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相萃取-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浓缩苹果汁中残留的苯菌灵、多菌灵、噻菌灵 被引量:16
1
作者 何强 孔祥虹 +3 位作者 赵洁 李建华 乐爱山 张莹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3-567,共5页
建立固相萃取-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浓缩苹果汁中苯菌灵、多菌灵和噻菌灵的残留量。样品直接用水稀释后,于80℃下将苯菌灵完全转化为多菌灵,再经SCX固相萃取柱富集,采用LC-SCX离子交换色谱柱(25cm×4.6mm,5μm)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建立固相萃取-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浓缩苹果汁中苯菌灵、多菌灵和噻菌灵的残留量。样品直接用水稀释后,于80℃下将苯菌灵完全转化为多菌灵,再经SCX固相萃取柱富集,采用LC-SCX离子交换色谱柱(25cm×4.6mm,5μm)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以0.1mol/LKH2PO4溶液(pH2.5)-乙腈(体积比为70∶30)为流动相,在1.0mL/min下等度洗脱,于282nm波长下检测。在0.02~2.0mg/L范围内,多菌灵和噻菌灵的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均可达到0.004mg/kg,回收率为94.2%~100.4%,相对标准偏差低于4.2%。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浓缩苹果汁中苯菌灵、多菌灵和噻菌灵残留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离子交换色谱 苯菌灵 多菌灵 噻菌灵 浓缩苹果汁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常见蔬菜水果中多菌灵、噻菌灵和苯菌灵残留量 被引量:17
2
作者 饶钦雄 曲明清 +1 位作者 赵晓燕 邢增涛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5-88,共4页
建立了植物源性食品中多菌灵、噻菌灵和苯菌灵的高效液相色谱多残留简捷并可靠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MCX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HPLC法测定,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1.0 mL/min等度洗脱,在0.1~20μg/mL范围内,多菌灵和噻... 建立了植物源性食品中多菌灵、噻菌灵和苯菌灵的高效液相色谱多残留简捷并可靠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MCX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HPLC法测定,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1.0 mL/min等度洗脱,在0.1~20μg/mL范围内,多菌灵和噻菌灵的峰面积与其浓度呈线性相关,R≥0.9998,检出限均为25μg/kg,添加回收率91.0%~103.5%,变异系数0.44%~8.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HPLC 多菌灵 噻菌灵 苯菌灵 蔬菜 水果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研究中土壤灭菌方法综述 被引量:13
3
作者 谢越 杨高文 +1 位作者 周翰舒 张英俊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4-732,共9页
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的共生关系是当今微生物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建立无丛枝菌根真菌的对照则是此研究的难点。本研究综述了高温灭菌法、γ射线灭菌法、化学熏蒸法、苯菌灵抑制法和物理割断法5种常用方法。每种方法各有利弊,高温灭... 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的共生关系是当今微生物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建立无丛枝菌根真菌的对照则是此研究的难点。本研究综述了高温灭菌法、γ射线灭菌法、化学熏蒸法、苯菌灵抑制法和物理割断法5种常用方法。每种方法各有利弊,高温灭菌法、γ射线灭菌法和化学熏蒸法适用于室内试验,但前两者对土壤理化性质有一定的影响,化学熏蒸法会破坏环境;苯菌灵抑制法和物理割断法适用于室外试验,其中前一种方法会破坏环境,需严格控制药剂用量,后一种方法虽环保,但可能影响土壤中水分和营养成分的交换。因此,研究者应根据研究环境和目的选择适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AMF) 高压蒸汽法 γ射线灭菌 化学熏蒸 苯菌灵 物理割断法
下载PDF
土壤灭菌和杀真菌剂对紫花苜蓿生长和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何永美 杨志新 +3 位作者 秦丽 李成学 祖艳群 湛方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6-652,共7页
