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为父训子 意蕴迥相异——贾政笞挞宝玉与贾赦杖责贾琏纵横谈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志尧 《鄂州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43-46,共4页
在《红楼梦》的贾府主子中,发生过两起父亲责打儿子事件。一是贾政拷打宝玉,二是贾赦杖责贾琏。这是两场不同缘起,不同方式,不同目的,不同结果的事件。其间蕴藏着贾府由盛转衰之必然性的深层原因与写作深意。
关键词 贾政 笞挞 宝玉 贾赦 杖责 贾琏
下载PDF
两场父训子,同属恶作剧——贾政笞挞宝玉与贾赦杖责贾琏纵横谈
2
作者 王志尧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47-50,共4页
《红楼梦》中,发生过两起父亲责打儿子事件。一是贾政拷打宝玉,二是贾赦杖责贾琏。这是两场不同缘起,不同方式,不同目的,不同结果的恶作剧。其间蕴藏着贾府由盛转衰之必然性的深层原因与写作深意。
关键词 贾政 笞挞 宝玉 贾赦 杖责 贾琏 恶作剧
下载PDF
从岛村和宝玉看川端康成和曹雪芹的男性目光
3
作者 周密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1-94,163,共4页
无论是岛村还是宝玉,他们都各自拥有一个与现实和俗世相对的"女儿国",都有着对女性的爱与美的追求。如果说岛村是现实社会完全的逃避者,那么贾宝玉就是现实社会彻底的叛逆者,他们的追求看似都指向女性美,其旨归却是不同的。... 无论是岛村还是宝玉,他们都各自拥有一个与现实和俗世相对的"女儿国",都有着对女性的爱与美的追求。如果说岛村是现实社会完全的逃避者,那么贾宝玉就是现实社会彻底的叛逆者,他们的追求看似都指向女性美,其旨归却是不同的。如果说岛村的男性视角是俯视姿态的话,那么宝玉则是典型的仰视的姿态了。然而岛村的姿态并不构成川端康成本人对女性居高临下的证明,与川端对岛村有意疏离的态度相比,贾宝玉则几乎是作为曹雪芹主体意识的传达者出现在作品中的。因而曹雪芹(或者说贾宝玉)一切梦想破灭之后无可奈何的选择,与岛村的虚无有着本质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村 宝玉 川端康成 曹雪芹 男性视角
下载PDF
村级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多样性与系统可持续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卢兵友 蒋广洁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5-147,共3页
对典型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多样性、主导性和稳定性关系及系统相应的投入产出情况的研究表明,只要结构合理,系统生物多样性组合的适当增加,会对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结构多样性 主导性 稳定性 农业生态系统 宝洞育村 村级 系统可持续性
下载PDF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晴雯论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希凡 李萌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9,19,共10页
晴雯在大观园里是公认的最俏丽的丫头,也是曹雪芹所塑造的奴婢群体中最少奴颜媚骨、最不乖觉或说最不守本分的女奴。但在贾宝玉心目中,她却是怡红院中最可信赖的“第一等人”。晴雯的屈枉被逐与惨死,是宝玉心中难以释怀的伤痛,为哀悼她... 晴雯在大观园里是公认的最俏丽的丫头,也是曹雪芹所塑造的奴婢群体中最少奴颜媚骨、最不乖觉或说最不守本分的女奴。但在贾宝玉心目中,她却是怡红院中最可信赖的“第一等人”。晴雯的屈枉被逐与惨死,是宝玉心中难以释怀的伤痛,为哀悼她而作的《芙蓉诔》,则寄托着贾宝玉对她的深深地哀思与赞美,更抒发着对摧毁这一美丽生命的横暴之手的愤慨和谴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晴雯 贾宝玉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天多因诽谤生 晴有林风
下载PDF
《红楼梦》史湘云论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希凡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9-15,共7页
