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极拳对老年人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乾清华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2-104,共3页
通过分析太极拳练习对老年人步态的影响,探讨运用太极拳练习提高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可行性。结果表明,6个月的太极拳练习可延缓老年人足后跟达到最大压力的时间随增龄而降低的趋势,提高老年人缓冲身体重量的能力;6个月的太极拳练习可显著... 通过分析太极拳练习对老年人步态的影响,探讨运用太极拳练习提高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可行性。结果表明,6个月的太极拳练习可延缓老年人足后跟达到最大压力的时间随增龄而降低的趋势,提高老年人缓冲身体重量的能力;6个月的太极拳练习可显著减小足底压力中心在额状轴的摆动幅度,有效增加老年人行走过程中身体重心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平衡能力 老年人
下载PDF
八段锦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苏建华 邓强 《中医药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八段锦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对平衡能力、血清雌二醇的影响。方法:8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阿仑膦酸钠+钙尔奇D3+... 目的:探讨八段锦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对平衡能力、血清雌二醇的影响。方法:8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阿仑膦酸钠+钙尔奇D3+骨化三醇胶丸),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规律八段锦练功,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受试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腰背部疼痛评分(VAS评分)、腰椎椎体QCT骨密度值(BMD)、骨转换指标、平衡能力和血清雌二醇(E2)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90.0%,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受试者VAS评分、DPD/Cr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治疗后BMD、BGP、E2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显著,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受试者的BBS、TUG测试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受试者的BBS、TUG测试结果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八段锦练功可减轻患者腰背部疼痛,增加骨密度,改善骨代谢,并可以提高肢体平衡能力与E2水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段锦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平衡能力 雌激素
下载PDF
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的单足静态平衡能力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阳 张秋霞 金超 《体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135,共5页
为探讨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的单足静态平衡能力特征,使用WIN-POD平衡仪对15名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和15名正常人进行单足睁眼和单足闭眼状态下的静态平衡能力测试,测试时间为10 s。结果发现:(1)左侧足睁眼站立时,实验组包络面积和... 为探讨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的单足静态平衡能力特征,使用WIN-POD平衡仪对15名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和15名正常人进行单足睁眼和单足闭眼状态下的静态平衡能力测试,测试时间为10 s。结果发现:(1)左侧足睁眼站立时,实验组包络面积和Y轴平均摆幅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眼站立时,除X和Y轴动摇速度,实验组其它指标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右侧足闭眼站立时,实验组包络面积和Y轴平均摆幅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睁眼站立时,患侧足与健侧足间包络面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眼站立时,患侧足包络面积和Y轴平均摆幅与健侧足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闭眼站立时,除X和Y轴动摇速度,左足其它指标与右足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与正常人相比,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患侧足的平衡能力略弱于正常人相应侧足,并且也弱于健侧足;而健侧足的平衡能力则由于患侧足平衡能力的缺失,具有了一定的代偿功能,使其平衡能力有略好于正常人相应侧足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平衡能力 单足
下载PDF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步行能力、Lovett肌力分级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安丹蔷 季宇宣 +2 位作者 张瀚之 石狄 肖京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77-381,共5页
