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w Bradoriid Arthropods from the Early Cambrian Balang Formation of Eastern Guizhou, South China 被引量:15
1
作者 PENG Jin FENG Hongzhen +2 位作者 FU Xiaoping ZHAO Yuanlong YAO L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56-68,共13页
The Early Cambrian Balang Formation is comprised of mudrock and shale, which was deposited in a shelf environment in the eastern part of Guizhou, south China. The Balang Fauna, which consists of seven phyla, occurs in... The Early Cambrian Balang Formation is comprised of mudrock and shale, which was deposited in a shelf environment in the eastern part of Guizhou, south China. The Balang Fauna, which consists of seven phyla, occurs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parts of the Balang Formation. Arthropods are important constituents of the Balang Fauna and include a great number of trilobites, large bivalved arthropods, and newly-discovered well-preserved bradoriid fossils. The bradoriids present include three genera and four species : Comptaluta inflata (Cheng, 1974) emend Hou et al., 2002; Comptaluta kailiensis sp. nov., and Alutella elongeta sp. nov, Aluta sp. This faunal assemblage in the Balang Formation is distinguished from the Tsunyiella Chang, 1964, Songlinella Yin, 1978 and Kunmingella Hou, 1956 assemblage which occurs in the Niutitang and Mingxinsi formations of the Yangtze Platform in middle region of Guizhou and which is earlier than the Balang Formation in age. However, this assemblage resembles the Comptaluta Opik, 1968 assemblage from the Early Cambrian Heilinpu Formation in Wuding County, Yuanan Province and from the Ordian Stage of the Cambrian of Australia. The great abundance of Comptaluta Opik, 1968 and overall taxonomic diversity of the Comptaluta Opik, 1968 assemblage set it distinctly apart from theAlutella Kobayashi et Kato, 1951 and Aluta Hou, 1956 assemblages of the Balang Formation. Alutella Kobayashi et Kato, 1951 and Aluta Hou, 1956 also occur in the Early Cambrian Niutitang Formation of the Yangtze Platform of Guizhou. Individual Bradoriids from the Balang Formation are characterized by large size (〉3 mm). The discovery of new Bradoriid assemblages not only expands the group's geographical range and assemblage affinities, but also indicates that Bradoriids migrated eastward from shallow-water to deeper-water environments during the Early Cambrian, indicating that they were capable of life in deeper-water, and adaptation to a new ecological set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doriids balang formation Early Cambrian GUIZHOU China
