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6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6
1
作者 赵雅宁 郝正玮 +3 位作者 李建民 马素慧 沈海涛 陈长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15-1020,共6页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以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Lokomat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肢体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每周进行3次,每次30min,共治...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以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Lokomat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肢体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每周进行3次,每次30min,共治疗10周。Lokomat组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为主的运动训练,辅以常规康复训练,每次30min,3次/周,共10周(2个疗程)。采用Berg平衡量表及单项评分(测定平衡功能)、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及其中的异常步态、前足活动(屈/伸)、后足活动(内翻加外翻)、踝-后足稳定性和足部对线(评价踝关节的功能恢复和异常步态)和步长、步宽、步频、步速(评价患者每天活动时实际步行功能的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在Berg平衡量表,踝-后足功能评分以及异常步态、前足活动(屈/伸)、后足活动(内翻加外翻)、踝-后足稳定性和足部对线,步长、步宽、步速和步频的评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均具有可比性。治疗后,Berg平衡量表,踝-后足功能评分及异常步态、前足活动(屈/伸)、后足活动(内翻加外翻)、踝-后足稳定性和足部对线,步长、步宽、步速和步频的评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Lokomat组改善均更明显(P<0.05);Berg平衡功能单项评分比较:训练后,Lokomat组从坐到站、无支撑站位、无支撑坐位、站到坐、转移、闭眼站立、并脚站立、前后脚成直线以及单脚站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踝背屈功能,对改善其平衡和步行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康复机器人 缺血性脑卒中 平衡功能 偏瘫步态 步行功能 踝关节
下载PDF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4
2
作者 肖春梅 王彤 姜桂萍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9-490,511,共3页
采用太极拳运动作为干预因子,探讨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采用美国产EquiTestTM动态平衡仪、以及平衡能力简单测试方法,闭目原地踏步、平衡木上行走、起立-走的测试、闭眼单足站立、强化Romberg检查的测试、垂直X书写、改良... 采用太极拳运动作为干预因子,探讨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采用美国产EquiTestTM动态平衡仪、以及平衡能力简单测试方法,闭目原地踏步、平衡木上行走、起立-走的测试、闭眼单足站立、强化Romberg检查的测试、垂直X书写、改良Wolfson测试、前庭步测试。对常练太极拳(2年以上)的女55以上,男60岁以上的老人、以及不进行太极拳锻炼的对照组同龄老年人男女,进行平衡功能测量。测试结果表明,太极拳运动对保持和延缓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有明显的功效,可使老年人的前庭、躯体感觉、肌肉力量、抗外部干扰、行动的敏捷、协调能力等能力增强,从而延缓平衡能力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能力 老年人 太极拳
原文传递
老年人平衡能力的测试方法(综述) 被引量:39
3
作者 肖春梅 王明铮 +2 位作者 熊开宇 顾燕丽 易红梅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94-496,共3页
通过参考数十篇国内外有关专家所著的 ,老年平衡能力下降、平衡功能测试方法特别是这些方法在老年人平衡测试中应用的相关文献 ,介绍了关于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最新研究成果 ,详细地阐述各种从简单至复杂的老年人适用的平衡能力测试方法... 通过参考数十篇国内外有关专家所著的 ,老年平衡能力下降、平衡功能测试方法特别是这些方法在老年人平衡测试中应用的相关文献 ,介绍了关于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最新研究成果 ,详细地阐述各种从简单至复杂的老年人适用的平衡能力测试方法。为进行老年人平衡能力的研究 ,以及老年平衡能力检测方法的研究和测试老年平衡的应用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平衡能力 测试方法
原文传递
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8
4
