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泛素化修饰对K562/G01细胞BCL6蛋白表达水平的调节及对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汤慧敏 丁薇 +2 位作者 丁亦含 吴晶晶 李玉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9-384,共6页
目的:探讨泛素蛋白酶系统(UPS)对伊马替尼(IM)耐药细胞株K562/G01中BCL6蛋白水平及耐药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蛋白酶抑制剂MG-132处理CML细胞前后BCL6蛋白水平差异;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ML... 目的:探讨泛素蛋白酶系统(UPS)对伊马替尼(IM)耐药细胞株K562/G01中BCL6蛋白水平及耐药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蛋白酶抑制剂MG-132处理CML细胞前后BCL6蛋白水平差异;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ML364(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2抑制剂)处理前后K562/G01细胞株中BCL6及US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CCK-8法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ML364和IM单用及联用对K562/G0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蛋白酶抑制剂M G132处理后,K562/G01的BCL6蛋白水平显著上升(P<0. 05); K562/G01细胞株的去泛素化酶USP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K562细胞株(P <0. 05); M L364处理K562/G01后,USP2和BCL6蛋白表达水平同步下调(P <0. 05);与IM单药组相比,ML364与IM联合用药组K562/G01细胞增殖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 <0. 05)。结论:M L364通过抑制USP2介导的BCL6蛋白去泛素化水平降低K562/G01细胞株BCL6蛋白稳定性,使K562/G01细胞株中BCL6蛋白表达下调,从而增加耐药细胞对IM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伊马替尼 耐药 bcl6蛋白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
下载PDF
转录因子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在免疫细胞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袁月 陈纯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46-549,共4页
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Blimp)-1,又称为正向调节结构域锌指蛋白(Prdm)1,最初因其调控B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而得名.近年,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提示,Blimp-1在机体内同时发挥着肿瘤抑制因子、调控T淋巴细胞分化与自我稳态的作用,并参... 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Blimp)-1,又称为正向调节结构域锌指蛋白(Prdm)1,最初因其调控B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而得名.近年,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提示,Blimp-1在机体内同时发挥着肿瘤抑制因子、调控T淋巴细胞分化与自我稳态的作用,并参与树突状细胞(DC)、巨噬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等细胞的分化与免疫功能.本文就转录因子Blimp-1在各类免疫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便进一步研究Blimp-1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dm1蛋白 人类 细胞分化 浆细胞 bcl6蛋白 人类 白细胞介素-2
原文传递
雌二醇对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及BCL6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魏民 徐凌燕 +2 位作者 韩婕 徐燕 樊莉莉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2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雌二醇(E2)对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及BCL6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腹腔镜手术切除标本,获取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将细胞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10 nmol/L E2和DMEM/F12培养液,MT... 目的观察雌二醇(E2)对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及BCL6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腹腔镜手术切除标本,获取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将细胞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10 nmol/L E2和DMEM/F12培养液,MTT法观察24、48、72 h细胞增殖情况(吸光度值);取干预组干预0、24、48、72 h的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的BCL6蛋白。将细胞分为4组,A、B组转染BCL6-siRNA,C、D组转染对照Scrambeld;转染后,A、C组均予以10 nmol/L E2培养72 h,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吸光度值)。结果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干扰组作用48、72 h的细胞吸光度值高(P均<0. 05); E2作用0、24、48、72 h时,干扰组细胞BCL6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17±0. 03、0. 19±0. 02、0. 57±0. 06、1. 14±0. 12,48、72 h的BCL6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0 h时(P均<0. 05)。与D组比较,B组72 h和C组48、72 h的吸光度值高(P均<0. 05);与C组比较,A组48、72 h的吸光度值低(P均<0. 05)。结论 E2可能通过上调BCL6蛋白表达促进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BCL6蛋白可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bcl6蛋白 转录抑制因子 子宫内膜异位 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
下载PDF
Roles of syndecan-1, bcl6 and p53 in diagnosis and prognostication of immunoproliferative small intestinal disease 被引量:2
