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淋巴细胞发育与BCR基因重排 被引量:4
1
作者 白丽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0年第6期28-31,共4页
目的:了解B细胞发育与B细胞抗原受体(BCR)基因重排。方法:通过相关文献的阅读,综合评述B细胞发育与BCR基因重排。结果:在B细胞发育过程中伴随着BCR基因的重排,包括第一次重排和受体编辑(第二次重排),其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已经被发... 目的:了解B细胞发育与B细胞抗原受体(BCR)基因重排。方法:通过相关文献的阅读,综合评述B细胞发育与BCR基因重排。结果:在B细胞发育过程中伴随着BCR基因的重排,包括第一次重排和受体编辑(第二次重排),其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已经被发现。结论:B细胞发育及BCR基因重排是一个密切相关的十分有序的过程,但仍有许多问题未弄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巴细胞 bcr基因 重排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间期细胞核中abl和bcr基因的三维空间分布在bcr/abl融合基因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青 周淑芸 +3 位作者 刘晓力 牛超 徐岚 陈赛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从生物体视学角度分析bcr/abl融合基因的形成机制。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观察γ-射线对IM9细胞中的bcr和abl基因在间期核内三维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abl和bcr基因在间期核内有其特定的分布区域,且该分... 目的从生物体视学角度分析bcr/abl融合基因的形成机制。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观察γ-射线对IM9细胞中的bcr和abl基因在间期核内三维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abl和bcr基因在间期核内有其特定的分布区域,且该分布区域在细胞周期中呈规律性的动态变化。放射性照射会使abl和bcr基因之间的距离缩短。结论abl和bcr基因在间期细胞核内的易接近性是bcr/abl融合基因形成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r基因 abl基因 三维空间定位 荧光原位杂交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新时期细胞核 bcr/ABL融合基因
下载PDF
实时定量PCR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蓝娇 赖永榕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2006年第2期117-119,共3页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微小残留病 定量PCR检测 bcr/ABL融合基因 恶性克隆性疾病 实时 22号染色体 造血干细胞 费城染色体 bcr基因
下载PDF
BCR基因5'启动子区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田红 郑维扬 +3 位作者 付永贵 林蒋海 吕凤娟 周淑芸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12-815,共4页
背景与目的bcr-abl融合基因被认为是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myelogenousleukemia,CML)的分子标志,该融合基因的表达受bcr基因启动子的调控。本实验目的是研究bcr基因启动子区的多态性,并探讨其与CML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方法采用PCR方... 背景与目的bcr-abl融合基因被认为是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myelogenousleukemia,CML)的分子标志,该融合基因的表达受bcr基因启动子的调控。本实验目的是研究bcr基因启动子区的多态性,并探讨其与CML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bcr基因5'启动子区1.13kb的序列范围,通过测序获得了30例CML和19例对照的启动子区序列。应用软件和在线工具对启动子序列进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和重复序列分析。结果在所研究片段范围内共发现4处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和3处与参考序列不一致的碱基变异。其中2处SNPs和1处碱基插入位于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中或邻近几个碱基内。各多态性基因频率在CML和对照人群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bcr基因的5'启动子区存在一定的序列多态性,主要为SNPs,未能证实其与CML之间存在相关性,但部分SNPs的定位使其有可能对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r基因 启动子 多态性
下载PDF
Bcr基因断裂丛集区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田红 周淑芸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59-662,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bcr基因的断裂丛集区在中国人群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该多态性与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之间的关系。利用DNA库(DNA pooling)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对长度为3.12kb的bcr基因断裂丛集区进行序列变异的筛查分析,并... 本研究旨在探讨bcr基因的断裂丛集区在中国人群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该多态性与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之间的关系。利用DNA库(DNA pooling)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对长度为3.12kb的bcr基因断裂丛集区进行序列变异的筛查分析,并通过测序对筛查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区域有6处新的多态性位点和2处与参照序列不一致的碱基,研究获得了这些多态位点在所调查的人群中的多态性频率,其中1处SNP位于外显子13中,可引起错义突变。对CML和对照组的多态性频率的比较表明,这些新发现的SNP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bcr基因主要断裂丛集区存在一定的序列多态性,主要为SNP,但未能证实其与CML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r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断裂丛集区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下载PDF