作者 卢利萍 桑德春 季淑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00-1203,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7月,本院40例首次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实验组(n=20)。两组均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另行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7月,本院40例首次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实验组(n=20)。两组均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另行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共6周。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下肢运动量表、Fugl-Meyer平衡量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法对两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下肢运动量表评分、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和改良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χ2〉8.980,t〉3.902,P〈0.01),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χ2=7.632,t〉2.075,P〈0.05)。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下肢康复机器人 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步行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状态变权向量的变权效果 被引量:46
5
作者 李德清 郝飞龙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7-131,共5页
从因素权重的变化率出发对状态变权向量的变权效果进行分析,揭示了状态变权向量的变权规律和变权综合的工作机理;随后,结合因素状态值水平组态的均衡程度,讨论了应用变权综合时确定状态变权向量的一般思想,同时对指数型状态变权向量给... 从因素权重的变化率出发对状态变权向量的变权效果进行分析,揭示了状态变权向量的变权规律和变权综合的工作机理;随后,结合因素状态值水平组态的均衡程度,讨论了应用变权综合时确定状态变权向量的一般思想,同时对指数型状态变权向量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很强的确定参数的方法,为解决变权原理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状态变权向量这一难题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对该方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权综合 状态变权向量 权重变化率 离散度 均衡力
原文传递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下肢平衡力学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39
6
作者 阮哲 熊开宇 +1 位作者 陈自旺 郭亮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8-499,531,共3页
太极拳运动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古老的健身项目,其功用早已被世界所认可。普遍认为:太极拳对改善老年人平衡能力具有较好的功效性,但鲜有研究报道。因此,欲利用与平衡能力相关的一些常用测试手段研究太极拳对老年人平衡能力力学因素的影响... 太极拳运动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古老的健身项目,其功用早已被世界所认可。普遍认为:太极拳对改善老年人平衡能力具有较好的功效性,但鲜有研究报道。因此,欲利用与平衡能力相关的一些常用测试手段研究太极拳对老年人平衡能力力学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平衡能力的改善具有一定程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运动 老年人 平衡能力
原文传递
全身振动训练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39
7
作者 肖悦 许光旭 +2 位作者 曹蓉 鲁俊 杨云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2-316,共5页
目的观察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效率的作用。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30例脑卒中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与实验组(n=15)。对照组接受常规脑卒中康复治疗(每日2次,每次30 min,每周6 d,连续训练2周)和假... 目的观察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效率的作用。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30例脑卒中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与实验组(n=15)。对照组接受常规脑卒中康复治疗(每日2次,每次30 min,每周6 d,连续训练2周)和假性全身振动治疗(每日1次,每次共14 min,每周6 d,连续治疗2周);实验组在接受常规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全身振动训练(振动训练频率10 Hz,振幅4 mm,每日1次,每次共14 min,每周6 d,连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治疗后)对2组受试者进行平衡功能评估(前后和左右偏移能力、患侧单腿站立时间)和步行效率评估(10 m步行试验、3 m坐站试验)。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前后偏移能力和左右偏移能力、患侧单腿站立时间、10 m步行试验结果、3 m坐站试验结果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改善幅度即左右偏移能力差值为(0.94±0.56)°,患侧单腿站立时间差值为(2.51±1.31)s,10 m步行时间差值为(-2.76±1.04)s,3 m坐站试验差值为(-3.58±1.90)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后偏移能力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振动训练可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步行效率,且治疗效果较常规康复治疗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全身振动 平衡 步行效率
