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表电位ST标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丙芳 臧益民 +2 位作者 贾国良 朱妙章 李兰荪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研究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CHD)患者体表电位ST标测的特征和变化规律,探讨其对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BSPM-Ⅲ型体表电位标测微机系统,对60例CHD患者和60例正常人进行体表电位ST标测,分析ST极大(Vmax)和极小(Vmin... 目的:研究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CHD)患者体表电位ST标测的特征和变化规律,探讨其对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BSPM-Ⅲ型体表电位标测微机系统,对60例CHD患者和60例正常人进行体表电位ST标测,分析ST极大(Vmax)和极小(Vmin)值、ST升高或降低电压的代数和(±∑ST)、升高或降低的导联数(±NST)、STVmin值位置的变化。结果:CHD组Vmax、±∑ST和十NST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Vmin、-∑ST和-NST则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与对照组比较,CHD组STVmin值位置明显异常,其诊断CHD慢性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为73.3%,特异性为88.3%,准确性为80.8%。结论:体表电位ST标测指标能够敏感地反映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电异常,STVmin值位置改变对CHD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检测CHD的一项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体表电位标测 诊断 bspm
原文传递
BSPM分析与处理方法对急性心肌梗塞部位与范围识别能力的仿真研究
2
作者 李光林 吕维雪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4-180,共7页
体表电位分布图 (BodySurfacePotentialMappings :BSPM )比常规 12导联ECG含有更丰富的心脏疾病诊断信息 ,如何从BSPM中得到有价值的诊断特征或信息是将BSPM技术应用于临床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基于计算机心脏仿真模型 ,详细研究了B... 体表电位分布图 (BodySurfacePotentialMappings :BSPM )比常规 12导联ECG含有更丰富的心脏疾病诊断信息 ,如何从BSPM中得到有价值的诊断特征或信息是将BSPM技术应用于临床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基于计算机心脏仿真模型 ,详细研究了BSPM分析与处理方法对急性心肌梗塞部位与范围的识别能力。研究结果表明 :体表电位积分图的极大值位置及其周围的正电位分布区域对急性心肌梗塞发生部位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并给出了左心室 12段心肌对应的BSPMI中的特征区域分布图 :ST期间BSPM电位数据组成的矩阵 ,经奇异值分解得到的最大奇异值随着心肌梗塞范围的增大而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电位分布图 bspm 心肌梗塞 计算机仿真
下载PDF
预激旁道的体表电位标测 被引量:2
3
作者 翟关群 赵玲 +2 位作者 山路 郭涛 韩明华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2年第6期451-452,456,共3页
大量临床研究、动物实验、计算机模拟实验[1~ 8] 证明体表电位标测是一项高效、安全、简便、易重复的心脏电生理学诊断新技术。不仅为导管消融房室旁道提供精确定位 。
关键词 体表电位标测 心脏电生理学诊断 预激综合征 旁路 bspm
下载PDF
一种求解心电场逆问题的新方法用于心肌梗塞参数识别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光林 吕维雪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41-43,40,共4页
基于一种求解心电场逆问题的新方法,对心肌梗塞参数识别进行研究.仿真研究了心肌梗塞参数(部位和大小)与体表电位分布(BodySurfacePotentialMappings:BSPM)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用DSPM中对梗塞部位和大小的敏感特征参数构造了优化系统的... 基于一种求解心电场逆问题的新方法,对心肌梗塞参数识别进行研究.仿真研究了心肌梗塞参数(部位和大小)与体表电位分布(BodySurfacePotentialMappings:BSPM)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用DSPM中对梗塞部位和大小的敏感特征参数构造了优化系统的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研究方法可以有效地识别梗塞部位和大小,梗塞部位的识别精度为一个心肌分区,梗塞大小的识别精度可达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场逆问题 心肌梗塞 心电仿真模型 bspm 求解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心肌梗塞体表电位特征分析
