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胸竹鸡的生物学特性及经济价值 被引量:11
1
作者 姚银花 王定江 +4 位作者 杨汉远 余志彪 吴朝斌 吴智涛 艾晓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92-594,共3页
本文从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繁殖和血液生理生化特点等方面介绍了灰胸竹鸡生物学特性和经济价值,对灰胸竹鸡的人工驯养与繁殖,以及保护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灰胸竹鸡 生物特性 经济价值
下载PDF
灰胸竹鸡笼养生活习性的观察及体尺指标的测定 被引量:8
2
作者 韩庆 谭颗 +1 位作者 夏维福 罗玉双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147-150,共4页
对野生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a)的笼养生活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并对竹鸡的体尺指标进行了测定和比较,以便为人工饲养竹鸡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舍饲竹鸡在生活习性方面仍然保持有野生时的鸣叫、梳羽、集群等习性。环境因素对... 对野生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a)的笼养生活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并对竹鸡的体尺指标进行了测定和比较,以便为人工饲养竹鸡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舍饲竹鸡在生活习性方面仍然保持有野生时的鸣叫、梳羽、集群等习性。环境因素对竹鸡生活习性的影响较大。在体尺指标方面,雄性体重大于雌性,差异极显著(P<0.01),雄性竹鸡胫长指标、强壮指数均高于雌性竹鸡且差异显著(P<0.05)。其它生理指标雌雄个体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胸竹鸡 舍饲 生活习性 体尺指标
下载PDF
两种竹鸡线粒体DNA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8
3
作者 黄族豪 张姣 +3 位作者 刘发 肖宜安 刘旻生 龙进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5,共5页
采用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a)与棕胸竹鸡(B.fytchii)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1142bp的序列,分析二者间的遗传变异。两种竹鸡间共发现32个变异位点,其中20个转换,12个颠换。灰胸竹鸡mtDNA控制区的碱基含量... 采用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a)与棕胸竹鸡(B.fytchii)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1142bp的序列,分析二者间的遗传变异。两种竹鸡间共发现32个变异位点,其中20个转换,12个颠换。灰胸竹鸡mtDNA控制区的碱基含量T34.26%、C25.98%、A24.84%和G14.96%,棕胸竹鸡的分别是T34.47%、C25.60%、A25.03%和G14.93%。t-检验分析显示,两种竹鸡mtDNA控制区的T和C含量差异显著。在系统发生树上,两种竹鸡在系统发生树各聚成一支,支持率达到100%。两种竹鸡间的遗传距离是0.0396。根据分子钟计算,它们大约在200万年前分歧进化。推测它们的物种形成主要受更新世第二次寒冷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控制区 灰胸竹鸡 棕胸竹鸡 遗传变异
下载PDF
灰胸竹鸡消化系统形态解剖初探 被引量:5
4
作者 姚银花 王定江 +4 位作者 杨汉远 余志彪 吴朝斌 吴智涛 艾晓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5-617,共3页
观察和测定了13只灰胸竹鸡消化系统的解剖参数,结果表明:雌性和雄性体重分别为227.39g和216.79g,体长分别为237.22mm和230.00mm;腺胃粘膜表面具有40~50枚圆形乳头,肌胃较发达;雌性和雄性的食道分别长约93.96mm和99.75mm,... 观察和测定了13只灰胸竹鸡消化系统的解剖参数,结果表明:雌性和雄性体重分别为227.39g和216.79g,体长分别为237.22mm和230.00mm;腺胃粘膜表面具有40~50枚圆形乳头,肌胃较发达;雌性和雄性的食道分别长约93.96mm和99.75mm,肠道总长分别为683.83mm和672.95mm,肝脏分别重4.87g和5.20g,胰脏分别重0.38g和0.45g。此研究为进行竹鸡的人工驯养和生物学研究提供解剖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胸竹鸡 消化系统 解剖
下载PDF
灰胸竹鸡血清某些生化参数的测定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定江 姚银花 +4 位作者 杨汉远 余志彪 吴朝斌 吴智涛 艾晓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8-619,共2页
运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了21只野生成年灰胸竹鸡的血液生化参数,结果表明:雌性在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水平,以及谷丙转氨酶活性均高于雄性(P>0.05),雌性白蛋白/球蛋白却较雄性低;同样,雌性个体的总胆红素、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 运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了21只野生成年灰胸竹鸡的血液生化参数,结果表明:雌性在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水平,以及谷丙转氨酶活性均高于雄性(P>0.05),雌性白蛋白/球蛋白却较雄性低;同样,雌性个体的总胆红素、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分别较雄性高8.33%、23.08%和15.38%(P>0.05)。提示雌性个体的代谢较雄性个体要强,可为深入探讨竹鸡的机体代谢规律提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胸竹鸡 血液 生化参数
下载PDF
灰胸竹鸡骨骼系统的解剖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姚银花 王定江 +4 位作者 杨汉远 余志彪 吴朝斌 吴智涛 艾晓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101-4102,共2页