曹雪芹写史湘云,既不同写黛玉的那种传神的朦胧笔法,也不同于写宝钗的那种世俗美人的套路。纯真率直,出言无忌是湘云最突出的性格特点。真纯率直娇憨之中,蕴含着一种难以言传的聪明灵秀之气,这又是湘云迥于其他姊妹,并惹人怜爱的另一个... 曹雪芹写史湘云,既不同写黛玉的那种传神的朦胧笔法,也不同于写宝钗的那种世俗美人的套路。纯真率直,出言无忌是湘云最突出的性格特点。真纯率直娇憨之中,蕴含着一种难以言传的聪明灵秀之气,这又是湘云迥于其他姊妹,并惹人怜爱的另一个性格特点。“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也是湘云豁达、开朗性格特征的一个亮点。湘云决不可能像宝姐姐那样循规蹈矩,用礼教纲常去铸造自己,这正是曹雪芹倾尽心力理想熔铸湘云光彩照人的典型性格魅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雪芹 红楼梦 史湘云 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
下载PDF
“司马谈作史”说质疑 被引量:4
7
作者 易宁 易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7-75,共9页
司马谈作史,初唐时提起,之前并无此说。此后直到清代以前,学者只凭想当然,予以断定。清人方苞、俞正燮等根据对《太史公自序》的理解,从《史记》中寻找司马谈遗文,开考证之先河。王国维根据《刺客列传》等三篇的赞中提到公孙季功、董生... 司马谈作史,初唐时提起,之前并无此说。此后直到清代以前,学者只凭想当然,予以断定。清人方苞、俞正燮等根据对《太史公自序》的理解,从《史记》中寻找司马谈遗文,开考证之先河。王国维根据《刺客列传》等三篇的赞中提到公孙季功、董生、他广、平原君子俱与“余”有交往,而此数人行辈“远在司马迁之前”,推测文中的“余”是司马谈。以顾颉刚为代表,后世学者据此认定司马谈作史,并不断推衍,持论也更加肯定。其实,此说立论的文献依据有问题:其一,《太史公自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其中的“先人”所指并非司马谈,而是世为史官的司马氏先祖和孔子。其二,“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只能是司马氏先祖和孔子“所次旧闻”,并非司马谈作史之断限,更非《史记》著述的目标。其三,即使《刺客列传》等赞中的“余”就是司马谈,也不能证实司马谈作史,而只能说明司马迁引父语入赞,班固著《汉书》即依此例。总之,“司马谈作史”说,因文献不足征,只可存疑,不能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谈 司马迁 《史记》 王国维 顾颉刚
下载PDF
张载“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思想的主要内涵与价值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艳娜 吴小丽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12-116,共5页
源于“太虚之气”的“天地之性”是先天的纯善,是人的本性所在;而同样源于“太虚之气”的“气质之性”则昏明晦暗,含有恶的成分,会蒙蔽先天的善。纯善的“天地之性”在人类社会中具有超越性的价值追求指向,人们通过“善反”使“气质之... 源于“太虚之气”的“天地之性”是先天的纯善,是人的本性所在;而同样源于“太虚之气”的“气质之性”则昏明晦暗,含有恶的成分,会蒙蔽先天的善。纯善的“天地之性”在人类社会中具有超越性的价值追求指向,人们通过“善反”使“气质之性”归于“天地之性”,并不断追求最高的人生修养境界,使道德境界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虚即气 天地之性 气质之性 民胞物与
下载PDF
理想的超越与现实的沉沦——《红楼梦》中甄宝玉的形象价值论 被引量:3
9
作者 韩雪松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1-156,共6页
《红楼梦》中的甄宝玉与贾宝玉思想个性先同后异,并最终彻底分化。小说中二者并置,互相映衬,意在表现离经叛道与回归仕途两种不同的人生模式和人生态度。甄、贾二玉性格由合而分的过程,是作者在世俗化与个性化之间徘徊游移并最终取舍的... 《红楼梦》中的甄宝玉与贾宝玉思想个性先同后异,并最终彻底分化。小说中二者并置,互相映衬,意在表现离经叛道与回归仕途两种不同的人生模式和人生态度。甄、贾二玉性格由合而分的过程,是作者在世俗化与个性化之间徘徊游移并最终取舍的过程;二玉最终的性格分裂,也流露了作者创作心理的矛盾:他虽然最终令贾宝玉选择了出世之路,但在感情上又不能全然跳脱俗世的牵绊,因此让甄宝玉从贾宝玉身上分离出来,选择了另一条人生道路。二者相互补充,既可以写出仕途经济对一个人的荼毒和异化,又可以突出贾宝玉最终抉择的艰难和可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甄宝玉 贾宝玉 形象价值
