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伤口细菌生物膜形成机制及其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1
作者 徐元玲 王建东 蒋琪霞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3-466,共4页
慢性伤口(chronic wounds)是指在各种内在或外界因素影响下,无法通过正常、有序、及时的修复过程达到解剖和功能上的完整状态的伤口,临床上多指各种原因形成创面,接受超过1个月的治疗未愈合、也无愈合倾向的伤口。
关键词 慢性伤口 细菌 生物膜 预防
原文传递
细菌生物被膜与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2
作者 屈常林 高洪 +1 位作者 赵宝洪 陈超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3期86-90,共5页
细菌引发的感染已成为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具有耐药性和难治性的特点,而且还可以对抗机体的免疫清除作用,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也给人们生活的其他方面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引起了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极大关注。但... 细菌引发的感染已成为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具有耐药性和难治性的特点,而且还可以对抗机体的免疫清除作用,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也给人们生活的其他方面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引起了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极大关注。但是细菌生物被膜对抗生素的耐药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现对近年来细菌生物被膜对抗生素耐药形成的几种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细菌生物膜 耐药机制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对抗菌药物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冯星火 赵广福 +2 位作者 崔连东 关欣 王宏达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细菌生物被膜形成在难治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在体外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与抗菌药物作用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在生理盐水特氟隆系统孵育6d,可在特氟隆表面上形成细菌生物被膜(Biofilm),经扫描电镜证实,它包裹在微菌落表面。... 细菌生物被膜形成在难治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在体外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与抗菌药物作用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在生理盐水特氟隆系统孵育6d,可在特氟隆表面上形成细菌生物被膜(Biofilm),经扫描电镜证实,它包裹在微菌落表面。应用环丙氟哌酸,甲红霉素,罗红霉素,穿心莲作用于生物被膜细菌并观察结果。发现与2倍MIC环丙氟哌酸作用4h后,悬浮细菌存活率降至002%,但生物被膜细菌存活率则为41%,当10μg/mL甲红霉素,12μg/mL罗红霉素,005g/mL穿心莲分别与环丙氟哌酸联合应用时,生物膜细菌存活率分别降至02%,05%和27%。结果表明生物被膜细菌对环丙氟哌酸的抵抗力较悬浮细菌明显增强,而环丙氟哌酸分别与甲红霉素,罗红霉素,穿心莲联合应用则有明显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药物 细菌生物被膜 抗药性
下载PDF
细菌群体感应与细菌生物被膜形成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35
4
作者 刘琳 谭小娟 贾爱群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1-278,共8页
由于滥用抗生素,人类致病菌的耐药日益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难题。据统计,细菌感染80%以上与细菌生物被膜有关。近年来,有关细菌群体感应和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乃至机理已有报道,但就群体感应与细菌生物被膜的关系却报道较少,而揭示二者... 由于滥用抗生素,人类致病菌的耐药日益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难题。据统计,细菌感染80%以上与细菌生物被膜有关。近年来,有关细菌群体感应和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乃至机理已有报道,但就群体感应与细菌生物被膜的关系却报道较少,而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能会为解决致病菌耐药问题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本文立足群体感应和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机制,结合本课题组的阶段性研究内容,拟阐明细菌群体感应与生物被膜形成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 细菌 群体感应 生物被膜 关系
原文传递
根尖感染的特点和控制技术 被引量:22
5