目的分析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步行能力、Lovett肌力分级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康复治疗至少8周的86例老年脑卒中偏瘫... 目的分析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步行能力、Lovett肌力分级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康复治疗至少8周的86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训练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联合等速肌力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训练。观察分析两组训练前及训练8周后神经功能、步行能力、Lovett肌力分级、平衡能力、不良反应。结果训练后,两组NIHSS评分、Rankin评分均较训练前降低,且联合组NIHSS评分、Rankin评分分别为(10.96±1.32)、(2.12±0.24)分,均低于对照组[(15.93±1.79)、(2.65±0.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FAC高分级均较训练前增加,且联合组FAC及Lovett肌力高分级比例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BBS评分均较训练前升高,且联合组BBS评分(45.19±4.83)分,高于对照组[(38.76±4.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显著不良反应。结论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可改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步行能力、Lovett肌力分级及平衡能力,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等速肌力训练 老年 脑卒中偏瘫 神经功能 步行能力 Lovett肌力分级 平衡能力
下载PDF
智障儿童下肢力量与平衡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戴昕 马廷惠 赵光辉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74-75,86,共3页
平衡功能是人体的一项重要功能,智力残疾儿童的平衡能力与下肢力量均较智力正常儿童薄弱。通过对智障儿童下肢力量、动态平衡能力及静态平衡能力的测试,分析探讨智障儿童下肢力量与平衡能力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智障儿童下肢爆发力与... 平衡功能是人体的一项重要功能,智力残疾儿童的平衡能力与下肢力量均较智力正常儿童薄弱。通过对智障儿童下肢力量、动态平衡能力及静态平衡能力的测试,分析探讨智障儿童下肢力量与平衡能力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智障儿童下肢爆发力与下肢力量显著低于健康同龄儿童,且下肢力量不随年龄增长而增强。随年龄增长,智障儿童的静态平衡能力及动态平衡能力均有所增强。相关分析表明,下肢力量是影响智障儿童动态平衡能力的重要因素,但对智障儿童静态平衡能力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障儿童 下肢力量 平衡能力
下载PDF
脚斗士运动对青少年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黄翠 耿磊 赵晓东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93-95,共3页
为了获得国家优秀脚斗士运动员平衡能力正常参考值及了解脚斗士运动对青少年平衡能力的影响。采用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研究所生产的平衡测力台对脚斗士运动员和同年龄段正常青少年平衡能力定量测评,结合脚斗士运动特点分双脚静态、单脚... 为了获得国家优秀脚斗士运动员平衡能力正常参考值及了解脚斗士运动对青少年平衡能力的影响。采用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研究所生产的平衡测力台对脚斗士运动员和同年龄段正常青少年平衡能力定量测评,结合脚斗士运动特点分双脚静态、单脚蹲起、外力干扰和单脚跳跃四种姿势进行测试。脚斗士运动能明显提高人体的静态平衡能力;其中动态平衡能力的提高较为缓慢,并体现出各种参数变化的不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脚斗士 平衡能力 青少年
下载PDF
核心肌群稳定性康复训练联合Bobath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郑金利 翁萍璇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2期149-151,159,共4页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稳定性康复训练联合Bobath训练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2月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52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训练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训练)和观察组(采取核心...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稳定性康复训练联合Bobath训练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2月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52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训练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训练)和观察组(采取核心肌群稳定性康复训练联合Bobath训练),每组76例。两组干预时间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平衡功能、步行能力、躯干控制能力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10 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法(lomWS)速度(50.44±9.12)m/min,大于对照组,Berg平衡量表(BBS)静态评分(21.42±3.01)分、动态评分(26.97±3.52)分、功能性步行量表(FAC)(3.89±0.89)分、躯干控制能力评分(75.43±3.42)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39、7.359、6.410、10.711、25.000,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实施核心肌群稳定性康复训练联合Bobath训练可有效提升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增强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干预效果明显,利于患者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核心肌群稳定性康复训练 Bobath训练 平衡功能 步行能力
下载PDF
PNF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膝关节过伸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新宇 徐磊 《中医康复》 2024年第6期40-44,共5页