下载PDF
贵州剑河寒武系黔东统杷榔组沉积环境及生物地层再研究——以剑河交榜剖面为例 被引量:16
2
作者 闫巧洁 彭进 +2 位作者 赵元龙 文荣琴 孙海静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3-902,共10页
贵州剑河交榜剖面杷榔组顶底完整,三叶虫序列完整,产出掘头虫类三叶虫5属7种。其中Arthricocephalus chauveaui Bergeron,1899,Changaspis elongata Lee in Chien,1961,Arthricocephalites jishouensis(Zhou in Zhou et al.),1977,3个... 贵州剑河交榜剖面杷榔组顶底完整,三叶虫序列完整,产出掘头虫类三叶虫5属7种。其中Arthricocephalus chauveaui Bergeron,1899,Changaspis elongata Lee in Chien,1961,Arthricocephalites jishouensis(Zhou in Zhou et al.),1977,3个种也出现在北美格陵兰的Henson Glatsche组,提供了三叶虫全球对比的重要信息。其中A.chauveaui在交榜剖面杷榔组底部4 m首现,延伸至近顶部278 m。交榜剖面杷榔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研究信息表明该剖面更适合作杷榔组岩石地层标准剖面,该剖面应是A.chauveaui首现点位定义的都匀阶界线层型剖面。可能是全球寒武系第4阶具有竟争潜力的界线层型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hricocephalus chauveaui 杷榔组 交榜剖面 寒武系 贵州
下载PDF
贵州东部寒武纪黔东世杷榔组腕足动物的新材料 被引量:14
3
作者 彭进 赵元龙 +2 位作者 秦琴 闫旭 马海涛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5-379,共15页
贵州寒武纪黔东世杷榔组腕足动物由3属3种组成,其中含2新种,均属舌形贝亚门,包括舌形贝类的Lingulellotreta malongensis(Rong,1974)、博茨傅徒贝类的Diandongia circularis sp.nov.和隐孔贝类的Askepasma transversalis sp.nov.。化石... 贵州寒武纪黔东世杷榔组腕足动物由3属3种组成,其中含2新种,均属舌形贝亚门,包括舌形贝类的Lingulellotreta malongensis(Rong,1974)、博茨傅徒贝类的Diandongia circularis sp.nov.和隐孔贝类的Askepasma transversalis sp.nov.。化石产自黔东地区凯里市、剑河交榜、台江革一等地杷榔组中Arthricocephalus chauveaui-Changaspis elongata三叶虫组合带。杷榔组腕足动物组合与云南黑林铺组和乌龙箐组腕足动物组合较为相似,均含有舌形贝类、博茨傅徒贝类和神父贝类的代表。起源于早寒武世筇竹寺期的Lingulellotreta malong-ensis不仅延伸进入了沧浪铺期,还出现在较深水的陆棚斜坡环境,其演化在区域和时代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杷榔组Diandongia circularis sp.nov.的发现是云南早寒武世Diandongia腕足动物辐射演化适应更宽环境的结果。Askepasma Laurie,1986仅见于澳大利亚中部Amadeus盆地Todd河早寒武世白云岩中,杷榔组该属化石的发现,可扩展其地理分布,增加该属动物分类学的新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足动物 杷榔动物群 杷榔组 黔东统(下寒武统) 贵州
原文传递
贵州岑巩羊桥罗家塘杷榔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后生动物早期演化的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海涛 彭进 +2 位作者 赵元龙 达扬 孙海静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3-748,共6页
岑巩县羊桥乡罗家塘杷榔组仅出露中-上部地层,岩性单一,均为青灰、灰绿色粉砂质泥、页岩。在其上部层位发现了俞氏贵州始海百合(Guizhoueocrinus yui Zhao,Parsley et Peng,2007),计有棘皮动物始海百合、腕足动物、软体动物——软舌螺... 岑巩县羊桥乡罗家塘杷榔组仅出露中-上部地层,岩性单一,均为青灰、灰绿色粉砂质泥、页岩。在其上部层位发现了俞氏贵州始海百合(Guizhoueocrinus yui Zhao,Parsley et Peng,2007),计有棘皮动物始海百合、腕足动物、软体动物——软舌螺、节肢动物--三叶虫等8属9种,包括了2个未定名的新种和1未定种,与凯里市杷榔组的杷榔动物群相似。新的发现扩展了杷榔动物群的地理分布,提供了群落生态及埋藏学研究的新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杷榔动物群 杷榔组 寒武纪 罗家塘 岑巩羊桥 贵州