以云南会泽铅锌矿周边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土壤为基质,开展室内盆栽试验,研究土壤灭菌和杀真菌剂(苯菌灵)对紫花苜蓿的生长、光合色素含量、部分抗氧化生理、重金属含量与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灭菌显著影响苜蓿的抗氧化生理,导致巯... 以云南会泽铅锌矿周边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土壤为基质,开展室内盆栽试验,研究土壤灭菌和杀真菌剂(苯菌灵)对紫花苜蓿的生长、光合色素含量、部分抗氧化生理、重金属含量与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灭菌显著影响苜蓿的抗氧化生理,导致巯基含量减少54%,丙二醛含量增加44%;显著降低光合色素含量和植株的生长,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下降27%、23%和30%,株高降低45%,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分别减少74%和85%;土壤灭菌和施用苯菌灵均显著增加土壤有效Pb含量和苜蓿地下部Pb的含量,减少苜蓿地下部Zn的含量;土壤灭菌还显著增加苜蓿地上部Cd的含量;土壤灭菌极显著减少苜蓿对重金属的累积,植株Pb、Zn、Cd和Cu的累积量分别下降74%、78%、68%和76%;施用苯菌灵对苜蓿生长、抗氧化生理及重金属累积的影响均不显著。总之,完全消除土壤微生物明显降低了苜蓿对重金属的耐性与累积能力,土壤微生物对植物耐受重金属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灭菌 苯菌灵 生物量 抗氧化生理 重金属累积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体中多菌灵和苯菌灵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军 张宗祥 朱宇芳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0-31,共2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环境水体中多菌灵和苯菌灵的方法。方法在5.0μg/L^50.0μg/L线性良好,多菌灵和苯菌灵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26μg/L和0.38μg/L,RSD分别为4.1%和4.5%,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6%和85.1%。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多菌灵 苯菌灵 水质
下载PDF
食品中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纪晶 苗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636-644,共9页
本文综述了食品中多菌灵、苯菌灵、甲基硫菌灵和噻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残留检测研究现状,包括食品中残留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和仪器检测技术等。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残留分析技术将向易于自动化、高灵敏... 本文综述了食品中多菌灵、苯菌灵、甲基硫菌灵和噻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残留检测研究现状,包括食品中残留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和仪器检测技术等。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残留分析技术将向易于自动化、高灵敏度、现场化等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灵 苯菌灵 甲基硫菌灵 噻菌灵 残留 检测
下载PDF
基于细菌纤维素的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果蔬中3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被引量:8
7
作者 刘翠翠 毕晓彤 +1 位作者 张爱琳 闫师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06-1311,共6页
建立了高效毛细管电泳同时测定果蔬中3种常见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和苯菌灵)的分析方法。以细菌纤维素(BC)为电泳缓冲液添加剂来提高毛细管电泳的分离能力。系统考察了检测波长、缓冲液离子强度、缓冲液pH、分离电压... 建立了高效毛细管电泳同时测定果蔬中3种常见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和苯菌灵)的分析方法。以细菌纤维素(BC)为电泳缓冲液添加剂来提高毛细管电泳的分离能力。系统考察了检测波长、缓冲液离子强度、缓冲液pH、分离电压及BC添加量对3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分离效果的影响。最终的优化条件:H3BO3/Na2B4O7缓冲液(4 mmol/L,pH 9.0);BC添加质量分数0.3%;运行电压15 kV;分离柱温25℃;检测波长275 nm。3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在8 min之内可实现基线分离及准确定量。结果显示:3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7;检出限为5.0~10.0μg/L;保留时间及峰面积的日间相对标准偏差(n=5)分别为0.82%~1.0%和2.4%~2.9%。该法用于葡萄、番茄及黄瓜中3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3.5%~103.0%,RSD≤8.0%。该法可作为果蔬中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和苯菌灵同时检测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细菌纤维素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甲基硫菌灵 多菌灵 苯菌灵 果蔬
下载PDF
香荚兰镰刀菌根腐病药剂毒力测定及幼根接种防治试验 被引量:6
8
作者 陈艳 杨雄飞 《云南热作科技》 1999年第1期4-7,共4页