目的:研究PNF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膝关节过伸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康复医学科住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 目的:研究PNF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膝关节过伸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康复医学科住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PNF等张组合、节律性稳定及动态反转技术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及本体感觉训练,改善患者膝关节控制及下肢运动功能。两组患者通过测量膝关节伸展角度判断治疗有效率,以及采用FMA-L评分量表、BBS评分量表和计算10m最大步行速度、平均步长结果来评价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在膝过伸角度、FMA-L评分、BBS评分、10m最大步行速度和平均步长评估指标中分数均有显著提高,其中试验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PNF等张组合、节律性稳定及动态反转技术可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及本体感觉,改善膝关节的稳定性及控制能力,提高下肢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膝过伸 本体感觉促进技术 下肢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步行能力
下载PDF
双侧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朱蓉蓉 肖丹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5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各31例。2组均予以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单侧组仅开展偏瘫侧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训练,双侧组开展双侧膝关节屈伸肌...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各31例。2组均予以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单侧组仅开展偏瘫侧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训练,双侧组开展双侧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训练。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等速测试生物力学指标、平衡功能以及步行能力。结果干预后,2组偏瘫侧等速测试生物力学指标均有改善,且双侧组改善优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双侧组非偏瘫侧等速测试生物力学指标较干预前改善,与单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BBS评分均升高,且双侧组BBS评分高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步行功能均有改善,且双侧组改善优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双侧膝关节等速肌力训练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其步行能力和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等速肌力训练 平衡功能 步行能力
下载PDF
毛南族打猴鼓舞对青少年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定福 危小焰 王丹霞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113-116,共4页
为完善"打猴鼓舞"的研究体系,讨论"打猴鼓舞"对青少年平衡能力的影响,以小学4~6年级的40名同学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8周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睁眼单脚站立和闭眼单脚站立能力均有显著性的提高(P<0.05)... 为完善"打猴鼓舞"的研究体系,讨论"打猴鼓舞"对青少年平衡能力的影响,以小学4~6年级的40名同学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8周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睁眼单脚站立和闭眼单脚站立能力均有显著性的提高(P<0.05),对照组睁眼单脚站立能力有显著性提高,但闭眼单脚站立能力差异却不具有显著性(P>0.05)。可见,"打猴鼓舞"能有效提高青少年的平衡能力,特别是对闭目平衡能力的提高具有独特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猴舞 青少年 平衡能力
下载PDF
练习整套简化太极拳对练习者重心变化影响的研究
11
作者 徐义诗 王志强 《中华武术(研究)》 2018年第4期78-81,共4页
本试验为了探究受试者在演练太极拳完整套路过程中重心位置变化的影响,借以探究太极拳完整演练对练习者下肢肌肉肌力的锻炼效果以及平衡能力的影响。以期给太极拳练习者提供实践指导理论依据以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 TAIJIQUAN sports biomechanics median point balancing ability
原文传递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抑制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嘉封 《中华武术(研究)》 2019年第5期26-28,共3页
笔者查阅了关于太极拳对老年人抑制功能影响的相关实验和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经常进行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的抑制功能及平衡能力等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以后的实验研究,应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探究太极拳运动能够延缓老年人抑制功能的... 笔者查阅了关于太极拳对老年人抑制功能影响的相关实验和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经常进行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的抑制功能及平衡能力等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以后的实验研究,应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探究太极拳运动能够延缓老年人抑制功能的衰退的确切缘由,顺应国家全民健身的热潮,让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老年人 抑制功能 平衡能力