5
作者 张力锋 吴国华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18-724,共7页
小波变换已被很多心电学者用于ECG信号的特征分析检测。在虚拟心脏基础上 ,选取合适的小波 ,对心肌梗塞的仿真体表电位进行小波变换细节分量处理 ,提出了一种新的体表电位形态特征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 ,基于小波变换处理后体表电位图... 小波变换已被很多心电学者用于ECG信号的特征分析检测。在虚拟心脏基础上 ,选取合适的小波 ,对心肌梗塞的仿真体表电位进行小波变换细节分量处理 ,提出了一种新的体表电位形态特征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 ,基于小波变换处理后体表电位图可以更准确地提示不同部位心肌在体表电位分布的特征 ,其表征出的拓扑形态对体表电位和虚拟心脏方法用于心肌梗塞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电位 小波变换 心肌梗塞 临床诊断
下载PDF
心电体表电位标测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翟关群 山路 赵玲 《云南医药》 CAS 2002年第3期242-243,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体表电位标测 临床应用 bspm 心血管疾病 诊断
下载PDF
128道体表电位抗工频干扰陷波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7
作者 沈在爱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93-97,共5页
本文首先讨论一种用于消除体表电位工频干扰的数字陷波滤波器的设计,然后提出该滤波器的一种实现方法,通过微程序控制的专用简单处理机,可以时分复用处理128道信号。该滤波器具有信号保真度高,实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 本文首先讨论一种用于消除体表电位工频干扰的数字陷波滤波器的设计,然后提出该滤波器的一种实现方法,通过微程序控制的专用简单处理机,可以时分复用处理128道信号。该滤波器具有信号保真度高,实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能够较好地解决体表电位测量的抗工频干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陷波滤波器 工频干扰 体表电位 处理机
下载PDF
伴胸导ST段压低的急性下壁心梗的电场解释
8
作者 刘兵 董颖 +2 位作者 李桥 李琴 David Kilpatrick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607-608,共2页
目的 用ST段体表等电势图 (BSPM)的方法解释急性下壁心梗伴有胸导联ST段下移的心电现象。方法 将 6 7例伴胸导ST段压低的急性下壁心梗病人的BSMP用分层聚类分析方法分型。结果 BSMP分成三型 ,常规心电图胸电极部分或全部位于负电势... 目的 用ST段体表等电势图 (BSPM)的方法解释急性下壁心梗伴有胸导联ST段下移的心电现象。方法 将 6 7例伴胸导ST段压低的急性下壁心梗病人的BSMP用分层聚类分析方法分型。结果 BSMP分成三型 ,常规心电图胸电极部分或全部位于负电势区。结论 BSPM能从心电场的角度满意的解释这一心电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 心肌梗塞 体表等电势图 心电图
下载PDF
BPSM在线粒度仪远程监控及故障诊断系统开发 被引量:8
9
作者 赵海利 赵建军 赵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00-102,106,共4页
BPSM在线粒度分析仪是由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直接接触式测量原理的粒度测量仪器,由于采用直接触式的原理,其取样、矿浆分配、包括测量等较多部件与矿浆接触,导致存在磨损、损坏等情况,一旦发生损坏,不能及时发现,对... BPSM在线粒度分析仪是由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直接接触式测量原理的粒度测量仪器,由于采用直接触式的原理,其取样、矿浆分配、包括测量等较多部件与矿浆接触,导致存在磨损、损坏等情况,一旦发生损坏,不能及时发现,对生产工艺的指导作用会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及时监控粒度仪运行状态,及时将故障上报并进行处理。本文介绍了开发的基于嵌入式仪表联网的在线粒度仪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推送报警消息给相关人员,并对设备故障进行诊断及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SM在线粒度分析仪 远程监控 故障诊断
下载PDF
真实体表模型上BSPM仿真数据的可视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济全 段会龙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98-702,共5页
虚拟心脏模型LFX采用具有真实几何形状的三维心脏、躯体模型进行仿真研究,但仿真输出结果基本上以二维的形式给出.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顶点投影映射算法,将LFX虚拟心脏模型的关键仿真数据之一的体表电位(BSPM)从真实几何形状的躯干... 虚拟心脏模型LFX采用具有真实几何形状的三维心脏、躯体模型进行仿真研究,但仿真输出结果基本上以二维的形式给出.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顶点投影映射算法,将LFX虚拟心脏模型的关键仿真数据之一的体表电位(BSPM)从真实几何形状的躯干模型映射到真实人体体表模型,并在4DView三维医学图像实时可视化平台系统上对映射前后的BSPM仿真数据进行了三维可视化,从而将LFX虚拟心脏模型的BSPM仿真数据的输出从二维拓展到了三维、从真实几何形状的体表模型拓展到了真实体表模型.映射前后BSPM仿真数据的可视化结果表明,LFX虚拟心脏模型具有更为直观有效的仿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心脏模型 体表电位图 可视化 真实体表模型 bspm仿真数据