在PDA含毒介质上的试验表明,苯莱特(50%WP)、多菌灵(50%WP)、甲基托布津(70%WP)抑菌效果最好,稀释30万倍的药液对尖孢镰刀菌抑菌率分别为100%、91.9%、67.9%,而粉锈灵(15%WP)300... 在PDA含毒介质上的试验表明,苯莱特(50%WP)、多菌灵(50%WP)、甲基托布津(70%WP)抑菌效果最好,稀释30万倍的药液对尖孢镰刀菌抑菌率分别为100%、91.9%、67.9%,而粉锈灵(15%WP)3000倍液,抑菌率仅为70.1%;苯莱特、粉锈灵1500倍液对腐皮镰刀菌抑菌率仅为94.4%和14.0%。苯莱特和粉锈灵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效果明显高于腐皮镰刀菌。抑菌圈法试验,多菌灵、苯莱特500~1000倍液对腐皮菌的防效又优于尖孢镰刀菌,而粉锈灵对2种镰刀菌均不产生抑菌圈。香荚兰幼根接种药效试验,粉锈灵对尖孢镰刀菌防效最好(56.6%),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次之(51.6%、50.9%),而苯莱特较差(40.4%)。粉锈灵1000倍液浸泡1h和盆栽施药,均对香荚兰幼根产生药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荚兰 根腐病 镰刀菌 苯莱特 多菌灵
下载PDF
西双版纳香荚兰根腐病田间化学防治试验(Ⅰ) 被引量:3
9
作者 何美云 陈艳 +1 位作者 李加智 杨雄飞 《云南热作科技》 1999年第2期7-12,共6页
在网棚桁架式栽培条件下,使用粉锈灵(15%WP)、苯来特(50%WP)、多菌灵(50%WP)500~1000倍液淋灌土壤,防治香荚兰镰刀菌根腐病,经3年田间试验,3种农药1000倍液施药后2个月内均有防效,其中粉锈灵... 在网棚桁架式栽培条件下,使用粉锈灵(15%WP)、苯来特(50%WP)、多菌灵(50%WP)500~1000倍液淋灌土壤,防治香荚兰镰刀菌根腐病,经3年田间试验,3种农药1000倍液施药后2个月内均有防效,其中粉锈灵效果最好。粉锈灵表现出明显刺激根系生长作用,同时也表现出对部分茎基部新生蔓的生长抑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荚兰 根腐病 苯来特 粉锈灵 多菌灵 化学防治
下载PDF
液相色谱法直接测定可湿性制剂苯菌灵 被引量:4
10
作者 汤淼荣 章小波 李乃芳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802-805,共4页
研究了苯菌灵溶液在低温下的相对稳定性,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直接测定可湿性制剂苯菌灵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该法的前处理是将有机溶剂冷却到-15℃,然后用此溶剂来配制苯菌灵试液,并在每次进样后都将此试液保存在-15℃的低温下,从而使得分... 研究了苯菌灵溶液在低温下的相对稳定性,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直接测定可湿性制剂苯菌灵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该法的前处理是将有机溶剂冷却到-15℃,然后用此溶剂来配制苯菌灵试液,并在每次进样后都将此试液保存在-15℃的低温下,从而使得分析结果良好.定量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3g/L,相对标准偏差为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菌灵 多菌灵 杀菌剂 测定 HPLC 可湿性制剂
下载PDF
直接进样或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菌灵和多菌灵 被引量:3
11
作者 熊杰 胥倩 +2 位作者 曹阳 何吉明 王若男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6-215,共10页
建立了采用直接进样和固相萃取两种前处理方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水中苯菌灵和多菌灵的方法。采用0.22μm聚醚砜滤膜过滤样品,或使用C18固相萃取小柱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后,以C18反相柱为色谱柱,将柱温设定为40℃,流速设定为0.7 mL/m... 建立了采用直接进样和固相萃取两种前处理方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水中苯菌灵和多菌灵的方法。采用0.22μm聚醚砜滤膜过滤样品,或使用C18固相萃取小柱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后,以C18反相柱为色谱柱,将柱温设定为40℃,流速设定为0.7 mL/min,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利用等度洗脱进行分离,使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定量,检测波长为280 nm。将苯菌灵在酸性条件下(pH<2.0)静置至少11 h后,转化为多菌灵进行检测。在上述条件下,采取直接进样时,多菌灵的检出限为4μg/L;采用固相萃取进行前处理且水样体积为100 mL时,多菌灵的检出限为0.09μg/L。标准曲线绘制结果显示,该方法在0.02~1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在直接进样条件下测试低、中、高3种浓度的实际水样加标样品,得到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7%~2.9%之间,回收率在93.5%~102%之间;采用固相萃取时,低、中、高3种浓度的实际加标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3%~4.7%之间,回收率在86.8%~107%之间。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应用于实际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菌灵 多菌灵 水样 直接进样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苯菌灵和多菌灵 被引量:4
12
