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产地棒毛络新妇蜘蛛的脂溶性成分GC-MS分析
1
作者 顾小亮 杨月娥 +2 位作者 杨志斌 罗建蓉 杨自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9-243,I0051,I0052,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棒毛络新妇Trichonephila clavata蜘蛛的脂溶性成分,比较不同产地棒毛络新妇脂溶性成分组成和含量的差异。方法样品以石油醚进行索氏提取得到脂溶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甲酯化的样品进行检测,最后通过标准谱...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棒毛络新妇Trichonephila clavata蜘蛛的脂溶性成分,比较不同产地棒毛络新妇脂溶性成分组成和含量的差异。方法样品以石油醚进行索氏提取得到脂溶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甲酯化的样品进行检测,最后通过标准谱库(NIST)进行检索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相对百分含量,并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似度评价对整体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棒毛络新妇脂溶性成分提取率为12.25%~16.10%,从中共鉴定出脂溶性成分26种,共有成分为11种,以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最高,平均含量分别为35.84%、20.43%和11.87%;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可按产地分类,相似度评价结果在0.383~0.983。结论棒毛络新妇脂溶性成分的种类及相对百分含量受产地和生境的影响。研究为棒毛络新妇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实验数据,同时也为棒毛络新妇作为食品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毛络新妇 脂溶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脂肪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