖妍 李晶 成巨龙 安德荣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3-469,共7页
为开发新型植物源抗病毒剂,以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活性为指标,利用半叶枯斑法对13种常见中草药进行了抗病毒活性筛选,并对筛选到的中草药进行了抗病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马蓝、玉簪、鸦胆子、白薇和苦木5种中草药... 为开发新型植物源抗病毒剂,以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活性为指标,利用半叶枯斑法对13种常见中草药进行了抗病毒活性筛选,并对筛选到的中草药进行了抗病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马蓝、玉簪、鸦胆子、白薇和苦木5种中草药的30μg/mL醇提取物抗TMV活性较好,抑制率均达70.44%以上,且高于8%宁南霉素水剂1 000倍液的抗病毒活性,其中马蓝醇提取物抗病毒活性最佳,抑制率可达90.70%。对马蓝醇提取物防治烟草花叶病毒机理的研究发现,0.5μg/mL马蓝醇提取物能够保护TMV侵染的烟草原生质体细胞形态完整;经马蓝醇提取物处理后,烟草的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比清水对照组明显提高;20~50μg/mL浓度的马蓝醇提取物能明显抑制TMV病毒外壳蛋白的表达。推测马蓝醇提取物可能是通过保护植物细胞而起到抗病毒作用,可进一步开发为植物源抗病毒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花叶病毒 抑制作用 马蓝
原文传递
不同干燥方式对马蓝叶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和药效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丹阳 周昊 +3 位作者 颜洋洋 杨潇然 商士斌 王成章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23年第6期32-36,共5页
以贵州马蓝叶为研究对象,探究阴干、晒干、真空干燥、50℃烘干、100℃烘干、冷冻干燥、热风枪吹干、微波干燥和微波烘干9种干燥方式对马蓝叶叶片性状、药效成分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干燥和微波烘干方式处理的干叶... 以贵州马蓝叶为研究对象,探究阴干、晒干、真空干燥、50℃烘干、100℃烘干、冷冻干燥、热风枪吹干、微波干燥和微波烘干9种干燥方式对马蓝叶叶片性状、药效成分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干燥和微波烘干方式处理的干叶仍保留绿色舒展状态,色泽均匀,外观品相较好;50℃烘干的马蓝干叶含有较高质量分数的靛蓝和靛玉红,分别为0.68%和0.051%,并且叶片中β-葡萄糖苷酶具有较高活性(12.23 U/mg);微波干燥的马蓝叶具有外观较好、吲哚苷成分较高(8.84%)的优点,但是叶片中的β-葡萄糖苷酶几乎完全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蓝 干燥方式 β-葡萄糖苷酶酶活 吲哚苷 靛蓝
下载PDF
森林生态环境的利用和模拟——西双版纳当地民族天然林下经济作物种植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管于琴 陈书坤 郭辉军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2000年第S1期113-122,共10页
根据村级水平的社会经济调查和群落学的调查 ,对天然林下种植经济作物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作出评估。天然林下种植蓝靛 ,茶叶作为一种传统知识 ,曾在历史上发挥过保护森林、利用森林的重要作用。现在的天然林下砂仁的种植在西双版纳的... 根据村级水平的社会经济调查和群落学的调查 ,对天然林下种植经济作物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作出评估。天然林下种植蓝靛 ,茶叶作为一种传统知识 ,曾在历史上发挥过保护森林、利用森林的重要作用。现在的天然林下砂仁的种植在西双版纳的社会经济中又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其它经济作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群落学的调查显示天然林下种植砂仁在生态上和自然保护方面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砂仁引入林下 ,引起热带季节性雨林、季雨林在结构简化、组成成分减少和改变、群落性质改变、更新能力下降等各方面的变化 ,对森林有破坏作用。另一方面 ,砂仁种植在集体林内又对林内现有树木的砍伐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使一部分森林不至于沦为皆伐地 ,它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一定程度地缓解了自然保护区和周围农村之间的矛盾。在对待传统的天然林下种植知识方面 ,作者建议政府和科研部门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农林 砂仁 茶叶 蓝靛 农村发展 自然保护
下载PDF
南板蓝根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白柏 张赟 +9 位作者 徐志琴 黄煜权 叶少霞 符国成 邓展方 赵志敏 蓝文健 龚小兵 韩正洲 杨得坡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299-1305,共7页
目的研究药材南板蓝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多种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的筛选。结果从... 目的研究药材南板蓝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多种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的筛选。结果从该药材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24个化合物,分别为3-羧基吲哚(1),吲哚-3-乙酸(2),吲哚-3-甲酯(3),色胺酮(4),老鼠簕碱A(5),2(3H)-苯并噁唑啉酮(6),白桦脂醇(7),山香酸A(8),2α-羟基齐墩果酸(9),β-香树脂醇(10),川陈皮素(11),橘皮素(12),胭木二酮(13),(+)-楝叶吴茱萸素B(14),两面针宁(15),(7'S,8'S)-双棱扁担杆素(16),(+)-南烛木树脂酚(17),(+)-丁香脂素(18),啤酒甾醇(19),β-胡萝卜苷(20),1-(4-羟基-3-甲氧基苯基)-3-羟基丙烷-1-酮(21),O-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癸)-酯(22),1-亚油酰甘油(23)和10,12-十八碳二烯酸-9-羟基甲酯(24)。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两种人类肿瘤细胞(HCT116和MGC803)增殖抑制活性的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3和4对胃癌细胞MGC803的增殖抑制活性的IC_(50)分别为5.53和4.26μmol·L^(-1);对结直肠癌细胞HCT116的增殖抑制活性的IC_(50)分别为23.96和18.86μmol·L^(-1)。结论化合物2,3,5,8~17,19和21~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和4对MGC803细胞有较强的增殖抑制活性,对HCT116细胞有一定的增殖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板蓝根 马蓝 色胺酮 分离 鉴定 抗肿瘤
原文传递
云南地区南板蓝根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春花 李建军 +3 位作者 高志明 普红 闫静 张广辉 《热带农业科技》 2020年第4期37-40,共4页
为提高南板蓝根产量及栽培利用价值,满足云南地区南板蓝根栽培规范化技术的需求,针对南板蓝根特征特性,对其规范化栽培的适用范围、引用标准、产地环境、繁殖方法、大田栽培、病虫害防治、采收、运输与贮藏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规定,以期... 为提高南板蓝根产量及栽培利用价值,满足云南地区南板蓝根栽培规范化技术的需求,针对南板蓝根特征特性,对其规范化栽培的适用范围、引用标准、产地环境、繁殖方法、大田栽培、病虫害防治、采收、运输与贮藏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规定,以期为云南地区南板蓝根的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板蓝根 栽培技术规程 云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