作者 余擎 杨扬 常蓓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7-431,共5页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的首选方法,其目标是彻底清除根管系统内的感染,并严密充填以防止再感染。由于根管系统解剖复杂性和感染多样化的存在,使得常规化的根管治疗常常难以彻底清除感染,尤其是根尖部(包括根管内根部1/3和根...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的首选方法,其目标是彻底清除根管系统内的感染,并严密充填以防止再感染。由于根管系统解剖复杂性和感染多样化的存在,使得常规化的根管治疗常常难以彻底清除感染,尤其是根尖部(包括根管内根部1/3和根尖外组织)。根尖部的位置隐蔽,根尖分歧、根管侧支等解剖结构多,治疗器械难以达到,感染控制难度大。本文就根尖部感染的特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并对根尖内和根尖外的感染控制策略进行简要介绍,包括根尖部的预备方法,根管消毒和严密根管充填的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感染控制 根管治疗 根管解剖形态 细菌生物膜 激光 根尖外科手术
下载PDF
Bacteriological and electron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primary intrahepatic stones 被引量:17
6
作者 Shuo-Dong Wu, Hong Yu and Ji-Mei Su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Center Second Affiliated Hos- pital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 China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2006年第2期228-231,共4页
BACKGROUND: Primary intrahepatic cholelithiasis is usually combined with biliary tract infection. This research was undertaken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rahepatic stones and biliary tract infection. M... BACKGROUND: Primary intrahepatic cholelithiasis is usually combined with biliary tract infection. This research was undertaken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rahepatic stones and biliary tract infection. METHODS: Thirty-five bile samples and 30 stones specimens were cultured for bacteria and 12 stones specimens were examined with a scan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or 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RESULT: 94.2% bile samples and 96.7% stones specimens were positive in bacteria culture. Bacteria were found in stones under SEM and TEM. CONCLUSION: Bacteria in stone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infection of the biliary tra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LELITHIASIS bacteria scan electron microscop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biofilm
下载PDF
细菌生物膜的结构及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唐婳 刘国生 +1 位作者 谢志雄 沈萍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6年第3期30-33,40,共5页
细菌生物膜是细菌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细菌群体结构,菌体被包裹在其自身分泌的多聚物中。近年来,有关生物膜组成结构、形成机制、抗逆性机制及其应用防治等诸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迅速,本文主要针对细菌生物膜的结构及形成机制方... 细菌生物膜是细菌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细菌群体结构,菌体被包裹在其自身分泌的多聚物中。近年来,有关生物膜组成结构、形成机制、抗逆性机制及其应用防治等诸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迅速,本文主要针对细菌生物膜的结构及形成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生物膜结构 生物膜形成机制
下载PDF
五倍子不同组分对口腔细菌生物膜的清除效应 被引量:16
8
作者 赵今 朱昞 +2 位作者 周学东 李继遥 肖晓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研究五倍子不同提取组分对5种主要与致龋密切相关的生物膜细菌生长抑制及清除的作用,为临床试验提供药物作用的浓度范围。方法:选择与龋病发生密切相关的5种口腔细菌,五倍子不同提取组分为五倍子多酚性化合物(GCE)、五倍子B(GCE-B,... 目的:研究五倍子不同提取组分对5种主要与致龋密切相关的生物膜细菌生长抑制及清除的作用,为临床试验提供药物作用的浓度范围。方法:选择与龋病发生密切相关的5种口腔细菌,五倍子不同提取组分为五倍子多酚性化合物(GCE)、五倍子B(GCE-B,300ml/L乙醇提取物1.80g/L)、五倍子C(GCE-C,500ml/L丙酮提取物4.67g/L)、五倍子D(GCE-D,1000ml/L丙酮提取物0.80g/L)、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扫描电镜观察观察口腔细菌在MBECTM-Device上形成细菌生物膜的能力和形成情况;测定五倍子不同组分对5种口腔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和对5种细菌生物膜的最小生物膜清除浓度(minimalbiofilmeradicationconcentration,MBEC)。结果:在MBECTM-Device提供的桩钉表面上口腔细菌能形成良好的生物膜结构,不同时段取出的样本可以观察到细菌从定植黏附到生物膜形成以及成熟生物膜结构。五倍子不同提取组分对5种口腔浮游细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五倍子多酚性化合物、五倍子B对5种口腔生物膜细菌抑制作用的效果最好,其次为五倍子C和五倍子D,没食子酸和没食子酸甲酯对口腔生物膜细菌的抑制作用较差。五倍子不同提取组分对5种口腔细菌生物膜的MBEC是MIC的2~16倍左右。结论:中药五倍子不同提取组分中五倍子多酚性化合物和五倍子B对口腔生物膜细菌有很好的抑制和清除效应,MBEC比MIC能更客观的反映药物作用的浓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 口腔 细菌 生物膜 清除效应