[目的]为研究灰胸竹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对灰胸竹鸡骨骼系统的形态学进行研究,并分析其结构特征。[结果]灰胸竹鸡的骨骼系统是由头骨、躯干骨、前肢骨和后肢骨组成。躯干骨包括脊柱骨、肋和胸骨。前肢骨包括... [目的]为研究灰胸竹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对灰胸竹鸡骨骼系统的形态学进行研究,并分析其结构特征。[结果]灰胸竹鸡的骨骼系统是由头骨、躯干骨、前肢骨和后肢骨组成。躯干骨包括脊柱骨、肋和胸骨。前肢骨包括肩带骨和游离前肢骨。后肢骨包括盆带骨和游离后肢骨。所测骨骼参数在雌雄灰胸竹鸡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与其他雉科鸟类相比,灰胸竹鸡属于较小型的种类。[结论]灰胸竹鸡灵活好动,与其体型较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胸竹鸡 骨骼系统 解剖学
下载PDF
灰胸竹鸡种群扩散模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白西红 杨成群 袁朝晖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6期70-73,共4页
1996-2012年,采用样线法、样方法、访问法和野外跟踪观察法对灰胸竹鸡的迁移、扩散、种群自然恢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灰胸竹鸡由1996年两个分布点、50只个体、初始分布面积250km^2的小种群,经过16年的迁移扩散恢复到29个分布点... 1996-2012年,采用样线法、样方法、访问法和野外跟踪观察法对灰胸竹鸡的迁移、扩散、种群自然恢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灰胸竹鸡由1996年两个分布点、50只个体、初始分布面积250km^2的小种群,经过16年的迁移扩散恢复到29个分布点、990只个体、分布面积1345km^2的大种群,扩散距离达到103km,遍布海拔500~1650m之间,栖息地类也由3类发展到6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胸竹鸡 迁移 扩散 种群恢复 栖息地
下载PDF
江西井冈山地区灰胸竹鸡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族豪 潘刘阳 +2 位作者 肖宜安 龙进 刘迺发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5-268,共4页
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a是我国特有鸟类。本文采用聚合链式反应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井冈山地区灰胸竹鸡3个种群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1142bp的序列,分析其序列变异和种群遗传多样性。30个样本共发现16个变异位点和10种单倍型,... 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a是我国特有鸟类。本文采用聚合链式反应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井冈山地区灰胸竹鸡3个种群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1142bp的序列,分析其序列变异和种群遗传多样性。30个样本共发现16个变异位点和10种单倍型,其中hap1广泛分布,占所分析样本的23.33%,是其祖先单倍型。3个种群的平均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815和0.00243。青原区种群与其它两个种群遗传分化显著,基因交流受限制。受隔离影响,青原区种群遗传多样性最低。在系统发生树上,10种单倍型形成两支,井冈山种群和永新县种群聚在一起,与其地理位置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胸竹鸡 线粒体DNA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井冈山
下载PDF
鸟疟原虫一新种──竹鸡疟原虫的记述(孢子纲:疟原虫科)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建成 黄道发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385-390,共6页
本文描述采自粤北灰胸竹鸡Bambusicolathoracica的一种小型疟原虫,该虫与近似种海南联核疟原虫P.juxtanucleare甚接近,但存在显著的差别,经鉴定为诺维虫亚属Novyella中一新种,即竹鸡疟... 本文描述采自粤北灰胸竹鸡Bambusicolathoracica的一种小型疟原虫,该虫与近似种海南联核疟原虫P.juxtanucleare甚接近,但存在显著的差别,经鉴定为诺维虫亚属Novyella中一新种,即竹鸡疟原虫Plasmodium(Novyella)bambusicolai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山大学生物学系寄生虫学研究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纲 疟原虫科 疟原虫属 新种 灰鸡疟原虫
下载PDF
灰胸竹鸡和棕胸竹鸡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分析及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族豪 柯坫华 柯娩娟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00-106,共7页
竹鸡属包括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a)和棕胸竹鸡(B.fytchii)两种鸟类。两种竹鸡线粒体基因组全长为16726 bp,包含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 RNA、2个r RNA和1个控制区。基因排列顺序与红原鸡(Gallus gallus)一致,属于典型的鸟类... 竹鸡属包括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a)和棕胸竹鸡(B.fytchii)两种鸟类。两种竹鸡线粒体基因组全长为16726 bp,包含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 RNA、2个r RNA和1个控制区。基因排列顺序与红原鸡(Gallus gallus)一致,属于典型的鸟类排列顺序;碱基组成存在明显的AT偏向性。两种竹鸡线粒体基因组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序列长度和终止密码子都完全一样,但部分编码基因的起始位置以及起始密码子存在差异;两种竹鸡的线粒体基因组基因排列紧密;两种竹鸡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之间共有1132个变异位点,其中缺失位点24个,遗传距离为0.0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基因组 灰胸竹鸡 棕胸竹鸡 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