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吐哈盆地巴喀油田特低渗砂岩油层裂缝分布特征
被引量:
13
1
作者
王发长
穆龙新
赵厚银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4-57,共4页
巴喀油田中侏罗统砂岩属特低渗透裂缝 孔隙型储集层 ,平均渗透率为 0 .3× 10 - 3μm2 ;地下基质岩块孔隙度为7.4%,渗透率为 0 .16× 10 - 3μm2 。砂岩储集层发育的主要裂缝类型有构造层理缝、正向正交缝、斜向正交缝和羽裂...
巴喀油田中侏罗统砂岩属特低渗透裂缝 孔隙型储集层 ,平均渗透率为 0 .3× 10 - 3μm2 ;地下基质岩块孔隙度为7.4%,渗透率为 0 .16× 10 - 3μm2 。砂岩储集层发育的主要裂缝类型有构造层理缝、正向正交缝、斜向正交缝和羽裂等 ,裂缝宽度一般为 0 .3~ 3 .2mm ,纵向切深为 0 .1~ 0 .8m ,水平延伸长度为 0 .2~ 2 .1m。裂缝以半充填为主 ,其分布受岩性、层厚和构造位置的影响 ,纵向、横向均呈带状分布 ,被裂缝切割而成的基质岩块尺寸取决于裂缝频率 ,岩块长轴方向以北西西向为主 ,与构造轴向基本一致。图 3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巴喀油田
特低渗砂岩油层
裂缝分布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喀油田地应力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9
2
作者
乔向阳
刘成
+1 位作者
徐冰涛
周福生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00-304,共5页
随着对地应力认识的逐步加深,它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文章运用多种方法确定了巴喀油田现代最大主应力的方向,利用水力压裂资料估算了3个方向主应力的大小及分布规律,力图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巴喀油田现今地应力的状况,并...
随着对地应力认识的逐步加深,它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文章运用多种方法确定了巴喀油田现代最大主应力的方向,利用水力压裂资料估算了3个方向主应力的大小及分布规律,力图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巴喀油田现今地应力的状况,并简单阐述了裂缝与古今地应力的关系及在不同开发时期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巴喀油田的生产情况,提出了有关井网调整、压裂改造和注水的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巴喀油田
地应力
大小
方向
分布规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喀油田八道湾组致密砂岩储层沉积特征
被引量:
11
3
作者
吴俊红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43,152-153,共5页
为分析清楚巴喀气藏主力层位八道湾组的沉积特征和储层变化,通过对巴喀地区岩心、测井、地震等多方面资料分析,识别出了该组各种相标志(岩石成分、岩性、泥岩颜色、沉积构造特征、岩石粒度、电测曲线及地震相等),在此基础上,厘定了巴喀...
为分析清楚巴喀气藏主力层位八道湾组的沉积特征和储层变化,通过对巴喀地区岩心、测井、地震等多方面资料分析,识别出了该组各种相标志(岩石成分、岩性、泥岩颜色、沉积构造特征、岩石粒度、电测曲线及地震相等),在此基础上,厘定了巴喀地区八道湾组主要沉积相、亚相和微相类型。八道湾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辫状河道、废弃河道,泛滥平原和河漫沼泽4个微相,并在此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与之对应的沉积相模式,为气藏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喀油田
致密砂岩储层
沉积微相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吐哈盆地巴喀油田特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赵志刚
李明
+2 位作者
赵小军
芦玉社
黄奇志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6-10,共5页
巴喀油田中侏罗统砂岩产层,基质岩块平均渗透率为03×10-3μm2,发育有四种裂缝类型。地面调查和岩芯统计分析等表明:该油田砂岩裂缝与灰岩裂缝相比,具有规模小、充填剧烈、低渗透等特点;裂缝分布主要受岩性、层厚、...