原文传递
长期太极拳练习对老年女性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6
8
作者 常书婉 周继和 +3 位作者 洪友廉 李卫平 丛燕 秦美芹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47,共6页
目的:探讨有10年以上太极练习经验的老年女性的平衡能力,并比较与一般老年女性的差异。方法:对年龄、身高、体重相匹配的19名太极组和26名对照组的动、静态的平衡能力进行测试,包括:1)传统的单脚开、闭眼站立时间和采用芬兰产Good Bala... 目的:探讨有10年以上太极练习经验的老年女性的平衡能力,并比较与一般老年女性的差异。方法:对年龄、身高、体重相匹配的19名太极组和26名对照组的动、静态的平衡能力进行测试,包括:1)传统的单脚开、闭眼站立时间和采用芬兰产Good Balance仪器测量;2)双脚开、闭眼站立保持稳定时压力中心在左右和前后方向上的位移和速度(称静态平衡测量);3)以及同样站立情况下,身体重心按视频要求向特定方向移动时压力中心移动路线的长短和移动时间(称动态平衡测量)。结果:1)太极组比对照组的单脚开眼、闭眼站立的时间长(P=0.000、P=0.010);2)静态平衡开眼测量中,太极组的压力中心在左右和前后方向上的平均移动速度比对照组慢(P=0.030、P=0.006),移动距离比对照组短(P=0.030、P=0.006);3)在动态平衡测试中,太极组压力中心总的以及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的移动路线的长度比对照组短(P=0.008、P=0.004、P=0.027),完成移动总的时间也短(P=0.048)。结论:长期练习太极改善了老年女性动、静态平衡能力,特别对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 平衡能力 老年女性 GOOD balance 压力中心
下载PDF
减重支持步行训练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改善CIS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效果 被引量:35
9
作者 许林海 韩丽雅 蒋松鹤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13期1097-1101,共5页
目的观察减重支持步行训练(BWSTT)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分别行BWSTT治疗(对照组)、BWSTT+本体感觉训练(观察组)的CIS偏瘫患者各32例。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采用简化Fugl-Meyer下... 目的观察减重支持步行训练(BWSTT)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分别行BWSTT治疗(对照组)、BWSTT+本体感觉训练(观察组)的CIS偏瘫患者各32例。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采用简化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定(FMA)、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6分钟步行试验(6MWT)分别评估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步行能力;采用Prokin 254P型本体感觉评估训练系统中的平均轨迹误差(ATE)、评估完成时间(Time)评估患者的下肢本体感觉功能;比较两组患者以上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BBS、FAC、6MWT、ATE、Tim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BBS、FAC、6MWT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均P<0.05),ATE、Time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FMA、FAC、6MWT均明显增加(均P<0.05),而BBS、ATE、Time均未见改善(均P>0.05);观察组FMA、BBS、FAC、6MWT、ATE、Time均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 BWSTT联合本体感觉训练能有效改善CIS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及本体感觉,提高患者的平衡及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支持步行训练 本体感觉训练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平衡能力 步行能力
下载PDF
太极拳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4
10
作者 付常喜 张秋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讨太极拳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Brunnstrom肢体功能恢复分期Ⅳ期、平衡功能障碍Berg评分21—40分、步行功能障碍(FAC)Ⅲ级的60例无严重认知和言语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 目的:探讨太极拳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Brunnstrom肢体功能恢复分期Ⅳ期、平衡功能障碍Berg评分21—40分、步行功能障碍(FAC)Ⅲ级的60例无严重认知和言语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疗法,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施加太极拳训练,两组均为1次/d,40min/次,6d/周,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躯干功能量表(TIS)、平衡功能量表(BBS)、步行功能(FAC)和10m最大步行速度(MWS)进行指标测评。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TIS值、BBB值、FAC以及10m MWS评定无显著差异性(P>0.05)。经8周康复训练治疗后,对照组各测评指标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改善(P<0.01);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基础上辅以太极拳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改善平衡功能、提高步行能力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脑卒中 平衡功能 步行能力
