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腰背委中求”理论浅谈对委中穴治疗腰痛病的认识 被引量:17
1
作者 高俊虎 王博仑 +1 位作者 刘巍 朴圣爱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第8期91-94,共4页
腰背疾恙之治每每求取于委中穴,其效必应,此为前贤经验所得,明代医家徐凤据此撰歌赋曰:“腰背委中求”。笔者通过对中医学经络、脏腑及西医学解剖层次、血液成分等方面论述,为“腰背委中求”提供了理论依据,并通过借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腰背疾恙之治每每求取于委中穴,其效必应,此为前贤经验所得,明代医家徐凤据此撰歌赋曰:“腰背委中求”。笔者通过对中医学经络、脏腑及西医学解剖层次、血液成分等方面论述,为“腰背委中求”提供了理论依据,并通过借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使其内涵更为丰富。现代医家对委中穴的运用包括针刺、灸法、穴位贴敷及注射等方式。以委中穴为基础并据证配穴施于患体,则其疾祛。笔者藉阐析“腰背委中求”古今之见解及基于委中穴之治疗方式,意在示人古今并重之要,在熟谙古籍经典文献的基础上羽翼以现代科学技术佐证之、佐助之,以期委中穴用治腰痛病可广为医家所资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委中求 委中穴 针灸 腰痛病
下载PDF
电针委中穴对腰肌损伤家兔CK、VEGF和MVD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彭博 张莉 +2 位作者 陈欢 李富运 卫肖艳 《中国康复》 2014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委中穴对腰肌损伤模型家兔腰肌磷酸肌酸激酶(C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影响,从血管再生角度探讨针刺委中穴修复腰肌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电针委中穴组(委中组)、电... 目的:观察电针委中穴对腰肌损伤模型家兔腰肌磷酸肌酸激酶(C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影响,从血管再生角度探讨针刺委中穴修复腰肌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电针委中穴组(委中组)、电针阿是组(阿是组)、模型组和空白组。委中组、阿是组、模型组均采用腰肌钝挫伤的方法造模,造模后委中组和阿是组分别给予对应穴位的电针治疗。2周后取材进行指标检测。结果:造模2周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CK及腰肌VEGF和MVD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委中组和阿是组血清CK和腰肌MVD的表达较空白组明显增加(P<0.01,0.05),但腰肌VEGF的表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委中组和阿是组CK及腰肌VEGF和MVD的表达均下降(P<0.01),委中组和阿是组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兔腰肌损伤2周后,电针委中穴可以降低血清CK的含量,促进腰肌损伤修复,其机制可能与电针调控VEGF表达规律而使其提前发挥其再生血管的作用,缩短微血管再生时间而使微血管密度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肌损伤 电针 委中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bl40
下载PDF
针刺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赵文海 黄铁银 +3 位作者 李新建 闻辉 黄丹奇 赵长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2,共2页
目的:针刺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为腧穴主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患者240例,按照随机方案选择患者。针刺人中穴(治疗组120例)、针刺委中穴(对照组120例),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两组... 目的:针刺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为腧穴主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患者240例,按照随机方案选择患者。针刺人中穴(治疗组120例)、针刺委中穴(对照组120例),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两组总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效果明显,取穴人中疗效优于委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人中穴 委中穴
下载PDF
电针对兔腰肌急性钝挫伤后组织修复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欢 彭博 +6 位作者 李富运 于雪 卢虎英 卫肖艳 彭园园 范伊凡 张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5-220,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兔腰肌急性钝挫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结蛋白(Desmin)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兔腰肌损伤后组织再生修复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40只雄性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 目的观察电针对兔腰肌急性钝挫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结蛋白(Desmin)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兔腰肌损伤后组织再生修复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40只雄性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委中组、电针局部组,每组10只。采用钝挫伤方法造成兔腰肌损伤模型并对各组动物进行外表观察评分。造模后电针治疗2周,HE染色观察腰肌组织形态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腰肌bFGF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腰肌Desmin与ERK1/2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电针委中组与电针局部组外表观察评分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组织形态学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模型组、电针局部组、电针委中组、空白组(P<0.05),腰肌bFGF的表达依次为电针局部组、电针委中组、模型组、空白组,Desmin的表达为电针局部组=电针委中组、空白组=模型组(P<0.05),ERK1/2的表达为电针局部组=电针委中组、模型组、空白组(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上调bFGF/ERK信号通路的表达,促进兔腰肌急性钝挫伤后的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肌急性钝挫伤 电针 委中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结蛋白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bl40
