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竹林名士的生存方式与精神世界 被引量:3
1
作者 党圣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2-91,共10页
嵇康与阮籍崇尚自然,追求自由,以放任狂诞的人格姿态反抗虚伪礼法对人性的戕害。相比之下,嵇康洁身自好、愤世嫉俗,而阮籍则随波逐流、和光同尘。将两人合观,我们可以对庄学"自然"范畴在主体性层面的内涵的二重性获得一个较... 嵇康与阮籍崇尚自然,追求自由,以放任狂诞的人格姿态反抗虚伪礼法对人性的戕害。相比之下,嵇康洁身自好、愤世嫉俗,而阮籍则随波逐流、和光同尘。将两人合观,我们可以对庄学"自然"范畴在主体性层面的内涵的二重性获得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玄学 名教 自然 放任狂诞 二重性
原文传递
竹林七子文人精神解读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玉清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654-658,共5页
竹林七子是对魏晋时期嵇康、阮籍、山涛、向秀、王戎、阮咸、刘伶七人人品高洁的美誉。本文从竹子品格、玄学精神、文学气质诸方面,分析和探讨了七子的文人精神,得出他们的精神本质是抛弃名教、崇尚自然、张扬个性、反对现实,追求的是... 竹林七子是对魏晋时期嵇康、阮籍、山涛、向秀、王戎、阮咸、刘伶七人人品高洁的美誉。本文从竹子品格、玄学精神、文学气质诸方面,分析和探讨了七子的文人精神,得出他们的精神本质是抛弃名教、崇尚自然、张扬个性、反对现实,追求的是淡泊宁静和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及精神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七子 竹子品格 玄学精神 文学气质
下载PDF
论魏晋玄学的逻辑发展
3
作者 陈雄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83-86,共4页
汉初儒术"独尊"之时就标志着魏晋玄学所产生的土壤已开始被孕育,魏正始年间王弼的"贵无论"玄学标志着魏晋玄学的初步形成。整个魏晋玄学围绕着"有"、"无"之辩,"名教"与"自然&qu... 汉初儒术"独尊"之时就标志着魏晋玄学所产生的土壤已开始被孕育,魏正始年间王弼的"贵无论"玄学标志着魏晋玄学的初步形成。整个魏晋玄学围绕着"有"、"无"之辩,"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展开和发展,郭象"独化论"玄学是其发展的高潮,到东晋中后期玄学发展趋于尾声。晋末"佛玄合流"是对魏晋玄学的佛教哲学化发展,而隋唐时期的"重玄学"则是魏晋玄学的道教哲学化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玄学 王弼 竹林 郭象 重玄学
下载PDF
竹林七贤名义考辨 被引量:6
4
作者 韩格平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31,共7页
本文认同陈寅恪提出的“竹林七贤”名称产生于东晋的说法,但对陈先生说这一名称与佛家“格义”相关表示异议,认为是侨居江左的玄学家依据自己的审美情趣提出来的。
关键词 竹林七贤 格义 异议 审美情趣 玄学家 陈寅恪
原文传递
竹林七贤的精神境界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明辉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2-16,共5页
竹林七贤的精神境界有不同内蕴:嵇康、阮籍都仍以儒学为精神内核,表面上却采用玄学和自然主义形式;山涛、王戎徘徊于儒学与玄学之间,随时俯仰,是功利主义的代表;阮咸、刘伶借纵欲来达到性灵的苏醒,与儒学无关,略有玄学的自然迹象;向秀... 竹林七贤的精神境界有不同内蕴:嵇康、阮籍都仍以儒学为精神内核,表面上却采用玄学和自然主义形式;山涛、王戎徘徊于儒学与玄学之间,随时俯仰,是功利主义的代表;阮咸、刘伶借纵欲来达到性灵的苏醒,与儒学无关,略有玄学的自然迹象;向秀已经实实在在地走进了玄学的范畴,他同样放弃了儒家的操守,但目的不是为了功利,而是玄学的自然和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七贤 品格 玄学
下载PDF
“竹林七贤”名目考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红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75-77,共3页
“竹林七贤”是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文学史上很有特色的文人团体。他们生逢玄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又经历了魏晋之际改朝换代的动荡,其文学创作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正始末年至嘉平初年的这一段时间中,在山阳形成的这一文人清谈中心... “竹林七贤”是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文学史上很有特色的文人团体。他们生逢玄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又经历了魏晋之际改朝换代的动荡,其文学创作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正始末年至嘉平初年的这一段时间中,在山阳形成的这一文人清谈中心,是与朝中玄学清谈遥相呼应的民间玄学团体,代表了玄学在一般士人中的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七贤 竹林之游 玄学 清谈