原文传递
基于感觉-平衡-运动大鼠训练跑台的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俊 邹任玲 +2 位作者 徐秀林 胡秀枋 赵展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3-497,共5页
研究开发一种集感觉、平衡、运动功能训练为一体的多功能大鼠训练台,进行感觉-平衡-运动的训练.可在0~31 cm/s范围内实现跑道的无级调速,左右最大摇摆角度15 °,前后最大摇摆角度10°.在所设定参数范围内该跑台可以完成多功能... 研究开发一种集感觉、平衡、运动功能训练为一体的多功能大鼠训练台,进行感觉-平衡-运动的训练.可在0~31 cm/s范围内实现跑道的无级调速,左右最大摇摆角度15 °,前后最大摇摆角度10°.在所设定参数范围内该跑台可以完成多功能的训练.对健康大鼠与脑损伤大鼠在不同跑台参数下的运动,通过对跑台运动速度、转动角度、摇摆速度等相关参数的计算建立跑台的运动学模型;通过运动学中矢量法计算训练摇摆速度等参数并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用样本量为24(24只健康大鼠)的大鼠训练,选择不同摇摆角度、运动速度等参数的控制做训练运动.结果表明,该跑台左右摇摆、前后摇摆速度误差均在容许误差范围±0.3次/min内;左右摇摆跑道理论最大摇摆角度值为14.94°,实际测量值为15°;前后摇摆跑道理论最大摇摆角度值为9.93°,实际测量值为10°,两者均在容许误差范围±0.2°内,从而可证明训练跑台设计的合理性.经大鼠训练测试,该跑台运动状态良好,结构稳定,设计方案可满足脑损伤大鼠运动、感觉、平衡综合功能训练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跑台 感觉功能 平衡能力 运动训练
下载PDF
音乐感统游戏对视障学生平衡能力及心境影响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蔡晓冰 杜熙茹 莫增煜 《福建体育科技》 2023年第1期12-16,共5页
国内外大量的前期研究成果证明感觉统合训练因其特性,能有效的改善或缓解特殊儿童的症状,无论从社会适应、心理认知状况和身体行为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文章以音乐与体育锻炼相结合为干预媒介,以视障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1... 国内外大量的前期研究成果证明感觉统合训练因其特性,能有效的改善或缓解特殊儿童的症状,无论从社会适应、心理认知状况和身体行为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文章以音乐与体育锻炼相结合为干预媒介,以视障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1.试验后,音乐感统游戏对视障学生静态与动态平衡能力呈显著性差异;2.音乐感统游戏训练干预后,实验组除了精力维度未有显著差异,其余的维度均有改善;3.音乐感统游戏不仅能够满足缺陷补偿要求,又能丰富盲校的体育与美育活动内容,同时提升了视障学生的运动参与率。建议:特殊学校的体育与美育教育应该纳入学校教育整体发展规划,并重视个性化、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志愿者持续不断的加盟也是特殊学校体育教育高效维持的护航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感觉统合游戏 视障学生 平衡能力 心境
下载PDF
悬吊训练对射击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颖 朱思宇 《辽宁体育科技》 2020年第4期173-176,共4页
目的:分析悬吊训练(Sling Exercise Training,S-E-T)对提高射击运动员平衡能力的有效性,以期为提高射击运动员的平衡能力提供有效的锻炼方法。方法:将16名辽宁省男子射击运动员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为期12周的悬吊训练,对照组... 目的:分析悬吊训练(Sling Exercise Training,S-E-T)对提高射击运动员平衡能力的有效性,以期为提高射击运动员的平衡能力提供有效的锻炼方法。方法:将16名辽宁省男子射击运动员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为期12周的悬吊训练,对照组不进行悬吊训练,其他训练内容两组完全相同,实验后运用Good Balance平衡测试仪对所有运动员的单脚闭眼平衡能力进行测试。结果:经过12周悬吊训练,实验组射击运动员的平衡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而对照组运动员的平衡能力变化不大。结论:悬吊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射击运动员的平衡能力,因此可以作为射击运动员日常平衡能力训练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训练 射击运动员 平衡能力
下载PDF
基于无差拍控制的T型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位平衡策略 被引量:16
16
作者 冯腾 康龙云 +1 位作者 胡毕华 冯元彬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27-1834,共8页
针对T型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位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差拍控制的T型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位平衡方法。首先建立中点电位变化量、相电流和开关矢量占空比的数学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入描述小矢量调节中点电位能力的评价指标,当两个小矢量... 针对T型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位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差拍控制的T型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位平衡方法。首先建立中点电位变化量、相电流和开关矢量占空比的数学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入描述小矢量调节中点电位能力的评价指标,当两个小矢量同时存在时,通过比较两个小矢量的调节能力选择不同的开关调制方式。根据给出的数学关系和空间矢量调制方式,提出中点电位平衡无差拍控制模型,对调节能力较强的小矢量占空比进行调整,可以快速实现中点电位平衡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中点电位平衡控制性能,有效抑制了中点电位波动,同时减小了输出电压电流谐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三电平逆变器 中点电位平衡 调节能力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小矢量 无差拍控制
下载PDF