作者 薛霞 宿书芳 +2 位作者 王骏 张卉 祝建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96-1799,共4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化妆品中微量苯菌灵和多菌灵的方法。方法:试样用甲醇-盐酸水溶液提取后,经正己烷萃取除去脂溶性杂质,以混合机理的阳离子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最后C18色谱柱分离,采用UPLC-MS/MS...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化妆品中微量苯菌灵和多菌灵的方法。方法:试样用甲醇-盐酸水溶液提取后,经正己烷萃取除去脂溶性杂质,以混合机理的阳离子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最后C18色谱柱分离,采用UPLC-MS/MS电喷雾电离(ESI),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在1 ng/ml~1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优于0.99;添加回收率范围为82.0%~95.6%,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4.8%,定量下限为1.0μg/kg。结论:该方法适合各类化妆品中苯菌灵和多菌灵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苯菌灵 多菌灵 化妆品 多反应监测
原文传递
香荚兰白绢病土表施药防治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艳 杨雄飞 《云南热作科技》 1999年第2期13-14,共2页
白绢病病区土表喷施加量的300倍波尔多液处理后,发病率(75%)和病情(部分腐烂)都明显低于一般处理的发病率(100%)和病情(全部腐烂,长满菌丝,产生菌核)。土表施用菌核净、土菌消、波尔多液、波尔多液+苯莱特的试验... 白绢病病区土表喷施加量的300倍波尔多液处理后,发病率(75%)和病情(部分腐烂)都明显低于一般处理的发病率(100%)和病情(全部腐烂,长满菌丝,产生菌核)。土表施用菌核净、土菌消、波尔多液、波尔多液+苯莱特的试验表明,4种农药对防治白绢病,抑制基腐、蔓腐都有明显效果。其中土菌消效果最好,其次为菌核净;波尔多液和波尔多液+苯莱特效果相近,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荚兰 白绢病 土菌消 菌核净 波尔多液 苯莱特
下载PDF
苯菌灵在苹果上的残留分布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付尧 韦文芳 +1 位作者 刘冬梅 陆育星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3期181-184,共4页
近年来苯菌灵在苹果上的使用逐渐增加,使苹果白粉病、黑星病、轮纹病等得到有效防治。但同时也导致了苯菌灵在苹果果实及其加工制品中的残留问题。采用乙腈萃取和液质联用的检测方法,研究了苯菌灵农药在苹果果皮、果柄、果萼、果肉及果... 近年来苯菌灵在苹果上的使用逐渐增加,使苹果白粉病、黑星病、轮纹病等得到有效防治。但同时也导致了苯菌灵在苹果果实及其加工制品中的残留问题。采用乙腈萃取和液质联用的检测方法,研究了苯菌灵农药在苹果果皮、果柄、果萼、果肉及果核中的残留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果柄中苯菌灵农药残留最多,果皮中次之,果肉中残留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苯菌灵 残留分布
下载PDF
厚垣轮枝菌对多菌灵、乙草胺和威霸的反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维志 邢丽娟 谢永锋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26-329,共4页
在培养基上研究了从大豆胞囊线虫的胞囊上分离到的厚垣轮枝菌(Verticilliumchlamydosporium)的两个菌株[菌株Ⅰ,从黑龙江省安达分离的(AV),菌株Ⅱ,从辽宁省沈阳分离的(VC)]常用杀菌剂多菌灵及除草剂已草胺和威霸的反应。试... 在培养基上研究了从大豆胞囊线虫的胞囊上分离到的厚垣轮枝菌(Verticilliumchlamydosporium)的两个菌株[菌株Ⅰ,从黑龙江省安达分离的(AV),菌株Ⅱ,从辽宁省沈阳分离的(VC)]常用杀菌剂多菌灵及除草剂已草胺和威霸的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浓度的多菌灵(0.1,1μg·mL(-1))处理下,菌株Ⅰ和菌株Ⅱ的菌丝生长几乎不受影响,或仅受到轻微地抑制。两菌株在其它较高浓度(10,50,100μg·mL(-1))处理下都表现受到抑制.在观察的所有浓度的乙草胺处理对菌株Ⅰ均表现出不同程度地抑制,其中,在1,50μg·mL(-1)处理下受到抑制较轻;菌株Ⅱ仅在500μg.500μg·mL(-1)浓度处理下受到明显抑制,而在其它浓度(1,10,50,200μg·mL(-1))抑制程度较轻。在用威霸处理试验中,菌株Ⅰ在浓度10μg·mL(-1)的处理下受到抑制较轻,在其它浓度(1,50,200,500μg·mL(-1))的处理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菌株Ⅲ仅在200,500μg·mL(-1)的处理下受到完全抑制,在其它浓度处理下受到的抑制程度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垣轮枝菌 多菌灵 乙草胺 威霸 抗性反应
下载PDF
70%苯菌灵水分散粒剂的研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孝生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08-710,共3页
以悬浮率、分散性、崩解性、热贮稳定性为标准,通过对不同润湿分散剂、崩解剂、粘结剂的筛选,得到70%苯菌灵水分散粒剂的最佳制剂配方为:苯菌灵原药70%,润湿分散剂脂肪醇硫酸酯盐AS 6.0%,崩解剂硫酸铵3.0%,粘结剂聚乙二醇2.0%,高岭土19%... 以悬浮率、分散性、崩解性、热贮稳定性为标准,通过对不同润湿分散剂、崩解剂、粘结剂的筛选,得到70%苯菌灵水分散粒剂的最佳制剂配方为:苯菌灵原药70%,润湿分散剂脂肪醇硫酸酯盐AS 6.0%,崩解剂硫酸铵3.0%,粘结剂聚乙二醇2.0%,高岭土19%,该水分散粒剂悬浮率≥90%,分散性良好,热贮稳定性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菌灵 水分散粒剂 流化床造粒 干燥