巴喀油田中侏罗统砂岩产层,基质岩块平均渗透率为03×10-3μm2,发育有四种裂缝类型。地面调查和岩芯统计分析等表明:该油田砂岩裂缝与灰岩裂缝相比,具有规模小、充填剧烈、低渗透等特点;裂缝分布主要受岩性、层厚、地应力等影响;产层中裂缝是主要渗透通道,储集类型为裂缝孔隙型;基质岩块形态取决于裂缝类型及组合,尺寸取决于裂缝频率。最后提出了储层裂缝分布网络的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油田
中侏罗统
裂缝
低渗透砂岩储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喀油田裂缝发育特征及常规测井识别方法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兆生
曾联波
+2 位作者
张振国
梁文发
李玲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9-362,共4页
巴喀油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砂岩属低孔特低渗透裂缝性储集层。裂缝的高渗透性和渗透率非均质性影响了巴喀油田注水开发方案的部署。在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岩心观察基础上,通过对常规测井裂缝响应特征分析,应用综合概率指数与分形维数相结...
巴喀油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砂岩属低孔特低渗透裂缝性储集层。裂缝的高渗透性和渗透率非均质性影响了巴喀油田注水开发方案的部署。在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岩心观察基础上,通过对常规测井裂缝响应特征分析,应用综合概率指数与分形维数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常规测井曲线的裂缝识别研究。巴喀油田主要发育中高角度构造剪切裂缝,近NWW向和NNE向两组裂缝在工区广泛发育。应用综合概率指数与分形维数相结合法对巴喀油田砂岩裂缝取得了良好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喀油田
低渗透储层
裂缝
测井解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喀油气田八道湾组气藏储集层裂缝定量分析
被引量:
2
6
作者
何平
王建
+3 位作者
陈柯伶
彭立才
张博
郭双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84,共3页
根据分形学原理,运用常规测井资料,通过变尺度(R/S)分析计算,对吐哈盆地巴喀油气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储集层裂缝发育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将其结果与该地区同层段裂缝在常规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及试气等资料上的裂缝识别结论进行了对...
根据分形学原理,运用常规测井资料,通过变尺度(R/S)分析计算,对吐哈盆地巴喀油气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储集层裂缝发育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将其结果与该地区同层段裂缝在常规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及试气等资料上的裂缝识别结论进行了对比验证,有一定吻合度,表明运用常规测井资料的R/S分析进行裂缝发育段识别,在巴喀油田是一个可以尝试的简便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巴喀油气田
分形学
R/S分析
裂缝
致密砂岩
储集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喀油田构造特征及其油气成藏意义
被引量:
2
7
作者
伏海蛟
汤达祯
+2 位作者
许浩
吴俊红
陈晓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36,136,共4页
根据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系统分析巴喀地区的构造演化及构造样式特征,认为燕山期、喜山期构造运动对巴喀地区构造演化起关键决定作用,主要发育断褶-背斜构造和背冲式构造。针对研究区气藏存在2种不同性质的气源进行研究,认为下侏罗...
根据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系统分析巴喀地区的构造演化及构造样式特征,认为燕山期、喜山期构造运动对巴喀地区构造演化起关键决定作用,主要发育断褶-背斜构造和背冲式构造。针对研究区气藏存在2种不同性质的气源进行研究,认为下侏罗统地层的构造运动控制着该2种气源聚集成藏,从而建立了巴喀地区下侏罗统的油气成藏模式,为该区下一步勘探目标选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样式
三维地震
构造运动
油气成藏
下侏罗统
巴喀油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喀油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沉积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
1
8
作者
伏海蛟
汤达祯
+4 位作者
许浩
崔立伟
陈晓智
吴俊红
武治歧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4-328,共5页
砂体作为油气优势储集介质,其展布特征直接影响油气运移最终归宿,层序地层格架作为控制砂体展布重要因素,具油气地质意义。通过对八道湾组层序地层与沉积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得到层序地层格架内砂体展布特征,预测研究区油气圈闭分布规律...
砂体作为油气优势储集介质,其展布特征直接影响油气运移最终归宿,层序地层格架作为控制砂体展布重要因素,具油气地质意义。通过对八道湾组层序地层与沉积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得到层序地层格架内砂体展布特征,预测研究区油气圈闭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八道湾组整体经历了弱退积→强退积→进积过程,基准面上升期发育八二、三段,八三段分布于不整合面之上,易形成岩性油气藏。八二、三段分支河道砂在构造运动改造下,易形成构造油气藏与上倾尖灭型岩性油气藏。基准面下降期发育八一段,其煤层既为生烃层,亦可作为储层,自生自储,可发育非常规类型煤层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喀油田
地震剖面
层序地层格架
沉积相
基准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压致密气藏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9
作者
宋其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2-324,共3页
巴喀油田柯柯亚区块气藏埋深3100~3900m,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该区块储层常规试油资料表明,储层钻井污染较重。常规试油求产天然气产量均较低,通过酸化解堵后产气量也达不到工业油气流标准,必须进行压裂改造。由于气藏地层属高温高...