辐射对abl和bcr基因在IM-9细胞间期核中三维动态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青 周淑芸 +3 位作者 刘晓力 牛超 徐岚 陈赛娟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4-148,共5页
目的 通过观察辐射对bcr和abl基因在间期核内三维分布的影响 ,了解bcr和abl基因发生融合的物质基础 ,探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发病的生物体视学机制。方法 用荧光原位杂交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的方法 ,研究受γ射线照射的IM 9细胞中... 目的 通过观察辐射对bcr和abl基因在间期核内三维分布的影响 ,了解bcr和abl基因发生融合的物质基础 ,探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发病的生物体视学机制。方法 用荧光原位杂交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的方法 ,研究受γ射线照射的IM 9细胞中bcr和abl基因在各细胞周期核内三维空间的分布情况 ,并与正常的IM 9细胞作了比较。结果 abl和bcr基因在间期核内呈非随机分布 ,abl靠近核膜 ,而bcr靠近核心 ,在G0 期两基因最接近 ;同源基因之间的相对距离在增殖期明显大于静止期。照射后abl和bcr基因到核心的相对距离减少 ,两基因间的相对距离亦缩短 ,在S期最接近。结论 辐射会改变bcr和abl基因在间期核内的三维空间分布 ,促使二者互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bcr基因 IM-9细胞 三维动态分布 abl基因 荧光原位杂交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细胞间期核内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原文传递
一例Ph染色体转阴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非典型bcr—abl融合基因b2a3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秋杏 王宏伟 +3 位作者 覃艳红 陈秀花 朱镭 张丽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29-630,共2页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具有特征性的Ph染色体,即t(9;22)(q34;q11),产生bcr—ahl融合基因。由于bcr基因的断裂位点不同,导致了bcr-abl融合基因的多种类型。目前文献报道主要有三种类型,M—bcr,包括b3a2和b2a2型编码P210...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具有特征性的Ph染色体,即t(9;22)(q34;q11),产生bcr—ahl融合基因。由于bcr基因的断裂位点不同,导致了bcr-abl融合基因的多种类型。目前文献报道主要有三种类型,M—bcr,包括b3a2和b2a2型编码P210融合蛋白;m-bcr编码P190融合蛋白;e19a2型编码P230融合蛋白。我们在常规融合基因的检测中发现1例bcr-abl融合基因类型b2a3,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r-ABL融合基因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Ph染色体转阴 bcr基因 白血病患者 非典型 融合蛋白 断裂位点
原文传递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军 《广西医学》 CAS 2000年第3期522-525,共4页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分子生物学 ab1基因 bcr基因
下载PDF
BCR基因与Ph阳性血液病
9
作者 金润铭 杨爱德 +1 位作者 龚维龙 费洪宝 《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 CSCD 1990年第6期266-270,265,共6页
自Nowell首次报道在人类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肿瘤细胞中发现Ph染色体以来,迄今已证实在人类恶性肿瘤中90%以上的病例存在着染色体的异常。
关键词 bcr基因 PH染色体 血液病
原文传递
Alu-PCR联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鉴定bcr基因相关YAC克隆
10
作者 刘晓力 郑维扬 +4 位作者 刘孟珉 宋兰林 杜庆锋 陈赛娟 周淑芸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1-323,F002,共4页
目的制备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bcr基因重排的DNA探针。方法应用Alu-PCR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 技术,对3个酵母人工染色体(YAC)候选克隆进行鉴定,制备DNA探针,并经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慢性髓... 目的制备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bcr基因重排的DNA探针。方法应用Alu-PCR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 技术,对3个酵母人工染色体(YAC)候选克隆进行鉴定,制备DNA探针,并经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慢性髓细胞性 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筛选。结果确定了YAC765E3为非嵌合体,定位于染色体22qll bcr基因区域,而且可在Ph染 色体阳性细胞中易位至9q34。探针特异性杂交效率达95%。结论FISH技术是染色体、染色体畸变鉴定和染色体上特 殊序列定位的重要检测方法。联合应用Alu-PCR技术特异性扩增载体YAC中人类基因组来源的DNA制备探针,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监测微小残留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荧光原位杂交 酵母人工染色体 bcr基因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YAC DNA探针
下载PDF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筛选bcr基因探针及分析微小残留病
