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媒体网络与音视频数据的实时传输挑战与解决方案 被引量:1
1
作者 丁大勇 《电声技术》 2023年第8期76-78,83,共4页
随着多媒体网络的快速发展,实时音视频数据传输面临的挑战日益显著。文章旨在探讨当前实时传输面临的问题,提出并评估一系列解决方案,以改进多媒体网络中音视频数据的实时传输。首先深入研究实时传输中的诸多挑战,包括带宽限制、延迟、... 随着多媒体网络的快速发展,实时音视频数据传输面临的挑战日益显著。文章旨在探讨当前实时传输面临的问题,提出并评估一系列解决方案,以改进多媒体网络中音视频数据的实时传输。首先深入研究实时传输中的诸多挑战,包括带宽限制、延迟、数据包丢失、编解码复杂性以及安全性要求。其次提出一系列创新性解决方案,包括引入新型传输协议、采用基于缓存的方法、优化编解码算法、调整网络拓扑以及增强安全性等策略。最后总结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进一步完善实时音视频数据传输的相关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 音视频数据 实时传输 带宽限制
下载PDF
虚拟化中避免不同客域间数据共享的网络带宽限制
2
作者 赵云栋 《数字通信世界》 2015年第9期47-48,共2页
随着虚拟化技术在X86平台上的逐渐成熟,用户已经感受到它的好处:降低运维成本,提升运维效率。受硬件环境的影响,数据传输方面一直受磁盘读写速度和网络带宽限制。本文阐述的技术是通过半虚拟化内存页面重映射机制实现文件访问过程,避免... 随着虚拟化技术在X86平台上的逐渐成熟,用户已经感受到它的好处:降低运维成本,提升运维效率。受硬件环境的影响,数据传输方面一直受磁盘读写速度和网络带宽限制。本文阐述的技术是通过半虚拟化内存页面重映射机制实现文件访问过程,避免网络带宽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化技术 共享网络 带宽限制
下载PDF
接收机有限带宽对多相码数字脉压的影响
3
作者 彭江 吴桂生 袁湘辉 《雷达与对抗》 2002年第4期30-33,共4页
限制接收机带宽是雷达系统中提高信噪比(SNR)的常用方法,相应的也会引起输出波形的失真。本文主要分析了多相码数字脉压雷达系统中,接收机有限带宽对脉压输出结果所造成的影响。运用五点滑动窗平均法在计算机上进行了模拟,并给出了仿真... 限制接收机带宽是雷达系统中提高信噪比(SNR)的常用方法,相应的也会引起输出波形的失真。本文主要分析了多相码数字脉压雷达系统中,接收机有限带宽对脉压输出结果所造成的影响。运用五点滑动窗平均法在计算机上进行了模拟,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码 脉冲压缩 有限带宽
下载PDF
自适应光学图像非对称图像迭代盲复原算法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波 程承旗 +2 位作者 郭仕德 濮国梁 耿则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3-318,共6页
为了提高自适应光学图像复原效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多重约束非对称图像迭代盲解卷积算法。首先,在点扩散函数(PSF)频率域引入带宽有限约束来提高迭代盲解卷积算法的可靠性;然后,在PSF空间域引入支持域动态更新的思想以加快迭代盲解卷积算... 为了提高自适应光学图像复原效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多重约束非对称图像迭代盲解卷积算法。首先,在点扩散函数(PSF)频率域引入带宽有限约束来提高迭代盲解卷积算法的可靠性;然后,在PSF空间域引入支持域动态更新的思想以加快迭代盲解卷积算法收敛速度;最后,自动计算迭代盲解卷积算法的非对称因子以提高算法的自适应性。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与RL-IBD算法比较,新算法迭代次数减少22.4%、峰值信噪比提高10.18 dB。在FK5-857和某双星的自适应光学图像复原实验中,也取得很好的复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图像复原 迭代盲解卷积 动态支持域 带宽有限约束
下载PDF
概率整形技术在带宽受限光纤通信信道中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瑞 奚秀娟 +2 位作者 黎梦雪 陶理 谭辉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6-138,189,共4页
概率整形作为一种新兴编码技术,通过改变各星座点的概率分布来获得整形增益,能够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本文阐述概率整形的基本原理,通过互信息、误码率与信噪比的关系曲线,展示概率整形编码相较均匀分布编码带来的性能提升。重点探究了... 概率整形作为一种新兴编码技术,通过改变各星座点的概率分布来获得整形增益,能够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本文阐述概率整形的基本原理,通过互信息、误码率与信噪比的关系曲线,展示概率整形编码相较均匀分布编码带来的性能提升。重点探究了在带宽受限的光纤通信信道中,概率整形对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带宽受限条件下,概率整形对系统的误码性能和带宽容忍度都有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整形 光通信 带限 编码
下载PDF
一种基于FPGA带限数字噪声发生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成 《电子质量》 2009年第5期68-70,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带限噪声发生电路的结构和实现。该数字噪声信号发生电路采用数字方法生成基带噪声序列,并加入数字低通滤波,可在线修改噪声带宽和幅度。使用方便灵活,并且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
关键词 基带噪声 高斯白噪声 带限 幅度
下载PDF