4
作者 Kim Vaiphei Neeraj Kumari +4 位作者 Saroj Kant Sinha Usha Dutta Birinder Nagi Kusum Joshi Kartar Singh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22期3602-3608,共7页
AIM: To evaluate roles of syndecan-1, bcl6 and p53 in diagnosis and prognostication of immunoproliferative small intestinal disease (IPSID) and to study profiles of kappa (κ) and lambda (λ) light chains and I... AIM: To evaluate roles of syndecan-1, bcl6 and p53 in diagnosis and prognostication of immunoproliferative small intestinal disease (IPSID) and to study profiles of kappa (κ) and lambda (λ) light chains and IgA heavy chain. METHODS: The study consisted of 11 cases of IPSID and similar number of controls which included 11 of normal intestinal mucosa and 11 of high grade B cell lymphoma of ileum. The parameters analyzed included clinical profiles, biochemical and other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s, radiologic and histological findings includ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All IPSID cases had demonstrable serum IgA heavy chain and heavy mucosal plasma cell infiltration. According to Galian's histological staging, there were 4 patients with stage A and 7 with stage B. κ and ;λ light chains were over-expressed in 7 patients; 1 stage A patient had H pylori-positive active gastritis and eradication of H pylori led to disease remission. Stage A biopsies had higher expression for syndecan-1, while stage B had higher expression for bcl6 and p53. Syndecan-1,κ and λ light chains and IgA heavy chain showed inverse relationship with bcl6 and p53.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doxycycline. CHOP regime was added in 5 patients who developed frank lymphoma. Three died of the disease due to extensive organ infiltration. CONCLUSION: Certain immunomarkers like syndecan-1,κ and λ light chains and IgA heavy chain could be of much help in identifying early stage IPSID. Stage B IPSID showed higher expression for bcl6 and p53 than stage A IPSID. bcl6 and p53 expressions correlated with a more advanced disease stage and aggressive tumour behavi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SID SYNDECAN-1 bcl6 p53 protein κ and λ light chains Alpha heavy chain H pylori
下载PDF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CL-6、CD10和BCL-2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闵大六 周晓燕 +4 位作者 陆洪芬 许越香 范月珍 郑爱华 施达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69-173,共5页
背景与目的:BCL-6、CD10均为淋巴结生发中心B淋巴细胞(GC-B细胞)的标志,它们在结内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及其它类型淋巴瘤中的表达特征及意义值得研究。本研究分析了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BCL-6、CD10和BCL-2的蛋白表... 背景与目的:BCL-6、CD10均为淋巴结生发中心B淋巴细胞(GC-B细胞)的标志,它们在结内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及其它类型淋巴瘤中的表达特征及意义值得研究。本研究分析了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BCL-6、CD10和BCL-2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免疫组化EnV ision两步法分析135例B-NHL常见类型[包括DLBCL 22例,滤泡性淋巴瘤(FL)18例,B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B-SLL)18例,套细胞淋巴瘤(MCL)15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PL)7例,Burk itt’s淋巴瘤(BL)5例,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LBL)3例;结外DLBCL 29例,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L)18例]和对照组5例T-NHL、5例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以及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LH)石蜡包埋组织中BCL-6、CD10以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①BCL-6和CD10阳性表达均只见于RLH(100%和100%)、结内DLBCL(72.7%和40.9%)、结外DLBCL(75.9%和41.4%)、FL(88.9%和72.2%)以及BL(100%和100%),其余B-NHL如B-SLL、MCL、MALT-L、LPL、LBL以及T-NHL和NLPHL中均未见BCL-6和CD10蛋白的表达。BCL-2蛋白表达可见于结内、结外DLBCL、FL、B-SLL、MCL、MALT-L以及LBL,阳性率分别为:36.4%、27.6%、83.3%、88.9%、86.7%、72.7%和33.3%;而LPL、BL、T-NHL以及NLPHL未见BCL-2蛋白表达;②DLBCL中BCL-6的表达形式可以分为四种类型:GC/FL型、中间型、散在型和阴性型;③40.9%的结内DLBCL、41.4%的结外DLBCL、72.2%的FL以及100%的BL为BCL-6+/CD10+表达,其中BCL-6蛋白表达均为GC/FL型;④在临床特征上,BCL-6+/CD10+的结内DLBCL与非BCL-6+/CD10+的结内DLBCL相比,前者的临床分期低于后者(P<0.05)。结论:BCL-6、CD10和BCL-2蛋白的联合检测,可以用于部分B-NH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BCL-6+/CD10+的结内淋巴瘤可能具有更好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bcl-6 CD10 蛋白表达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bcl-6蛋白表达及基因重排 被引量:4