下载PDF
电针“委中”穴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的再生促进作用及对IGF-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彭园园 张莉 +3 位作者 刘通 陈玉佩 葛东宇 毛颖秋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513-517,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委中穴对腰部多裂肌损伤后的干预作用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表达的影响,探求委中穴对大鼠腰肌损伤后再生修复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模型组、... 目的观察电针委中穴对腰部多裂肌损伤后的干预作用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表达的影响,探求委中穴对大鼠腰肌损伤后再生修复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模型组、电针委中组、电针肾俞组,共5组,观察3个时间点(4天、7天、14天)的变化,每个时间点8个样本。将0.5%布比卡因盐酸盐溶液按每点100μL注射于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L4、L5水平的多裂肌上。模型对照组采用同样方法注射生理盐水,空白组不做处理。造模后进行电针双侧委中穴或肾俞穴分别治疗4天、7天、14天,HE染色观察肌细胞形态学的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肌细胞IGF-1的表达。结果造模前后多裂肌形态学改变显著,损伤后第14天仍未完全恢复。电针委中组与电针肾俞组从形态学上优于模型组。第4、7天模型组多裂肌IGF-1的表达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第4天电针委中组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电针委中组表达高于电针肾俞组(P<0.05),电针肾俞组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而在第14天,电针肾俞组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与电针委中组(P<0.01)。结论电针委中穴和电针肾俞穴均能够促进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的再生,电针委中穴在肌肉损伤的早期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多裂肌损伤 布比卡因 委中 肾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下载PDF
不同强度针刺大肠俞与委中对腰脊痛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媚 殷沿莹 汪莉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第3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针刺大肠俞与委中对腰脊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我科门诊或住院部接受针刺治疗的100例腰脊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所取穴位均相同,对照组大肠俞和...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针刺大肠俞与委中对腰脊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我科门诊或住院部接受针刺治疗的100例腰脊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所取穴位均相同,对照组大肠俞和委中穴采用低强度手法,提插深度为15 mm,捻转频率为50~60 r/min,幅度为45°~90°;治疗组大肠俞和委中穴采用高强度手法,提插深度为45 mm,捻转频率为180~240 r/min,幅度为180°~360°。两组各穴位均操作2 min,留针20 min,其他穴位常规针刺得气后留针20 min,不进行手法操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JOA)、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VAS、JOA、ODI评分及SOD、MAD、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 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 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VAS评分、DOI评分及MAD、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 <0. 05),两组的JOA评分、SOD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P <0. 05),且治疗后治疗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强度针刺大肠俞与委中对腰脊痛的疗效确切,能够明显减轻腰脊痛患者的疼痛,改善腰脊的活动度及功能,并具有降低氧化应激损伤、抗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脊痛 针刺强度 委中 大肠俞
下载PDF
多时间点观察电针“委中”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IGF1R和IGFBP3的表达 被引量:7
7
作者 卢宗孝 晏珺 +8 位作者 于雪 陈冬荔 邹德辉 陈玉佩 许玥 张佳怡 白玉琢 张莉 霍则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954-958,共5页