下载PDF
贵州东部下寒武统杷榔组上部的三叶虫 被引量:11
5
作者 彭进 赵元龙 杨兴莲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5-242,共8页
贵州凯里市西北郊瓮岭塘寒武系都匀阶下部(下寒武统)杷榔组顶部和镇远县江古镇杷榔组上部的杷榔动物群,是新近发现的重要动物群。动物群由始海百合与莱德利基虫类三叶虫及多门类的化石组成,表明黔东早寒武世都匀期早期斜坡相生物的多样... 贵州凯里市西北郊瓮岭塘寒武系都匀阶下部(下寒武统)杷榔组顶部和镇远县江古镇杷榔组上部的杷榔动物群,是新近发现的重要动物群。动物群由始海百合与莱德利基虫类三叶虫及多门类的化石组成,表明黔东早寒武世都匀期早期斜坡相生物的多样性。就属种而言,三叶虫类最为丰富,计有4属5种,1亚种和1未定种,包括莱得利基虫类的Redlichia(Pteroredlichia)chinensis,Redlichia(Pteroredlichia)chinensislui,Redlichia(Pteroredlichia)murakamii,耸棒头虫类Arthricocephaluschauveaui,Changaspisplacenta,Changaspismicropyge及褶颊虫类Probowmania(Probowmania)sp.。褶颊虫类Probowmania(Probowmania)的出现,丰富了黔东地区杷榔组上部三叶虫组合,层位明显下延。文章还报道Redlichia(Pteroredlichia)chinensis分节末期到成虫早期个体发育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bowmania(Probowmania) Redlichia(Pteroredlichia) 个体发育 杷榔组 早寒武世 贵州
下载PDF
贵州台江革一黔东统杷榔组沉积环境初探 被引量:9
6
作者 达扬 彭进 +2 位作者 赵元龙 马海涛 谷雨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4-582,共9页
贵州台江革一杷榔组出露完整、富含化石,其中—上部层位产有类群组合多样的杷榔动物群,为杷榔动物群的一个重要产地。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观察,结合生物化石保存情况及岩石薄片的分析结果,对革一杷榔组沉积环境及其海平面变化规律进行了... 贵州台江革一杷榔组出露完整、富含化石,其中—上部层位产有类群组合多样的杷榔动物群,为杷榔动物群的一个重要产地。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观察,结合生物化石保存情况及岩石薄片的分析结果,对革一杷榔组沉积环境及其海平面变化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革一杷榔组的沉积位于盐度正常、较深水的陆棚环境,生物生活环境多为氧化—弱氧化环境,富含化石的层位经历了快速沉积事件,整组的沉积由底向上海水经历了由深至浅的变化过程,但其间经历2次小的波动,水体变深后变浅,并出现还原—氧化界面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杷榔组 杷榔动物群 沉积环境 寒武系 贵州台江革一
下载PDF
寒武系杷榔组Redlichia(Pteroredlichia)chinensis(Walcott,1905)个体发育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梁博焱 彭进 +1 位作者 文荣琴 刘帅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36,共12页
贵州东部寒武系杷榔组发育,化石丰富,产有杷榔动物群;其中掘头虫类、莱德利基虫类三叶虫保存好,序列完整,提供了研究这些类群属种个体发育的重要材料。本文据杷榔组Redlichia(Pteroredlichia)chinensis(Walcott,1905)的300多块标本的分... 贵州东部寒武系杷榔组发育,化石丰富,产有杷榔动物群;其中掘头虫类、莱德利基虫类三叶虫保存好,序列完整,提供了研究这些类群属种个体发育的重要材料。本文据杷榔组Redlichia(Pteroredlichia)chinensis(Walcott,1905)的300多块标本的分析数据,详细讨论和重点研究了其从幼虫期、分节期至成虫期个体发育特征,分析各个阶段的形态变化及个体发育演化趋势。丰富了R.(Pteroredlichia)chinensis个体发育的资料,对莱德利基虫属种厘定起到积极的作用,提供了属种分类对比的重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lichia(Pteroredlichia)chinensis 个体发育 杷榔组 寒武系 贵州
原文传递
贵州寒武系杷榔组杷榔化石库埋藏学初步研究——以剑河辣子寨剖面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帅 文荣琴 +2 位作者 彭进 梁博焱 王秋军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2-300,共19页