11
作者 刘晓力 周淑芸 +6 位作者 刘孟珉 牛超 郑维扬 宋兰林 曹琪 苏欣莹 陈赛娟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CSCD 1999年第4期213-216,共4页
目的 定量检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 M L) 造血干细胞移植( H S C T) 后bcr 基因重排。方法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 F I S H) 技术,从 C E P H 酵母人工染色体( Y A C) 文库的3 个bcr 相关候选克隆中筛... 目的 定量检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 M L) 造血干细胞移植( H S C T) 后bcr 基因重排。方法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 F I S H) 技术,从 C E P H 酵母人工染色体( Y A C) 文库的3 个bcr 相关候选克隆中筛选探针,并对7 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病人进行检测,同时进行细胞遗传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 T P C R) 分析。结果 确定了定位于22q11 bcr 基因区域且可在 Ph 染色体阳性细胞中易位至9q34的 Y A C 克隆765 E3 ,应用该 Y A C D N A 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发现7 例病人中5 例存在bcr 易位阳性细胞(6 % ~98 % ) ,常规 G 显带检出3 例, P C R 检出6 例。结论  F I S H 可能成为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疗效观察和微小残留病定量监测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慢性 髓细胞性 荧光原位杂交 bcr基因
原文传递
生物素标记bcr基因探针的制备
12
作者 高静 杨兰泽 刘钟辖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4年第3期160-162,共3页
采用乙二胺化学修饰法制备生物素bcr基因探针,探针的检测敏感性达1pg,接近同位素标记探针的敏感性。该标记方法操作方便,标记效果稳定,探针可长期保存,试剂价格较低廉,为bcr基因探针的临床应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bcr基因探针 生物素标记 CML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经干扰素α治疗Ph^1染色体及M-BCR基因重排消失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葛秀清 镰田七男 《临床血液学杂志》 1995年第4期184-184,共1页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经干扰素α治疗Ph~1染色体及M-BCR基因重排消失1例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葛秀清日本广岛大学原爆放射医学研究所镰田七男关键词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干扰素,Ph~1染色体,M-BCR基因报告1例慢性粒细胞...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经干扰素α治疗Ph~1染色体及M-BCR基因重排消失1例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葛秀清日本广岛大学原爆放射医学研究所镰田七男关键词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干扰素,Ph~1染色体,M-BCR基因报告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以干扰素(IFN)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干扰素 Ph^1染色体 M-bcr基因
下载PDF
β-catenin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与bcr/abl的关系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增军 邱录贵 +6 位作者 李新 麦玉洁 王国蓉 于珍 王亚非 李长虹 李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931-935,共5页
本研究检测β-catenin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各期中的表达情况,并与bcr/abl的表达变化相比较,为进一步探讨β-catenin在CML急性变中的意义提供依据。首先分离CML各期患者及正常供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DNA,用... 本研究检测β-catenin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各期中的表达情况,并与bcr/abl的表达变化相比较,为进一步探讨β-catenin在CML急性变中的意义提供依据。首先分离CML各期患者及正常供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DNA,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β-catenin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部分标本bcr/abl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在CML进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β-catenin在CML急性变期BMMNC的表达明显高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p<0.001)、加速期(p=0.016)及正常人(p=0.004),而在后三者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急性变期bcr/abl的表达明显高于慢性期(p=0.001)。β-catenin的表达量与bcr/abl表达水平有明显的相关性(r=0.620,p<0.001)。结论:CML急性变期β-catenin的表达明显升高,并与bcr/abl的表达量有相关性。β-catenin的表达增高可能与CML急性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期 bcr/ABL基因 Β-CATENIN 表达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联合屈洛昔芬对K562细胞bcr/ab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宝安 钱习军 +1 位作者 程坚 高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5-99,共5页