下载PDF
太极拳训练对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及害怕跌倒的影响 被引量:33
11
作者 李博 钟清玲 +3 位作者 余红 王丹 黄朝意 毕瑞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9-312,共4页
目的:探讨太极拳训练对帕金森患者平衡能力和害怕跌倒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12周的太极拳训练。采用修订版的跌倒效能量表(modif... 目的:探讨太极拳训练对帕金森患者平衡能力和害怕跌倒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12周的太极拳训练。采用修订版的跌倒效能量表(modified falls efficacy scale,MFES)、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和Fugl-Meyer平衡功能量表(Fugl-Meyer balance scale,FM-B)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MFES、BBS、FM-B得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MFES、BBS、FM-B得分有差异(P<0.05);干预前后自身对比,对照组无差异(P>0.05),干预组差异明显(P<0.05)。干预前对照组害怕跌倒(fear of falling,FOF)的PD患者为14例(46.67%),干预组为12例(40%);12周后,对照组FOF的PD患者为11例(36.67%),干预组为6例(2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太极拳训练可以提高帕金森患者的平衡能力和跌倒自我效能水平,对改善患者害怕跌倒的状况有积极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帕金森病 平衡功能 害怕跌倒
下载PDF
运动想象疗法联合视觉反馈训练在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2
作者 付晨 李薇 刘晓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3-149,共7页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康复锻炼及治疗,干预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实施运动想象疗法联合视...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康复锻炼及治疗,干预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实施运动想象疗法联合视觉反馈训练,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时及出院后4周、8周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出院时、出院后4周、出院后8周,干预组病人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平衡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联合视觉反馈训练可显著提高早期康复中脑卒中偏瘫病人的肢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疗法 视觉反馈训练 脑卒中 偏瘫 平衡能力 康复
下载PDF
太极拳和健美操锻炼对大学生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2
13
作者 李旭龙 纪仲秋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91-595,600,共6页
目的:探讨太极拳和健美操锻炼对大学生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师范大学2011级本科男生30名,分为对照组和健美操干预组、太极拳干预组,每组10人,后两组分别进行12周健美操和太极拳运动干预。干预前后对三个组分别进行站... 目的:探讨太极拳和健美操锻炼对大学生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师范大学2011级本科男生30名,分为对照组和健美操干预组、太极拳干预组,每组10人,后两组分别进行12周健美操和太极拳运动干预。干预前后对三个组分别进行站立平衡测试、稳定极限测试、关节力矩测试、本体感觉测试和肌电测试。结果:12周健美操或太极拳练习后,(1)在站立平衡和本体感觉测试中,健美操组和太极拳组的前庭功能均显著提高(P<0.05)。健美操组在15度、30度和45度的本体感觉上显著提高(P<0.05),太极拳组在15度和30度上显著提高(P<0.05);(2)在稳定极限测试中,太极拳组前向活动度显著提高(P<0.05),健美操组左、右方向活动度显著提高(P<0.05);(3)在踝关节力矩测试中,健美操组跖屈力矩非常显著提高(P<0.01),太极拳组跖屈和背屈力矩均显著提高(P<0.05);(4)在反应时间和肌电测试中,健美操组和太极拳组反应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健美操组腓肠肌内外侧RMS值均显著升高(P<0.05)。太极拳组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内侧RMS值均显著升高(P<0.05),腓肠肌外侧RMS值非常显著升高(P<0.01)。结论:太极拳和健美操练习均能提高人体静态平衡能力。健美操提高本体感觉的效果更好,而太极拳提高肌肉力量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健美操 平衡能力 本体感觉
下载PDF
奥塔戈运动对脑出血后遗运动障碍老年患者运动能力和跌倒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30
14
