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C-MBR与BPAC-UF处理微污染原水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臻 高颖鸿 +2 位作者 蔡磊 邓慧萍 史俊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95,共4页
实验通过分别组建传统一体式PAC-MBR工艺装置和改进型分体式BPAC-UF工艺装置,对比研究了2组工艺装置对微污染源水氨氮和有机物的动态去除能力以及运行过程中的膜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原理相同而构造不同的2组工艺对于氨氮及以COD_(Mn)和U... 实验通过分别组建传统一体式PAC-MBR工艺装置和改进型分体式BPAC-UF工艺装置,对比研究了2组工艺装置对微污染源水氨氮和有机物的动态去除能力以及运行过程中的膜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原理相同而构造不同的2组工艺对于氨氮及以COD_(Mn)和UV_(254)表征的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能力相当,BPAC-UF工艺略显优势。由于BPAC-UF工艺具有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微生物作用较充分,其抵抗膜污染能力更强。实验同时发现,在原水水质发生较大波动时,BPAC-UF污染物去除能力受影响幅度较PAC-MBR更小。但此时由于微生物分泌物增多,PAC-MBR工艺膜表面形成的炭骨架更利于吸附拦截生物分泌物,降低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MBR bpac-uf 微污染原水 膜污染
下载PDF
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处理饮用水膜污染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彦志 纪瑶瑶 +2 位作者 王子岩 邓慧萍 史俊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84,共4页
对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BPAC-UF)工艺处理地表饮用水的膜污染情况进行了研究。TMP分析表明,普通的水力反冲洗很难将吸附在膜表面的粉末活性炭冲洗掉,但经过物理强化反冲洗后TMP可以得到较好的恢复,增加NaClO维护性化学清洗后,可以很好... 对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BPAC-UF)工艺处理地表饮用水的膜污染情况进行了研究。TMP分析表明,普通的水力反冲洗很难将吸附在膜表面的粉末活性炭冲洗掉,但经过物理强化反冲洗后TMP可以得到较好的恢复,增加NaClO维护性化学清洗后,可以很好的降低超滤膜TMP的增长速度。膜污染物质分析表明,物理反冲洗主要去除亲小分子亲水性的有机物膜污染;化学清洗主要去除疏水性的大分子腐殖质类物质。能谱分析结果说明,膜面主要污染元素是C、O,另有一些无机离子。智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分析表明,化学清洗对膜面官能团的种类没有影响,但会影响不同官能团的光谱透射比强度,从而改变了其表面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炭 超滤 膜污染 膜清洗
下载PDF
BPAC-UF组合工艺去除微污染原水中嗅味物质的工艺条件优化
3
作者 蒋希 宣雍祺 +2 位作者 史俊 张为 邓慧萍 《净水技术》 CAS 2017年第3期100-105,118,共7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BPAC-UF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嗅味物质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根据组合工艺要求和单因素预试验的结果,确定炭池曝气强度、污泥回流间隔、炭池PAC更新率和膜池曝气方式这4个试验因素,每个因素设置3个水平,共设计9组工...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BPAC-UF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嗅味物质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根据组合工艺要求和单因素预试验的结果,确定炭池曝气强度、污泥回流间隔、炭池PAC更新率和膜池曝气方式这4个试验因素,每个因素设置3个水平,共设计9组工况进行试验,并将嗅昧物质(二甲基三硫醚、2-甲基异茨醇、β-紫罗兰酮)及氨氮的去除率,跨膜压差的增长速率作为评价工艺运行效果和膜污染程度的指标。试验所得的最优工艺条件:炭池曝气强度为30 L/h,污泥回流间隔为0.5 h,PAC更新率为15%,膜池曝气方式为连续曝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粉末活性炭 超滤组合工艺 正交试验 嗅味物质 氨氮 跨膜压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