巴喀油田柯柯亚区块气藏埋深3100~3900m,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该区块储层常规试油资料表明,储层钻井污染较重。常规试油求产天然气产量均较低,通过酸化解堵后产气量也达不到工业油气流标准,必须进行压裂改造。由于气藏地层属高温高压地层,进行水力压裂很容易发生砂堵,极大限制了气藏的有效开发。针对吐哈油田深层致密气藏储层增产改造的技术难点,开展了醇酸酸化处理技术、低浓度陶粒段塞技术、不同粒径陶粒组合技术、分层压裂改造技术、施工排量优化技术、裂缝缝长优化技术、高温延迟压裂液体系、快速返排技术并进行了现场试验,成功实施6口井,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深层高压致密气藏的压裂改造提供了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气藏
致密气藏
压裂工艺
巴喀油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喀油田八道湾组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研究
10
作者
马岚
戴鸿鸣
+1 位作者
曹雯
黄渊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5期19-22,共4页
通过大量岩芯、铸体薄片、扫面电镜及物性资料分析,对巴喀油田八道湾组砂岩的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孔渗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孔隙结构及孔隙类型等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八道湾组储层具有沉积物粒度较粗、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的岩...
通过大量岩芯、铸体薄片、扫面电镜及物性资料分析,对巴喀油田八道湾组砂岩的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孔渗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孔隙结构及孔隙类型等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八道湾组储层具有沉积物粒度较粗、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主要是粒内溶蚀孔、少量剩余粒间孔和微裂缝。研究区孔隙度与渗透率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为一典型的低孔、低渗到特低孔、特低渗的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喀油田
八道湾组
储层特征
孔隙结构
成岩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喀油田地应力研究与应用
11
作者
乔向阳
刘成
+1 位作者
徐冰涛
周福生
《吐哈油气》
2000年第3期31-35,94,共6页
随着对地应力认识的逐步加深,它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运用多种方法确定了巴喀油田现代最大主应力的方向,利用水力压裂资料估算了三个方向主应力的大小及分布规律,力图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巴喀油田现今地应力的状况,并...
随着对地应力认识的逐步加深,它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运用多种方法确定了巴喀油田现代最大主应力的方向,利用水力压裂资料估算了三个方向主应力的大小及分布规律,力图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巴喀油田现今地应力的状况,并阐述了裂缝与古今地应力的关系及在不同开发时期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巴喀油田的生产情况,提出了有关井网调整、压裂改造和注水的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喀油田
地应力
大小
方向
分布规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喀油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储层特征及评价
12
作者
陈华胜
彭立才
+1 位作者
魏久传
谢道雷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34-39,共6页
通过岩石薄片、铸体薄片观察等方法,对巴喀油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储层进行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等研究,并对八道湾组储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结果表明,八道湾组储层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孔隙类型包括粒内溶孔、剩...