下载PDF
服饰文化与翻译——《红楼梦》杨、霍两译本第三章贾宝玉服饰翻译对比 被引量:4
10
作者 常璐 王治江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红楼梦》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在国内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力,被翻译成了许多种语言。《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最为著名,David Hawkes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与杨宪益、戴乃迭(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ang)译本A Dream of Red ... 《红楼梦》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在国内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力,被翻译成了许多种语言。《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最为著名,David Hawkes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与杨宪益、戴乃迭(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ang)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以第三章为例,对这两部英译本中贾宝玉的服饰翻译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英译本 贾宝玉 服饰翻译 对比
下载PDF
水石文化隐喻——《西游记》中唐僧与《红楼梦》中贾宝玉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冯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114-118,共5页
隐喻是根据已知的事物把握体验未知的事物,捕捉人对抽象事物感受和体验最重要的形象化手段之一。《西游记》中唐僧与《红楼梦》中贾宝玉水石文化隐喻内涵丰富,隐喻象征深刻。唐僧与柔性的水意象密切相关,贾宝玉与石头、通灵宝玉三位一体... 隐喻是根据已知的事物把握体验未知的事物,捕捉人对抽象事物感受和体验最重要的形象化手段之一。《西游记》中唐僧与《红楼梦》中贾宝玉水石文化隐喻内涵丰富,隐喻象征深刻。唐僧与柔性的水意象密切相关,贾宝玉与石头、通灵宝玉三位一体,与硬质的石玉结缘,他们虽来自不同的渊源意象,却有着同质的文化隐喻意蕴。他们都涉及到弃不弃、情不情、死不死、物非物四对对立统一的辨证命题,在此是是非非的思维模式中彰显着吴承恩与曹雪芹对生命对人生超然的理解态度、冷然释然的反思精神。水石文化隐喻为我们深入了解唐僧、宝玉蕴含的深层文化价值与意义开阔了视野,也为深刻理解《西游记》《红楼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唐僧 红楼梦 贾宝玉 水石文化 隐喻
下载PDF
对爱情真谛的本质诠释——论《红楼梦》宝玉黛玉的爱情观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乃为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65-69,共5页
宝玉与黛玉之间的爱情没有生物学意义上天经地义的占有色彩;没有社会学意义上地义天经的功利色彩。他们所追求的是真心相许,纯情相依。这种爱情观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几可称之空前绝后,在古今社会生活实际中亦属理想境界。然而,这却符... 宝玉与黛玉之间的爱情没有生物学意义上天经地义的占有色彩;没有社会学意义上地义天经的功利色彩。他们所追求的是真心相许,纯情相依。这种爱情观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几可称之空前绝后,在古今社会生活实际中亦属理想境界。然而,这却符合人类本性的发展方向,是对爱情真谛的本质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宝玉 林黛玉 爱情真谛 本质诠释