目的:研究多时间点电针"委中"穴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1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1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表达。方法:选取90只雄性SD大鼠并将其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委中组,每组30只,模型组和电... 目的:研究多时间点电针"委中"穴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1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1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表达。方法:选取90只雄性SD大鼠并将其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委中组,每组30只,模型组和电针委中组腹腔麻醉后往双侧L_(4-5)多裂肌注射0.5%布比卡因溶液制造多裂肌损伤模型,空白组不做处理,造模后电针委中组行1次/d电针委中穴治疗,3组分别于治疗后1 d、2 d、3 d、7 d、14 d后同步取材,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多裂肌中IGF1R、IGFBP3的表达动态变化。结果:治疗后2 d、3 d、7 d、14 d模型组IGF1R的表达高于空白组(P<0.05);治疗后1 d、2 d电针委中组IGF1R的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治疗后7 d、14 d模型组IGFBP3表达高于空白组;治疗后2 d、14 d电针委中组IGFBP3表达低于模型组。结论:电针委中穴可在早期增加IGF1R的表达,并下调IGFBP3的表达,促进多裂肌损伤后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裂肌 电针 委中 1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下载PDF
电针“委中”在大鼠腰多裂肌损伤修复过程中对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晏珺 卢宗孝 +8 位作者 于雪 陈冬荔 张佳怡 许玥 邹德辉 陈玉佩 白玉琢 张莉 霍则军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委中"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肌肉再生修复过程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委中组,每组24只。每组再随机分为1天、3天、7天三个时间点。模型组... 目的观察电针"委中"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肌肉再生修复过程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委中组,每组24只。每组再随机分为1天、3天、7天三个时间点。模型组和电针委中组麻醉后于双侧L4-5多裂肌注射0.5%布比卡因溶液制造多裂肌损伤模型,空白组不做处理,造模后电针委中组进行每日一次的电针委中治疗,模型组不进行针刺干预,3组分别于治疗后的1天、3天、7天同步取材。通过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多裂肌中Beclin1、p62表达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1天、3天、7天模型组的Beclin1表达含量均高于空白组(P<0.01),3天、7天电针委中组的Beclin1表达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3天、7天模型组p62表达含量低于空白组(P<0.05);1天、3天、7天电针委中组p62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委中穴可促进自噬蛋白Beclin1的表达上调,提高自噬水平,促进p62蛋白的分解,有利于骨骼肌损伤后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裂肌 委中 自噬 BECLIN1 P62
下载PDF
电针“委中”穴调节PGC-1α及相关影响因子对腰多裂肌损伤大鼠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霞 吕巧巧 +4 位作者 徐菁 陈莉 田圆 张莉 刘通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2051-2058,共8页
目的 通过观察电针“委中”穴对腰多裂肌损伤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共刺激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1α,PGC-1α)及相关因子表达对线粒体功能变化的影响,阐释电针修复骨骼肌损... 目的 通过观察电针“委中”穴对腰多裂肌损伤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共刺激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1α,PGC-1α)及相关因子表达对线粒体功能变化的影响,阐释电针修复骨骼肌损伤的部分机制。方法 7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各组再按时间点分为4个亚组,每组6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2组采用注射布比卡因制备腰多裂肌损伤模型。电针组电针“委中”穴,每次治疗30分钟,每日1次,4个亚组分别干预1天、2天、3天和7天。取材后,多裂肌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WB)、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及生化法检测。结果 (1)HE染色观察发现,较正常组而言,肌纤维出现大面积变形,肌间隙增大、炎性细胞浸润增多。与同时间点模型组相比,电针能改善损伤情况。(2)PCR和生化法检测PGC-1α及相关因子Ca2+、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a2+/calmodulin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REB)表达情况,结果提示模型组和电针2天、3天亚组PGC-1α mRNA、Ca^(2+)、CaMKⅡmRNA、CREB mRNA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而电针2天、3天亚组PGC-1α mRNA、Ca^(2+)、CaMKⅡmRNA、CREB mRNA低于同一时间点模型组(P<0.01或P<0.05)。(3)Western blot和生化法检测线粒体功能指标线粒体外膜转位酶20(translocase of out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 20, TOMM 20)、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enzyme, ATP)酶,发现模型组和电针组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与同一时间点比较,发现电针组TOMM20、SOD、ATP酶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结论 电针可能是通过降低PGC-1α相关因子对PGC-1α的过度激活,从而保护线粒体功能,促进骨骼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委中 多裂肌 线粒体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共刺激因子-1α
下载PDF
委中穴区刮痧对本经同侧经脉线上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被引量:59
10