为了研究汉防己甲素 (Tet)联合屈洛昔芬 (DRL)对K5 6 2细胞株凋亡相关因子bcr abl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Tet(1μmol L)和DRL(5 μmol L)单用及联合应用于K5 6 2细胞一定时间后 ,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 为了研究汉防己甲素 (Tet)联合屈洛昔芬 (DRL)对K5 6 2细胞株凋亡相关因子bcr abl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Tet(1μmol L)和DRL(5 μmol L)单用及联合应用于K5 6 2细胞一定时间后 ,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K5 6 2细胞bcr abl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 :Tet和DRL单独应用对K5 6 2细胞bcr ablmRNA及蛋白表达均无影响 ,两药联合应用于 4 8小时K5 6 2细胞bcr ablmRNA表达开始下调 ,K5 6 2细胞P2 1 0 BCR ABL蛋白表达于 72小时开始下调。结论 :Tet和DRL联合应用可下调K5 6 2细胞bcr abl的表达 ,这可能是两药联用逆转耐药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甲素 屈洛昔芬 bcr/ABL基因 P^210bcr/ABL蛋白 K562细胞
下载PDF
小檗胺对K562细胞体外及体内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东 林茂芳 赵小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73-378,共6页
为了探讨小檗胺(berbamine,BER)在体外及体内抗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用MTT法测定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用RTPCR方法检测bcr/abl基因表达,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BCR/ABL蛋白质水平表达,利... 为了探讨小檗胺(berbamine,BER)在体外及体内抗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用MTT法测定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用RTPCR方法检测bcr/abl基因表达,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BCR/ABL蛋白质水平表达,利用K562细胞荷瘤裸鼠模型观察小檗胺治疗后瘤体大小、组织病理及bcr/abl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表明:小檗胺对K562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浓度依赖关系。经8.0μg/mlBER作用24、48、72小时,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26.63±3.57)%,(61.84±4.74)%,(75.32±1.95)%,与对照组相比,P<0.01。IC50值(72小时)为(5.227±1.307)μg/ml。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经8.0μg/ml小檗胺处理72小时后,K562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61.77±4.35)%vs(0.50±0.14)%,P<0.01]。小檗胺能下调K562细胞bcr/ablmRNA表达和P210水平,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效应,并与细胞凋亡率有一定的相关性。经8.0μg/mlBER处理后,与同浓度点对照组相比,72小时组的表达明显地减弱(0.97±0.01vs1.38±0.02,P<0.01)。4.0-16.0μg/mlBER处理24小时后,P210的相对表达量由未加药对照组的1.04±0.02降至16.0μg/ml组的0.63±0.01(P<0.01),与所设的对照组药物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STI571的作用结果相似。在K562荷瘤裸鼠模型,小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胺 K562细胞 细胞凋亡 bcr/ABL基因 bcr/ABL融合蛋白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bcr-abl基因阳性血小板增多症八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被引量:9
17
作者 林凤茹 王艳 陈静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28-531,共4页
目的 分析 8例bcr abl融合基因阳性 (Bcr+ )血小板增多症特点并对其归属提出探讨意见。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Bcr+ 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血液学、治疗转归 ,并与经典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ET)和血小板增多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 (... 目的 分析 8例bcr abl融合基因阳性 (Bcr+ )血小板增多症特点并对其归属提出探讨意见。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Bcr+ 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血液学、治疗转归 ,并与经典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ET)和血小板增多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 (CML CP T)比较其异同 ,以PCR法检查bcr abl融合基因。结果 除bcr abl融合基因外 ,Bcr+ 血小板增多症在临床、血液学、治疗转归与ET无明显差异 ;与CML CP T不同在于 :女性较多 ,脾脏多不肿大或轻度肿大 ,外周血白细胞增高 ,但 <4 0× 10 9/L ,嗜碱粒细胞不增高 ,幼稚粒细胞少见 ,骨髓有核细胞以粒、巨核两系或单巨核系增生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NAP)积分正常或增高 ,少有急性转化。结论 Bcr+ 血小板增多症作为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新的一员变异型ET ,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增多症 bcr-ABL融合基因 治疗 ET 阳性 增高 bcr-ABL基因 性转化 PCR法 血液学