下载PDF
试论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心理成因 被引量:3
13
作者 吕靖波 张文德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32-36,共5页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身上的叛逆性格历来受人关注,它的形成与发展可以有各种解释。如果从个体心理学角度考察,则是缘于主人公的自卑情结,而且是一种典型的性别自卑,它在宝玉身上主要表现为对女性有着异乎寻常的仰慕。在宝玉看来,无论...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身上的叛逆性格历来受人关注,它的形成与发展可以有各种解释。如果从个体心理学角度考察,则是缘于主人公的自卑情结,而且是一种典型的性别自卑,它在宝玉身上主要表现为对女性有着异乎寻常的仰慕。在宝玉看来,无论是情感的丰富性,还是智商的高下以及办事能力和文学造诣等诸多方面,女性均有着独特的优势,而带有女性化色彩的男性也基于同样的原因成为宝玉仰慕和亲近的对象。贾宝玉那些惊世骇俗的叛逆性的思维方式与日常言行,其实往往只是这种心理特征的异化形式。这种心理特征的形成,既受到父亲贾政压制性教育的影响,又是身边女性包围式指导的结果。此外,宝玉的这种性别自卑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并在总体上呈弱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宝玉 叛逆性 性别自卑
下载PDF
试论贾宝玉的多重化性格 被引量:3
14
作者 侯炳霞 任祥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24-27,共4页
贾宝玉之审美价值由其性格的矛盾性所决定 ,其性格具有叛逆性与妥协性相对 ,痴情与泛爱相通 ,美好心灵与纨绔习气相连 ,双性人格相统一 ,现实性与虚无感相交融的多重化特点。
关键词 贾宝玉 多重化 性格
下载PDF
我为什么要批评周汝昌先生 被引量:3
15
作者 胥惠民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30-35,42,共7页
1995年,周汝昌发表《还"红学"以学——近百年红学史之回顾(重点摘要)》,他通篇文章贬人扬己,把20世纪《红楼梦》研究的辉煌成就抹成一片白地!对红学的大是大非问题,我应该说明自己的看法,于是就有了《读周汝昌〈还"红学&... 1995年,周汝昌发表《还"红学"以学——近百年红学史之回顾(重点摘要)》,他通篇文章贬人扬己,把20世纪《红楼梦》研究的辉煌成就抹成一片白地!对红学的大是大非问题,我应该说明自己的看法,于是就有了《读周汝昌〈还"红学"以学〉》这篇文章。从此我开始思考他绝对化的"写实自传说"究竟错在什么地方。1997年撰写了《论周汝昌先生"写实自传说"的失误》,从曹雪芹的文学观、脂砚斋的批语、周氏自传说的巨大破绽三个方面论证了自传说根本不能成立。进入21世纪以后,周汝昌肆无忌惮地宣扬他的"史湘云就是曹雪芹的妻子脂砚斋",而且要把这个荒谬观点强加给曹雪芹和《红楼梦》。于是我就有了《"史湘云就是曹雪芹的妻子脂砚斋"是一个伪命题》,多方面证明了在雪芹笔下根本没有湘云嫁宝玉(曹雪芹)的内容,用大量论据证明脂砚斋是个男人,从而证明这个论题的"伪命题"的性质。这之后,我还批评了他的"一百零八回两扇大对称结构"法和"一百零八钗"说,诠释了聂绀弩先生的"周汝昌根本不懂《红楼梦》!"揭露他辱骂诬陷高鹗背后的目的,批评了他主观唯心论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汝昌 写实自传说 湘云嫁宝玉 批评
下载PDF
《红楼梦》“第一公案”反思录 被引量:1
16
作者 曲文军 杨中举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69-72,共4页
薛宝钗和林黛玉孰优孰劣的问题,历来纠缠不清,以至于被列为《红楼梦》“九大公案”中的第一公案。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曹雪芹是有意识地使两美“两峰相峙、双水分流”。从实际效果上看,人们却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受人们的身份、... 薛宝钗和林黛玉孰优孰劣的问题,历来纠缠不清,以至于被列为《红楼梦》“九大公案”中的第一公案。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曹雪芹是有意识地使两美“两峰相峙、双水分流”。从实际效果上看,人们却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受人们的身份、年龄、地位、学养等的影响,这种见仁见智,基本上属于个人行为。但是受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的影响,这种见仁见智,却折射出时代的精神和风貌。固执地亵一贬一,都带有偏颇的成分。两美兼得,才是新世纪人文精神的指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宝钗 林黛玉 贾宝玉 两美并立 古代文学研究 小说 "红楼梦" 人文精神