作者 徐青燕 杨金生 +2 位作者 杨莉 王莹莹 刘秀兰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观察正常人体委中穴区刮痧前后经脉线上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探讨穴区刮痧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在10例健康人体膀胱经委中穴区刮痧,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观察刮痧前至刮痧后90min内,委中穴区及本经同侧经脉线上气海... 目的:观察正常人体委中穴区刮痧前后经脉线上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探讨穴区刮痧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在10例健康人体膀胱经委中穴区刮痧,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观察刮痧前至刮痧后90min内,委中穴区及本经同侧经脉线上气海俞区域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变化情况,利用LDPI图像软件处理相关数据,进行组内比较和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委中穴区刮痧后即刻至90min各时间段血流灌注量与刮痧前相比均显著升高(P<0.001,P<0.01);委中穴区刮痧后15、60、90min时,本经同侧经脉线气海俞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与刮痧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委中穴区与气海俞穴区之间血流灌注量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穴区刮痧可明显增加本经经脉线上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改善皮肤微循环,促进沿经组织新陈代谢,是刮痧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以及畅通气血运行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痧疗法 皮肤血流灌注量 微循环 委中 腰部区域
原文传递
使用血流成像技术对“腰背委中求”经典理论的验证 被引量:42
11
作者 王苓苓 张维波 +2 位作者 谢衡辉 田宇瑛 徐一慧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47-251,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委中等穴对腰部皮肤血流的影响,以验证"腰背委中求"的经典针灸理论。方法: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成像仪对比观察40名受试者针刺委中和阳陵泉前后腰部皮肤微循环血流量变化及血流分布情况。将受试者腰部划分成整体... 目的:观察针刺委中等穴对腰部皮肤血流的影响,以验证"腰背委中求"的经典针灸理论。方法: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成像仪对比观察40名受试者针刺委中和阳陵泉前后腰部皮肤微循环血流量变化及血流分布情况。将受试者腰部划分成整体区域和左右膀胱经第一、二侧线五个区域,以血流变化率为指标比较分析针刺委中和阳陵泉对腰部体表血流改变的效应差异。结果:针刺委中和阳陵泉后腰部整个区域的皮肤血流量与针前比较均显著升高,并持续至起针后12 min(P<0.05),针刺两穴的血流变化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针刺委中穴后,同侧腰部膀胱经第一、二侧线上的皮肤血流变化率显著高于针刺阳陵泉(P<0.05),其它区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委中穴对腰的特异性作用可体现在使针刺侧腰部膀胱经皮肤血流的升高上,这种效应有可能导致膀胱经循经低流阻通道阻力下降,疏通经络,产生"通则不痛"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委中 皮肤血流量 激光多谱勒血流成像仪
下载PDF
电针环跳、委中穴与常规针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对照研究 被引量:35
12
作者 封迎帅 刘百祥 阳大为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116-119,共4页
目的:观察比较电针环跳、委中穴与常规针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初步机制探讨。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电针环跳、委中穴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 目的:观察比较电针环跳、委中穴与常规针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初步机制探讨。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电针环跳、委中穴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的影响,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电针环跳、委中穴与常规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个疗程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环跳、委中穴与常规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效,但是电针环跳、委中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改善功能、缓解疼痛方面疗效均显著优于常规针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环跳 委中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下载PDF
按揉委中穴对脑愉悦回路的影响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李征宇 孙兮文 +3 位作者 张效初 陈培青 沈雪勇 严隽陶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51-53,共3页
目的:观察按揉委中穴对脑愉悦回路的影响。方法: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按揉6例正常人左侧委中穴前后脑内愉悦回路核团的信号变化。结果:按揉委中穴可引起脑内愉悦回路双侧杏仁核、双侧下丘脑和右侧伏隔核的信号明显升高... 目的:观察按揉委中穴对脑愉悦回路的影响。方法: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按揉6例正常人左侧委中穴前后脑内愉悦回路核团的信号变化。结果:按揉委中穴可引起脑内愉悦回路双侧杏仁核、双侧下丘脑和右侧伏隔核的信号明显升高(P〈0.05-0.01)。结论:按揉委中穴可兴奋脑内愉悦回路的核团,从而产生愉悦效应,这可能是推拿作用的中枢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委中穴 脑愉悦回路 功能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针刺委中穴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脑功能成像的观察 被引量:28
14