下载PDF
双极性正弦脉冲振幅调制的调制解调器研究
11
作者 苗长云 惠晓威 +1 位作者 李本喜 刘庆国 《阜新矿业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45-47,共3页
本文提出了BSPM调制方式.研制了新型调制解调器。给出调制和解调电路的波形分析及BSPM信号频谱分析。
关键词 计算机通信 调制解调器 bspm信号
下载PDF
跳动心脏的心电仿真模型建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力锋 吴国华 夏灵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4-122,共9页
以往的心电仿真研究都没有考虑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因为心脏跳动而引起的偶极子位置变化的实际情况,从而造成其结果输出的不可避免的误差。在心脏电生理和心脏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心脏电仿真模型施加动力学影响,从而构建了新的跳... 以往的心电仿真研究都没有考虑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因为心脏跳动而引起的偶极子位置变化的实际情况,从而造成其结果输出的不可避免的误差。在心脏电生理和心脏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心脏电仿真模型施加动力学影响,从而构建了新的跳动心脏模型。在这两个模型上进行了正常心脏和心肌缺血心脏的仿真试验后,对比两个心电模型的仿真输出,发现新的心脏模型有效提高了仿真精度,对于严重心肌缺血和轻微心肌缺血的识别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这项研究证实了动力学因素在心电模型建构中的重要性,为心电正问题和逆问题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仿真模型 心脏动力学 心肌缺血 体表电位图 心电正问题 心电逆问题
下载PDF
体表电位标测图进行心室异位起搏点定位之分辨率及导联密度影响的仿真研究
13
作者 胡小刚 李心雅 彭屹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0-316,共7页
基于自行构建的全心脏电生理模型,利用体表电位标测图(BSPM),进行心室异位起搏点定位之分辨率以及导联密度影响的仿真研究。在蒲肯野纤维网中选择24个心室异位起搏点,二维横向范围内(12.5 mm×16 mm)选取18个异位起搏点,在长度为7.5... 基于自行构建的全心脏电生理模型,利用体表电位标测图(BSPM),进行心室异位起搏点定位之分辨率以及导联密度影响的仿真研究。在蒲肯野纤维网中选择24个心室异位起搏点,二维横向范围内(12.5 mm×16 mm)选取18个异位起搏点,在长度为7.5 mm的纵向区域选取6个异位起搏点。计算每个异位起搏点存在时的QRS等积分标测图(BSPMQRS),并分别在横向和纵向区域内,就每一个异位起搏点与其它配对点之间BSPMQRS的相关系数进行计算。当相关系数小于0.95,则认为两点可区分。在体表导联密度对BSPM影响的探讨中,均匀抽取导联的同时保证剩余的导联依然可以覆盖整个胸廓。采用统计反演推算方法,根据较少导联上的数值反推整体导联的信息,并通过实际值和估算值的相关系数,以判断较小的导联密度是否有体现全局信息的能力。结果显示,心室异位起搏点定位的横向分辨率为(2.80±0.62)mm,纵向分辨率为(3.25±0.39)mm。导联数目从252分别减少到132,72和36时,得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0.050,0.946±0.060和0.852±0.080,心室异位起搏点定位分辨率也随相关系数的减小而降低。可根据应用目的在导联密度和相关系数间作出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电位标测图(bspm) 心室异位起搏点 空间分辨率 电极密度
下载PDF
全心电生理建模及体表电位标测图的仿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心雅 许亮 +1 位作者 杨啸林 彭屹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0-249,共10页
虚拟心脏建模是连接心脏宏观和微观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利用微型计算机和可视人断层数据,通过图像增强、组织分割和三维重建,建立了分辨率为0.5 mm×0.5 mm×0.5 mm的心脏结构和胸前表面几何模型;以单细胞动作电位仿真... 虚拟心脏建模是连接心脏宏观和微观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利用微型计算机和可视人断层数据,通过图像增强、组织分割和三维重建,建立了分辨率为0.5 mm×0.5 mm×0.5 mm的心脏结构和胸前表面几何模型;以单细胞动作电位仿真为基础,使用改进的规则型算法,基于惠更斯原理的各向同性和各相异性波面型算法,分别完成了特殊传导系统、心房和心室电活动的仿真,时间精度可达1 ms;结合双域模型理论,使用偶极子等效心脏的电活动,同时结合躯体模型,完成了心脏电活动到体表心电的映射,进行正常和异常情况下体表电位标测图(BSPM)及12导联心电图的仿真。通过此模型得到的由窦房结起搏的体表12导联心电图,满足正常心电的诊断标准,证明了模型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进一步探讨传导和起搏异常的体表心电建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心模型 电生理建模 心肌各向异性 仿真 体表电位标测图(bspm)