贵州剑河辣子寨村辣子寨剖面杷榔组的杷榔动物群是近期发现的一个化石丰度较高且较复杂多样的动物群。该产地的化石库含有两个化石富集的层位,即下化石层和上化石层。通过对两个化石富集层的岩石结构、构造、沉积特征、生物类群组成及... 贵州剑河辣子寨村辣子寨剖面杷榔组的杷榔动物群是近期发现的一个化石丰度较高且较复杂多样的动物群。该产地的化石库含有两个化石富集的层位,即下化石层和上化石层。通过对两个化石富集层的岩石结构、构造、沉积特征、生物类群组成及化石丰度和保存特征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表明,下化石层与上化石层内化石组合和埋藏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下化石层类群组成多样、化石丰度较高,以掘头虫类三叶虫、三叶形虫Naraoia、大型双瓣壳节肢动物Isoxys、Tuzoia及古蠕虫、海绵等为主,且化石主要保存在事件沉积层内,保存质量较好,为外陆棚沉积环境下大量生物个体发生原位快速沉积埋藏作用形成。而上化石层内化石以具硬壳的三叶虫为主,有较大的埋藏量,少量或碎片状的Naraoia,Isoxys,且这类化石数量少,主要在背景层中保存,可能为静水沉积时,沉积界面积累了大量生物遗体并暴露于基底表面一定时间后,再被沉积物逐渐堆积掩埋而形成,为生物遗壳的原位或近原位埋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杷榔动物群 化石富集层 埋藏特征 杷榔组 寒武系 贵州剑河
原文传递
黔东寒武系黔东统都匀阶杷榔组中的宏观藻类 被引量:7
9
作者 傅晓平 伍孟银 +2 位作者 刘兴尧 彭进 赵元龙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1-241,共11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贵州寒武系黔东统都匀阶早期杷榔组宏观藻类化石,包括4属4种藻类,其中2未定种,1新属,1新种,即江古宽带藻(新属、新种)Latizonuphyton jiangguensis gen.et sp.nov.,球状玛拉利亚藻Moraniaglobosa Walcott,1919,中华细丝藻... 本文首次报道了贵州寒武系黔东统都匀阶早期杷榔组宏观藻类化石,包括4属4种藻类,其中2未定种,1新属,1新种,即江古宽带藻(新属、新种)Latizonuphyton jiangguensis gen.et sp.nov.,球状玛拉利亚藻Moraniaglobosa Walcott,1919,中华细丝藻(未定种)Sinocylindra sp.和?约克那斯藻(未定种)?Yuknessia sp.。其中,Latizonuphyton jiangguensis gen.et sp.nov.最为丰富。该组合中大多分子见于澄江、凯里和布尔吉斯等生物群,具有全球广泛分布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藻类 杷榔组 都匀阶 寒武系 黔东
原文传递
贵州寒武系第二统杷榔组有壳变形虫的新发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磊明 孟凡巍 +3 位作者 欧志吉 王凯 陈争鹏 赵元龙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1-232,共12页
有壳变形虫(testate amoebae)的演化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新元古代早期,以该时期北美、挪威、澳洲以及我国华北等多地的浅海相碳酸盐岩、页岩中发现的瓶状微体化石(vase-shaped microfossils)为标志。此前认为,显生宙的有壳变形虫最早出现... 有壳变形虫(testate amoebae)的演化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新元古代早期,以该时期北美、挪威、澳洲以及我国华北等多地的浅海相碳酸盐岩、页岩中发现的瓶状微体化石(vase-shaped microfossils)为标志。此前认为,显生宙的有壳变形虫最早出现在早泥盆世。长期以来,早古生代的地层中未发现这类原生生物的明确化石证据。本研究通过对岩石样品进行常规孢粉酸泡分析处理和切磨岩石薄片,获取原位保存的化石标本的技术方法,从贵州东部剑河县交榜剖面出露的寒武系杷榔组(第2统第4阶)中获得数枚有壳变形虫(testate amoebae)化石标本。基于标本的显微形态特征,并结合激光拉曼光谱等研究,对原先记述为疑源类的Plagasphaera balangensis和P.sp.A两形态种进行重新认识和描述。由于它们在结构和形态上与一些现生的鳞壳虫目(Euglyphida)有壳变形虫极为相似,因此将先前定为疑源类的Plagasphaera balangensis和P.sp.A两形态属、种名,分别修订为Palaeoassulina balangensis gen.et sp.nov.和?Palaeoassulina sp.A。该发现不仅将显生宙有壳变形虫的原有化石记录从晚古生代泥盆纪向前延伸至寒武纪早期,还为调查研究有壳变形虫的系统演化提供关键的生物化石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壳变形虫 杷榔组 寒武系 贵州
原文传递
贵州剑河寒武系杷榔组Occacaris的发现和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文荣琴 彭进 +1 位作者 刘帅 梁博焱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1-281,共11页