作者 邵广瑞 马蕾 +2 位作者 柳澄 宋磊 张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69-972,共4页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针刺委中穴在脑内引起的代谢变化,探讨针刺疗法的中枢调节机制。方法电针刺激8名健康志愿者右侧委中穴,同时行PET/CT脑功能成像,采用相同扫描技术对同8名受试者行无任何穴...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针刺委中穴在脑内引起的代谢变化,探讨针刺疗法的中枢调节机制。方法电针刺激8名健康志愿者右侧委中穴,同时行PET/CT脑功能成像,采用相同扫描技术对同8名受试者行无任何穴位刺激的PET/CT脑功能成像。使用统计参数图(SPM)的配对t检验模型,对比针刺委中穴组与静息对照组的差异脑功能图。结果根据布劳德曼区(Broadmann area,BA),(1)针刺诱发的平均功能激活脑区:左侧BA10、11、22、38、39、40、44、45、46,右侧BA10,双侧BA19、18以及左侧小脑皮层、屏状核、岛叶(t>3·36,P<0·01,k>30voxels);(2)针刺诱发平均功能抑制脑区:双侧BA24,左侧BA7、8、19、40,右侧BA1、3、6、20、44和左侧黑质。结论委中穴与大脑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针刺委中穴是通过激活和抑制有功能联系的多个特异脑功能区,并通过神经体液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其中前额区、岛叶及小脑的功能激活和扣带回、顶叶及黑质的功能抑制分析是针刺委中穴的中枢调节机制之一。本研究证明,PET/CT脑功能成像技术有助于揭示中医经络理论,为针刺疗法提供中枢调节机制的可视性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委中穴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委中穴刺络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27
15
作者 蒋晶晶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第12期1037-1038,共2页
目的观察舒筋止痛水拍打委中穴后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舒筋止痛水拍打委中穴后刺络放血疗法,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西乐葆)。通过NRS评分表及腰椎JOA评分... 目的观察舒筋止痛水拍打委中穴后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舒筋止痛水拍打委中穴后刺络放血疗法,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西乐葆)。通过NRS评分表及腰椎JOA评分表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治疗组治疗后NRS、JOA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舒筋止痛水拍打委中穴后刺络放血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中 刺血疗法 椎间盘移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浅针配合委中放血治疗急性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洪昆达 万甜 +3 位作者 陈鸿 龚德贵 蔡树河 陈水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26-2229,共4页
目的:探讨浅针配合委中放血治疗急性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82例急性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55膝,采用浅针配合委中放血治疗);对照组40例(52膝,采... 目的:探讨浅针配合委中放血治疗急性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82例急性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55膝,采用浅针配合委中放血治疗);对照组40例(52膝,采用普通针刺)。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变化;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HA)、C-反应蛋白(C-RP)含量,以及关节滑液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含量。结果:收集82例(107例膝),完成治疗79例(103膝),其中,治疗组脱落病例2例(2膝),对照组脱落病例1例(2膝)。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2.45%,对照组有效率为88.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并有效降低血清中HA、C-RP含量,抑制关节滑液IL-1、IL-6、TNF-α及MMP-3的表达(P<0.05),其中,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P<0.05),降低C-RP、IL-1、IL-6的表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浅针配合委中放血治疗急性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浅针 委中 放血 急性期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针刺对神经根炎模型大鼠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0
17
作者 庄子齐 王敦建 +2 位作者 唐方根 吴凌云 李小兵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13-517,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郄穴为主对化学性神经根炎模型大鼠的影响,以探讨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复制化学性神经根炎模型大鼠24只,随机分为针刺组、模型组各12只,并设空白组对照12只;针刺组予以局部针刺夹脊穴,足少阳经... 【目的】观察针刺郄穴为主对化学性神经根炎模型大鼠的影响,以探讨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复制化学性神经根炎模型大鼠24只,随机分为针刺组、模型组各12只,并设空白组对照12只;针刺组予以局部针刺夹脊穴,足少阳经、足太阳经郄穴及委中穴治疗,持续28 d,模型组、空白组不予治疗;观察模型大鼠行为学变化及神经细胞形态学改变,测定炎症滤纸质量,并进行血液流变学分析和炎症因子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检测。【结果】针刺能改善模型大鼠患肢活动,促进痛觉、触觉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神经根变性,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均P<0.05)。