下载PDF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9
作者 欧阳凤菊 李兆利 +7 位作者 赫明雷 刘慧芳 司微 刘思国 王春来 倪洪波 王宇 曲娟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72-676,共5页
为确定影响细菌生物被膜(BF)的形成条件,本研究采用BF体外定性观察和定量粘附性检测两种方法对1株野生禽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在不同环境(培养时间、培养基类型、引导载体类型、营养条件)下产生BF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野生禽致... 为确定影响细菌生物被膜(BF)的形成条件,本研究采用BF体外定性观察和定量粘附性检测两种方法对1株野生禽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在不同环境(培养时间、培养基类型、引导载体类型、营养条件)下产生BF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野生禽致病性E.coli其宿主体外BF最适形成条件是培养时间为48h,培养基为5%TSB、引导载体为平底96孔聚苯乙烯微孔板(美国Corning Costar)。其生长周期为8h时开始起始粘附、24h形成若干微菌落、36h微菌落粘连、48h形成完整的BF、72h细菌脱落开始下一轮的BF生长。糖分和适量的无机盐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BF的形成和被膜内细菌的粘附性提高。该研究表明禽致病性E.coliBF的形成周期,并为抑制其形成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生物被膜 细菌粘附性
下载PDF
慢性伤口细菌生物膜的临床识别和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0
作者 徐元玲 王建东 蒋琪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37-1339,共3页
现代研究发现细菌生物膜与慢性伤口感染和难以愈合有关,如何防治细菌生物膜及其相关危害已成为目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文中就慢性伤口细菌生物膜的临床识别技术、诊断标准、细菌识别结果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关键词 慢性伤口 细菌生物膜 诊断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细菌生物膜去除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吴淑红 刘燕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96-1600,共5页
细菌生物膜相关理论以及清除方法的研究是近年来消毒供应中心业内热点课题,也已经成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之一。对于细菌生物膜的控制和清除已经越来越引起业内关注。如何清除细菌生物膜对中心消毒供应室(CSSD)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根... 细菌生物膜相关理论以及清除方法的研究是近年来消毒供应中心业内热点课题,也已经成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之一。对于细菌生物膜的控制和清除已经越来越引起业内关注。如何清除细菌生物膜对中心消毒供应室(CSSD)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根据文献研究对于目前使用的清除生物膜的技术进行了总结。中国疾控中心权威性的研究报道:用特有成分的清洗剂去除生物膜优于用水洗清除,清洗剂加邻苯二甲醛清除生物膜效果优于用水洗加邻苯二甲醛。多家医院的CSSD陆续采用新型去除生物膜的清洗剂,并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新型多酶生物膜去除剂优于普通清洗剂,普通清洗剂优于清水。对于管腔类器械,联合超声清洗优于单纯清洗剂清洗。另外,预处理、水温、水处理系统也是影响去除效果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生物膜 去除
原文传递
生物膜形成与留置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预防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钟导雄 韦莉萍 何肖娟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 2005年第1期90-92,共3页
细菌生物膜是指不可逆转粘附在固相表面的细菌团块,被其自身分泌的胞外聚合物基质包埋,不同于单个浮游状态细菌的存在方式。随着导尿管在医院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如何控制生物膜的形成将成为预防留置导尿管相关感染的关键所在,兹就以两者... 细菌生物膜是指不可逆转粘附在固相表面的细菌团块,被其自身分泌的胞外聚合物基质包埋,不同于单个浮游状态细菌的存在方式。随着导尿管在医院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如何控制生物膜的形成将成为预防留置导尿管相关感染的关键所在,兹就以两者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膜 导尿管相关感染 预防
下载PDF
细菌生物被膜的研究进展及与群体感应的关系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婷婷 国竞文 +5 位作者 励建荣 方旭波 牟伟丽 马永钧 劳敏军 沈琳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7年第1期1-7,共7页