6
作者 闵大六 夏海龙 +5 位作者 周晓燕 孙孟红 杨文涛 张太明 郑爱华 施达仁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7-331,共5页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bcl-6和CD10蛋白表达以及基因重排的特点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分析51例DLBCL(22例为淋巴结内,29例为淋巴结外)和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石蜡组织中bcl-6蛋白表达,并与CD1...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bcl-6和CD10蛋白表达以及基因重排的特点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分析51例DLBCL(22例为淋巴结内,29例为淋巴结外)和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石蜡组织中bcl-6蛋白表达,并与CD10的表达作比较分析;应用断裂分离探针及间期核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32例淋巴结内DLBCL(22例为石蜡组织,10例为新鲜组织)和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石蜡组织中bcl-6基因的重排。结果(1)淋巴结内、外DLBCL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中bcl-6蛋白均呈细胞核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7%(16/22)、75.9%(22/29)、100.0%(10/10);CD10的阳性率分别为40.9%(9/22)、41.4%(12/29)、100.0%(10/10),所有CD10阳性肿瘤均共同表达bcl-6蛋白。(2)40.9%(9/22)的淋巴结内DLBCL和41.4%(12/29)的淋巴结外DLBCL为两蛋白共同阳性表达;将之与两蛋白均不表达的DLBCL(27.3%,6/22和24.1%,7/29)相比,前者(Ⅰ或Ⅱ期)的临床分期低于后者(Ⅲ或Ⅳ期,P<0.05)。(3)淋巴结内DLBCL样本中bcl6基因重排阳性率为28.1%(9/32),其中石蜡组织样本阳性率为27.3%(6/22),新鲜组织样本阳性率为30.0%(3/10),P>0.05。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样本中均未检测到bcl-6基因重排,与DLBCL相比P<0.05。结论(1)在DLBCL中bcl6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bcl-6和CD10蛋白的联合检测可以协助DLBC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bcl6和CD10共同阳性的DLBCL可能具有更好的预后。(2)bcl-6基因重排可能参与了部分DLBCL的发生,并可作为DLBCL诊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排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荧光原位杂交(FISH) DLbcl 表达及 瘤组织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ENVISION法 bcl-6基因 诊断和鉴别诊断 CD10 临床病理意义 免疫组织化学 石蜡组织 P〉0.05 蛋白表达 淋巴结外 组织样本 细胞核表达
原文传递
Bcl-6、P53蛋白、c-myc基因易位检测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严峰 《中国临床医学》 2011年第2期257-259,共3页
目的:探讨Bcl-6、P53、c-myc基因的异常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荧光免疫原位杂交(FISH)方法对39例DLBCL活体石蜡切片进行Bcl-6、P53、c-myc基因检测。观察Bcl-6、P53、c-myc基因与DLBCL恶性程度、化疗疗效及无... 目的:探讨Bcl-6、P53、c-myc基因的异常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荧光免疫原位杂交(FISH)方法对39例DLBCL活体石蜡切片进行Bcl-6、P53、c-myc基因检测。观察Bcl-6、P53、c-myc基因与DLBCL恶性程度、化疗疗效及无进展生存(PFS)的关系。结果:39例DLBCL中,P53丢失15例,占38%;Bcl-6基因扩增30例,占77%;c-myc基因重排15例,占38%。全组乳酸脱氢酶(LDH)异常15例。β2-MG异常6例。血沉异常12例。分期:Ⅰ期13例,Ⅱ期6例,Ⅲ或IV期20例。Bcl-6、P53、c-myc基因正常组的中位PFS较异常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Bcl-6、P53、c-myc基因易位与DLBCL的恶性程度、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DLBCL的预后因素及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6 P53蛋白 C-MYC基因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下载PDF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外周血Tfh占比、功能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变化及其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8
作者 麦尔哈巴·艾斯卡尔 朱玥洁 +4 位作者 张曼丽 张于念 巩晓芸 王辉 丁剑冰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20-23,共4页
目的观察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占比、功能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POI患者29例(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1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全血Tfh占比,免疫印迹实验... 目的观察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占比、功能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POI患者29例(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1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全血Tfh占比,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XCR5、BCL-6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6、IL-21,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孕酮、睾酮、雌二醇(E_(2))、抗缪勒管激素(AMH)水平,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Tfh、CXCR5蛋白、BCL-6蛋白、IL-6、IL-21与性激素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全血Tfh占比增加,血清IL-6、IL-21水平升高,PBMC CXCR5、BCL-6蛋白表达升高,血清FSH、LH水平升高,血清E_(2)、AMH水平降低,P均<0.05。