【结论】针刺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NO和IL-6水平、消除神经根炎症及水肿,这可能是临床上针刺郄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病/针灸疗法 夹脊 委中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针刺环跳和委中穴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IL-1β、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陈怡然 马雪 +2 位作者 赵洪毅 明彩荣 马铁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09-1713,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环跳穴和委中穴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环跳穴组和委中穴组,每组12只,经典钳夹法制备大鼠坐骨神经重度挤压伤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次15min,连续治疗... 目的:探讨针刺环跳穴和委中穴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环跳穴组和委中穴组,每组12只,经典钳夹法制备大鼠坐骨神经重度挤压伤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次15min,连续治疗14d。于造模后第1天和第15天检测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评估神经运动和传导功能。治疗结束后取坐骨神经损伤段,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形态和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IL-1β、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SFI指数和MNCV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两针刺组治疗后显著改善(P<0.05)。模型组神经雪旺细胞破坏,髓鞘结构缺失,IL-1β、TNF-α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针刺组均有改善,IL-1β、TNF-α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针刺环跳穴和委中穴可改善坐骨神经运动功能和传导功能,加速神经病理修复,下调炎性因子IL-1β、TNF-α蛋白表达水平,这可能是针刺治疗该病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坐骨神经损伤 环跳 委中 IL-1Β TNF-α
原文传递
岐黄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红伟 陈振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65-368,共4页
【目的】观察岐黄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岐黄针疗法治疗(主要选取膝阳关、曲泉、委中等穴位),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经过10 d治疗后,以简... 【目的】观察岐黄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岐黄针疗法治疗(主要选取膝阳关、曲泉、委中等穴位),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经过10 d治疗后,以简化麦吉尔疼痛问卷(MPQ)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为观察指标,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10 d后,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屈伸不利等症状均有好转,MPQ量表中的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时疼痛强度评分(PPI)均有显著性降低,而Lysholm膝关节评分则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且治疗组在降低MPQ各项评分及提高Lysholm膝关节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岐黄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具有疗程短、疗效佳、操作简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岐黄针疗法 膝骨性关节 膝阳关 曲泉 委中
原文传递
委中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镇痛效应及对TNF-α、CD62P的影响 被引量:20
20
作者 郑明岳 吴耀持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2464-2468,共5页
目的:探究委中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镇痛效应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影响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 目的:探究委中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镇痛效应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影响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委中穴刺络拔罐,均治疗1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完成治疗后各评分、TNF-α、CD62P、P物质(SP)、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2(PGE2)腰椎功能、血液流变学变化并比较;完成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完成治疗后2组患者TNF-α、CD62P、SP、IL-6、PGE2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于对照组(P<0.05)。2)完成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显著升高(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VAS、ODI显著低于对照组,JO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完成治疗后2组患者腰椎最大活动度、腰椎肌力正常百分比的前屈、后伸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完成治疗后2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委中穴能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血液循环,抑制炎性反应,改善疼痛,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中穴 腰椎间盘突出症 急性期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肿瘤坏死因子-α α颗粒膜糖蛋白 血液流变学 炎性反应因子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