原文传递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中SHIP1基因的表达变化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小军 罗建民 +5 位作者 杨琳 温树鹏 姚丽 杜行严 杨敬慈 董作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01-703,共3页
目的观察SHIP1基因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并通过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封闭K562细胞株BCR-ABL基因的表达,探讨BCR-ABL基因表达对SHIP1基因的影响。方法应用RQ-PCR方法检测CML患者骨髓、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及白血... 目的观察SHIP1基因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并通过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封闭K562细胞株BCR-ABL基因的表达,探讨BCR-ABL基因表达对SHIP1基因的影响。方法应用RQ-PCR方法检测CML患者骨髓、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及白血病细胞株K562中SHIP1基因表达的差异。另取K562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干扰成分);非特异性siRNA处理组(加非特异性siRNA);特异性siRNA处理组(加入特异性siRNA封闭BCR/ABL融合基因),应用R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3组中BCR/ABL、SHIP1基因的mRNA及其相应蛋白P210(BCR/ABL编码)、P145(SHIP1基因编码)的表达,并比较各组中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CML患者骨髓白细胞和K562细胞中SHIP1基因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人的外周血白细胞。特异性siRNA处理组中BCR-ABL基因mRNA和P210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SHIP1基因mRNA和P145蛋白表达水平随BCR-ABL表达下降而增加;非特异性siRNA处理组与空白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CML患者SHIP1基因的表达低于正常人;特异性siRNA能够抑制BCR-ABL基因的表达;BCR-ABL基因能抑制SHIP1基因及其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bcr/ABL基因 SHIP1基因 RNA 小分子干扰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cr/abl融合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燕 李惠玉 吴裕丹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cr/abl融合基因出现的频率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研究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bcr/abl基因的...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cr/abl融合基因出现的频率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研究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bcr/abl基因的变化。结果:48 例慢性期CML,43 例呈现bcr/abl基因阳性,占89.6% ,14 例加速,急变期CML,6 例出现bcr/abl基因,阳性率为42.9% ,与慢性期CML相比P< 0.01;10 例PV出现1 例bcr/abl基因阳性,占10.0% 。结论:bcr/abl基因检测对于CML的临床分型有重要意义,bcr/abl阴性的CML预后差,而bcr/abl基因的阳性有助于初诊时的CML急变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M2 的鉴别和CML与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CMML)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慢性 真性红细胞增多 bcr/ABL基因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融合基因及复杂变异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丽君 张蕊 +3 位作者 于锦香 王艳萍 何娟 李艳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及其复杂变异的染色体核型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在常规细胞遗传学(CC)方法检测基础上,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采用多种位点特异性DNA探针(染色体全染、特殊位...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及其复杂变异的染色体核型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在常规细胞遗传学(CC)方法检测基础上,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采用多种位点特异性DNA探针(染色体全染、特殊位点、双色易位融合探针),对2002年9月至2007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学院血液科56例门诊及住院CML患者(慢性期51例,加速及急变期5例)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56例CML患者有5例为细胞培养失败,均为慢性期患者,该5例细胞培养失败病例经FISH技术证实均出现Ph+染色体,余46例慢性期患者中有42例出现Ph+染色体,其中2例为双Ph+染色体;3例合并有复杂的染色体变化,包括染色体数目及结构的异常,分别为-2,-6,-19,-16,-20,-Y,+8以及t(2;4)(p16;p15)。CML慢性期共有47例患者出现Ph+染色体,总阳性率为92.17%。5例加速及急变期患者均出现Ph+染色体,其中3例患者合并有复杂的染色体核型变化:-Y,del(10),I(9)。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对CML的疾病分期、进展、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FISH技术在CML染色体核型分析上可作为重要技术补充手段弥补CC检查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染色体核型 bcr/ABL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