具备自均压能力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拓扑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航 赵成勇 +3 位作者 周家培 石璐 李帅 许建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5707-5716,共10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中的子模块电容相互独立,电容电压的均衡完全依赖于均压控制,而均压控制的复杂程度又直接取决于MMC子模块数目,随着子模块数目的增加,均压控制对计算量和数据采集速度、精度的要...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中的子模块电容相互独立,电容电压的均衡完全依赖于均压控制,而均压控制的复杂程度又直接取决于MMC子模块数目,随着子模块数目的增加,均压控制对计算量和数据采集速度、精度的要求日趋严苛,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子模块电容均压问题。为解决该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具备自均压能力的MMC拓扑,在保留MMC模块化特性的同时,在任意相邻子模块电容间增加了辅助均压回路,使得MMC在子模块投切过程中自发地实现电容电压的均衡。该文介绍所提出新型MMC拓扑的均压原理、调制策略、参数和阻尼电阻设计方法,并提出电容电压波动程度指标和集中程度指标,用于评估新型拓扑与传统半桥MMC拓扑的均压效果,通过PSCAD/EMTDC下的仿真结果验证所提出新型自均压拓扑和调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电容电压均衡 均压控制 自均压能力 辅助电路
下载PDF
下肢振动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鹏 吕倩楠 +4 位作者 陈子嫣 景玮祎 段梦楠 汪德勇 李玉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通过对24名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分组采用8周下肢负重振动训练和常规训练相对照,观察受试者在进行振动训练前后踝关节稳定性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FAI患者24名,随机平均分为振动训练组和常规训练组进行8周的训练,并... 目的通过对24名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分组采用8周下肢负重振动训练和常规训练相对照,观察受试者在进行振动训练前后踝关节稳定性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FAI患者24名,随机平均分为振动训练组和常规训练组进行8周的训练,并进行前后对照,其中常规训练组采用Biodex平衡训练仪等进行平衡训练,振动训练组在平衡训练的基础上加用下肢负重振动训练,在训练前后通过Biodex动静态平衡仪测试动态平衡指数,以及通过Biodex等速肌力测试仪测试踝关节肌力进行比较。结果振动训练组OSI、APSI、MLSI等三项数值均有显著性差异。振动训练使踝关节屈伸肌群相对最大功率均提高,肌肉爆发力增强。其中对踝关节跖屈肌群相对最大功率提高幅度大于背屈肌群相对最大功率的提高幅度。振动训练使踝关节跖屈和背屈肌群相对峰值力矩均有提高,其中跖屈肌群的提高效果更显著。结论振动训练通过增强踝关节跖屈和背屈肌群的力量增加了踝关节的稳定性,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定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训练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定 动态平衡 踝关节肌力
下载PDF
混合蛙跳算法在云计算资源调度的策略改进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冠宇 王庆生 赵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7-303,共7页
混合蛙跳算法已在云计算资源调度有所运用。针对青蛙种群初始化随机性大、局部搜索盲目、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蛙跳算法在云计算资源调度的改进策略。该改进策略首先运用SY-MM算法和随机生成方式结合的方法对种群进行... 混合蛙跳算法已在云计算资源调度有所运用。针对青蛙种群初始化随机性大、局部搜索盲目、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蛙跳算法在云计算资源调度的改进策略。该改进策略首先运用SY-MM算法和随机生成方式结合的方法对种群进行初始化,生成适应度较好且保持多样性的青蛙种群;然后对传统蛙跳算法局部搜索中步长公式进行改进,使得能够自适应的去更新步长,进而提升局部搜索能力。通过实验证明改进算法对于云计算中资源调度的时间和负载平衡方面有良好的优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资源调度 混合蛙跳算法 SY-MM算法 时间 负载平衡
下载PDF
老年人平衡能力测试表评估跌倒风险的信效度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红 郑晓世 +4 位作者 陆强 娄东辉 刘晓丽 马春明 尹福在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5-417,共3页
目的:对老年人平衡能力测试表评估跌倒风险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居住在秦皇岛市城市社区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1600例,对过去1年的跌倒和平衡能力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平衡能力测试表总Cronbach’α系数为0.91... 目的:对老年人平衡能力测试表评估跌倒风险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居住在秦皇岛市城市社区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1600例,对过去1年的跌倒和平衡能力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平衡能力测试表总Cronbach’α系数为0.910。各条目得分与总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21~0.781之间,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 P<0.01)。无跌倒老年人得分明显低于有跌倒老年人得分(1.67±3.60 vs 4.00±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45,P=0.000)。老年人平衡能力测试表识别跌倒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33(95%CI:0.584~0.681,P=0.000)。当界值为1时,测试表预测效度的综合评价指标Youden指数最高为0.221,此时灵敏度为0.599,特异度为0.622。结论老年人跌倒平衡测试表是一种简单、方便、有效的评估工具,其评估老年人跌倒风险的信度和效度较好,适合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用以评估老年人的跌倒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 老年人平衡能力测试表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