超高速分布放大光孤子传输系统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黄超 李世枕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84-193,共10页
利用微扰理论方法推导了飞秒光孤子脉冲在具有一定带宽限制的分布放大光纤传输系统中传输时,脉冲宽度和频移的变化方程,此方程有稳态解,并得到稳定传输时。
关键词 飞秒 光孤子 分布放大 带宽限制 光通信
原文传递
考虑带宽限制的网络通信负载自适应均衡方法
8
作者 罗伟华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73-77,共5页
为了提高通信网络负载均衡性,提出考虑带宽限制的网络通信负载自适应均衡方法。对网络通信流量信息进行监测,利用小波变换算法对监测流量信息展开去噪预处理,采用分簇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处理;利用采样周期抽头间隔采样模式构建通信链路信... 为了提高通信网络负载均衡性,提出考虑带宽限制的网络通信负载自适应均衡方法。对网络通信流量信息进行监测,利用小波变换算法对监测流量信息展开去噪预处理,采用分簇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处理;利用采样周期抽头间隔采样模式构建通信链路信道传输模型,以负载自适应均衡为优化目标,构建负载自适应均衡模型,并考虑带宽限制,设置约束条件;采用灰狼算法求解带宽约束下的负载自适应均衡模型,实现网络通信负载自适应均衡。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均衡指数高于0.9,网络通信时延低于1.87 ms,网络通信吞吐量达到2900kb,有效提高了通信网络负载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宽限制 通信负载 自适应均衡
下载PDF
一种新的2次拟合码鉴别器 被引量:1
9
作者 徐颖 王菊 吴嗣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369-2373,共5页
该文针对传统码鉴别器在带限条件下窄相关增益降低的问题,提出在码跟踪环中采用2次拟合码鉴别器。2次拟合码鉴别器根据带限条件下的码相关特性,利用超前滞后积分清除的结果得到伪码相关函数的2次曲线拟合方程,对2次方程求解可得码相位... 该文针对传统码鉴别器在带限条件下窄相关增益降低的问题,提出在码跟踪环中采用2次拟合码鉴别器。2次拟合码鉴别器根据带限条件下的码相关特性,利用超前滞后积分清除的结果得到伪码相关函数的2次曲线拟合方程,对2次方程求解可得码相位的估计值。仿真表明2次拟合码鉴别器鉴别性能基本不受带宽影响,在带宽受限条件下,2次拟合码鉴别器具有比传统码鉴别器更高的鉴别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鉴别器 窄相关 带限 2次拟合
下载PDF
罗氏线圈电子式互感器软件积分中高次谐波问题研究
10
作者 叶有名 刘明忠 《四川电力技术》 2014年第5期46-48,54,共4页
目前在智能变电站中,应用较多的是罗氏线圈电子式互感器。在对信号进行积分还原过程中,由于硬件积分存在精度以及器件寿命等问题,所以目前许多厂家依旧采用软件积分的方式来实现,由于软件积分是一种离散积分器,因此其积分特性必然会受... 目前在智能变电站中,应用较多的是罗氏线圈电子式互感器。在对信号进行积分还原过程中,由于硬件积分存在精度以及器件寿命等问题,所以目前许多厂家依旧采用软件积分的方式来实现,由于软件积分是一种离散积分器,因此其积分特性必然会受到采样频率与高次谐波带宽之间的限制。通过某一变电站投运过程中的事故及虚拟仿真,针对目前软件积分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得出软件积分中,高次谐波还原的带宽限制条件,以期解决目前由于软件积分还原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线圈 软件积分 高次谐波 仿真测试 离散积分 带宽限制
下载PDF
利用DSO的REF功能测量超声波速度
11
作者 聂明 《物理与工程》 2017年第3期30-35,共6页
超声波传播速度的测量,在测距与定位、液体流速测定、弹性模量测量、气体温度瞬间变化测量等方面的应用中十分重要。文中给出一种基于接收信号延迟时间的较直观的声速测量方法,其中延迟时间的测量是充分利用了数字存储示波器对信号的多... 超声波传播速度的测量,在测距与定位、液体流速测定、弹性模量测量、气体温度瞬间变化测量等方面的应用中十分重要。文中给出一种基于接收信号延迟时间的较直观的声速测量方法,其中延迟时间的测量是充分利用了数字存储示波器对信号的多种降噪处理方法,并且利用了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参考波形(REF)功能对接收信号进行整体对准实现的。实验证明这种方法的测量结果相当准确,为声速的精密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这种方法可应用在大学基础物理实验或课堂演示教学环节,可使学生对声速测量的原理和过程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对启发学生灵活使用及充分发挥仪器的功能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存储示波器 REF 数字滤波 带宽限制
下载PDF
网络实践自学平台的设计与搭建
12
作者 张柱 方贤进 《计算机时代》 2009年第12期47-49,共3页
利用VMware虚拟机和Mikrotik路由操作系统搭建了网络实践自学平台,用于在普通PC机上进行大部分的网络实验。该平台不但可以有效缓解实验设备不足给高校网络实践教学带来的困难,更有助于学生自主完成规定的网络实践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的... 利用VMware虚拟机和Mikrotik路由操作系统搭建了网络实践自学平台,用于在普通PC机上进行大部分的网络实验。该平台不但可以有效缓解实验设备不足给高校网络实践教学带来的困难,更有助于学生自主完成规定的网络实践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机 路由操作系统 网络实验 端口映射 带宽限制
下载PDF
CSNS带宽限制中子斩波器系统的设计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蔡伟亮 王平 +2 位作者 张清 耿艳胜 张文翔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30,共7页