通过岩石薄片、铸体薄片观察等方法,对巴喀油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储层进行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等研究,并对八道湾组储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结果表明,八道湾组储层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孔隙类型包括粒内溶孔、剩余粒间孔、基质微孔和微裂缝;储层平均孔隙度5.9%,平均渗透率0.40×10-3μm2,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结合孔渗关系曲线及含气性等参数,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三种类型,其中Ⅰ、Ⅱ类为有效储层,Ⅲ类为非储层,以Ⅱ类储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喀油田
下侏罗统
储层特征
储层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喀油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沉积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13
作者
张莎莎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5期132-132,共1页
本文对巴喀油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沉积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并得出结论,巴喀油田八道湾组主要为辫状河流沉积相,并由五种沉积微相构成。
关键词
巴喀油田
八道湾组
沉积相
油气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吐哈盆地巴喀油田特低渗砂岩油层裂缝分布特征
被引量:
13
1
作者
王发长
穆龙新
赵厚银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4-57,共4页
文摘
巴喀油田中侏罗统砂岩属特低渗透裂缝 孔隙型储集层 ,平均渗透率为 0 .3× 10 - 3μm2 ;地下基质岩块孔隙度为7.4%,渗透率为 0 .16× 10 - 3μm2 。砂岩储集层发育的主要裂缝类型有构造层理缝、正向正交缝、斜向正交缝和羽裂等 ,裂缝宽度一般为 0 .3~ 3 .2mm ,纵向切深为 0 .1~ 0 .8m ,水平延伸长度为 0 .2~ 2 .1m。裂缝以半充填为主 ,其分布受岩性、层厚和构造位置的影响 ,纵向、横向均呈带状分布 ,被裂缝切割而成的基质岩块尺寸取决于裂缝频率 ,岩块长轴方向以北西西向为主 ,与构造轴向基本一致。图 3表 4参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巴喀油田
特低渗砂岩油层
裂缝分布特征
Keywords
Tulufan
Hami
basin
baka
oilfield
Mid
Jurassic
sandstone
fracture
network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喀油田地应力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9
2
作者
乔向阳
刘成
徐冰涛
周福生
机构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00-304,共5页
文摘
随着对地应力认识的逐步加深,它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文章运用多种方法确定了巴喀油田现代最大主应力的方向,利用水力压裂资料估算了3个方向主应力的大小及分布规律,力图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巴喀油田现今地应力的状况,并简单阐述了裂缝与古今地应力的关系及在不同开发时期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巴喀油田的生产情况,提出了有关井网调整、压裂改造和注水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巴喀油田
地应力
大小
方向
分布规律
Keywords
Tuha
basin
baka
oilfield
in-situ
stress
size
direction
distribution
law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喀油田八道湾组致密砂岩储层沉积特征
被引量:
11
3
作者
吴俊红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油吐哈油田分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43,152-153,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08ZX05034)
文摘
为分析清楚巴喀气藏主力层位八道湾组的沉积特征和储层变化,通过对巴喀地区岩心、测井、地震等多方面资料分析,识别出了该组各种相标志(岩石成分、岩性、泥岩颜色、沉积构造特征、岩石粒度、电测曲线及地震相等),在此基础上,厘定了巴喀地区八道湾组主要沉积相、亚相和微相类型。八道湾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辫状河道、废弃河道,泛滥平原和河漫沼泽4个微相,并在此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与之对应的沉积相模式,为气藏开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巴喀油田
致密砂岩储层
沉积微相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
Keywords
baka
oilfield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Braid
river
delta
plain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吐哈盆地巴喀油田特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赵志刚
李明
赵小军
芦玉社
黄奇志
机构
华北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6-10,共5页
文摘
巴喀油田中侏罗统砂岩产层,基质岩块平均渗透率为03×10-3μm2,发育有四种裂缝类型。地面调查和岩芯统计分析等表明:该油田砂岩裂缝与灰岩裂缝相比,具有规模小、充填剧烈、低渗透等特点;裂缝分布主要受岩性、层厚、地应力等影响;产层中裂缝是主要渗透通道,储集类型为裂缝孔隙型;基质岩块形态取决于裂缝类型及组合,尺寸取决于裂缝频率。最后提出了储层裂缝分布网络的概念模型。
关键词
盆地
油田
中侏罗统
裂缝
低渗透砂岩储层
Keywords
Middle
jurassic
series
distribution
Network
Fractures
Sandstone
baka
oilfield
TurpanHami
basin
分类号
TE3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喀油田裂缝发育特征及常规测井识别方法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兆生
曾联波
张振国
梁文发
李玲
机构
河北联合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瑞丰化工有限公司
出处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9-36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0972079)
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MRE200912)联合资助
文摘