寒武纪海洋中的双瓣壳节肢动物耙肢虾Occacaris Hou,1999曾被报导出现在云南澄江生物群和贵州凯里生物群中,延续了一个相对短的地质时间。本文报道了在贵州省剑河县辣子寨村杷榔组中上部发现的Occacaris。杷榔组的Occacaris以壳背缘和... 寒武纪海洋中的双瓣壳节肢动物耙肢虾Occacaris Hou,1999曾被报导出现在云南澄江生物群和贵州凯里生物群中,延续了一个相对短的地质时间。本文报道了在贵州省剑河县辣子寨村杷榔组中上部发现的Occacaris。杷榔组的Occacaris以壳背缘和前腹边缘呈大角度相交为特征,不同于澄江生物群和凯里生物群发现的背缘和前腹边缘交角均小于90°角的O.oviformis Hou,1999和O.magnus(Yao,2009),应为一新种,命名为O.lazizhaiensis sp.nov.。O.lazizhaiensis sp.nov.在贵州杷榔组的发现表明起源于云南寒武纪早期扬子地台浅水区的Occacaris,在寒武纪早中期开始向贵州较深水区的杷榔组迁移,延续进入时代较晚的凯里组,为适应生态环境的改变,出现了体构上较大的差异。杷榔组Occacaris的发现增加了Occacaris分类学、生态学、古地理分布和演化发育的新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cacaris lazizhaiensis sp.nov. 杷榔组 寒武系 贵州
原文传递
贵州寒武纪杷榔动物群的古生态学初探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帅 彭进 +2 位作者 文荣琴 王秋军 杜光映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8-180,共13页
贵州剑河辣子寨村辣子寨剖面杷榔组的杷榔动物群是近期发现的一个化石丰度较大的产地。目前已发现了海绵动物、刺细胞动物、曳鳃动物、腕足动物、软舌螺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藻类等8大类群的化石代表,计有63属80种。本文依据辣子... 贵州剑河辣子寨村辣子寨剖面杷榔组的杷榔动物群是近期发现的一个化石丰度较大的产地。目前已发现了海绵动物、刺细胞动物、曳鳃动物、腕足动物、软舌螺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藻类等8大类群的化石代表,计有63属80种。本文依据辣子寨剖面杷榔化石库下化石层的生物组合及各类群的生态特性、埋藏特征,探讨杷榔动物群的生态系及生活环境。杷榔动物群的生物群落,包括了底栖固着、内栖钻孔、表栖游移、漂游和游泳的生物类群,且生物群生活在赤道地区以北开阔海盆的透光区至弱透光区、水域含氧、海底有氧—弱氧、盐分正常、快速沉积事件频发的陆棚较深水环境。其古生态特点为:生物种类丰富,具有滤食、食草、食泥、食肉和食腐的动物;而捕食-被捕食的食物网的关系较为复杂,具有明显的金字塔型的营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杷榔动物群 古生态 杷榔组 寒武纪 贵州
原文传递
湘西北地区寒武纪黔东世掘头虫类三叶虫Duyunaspis及其种内变异 被引量:4
13
作者 雷倩萍 彭善池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2-362,共11页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吾乡附近寒武系黔东统杷榔组中产有丰富的Duyunaspis材料。通过对Duyunaspis duyunensis种内形态变化的观察,认为该种存在较大的种内变异(如头鞍形状、鞍沟中部是否完全相连、胸节数目和尾后缘是否...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吾乡附近寒武系黔东统杷榔组中产有丰富的Duyunaspis材料。通过对Duyunaspis duyunensis种内形态变化的观察,认为该种存在较大的种内变异(如头鞍形状、鞍沟中部是否完全相连、胸节数目和尾后缘是否具缺刻等),同时表明以往描记的Duyunaspis songtaoensis,D.guzhangensis,D.briaris和D.laevigatus 4个种,都是根据种内变异或保存差异建立的,应是模式种D.duyunensis的晚出异名。此外,Duyunaspis的新材料还包括一个产于湘西北的新种Duyunaspis paiwuensis sp.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虫 都匀盾壳虫Duyunaspis 种内变异 杷榔组 寒武系 湘西北地区
原文传递
贵州剑河寒武纪杷榔动物群中的海绵化石组合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秋军 彭进 +2 位作者 文荣琴 刘帅 王德智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2-320,共9页