作者 李寰 智冬梅 +2 位作者 石磊 程佳 刘宇 《护理学报》 2016年第10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奥塔戈运动对脑出血后遗运动障碍老年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跌倒效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8月—2015年8月,选取确诊为脑出血后遗运动障碍老年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接受定期电... 目的探讨奥塔戈运动对脑出血后遗运动障碍老年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跌倒效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8月—2015年8月,选取确诊为脑出血后遗运动障碍老年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接受定期电话随访,包括老年脑出血后保健知识及日常生活锻炼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奥塔戈运动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干预第24周末评价2组的平衡能力、肢体运动功能、步行能力、跌倒效能。结果干预第24周末,观察组老年患者平衡能力、肢体运动功能、跌倒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起立-行走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第24周末老年患者平衡能力、肢体运动功能、跌倒效能得分高于干预前(P<0.05),起立-行走耗时短于干预前(P<0.05)。结论奥塔戈运动能够提高脑出血后遗运动障碍老年患者平衡能力、肢体运动功能、步行能力、跌倒效能水平,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塔戈运动 脑出血后遗症 运动障碍 平衡能力 肢体运动功能 步行能力 跌倒效能
下载PDF
奥塔戈运动对膝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平衡能力和害怕跌倒的影响 被引量:30
15
作者 刘恒 纪代红 +3 位作者 迟迅 谷立明 白春杰 赵巧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3-138,共6页
目的 :分析奥塔戈运动对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平衡能力和害怕跌倒的影响。方法 :纳入符合标准的65例膝关节置换术后出院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功能锻炼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 目的 :分析奥塔戈运动对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平衡能力和害怕跌倒的影响。方法 :纳入符合标准的65例膝关节置换术后出院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功能锻炼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奥塔戈运动锻炼。采用Berg平衡量表、单条目问题法和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比较两组干预效果,并记录两组患者跌倒发生情况。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平衡能力得分、跌倒效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害怕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跌倒。结论 :奥塔戈运动可以提高膝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的平衡能力和跌倒效能水平,降低害怕跌倒发生率及跌倒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塔戈运动 膝关节置换术 平衡能力 害怕跌倒 跌倒 老年患者
下载PDF
全身振动训练对老年女性平衡能力和下肢关节肌力的影响 被引量:30
16
作者 林长地 程亮 林晞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2-576,共5页
探讨长期振动训练对老年女性动、静态平衡能力及下肢关节肌耐力的影响,为预防老年人跌倒提供干预措施。采用美国Power-Plate振动仪,对13名55-65岁健康老年女性进行24周,3次/周,25min/次(频率30-40Hz,振幅3mm)的无负重全身振动训练。... 探讨长期振动训练对老年女性动、静态平衡能力及下肢关节肌耐力的影响,为预防老年人跌倒提供干预措施。采用美国Power-Plate振动仪,对13名55-65岁健康老年女性进行24周,3次/周,25min/次(频率30-40Hz,振幅3mm)的无负重全身振动训练。在干预前后采用Good Balance平衡仪测试受试者动、静态平衡能力,使用德国IsoMed 2000等速肌力测试受试者的膝、踝关节屈伸(60、180°/s)等速肌力。结果发现:24周的高频振动训练增强了老年女性动、静态平衡能力,尤其在左右方向上改善效果显著,同时,对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的绝对力量、爆发力和耐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全身振动训练可作为提高老年人平衡能力和肌耐力的一种干预手段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发生,对不习惯主动运动的人群也是可行的锻炼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振动训练 平衡能力 等速肌力 老年人 跌倒
下载PDF
核心稳定性运动和肌肉力量运动对闭眼状态下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9
17
作者 徐盛嘉 胡斐 +1 位作者 代敬贤 宋彦霖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39-44,共6页