带宽限制中子斩波器是中国散裂中子源上飞行时间中子散射谱仪不可缺少的关键设备之一,谱仪获得的中子能谱波段范围由带宽斩波器决定,其主要原理是通过转盘的机械式阻挡来对中子束流进行斩波,选择到达样品的中子波长范围,从而起到降低背... 带宽限制中子斩波器是中国散裂中子源上飞行时间中子散射谱仪不可缺少的关键设备之一,谱仪获得的中子能谱波段范围由带宽斩波器决定,其主要原理是通过转盘的机械式阻挡来对中子束流进行斩波,选择到达样品的中子波长范围,从而起到降低背底、提高信噪比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带宽限制中子斩波器的基本原理及其设计要求,重点阐述了带宽限制中子斩波器系统的设计方法,提出了斩波器系统配置布局的基本原则,并给出了带宽斩波器各物理参数的计算公式。带宽斩波器的配置数量应满足谱仪背底要求,去除背底的斩波器应放置在束线前端并使谱仪所需波段的中子无损失通过,带宽选取的斩波器则尽可能放置在束线后端。另外,满足同相位、同转速、同开口角和转动方向相反等条件的双盘斩波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子通量。本文的工作可为中国散裂中子源二十台中子散射谱仪斩波器系统的物理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斩波器 带宽斩波器系统 带宽限制 转盘
原文传递
CSNS中子带宽限制斩波器样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博 王平 王芳卫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5-308,共4页
中子带宽限制斩波器是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飞行时间型中子散射谱仪中用于选择特定波段范围中子的装置,其控制系统要求能够实现斩波器相位信号与加速器定时信号同步并完成对斩波器运行状态监控的功能。本文针对控制指标的要求,阐述了控... 中子带宽限制斩波器是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飞行时间型中子散射谱仪中用于选择特定波段范围中子的装置,其控制系统要求能够实现斩波器相位信号与加速器定时信号同步并完成对斩波器运行状态监控的功能。本文针对控制指标的要求,阐述了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及软件设计方案,并对系统控制精度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 带宽限制斩波器 相位同步 Compax3 T40 InteractX
原文传递
地球系统理论基础概述 被引量:4
15
作者 承继成 陈述彭 《大自然探索》 1997年第3期21-25,41,共6页
本文探讨关于地球系统的理论核心,包括地球系统的非均衡理论,地球系统的耗散结构理论与地球系统的引力场理论。非均衡理论是基础,耗散结构和引力场理论是热力和动力的起因,构成地球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形成机制与地球系... 本文探讨关于地球系统的理论核心,包括地球系统的非均衡理论,地球系统的耗散结构理论与地球系统的引力场理论。非均衡理论是基础,耗散结构和引力场理论是热力和动力的起因,构成地球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形成机制与地球系统的运动过程。其中信息流则是调控地球系统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的流量、流速和流向的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系统 非均衡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 引力场理论 物质流 能量流 信息流
下载PDF
CSNS带宽限制中子斩波器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闪闪 蔡伟亮 +3 位作者 王平 张鸿 左太森 王松林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29,共7页
带宽限制中子斩波器是飞行时间型中子散射谱仪上的重要设备之一,其性能的优劣影响着谱仪的测试效率。依靠周期性转动的转盘,带宽限制中子斩波器可用于中子波长范围的选择和脉冲周期重叠背底的滤除,提高信噪比。基于安装在中国散裂中子源... 带宽限制中子斩波器是飞行时间型中子散射谱仪上的重要设备之一,其性能的优劣影响着谱仪的测试效率。依靠周期性转动的转盘,带宽限制中子斩波器可用于中子波长范围的选择和脉冲周期重叠背底的滤除,提高信噪比。基于安装在中国散裂中子源(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CSNS)通用粉末衍射仪上的带宽限制中子斩波器系统,结合理论计算、McStas软件模拟及中子束流实验方法,对带宽限制中子斩波器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带宽限制中子斩波器实际选择的波长带宽约为0.478 nm,与目标带宽0.48 nm的相对误差在0.5%以内,具有显著滤除长波背底的效果;验证了安装在CSNS散射谱仪上的带宽限制中子斩波器的性能满足工程需求,也可为即将建设的中子散射谱仪上带宽限制中子斩波器的设计与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宽限制中子斩波器 转盘 McStas 中子束流实验
原文传递
一种单模光缆的配盘方法
17
作者 苗新 《光通信技术》 CSCD 1993年第2期103-105,共3页
针对衰耗受限及色散受限,本文提出了一种单模光缆的配盘方法,以改善单模光缆光通信系统的最大无中继传输距离。
关键词 衰耗 色散 单模光缆 配盘 光缆通信
下载PDF
基于SVMD和能量转移SR-MLS反演识别技术的低频振荡信号特征辨识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虹 王迎丽 +2 位作者 勇天泽 马鸿君 代宝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85-1694,共10页