巴喀油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砂岩属低孔特低渗透裂缝性储集层。裂缝的高渗透性和渗透率非均质性影响了巴喀油田注水开发方案的部署。在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岩心观察基础上,通过对常规测井裂缝响应特征分析,应用综合概率指数与分形维数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常规测井曲线的裂缝识别研究。巴喀油田主要发育中高角度构造剪切裂缝,近NWW向和NNE向两组裂缝在工区广泛发育。应用综合概率指数与分形维数相结合法对巴喀油田砂岩裂缝取得了良好识别效果。
关键词
巴喀油田
低渗透储层
裂缝
测井解释
Keywords
baka
oilfield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Fracture
Log
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31.8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喀油气田八道湾组气藏储集层裂缝定量分析
被引量:
2
6
作者
何平
王建
陈柯伶
彭立才
张博
郭双生
机构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开发部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清华大学地震波勘探开发研究所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研究院
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公司测井二分公司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84,共3页
文摘
根据分形学原理,运用常规测井资料,通过变尺度(R/S)分析计算,对吐哈盆地巴喀油气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储集层裂缝发育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将其结果与该地区同层段裂缝在常规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及试气等资料上的裂缝识别结论进行了对比验证,有一定吻合度,表明运用常规测井资料的R/S分析进行裂缝发育段识别,在巴喀油田是一个可以尝试的简便新方法。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巴喀油气田
分形学
R/S分析
裂缝
致密砂岩
储集层
Keywords
Tuha
oilfield
baka
oilfield
fractal
R/S
analysis
fracture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分类号
TE1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喀油田构造特征及其油气成藏意义
被引量:
2
7
作者
伏海蛟
汤达祯
许浩
吴俊红
陈晓智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油吐哈油田分公司
中海油研究总院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36,136,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08ZX05034)
文摘
根据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系统分析巴喀地区的构造演化及构造样式特征,认为燕山期、喜山期构造运动对巴喀地区构造演化起关键决定作用,主要发育断褶-背斜构造和背冲式构造。针对研究区气藏存在2种不同性质的气源进行研究,认为下侏罗统地层的构造运动控制着该2种气源聚集成藏,从而建立了巴喀地区下侏罗统的油气成藏模式,为该区下一步勘探目标选取提供依据。
关键词
构造样式
三维地震
构造运动
油气成藏
下侏罗统
巴喀油田
Keywords
structural
style
3D
seismic
tectonic
movement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lower
Jurassic
baka
oilfield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喀油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沉积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
1
8
作者
伏海蛟
汤达祯
许浩
崔立伟
陈晓智
吴俊红
武治歧
机构
中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
中海石油研究总院
吐哈油田分公司鄯善采油厂
出处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4-328,共5页
基金
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34)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巴喀油田地质构造再认识"项目联合资助
文摘
砂体作为油气优势储集介质,其展布特征直接影响油气运移最终归宿,层序地层格架作为控制砂体展布重要因素,具油气地质意义。通过对八道湾组层序地层与沉积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得到层序地层格架内砂体展布特征,预测研究区油气圈闭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八道湾组整体经历了弱退积→强退积→进积过程,基准面上升期发育八二、三段,八三段分布于不整合面之上,易形成岩性油气藏。八二、三段分支河道砂在构造运动改造下,易形成构造油气藏与上倾尖灭型岩性油气藏。基准面下降期发育八一段,其煤层既为生烃层,亦可作为储层,自生自储,可发育非常规类型煤层气藏。
关键词
巴喀油田
地震剖面
层序地层格架
沉积相
基准面
Keywords
baka
oilfield
Seismic
profile
Stratigraphic
sequence
Sedimentary
facies
Datum
level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压致密气藏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9
作者
宋其伟
机构
中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温米采油厂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2-324,共3页
文摘
巴喀油田柯柯亚区块气藏埋深3100~3900m,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该区块储层常规试油资料表明,储层钻井污染较重。常规试油求产天然气产量均较低,通过酸化解堵后产气量也达不到工业油气流标准,必须进行压裂改造。由于气藏地层属高温高压地层,进行水力压裂很容易发生砂堵,极大限制了气藏的有效开发。针对吐哈油田深层致密气藏储层增产改造的技术难点,开展了醇酸酸化处理技术、低浓度陶粒段塞技术、不同粒径陶粒组合技术、分层压裂改造技术、施工排量优化技术、裂缝缝长优化技术、高温延迟压裂液体系、快速返排技术并进行了现场试验,成功实施6口井,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深层高压致密气藏的压裂改造提供了技术思路。
关键词
高压气藏
致密气藏
压裂工艺
巴喀油田
Keywords
high-pressure
gas
reservoir
tight
gas
reservoir
fracturing
technology
baka
oilfield
分类号
TE37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喀油田八道湾组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研究
10
作者
马岚
戴鸿鸣
曹雯
黄渊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5期19-22,共4页
文摘