目的:评定核心稳定性运动和肌肉力量运动对闭眼状态下的静态平衡能力产生的影响,为日常训练和损伤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交互设计,15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完成相似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核心稳定性运动和肌肉力量运动,分别在运动后... 目的:评定核心稳定性运动和肌肉力量运动对闭眼状态下的静态平衡能力产生的影响,为日常训练和损伤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交互设计,15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完成相似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核心稳定性运动和肌肉力量运动,分别在运动后即刻和20 min后进行闭眼状态下平衡能力测试。结果:与安静值相比,运动中的心率过量氧耗和运动冲量均显著增加(P <0.05),但两种运动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两种运动后即刻闭眼状态下的Y轴最大动摇径均显著增加(P <0.05),肌肉力量运动后的单位面积轨迹长显著增加(P <0.05)。核心稳定性运动后的Y轴最大动摇径显著高于肌肉力量运动(P <0.05),且重心后移。休息20min后,核心稳定性运动后的平衡能力均得到恢复,肌肉力量运动后的X轴最大动摇径显著增加(P <0.05),重心右移,且单位面积轨迹长显著增加(P <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运动和肌肉力量运动均对前后方向的平衡能力产生影响,肌肉力量运动影响平衡能力的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稳定性运动 肌肉力量运动 平衡能力 本体感觉 视觉
下载PDF
长期从事太极拳运动老年人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及平衡能力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李立 陈玉娟 +2 位作者 翟凤鸣 张立立 张岩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84-988,共5页
目的:探索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足底压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比利时Foot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和人体静态平衡能力测试系统对石家庄市长期从事太极拳运动的老年男性44例(太极拳组)和长期无体育运动的老年男性51例(普通组)进行测试... 目的:探索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足底压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比利时Foot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和人体静态平衡能力测试系统对石家庄市长期从事太极拳运动的老年男性44例(太极拳组)和长期无体育运动的老年男性51例(普通组)进行测试。结果:两组老年人左足峰力值/体重比较,除第2—5趾骨、足跟外侧的8个区域有显著性意义(P<0.05),右足比较,除足跟外侧的9个区域有显著性意义(P<0.05),太极拳组多数区域大于普通组;两组老年人达峰力值时间左、右足分别比较,各区域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太极拳组各区域早于普通组;两组老年人左足各区域负荷率比较,除第2—5趾骨的9个区域有显著性意义(P<0.05),右足比较,除第1趾骨、第1跖骨的8个区域有显著性意义(P<0.05),太极拳组普遍大于普通组;两组老年人左足各区域冲量比较,除第3、4跖骨、足弓外的7个区域有显著性意义(P<0.05),右足比较,各区域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太极拳组足跟冲量大于普通组,前脚掌内侧冲量小于普通组;太极拳组老年人平衡能力显著好于普通组老年人(P<0.05)。结论:太极拳运动可以有效促进老年人肌肉力量水平得到发展,提升老年人对身体姿势的控制能力,使得老年人足底区域峰力值、达峰力值时间、负荷率数值接近于青年人,平衡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足底压力 平衡能力
下载PDF
轮滑运动对女性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范鹏 左洪志 王向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95-1096,共2页
运用参考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探讨了轮滑运动对女性动、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第15周和第30周的测试中,学生动态平衡突沿走远距离比对照组增加了1.58~7.92 m,闭目单足站立静态平衡时间比对照组增加了3.65~8.84 s;... 运用参考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探讨了轮滑运动对女性动、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第15周和第30周的测试中,学生动态平衡突沿走远距离比对照组增加了1.58~7.92 m,闭目单足站立静态平衡时间比对照组增加了3.65~8.84 s;实验组停训6周(42 d)学生动态平衡突沿走远距离和闭目单足站立静态平衡时间分别下降了3.84 m和1.55 s.提示轮滑运动有助于改善人体的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滑运动 女性 平衡能力
原文传递
长期木兰拳练习对中老年人平衡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26
20
作者 陈文鹤 郭黎 +1 位作者 马俊杰 林岳军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71,75,共5页
应用PJ-1型电脑平衡功能检测仪,研究长期木兰拳练习对中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木兰拳练习组在反映平衡功能的指标,包括包络面积(Area)、左右方向动摇最大距离(Dx)、前后方向动摇最大距离(Dy)、重心移动轨迹总长(L)、左右重心... 应用PJ-1型电脑平衡功能检测仪,研究长期木兰拳练习对中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木兰拳练习组在反映平衡功能的指标,包括包络面积(Area)、左右方向动摇最大距离(Dx)、前后方向动摇最大距离(Dy)、重心移动轨迹总长(L)、左右重心动摇轨迹总长(Lx)、前后重心动摇轨迹总长Ly、能耗(Eng)和动摇角度(Deg)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长期木兰拳练习可以显著改善中老年人的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拳 中老年人 平衡能力 练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