下载PDF
田间低磷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苗期小麦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佳崎 蒲子天 +4 位作者 张瑞芳 刘宏权 张弛 王红 王鑫鑫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6-46,共11页
为探求田间低磷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AMF)对苗期小麦生长的影响,选用6个1977—2011年河北省主栽的小麦品种,试验在低磷土壤(速效磷含量4.5mg/kg)进行,对土壤进行不添加(CK)和添加(+B)苯菌灵2个处理,设置双因素(6个品种×2个苯菌灵水... 为探求田间低磷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AMF)对苗期小麦生长的影响,选用6个1977—2011年河北省主栽的小麦品种,试验在低磷土壤(速效磷含量4.5mg/kg)进行,对土壤进行不添加(CK)和添加(+B)苯菌灵2个处理,设置双因素(6个品种×2个苯菌灵水平)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收获后测定小麦根系的菌根侵染率以及地上、地下部相关农艺性状和理化指标。结果表明:田间低磷胁迫下,+B处理可使6个品种小麦的菌根侵染率、植株地上部磷含量与叶面积分别较CK变化了17.33%~83.85%、-5.36%~18.02%和-5.74%~30.39%;+B处理使6个品种小麦的植株地上部干重较CK变化了-26.78%~16.27%。此外,+B处理6个品种小麦的植株根长、根冠比以及根系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较CK变化了4.35%~27.23%、-4.50%~45.75%、10.14%~21.49%。田间低磷胁迫下,CK中6个小麦品种有8组地下部性状显著相关,+B处理有12组地下部性状显著相关;+B处理的地下部性状相关性比CK提升了50%。在低磷胁迫下,未添加苯菌灵(CK)的6个品种小麦幼苗AMF侵染率显著高于添加苯菌灵处理(+B),小麦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比+B显著提高,除‘北京13’外,其他5个品种小麦的地上部磷含量均高于+B;+B的小麦根长较CK均有所降低,除‘石麦15’外,其他5个品种小麦的根冠比均小于CK,小麦地下部性状相关性显著提升。因此,田间低磷胁迫下,小麦根系AMF侵染率的提高,可使根际土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强,根长与根冠比提升,进而提高小麦地上部磷含量,有利于苗期小麦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磷胁迫 小麦品种 苯菌灵 丛枝菌根真菌 根系性状
原文传递
多菌灵、苯菌灵、甲基硫菌灵原药中2-羟基-3-氨基吩嗪(HAP)和2,3-二氨基吩嗪(DAP)有害杂质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邢君 杨闻翰 +2 位作者 马亚光 李秀杰 于亮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32-735,共4页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多菌灵、苯菌灵、甲基硫菌灵原药中的有害杂质2-羟基-3-氨基吩嗪(HAP)和2,3-二氨基吩嗪(DAP)进行分析。建立测定HAP和DAP的液相色谱的检测方法。[方法]色谱条件:Hypersil ODS不锈钢色谱柱,使用pH值8.0...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多菌灵、苯菌灵、甲基硫菌灵原药中的有害杂质2-羟基-3-氨基吩嗪(HAP)和2,3-二氨基吩嗪(DAP)进行分析。建立测定HAP和DAP的液相色谱的检测方法。[方法]色谱条件:Hypersil ODS不锈钢色谱柱,使用pH值8.0磷酸二氢钾的水缓冲溶液和甲醇作为流动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453 nm,对各原药产品中的HAP和DAP有害杂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方法中HAP的回收率为89.2%~103.6%,相对标准偏差为4.4%~8.0%;DAP的回收率为79.4%~106.8%,相对标准偏差为2.0%~4.0%。HAP在5.4~216.4滋g/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DAP在4.1~164.2滋g/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结论]该HAP和DAP的高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可以满足国际上对多菌灵、苯菌灵、甲基硫菌灵原药中的有害杂质的检测限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多菌灵 苯菌灵 甲基硫菌灵 2-羟基-3-氨基吩嗪 2 3-二氨基吩嗪
原文传递
The role of soil-borne fungi in driving the coexistence of Pinus massoniana and Lithocarpus glaber in a subtropical forest via plant-soil feedback 被引量:2
19
作者 Yumei Pan Zhongyuan Yao +1 位作者 Naili Zhang G.F(Ciska)Veen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CSCD 2021年第6期1189-1203,共15页