通过大量岩芯、铸体薄片、扫面电镜及物性资料分析,对巴喀油田八道湾组砂岩的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孔渗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孔隙结构及孔隙类型等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八道湾组储层具有沉积物粒度较粗、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主要是粒内溶蚀孔、少量剩余粒间孔和微裂缝。研究区孔隙度与渗透率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为一典型的低孔、低渗到特低孔、特低渗的储层。
关键词
巴喀油田
八道湾组
储层特征
孔隙结构
成岩作用
Keywords
baka
oilfield
Badaowan
formation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pore
structure
diagenesis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喀油田地应力研究与应用
11
作者
乔向阳
刘成
徐冰涛
周福生
机构
吐哈油田公司研究院
出处
《吐哈油气》
2000年第3期31-35,94,共6页
文摘
随着对地应力认识的逐步加深,它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运用多种方法确定了巴喀油田现代最大主应力的方向,利用水力压裂资料估算了三个方向主应力的大小及分布规律,力图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巴喀油田现今地应力的状况,并阐述了裂缝与古今地应力的关系及在不同开发时期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巴喀油田的生产情况,提出了有关井网调整、压裂改造和注水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巴喀油田
地应力
大小
方向
分布规律
Keywords
baka
oilfield
in-situ
stress
size
direction
distrubution
law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喀油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储层特征及评价
12
作者
陈华胜
彭立才
魏久传
谢道雷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清华大学地震波勘探开发研究所
出处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34-39,共6页
文摘
通过岩石薄片、铸体薄片观察等方法,对巴喀油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储层进行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等研究,并对八道湾组储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结果表明,八道湾组储层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孔隙类型包括粒内溶孔、剩余粒间孔、基质微孔和微裂缝;储层平均孔隙度5.9%,平均渗透率0.40×10-3μm2,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结合孔渗关系曲线及含气性等参数,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三种类型,其中Ⅰ、Ⅱ类为有效储层,Ⅲ类为非储层,以Ⅱ类储层为主。
关键词
巴喀油田
下侏罗统
储层特征
储层评价
Keywords
baka
oilfield
lower
Jurassic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reservoir
evaluation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喀油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沉积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13
作者
张莎莎
机构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5期132-132,共1页
文摘
本文对巴喀油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沉积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并得出结论,巴喀油田八道湾组主要为辫状河流沉积相,并由五种沉积微相构成。
关键词
巴喀油田
八道湾组
沉积相
油气藏
Keywords
baka
oilfield
Badaowan
Formation
sedimentary
facies
oil
and
gas
reservoir
分类号
P534.5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618.13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吐哈盆地巴喀油田特低渗砂岩油层裂缝分布特征
王发长
穆龙新
赵厚银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巴喀油田地应力研究与应用
乔向阳
刘成
徐冰涛
周福生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1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巴喀油田八道湾组致密砂岩储层沉积特征
吴俊红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吐哈盆地巴喀油田特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研究
赵志刚
李明
赵小军
芦玉社
黄奇志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巴喀油田裂缝发育特征及常规测井识别方法
王兆生
曾联波
张振国
梁文发
李玲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巴喀油气田八道湾组气藏储集层裂缝定量分析
何平
王建
陈柯伶
彭立才
张博
郭双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巴喀油田构造特征及其油气成藏意义
伏海蛟
汤达祯
许浩
吴俊红
陈晓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巴喀油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沉积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伏海蛟
汤达祯
许浩
崔立伟
陈晓智
吴俊红
武治歧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高压致密气藏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宋其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巴喀油田八道湾组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研究
马岚
戴鸿鸣
曹雯
黄渊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巴喀油田地应力研究与应用
乔向阳
刘成
徐冰涛
周福生
《吐哈油气》
200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巴喀油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储层特征及评价
陈华胜
彭立才
魏久传
谢道雷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巴喀油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沉积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张莎莎
《石化技术》
CAS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