细菌生物被膜是细菌耐药性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是许多感染性疾病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也是食品加工中存在的重大污染源。在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起重要作用。文章在现有的理论和研究基础上,就细菌生物被膜的特性以及群... 细菌生物被膜是细菌耐药性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是许多感染性疾病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也是食品加工中存在的重大污染源。在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起重要作用。文章在现有的理论和研究基础上,就细菌生物被膜的特性以及群体感应系统在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通过群体感应抑制剂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提供全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生物被膜 群体感应 相互关系
下载PDF
细菌生物被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洪彬 朱利霞 +3 位作者 于秀剑 高桂生 史秋梅 吴同垒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4-79,共6页
生物被膜指细菌黏附在惰性或活性实体表面繁殖分化,分泌一些物质将菌群包裹在内形成的微生物聚集体,具有多重耐药性及免疫逃逸能力,因此具有高致病性、难治愈的特性。论文主要对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生物被膜引... 生物被膜指细菌黏附在惰性或活性实体表面繁殖分化,分泌一些物质将菌群包裹在内形成的微生物聚集体,具有多重耐药性及免疫逃逸能力,因此具有高致病性、难治愈的特性。论文主要对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生物被膜引起的感染、检测方法及防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细菌生物被膜的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生物被膜 检测方法 控制方法
下载PDF
血链菌死菌在生物膜再形成中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马瑞 朱敏 刘正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探讨血链菌死菌在生物膜更新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死菌 /活菌荧光染色技术相结合 ,对人工口腔内覆盖死菌 (实验组 )和未覆盖死菌 (对照组 )盖玻片表面血链菌生物膜的形成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血链菌生... 目的 探讨血链菌死菌在生物膜更新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死菌 /活菌荧光染色技术相结合 ,对人工口腔内覆盖死菌 (实验组 )和未覆盖死菌 (对照组 )盖玻片表面血链菌生物膜的形成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血链菌生物膜形成 3 0min时 ,实验组生物膜厚度和对照组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 ;但其细菌密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5 ) ,至 60min ,12 0min ,2 4 0min时 ,实验组生物膜厚度和对照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其细菌密度几乎一致。结论 在生物膜的形成初期 ,死菌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菌 生物膜 菌斑控制剂 口腔病理学
下载PDF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细菌生物膜体外检测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石磊 玛依拉.吐地 +2 位作者 张建中 田刚 王荣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细菌生物膜检测及耐药机制。方法刚果红培养法观察培养基不同条件下TSB(胰酪胨大豆肉汤),TSB-0.25%Glu(TSB-0.25%葡萄糖),TSB-2% Alc(TSB-2%无水乙醇),TSB-4% Alc,TSB-2% NaCl和TSB-4% NaCl生物膜生长情况,铜... 目的研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细菌生物膜检测及耐药机制。方法刚果红培养法观察培养基不同条件下TSB(胰酪胨大豆肉汤),TSB-0.25%Glu(TSB-0.25%葡萄糖),TSB-2% Alc(TSB-2%无水乙醇),TSB-4% Alc,TSB-2% NaCl和TSB-4% NaCl生物膜生长情况,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分析采用银染法,K-B琼脂扩散法进行抗菌药敏试验。结果(1)刚果红培养法的培养基最佳配方为TSB-0.25% Glu,TSB-2%Alc,TSB-4%NaCl。革兰氏阳性菌中产生生物膜阳性率为48.4%,革兰氏阴性菌中产生生物膜阳性率为45%。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产生阳性率最高;(2)有生物膜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有生物膜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对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敏感。结论临床治疗和细菌检验中应严格区分有无生物膜生长,对有生物膜细菌应选择抗生素的联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细菌生物膜 耐药
下载PDF
细菌生物膜特征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国旗 唐佩福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细菌生物膜是慢性感染形成和持续存在的关键因素,其形成过程及组成较为复杂,目前发现的成分仅有几种,而很多治疗方法都是清除生物膜的相关成分。本文对细菌生物膜的特征、关键成分和作用,以及目前细菌生物膜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细菌 生物膜 感染 治疗方案