全血Tfh占比与血清FSH、LH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75、0.63,P均<0.05),与血清E_(2)、AMH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35、-0.82,P均<0.05);血清IL-6水平与血清FSH、LH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75、0.62,P均<0.05),与血清E_(2)、AMH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47、-0.77,P均<0.05);血清IL-12水平与血清FSH、LH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68、0.56,P均<0.05),与血清E_(2)、AMH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25、-0.73,P均<0.05);PBMC BCL-6蛋白表达与血清FSH、LH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73、0.60,P均<0.05),与血清E_(2)、AMH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27、-0.76,P均<0.05);PBMC CXCR5蛋白表达与血清FSH、LH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72、0.58,P均<0.05),与血清E_(2)、AMH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27、-0.70,P均<0.05)。结论POI患者全血Tfh占比增加,PBMC CXCR5、BCL-6蛋白表达升高,血清IL-6、IL-21、FSH、LH水平升高及E_(2)、AMH水平降低,Tfh及其相关因子与性激素呈正相关或负相关,Tfh及其相关因子可能参与了POI发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滤泡辅助性T细胞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21 CXCR5蛋白 bcl-6蛋白 促卵泡刺激素 促黄体生成素 雌二醇 抗缪勒管激素
下载PDF
hsa_circ_087631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的表达和作用机制
9
作者 张吟眉 郝新杰 郑佳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05-2211,共7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 hsa_circ_087631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中的表达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RT-qPCR检测PBC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hsa_circ_087631的表达。构建hsa-miR-346过表达慢病毒载体pLenti-EF1a-EGFP-F2A-Puro-CMV-MCS,转染人... 目的:探讨环状RNA hsa_circ_087631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中的表达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RT-qPCR检测PBC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hsa_circ_087631的表达。构建hsa-miR-346过表达慢病毒载体pLenti-EF1a-EGFP-F2A-Puro-CMV-MCS,转染人急性T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使之过表达hsa-miR-346;RT-qPCR检测hsa-miR-346潜在上游因子hsa_circ_087631表达以及下游因子Bcl-6和白细胞介素21(IL-21)mRNA表达的变化;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hsa_circ_087631与hsa-miR-346的结合作用。结果:PBC患者外周血hsa_circ_087631的表达较健康对照者显著升高(P<0.05)。成功构建hsa-miR-346过表达慢病毒载体,转染Jurkat细胞后,hsa-miR-346表达显著升高(P<0.01),hsa_circ_0087631、Bcl-6 mRNA和IL-21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将hsa_circ_087631野生型及双突变质粒分别与hsa-miR-346 mimics共转染至293T细胞,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hsa-miR-346可显著降低野生型hsa_circ_087631的萤光素酶活性(P<0.01),而将预测结合位点突变后,这种调控关系仍然存在(P<0.01)。结论:hsa_circ_087631在PBC患者外周血表达升高。人T细胞中存在hsa_circ_087631/hsa-miR-346/Bcl-6功能关联的调控;hsa-miR-346可显著降低hsa_circ_087631的表达;hsa_circ_087631/hsamiR-346/Bcl-6可能参与了PBC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a_circ_087631 hsa-miR-346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bcl-6蛋白 白细胞介素21
下载PDF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q27染色体状态和不同亚型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义 王国平 +2 位作者 郗彦凤 王晋芬 白玮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1-236,共6页
目的从蛋白和基因水平研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3q27染色体状态和不同亚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有随访资料的73例DLBCL进行CD3、CD10、CD20、bcl-6、MUM-1标记,根据Hans的分类方法分为生发中心B... 目的从蛋白和基因水平研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3q27染色体状态和不同亚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有随访资料的73例DLBCL进行CD3、CD10、CD20、bcl-6、MUM-1标记,根据Hans的分类方法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型(GCB型)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non-GCB型),其中54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bcl-6基因所在的3q27染色体的断裂和扩增情况。结果73例DLBCL患者GCB型16例(21.9%),non-GCB型57例(78.1%)。54例DLBCL患者中3q27染色体断裂11例(20.4%),扩增14例(25.9%)。5年总体生存率GCB型(78%)高于non-GCB型(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bcl-6阳性表达较阴性者预后好(P=0.041);3q27断裂阳性组病例总体生存率低于3q27断裂阴性组。结论DLBCL的GCB型比non-GCB型预后好。bcl-6蛋白表达有助于DLBCL的预后判断,3q27染色体断裂阳性病例总体生存率低于3q27断裂阴性组。目前仍有必要区分DLBCL的B细胞的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细胞 弥漫型 染色体 3对 免疫表型分型 原癌基因蛋白质 c-bcl-6 预后
原文传递