下载PDF
Laplacian心电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建兴 李川勇 关晓光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CAS 2004年第3期141-145,共5页
Laplacian心电图技术是利用表面Laplacian值的概念,通过对体表电位进行微分,得以更准确、全面地反映心脏电活动的情况。本文详细介绍了Laplacian心电图研究的发展和现状,主要包括理论背景、实际测量、数据处理方法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 Laplacian心电图技术是利用表面Laplacian值的概念,通过对体表电位进行微分,得以更准确、全面地反映心脏电活动的情况。本文详细介绍了Laplacian心电图研究的发展和现状,主要包括理论背景、实际测量、数据处理方法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并指出了Laplacian心电图的研究困难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PLACIAN 心电图 体表电位图 表面Laplacian值
下载PDF
体表电位标测微机系统的编程
16
作者 陈汉勇 姚珂 李军 《医学争鸣》 CAS 1998年第S1期43-45,共3页
目的 :通过研究体表电位标测微机系统 ,对系统进行计算机编程 .方法 :利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工具 -Visual C+ + ,在 Windows95环境下对系统进行编程 .结果 :在 SYD- 5 0 0型心脏体表电位标测微机系统上成功地实现了体表电位图的自动... 目的 :通过研究体表电位标测微机系统 ,对系统进行计算机编程 .方法 :利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工具 -Visual C+ + ,在 Windows95环境下对系统进行编程 .结果 :在 SYD- 5 0 0型心脏体表电位标测微机系统上成功地实现了体表电位图的自动标测 ,快速、直观地获得体表等电位图、等积分图等多种标测图 .结论 :通过体表电位标测微机系统提供的各种标测图 ,对临床研究心肌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C++ 体表电位标测 编程
下载PDF
脑电放大器体表电位测量设计与实现
17
作者 罗堪 蔡志鹏 +1 位作者 黄靖 都可钦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281-285,共5页
提出了一种采用脑电放大器实现BSPM的方案。方案采用两台64导联脑电放大器采集体表电位信号,通过零相位数字滤波器滤除干扰,最后结合导联布置位置和处理后的信号重构出BSPM。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能够有效获取到与心脏电活动对应的B... 提出了一种采用脑电放大器实现BSPM的方案。方案采用两台64导联脑电放大器采集体表电位信号,通过零相位数字滤波器滤除干扰,最后结合导联布置位置和处理后的信号重构出BSPM。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能够有效获取到与心脏电活动对应的BSPM。提出的方法在复杂心脏疾病诊断上具有巨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电位图 脑电放大器 心电 滤波 导联电学模型
下载PDF
心外膜电位重构中边界条件不完全的仿真研究
18
作者 黄嵩 何为 姚德贵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27-530,共4页
在建立三维非均匀仿真人体躯干模型的基础上 ,运用边界元法就边界条件不完全对心外膜电位分布图(Epicardial potential m ap,EPM)重构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经逆向模拟计算及成像对比分析 ,表明只要不完全的边界条件包含体表电位极值区... 在建立三维非均匀仿真人体躯干模型的基础上 ,运用边界元法就边界条件不完全对心外膜电位分布图(Epicardial potential m ap,EPM)重构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经逆向模拟计算及成像对比分析 ,表明只要不完全的边界条件包含体表电位极值区域 (临床出现在人体胸部 ) ,则所得心外膜电位就能达到满足临床应用的精度要求 ,并减少了体表电位检测数据量 ,使心外膜重构的临床应用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条件不完全 仿真 心外膜电位图 人体躯干模型 心电图 心外膜电位重构
下载PDF
体表电位标测图诊断右室过负荷的探讨
19
作者 高东梅 王牧 +2 位作者 张秀和 陈立波 张柏民 《心电学杂志》 1996年第3期82-85,129,共4页
为探讨体表电位标测对右室过负荷的诊断价值,检测右室容量负荷过重组(32例ASD)、右室压力负荷过重组(3例PS、5例法洛四联症)和正常对照组(21例)标测图.结果右室容量负荷过重组突破时间延迟,并与肺动脉血流量成正相关.压力负荷过重组∑R... 为探讨体表电位标测对右室过负荷的诊断价值,检测右室容量负荷过重组(32例ASD)、右室压力负荷过重组(3例PS、5例法洛四联症)和正常对照组(21例)标测图.结果右室容量负荷过重组突破时间延迟,并与肺动脉血流量成正相关.压力负荷过重组∑R及∑Ri增高.但突破时间正常.∑Ri也是右室压力负荷过重的良好判别指标.认为体表电位标测图对判别和定量分析右室负荷状态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电位标测图 右室负荷过重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