为解决多通道低频振荡信号特征辨识在噪声背景下提取精度低的问题,提出采用基于带宽总和限定的变分模态分解算法(bandwidth sum limit variational modal decomposition algorithm, SVMD)和随机共振–移动最小二乘(stochastic resonance... 为解决多通道低频振荡信号特征辨识在噪声背景下提取精度低的问题,提出采用基于带宽总和限定的变分模态分解算法(bandwidth sum limit variational modal decomposition algorithm, SVMD)和随机共振–移动最小二乘(stochastic resonance-moving least squares, SR-MLS)反演识别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低频振荡信号特征提取。以广域测量系统(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检测数据作为原始输入信号,利用SVMD算法对信号进行自适应去趋势项主导模态分离;再利用SR-MLS反演识别技术以噪声能量转移的方式进行强噪背景下带参信号反演,进而获得辨识频率、阻尼比、振幅等特征信息。最后,通过自合成模拟信号、IEEE16机68节点系统仿真以及东北电网实测数据3个算例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 Prony和希尔伯特-黄变换法(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算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宽总和限定 随机共振-移动最小二乘反演识别技术 能量转移 带参反演 模态辨识 低频振荡
下载PDF
Improving Low Bitrate Video Coding via Computation Incorporating A Priori Information 被引量:2
19
作者 Tao Xiaoming Dong Linhao +3 位作者 Li Shaoyang Li Yang Ge Ning Lu Jianhua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5年第9期22-34,共13页
The growing number of mobile users, as well as the diversification in types of services have resulted in increasing demands for wireless network bandwidth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evolving transmission techniques are... The growing number of mobile users, as well as the diversification in types of services have resulted in increasing demands for wireless network bandwidth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evolving transmission techniques are able to enlarge the network capacity to some degree, they still cannot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mobile users. Meanwhile, following Moore's Law, the data processing capabilities of mobile user terminals are continuously improving.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possible methods of trading strong computational power at wireless terminals for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of communications. Taking the specific scenario of wireless video conversation, we propose a model-based video coding scheme by learning the structures in multimedia contents. Benefiting from both strong computing capability and pre-learned model priors, only low-dimensional parameters need to be transmitted; and the intact multimedia contents can also be reconstructed at the receivers in real-time. Experim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video codecs, the proposed scheme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data rate with the aid of computational capability at wireless termin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ational communications a priori information bandwidth-limi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odel-based video coding
下载PDF
锁模半导体激光器产生带宽极限的超短光脉冲 被引量:1
20
作者 邱昆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13-216,共4页
利用主动锁模技术,以光在外腔中的往返频率调制注入电流,在外腔中加入F-P标准具(Fabry-Perot etalon)后,在国內首次获得了带宽极限的可调谐完全锁模半导体激光超短脉冲。该脉冲源可望用于高速光通信、光孤子通信等领域。
关键词 锁模 超短光脉冲 半导体 激光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