Aims Plant–soil feedback(PSF)is a key mechanism that can facilitate tree species coexistence and diversity.Substanti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species-specific soil-borne pathogens around adult trees limit the perform... Aims Plant–soil feedback(PSF)is a key mechanism that can facilitate tree species coexistence and diversity.Substanti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species-specific soil-borne pathogens around adult trees limit the performance of home(conspecific)seedlings relative to foreign(heterospecific)seedlings.However,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remains largely elusive.Methods Here,we conducted a reciprocal transplant pot experiment using seedlings and from two tree species,Pinus massoniana and Lithocarpus glaber that are dominant and coexist in a subtropical,evergreen,broad-leaf forest in Gutianshan,Zhejiang Province of eastern China.We examined how seedlings from the two tree species responded to soils originating from underneath their own versus the other tree species,using a full-factorial design.Additionally,we added a fungicide(benomyl)to half of the pots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soil-borne fungi on seedling growth.Important Findings We found that the seedlings from L.glaber grew better in soils that were collected from beneath the canopy of P.massoniana,while seedling growth of P.massioniana was not affected by soil origin.The addition of fungicide benomyl resulted in a shift towards more positive PSF effects for L.glaber,indicating that L.glaber seedlings performed better in their own soils than in soils from P.massoniana in the absence of fungi.Our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soil-borne pathogenic and ectomycorrhizal fungi in driving PSF,and indicate that PSF may promote the coexistence of two subtropical tree species by reducing the performance of L.glaber in own so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omyl fungicide addition plant pathogen saprotrophic fungi ectomycorrhizal fungi
原文传递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分析蔬菜中噻菌灵和苯菌灵残留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刚 王华雄 +4 位作者 庄新宇 楼成杰 俞春燕 丁慧瑛 叶庆富 《检验检疫科学》 2008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蔬菜中噻菌灵和苯菌灵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采用酸性甲醇提取,提取液经LC-S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以甲醇-甲酸(0.05%)为流动相,配备Symmetry-C18柱、紫外检测器(280 nm)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待测组份进行了分离...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蔬菜中噻菌灵和苯菌灵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采用酸性甲醇提取,提取液经LC-S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以甲醇-甲酸(0.05%)为流动相,配备Symmetry-C18柱、紫外检测器(280 nm)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待测组份进行了分离和测定。[结果]噻菌灵在蔬菜样品中的添加回收率在77.2%~102.0%之间,变异系数(RSD)小于10%;苯菌灵在蔬菜样品中的添加回收率在75.4%~96.6%之间,变异系数(RSD)也小于10%,均满足残留分析要求,噻菌灵和苯菌灵在样品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kg。[结论]本方法操作过程简单快速,重复性好,能满足蔬菜中噻菌灵和多菌灵残留量同时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蔬菜 噻菌灵 苯菌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