下载PDF
《红楼梦》中宝黛爱情的心理学解读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庆鹏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0期10-13,共4页
发生在数百年前的宝黛爱情故事可谓绝唱,历来有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分析,而现代心理学理论为我们找到解读作品的新视点,找到了新的打开人物内心世界的钥匙,通过对这些心理现象的解读,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宝黛爱情是真实可信,也... 发生在数百年前的宝黛爱情故事可谓绝唱,历来有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分析,而现代心理学理论为我们找到解读作品的新视点,找到了新的打开人物内心世界的钥匙,通过对这些心理现象的解读,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宝黛爱情是真实可信,也更清楚地看到了曹雪芹对生活的熟悉与非凡的艺术把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玉 黛玉 爱情 心理学解读
下载PDF
贾宝玉的死亡态度及死亡体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乃良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4期49-52,共4页
贾宝玉生活于温柔富贵之家,他锦衣玉食,饮甘厌肥,轻裘肥马,妖童美婢,但却遇到了无法排遣的烦恼和痛苦。这种烦恼和痛苦表现为生存的烦恼和面对死亡的无奈与痛苦。他面对死亡的态度是为情而死,为爱而死,他认为这才是死得其所。他的这种... 贾宝玉生活于温柔富贵之家,他锦衣玉食,饮甘厌肥,轻裘肥马,妖童美婢,但却遇到了无法排遣的烦恼和痛苦。这种烦恼和痛苦表现为生存的烦恼和面对死亡的无奈与痛苦。他面对死亡的态度是为情而死,为爱而死,他认为这才是死得其所。他的这种态度是对儒家死亡观的否定与超越。在大观园,他经历了深刻的死亡体验,真正领会了处于末世的封建大家族笼罩的死亡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宝玉 死亡态度 死亡体验 儒家死亡观 死亡气息 美学
下载PDF
论阿尼玛原型在贾宝玉身上的显现及其意义
19
作者 苏丽华 《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阿尼玛原型是荣格对男性身上所具有的女性特质的一种概括,作为《红楼梦》灵魂人物的贾宝玉很突出地显现了这一特质。准确地把握贾宝玉身具的女性特质对于理解整部《红楼梦》的意含将是非常重要的。贾宝玉的女性特质从神奇性地被赋予,到... 阿尼玛原型是荣格对男性身上所具有的女性特质的一种概括,作为《红楼梦》灵魂人物的贾宝玉很突出地显现了这一特质。准确地把握贾宝玉身具的女性特质对于理解整部《红楼梦》的意含将是非常重要的。贾宝玉的女性特质从神奇性地被赋予,到在现实中地投射,再到最终地无可投射,深深相关地始终是一个"情"字,他想以"情性"化解世间的暴虐,但冷酷的现实终究抹杀了他的女性温情。他的悲剧,预示着曹雪芹"以情补天"的美好愿望的破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尼玛原型 贾宝玉 女性特质 《红搂梦》 人物形象 悲剧 古代文学研究
下载PDF
试论贾宝玉、杜少卿对儒家仁者理想的回归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莹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21-25,共5页
力图通过对贾宝玉与杜少卿在“爱人”问题上的分析、比较,认为二人虽然在仕宦功名上对儒家思想是背离的,但在“爱人”这一精神内涵上对儒家仁者理想是一种回归与契合。
关键词 贾宝玉 杜少卿 爱人 儒家仁者理想 回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