下载PDF
二十一世纪“竹林七贤”研究趋势概述(一)
7
作者 樊荣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64-67,共4页
21世纪初以来,对竹林七贤的研究空间由文学领域正在向哲学、历史考古等专业发展,具有逐渐扩张的趋势。《事文类聚别集·礼乐部》注引的《魏记》内容,承袭了《资治通鉴》卷七十八"魏记"内容。"竹林之游"包括以... 21世纪初以来,对竹林七贤的研究空间由文学领域正在向哲学、历史考古等专业发展,具有逐渐扩张的趋势。《事文类聚别集·礼乐部》注引的《魏记》内容,承袭了《资治通鉴》卷七十八"魏记"内容。"竹林之游"包括以嵇康、阮籍、山涛为核心的"七贤之游"与以嵇康、向秀、吕安为核心的"嵇康之游"两个阶段。竹林七贤的价值取向有偏重儒家与偏重道家审美两个方面。竹林玄学研究大致可分为儒道兼综和重视庄学人生体验两个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至今 “竹林七贤” 价值取向 竹林玄学 研究趋势
下载PDF
二十一世纪“竹林七贤”研究趋势概述(二)
8
作者 樊荣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43-47,共5页
进入二十一世纪,对竹林七贤的研究空间由文学领域正在向哲学、历史、艺术、考古等专业不断发展,具有逐渐扩张的趋势。《事文类聚别集·礼乐部》注引的《魏记》内容,继承了《资治通鉴》卷七十八"魏记"内容。"竹林之游... 进入二十一世纪,对竹林七贤的研究空间由文学领域正在向哲学、历史、艺术、考古等专业不断发展,具有逐渐扩张的趋势。《事文类聚别集·礼乐部》注引的《魏记》内容,继承了《资治通鉴》卷七十八"魏记"内容。"竹林之游"包括以嵇康、阮籍、山涛为核心的"七贤之游"与以嵇康、向秀、吕安为核心的"嵇康之游"两个阶段。竹林七贤的价值取向有偏重儒家理性与偏重道家审美两个方面。竹林玄学研究大致可分为儒道兼综和重视庄学人生体验两个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至今 “竹林七贤” 价值取向 竹林玄学 研究趋势
下载PDF
视域转移与竹林式痛苦——对《庄子》式竹林玄学的诠释学考察
9
作者 臧要科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5,共5页
竹林时期士人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庄子》,这一时期的玄学思想源出于士人对《庄子》的诠释,"越名教而任自然"是他们的思想追求和理想生活方式。然而,竹林士人在追求和实现这一理想时,所展现出的并不是《庄子》般逍遥游,而... 竹林时期士人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庄子》,这一时期的玄学思想源出于士人对《庄子》的诠释,"越名教而任自然"是他们的思想追求和理想生活方式。然而,竹林士人在追求和实现这一理想时,所展现出的并不是《庄子》般逍遥游,而是一种徘徊于名教与自然间的沉重,其心虽向往天空之轻灵,然其根却深深植于大地之中,此为竹林式痛苦。从诠释学的角度来看,魏晋视域的完整性、视域的转移、视域前见是造成竹林式痛苦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域转移 竹林式痛苦 《庄子》 竹林玄学 名教 自然
下载PDF
西善桥“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的艺术特色和美学内涵探讨
10
作者 陈云云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9期134-139,共6页
砖画的人物刻画各具特色,极为生动传神,突出了每位“贤士”的性格、气质、神情和动态,为了解“魏晋风度”背后士人矛盾的生死观,提供了具象的素材,反映了当时在动荡的时局与激烈的官场斗争的社会背景下,士人渴望隐居山林,亲近自然,纵情... 砖画的人物刻画各具特色,极为生动传神,突出了每位“贤士”的性格、气质、神情和动态,为了解“魏晋风度”背后士人矛盾的生死观,提供了具象的素材,反映了当时在动荡的时局与激烈的官场斗争的社会背景下,士人渴望隐居山林,亲近自然,纵情山水的避世思想。基于此,以“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七贤”壁画有针对性的全面梳理,分析其艺术特色和美学内涵,并探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拼镶砖画的表现手法和样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画像砖 魏晋南北朝 玄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