下载PDF
板式换热器铁细菌生物污垢特性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徐志明 贾玉婷 +3 位作者 王丙林 张一龙 刘坐东 王景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178-3183,共6页
为探讨铁细菌在板式换热器里的污垢规律,对不同流速、温度及浓度下铁细菌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污垢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流速的增加,铁细菌的污垢热阻渐近值逐渐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铁细菌的结垢诱导期明显缩短,结垢速率加快... 为探讨铁细菌在板式换热器里的污垢规律,对不同流速、温度及浓度下铁细菌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污垢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流速的增加,铁细菌的污垢热阻渐近值逐渐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铁细菌的结垢诱导期明显缩短,结垢速率加快,污垢热阻的渐近值呈减小的趋势;而随着浓度的增加,污垢热阻值呈现明显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换热器 传热 铁细菌 生物膜 沉积物 污垢特性
下载PDF
丝状菌在污水处理中的控制与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苏雪莹 付昆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23,共5页
为研究丝状菌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分别对丝状菌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及颗粒污泥反应器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认为,在传统活性污泥法中,丝状菌不一定会导致活性污泥膨胀,但在丝状菌非常多的情况下,会导致污泥膨胀,并严重影响污... 为研究丝状菌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分别对丝状菌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及颗粒污泥反应器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认为,在传统活性污泥法中,丝状菌不一定会导致活性污泥膨胀,但在丝状菌非常多的情况下,会导致污泥膨胀,并严重影响污泥沉降的性能。在生物膜法中,一般认为丝状菌有益无害,但曝气生物滤池除外,应尽量予以避免;在颗粒污泥反应器中,适当数量的丝状菌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但是丝状菌过量会造成出水水质恶化,颗粒污泥解体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同时提出了不同情况下控制丝状菌膨胀的方法,建议加大对于污泥膨胀尤其是微膨胀的研究,以进一步优化丝状菌的功能,提高污水出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菌 活性污泥 污泥膨胀 生物膜 颗粒污泥
下载PDF
高产生物膜乳酸菌抗逆性及其抗氧化特性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悦 贺银凤 +2 位作者 顾悦 王艳 郑砚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82-288,共7页
为了揭示乳酸菌生物膜抵抗不良环境的作用机制,该研究以2株乳酸片球菌RJ2-1-4、TG1-1-10和2株植物乳杆菌RJ1-1-4、RM1-1-11(菌株均高产生物膜)为研究对象,探究浮游态、被膜态菌株对酸、碱、胆盐、模拟人工胃肠液的耐受能力以及抗氧化能... 为了揭示乳酸菌生物膜抵抗不良环境的作用机制,该研究以2株乳酸片球菌RJ2-1-4、TG1-1-10和2株植物乳杆菌RJ1-1-4、RM1-1-11(菌株均高产生物膜)为研究对象,探究浮游态、被膜态菌株对酸、碱、胆盐、模拟人工胃肠液的耐受能力以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极酸条件下,菌株生长受到抑制,但是p H值3.0时,被膜态RM1-1-11生长量显著高于浮游态(P<0.05)。随着p H值递增,菌体密度增加,在p H值7.0-9.0时,碱性环境对除TG1-1-10外其他3株菌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当胆盐浓度为0~0.03%时,菌株生长有小幅度上升,且被膜态菌株RJ2-1-4、TG1-1-10生长量显著低于浮游态(P<0.05);但随着胆盐浓度继续增加,菌株生长受到抑制,除浮游态菌株TG1-1-10外,其余3株菌被膜态菌株生长量均显著高于浮游态;菌株在模拟人工胃肠液中处理3 h后发现,相比于浮游态菌株,被膜态各菌株在胃、肠液中的存活率均有所提高。4株菌对于不同种类自由基均有一定清除能力,清除率从高到低分别为HO·、DPPH·、脂质过氧化、超氧阴离子,其中RJ1-1-4浮游态菌悬液对DPPH·清除率为214.12μg/m L,RJ2-1-4被膜态无细胞提取物、TG1-1-10浮游态无细胞提取物对HO·清除率分别为713.81μg/m L和637.01μg/m L,RJ2-1-4浮游态无细胞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清除率为93.80μg/m L,RM1-1-11被膜态菌悬液对脂质过氧化物的清除率为122.82μg/m L。结果表明:生物被膜状态下的乳酸菌对于酸、碱、胆盐、模拟人工胃肠液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菌株间存在特异性,即使是同一种属也不相同;被膜态菌株的抗氧化能力高于浮游态,但是对于不同种类自由基会有不同的结果。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乳酸菌在被膜态下抵抗环境胁迫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 生物膜 乳酸菌 抗逆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