贵州寒武纪杷榔动物群的海绵动物是近年在剑河辣子寨村发现的新类群。辣子寨剖面的海绵动物组合多样性高,化石保存好。经鉴定有普通海绵纲细丝海绵科的Leptomitus tereticusculus Chen et al.,1989,Leptomitus cf.L.conicus García... 贵州寒武纪杷榔动物群的海绵动物是近年在剑河辣子寨村发现的新类群。辣子寨剖面的海绵动物组合多样性高,化石保存好。经鉴定有普通海绵纲细丝海绵科的Leptomitus tereticusculus Chen et al.,1989,Leptomitus cf.L.conicus García-Bellido et al.,2007和Paraleptomitellasp.,斗篷海绵科的Choiaellacf.C.ovataZhao and Yang in Yang et al.,2003和Choiasp.;六射海绵纲的Saetaspongiasp.,计有5属6种和一些属种待定的海绵化石。剑河辣子寨村杷榔组海绵类群的发现丰富了杷榔动物群的组成面貌,扩展了寒武纪第四期海绵动物的古地理分布区,增加了寒武纪第四期海绵动物分异演化的信息,为海绵动物分类学、古生态学和埋藏学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 杷榔动物群 杷榔组 寒武系 贵州
原文传递
贵州寒武纪始海百合类萼部形态定量评价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德智 彭进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9-443,共15页
始海百合类是贵州寒武纪杷榔动物群和凯里生物群代表性化石类群。产出杷榔动物群和凯里生物群的杷榔组和凯里组主要由灰绿色、灰色的泥、页岩组成,始海百合类化石保存在2个组中上部的泥、页岩中,化石保存好,丰度高,是陆棚斜坡较深水环... 始海百合类是贵州寒武纪杷榔动物群和凯里生物群代表性化石类群。产出杷榔动物群和凯里生物群的杷榔组和凯里组主要由灰绿色、灰色的泥、页岩组成,始海百合类化石保存在2个组中上部的泥、页岩中,化石保存好,丰度高,是陆棚斜坡较深水环境生态类群的典型代表。本文基于来自杷榔组的36块Guizhoueocrinus yui,29块Protogloboeocrinus yini标本,和凯里组的20块Sinoeocrinus lui,20块Globoeocrinus globulus标本,采用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和传统形态测量方法,对每块标本萼部选定了4个界标点(landmark),进行数理统计和几何形态的定量分析。发现寒武纪始海百合类的萼部尺寸上差异较小,在形态上,杷榔组的Protogloboeocrinus yini和Guizhoueocrinus yui萼形相似,均偏细长形,而凯里组的Sinoeocrinus lui和Globoeocrinus globulus萼形差异较大,口部区域宽度均出现增大,萼茎连接处宽度则出现变大和变小两种趋势。结果说明:同一生态环境下寒武纪早期的Guizhoueocrinus yui,和中期的Sinoeocrinus lui的萼在演化上具连续性,细长的萼与长茎能够让始海百合个体更有效捕食上部水域的食物,而寒武纪早期的Protogloboeocrinus yini和中期的Globoeocrinus globulus的萼在形态上具有演化上的连续性。球状的萼配合粗短的茎,可以增强始海百合个体的稳定性,以适应更强的水动力环境,表明出现了生态位的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始海百合类 几何形态测量 杷榔组 凯里组 寒武纪 贵州
原文传递
贵州寒武纪杷榔组Changaspis elongata Chien,1961个体发育研究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光映 彭进 +1 位作者 王德智 王一凡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3-177,共15页
根据采自贵州剑河辣子寨杷榔组的张氏虫Changaspis 296块标本,采用传统形态测量方法,对头部及躯干特征进行度量;结合散点图、简化主轴回归分析及线性拟合对比分析后确认这些标本均为长形张氏虫Chang-aspis elongata的标本,厘定出从分节... 根据采自贵州剑河辣子寨杷榔组的张氏虫Changaspis 296块标本,采用传统形态测量方法,对头部及躯干特征进行度量;结合散点图、简化主轴回归分析及线性拟合对比分析后确认这些标本均为长形张氏虫Chang-aspis elongata的标本,厘定出从分节6期至成虫期共计12个连续个体发育序列,揭示其形态变化特点。从分节6期至10期,背壳长、头鞍长、头盖长和宽的增长幅度相对小;随着体节的增多,头盖长度与背壳长度的比值从50%减少至34%;随着头鞍长度的增长,头鞍前部及后部宽均呈线性关系的连续增长趋势;个体发育序列确认该种成虫期有17节胸节,不同以往认为的16节胸节。对比分析及线性拟合的数据比较论证,确认原为C. micropyge和C.placenta 2个种的特征应为C. elongata在个体发育变化中的种内差异,确认先前命名的这2种应为C. elongata的晚出同义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gaspis elongata 个体发育 杷榔组 寒武系 贵州
原文传递
湘西北寒武系黔东统杷榔组三叶虫的新材料 被引量:2
17
作者 雷倩萍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30,共12页