Blimp-1和Bcl-6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表达增强 被引量:10
11
作者 龚巧巧 朱玥洁 +5 位作者 庞盼 黄玉红 赵骏达 赵静 腊晓琳 丁剑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63-967,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和B细胞淋巴瘤分子6(Bcl-6)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两因子与URSA的关系。方法收集URSA患者(URSA组)和正常怀孕者(对照组)的蜕膜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法... 目的通过检测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和B细胞淋巴瘤分子6(Bcl-6)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两因子与URSA的关系。方法收集URSA患者(URSA组)和正常怀孕者(对照组)的蜕膜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蜕膜组织Blimp-1和Bcl-6的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蜕膜组织Blimp-1和Bcl-6的蛋白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Blimp-1和Bcl-6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RSA组蜕膜组织中Blimp-1和Bcl-6的mRNA均增加,Blimp-1的蛋白水平也显著增加,而Bcl-6蛋白表达水平增加不明显。Blimp-1和Bcl-6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 URSA组患者蜕膜组织中Blimp-1和Bcl-6表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 滤泡辅助型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 B细胞淋巴瘤分子6(bcl-6)
下载PDF
IL-21/BCL-6/Blimp-1在囊性包虫病中的表达特点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耿新惠 张峰波 +5 位作者 姜敏 赵慧 安梦婷 庞楠楠 王红英 丁剑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2-416,共5页
目的:研究IL-21/BCL-6/Blimp-1在囊性包虫病患者体内的表达,和参与包虫病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7例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肝包虫病患者及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静脉血。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IL-21水平,确诊的CE患者用实... 目的:研究IL-21/BCL-6/Blimp-1在囊性包虫病患者体内的表达,和参与包虫病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7例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肝包虫病患者及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静脉血。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IL-21水平,确诊的CE患者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21/BCL-6/Blimp-1 mRNA的表达量。同时,在包虫病患者组中追踪17例治愈者,测定其在治疗前、治疗后IL-21/BCL-6/Blimp-1的表达量。结果:(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囊性包虫病患者外周单个核细胞中IL-21/BCL-6 mRN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limp-1升高不明显。在包虫病治疗前治愈后的结果对比中可观察到IL-21/BCL-6/Blimp-1 mRNA的表达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ELISA方法结果显示,CE患者外周血清中IL-21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并在治愈之后基本回至正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1与BCL-6呈正相关(r=0.733,P<0.01);IL-21与Blimp-1无相关性(P=0.179);Blimp-1与BCL-6无相关性(P=0.157)。结论:在人感染细粒棘球蚴的病程发展中,BCL-6、Blimp-1可能通过调节IL-21的表达,促进人体免疫系统抵抗寄生虫感染。IL-21、BCL-6、Blimp-1在手术有效治疗后明显下降,表明这三种因子参与了包虫病发展的免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包虫病(CE) 白细胞介素21(IL-21) 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 B细胞淋巴瘤分子6(bcl-6)
下载PDF
CXCR5/IL-21/Bcl-6/Blimp-1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龚巧巧 朱玥洁 +4 位作者 庞楠楠 艾海权 巩晓芸 腊晓琳 丁剑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绒毛中滤泡辅助性T(follicular helper T,Tfh)细胞相关因子白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趋化因子受体-5(CXC chemokine receptor-5,CXCR5)、B细胞淋巴瘤分子6(B cell lymphoma 6,Bcl-6)和B...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绒毛中滤泡辅助性T(follicular helper T,Tfh)细胞相关因子白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趋化因子受体-5(CXC chemokine receptor-5,CXCR5)、B细胞淋巴瘤分子6(B cell lymphoma 6,Bcl-6)和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 lymphocyte-induced maturation protein 1,Blimp-1)的表达部位和表达水平及其与URSA发病的免疫学机制。方法收集30例URSA患者(URSA组)和30例要求人工流产的正常早孕妇女(对照组)绒毛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21、CXCR5、Bcl-6和Blimp-1的表达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4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URSA组绒毛组织中IL-21、CXCR5、Bcl-6和Blimp-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21的表达水平与其它3个因子之间存在正相关,CXCR5与Bcl-6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绒毛中Tfh细胞相关因子过表达、Tfh细胞应答在URSA患者体内上调及Tfh相关因子可能是URSA发生的免疫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白细胞介素21 蜕膜 母胎免疫耐受 白介素-21(IL-21) 趋化因子受体-5(CXCR5) 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