湘西北寒武系杷榔组出露较好,三叶虫化石十分丰富。文中报道描述了在花垣县排吾乡两个剖面的杷榔组泥页岩中采得的三叶虫两属两种Dinesus bura(Qiu,1980)和Eosoptychoparia guizhouensis Yuan in Zhang et al.,1980。本次研究将双岛虫属... 湘西北寒武系杷榔组出露较好,三叶虫化石十分丰富。文中报道描述了在花垣县排吾乡两个剖面的杷榔组泥页岩中采得的三叶虫两属两种Dinesus bura(Qiu,1980)和Eosoptychoparia guizhouensis Yuan in Zhang et al.,1980。本次研究将双岛虫属Dinesus在中国的地层延限下延至杷榔组(寒武系第二统第四阶)的中下部。这些新材料在湖南杷榔组的发现,扩大了这两属的地理分布范围,并提供了更多本区与其他地区的地层进行对比的材料。以上新发现更进一步丰富了寒武纪江南斜坡带杷榔组三叶虫动物群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nesus Eosoptychoparia 三叶虫 杷榔组 寒武系 湘西北地区
原文传递
贵州剑河交榜剖面杷榔组层序地层的初步划分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立亭 王雪华 +2 位作者 杨巍 赵元龙 陈争鹏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9-447,共9页
贵州剑河交榜剖面杷榔组发育完整、化石丰富,是开展层序地层研究的良好剖面。据岩石和古生物组合特征,杷榔组跨越寒武系第二统第三阶和第四阶,可识别出11个基本层序。基本层序结构及地层型式综合研究表明,杷榔组为一个由陆棚边缘体系域... 贵州剑河交榜剖面杷榔组发育完整、化石丰富,是开展层序地层研究的良好剖面。据岩石和古生物组合特征,杷榔组跨越寒武系第二统第三阶和第四阶,可识别出11个基本层序。基本层序结构及地层型式综合研究表明,杷榔组为一个由陆棚边缘体系域、海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构成的Ⅱ型三级层序。寒武系第二统第四阶底部带化石Arthricocephalus chauveaui(乔氏节头虫)于海侵体系域中上部(距离杷榔组底部85.8 m)始现。杷榔生物群则主要富集于高位体系域底部(距杷榔组底部160—166 m)的灰绿—灰黄色薄—中薄层粉砂质泥岩及层纹状粉砂质泥岩中,化石丰度和分异度较高,具原地与准原地埋藏的混合特征,其保存与风暴作用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系 杷榔组 层序地层 交榜剖面 Ⅱ型层序
原文传递
湘西北寒武纪黔东世乔氏节头虫Arthricocephalus chauveaui Bergeron 1899的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雷倩萍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4-501,共8页
节头虫属Arthricocephalus的概念和异名问题得到了新的厘定和更正:过去所认为的"Arthricocephalus"属中的绝大部分种应归入小掘头虫属Oryctocarella,而似节头虫属Arthricocephalites则是Arthricocephalus的晚出异名。根据采... 节头虫属Arthricocephalus的概念和异名问题得到了新的厘定和更正:过去所认为的"Arthricocephalus"属中的绝大部分种应归入小掘头虫属Oryctocarella,而似节头虫属Arthricocephalites则是Arthricocephalus的晚出异名。根据采自湖南湘西花垣县子腊村一些Arthricocephalus处于不同个体发育时期的化石标本,研究并对比前人的材料后发现,诸如胸节数不同等区别很可能是由于处于个体发育不同阶段所致,而非属种间的差异,因此提出目前节头虫属的各个种整理归并至乔氏节头虫Arthricocephalus chauveaui Bergeron 1899一种中,进而根据节头虫属与其它掘头虫类三叶虫形态和地层上的比较,讨论其演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头虫Arthricocephalus 种内差异 个体发育 杷榔组 寒武纪 湘西北
下载PDF
贵州寒武纪杷榔组纳罗虫(Naraoia)的古地理分布及埋藏特征
20
作者 孙全义 彭进 邵云彬 《地质与资源》 CAS 2023年第3期249-260,280,共13页
纳罗虫属作为一类已经灭绝的节肢动物,主要分布在寒武纪地层中.其中,黔东南寒武系杷榔生物群的纳罗虫保存在江南斜坡沉积相区,目前在台江革一和剑河辣子寨地区杷榔组中发现了大量纳罗虫标本.本次研究基于采自剑河辣子寨剖面的213块标本... 纳罗虫属作为一类已经灭绝的节肢动物,主要分布在寒武纪地层中.其中,黔东南寒武系杷榔生物群的纳罗虫保存在江南斜坡沉积相区,目前在台江革一和剑河辣子寨地区杷榔组中发现了大量纳罗虫标本.本次研究基于采自剑河辣子寨剖面的213块标本,鉴定为Naraoia taijiangensis,化石主要保存在该剖面3个化石富集层中.结合这3个化石层的岩性特征、沉积环境及化石保存状态,对N.taijiangensis的埋藏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化石保存与快速的沉积事件相关,以印痕化石保存为特征,局部有矿化现象;完整的化石个体出现在较厚的快速沉积层中;不完整的化石则多保存在相对较薄的快速沉积层中.这一发现为揭示斜坡相区杷榔生物群的埋藏特征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罗虫(Naraoia) 古地理 埋藏学 杷榔组 寒武系 贵州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